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对于中医的释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8-6 22: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临证或有见到学者问及梦的,用梦来辅助解释病情!虽然内经上已有明文讲述中医的梦,但是觉得还不是非常能够领会其义!不知哪位高人知道古人有何专著论述中医梦的,或者专篇也可,总之能把中医释梦这个问题解决就好了!谢谢
2
发表于 2003-8-10 18:46:4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对于中医的释梦!

内经原文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府,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3
发表于 2003-8-10 18:53:13 | 只看该作者

求助对于中医的释梦!

王符 潜夫论笺校正也记载一些
梦列〔一〕第二十八
  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
  在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二〕,梦帝谓己:“命尔子虞,而与之唐。”及生,手掌曰“虞”〔三〕,因以为名。成王灭唐,遂以封之〔四〕。此谓直应之梦也〔五〕。诗云:“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六〕。”“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蓁蓁〔七〕。”此谓象之梦也〔八〕。孔子生于乱世〔九〕,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一0〕。此谓意精之梦也。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此谓记想之梦也。今事〔一一〕,贵人梦之即为祥,贱人梦之即为妖,君子梦之即为荣,小人梦之即为辱。此谓人位之梦也。晋文公于城濮之战,梦楚子伏己而盬其脑〔一二〕,是大恶也。及战,乃大胜。此谓极反之梦也。阴雨之梦,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一三〕。此谓感气之梦也。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梦熟藏〔一四〕。此谓应时之梦也。阴病梦寒,阳病梦热〔一五〕,内病梦乱,外病梦发,百病之梦,或散或集〔一六〕。此谓气之梦也〔一七〕。人之情心,好恶不同〔一八〕,或以此吉,或以此凶。当各自察,常占所从〔一九〕。此谓性情之梦也。
  〔一〕○铎按:梦有多品,或吉或凶。梦吉而喜乐纵恣,则吉者不吉;梦凶而悲忧恐惧,则凶者真凶。故梦无问吉凶善恶,常戒慎修省以迎之,则皆吉矣。叙录云:“吉凶之应,与行相须。”此犹上篇勉人务实进善之趣也。
  〔二〕○铎按:“震”与“娠”同。
  〔三〕王先生云:‘“掌”疑“文”。’○铎按:左传作“有文在手曰虞”。此四字诚不了,然古文简质,正不必改。
  〔四〕昭元年左传。
  〔五〕论衡纪妖篇云:‘或曰:“人亦有直梦。梦见甲,明日则见甲矣。梦见君,明日则见君矣。”曰:然,人有直梦。直梦皆象也,其象直耳。’
  〔六〕斯干。
  〔七〕无羊。“蓁蓁”今作“溱溱”。“旟”旧作“旄”,据程本。○铎按:此盖本三家诗。
  〔八〕王先生云:‘“象”下脱一字。’
  〔九〕庄子让王篇:‘孔子曰:“今吾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
  〔一0〕论语。
  〔一一〕王先生云:‘“今”疑作“同”。俗书“同”为“仝”,仝、今形近之误。’○铎按:“今事”犹言“今一事也”。古人语急,不烦改字。下文“今一寝之梦”,若急言之,亦得为“今梦”也。
  〔一二〕僖廿八年左传。○铎按:疏引服虔注:‘如俗语相骂云“啑汝脑”矣。’伏己,谓伏于己身之上。论衡卜筮篇云:“晋文公与楚子战,梦与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脑。”是知晋文在下矣。
