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2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9 05: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高血压已是世界公认的一大顽症。高血压分两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又把原发性称高血压病,临床占90%。
对此我认为:应该把高血压是“病”还是“现象”当作一项科研科目来讨论;把高血压的病因弄清了,就可使高血压有科学及妥善的治疗方法;如果弄不清楚高血压的病理因素,一切的治疗皆是盲目的!
一、血压的产生
人生在自然中,所以,不论生理及病理无不和自然相关,以下用现代科学及自然的法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医学认为,心脏收缩(左心),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受血液的冲击扩张起来,心脏收缩产生了压力,把血液射出,因此,把它称收缩压。心脏收缩后,紧接着是舒张,此时,心脏不再射血了,这时血管(冠状动脉)靠它自身有相当大的弹性自然收缩,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人们把此现象称舒张压。其实,血管如弹簧一样,不论血管内血液把血管撑起有多粗,血管仍保持它自然的收缩状态。说明了血压的产生是靠心脏的收缩(排出的血液)和血管收缩的阻力来实现的。
二、影响血压的因素
1、阴阳与血管的舒张及收缩
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是血压升高及降低的主要因素,而这个因素是自然的。现在已经完全弄清了血管舒张的因素主要是缓激肽(肾激肽)。收缩血管的因素主要是血管紧张素II。
为了增加理论的清晰度,我大胆的利用了阴阳学说。所谓“阴阳”,就是自然规律。阳则扩张,阴则收缩。我又把太极原理比作地球的蒸汽和空间的降雨。按此理论推之发现,现代医学认为缩血管是肾上腺素能α受体作用的说法与理不通!
我这一发现,当时没有一点理由怀疑阴阳这一自然规律,认定错误出在现代医学。因此,我开始从多方面查找资料,追溯肾上腺素能a受体使血管收缩说法的错误由来,最后证实了现代医学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不是用自然的“阴阳”,尽管医学也在进步,至少数十年或数百年不会发现肾上腺素能a受体缩血管的说法是错误的!在此,我认为:现代医学在实验室(微观)方面的确很精,但缺乏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自然规律)。所以,现代医学虽然利用了高科技手段,不如几千年前我们中医(国医)的道理明确。不论现代医学用多么先进的技术,把细胞、血管等研究的多么透彻,但最后总是回到中医理论(自然规律)上来。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是西医所不及的!
2、阴阳与“受体”
现代医学认为,影响血压的因素多以肾上腺素能“受体”a受体和β受体来实现的。
谈到“受体”,又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受体”是怎么被人发现的。一八七八年米利(J.N.Langley)根据阿托品与毛果云香碱、对猫唾液流出的对抗作用的研究提出了“受体”的概念。米利发现,口流口水的猫使用阿托品后就抑制了唾液的流出。因此,他设想在神经末梢或腺体上存在某种特殊的物质,而阿托品及毛果云香碱可与之形成复合物,最后阻止了猫的唾液流出。
从以上不难看出,米利提出“受体”的概念主要是观察的现象。我认为:米利提出“受体”的概念有椐,但在道理上并非十分清楚。
西医把受体为一种学说,在论述上相当复杂,药物要通过受体识别能力与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才能达到生物效应。
中医对受体的解释就简单的多了,用《内经》一句“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就全概括了。
寒因热用虽然把上述概括了,那么,与受体的概念是否相符呢?
