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8 1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经络实际上是营卫运行的通路,《内经》的经络学说是为了说明营卫服务的。
发表于 2009-3-8 1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论卫气为百病母
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自于《灵枢•禁服》篇,原文如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调诸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卫气失常是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基本论点,是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惜数千年来,湮没久矣。另外《内经》关于卫气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
1外感六淫,首先犯卫
《灵枢•百病始生》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而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自外而入,始于皮肤,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是抵御外邪,保卫人体的物质系统,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故外邪入侵,首先犯卫。若卫气充盛,抗病能力强,则邪不得入,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卫气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则容易患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入侵客于机体的某一部位时,卫气就会向该部位聚集,以驱邪外出,整个卫气系统层层设防,呈纵深防御,如《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疾病的发生发展无不存在着卫气与邪气的相互斗争,而“卫气为百病母”,卫气失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反映了《内经》作者重视内因的学术观点。再以风邪致病为例,例如《素问•风论》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机体防御系统的紊乱才是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2 饮食不节,所伤营卫
饮食不节是中医重要的病因之一,但是饮食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致病的呢?仔细考察《内经》关于饮食致病的论述,可以发现《内经》作者认为饮食不节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例如《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五味》云:“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依据上下文推断此处所谓“气衰”、“气少”的“气”主要指的就是营卫之气,营卫来源于水谷精微,若饮食减少,就可以导致营卫之气化源不足而发病。若饮食过多或偏嗜,同样也会影响营卫而致病。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失常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因此《灵枢•寿夭刚柔》曰:“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明确提出“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引起的“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等消化道症状是由卫气失常引起的。
3 七情失调,病由营卫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综合上面所述的这段经文,《内经》论述九气致病机理时明确提到“营卫”的就有三处,其余所论通过上下文推测也主要指的营卫之气。可见七情失调也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而发病的。
此外,痰浊、淤血等病理因素既是营卫失常的结果,又常常是营卫进一步紊乱的原因,这些都可以在《黄帝内经》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还是痰浊、淤血等病因都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正如《素问•痹论》所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段话虽论的是痹证实际上是全书的总纲,仔细研究《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就可以发现,中医营卫学说是《内经》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构的基础,中医营卫学说的重要性,怎么可以随便忽视呢?!
发表于 2009-3-8 1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营卫倾移论
关键词:营卫学说 理论探讨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其中的“荣(营)卫倾移”,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得不多,现在我结合自己学习经典的体会来谈谈对营卫倾移的认识。

1.营卫“倾移”的概念
关于“倾移”,倾,偏倾,强调态势的变化;移,移动,强调位置的改变,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却又有着细微的不同。营卫本来就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处在不断的流动变化中的,因此所谓的“移”就不是简单的位置的改变,而是指病理状态下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与正常情况下相比的改变,是关于变化的变化,是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移动”。
2.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
营卫之所以会发生倾移,这和营卫两者在来源、性质和循行分布上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从来源上说,营卫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并且各自受先天元气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性质上说,营为血为阴,卫为气为阳;从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上来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如此有着相同的来源而性质却截然相反的两大类物质共存,必然会发生复杂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在生理情况下卫阳相对静秘,营卫相随,气血合和,共同完成人体的营养、防卫以及生命过程的其他功能,这时营卫的关系保持着一种“阴平阳秘”的和谐融洽的状态。但在病理情况下,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作用下,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一起运动,就会发生营卫性质的偏倾、分布的改变等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导致营卫的正常和谐不能维持,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就成了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营卫倾移的过程中,是卫居于变化的主导地位,营居于辅助地位,经云:“卫气为百病母”,疾病的过程一般是以“卫”的紊乱开始的。
3.营卫倾移的类型举要
营卫倾移的过程非常复杂,表现类型也多种多样,涉及到疾病发展过程的每一步,要切实地把它弄清楚,这不是本文所能达到的,不过,营卫倾移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脉络可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曾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在此择其要者述之,希望有高明的人能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
3.1 表里相移
3.1.1 卫闭营郁,表实不通
外邪袭表,营卫的正常循行受到扰乱,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倾移于外,但邪阻经络,腠理闭塞、表实不通,营卫郁滞于内(注:此“内”指的是表之内,如经脉、肌肉之属,而不能达于皮毛的意思),不得宣通,这种卫闭营郁、正邪剧烈交争于表的状态,就是《伤寒论》所说的太阳伤寒表实证。

3.1.2 营卫不和,表虚不固
如果感受的邪气对营卫循行的阻滞没有麻黄汤证卫闭营郁那么严重,但仍有“恶风”——说明存在卫不达表,失于温煦的情况,体表卫气的循行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然而与麻黄汤证显著不同的是“汗出”——腠理不固,营泄于外,提示体表“营”的循行和敷布并没有被郁滞,这种卫滞于内、营泄于外的营卫相互协调受到破坏的病理状态,就是营卫不和。
无论是“卫闭营郁”,还是“营卫不和”,都存在“卫气拂郁在表”这个共同的基础,所以从脉象上都表现为“浮”的特征,这儿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下:
(1)营卫不和的“汗出”原因是在“营”还是在“卫”?