  〔一三〕迷、离、悲、飞韵。
  〔一四〕生、明、藏韵。
  〔一五〕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亦见列子周穆王篇。
  〔一六〕热、发、集韵。
  〔一七〕孙侍御云:‘“气”上当有“病”字。’继培按:素问举痛论云:‘黄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论衡订鬼篇云:“病笃者气盛。”
  〔一八〕王侍郎云:‘据下云“心精好恶”,“情”当作“精”。’继培按:论衡书虚篇云:“情心不同。”超奇篇亦云:“表着情心。”是“情心”连文之证。管子内业篇云:“彼心之情,利安以宁。”襄卅一年左传:‘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诏曰:“公卿大夫,好恶不同。”○铎按:下文“心精”字皆“情”之借。精、情古字通,荀子修身篇:“术顺墨而精杂污”,以“精”为“情”,是其证。此文依下例作“精心”,而读为“情”,则两得之矣。
  〔一九〕同、凶、从韵。
  故先有差忒者〔一〕,谓之精〔二〕;昼有所思,夜梦其事,乍吉乍凶,善恶不信者〔三〕,谓之想;贵贱贤愚,男女长少,谓之人;风雨寒暑谓之感;五行王相谓之时〔四〕;阴极即吉,阳极即凶,谓之反;观其所疾,察其所梦,谓之病;心精好恶,于事验〔五〕,谓之性:凡此十者,占梦之大略也〔六〕。
  〔一〕“忒”旧作“武”,据天中记廿三改。按说文云:“●,失常也。忒,更也。”经典多借“忒”为“●”。
  〔二〕王先生云:‘“谓之精”上有脱文。下云“凡此十者,占梦之大略”,而文止言其八,必有解释直、象二梦,而今佚之。’
  〔三〕“凶善”二字旧倒。
  〔四〕周礼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郑注:“阴阳之气,休王前后。”白虎通五行篇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以木王,火相,土死,金囚,水休。”五行大义云:“五行体休王者,春则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则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则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则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则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五〕脱一字。
  〔六〕孟子云:“此其大略也。”
  而决吉凶者之〔一〕类以多反,其何故哉〔二〕?岂人觉为阳,人寐为阴〔三〕,阴阳之务相反故邪?此亦谓其不甚者尔。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四〕,发于心精,则真吉矣。梦凶事而己意大恐惧忧悲,发于心精,即真恶矣。所谓秋冬梦死伤也,吉者顺时也。虽然,财为大害尔,由弗若勿梦也〔五〕。
  〔一〕“之”字疑衍。
  〔二〕“何”旧脱。按交际篇云:“斯何故哉”,今据补。
  〔三〕论衡纪妖篇云:“卧梦为阴候,觉为阳占。”
  〔四〕以下文例之,此脱二字。
  〔五〕“所谓”以下,文有脱误。王先生云:‘“秋冬梦死伤”,疑是释“五行王相谓之时”义,上当有“春夏梦生长”语。’○铎按:疑尚脱“凶者”一五字句。
  凡察梦之大体:清絜鲜好,貌坚健〔一〕,竹木茂美,宫室器械新成,方正开通,光明温和,升上向兴之象皆为吉喜,谋从事成〔二〕。诸臭污腐烂,枯槁绝雾〔三〕,倾倚征〔四〕邪,劓刖不安〔五〕,闭塞幽昧,解落坠下向衰之象皆为〔六〕,计谋不从,举事不成。妖孽怪异〔七〕,可憎可恶之事皆为忧。图画恤胎〔八〕,刻镂非真,瓦器虚空,皆为见欺绐〔九〕。倡优俳?,侯〔一0〕小儿所戏弄之象,皆为欢笑〔一一〕。此其大部也〔一二〕。
  〔一〕“貌”上脱一字。
  〔二〕晏子春秋问上:‘景公曰:“谋必得,事必成。”’