我们先看看猫唾液的流出,这一现象西医认为是副交感神经兴奋。不少资料证实,西医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和中医理论的寒症相吻合。如中医理论寒症的临床表现有舌胎滑、口中合(口水多)等。阿托品能对抗之,根据服阿托品出现的口干舌燥、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一系列现象,说明阿托品的药性属于中药热药的范畴。所以“寒因热用”把“理”和“椐”全包括了。猫流口水属寒症,而寒症用热药来对抗,就这么自然,所以用中医理论来阐述“受体”也就这么简单。
我们再回到肾上腺素能“受体”源于何人,在米利提出受体学说数十年后,阿贵斯特(Ahlquist)他比较了五种交感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甲基去甲肾上腺素、甲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结果发现有两种作用,有使血管扩张,有使血管收缩。因此,他设想这两类不同的作用是通过两类不同的受体而引起的,收缩血管是通过a 型受体,扩张血管是通过β型受体。
此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肯,这样一来,肾上腺素能a受体及β受体就成了人们研究的热门。逐渐出现了a  1、a  2、β1、β 2受体等等。因此,也出现了争论。
有人认为,突触后a受体和突触前α受体不是一种受体,应分为a 1、a  2、受体。
也有人认为,不论是α受体和β受体之间,还是a  1、a  2、β1、β2受体,许多组织中 是共同存在的,用部位区分受体是行不通的。
我认为:不管对肾上腺素受体争论有多火,具体有多细,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阿贵斯特提出肾上腺素能a受体、和β受体只是靠观察的现象定论的,他的方法和米利一样,只是有据,也没说出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的道理来。这种研究的方法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直到现在肾上腺素能受体还没彻底弄清到底是扩张血管还是收缩血管。所以部分人认为,小剂量肾上腺素能使血管扩张,大剂量则使血管收缩……。
三、什么是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1、活动及静息与血管的舒张及收缩
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按西医所说主要受神经系统所支配。按中医理论讲,阳则扩张,阴则收缩。虽然两者在词汇上有所不同,而实际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西医所谓的神经、激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或收缩,最终还是与阳则扩张、阴则收缩不谋而合。
如人的血液假定是8升,静息(阴)时,阴、血管则收缩,虽然阴使血管收缩,但是,细胞运动是缓慢的,耗能量少,血液只能储存在血管内,使血管变粗(扩张)。在此有人会问,既然阴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为什么静息(阴)时血管又扩张呢?
其实并不矛盾,阴缩血管的作用是肯定的,因休息时(阴)则水多,使血管内的血容量增加,所以血管变粗(扩张);血管变粗也是一种储存血液的方式。说明阴只是有缩血管的作用,而血管的扩张与收缩实际是靠血管内的血容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再如,体力劳动(阳)时,阳、有扩张血管作用,但是,因细胞运动加快,耗能量增加,体内仍然还是8升血肯定达不到细胞所需要。此时通过神经系把血管收缩,使血管变细,一来血管变细使以前的血流改为射流(血流加快)。二来血管变细等于动用了储存的血液,所以,体力劳动者照样不缺乏血液。
以上表明,体力劳动时的血管变细是间接的作用。注意!所谓“间接”特别重要。
2、注射肾上腺素为何有人四肢发冷
中医的特点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有了整体观念,就可以用大自然的规律来解释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物质,我们临床用的肾上腺素制剂多是在家畜肾上腺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对传统心火肾水我已作过详细的反驳,我的观点虽没有书本的资料证实,但在人体生理及用药方面皆能证实肾属于火,心属于水,请参我的帖子《对传统理论“心肾相交”的质疑》。在此,有人会问,既然肾为火(肾上腺素属阳),为何注射肾上腺素后有寒战四肢发冷的阴象?
