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论五行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4 11:1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五行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作者:王世保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可不通乎?”
                                                  ——《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
引 言
五行理论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古人认识自然事物和处理自己生活事件的主要理论工具。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天文、地理、人事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天文学、中医学、命相学和堪舆学等诸多文化门类中,是古人解开自然之迷的一把强有力的钥匙,直至今天仍然焕发着自己顽强的生命活力。
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具体应用是其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从始至终支撑着中医的存在。
随着地域的拓展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强大的西方文明携着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和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文化就在中国现代文化中成了主体,西医也随之理所当然地被确定为当前医疗机构体系中的主体。当国人以一种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也就是西医的标准来看待中医时,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医的曲解与攻击。
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医曲解与攻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其基本理论——五行理论的曲解与攻击。总结其观点,曲解与攻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五行理论是无根无据的臆说
二、五行理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元素论
可以说这两方面的批评都是基于对五行理论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并以一种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来看待中医所导致的。这样的曲解与攻击对中医的发展是严重不利的,为了拓展中医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空间,我们有必要对五行理论进行详细而又深入地探讨,同时批判一些曲解与攻击五行理论的言论,阐明五行理论所含的深层次的原理,指出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具体运用。
这就是本文的任务。
一、关于对曲解与攻击五行理论的观点的批判
五行理论是无根无据的臆说
如果我们不对五行理论进行深入地探讨与分析,仅就其理论形式来看,五行理论是非常简单的。它包含了以下三个内容:
(一)整体共生性
五行理论中五个组成要素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性的,而是共生性的,首尾相续,循环无极。
(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五行理论中五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相生和相克。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使这个整体处在一种连续的无极的动态之中,犹如一年四季的循环往复。
如果我们仅从这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看,五行理论确实没有什么根据,但是中国古典文化强调的是“大道至简至易”,这种至简至易的理论却包含了最为丰富与繁杂的内容。就象八卦图,很简单的一个图却蕴藏了无尽的玄机与奥妙,五行理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深入探讨它,就不难发现五行理论背后有着自己深刻的天文背景,它是中国古人亲身感受宇宙天体的运行对自身和万物的影响而高度概括出来的自然规律。这不是主观臆说,可以从五行理论的具体运用之中追根溯源。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
岐伯曰:“岁木太过”,“上应岁星”。甚,“上应太白星”;
“岁火太过”,“上应荧惑星”。甚,“上应辰星”;
“岁土太过”,“上应镇星”。甚,“上应岁星”;
“岁金太过”,“上应太白星”。甚,“上应荧惑星”;
“岁水太过”,“上应辰星”。甚,“上应镇星”。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上应太白星”。复,“上应荧惑、太白”;
“岁火不及”,“上应辰星”。复,“上应镇星、辰星”;
“岁土不及”,“上应岁星”。复,“上应太白、岁星”;
“岁金不及”,“上应荧惑星”。复,“上应辰星”、“荧惑星”;
“岁水不及”,“上应镇星”。复,“上应岁星”、“镇星”。
———————《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
从上面引用的内容来看,这是运用五行理论来阐述五运的变化。五运的变化包括了平气、不及与太过三个方面,而五行的生克关系就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地体现,这种生克关系对应的正是天上的五星对地表生物的影响。
如岁木太过,对应的就是天上的岁星对地上万物的影响;太过必然要受到克制,克木者为金,对应的就是太白星。由此可以看出,地表上万物的变化是与天上五星的相互影响对应在一起的。
因此,五行理论就是天上五星的运行对地上人与万物影响的规律的高度总结。它把人与物同天上五星联系成一个整体,利用五行理论可以处理自己的生活,人们就能够与宇宙天体的运行同步,进而顺应整体,达到趋吉避凶。
五行理论体现地正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五行理论描述的是五星运行对地表生物影响的规律和相互联系,这不是通过西方那种科学实验室来分析得出的,在这种独立而又抽象的实验室里是观察不出五星运行对地表上生物的影响。它是自然发生的,也就必须在宇宙这个自然实验室之中,靠人们对五星和地上生物变化的细致观察,并结合自身感受考察出来的。
所以说五行理论不是一种主观臆说,而是在这个理论的背后有着自己深刻的天文背景,它不是那种将考察对象孤立起来,然后加以重新建构的理性方法所能得出的,它是来自中国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的感受。
正因人作为地上的一种生物,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日月五星运行的影响,所以当中医把五行理论运用于解释人体病因、病机和疾病流行情况时,也就能把人体置于整个天体运行的背景下来进行考察,这无疑是更加正确和准确的认识途径,它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疾病。而象西医那样把人体从自然环境中割裂开来,将其看着一个独立的可以解剖的生物机器,然后再对病变部位进行孤立地考察,这种认识途径正是倒果为因的做法,这种医学发现的病因往往就是这种疾病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疾病的原因,所以,西医的那种抽象地认识事物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认识人类患病的病因。
五行理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元素论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从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来认识中国的古典文化,导致了许多对古典文化的曲解,其中对五行理论的唯物主义解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那种基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五行理论的现代哲学阐释,既是对五行理论的一个大曲解,也是对五行理论的一种自我贬低。这种元素论的解释往往是受古希腊四元素说的影响而造成的,它是以一种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来对五行理论的一种错误解释,并一直为那些学院派学者所继承和宣扬。
五行理论不是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元素论,它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四元素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四元素说内容很简单,它源于古希腊哲人对自然的一种简单的观察和理性阐述,它是一种机械的原子构成论,它没有把自然物看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是看着一个由独立的原子构成的实体。
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是古希腊人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理论,它远没有五行理论那样具有深奥的内涵和实践基础,也没有五行理论那样深刻的天文背景,它是建立在古希腊人对自然的一种观察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解说自然变化的一种原子构成论,它们仅仅被看着是构成万物的一种独立的元素,仅此而已。
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与五行理论相比才是一种真正的主观臆说。
古希腊四元素说本身就是古希腊人用一种抽象孤立的思维认识自然万物的产物,它没有把自然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而仅仅以几种现实中的实物作为假想的元素来构成自然万物。因此,四元素说是一种解释自然的机械唯物论,由这种抽象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产生的原子主义,构成了西方以后自然科学哲学基础。
五行理论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元素构成论,它对自然万物的认识与四元素相比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五行理论来描述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把天、地、人和万物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认识事物更具有真理性。
(二)通过五行理论把人与万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往往是根据事物发生的时空特性来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不是西方那种逻辑性的,而是具有共生性的特征。这种共生性往往把同一时空内涌现的事物分成一类,这些事物只是同一整体在不同的空间内呈现的多种形式。
如:东方、春、风、木、肝,这样就能把天、地、人与万物连成一个共生性的整体,它们是在春天呈现的,在空间上对应的是东方,在天上对应的是岁星和春风,在地上对应的是万物茂荣,在人体上对应的是肝气旺盛。
由此可以看出,五行理论要比四元素说丰富的多,深刻的多,它含有一种宇宙天体运行——万物变化的简单图式,它与八卦具有同样丰富的内涵!