  〔三〕“绝”当作“晻”。说文云:“晻,不明也。”晻、绝字形相近。书盘庚:“予不掩尔善”,五经异义作“不绝”,见诗文王疏,此其比也。“雾”与“雺”通。洪范:“曰蒙”,郑康成本作“雺”,云:“雺者,气不释,郁冥冥也。”史记宋世家亦作“雾”。○铎按:“绝雾”疑当作“訰霿”,“訰”误为“纯”,又转为“绝”耳。尔雅释训:“訰訰,乱也。”广雅释诂三:“顿,乱也。”玉篇心部:“忳,乱也。”訰、顿、忳并字异而义同。“霿”与“瞀”通。楚辞九章惜诵:“中闷瞀之訰訰兮”,王逸注:“瞀,乱也。”“訰瞀”二字平列,犹言“眊乱”矣。
  〔四〕“征”疑“欹”。○铎按:“征”盖“微”字之误。微,读为“违”。广雅释诂三:“微、违,离也。”“微”即“违”之同部借假。说文:“●,邪也。”周语:“以逞其违”,韦昭注:“违,邪也。”“违邪”与“●邪”同。征、欹字形不近,无缘致误,且“欹邪”与“倾倚”义复,故知汪说非是。
  〔五〕说文云:“●●,不安也。”引易困九五“●●困于赤芾”。王弼本作“劓刖”。干凿度云:“至于九五,劓刖不安。”○铎按:荀易作“臲●”,郑注:‘当为“倪●”。’書秦誓作“杌■”,傳:“杌■,不安。”此双声字,以声表义,故无定形。
  〔六〕“为”下脱二字。
  〔七〕汉书五行志云:“凡草木之类谓之妖,妖犹夭胎,言尚微。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牙孽矣。”说文作“●●”。
  〔八〕“恤”当作“卵”。卵胎,物之未成者,故为“见欺绐”。易林晋之益、震之观并云:“缺破不成,胎卵未生,弗见兆形。”或云:“殈”声误“恤”,说文云:“殈,胎败也。”○铎按:前说近是。
  〔九〕“绐”与“诒”同。
  〔一0〕“侯”疑“及”。○铎按:“及”字涉上四字而加人旁,因误为“侯”。
  〔一一〕“欢”旧作“观”,据何本。
  〔一二〕○铎按:“大部”疑“大都”。广雅释训:“都,凡也。”韩愈画记:“乃命工人存其大都焉。”“大都”盖有所本。或曰:“大部”犹“大类”也。
  梦或甚显而无占,或甚微而有应,何也?曰: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一〕,而懵愦冒名也〔二〕。故亦不专信以断事。人对计事〔三〕,起而行之,尚有不从〔四〕,况于忘忽杂梦〔五〕,亦可必乎?惟其时有精诚之所感薄,神灵之所告者〔六〕,乃有占尔。
  〔一〕“了”为“憭”之假借。说文云:“憭,慧也。惛,不憭也。”一切经音义廿一引作“不了”。后汉书孔融传:“小而聪了。”亦以“了”为“憭”。○铎按:“困”谓困倦,俗字作“困”。后汉书耿纯传:“昨夜困乎?”即此义。梦本于昏睡中蒙胧得之,故为“困不了察之称”,而亦“懵愦冒名”也。
  〔二〕说文云:“儚,惛也。●,不明也。”“懵”盖“●”之别体。尔雅释训云:“儚儚、洄洄,惛也。”释文:‘“儚儚”字或作“●”,“洄洄”本或作“●”。’说文引尔雅:“●●●●”,本书救边篇又作“徊徊溃溃”。“懵溃”即“●●愦愦”,今尔雅脱“愦愦”。详救边篇注。○铎按:“懵愦冒”三字平列,皆惛乱不明之意。“冒”与“眊”声近,汉书息夫躬传:“愦眊不知所为”,“愦眊”谓昏愦眊乱也(师古注:“愦,心乱也。眊,目闇也。”分二义,失之)。“懵愦冒名”即“懵愦冒之名”,犹潜叹篇“幽隐囚人”、班禄篇“奢夸廓人”及俗语“细微末节”、“宽洪大量”之类,皆以三同义字为定语耳。
  〔三〕○铎按:“对”字无义,疑当作“讨”。说文:“讨,治也。”与“计”义相近,故连言。讨、对形近易误,广雅释诂三:“讨,治也。”本说文,今本“讨”讹为“对”,是其比。
  〔四〕○铎按:广雅释诂三:“从,就也。”谓成就也。
  〔五〕忘,读若“怳”。老子云:“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为忽怳。”淮南子原道训云:“骛怳忽”,高诱注:“怳忽,无之象也。”礼记祭义云:“夫何慌忽之有!”管子水地篇云:“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也,察于荒忽。”汉书司马相如传云:“轧物荒忽”,张揖曰:“不分明之貌。”史记作“洸忽”。庄子至乐篇云:“杂乎芒芴之间。”怳、慌、荒、洸、芒、忘义并通。
  〔六〕吕氏春秋精通篇云:“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此所言即其义。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相薄感而为雷”,高诱注:“薄,迫也。感,动也。”