答:注射肾上腺素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血管扩张等,一是按自然规律阳的性能即扩张。二是心跳加快,排血量增多把血管撑起来的扩张,这时肾上腺素已经完成了它阳属性的使命,此乃直接的作用。
注射肾上腺素后,由于阳的作用使全身组织细胞代谢增强,虽然心跳加快排血量增多,由于血管变粗,血管内的血容量也增大。从表面看血流增大,但是,血流并没加快,对组织细胞来说还是供不应求。这时通过神经系统把血管收缩,使血管变细,由以前的血流改为射流,使血流加快,以满足细胞所需;虽然血流增多,但细胞耗能量也增大了,此时为了保证能量的供给,最关键的是控制能量少向外散。因此,通过神经系把汗孔紧闭,闭汗孔主要是肺脏的作用。中医讲肺主“华盖”,指上盖,上盖封闭严与否,关系到体内能量的保存和外邪能否侵入的问题。自然中寒则闭,中医把肺为“金”,金性凉,所以肺主“华盖”主要是封闭(凝固),和自然寒凉则收缩是相符的。
“肾上腺素”阳性,按自然阴阳的规律是:先阳而后阴。我的理由是:先有阳(蒸汽),然后才能转化为阴(云雨)。也就是说,注射肾上腺素后,由于阳的性能是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强,耗能量增加,最后必然导致汗孔的紧闭(保持能量少向外散)。而闭汗孔的作用又是靠凉来实现的,这样内热外寒,寒热相搏故寒战及四肢发冷一派阴象,此乃注射肾上腺素寒战和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间接的作用,是一种“冷”对“热”的应激反映,也可说是一种反馈。这就是注射肾上腺素寒战四肢发冷的主要原因。
3、肾素如何转变为血管紧张素
1898年有人用肾脏的盐性提取物溶液,注射到家兔的静脉里,使家兔血压升高。到1938年试验证实了肾脏确含有升高血压的活性物质。经继续研究发现肾素通过肝脏变成血管紧张素I,到肺脏通过转换酶作用脱去两个氨基,变成很强的血管紧张素II。它的缩血管作用比肾素强40多倍。肾素又称血管紧张素原,其构成为14肽氨基酸残基,有人认为,经肾素的生理催化降解为10肽血管紧张素I。还有人认为,无活性的肾素在体外可被冷、酸激活,在体内活化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肾素14肽氨基酸,经肝脏脱去4个氨基为10肽的血管紧张素I。其中第1肽天冬氨酸有很强的缩血管活性,我的理由是,10肽血管紧张素I ,把第9肽和第10肽去掉,则变成很强的血管紧张素II ,如果把第1肽再去掉就失去缩血管的功能,第9肽组氨酸有很强的舒张血管作用,肾素没出现缩血管活性,可能是因第1肽和第9肽二者发生了抵抗作用。说明肾素并非无活性,不过是还没达到它发挥效应的程度而已。
酸,归肝之属,酸能收敛,然而,蒸汽升到高空也被收敛、凝结成云。肾素经过肝脏时,可能靠肝的收敛作用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反过来说肝主木,木为风,风可把蒸汽移散到另一侧(河北的蒸汽可在河南降雨),风也可把蒸汽中的水气吹干,又给蒸汽凝成云造成不利因素。这也是肾素经过肝脏时,不能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原因之一。
又如,风在八卦为巽,卦爻是两阳爻盘旋在上,一阴爻凝于下,自然中阳在上,阴在下,使在上之阳不能下降,在下之阴不能上升,造成中间空虚,阴阳不能相交,反而互相排斥,使阳向另一侧移,形成旋风。巽上二阳,下一阴,阳胜于阴,又有火极生风之象,也可说肝脏过热妨碍血管紧张素I的形成。这可解释炎热的夏天部分患者血压低的机理。以上说明在外酸能激 活肾素,在体内肝也照样可激活肾素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在道理上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再看看冷激活肾素和肺的关系,现代研究证实,将人血浆储藏在零下4度经过4天后,有30%无活性的肾素被活化。继续零下4度冷藏8天,其活化数量进一步增加。如果用酸活化只用4度。肾素在体外可被冷活化,那么在体内又如何呢?
