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君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4-16 09:21: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7/04/16 08:46am 发表的内容:
“医易同源”中的源是指什么?
——中医理论对“医易同源”中的“源”是指“道理”相同。
——而今有人一再认为是指“实践”,认为实践是“源”。

——这分明是把两件不同的事、两个不同的命题混淆起 ...
在这里,只有学术的正确与错误之争,不存在人员的身份的问题。更不因人员的身份决定学术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论坛是为学术进步而设。不是为其它。而质量,则是在争论中得以提高。关键的是在于自已对问题的认识是如何,而不是以人数为准。真理是不以人数多少以衡量。不是客观真理的认识,谁给予谁10000分,又有何用,能有何用?
22
发表于 2007-4-16 09:23:4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4/16 09:35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08:57am 发表的内容:
《易》不是中医理论的主体。请细看13楼原帖。
其实每次和gonmai交流的结果都会落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关于中医理论的主体,再次有请gonmai为大家讲解中医理论的主体是什么?
23
发表于 2007-4-16 10:08: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哈哈,我知道懂易的不一定会医!不懂易的也能学会医!
24
发表于 2007-4-16 13:09: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08:57am 发表的内容:

"你首先承认,中医吸收了易的理论",中医吸收应用了《易》并不等于《易》就成了中医之源或者母。我从来就不认为《易》是“易是中医之源”。是你理解错了。
另,我的“我并没有在否定其它理论存 ...
理解你的话,只能以你行文的字面为依据来理解,而不能以你未体现到字面的内心所想来理解。所以说,我的理解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你的主观判断,而是取决于你在本帖所留的文字:
你在七楼称“历史事实是,《易》产生形成早于医”,而中医又吸引了易的思想与内容,融入了中医理论,并用于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二十楼称“中医吸收应用了《易》”,注意应用二字。),没错吧。面对注入长江并对长江起着重要作用的唐古拉大河,我们不称其为长江之源,而一定要称为长江的表达方式,是我理解错了,还是你标新立异?
至于你在帖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如“原位的价值”、“主体”、“移位”等等,属于一些自造的名词。做为学术讨论,并不反对提出新的概念,但一般为了避免行文方利用概念定义的含混狡辨,都应首先对新的概念予以定义,然后,再引入讨论,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清gonmai先生注意。(事实上,已经有网友提出“中医理论的主体”倒底是什么了。),能否请gonmai依据常规,先行定义,再行讨论?如果不加定义而讨论的话,对这些自造词的解释权由你随时任意解释时,那你将会永远无敌了,呵呵。
25
发表于 2007-4-16 22:03: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04/16 09:23am 发表的内容:



其实每次和gonmai交流的结果都会落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关于中医理论的主体,再次有请gonmai为大家讲解中医理论的主体是什么?
原创:中医理论的主体是人体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作者:麦绍岳.
2007.4.16.
中医学理论的主体是关于自然人体的常态、异态的生命规律的表达形式及其相关变化规律、相关正确的调治方法和方药的自然科学医学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其它文化形式,如关念、方法的哲学体系。充斥于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方面的文化形式是被以工具以应用。是为着阐表中医学术服务。它们不是中医理论的学术主体而是工具。
中医学通过自身的诊疗活动实现了对自然人体生命信息的客观把握。然后又通过对所把握的人体所释放的客观生命信息进行类比、司外揣内、分类归钠,使对自然人体所释放的信息的认识实现了客观根源化。从而使中医学能据机体的宏观信息得以实现对机体内微观变化的客观实体的宏观的认识表达。
由历史、科学的局限,中医学无法使对机体内微观变化的客观实体的认识表达实现直白化的表达。但中医学通过自有的拟化、喻化的表达形式,使实现了自然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认识表达得以实现间接表达。从而中医学得以在应用中医理论的诊疗模式中实现了在宏观上对客体人体内微观客体实体的变化的客观认识。这就是中医诊疗疾病得以有效的根本原因
中医又通过长期应用体验,总结出对自然人体内各种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各种生命形态、形式的正确的调治方法、方药及药物的作用功能方式。使中医得以正确的实现对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各种生命形态、生命形式的有效的调节、控制。
这就中医学的正确的科学形式和科学根源。
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中医学的人体的生命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自然科学的主体形式。全力寻求中医的科学的根!寻求中医的真实的根!
从沉积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文化印迹中觉醒吧!不要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中医是自然 体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哲学体系。《易》就是易。《易》不可能是医。
希望那些沉迷于《易》是医的人赶快觉醒吧!执迷则苦海无边!
26
发表于 2007-4-17 09:49: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10:03pm 发表的内容:

原创:中医理论的主体是人体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作者:麦绍岳.
2007.4.16.
中医学理论的主体是关于自然人体的常态、异态的生命规律的表达形式及其相关变化规律、相关正确的调治方法和方 ...
“中医理论的主体是人体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学习心得
“中医学理论的主体是关于自然人体的常态、异态的生命规律的表达形式及其相关变化规律、相关正确的调治方法和方药的自然科学医学的知识体系。”
学习心得:
这是对主体的定义,我们应以此为讨论主体的标准。
“而不是其它文化形式,如关念、方法的哲学体系。”
学习心得:
1、什么叫文化形式?
2、不管什么叫文化形式,至少我们可能知道,作者认为文化形式是含哲学体系的一种体系,这对我们阅读下面的文字是有帮助的。
“充斥于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方面的文化形式是被以工具以应用。是为着阐表中医学术服务。它们不是中医理论的学术主体而是工具。”
学习心得:
1、椎夫砍树时,斧子是工具。但椎夫根据前人的经验,认为是树才能砍,是电线杆则不能砍,这种经验,虽然具有指导意义,但不能叫理论,只能叫工具。
2、其它文化形式只能服务于中医学术,如果服务于中医临床实践时,就必须把它剥离。
“中医学通过自身的诊疗活动实现了对自然人体生命信息的客观把握。然后又通过对所把握的人体所释放的客观生命信息进行类比、司外揣内、分类归钠,使对自然人体所释放的信息的认识实现了客观根源化。从而使中医学能据机体的宏观信息得以实现对机体内微观变化的客观实体的宏观的认识表达。”
学习心得:
此段难解,因为不明白什么叫客观根源化,而这却是此段话的关键转折点,遗憾。
“由历史、科学的局限,中医学无法使对机体内微观变化的客观实体的认识表达实现直白化的表达。但中医学通过自有的拟化、喻化的表达形式,使实现了自然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认识表达得以实现间接表达。从而中医学得以在应用中医理论的诊疗模式中实现了在宏观上对客体人体内微观客体实体的变化的客观认识。这就是中医诊疗疾病得以有效的根本原因”
学习心得:
原来中医学的理论全是自产的,阴阳五行六气的观念,都是与生俱来的,与中医理论形成以前及形成期间的各种既有的科学及文化是无关的。
“中医又通过长期应用体验,总结出对自然人体内各种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各种生命形态、形式的正确的调治方法、方药及药物的作用功能方式。使中医得以正确的实现对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各种生命形态、生命形式的有效的调节、控制。”
学习心得:
壮哉!我们甚至可以欣慰的看到,中医连工具也不需要了。
“这就中医学的正确的科学形式和科学根源。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中医学的人体的生命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自然科学的主体形式。全力寻求中医的科学的根!寻求中医的真实的根!”
学习心得:
中医果然是个宝,比人参还绝,人参还有须,而中医的根,就溜直一根,直下黄泉,实践!
“从沉积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文化印迹中觉醒吧!不要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中医是自然体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哲学体系。《易》就是易。《易》不可能是医。”
学习心得:
就是,了解文化印迹,一般人想了解还看不懂,得学医古文,多费时间;推而广之,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从沉积国人思想内的其它文化印迹中觉醒,焚书坑儒,因为那些旧书,都不是现代化的,都不是科学,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是从猴子变的,就足够了。
“希望那些沉迷于《易》是医的人赶快觉醒吧!执迷则苦海无边!”
学习心得:
振耳发簧!!!彼岸就中眼前。
疑惑:
我可能天生愚笨,学了半天,懂了一个定义,会了众多口号,但却更加迷茫。因为作者始终在说什么是什么,而从不解释为什么什么是什么。
27
发表于 2007-4-17 10:03:0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医学的特色!
28
发表于 2007-4-17 10:11: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4/17 10:13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10:03pm 发表的内容:
“充斥于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方面的文化形式是被以工具以应用。是为着阐表中医学术服务。它们不是中医理论的学术主体而是工具。”

这段论述的问题是在割裂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果这句论述需要成立,楼主就必须先证明一个前提,就是文化形式可以在完全脱离文化内容的条件下被应用。
29
发表于 2007-4-17 10:21: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4/17 10:23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10:03pm 发表的内容:
由历史、科学的局限,中医学无法使对机体内微观变化的客观实体的认识表达实现直白化的表达。但中医学通过自有的拟化、喻化的表达形式,使实现了自然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认识表达得以实现间接表达。从而中医学得以在应用中医理论的诊疗模式中实现了在宏观上对客体人体内微观客体实体的变化的客观认识。这就是中医诊疗疾病得以有效的根本原因
作者已经肯定中医诊疗疾病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有效性是来自在宏观上对人体变化的客观认识。但是既然已经如此,为何又非要让中医掌握对人体微观变化规律?希望作者能给出个原因,也就是“西瓜”所指出的理论不能仅仅说什么是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
30
发表于 2007-4-17 10:29: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4/16 10:03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又通过长期应用体验,总结出对自然人体内各种微观客观实体的的生命变化规律的各种生命形态、形式的正确的调治方法、方药及药物的作用功能方式。使中医得以正确的实现对机体内微观客观实体的各种生命形态、生命形式的有效的调节、控制。
这就中医学的正确的科学形式和科学根源。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那么这段文字无非又是在说明中医其实只有方法,而没有针对人体客微观变化规律的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12:53 , Processed in 0.05165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