  是故君子之异梦,非妄而已也,必有事故焉。小人之異夢,非■〔一〕而已也,時有禎祥焉〔二〕。是以武丁梦获圣而得傅说〔三〕,二世梦白虎而灭其封〔四〕。
  〔一〕“■”舊作“桀”。○铎按:“■”隸變作“乘”。此“■”字若不誤為“桀”,則後人亦必改為“乘”矣。
  〔二〕“祯”旧作“真”,据程本改。礼记中庸云:“必有祯祥。”○铎按:“事故”与“祯祥”疑当互易。下文“武丁梦获圣”承“祯祥”言,“二世梦白虎”蒙“事故”言也。
  〔三〕楚语。
  〔四〕“灭”字旧脱,据何本补。事见史记秦始皇纪。“封”犹“邦”也。○铎按:“灭其封”亦见下文。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
  夫奇异之梦,多有故而少无为者矣〔一〕。今一寝之梦,或屡迁化,百物代至,而其主不能究道之,故占者有不中也。此非占之罪也,乃梦者过也。或言梦审矣,而说者不能连类传观,故其善〔二〕恶有不验也。此非书之罔,乃说之过也。是故占梦之难者,读其书为难也〔三〕。
  〔一〕○铎按:“为”与“谓”同。“无谓”见史记秦始皇纪。
  〔二〕“善”字旧脱。
  〔三〕晏子春秋杂下:‘占梦者曰:“请反具书。”’汉书艺文志杂占类:“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甘德长柳占梦二十卷。”隋书经籍志五行类:“京房占梦书三卷。”
  夫占梦必谨其变故,审其征候,内考情意,外考王相,即〔一〕吉凶之符,善恶之效,庶可见也。
  〔一〕“即”与“则”同。
  且凡人道见瑞而修德者,福必成,见瑞而纵恣者,福转为祸;见妖而骄侮者,祸必成,见妖而戒惧者,祸转为福〔一〕。是故太姒有吉梦,文王不敢康吉〔二〕,祀于群神,然后占于明堂,并拜吉梦。修省〔三〕戒惧,闻喜若忧,故能成吉以有天下〔四〕。虢公梦见蓐收赐之上田,自以为有吉,囚〔五〕史嚚,令国贺梦〔六〕。闻忧而喜,故能成凶以灭其封。
  〔一〕吕氏春秋制乐篇:‘汤曰:“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治要载桓谭新论云:“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逢明主贤臣智士仁人,则修德善政省职慎行以应之,故咎殃消亡,而祸转为福。”
  〔二〕○铎按:尔雅释诂:“康,乐也。”晋语一:“抑君亦乐其吉而备其凶?”“康吉”即“乐其吉”也。或以“吉”字属下读,非。
  〔三〕“省”旧作“发”。
  〔四〕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云:“文王自商至程,太姒梦见商庭生棘,太子发取周庭之梓,树之于阙闲,梓化为松柏柞棫。觉而惊,以告文王。文王不敢占,召太子发,命祝以币,告于宗庙群神,然后占之于明堂。及发并拜吉梦,遂作程寤。”按程寤解出周书,今亡,御览及艺文类聚多引之。
  〔五〕“囚”旧作“因”。
  〔六〕晋语。○铎按:晋语二无“赐上田”语。神赐虢公上田,事在周惠王十五年,即鲁庄公三十二年,周语、庄三十二年左传并载之。此文盖合二事为一。
  易曰:“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一〕。”凡有异梦感心,以及人之吉凶,相之气色,无问善恶,常恐惧修省,以德迎之〔二〕,乃其逢吉〔三〕,天禄永终〔四〕。
  〔一〕系辞下传。○铎按:系辞云:“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此节引其文。
  〔二〕易震象曰:“君子以恐惧修省。”淮南子缪称训云:“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三〕书洪范云:“子孙其逢吉。”○铎按:马融注:“逢,大也。”此文本周语。周语:“道而得神,是谓逢福”,韦昭注:“逢,迎也。”上文云:“以德迎之”,则知节信“逢吉”之义当与韦同。
  〔四〕论语。○铎按:尧曰篇首章之语,伪古文尚书入之大禹谟。
4
发表于 2003-8-10 19:00:3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对于中医的释梦!

中医释梦疗法  主持:郭卜乐

  相关新闻/资料:
  中医是怎样解梦的?