中医伤寒讲义上解释营卫不和的“汗出”时常以“营阴不守”来说明,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汗出”的原因主要在“营”,其实“营阴不守”的真正根源还是缘自卫气 “司开合”失职,表虚不固,又岂是营自身之病哉?《伤寒论》就曾对这一点作了明确说明:“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汗出”的原因是“卫气不共荣气谐和”,主要还是在“卫”。
(2)如何看待“三纲鼎立”
方有执、喻昌等伤寒大家曾倡“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 “三纲鼎立”之说,我对此是有些不同意见的,大家都知道寒性收引,易伤卫阳,缘何“寒伤营”而不及于卫呢?这明显就不符合中医学的常识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营卫两者的循行都受到了阻碍,并不是只伤了营,而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营卫不和,卫涩营通,受影响的主要是卫,如果说寒邪除了伤卫这一点和风邪类似外,还表现为伤营的特点,从寒邪和风邪对比的意义上来强调“寒伤营”,也许可通,但已经带有牵强的成分,可见三纲之说不可拘泥。
(3)我看“寒邪”
对于“风邪”、“寒邪”这些中医外感六淫,也需要解释一下,难道真的存在“寒冷”的邪气和类似于“风”的邪气么?外感六淫的实质又是什么?一般中医的探讨都回避这个问题,这反而导致了对中医概念理解的混乱。我认为:寒邪侵袭并不是人真的受了“寒冷”的邪气,而是说这种病邪的侵袭导致了人体体表卫闭营郁的全身性反应,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一系列症状,类似于受寒的表现而已,寒并非邪气本身,而是人体营卫紊乱的结果,从现代的观点上说,六淫邪气的实质还是菌毒,但中医所谓“疏风散寒”中疏散的“风寒”却并不是什么菌毒了,而是对人体营卫倾移反应的调整,故近世医家祝味菊曾说“解表者,解除人体因抗邪诱起之反应,调整其本身营卫之不和”,并非体表真有实物可解。若要再用实验去找这种风邪、寒邪的实物,那就更加荒谬了,可是现实中某些实验恰恰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担心倒也并不是多余!
(4)太阳虚实的辩证观
关于太阳伤寒的“表实”和太阳中风的“表虚”,一般认为其中的“虚”“实”指的是腠理的疏松和固密而言,并不是真的虚实,营卫皆浮盛于外,浮则外发,盛者有余,所以两者应该都是实证。这种判断大致是不错的,但我认为对虚实的理解不能太简单化,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从太阳伤寒来说,脉浮而紧,浮为卫气走表,紧为经脉挛急,卫闭营郁,营卫壅聚的部位还是应该在经脉、肌肉这些相对于皮毛比较深的地方,“血与气并而为实”,因为邪气阻隔,营卫皆不能达于皮毛,从皮毛这一层来说,是“血与气相失”——营卫俱虚,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所以必须发汗解表。此外,营卫倾移于表,盛于外则里气偏不足,不宜攻下,这样分析以后,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3.1.3 营卫枢机不利
太阳病虽然是体表卫气的循行受到阻碍,但总的营卫循行的调节还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到了少阳病,少阳为枢,枢转不利,此时营卫郁而不伸,结于胁下,表现为胸胁苦满,营卫欲行于外而势不能达,肤表失温则不发热而恶寒,蓄极而暂通,卫盛于外,又发热而不恶寒,通而不能和,复归于郁,郁而又通,通而又郁,如此寒热往来;营卫欲借胃肠之道从内而出但不得畅行,反而内迫于胃,胃滞则少食,胃逆则呕,呕而不畅,则反复作呕;卫扰于心则烦,卫乱于肺则咳,营不上潮则渴,营不下通则小便不利,这些症状虽然看起来挺乱,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营卫郁而不伸,内不得泄,外不得通,欲上不上,欲下不下,辗转反侧,流连于半表半里的实质,病机的关键就是营卫枢机不利,也正由于是营卫枢机不利,;临床表现也就具有了症状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只要根据已有的症状能够判断出营卫枢机不利的实质,就可以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故《伤寒论》曾明确强调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病的主脉是“弦”,《伤寒论》曰:“弦者,卫气不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话说回来,营卫的枢机到底在哪里呢?这还不好断定,我的意见,在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应该还有其它的脏器参与了这一过程。
3.1.4 热结在里,阳明腑实
病邪侵袭,正邪交争推动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卫被邪郁,郁久则亢,亢者有余,气有余便是火,外发不得,火热内迫于里,与肠中燥屎互结,肠腑不通,营随于卫倾移于里,这就是《伤寒论》的阳明腑实证。
这儿有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阳明腑实证的便结是由于营阴过伤,过汗或误吐引起来的,既然大便干硬,当属营阴不润,如何是营随卫倾移于里呢?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阳明经证的汗比腑证厉害得多,怎么就不伤营便结呢?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卫热迫于里这一方面,没有卫热迫于里,就没有阳明腑实证的便结。
或问:如何能知道营和卫相随在里呢?答曰:营卫相随,卫为营先,卫亢于表,营浮于外,卫迫于里,营沉于内,观其脉沉实可知。此证营虽随卫倾移于里,但卫热太过,营阴耗伤,兼燥结太甚,腑气不通,卫气不降,营阴不布,所以燥结难解,治疗可以选用承气汤,使有形之结和无形之热齐下,营卫得通,诸病得痊。
3.2 虚实相倾
3.2.1 营卫两亢,表里俱热
外邪侵袭,卫气被郁,卫气剽悍滑疾,不受邪制,正邪交争,正气横倾,有余则热,不足则寒,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卫气过亢,变生火热之邪,邪热充斥表里上下,三阳俱病,这种卫气极度亢盛、表里俱热的病理状态,就是《伤寒论》的白虎汤证。此证营卫两盛,抗邪有力,属典型的实热证,主脉是 “滑”或者“大”,《伤寒论》曰:“阳明脉大”。
3.1.2 营卫两衰,脏腑衰竭
若禀赋不足,卫气先虚或正邪交争日久,营卫过于耗伤,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营卫虚损,营虚则脏腑无所养,卫损则肢体无以温,这种营卫俱虚,御邪无力,脏腑趋于衰竭的病理状态,大致相当于《伤寒论》三阴证。此证的主脉以脉“微细”为代表,微者卫气衰,细为营不足,属典型的虚寒证。《脾胃论》曰:“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然而观今之世,时医拘于西医菌毒之说,滥用苦寒,蔚然成风,戕伐卫气,病不愈而不自悟,良可叹也!
