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8 13: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血液循环体系
血液循环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发现”。然而,除了不能单纯用流体力学来解释以外,真正意义上的血液循环是不存在的。
首先,血液循环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心脏的“泵”作用而言,即静脉血液吸入和动脉血液的泵出。如果我们从细胞的层面来看血液的话,细胞从动脉血管末梢吸收了新鲜的养分,并向静脉血管末梢排放垃圾。这个过程就像清洁的自来水被使用以后排入下水道一样,两者之间是不存在循环的。因此,血液循环是一个现代科学制造出的大谬!血液循环过分强调心脏的作用,而心脏不过是机体中的一个部分,还有许多这样的部分才能维系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抛开血液循环这个概念,对现代人理解中医学及其有帮助。
二、经络与血管的共振
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需要整体配合的,血管的共振现象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还有许多物理、化学参数或者量的共振,这些也是经络的本质,它们的集合就是状态波,是细胞非线性状态的循环。单有血管的共振是难以解释机体(经络)与四时、五运、六气等之间的关系的。
三、中医学的测量问题
王博士的“经脉测量器”虽未曾见过,但确是中医学的一大进步。
从状态波的属性来看,还该当利用可以进行物理、化学测量的指标来“观察”状态波,所得该当是一些如同指纹一样的图形。识别这些图形对辨证及其有帮助,因为这些指纹的产生都是来源于状态波“极限环轨道”。也许中医学的病和未病就包含在这些指纹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2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下面引用由糖尿病工程2007/03/30 04:34pm 发表的内容:
看过.....楼主如何能将血液循环这样一个道理全部推翻?  这个可是要有权威证明来佐证的,不然的话,这个道理是不容易被推翻的,因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这也都能看到,你说血液不流动,那血液就是静态不动的,这样一来,心 ...
现代血液循环是以心脏为立足点,一端吸入另一端泵出,是当今第一大谬!
虽然血液流动是事实,但是,血液的用户是细胞,就细胞来说,流入和流出是不同的“物质”,就好像一端流入的是清水,另一端流出的是油,两者循环了吗?能叫循环吗?
现代血液循环概念恰好把最重要的细胞状态交替过程给省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动脉血液被细胞吸收而利用,经过新陈代谢后释放出细胞垃圾并进入静脉,形成静脉血液。这一过程就好像煤进入锅炉燃烧后排放出煤灰,能说煤在循环吗?
如果我们放弃血液循环这个“世界公认的事实”,就血液所表现的行为,中医学的“营、卫”应当是有效的手段!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7/04/01 05:11pm 发表的内容:
你是過度狹隘的解釋了血液循環說
以你的標準
你試試看解釋中醫的營衛氣
逸湘老师,是我狭义的解释血液循环,还是现代医学狭义的看待“血液循环”。要知道,血液循环提出的年代对细胞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学习中医学就是应当放弃这些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理论!
所以,我说放弃现代医学过于简单的血液循环概念,color=#DC143C]从中医学的营卫解释血液系统会有好的结果。
我正在建立“我的标准”,所以还不能解释中医学的营卫。
为什么人们相信旧的东西,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总斑竹好!