  释梦疗法就是对患者所做之梦进行解释,由此辅助治疗某些身心疾病的方法。解梦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疑虑,克服消极心理,调动人体的自疗能力,增强能够促进病症痊愈的各种心理因素。
  释梦疗法具有促进或调整机体功能活动,增强抗病能力,减轻或消除使病人痛苦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恢复神情的正常活动,有助于疾病的治愈,本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引起失眠多梦等症。
  中医解梦怎样治疗失眠呢?主要是通过医师与病人进行个别交谈。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第三者在场,以免增加病人的顾虑和不安。交谈最好在诊疗室或特设的释梦治疗室内进行。有时为了缓和交谈时的紧张拘束气氛,也可在医院内的花园里漫步或坐下来谈。
  首先,鼓励病人充分地讲述自己的梦境,包括发病的原因,疾病的发展过程,使他苦恼的梦境,过去诊治的情况,病后的思想和情绪状态,与环境和周围人的联系,希望医师为其解决哪些问题等。医师要耐心地听,不要打断病人的谈话,要多用启发式的提问,不要生硬地追问,医生为了表示在认真地听取病人的谈话,必要时可作“嗯”或点头的应答反应,但不易过早发表意见。当有些病人谈得很浮浅,表现吞吞吐吐,流露出有顾虑或隐哀,或不知道怎样谈才好时,则应解除病人的这些顾虑,也可再次重复告诉病人谈话的提纲,个别病人对梦的原因作了自我分析,对此应采取保留的态度,病人对梦中最敏感的内容,如难于启齿的羞愧之事暂时秘而不宣,医师不应急于追问,待时机成熟时,最好启发病人自己讲出来。
  当病情、病理心理状态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都基本摸清后,经过分析,就应制定出进行释梦治疗的方案,有针对性地突破病人由梦境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每次释梦治疗时间,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安排在白天,这样,病人才不致疲劳,也能理解交谈的内容,印象深刻又不致睡前兴奋。释梦治疗时,最好边谈边讨论,也可听取病人的意见,并密切注意谈话时的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动向,每次释梦治疗后,要和病人一起进行小结,以使病人也能明确这次释梦治疗解决了哪些问题。医师应作简要记录。
  开始释梦治疗时,病人一般为梦和症状折磨而痛苦:究竟患的什么病,是否患了疑难怪病、不治之症?是否会疯,梦多会不会使它记忆力减退或丧失,有什么好药、好办法能很快治好等等。因此,释梦疗法,应包括帮助病人认识做梦的原因,向病人讲清楚:梦是特殊的神志活动,与脏腑气血、营卫运行密切相关。人的生理要求,本能的欲望,可以表现在梦中,如“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因此,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下,一定时间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当然,人体脏腑组织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梦境之中,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论及的“淫邪发梦”,不少病人向医师诉说他们被各色各样的恶梦所困扰的苦恼。有的说,他经常做阴森可怕的梦,被一声怪叫惊醒,醒来后全身冷汗;有的说,经常做极其痛苦的梦,醒后泪痕满面;有的说,他经常做惊险的梦,醒来后心头还在突突地急剧跳动;……这些病人几乎个个都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恶梦的情景,或者梦见被恶人和鬼怪追逐,紧张万分;或者梦见自己的身体飘浮空中,上下不能,十分着急;或者梦见突然跌倒,惊吓醒来等等。病人几乎都有同一种担忧:恶梦是不是预示着祸害灾难即将来临?因此,释梦治疗,重点应放在怎样消除由于梦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奇症汇·心神》中记述的借用五行解梦法,可资借鉴运用,潘温治齐王“夜梦与妇人讴歌饮洒,昼不能食,如是三岁。……温叟曰:‘……如梦男人青巾白衣者方瘥。’后果梦此,能食。”按五行进行梦的解释,以分析病机。此症属脾,脾为坤土,坤乃阴象,因胃阳弱而坤阴用事,故每梦妇人歌者。《内经》云,脾主歌。人当寐时,则神归肝肾之所;如一脏有病,则一脏之气不和,不和则神不安,不安则多梦。还可通过释梦来测疾病预后,这里也有暗示作用。当然,今天实际复杂的梦景不是五行能够完全解释得清楚的,我们可应用更广泛的知识来解梦以达到调理心身的目的,防治失眠症。
梦证的中医治疗
  相关新闻/资料:
  梦证的中医治则有哪些?