以上是结合《伤寒论》简单谈了谈营卫虚实表里的倾移表现,其实,不只是外感病,内伤病的发病过程一样是以营卫的倾移为基础的,但其表现可能不如外感病的阶段性那么明显,正如著名医家徐衡之先生所形容的:“犹如电影里的慢镜头”,因此对内伤病营卫倾移态势的判断就要更细致,更周全,治疗也需要更加从容调理的王道功夫。
4.结语
总之,营卫倾移态势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实际的变化要比这复杂的多,无论是《内经》、《伤寒杂病论》还是以后历代医家的著述,都有对营卫倾移变化的非常精彩的记载,可惜失于零散,因此整理和继承这些宝贵的财富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现代化,就成了目前中医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种研究对于中医现代的基础和临床来说都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编著,《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3
2.刘建平、刘仲喜、李大钧编著,《伤寒杂病论》,第1版,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56~393
3.周东浩、周明爱,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中国中医药报,2003:11
注:本文首发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发表于 2009-3-8 13: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
关于营卫循行,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有关的叙述却散在各章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尤其对于卫气的循行,后世医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卫气的循行也就成了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因此笔者在此简单总结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卫气在生理情况下循行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1、卫气的升降循行——“卫出于上焦”,“行脉外”,“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认为卫气出于上焦胃上口以后,上布于肺,循经脉路线,行于脉外而与营气俱行一周后仍归于手太阴肺经,再开始新的循环。这是卫气循十二经脉次序循行的主路线,卫气主要籍此流注身体上下各处。与此可以互参的尚有《灵枢•胀论》“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等记载。这中间的问题是“卫行脉外”是不是只行脉外呢?大多数医家反对这种教条的认识,依据《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显然《内经》作者认为卫气也可以贯于脉中,“卫行脉外”的说法只是强调卫气以行脉外为主而已。
2、卫气的出入循行——卫气“出于目”,“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灵枢•卫气行》云:“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之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其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注于阴,当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也。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与《灵枢•营卫生会》重点讲述了卫气的升降不同,本文则详细介绍了卫气循行的另一侧面:就象开始点题所强调的,阐述了卫气的“出入”——也就是卫气的表里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刚睡醒的时候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行于三阳,再从足心入行阴分,复合于目,昼行于阳二十五周许,夜则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按肾—心—肺—肝—脾—肾五行生克的顺序循环,行于阴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复始。《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等经文可以与上文互参。
但是,关于文中卫气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体星宿的运动(其实质即是时间)关系的理论却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非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不明确,更重要的是似乎经文中自己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灵枢•卫气行》后一节经文云:“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也。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地同纪,纷纷啪啪,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对此,河北医学院主编《灵枢经校释》提出疑问: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时间,若以“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四刻行一周,则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这和前文的五十周的说法正好少了一半;况且,前一节经文言卫气行于阳和行于阴各二十五周,这节经文却是说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因此认为:“此段文字大有疑义,读者宜详之”,并引楼英注曰:“大与上节矛盾,盖衍文也。”,这代表了目前中医界主流的认识,以至于使《灵枢•卫气行》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现在的中医知道它的已经很少了。