二、五行理论与共生性原理
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单向度的因果性原理基础上的,而中国古人的思维却是建立在另外一种原理上,这种原理我不妨称其为共生性原理,那么五行理论就可以被看作这种共生性原理的最简单的模型。
共生性原理是指一组事件的发生不是一种因果关系,而是一个整体的多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显现。
这组共生性的事件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的两个特征,一种是共时性的,一种则是历时性的。共时性原理是指一组共生性事件作为同一整体的不同部分,是在同一个时段显现的;历时性原理是指一组共生性事件作为同一整体的不同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依次显现的。
共生性原理能够有效地描述自然事件的发生,而且具有一定的预知功能。
五行理论作为共生性原理的简单经典模型,包含有共时性和历时性两种特征。木、火、土、金、水构成一种历时性的共生关系,而每一行所包含的一大类事物之间则构成了一种共时性的共生关系。
如下图:






五行共生(共时性、历时性)图
五行理论中的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这种相生的关系事实上描述了一种时间秩序,如它们对应的春、夏、暑、秋、冬,就是依次出现的,这里不存在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或条件的因果关系,春不是夏的前提和条件,而是依次出现的历时性共生关系。
五行中的木这一类,包含了岁星、春、风、木、肝等事物,它们对应的则是一组共时性的共生关系。岁星显现,春天来了,地上吹起了柔和的春风,万物开始生长,人体的肝气旺盛,这就是一组共时性的共生事件。
再举一个身边常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早上,一位员工手里拿的面包突然掉在地上,我就对他开玩笑地说:“你今天要扣工资。”下午我们再见面时,他对我说:“你说对了,我下午在车间里打瞌睡被车间主任发现了,被扣了20元钱。” 那位同事掉了面包与被扣工资事实上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不同表现的部分,这同一事件就是那位同事今天状态不佳。
共生性原理与因果性原理相比,更适合观察整体,它能把整体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这样认识事物就更具有合理性。因果性原理认识的是单向性的关系,这种单向性的认识往往是将事物从整体中割裂开来,然后设定一定的条件和前提进行考察。因此,因果性原理更适合主观性的建构,这样能在主观建构的环境下进行考察事物之间的非自然关系,这就为知识的增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可以说,中国与西方分别在这两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文化体系,这两种文化体系之间的根本性区别,也就体现在两个原理之间的区别上。
三、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具体应用
正是因为五行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五星的运行对地表上的生物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五行理论一直被古代医家用于作为阐述人体的病因和病机的重要理论工具。
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运用于脏腑理论,阐述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脏腑的形成与活动是受天上五星的运行影响的,而五行理论准确地反映了五星的运行对地表上的生物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医在脏腑理论中引入五行理论作为基本的说理工具,就能正确地阐述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五藏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五藏分别对应的是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肺与金、肾与水。这样五行配五藏,根据共生性原理,就可用于阐述人体五藏之间的关系以及五星运行对五藏的影响,进而阐述人体的病因病机,指导临床用药。
(二)运用于运气理论,阐述人类疾病流行情况
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之中的运用达到的颠峰就是运气理论。运气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物候与疾病流行的预测体系,这是古人智慧的高度的结晶,它使中医理论对人类疾病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古人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利用阴阳五行,结合天干地支来推算物候的变化,进而推测人与其他物类的疾病流行情况,直到今天,这种预测也是基本正确的。
运气理论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集中地体现。
四、结束语
五行理论是基于天文观察的基础上,对五星运行影响人类生存活动的规律的高度总结,它是中国人认识事物的真理。
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有多高,人类社会的个体或整体行为都会始终受到天体运行的影响,而正是五行理论能够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类能够趋吉避凶,所以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否定和推翻,而是历久弥新,保持着自己永恒的生命活力。
2
发表于 2006-7-18 16:3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五行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转走了,见谅。
3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08:2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五行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五行理论是基于天文观察的基础上,对五星运行影响人类生存活动的规律的高度总结,它是中国人认识事物的真理。
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有多高,人类社会的个体或整体行为都会始终受到天体运行的影响,而正是五行理论能够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类能够趋吉避凶,所以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否定和推翻,而是历久弥新,保持着自己永恒的生命活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10:4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五行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运气理论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集中地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06:10 , Processed in 0.051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