  中医药在数千年与梦寐疾患作斗争的过程中,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根据,与梦证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梦证的原则体系。刘玉贤等总结这些原则及其规律,对提高临床梦证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宁心安神:梦是睡眠中心神活动的一种表现,所谓“梦造于心,其原则一。”(张景岳《类经·梦寐》)“梦者,寐中之心动也。”(朱熹《朱子大全集·答陈安卿》)
  中医认为,病梦的形成是由于某种淫邪侵袭,导致脏腑、阴阳、气血等发生病理变化,反馈到睡眠的潜意识即“心神”中,形成种种不同的梦象。正如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谓的“因其所病,见于梦,此为病梦也。”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中亦曰:“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灵枢·淫邪发梦》总结梦之本质及其形成过程曰:“正邪,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梦证既然为各种原因最终导致“神不安”所引起,即神不安乃梦证之本,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原理,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梦证,总以宁心安神为首要治则。清代名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同时,因宁心安神可在临床中具体操作,有一系列固定的药物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生铁落、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和方剂如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等,因此,又可作为具体治法应用。治则和治法的合一,可以说是梦证本于治病求本治则的一个特殊规律。
  (2)扶正祛邪:梦证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反映于梦中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败,决定着梦证的进退。治疗梦证,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愈,促进病理梦向生理梦的转归。故早在《灵枢·淫邪发梦》中就明确提出扶正祛邪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梦原则。
  ①祛邪:适应于邪气盛为主的梦证。中医认为邪气侵袭是引发梦证的重要原因,《内经》中把引起发梦的邪气统称为“淫邪”、“正邪”、“厥气”等。《灵枢经》中专门讨论梦的篇章即名为《淫邪发梦》。张介宾《类经·梦寐》释曰:“正邪者,非正风之谓也。凡阴阳劳逸之感于外,声色嗜欲之动于内,但有干于身心者,皆谓之正邪。”致梦邪气可概括为原发性病因和继发性病因两类,前者包括躯体的外部刺激、内部刺激和精神情志变化三个方面,外感六淫宜解表安神,内伤七情宜调神安神,肠虫致梦就应驱虫安神;后者包括瘀血、痰饮两个主要方面,治以活血化瘀、祛痰化饮为法。《灵枢·淫邪发梦》在论述了十二种气盛所致的不同梦境之后指出其治则曰:“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
  ②扶正: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梦证。禀赋不足,或外邪袭内日久损伤正气,均可致虚证发梦。《灵枢·淫邪发梦》曰:“正邪从外袭内……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府,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说明气“有余不足”均为发梦之因。《素问·方盛衰论》介绍了五脏虚衰之梦。《灵枢·淫邪发梦》在论述了“厥”气所致十五种虚证之梦的具体表现后明确指出了“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己也”的治疗原则。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证,治则或补气温阳或养血滋阴。
  (3)协调阴阳:梦证的发生,从根本上说即是阴阳的有序变化稳态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并反映于梦的结果。《素问·方盛衰论》指出应“调之阴阳”,即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有序变化稳态,是治疗临床梦证的重要原则。
  ①损其偏盛:《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盛则梦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灵枢·淫邪发梦》亦曰:“阴气盛则梦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燔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甚则两者均高于正常水平的梦证,临床上应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治之。如阳盛亢热的实热证,宜“治寒以热”,用“热者寒之”即清热泻火的方法治疗;阴寒内盛的寒实证,则宜“治热以寒”,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治疗。
  ②补其偏衰:是针对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甚则两者均低于正常水平的梦证的治疗原则。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素问·方盛衰论》曰:“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张介宾《类经·梦寐》注云:“三阳隔绝,则阴亏于上;三阴微弱,则阳亏于下”,阴阳俱衰而不能生化,导致各种梦证的发生,如阴虚不能制阳,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梦证,应补阴以制阳;阳虚不能制阴,出现阴寒偏盛之梦证,应补阳以制阴;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4)调整脏腑: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生理上以脏腑为中心,病理上以脏腑病变为关键,治疗上则以调整脏腑为基本原则。尤其是脏腑与精神情志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愈使调理脏腑在以神志变化为基础的梦证治疗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作用。《素问·方盛衰论》论述了五脏虚衰之梦;肺气虚,梦见白物;心气虚,梦见救火阳物;肝气虚,梦见菌香生草;脾气虚,梦见饮食不足;肾气虚,梦见舟船溺人。《灵枢·淫邪发梦》探讨了五脏气盛之梦:“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心气盛则梦善哭恐惧,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临床上应正确辨别病属何脏及其寒热虚实,同时又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此方能正确施治。如心气不足应益气安神,心血不足应养血安神,心肾不交应交通心肾,心虚胆怯应壮胆镇惊、安神定志,心火旺盛应清心泻火等。
  (5)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梦证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的原则。由于梦证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下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治疗梦证时,就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如《素问·方盛衰论》在论述五脏虚衰之梦中,就已经把季节因素考虑进去:“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籍籍,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同一脏腑虚衰致梦,季节时令不同,梦象不同,治疗亦应不同。
  
  梦证的中医治法有哪些?