“有的时候,思路几于穷尽的时候,常常是就要发现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不谦虚一点,在已知的基础上求解呢?诗有言,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岂虚言哉?!王博士的观点值得重视,但不是重视其无实据的否定,而是要看重其思想的创新处。”
一种新的思想的形成虽然大多来源于旧有已知的基础,但其后无疑会超越旧有的知识体系,形成即兼容旧有又能开创的新天地的理论体系。基础理论大抵如此。
王博士的观点确实值得重视并给予人们以启迪,但思想一旦腾飞以后必然是对起飞之地的超越。
逸湘老师说:“這道理很簡單,要打倒舊的東西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要經過各方的檢驗,比如說細胞的物質進出,自今未有定論?……”
所以,状态波无疑是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理论,它能够解释细胞的行为以及五运六气等。有时理论是超前于“证据”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
虽然没有政府经费的支持,但是,状态波理论已经提出来了,以后就是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实证。一旦经过证实,其必然推动中医学迅猛发展的同时还将推动科学范式转移。其意义深远!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0: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哈哈,张建国老师差不多一个多月没有来了,欢迎回来!(昨天一直上不了该论坛)
先生所言确实精辟!“传统文化的视野,使其公理具有普遍性、广泛性,除了对物质的认识,在非物质因素,也进行了广泛深入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视野至少近代没有超越过,非但没有超越,甚至急剧萎缩,尤其是现代尽然萎缩到了科学的视野之内,这就使得传统文化虽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还时时显出其指导意义,也就是虽然科学以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许多事物还是及不上古人的认识。!”
我认为,传统文化萎缩到科学视野之内这可是好事,说明科学的范式确实在不断的转移之中。那么,是否在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一种杂交地带呢?而这又将形成一种新的“科学”或者“传统文化”?也许中医学就存在于此杂交地带!
“心与命门的频率是一样的。个人认为,这点价值极大!!!”
老山羊老师的此说确实奥秘!
《素问阴阳离合第六》“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灵枢根结第五》“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灵枢卫气第五十二》“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限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输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说:“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与命门主油膜,有燔灼的作用。人身处处有燔灼的作用,处处有相火之
气。右肾内的白油,即是命门相火。心房为心脏,油膜包住的心
尖,为心包脏。燔灼,即是燃烧。”
从上述来看,有命门腑和命门穴,不知是否如此?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当有命门经?但是,经络中并没有命门经,或者没有发现?
就先天来看,先天在细胞中是一种典型的振荡过程,如细胞中的离子波的振荡等。如果心与命门同步的话,那么命门也应当是以生物电子的波动为代表,如此看来,命门其实是不存在的,而是心的一种投影?或者命门是生物电子的基本表现,而心只是命门的典型表现(如同电脑的显示器一样)。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2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9981在 2007/04/07 11:0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7/04/06 08:34pm 发表的内容:
提出一个问题或許重要
但要有能力去解答
愛因斯坦的偉大
就在於他的解答而不是問題
...
个人以为,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比解决几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因为,这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状态波确实还不能称为理论,因为它的提出者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
但是,就像王博士借助共振能够发现中医学的真谛一样,从状态波也可以一眼看到中医学内在的真谛!而且必然开拓微观领域的“中医学”。
我并非要推翻王博士的“共振理论”,也不可能推翻,因为状态波本身就包括了细胞存在着的谐振,以及非线性循环等。
其实,一个“规划”出来以后,后续的工作只是具体的“设计”和“完善”,但需要时间和人力物力。
从逸湘老师后面的注解来看,心和命门都是利用了同一种“有序”而工作。因此,命门和心两者必然存在相干,就如老山羊老师所言,在治疗难治的心血管疾病时,心本身也许是好的,但受到“命门”的干扰会导致心出现病象,此时只有将心和命门结合起来施治才会“效如神”。
另外,从状态波来看,每个细胞中都发生着所有的“经络”,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配置。
经络并非是一种独特的“管道”,而是状态波相干的“应力集中”现象。因此,截肢者并不会因被截肢上的“六经”被割断而影响“气血循环”……
以上是状态波对经络的一些管窥之见,是传统中医学之未见,可能对中医学有启发。
[color=#DC143C]文字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22: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9981在 2007/04/08 10:2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7/04/08 04:59pm 发表的内容:
9981
你的狀態波現存太多破绽
以"经络并非是一种独特的“管道”,而是状态波相干的“应力集中”现象"
就和經絡有特定路線的事實不符
逸湘老师,古人发现的经络线路只是针对整体的人而言。在人体上任意划定一个区域都可以得到这个特定区域中的“经络”,这样可以不断重复直到细胞层次。
这怎么是破绽呢?这是对传统中医学的发扬啊,也是状态波的必然!