其实,这个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经文的文字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鉴别的缘故。只要仔细的研读《灵枢•卫气行》经文,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约定。如叙述卫气“昼行于阳”时经文作“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专门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叙述卫气“夜行于阴”时则经文作“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专门选择了“夜”和“藏”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并且隐含了两者对比的意义。这一节经文最后一句曰:“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更进一步提示了“身”与“藏”意义的显著区别。通过不断的重复,经文逐渐赋予“日”、“夜”和“身”、“藏”这些字眼特殊的意义,以后再言“身”时,即使不着重指明,就已经暗含指的是体表(阳)了,这就是解开经文矛盾的关键。
现在再看看后一节经文开始的点题句:“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明确指出此节论述的是“卫气之在于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说,这一节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的情形,而并不包括夜行于阴的部分。针灸的穴位都分布于体表,卫气在体表的运行规律和针灸的关系最密切,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黄帝内经》所重点阐发的内容。在其后的分别论述中,经文从“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始,至“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顿住,然后总括一笔“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其中明显不涉及另五十刻——“夜行于阴”的内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句,虽然没有点出,但是根据上一段经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经隐含了单指白昼的意思的结论。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著作《内经评文》中明确指出:“阴分阳分统称昼行于阳,内行五脏乃为夜行于阴”,此诚见道之言也!可见,所谓“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只是说的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卫气夜行于阴时咋样,是不是“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1/4,而行阴时间占总时间的3/4”呢,《内经》没有明说,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卫气行于阳时依然有1/4行于阴分是明确的,因此,所谓“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不是绝对的。卫气昼日时并不是仅仅运行于体表,而是主要运行于体表,但也兼行于阴分;夜晚则是主要流行于内脏,但也兼行于阳分,这才是《内经》之旨,奈何今人不察尔!奈何今人不识哉?!至于3/4、1/4的比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拘泥,《内经》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论述卫气的出入循行规律主要是用来解释睡眠的机理,和后世所谓的气机出入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卫气运行的相对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把它们截然对立,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
3、卫气的散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若雾露之溉”
卫气的升降出入是卫气运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让卫气到达身体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节”及卫护的功能,还需要卫气离经的散行。例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脉度论》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等,都提示了卫气的散行。当然,卫气的散行是作为卫气循行的补充而存在的。
《素问•疟论》和《灵枢•岁露》还介绍了卫气的督脉循行:“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用以解释疟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医杂志》1985年11期还提出了卫气的应激运行的说法,如《灵枢•经脉》篇指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灵枢•营卫生会》云:“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卫气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是受激而走,不循常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卫气循行的一些变化特点。
还有一些,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内经》对正常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还有卫气的散行作为卫气循行的有效补充,如此形成了一个关于卫气循行的初步体系。虽然《内经》很多认识还很朴素,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但也蕴含着许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发表于 2009-3-8 13: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续)
                                ——病理情况下的卫气循行
上文总结了《黄帝内经》一些生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而病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变化,实在是更为复杂,真有“视浮云,莫知其极”之感,但这些循行的规律和临床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也具有更大的价值,以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个空白,因此笔者勉力为之,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
1、升降失常
1.1 卫气运行受阻