中医把肺在五行属金,金性凉(冷),10肽的血管紧张素I 通过肺脏时,经肺转换酶的作用,脱去两个氨基(第9肽、第10肽),然而,第9肽组氨酸正是有极强的舒血管活性。现代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I 经过肺一次即有75%变成血管紧张素II。又证明了肾素的活化不论是体内外在道理上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再回到自然中来,蒸汽(阳气)从地面升起,升离地面以远处(冷)则凝成云,到此,不难看出,阳气(蒸汽)是直接的,而云(阴雨)是间接的。
4、注射肾上腺素舒张及收缩血管的见解
我们再回到前注射小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则扩张,大剂量则收缩这个问题上来,这是因小剂量肾上腺素(少量的蒸汽),即达不到凝成云也达不到降雨(间接)的作用。所以,只能是直接的阳性作用(血管扩张)。大剂量肾上腺素(蒸汽)已达到凝成云及降雨的间接作用(血管收缩)、即量变引起质变(性质变)。间接的作用是指阳直接的升散,阳的过程走到终点,就变向反面,《易经》有“气终而象变”,是说阳的过程到终点就变为纯阴了。一句话,阳是直接的,阴是间接的。
有人观察,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迅速上升,继而下降至原来水平以下,再恢复原来水平。有研究者认为,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升高,继而降至原来水平以下,是a受体缩血管作用强而短,β受体扩张血管作用弱而长。对此,我的看法是:
注射肾上腺素等于给肾阳增加了一种促进剂,使肾阳工作效应增加,组织细胞运动(代谢)增强,心跳加快,多排血液以满足细胞所需要。因心排血量增多,血管被血液撑起(扩张)。此时,肾上腺素已经完成肾阳直接的作用,以后的现象则是间接(阴)的作用了。其过程是:
因肾阳作用是使细胞运动增强,通过神经系统把血管收缩,缩血管使血管变细把血流变成射流,使血流加快来满足细胞所需。缩血管的因素主要是肺,即前所述肾素经肝变为血管紧张素I,到肺变为血管紧张素II。表明肾素最后经肺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和肾上腺素β受体扩张血管(直接作用),转变为a 受体缩血管(间接作用)在道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因血管收缩血压当然也升高。此时的缩血管掩盖了初起的血管扩张。继而血压降至原来水平以下,因间接的“阴”是短暂的,自然中降雨(阴)的速度要比蒸汽(阳)上升的速度快的多,在这里不多解释,请参我写的《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以上血压上升这个应激期过后,又回到初期阳的作用血管扩张即血压降至原来水平以下。再恢复原来水平,此时,肾上腺素作用(间接的)完全消失。
5、肾素有缩血管的因素,而没有缩血管的功能
肾素虽有缩血管因素,但绝没有缩血管的功能,肾属阳,阳中有阴,阳中有阴的“阴”即肾素的第1肽(天冬氨酸);阳中的这点“阴”就是缩血管的因素。为什么有缩血管的因素,而没有缩血管功能呢?回答是:肾素只有脱去第9肽和第10肽后,才有缩血管的功能。
6、a受体应该属于肺阴的范畴
肾上腺素属阳(太极之动)直接作用。肺属阴(太极之静)间接作用。肾上腺素β受体扩张血管(阳),a受体缩血管(阴),二者相互抵消就会失去舒张或收缩血管的意义。如果把扩张血管认为是β受体的作用。缩血管是a受体的作用,就完全违背了“太极”之说!用太极的话说,太极的动还没有经过动的过程就变为静了,生命也只有夭折了。
以自然规律(阳扩阴缩)而言,肾为火脏,肾上腺素β受体为阳中之阳;α受体为阳中之阴。肾上腺素其中虽然有α受体,因它在阳中,它影响不了阳扩张的功能,所以,肾上腺素的功能就是扩张血管。扩张血管的过程到终点时,物极必反或“气终而象变”就变向反面“阴”的作用了。也就是说,肾上腺素如蒸汽,α受体为蒸汽中的湿气(阳中之阴);蒸汽到终点则凝成云,而变成纯阴,α受体的缩血管正是这个道理。需要强调的是,α受体虽然是阳中之阴,但最后已经变成纯阴,属于肺阴的范畴,和肾上腺素(阳)已经是天壤之别的两回事了。所以,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收缩血管作用的说法是不通的。
四、收缩压、舒张压与阴阳的关系
血管的收缩(阴)与舒张(阳)在前面已经阐述过了,那么,收缩压、舒张压是否与阴阳也有关系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心脏为什么会跳动,以阴阳的角度而言:阳是动力,如果没有动力,心脏则不能跳动。
以五行的角度而言:
中医认为,肾在五行为火,其证据在《对传统理论“心肾相交”的质疑》中,不再重复。心得肾火则跳动。对此,西医证实:一个已停的心脏,注射肾上腺素后,可见冠脉暂时收缩(心脏开始跳动),这是心得肾阳则动的直接证据。
肾火向上升有两个途径:一是中医认为,督脉直通于脑,其中包括了足太阳膀胱经,脊髓向上通于脑。西医认为,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胸段1~5节间。〈内经〉有:“督脉起于少腹……贯脊属肾”;也有说“督脉侠脊行于背”;也有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这是心得肾阳则动的间接证据。
二是通过静脉向上:肾髓质分泌的部分物质(肾上腺素)可随静脉血上升到心脏。其理由是:越近肾髓质内层,渗透压越高。当然,一些物质从静脉上升就更容易。静脉之血液是在心脏舒张(阳则舒张)时流入右心房,和窦房结(心脏的起搏点)正好也是在右心相吻合。这也是心得肾阳则动的旁证。
收缩压(高压)是左心室收缩时血压的指数;舒张压(低压)是右心房舒张时血压的指数。所以,高压属于阴的范畴;低压属于阳的范畴。
而事实表明:阳盛可使收缩压升高(西医资料证实:甲亢所致的高血压一般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阳虚可使舒张压升高(西医资料证实:甲减患者主要是舒张压升高)。从表面看,事实(阳盛使收缩压升高)与阴阳自然规律相互矛盾了。其实,两者是相当吻合的!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而阳(蒸汽升)和阴(雨降)称为一个完整的循环。收缩压如同自然的降雨。
那么,为什么阳盛使收缩压升高呢?