  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对梦证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梦方法,如内服方药、针灸疗法、心理情志疗法等。徐兆忠等研究认为梦证大概有以下十六种治法:
  (1)宁心安神法:梦是睡眠中的心神活动,所谓“梦造于心,其原则一”(《类经·梦寐》) 。“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梦证既然由“神不安”所引起,治疗也以宁心安神为第一要法。《血证论》云:“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安神药常用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紫石英、生铁落、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淮小麦、榆钱等。方如茯苓丸、定志圆、大定心汤、安神丸等。适用于心神不安之各种梦证。
  (2)养血安神法:心主血脉,藏神。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而睡中梦作。《杂病广要》引徐春圃之语云:“心血亏耗而神游于外,故多梦。”治当养血安神。常用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玄参、龙眼肉、何首乌、桑椹子、紫河车等,并酌加安神之品组方。方如归脾汤、养心汤、琥珀养心丹等。适应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游、梦呓、梦交、梦悲喜等各种梦证。
  (3)益气安神法: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则梦寐不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曰:“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汪机亦云:“阳气虚不能养神,则梦寐弗宁,而神弗藏一心。”治当益气养神。药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等。方如参香散、六君子汤、人参散、益气安神汤、安神定志丸等。适应于心气不足之多梦、梦魇、梦游、梦尿、梦悲喜、梦坠、梦救火阳物等。
  (4)交通心肾法: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若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肾水亏于下,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肾水凝聚,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神志不安,梦寐不宁。《类经·阴阳之逆厥而为梦》云:“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故为妄梦。”治宜交通心肾。药用丹皮、生地、泽泻、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黄连、阿胶、肉桂等,方如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坎离丹等。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多梦失眠、梦魇、梦遗、梦交、梦水火等。
  (5)疏肝解郁:《吴医汇讲》云:“《内经》梦事,虽分脏腑阴阳,大要系心、肝两脏为主,何也?未有神魂定而梦寐颠倒者也。”肝主疏泄,喜条达,藏魂。若肝气郁结,失其条达,甚或化火上炎,则肝魂不宁,魂魄飞扬。治宜疏肝解郁,化火则宜清肝泻火。疏肝常用柴胡、香附、郁金、橘叶、青皮、枳壳、乌药、香橼皮、佛手等,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适应于肝气郁结甚或化火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怒、梦游、梦飞扬、梦登高等。
  (6)养血柔肝: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则魂不得藏,不能随神往来,独自游行,而为梦寐不宁,魂魄飞扬诸证。《医宗必读》云:“魂藏于肝、肝藏血,作文苦,衄血多,则魂失养,故交睫即魇。”治当养血柔肝,以求肝治而魂安。药用当归、白芍、何首乌、阿胶、枸杞子、木瓜、生地等,方如酸枣仁汤、四君子汤等。适应于肝血不足之多梦、梦魇、梦游、梦飞扬诸证。
  (7)镇肝安魂:肝肾阴亏,阴不配阳,则阳浮于上,甚则虚风内起,而使魂无所归。《张氏医通·不得卧》云:“寐中觉魂魄飞荡惊悸,通夕不得卧,是肝虚受邪也。”治宜镇肝安魂,镇肝常用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代赭石、磁石等,须择加天麻、钩藤、菊花、羚羊角、生地、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平肝熄风滋阴之品。方如《普济本事方》珍珠母丸、独活汤、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等。适用于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之多梦、梦魇、梦游、梦溺、梦飞扬、梦菌香生草等。