所以,在面对器官疾病之时,也应当考虑疾病器官上是那个“经”出了问题。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99812007年04月08日 10:22pm 时添加 -=-=-=-=-
也就是说,拿一个脏或者腑的器官来看,虽然是某经的“发源地”,但其实,这个器官上同样存在着其他的“经络”。比如,从人的整体来看是脾有问题,如果深入到脾脏去看的,也许是因为脾脏中的“肾经”出现了偏差,这样在治疗脾的同时必须兼顾脾中的“肾”。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这个观点是从状态波得来的,但我想应该不会违背中医学的原则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9: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见有远近、识有深浅。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的局限!
传统中医学基本上已经从广义的《黄帝内经》走到了现代辨证论治这样一种狭义的境地。经络、五运六气、象数等统统都被高度概括的辨证论治所取代,中医学丧失了其植根于深刻自然规律的依托和魅力之所在。
五行是古人对自然状态规律的一种描述。然而,自然并非依五行而存在!有妙的一面,也有徼的一面,五行只是其中“妙”的那面!
是否能够将妙和徼结合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自然本来就如此。
所以,面对中医学时,是以经典为指导,还是用生命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为指导,这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前者将眼光局限于经典,中医学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后者则是将经典作为起飞的动力去开拓新天地,中医学将如同《黄帝内经》一样,去包容现代科学技术而不是被现代科学技术所左右!
当未打开经络奥秘之前,中医学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人们对经络奥秘的认识深入一层后,中医学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人在五行中也在五行外,中医学的崭新天地不言而喻!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气的乐章》几个观点谈一点个人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9981在 2007/04/12 01:56pm 第 1 次编辑]

从状态看来,死亡细胞和癌细胞是两个极端,中间就是正常细胞所处的状态。正常细胞常常在两端漂移,即疾病。
死亡细胞是“静止”的,正常细胞是受状态波统领的非线性循环的有序,是活的;癌细胞则显然是混沌状态——永远不重复的有序,或者是杂乱无章的有序。所以,癌细胞之间往往是无规则的堆积,像棉絮一样,而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提供的借鉴应当对人们认识疾病以及癌症具有帮助。
老山羊老师问如何将妙和徼结合起来。妙和徼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真”。我还在学习之中。不过,从状态波来看,状态波场编织表现出的无限性就是妙的属性的一种体现,即整个宇宙之间是无限关联,“客体”和“主体”之间是不分彼此,地球和遥远的星系也是不分彼此的,昨天今天明天也是不分彼此的,等等。比如中医学的五运六气就是不同的天体运行轨道下不同的地球引力场形成的——生物体状态波场编织的不同轨道;
徼就是状态波的有限性,即状态波总是依赖于固定的形态和有限范围中物质的存在和有序变化,比如细胞的结构及其新陈代谢和调控等。状态波是不同于物理学的波的概念的!
科学体系始终是有限论域的,面对无限性,科学往往难以自恰,或者科学体系的悖论是不可避免的。相反,中医学具有非科学的属性和科学性,是“波粒二相性”的。这是因为生命的本质使然。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医科学之争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说人们多半是执着于两端。
生命是“波粒二相性”这样一种思想的实质就是遵循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因此“面对中医学时,是以经典为指导,还是用生命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为指导,这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前者将眼光局限于经典,中医学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后者则是将经典作为起飞的动力去开拓新天地,中医学将如同《黄帝内经》一样,去包容现代科学技术而不是被现代科学技术所左右!”
由于经络的本质是状态波,在人们还没有认识这个本质之前,大多数人执着于两端,中医科学之争也就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中医学乃至科学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承认生命具有“波粒二相性”就是妙和徼的一种结合方式之一。因此“人在五行中也在五行外,中医学的崭新天地不言而喻!”——自然本来就是妙徼结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11:03 , Processed in 0.0542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