答:蒸汽(阳)越强,降雨就越大,所以,甲亢(阳盛)所致的高血压一般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甲减患者一般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是因为阳虚,蒸汽运动速度缓慢,阳虚则寒,寒则凝,使蒸汽被冷却为雾。这就是甲减(阳虚)患者主要是舒张压升高的原因所在。
五、血压的病理因素
1、外感时血压升高
人受外感时,病菌和蛋白质类相结合,产生一定量热能,按中医讲此乃邪热,因此患者有发烧的表现。因病菌与蛋白质结合产生邪热,使耗能量更多,养分供不应求,所以患者有乏力的现象。我测过不少外感患者的血压,平时血压120~80毫米汞柱,外感时曾高达210~110毫米汞柱。血压升高的原因是:病菌与蛋白质结合产生了热量,此邪热使机体代谢增强,由于耗能量增多,养分已达不到细胞所需要,通过神经系把血管收缩使血流加快。到此不难看出,外感患者血压升高主要是机体内产生了热量,组织细胞耗能量增多,养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血管才收缩的(血压升高)。那么,中医对此怎么看呢?
中医认为,表受外寒侵袭(着凉),这时汗孔紧闭,体内的“卫气”不能顺利从汗孔散出,卫气性热,卫气被郁又化热,使细胞运动加快,耗能增加出现和上述一样的现象,即有热必有雨,此乃外感血压升高的原因。
2、甲减时血压升高
60年代初有作者报导,甲状腺机能减退有60%的患者血压升高。
阳虚一般来讲血压是不会升高的,因血管内血容量大或体内耗能量少的情况下,通过神经系少或不分泌血管加压素,肾小管膜孔关闭,使水份不再重吸收,故多尿。到此不难看出,这份甲减血压升高的报告是不够全面的。随着甲减病情的加重,津液停滞(水肿),因此时血管及组织间是饱和状态,故血压升高。
甲减与自然的“雾”理同一辙,其理由是:
雾是接近地面处所形成的云,即雾是飄浮在近地面处的小水滴,而云是飄浮在高空中的小水滴。形成“雾”的因素是:空气的湿度大,使空气上升的速度缓慢,遇冷自然形成大量的凝结核(雾)。
在晴朗的白天,由于太阳的作用空气运动的速度快,很少出现雾。特别在冬天的夜间又没有风时、在空气运动速度缓慢的前提下,遇冷迅速冷却,就很容易形成雾。但是,到白天由于太阳照射的作用,雾就消散了。
在阴天的时候,由于高空的云层太厚,太阳光的照射透不过云层,使云层以下的温度低于高空,这种现象称“逆温层”。这种雾即使白天有太阳也不会消散。
血管主要是纤维蛋白类所构成,弹力很大,象弹簧一样。弹簧的属性永远是收缩状态。如果要把它拉开就需要拉力,张开的大小根据拉力的大小来决定,不论张开多大,在意义上如同降低血管多大收缩力度,实际血管的扩张还是由血管内血容量来决定的。甲减(阳虚)没有扩张血管的自然因素,但血管内的血容量已是饱和状态使血管变粗(扩张)。不论血管内的血液增多把血管撑起有多粗,但是,甲减(阳虚)时收缩血管的因素是必然的。虽然毛细血管端的血压只有30毫米汞柱看上去很小,但面积是主动脉的500倍之多。而产生血压的因素主要是靠小血管的阻力来实现的,在这么大面积的血管收缩,所以,甲减血压升高与理是相吻合的。
中医认为,津液是肾、脾、肺三脏共同参与的,主要是脾的运化(输布)和肾阳的“气化”。津液是生痰的主要因素,如津为阳,液为阴,津是清(轻)的,液是浓的。津耗散的越多,液也就越浓,最后成为痰(热痰)。如果体内火弱,不能把津液变成痰,只要津液停滞,中医把它还称痰(寒痰、清痰)。此痰是在脾运化失调、肾阳又不能“气化”、不能推动使津液停滞所致。