邪气入侵,客于经络,卫气正常的循经运行受阻,这是卫气升降失常中最常见、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可以说卫气阻滞几乎涉及到临床每一种疾病的病理机转,可是《内经》中并没有明确的“卫气阻滞”的说法,而是以卫气“不行”、“稽留”、“行涩”等字眼出现的,如《灵枢•口问》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依据致病邪气的种类的不同,卫气阻滞的具体情形及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内经》对此有很丰富和精彩的阐述。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这是风邪客于“分肉之间”,阻滞卫气郁而化热,变生疮疡的过程,反映了“风为阳邪”的致病特点。至于寒邪,《素问•气穴论篇》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用“不通”、“不居”、“不行”、“去”等字眼说明了寒邪对卫气的阻滞要比风邪的“不利”强的多,提示了寒邪易伤卫阳、其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饮食不当也可导致卫气运行受阻,不过由于饮食主要经过消化道,所以卫气的阻滞就表现出相应的部位特点,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这是饮食偏嗜导致卫气阻滞的例子,;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运行受阻而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情志失调也可以导致卫气运行紊乱,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其中的“悲”、“恐”、“思”都明显的提示了对卫气运行阻滞的影响,“怒”和“喜”对卫气运行的影响和以上三者却有所不同。
依据卫气阻滞的部位不同所衍生的疾病的表现变化更加复杂,在此只能择其要者述之,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这是卫气阻滞于皮肤以及分肉之间的情形;《素问•痹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通”,这句卫气阻滞的部位是经络;《灵枢•卫气失常》云:“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这是卫气“留于腹中”的表现,等等等等。
1.2 卫气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
卫气从本质上说是人体抗邪系统,是对人体各种防御力量的概括性的说法,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防御是卫气最主要的功能。外邪侵袭后,除了卫气运行阻滞的变化,卫气还会自动的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以驱邪外出,这是疾病过程中卫气循行变化的另一个特点,这在《内经》中也有很明确的阐述,如《灵枢•痈疽》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整个卫气系统是层层设防的,类似于现代军事上说的纵深防御,这种防御的层次性和卫气定向向病邪处集中的变化特点极大的增强了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因而对人体是有非常积极的适应意义的。《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正邪交争中卫气循行的变化,强调了卫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居的主导地位。
1.3卫气逆行
卫气升降失常除了前行阻滞外,还有可能逆脉而行,《灵枢•五乱》就曾详细论述了这种变化:“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治宜)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这种卫气逆行的变化根据气逆的部位以及所影响的脏腑不同,各自表现的症状和疾病也有所不同,治疗则应该根据卫气循行的正常途径次序,找出卫气阻滞的部位,即所谓“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使卫气的正常运行通道恢复通畅,如此则逆气自平,《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导气”;而不宜单纯治其逆气,妄施补泻,对此《内经》也曾着重指出:“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不补不泻之中有真义存焉,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1.4 络绝则径通
《灵枢•动输》还记述了卫气升降失常时循行的另一种变化:“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猝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以“络绝则径通”来解释营卫运行阻滞时气血循行的机理,可见气血阻滞的部位主要还是在“络”,像四街这样大的经脉应该是保持通畅的,这种解释符合临床事实,古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说非常不简单。
2.出入失序
2.1、营气衰少,卫气内伐
卫气出入循行的改变大致和睡眠异常密切相关,《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种“卫气内伐”的提法《内经》全文只出现过一次,用来解释衰老时“昼不精,夜不瞑”睡眠失常的机制,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2.2 阳不入阴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内经》解释失眠的原理,另有《灵枢•大惑论》云:“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可以互参。
2.3 留久于阴,不出于阳
《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服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这是《内经》在卫气循行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对嗜睡原理的解释。
2.4 阴阳相引
《灵枢•口问》曰:“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以“阴阳相引”来解释哈欠的机理。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在《内经》作者看来,无论是睡眠过多还是睡眠过少皆与卫气出入循行失常密切相关,一言以蔽之,卫不和则卧不安,这才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内经》卫气出入循行的知识奠定了以后中医睡眠医学的基础,可是现在,随着营卫学说研究的冷落,这一点反而提的很少了,这真是让人感到惋惜啊!
