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6 19: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 王长荣  厦门大学
  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中医学科第一次走上招收研究生的舞台,这是中医教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党和政府为培养新一代高级中医师高瞻远瞩的伟大举措,它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北京中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通过考试招收了全国第一批在职中医研究生,他们毕业后走上了中医教学、医疗等重要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专家和名医,声名鹊起。此后全国各中医院校先后从应届本科生中招收研究生,延续至今。其质量和效果如何,一直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以下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中医研究生现状
  近年来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多为理论或临床的专题研究,用西医方法(实验为主)去研究中医已成为一种时髦,研究生忙碌于养老鼠、兔子等动物,奔走于动物房、实验室,以获得实验的各种数据;出入于图书馆,寻找各种论据资料,然后写出研究生论文,经答辩评审通过而毕业,在学习期间很少接触临床,这就是大多数中医研究生的现状,硕士生如此,博士生更是如此。这样毕业的研究生如果分配到医院能有何作为呢?能看病吗?难怪他们很多时候在坐冷板凳。他们的临床底子还是在本科临床实习时得到的,而且在当时还没有参加过医师资格考试,并无处方权,没有机会进行独立应诊,刚毕业当临床医师尚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培训才能应付一般的临床医疗,而这些研究生长期脱离临床,少则3年(硕士),多则6年(博士),连原有的一些临床底子也快荒废了(在职研究生及临床数年后考入者例外),其临床水平不言而喻较之本科毕业生来不相上下,甚或更差。即便对某一二种病有较深的认识和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这应归功于研究生时的专题研究),但多停留在理论上和实验结果上,而用之临床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而仅凭这一点基础,要去应付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疗效也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见,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严重地脱离了实际,特别是临床实际,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亟待改变。
  二、中医界的现状
  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大力扶持下,50多年来,中医医疗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医工作还存在不少缺陷,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医高级临床人才出现断层现象,一些名老中医、专家因为年事已高,能够有精力从事临床工作的已是凤毛麟角。现在的中医专家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在质量上已无法跟老一辈专家相比:有的仅因为是年老,而挂以“专家”的牌子;有的虽有高级职称,而实际水平则名不符实等等。真正有水平的专家不多了!如此,中医的水平怎能提高?中医的发展前途令人堪忧!中医高级临床人才的严重匮乏,影响了中医疗效的发挥,因此中医的社会地位有下降的趋势。
  中医以其临床疗效使中医立于不败之地,继承这个传统,并使其发扬光大,是新一代中医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现在年轻中医中有一种重西轻中的倾向,这是对中医信心不足的表现,应该及时纠正。
  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中医的危机也在临床,如果连临床这一关也把握不好,那么中医不就是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吗?
  三、中医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中医缺少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医生,使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原因要追究到中医教学这个环节,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由于培养不出高级临床人才,导致中医高级临床人才出现断层现象,这种严峻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改革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以适合目前中医现状及中医以临床为优势为立足点来考虑。中医要培养自己的高级人才,造就一大批名医和专家,这样中医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中医事业就能不断兴旺发达,这是立业的根本所在,也是振兴中医的根本措施。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已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多目标和方法,但根据中医现状应以培养临床高级中医师为主要目标。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大量接触临床;兼学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并且掌握最新的临床治验动态和方法。硕士研究生应在三年学习后,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样至少在毕业后临床水平在本科毕业的医生之上。博士生应在硕士毕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疑难病从临床和理论上进行攻关,并掌握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样当他们毕业以后,在临床上就是一个最有实力的中医师,中医高级临床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可能实现,中医高级临床人才缺乏的现象就可能得到改变,可以说这是振兴中医的根本之路。
  我们不反对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医,因为它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人认为,这个领域应由西学中或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生或在职的研究人员去承担和完成。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应密切适应当前中医的现状进行全面规划,改革已迫在眉睫,如果还是墨守原来的目标和方法,那么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2
发表于 2007-5-5 01:45: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对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硕士和博士中医研究生第1年都必须把所有精力放在研读四大经典之上,只是要求掌握的程度不同;第2年边临床边读书(上午跟师临证,下午与晚上读书或在导师指导下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并每周写一萹临证读书笔记;下半年可开始准备论文素材,但临床不能丢);第3年重点放在临床疑难病研究之上,并完成毕业论文和2萹以上论文。不如此,还称得上中医高级研究人才吗?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7年05月05日 01:55am 时添加 -=-=-=-=-
至于临床常见病,中医专科本科段,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3
发表于 2007-5-5 11:29: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对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不错.
中医的成败在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06:36 , Processed in 0.0843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