所谓“痰”,现代研究证实就是蛋白质及糖类。到此,我们再看看甲减的病理,甲减主要病理改变为各种组织简撩内均含有大量的细胞外粘液性物质。此物乃由酸性多糖及蛋白质组合而成的一种粘蛋白。此物亲水力强,最后停留在肌肉及皮肤间可见水肿出现。又由于甲减粘液性物质增多,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故尿少。水分滞留在血管及组织间,使血管内血容量增加,故血压升高。
“粘液性物质”如同“空气的湿度”太大;粘液性物质停留在组织间如同空气在近地面处被凝成云(雾);舒张压升高如同“逆温层”的冷却。所以,甲减与自然的“雾”理同一辙。
3、高血脂时血压升高
高血脂对血压的影响:现代医学根据调查表明,吃肉及奶类食物多的人血压高于食素食类食物的人。但没见高血脂对血压影响的详细阐述,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1)性粘。
(2)分子颗粒大。
那么,粘,原因何在?西医讲,高血脂则粘。中医讲,湿性粘,湿属脾(土)的范畴,脾以运化水湿为本。所谓“运化”是指脾胃把食物消化后,再输布于全身。中医理论脾的消化功能是以脾属阴土、胃属阳土两者互为表里。胃能腐熟水谷,“腐熟”是把食物激化成小颗粒的意思。现代医学认为,食物入胃经胃酸作用激化,再经胃的蠕动进一步搅拌粉碎,为消化打下基础。这一点中西医是一致的。那么,中医在理论上虽有脾主消化,但在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上还缺乏科学依据,我们借现代手段看看脾到底有没有消化功能:
西医把淋巴细胞和脾共论,甚至把脾直接称为淋巴器官。现代医学虽没直接说淋巴细胞有消化功能,但消化已在其中了。如吞噬细胞含有一种吞噬素,主要是吞噬异物(大分子),吞噬后把大分子再催化成小分子,一般认为,凡是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内皆含酶类,而酶(溶酶)其功能主要是把异物(大分子颗粒)催化(消化)溶解,表明淋巴细胞确有消化功能。也证实了中医理论脾确有消化功能。
在消化(催化)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分子颗粒(糖、脂、蛋白)因亲水性强,使分子和水结合成为浓液(粘液),这就是高血脂的“粘”。中医所说的木不疏土(肝脾不和、胆汁问题)也可造成高血脂的(粘)。
表明高粘引起的血压升高,用中医的话说即土克水。其理由是,粘属中医理论的湿,湿即土,糖、脂、蛋白质皆属中医理论土的范畴;糖脂类在血中可妨碍血流,血即中医理论的“水象”;土能憋坝可妨碍水流,故土能克水。和现代医学所说的血压升高即血在脉中受阻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明显,分子颗粒大是在“湿”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可说湿是“因”大颗粒是“果”。
大分子对升高血压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呢?