发表于 2009-3-8 1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仰先贤之遗风,叹时局之唯艰,伤岐黄之沧桑,何迷途而知返
发表于 2009-3-8 14: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2:32pm 第 2 次编辑]

岐黄寓言
一、珍珠项链
有二医行,中医曰:吾有项链,绳汇千古之智,然其珠粗而朴,其色古且黯,或以其珠粗色黯而非之,将不行于市。西医曰:吾有项链,珠蕴现代精华,然绳断而不续,失之于散碎,人亦非之。
歧黄小子闻而笑,曰:何如以中医之绳,以串西医之珠?方者以其圆,碎者以其全,散者整之,断者续之,小大者中之,粗黯者弃之,此珍珠项链者,将流行于世,福泽及于子孙。
帝曰:悉乎哉言也!然语之易,行之难,闻道众,知道寡,阳春白雪,和者其谁?!

二、珍珠项链之二
歧黄小子曰:高山不厌寸土之微,江海不拒滴水之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坡御风而览胜,诸葛借风以火攻。所异者,法耳。
欲逾江河者,非舟何以适?欲贯中西者,无桥何以通?缘木以求鱼,终无所获;南辕而北辙,去真转远。所贵者,法耳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零散者,提一以挈百;混沌者,条分而缕析。必求之于道而理不违,验之于物而事不忒,然后可传焉。
帝曰:善。然所谓珠者,浩如烟海,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余欲浑束以为一,要之奈何?在阴阳乎?在五行乎?
歧黄小子对曰:法不在阴阳五行,而在正邪。邪之从来也微,至其淫佚,不可胜数,然必从营卫气血以入客也,必知其路,迎而遏之,导而出之,故诊病之始,从经脉始,经脉者,营卫气血之道也;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帝曰:母者云何?歧黄小子曰:在禁服中:审查卫气,为百病母。从其气则愈,逆其气则病。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营卫倾移,虚实以生。必察卫气之所逆而调之,以平为期。故曰:卫微者随之,卫甚者制之,卫热者寒之,卫寒者热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上者下之,下者上之,淤者开之,束者发之,必除其邪,以使气和,百病皆生于营卫,此谓之要道。知此者病万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不知此惟学多以自乱,按图而索骥,可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帝慨而叹曰: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明于营卫,如惑之解,如醉之醒,以之串珠,神与俱成,请帖于中医论坛,以广其传。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三、经络
问曰:“经络视之不可见,扪之不可及,若有所得,若有所失,吾知其所在而不知其何所在。至虚至渺,何者为实?”
岐黄小子曰:“悉乎哉问也。请譬之于水。泾水之浊,渭水之清,海洋之阔,滴水之微,或为霜露,或为雹雪,冷则为冰,热则为气,水之形千万,皆水也。上天而为云,下地而为雨,入江而江,入河而河,为湖,为泊,为海,为洋,或有入于地下者,复蒸腾而为云,江河千载以流,湖海万世而不竭者,此水之循环也。漠北之旱,江南之涝,生化息息不绝者,皆赖于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水之循环其视不可见,其扪不可及,望远镜不能察其踪,显微镜不能窥其迹,然人皆不疑,独疑于经络者奈何?!”
四、经络之二
或问:“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吾知矣!夫经络者,流通内外,贯穿表里,若网而无形,如环之无端,免疫者,西学也,有形之物,何如而网?何如以环?”