  (8)滋补肝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两者同寄相火。若肝肾阴亏,则相火内起,龙雷之火燔灼,而使心神肝魂不得安宁。《证治准绳·遗精》云:“若遇阴邪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成梦矣。所谓阳强者,非脏元真阳强也,乃肝脏所寄之相火强耳。”治当滋补肝肾。常用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玄参、龟板、鳖甲、黄精等。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一贯煎等。适用于肝肾亏虚甚则相火内动所致的梦遗、梦交、多梦、梦魇、梦死亡、梦舟船溺人等证。
  (9)清热泻火:《素问·玄机原病式》云:“古人言梦者,神迷也,病热而能迁七情者,水衰道远故也。”火热之邪为发梦常见原因,清热泻火乃治梦常用方法。因热而梦,又有热在肌表、热在脏腑之分,虚火、实火之异,在肝在心,在脏在腑有别。热在肌表者,用解表清热法;脏腑虚火者,可用滋阴泻火法;本法适用于脏腑实火致梦者。常用石膏、知母、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竹叶、犀角、生地、泽泻等组方。肝胆实火者,方用龙胆泻肝汤、柴胡散等;心火盛者,方用清心圆、导赤各半汤、黄连散等;肾实热者,宜泻肾汤、泻肾大黄散等;脾实热者,宜泻热汤、射干汤等;肺实热者,方如白虎汤、泻白散等。
  (10)清热化痰:痰热内扰,神魂不安,是多梦、恶梦的常见原因。《明医指掌·痰证》云:“夜寐不安奇怪梦……都是痰涎里面生。”《医碥》亦云:“痰在梦寐,睡时魇梦。”治当清热化痰,以宁神魂。常用半夏、陈皮、茯苓、瓜蒌、贝母、竹茹、竹沥、天竺黄、海浮石、胆南星、青礞石等组方,方如导痰汤、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等。
  (11)和胃通腑:《千金要方·养性》云:“凡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卧飞扬。”《伤寒六书·不眠》亦云:“若胃有燥屎,大热谵语及大汗,胃中干不得眠者,邪在里也,因大承气汤下之。”饮食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饮食不和可引起各种病变,包括梦证。治宜和胃通腑。和胃常用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白术、山楂之类。方如保和丸、越鞠丸等;通腑常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等品,方如承气汤、四磨饮子等。适用于胃肠不和之多梦、梦魇、梦饮食、梦予取、梦歌乐、梦游等。
  (12)壮胆镇惊: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眠。”程杏轩《医述》也认为心虚胆怯,则“鬼邪之气,乘虚而来,入于寝寐,使人魂魄飞扬,去离形骸。”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常用人参、龙齿、陈皮、麦冬、石菖蒲、茯苓、茯神、酸枣仁、龙眼肉等。方如安神定志丸、大定心汤、平补镇心丹等。
  (13)祛虫安神:《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者梦相击毁伤。”周学海《读医随笔》云:“大抵虫证与痰证相类,痰多怪证,虫亦多怪证也……为怪梦纷纭。”寐中虫下作祟,令人梦寐不安,心神不宁。治当祛虫安神。常用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贯众等,酌加安神之品组方。方如乌梅丸、化虫丸等。适应于虫证所致多梦、梦魇、梦游、梦呓、睡中?齿介?齿等。
  (14)解表安神:外感六淫之邪,影响机体功能,可致心神不宁而发梦。如莫枚士《研经言》所谓“梦因于风”,是言外感风邪致梦;石寿棠《医原》云“燥邪……入心包则神烦意乱,轻则多言,重则谵语,闭极则神明昏乱,呓语不休,目睛频转”,讨论的是外感燥邪致梦;《医原》又云“湿属地气,地气为浊邪,浊邪最昏入神智……梦寐亦多不安,闭目即有所见”,论述的是外感湿邪致梦。治宜解表安神。常用解表药与安神药相合组方。
  (15)活血化瘀:血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瘀血停滞可影响神魂的潜藏。《医林改错》云:“夜睡梦多,是血瘀。”《血证论·瘀血》亦云:“瘀血……烦梦不宁,遗精白浊……梦见先亡。”治宜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桃仁丸等。适用于血瘀之多梦、梦魇、梦游、梦交、梦遗等症。
  (16)燮理阴阳:阴阳贵乎协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阴阳失调,则可致梦。《素问·方盛衰论》云:“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治当燮理阴阳,或滋阴,或壮阳,或滋阴壮阳并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7 12:56 , Processed in 0.0795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