还是按以上假定的8升血来阐述生理与病理,8升血液如果没有其它的原因,不论是休息或体力皆能保持正常状态。如果大分子颗粒增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细胞需要养分,因血液中分子颗粒大,不能进入细胞,或勉强进入细胞又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分解、氧化,尽管血液充足,因分子颗粒大,细胞不能利用,细胞必然处于饥饿状态。这时通过神经系把血管收缩,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变细),由以前的血流变成射流,使血流加快来满足细胞所需。从表面看血液已经满足了细胞的需要,其实不然,因血液中分子颗粒大,细胞不能利用,细胞还是饥饿,此时,通过神经系再把血管收缩,使血压继续升高,这就是大分子颗粒使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
使血压升高的原因还很多,如炎症、肿瘤、等等,但是,不论引起血压高的原因有多少种,但大多与自然的阴、阳、分子颗粒大有关系。笔者发现各种病理,到最后的结局总是和分子颗粒大密切相关。而且,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如高血脂是高血压的一个有关因素,而高血脂主要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低密度即指分子颗粒大而言。
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但总不出自然“阴阳 ”的这个圈子。所以西方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西方证实科学要到东方哲学中找理论根据”!
2
发表于 2006-4-19 09:50:2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认识深入,论述详细。
3
发表于 2006-4-19 20:00:3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一定拜读
4
发表于 2006-4-20 21:14:11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用阴阳平衡的观点来解释高血压是对的,但不要把这个探讨当作证实你颠倒阴阳的证据,你如果走不出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阴阳颠倒的误区,一切探讨都没有什么意义!高血压是“症”而不是病,这是中医普遍的认识,基于这一点,高血压在中医来说是可以治疗好的,希望先生有时间看看论坛上对高血压的有关讨论,进行一些对中医发展有利的探讨。
5
发表于 2006-4-20 22:54:3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阴阳没弄清,再加上五行的混烂认识,出不了结果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6-4-22 05:35:54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谢谢 dmydxyaf  兄对我的夸奖!
谢谢葛藤 对我的厚望!
谢谢 FSJF 的参与!
FSJF 说:
  阴阳没弄清,再加上五行的混烂认识,出不了结果的!!!
答:这话说的在理,支持这个说法!
但是,中医90%以上的人并没有弄清阴阳(包括你的老师),甚至连阴阳是根据什么定义的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中医界的悲哀!即使很少人知道阴阳是根据古天文盖天派的“仰观俯察”定义的天为阳,地为阴,但是他们并不敢拿这个根据,因为这个根据是错误的!
我在论坛自称擂主3年多了,从没有遇到过对手!是我的对手故意回避不拿根据吗?
有很多的高手都拿出了根据,但是,由于根据与理不符,与自然相反(肾在下为阴‘升’,心在上为阳‘降’等),所以,最后无一人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中医大多数人并没有资格谈五行!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五行,传统的五行错在何处,更是一无所知。古人对五行的说法很多,但是,无不是以“河图”为根据的(二七在上‘南’为火;一六在下‘北’为水;三八在左‘东’为木;四九在右‘西’为金;五十在‘中央’为土)。对古人的这张错误的“河图”我已经做了合理的纠正,详细的在《“ 河图”新解》,你也可在那里提出问题,我会为你解答的。
7
发表于 2006-4-22 23:03:5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6/04/22 05:35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 dmydxyaf  兄对我的夸奖!
谢谢葛藤 对我的厚望!
谢谢 FSJF 的参与!
FSJF 说:
...
又开始发狂了是吧?是你在回避问题还是别人都不懂阴阳五行?你最好回答出你的心脏中流的到底是血还是水再来发狂!
8
发表于 2006-4-23 15:26:44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小生不材,现在某中医学院读三年级。我想说的是:“我认为中医的所有理论都是不能脱离临床的,否则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不要脱离临床夸夸而谈……因为中医的理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临床疗效才能看得见!比如我用“我自己认为的”阴阳五行的理论很好地指导了临床,这就说明了我认为的是对的!”
   
9
发表于 2006-4-30 00:05:3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阳升阴降  阴为血阳为气.气推血行气动则血动.气上则血上,气陷则血下.阳气多则血压高.阳弱阴盛则血压底.
10
发表于 2006-5-1 20:30:4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血压的关系

老兄。你不错哦。先肯定后否定。
你即然说的是否定西医为什么用它来解呢?
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被你推翻了不错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6 04:37 , Processed in 0.059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