岐黄小子曰:“人之免疫,犹国之防卫。御敌于外者,三军也;治安于内者,五警也,三军乱则敌侵,五警惫则匪扰,更有军警自乱,涂炭生灵,倾覆社稷者,可不慎乎!故国家危亡,皆系于此。
夫军警者,有形者也,窥视之星罗散布于民众之间,解剖之无可见联系道路,或以为一盘散沙耳。然一旦硝烟峰起,动若发机,进退有序,浑如一体,御敌于国门之外,灭贼于户牖之间,贼子悔极而涕曰:吾过矣。执于可见而昧于无形,明于静而惑于动,只见树木未见森林矣!悔之不亦晚乎哉。
经络同此一理也,分言之则有形,一言之则无形;观之静则无形,观之动则有形,必于变中求形,动中求神,故曰:此无形之形,此形非彼形也。”
五、兔子、狗熊和老虎
如果说中医的辩证是兔子模式,西医则是狗熊模式。
兔子为什么反而不如狗熊了呢?这是因为兔子总是往后看,而狗熊却能往前看的缘故。
这被现代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家伙,科技造就了它的威猛,然而它蹒跚前进的步伐,却依然掩饰不住它内在的笨拙。
然而兔子却羡慕了,为蹒跚的熊步所倾倒了,以为走了熊步,也就威猛如熊了,殊不知它要真走了熊步,那么只是更快的被吃掉而已。
我们不要笨拙的狗熊模式,我们要灵活和勇猛兼得的老虎模式。
六、学打仗
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尽量用最先进的武器,武装自己的军队,巩固自己的国防。有些中国武人,他们武艺高强,精通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但也想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于是,他们去考察飞机和导弹,结果发现,无论用太极拳法,还是武当剑法,还是武圣人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法,都不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应有的威力,而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威力的一套技法,又根本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武术理论。于是他们认为:飞机和导弹虽好,威力虽比刀枪剑戟大,但却不适合中国人使用。于是这些中国人就依然去背诵少林拳谱,决心拿着大刀长矛去打仗。还自以为像他们这样的才是正宗的中国人,才真正是保家卫国的干城。
当然这些背诵少林拳谱拿着大刀长矛的人的做法正宗虽然是正宗了,实际上却行不通,于是就有了些变通的做法,一方面学刀枪剑戟,一方面也学飞机导弹,用起来也是左手少林武当,右手枪炮坦克,但怎么也觉着不顺手,而且也越来越不“正宗”了。

这种情况确实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大家都很着急,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人说:“飞机大炮就是有很多优点,咱应该引进飞机大炮,壮大咱的防卫力量。”
江湖的正派人物立刻就说:“此言差矣!你可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少林武当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遇上江湖小毛贼,飞机大炮可派不上用场,还是咱少林武当好。况且飞机大炮都是人家用来侵略咱的东西,想当年就是吃了小日本飞机大炮的亏,死了咱中国多少人!谁要是用飞机大炮,就是背叛了列祖列宗,当视为异类,或者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简直就是“变种”了,嘿嘿…… ”
大家都随声附和:“是是是,您让飞机大炮试试,飞机大炮能打出少林拳么?!”
“是啊”一些人接着说:“是否以美术字代替书法就进步了啊?!嗯——?”
还有位说的就更加理直气壮:“您不是说飞机大炮有战斗力么?能不能用镊子夹一点给大家看看?!”
争论了许久,终于有一个明智的人站出来说:“飞机大炮虽然曾经是小日本屠杀咱的东西,但咱可以不像小日本那么用,咱可以让飞机大炮也练练易筋经,打打降龙十八掌之类的,您仔细想一想,飞机俯冲的进攻不就象咱少林拳的一招——黑虎掏心么,咱可以不叫它俯冲进攻,可以叫做飞机的“黑虎掏心”式;用咱少林武当拳的精髓指导飞机的使用,当然我这个想法还有点不妥,请大家指正,不了解的就当是奇谈怪论罢了”
少林寺的长眉长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武当派的大鼻道士则大呼:“无量天尊!好好好!妙妙妙!让现代科技的飞机大炮也打武当拳,这才是弘扬了咱的国粹,此计甚妙,我看这应该是咱们以后的主攻方向哪!!!!!!!!!!!嘿嘿嘿……”
啊——???????

七、龟兔赛跑新编
兔子与乌龟在进行一场赛跑,兔子本来很会跑的,可惜脚上戴着个大脚镣,总也跑不快,又有很多高人东指挥、西指挥,它就更加拘束了,乌龟跑的慢,看着赶不上兔子,就想了个办法,学着开了小轿车,一会就赶上了兔子,把兔子拉在后面,并且耀武扬威的说:“看我多厉害,紧跟世界科技潮流,你那自然跟不上我这科技了,该进古董了,呵呵呵!!”
兔子不明白为什么被笨拙的乌龟拉下了,它也不知道怎么打开脚镣的办法,正在彷徨无计的时候,有高人说了:“你得学乌龟开车!才能赶上人家!”可怎么学呢?它就被指挥着学人家乌龟的奇妙的龟步,身上也戴了美丽的龟甲,成了不龟不兔的怪物,开车还是没学会,连自己怎么走路也不大会走了。
乌龟的雪铁龙还在飞速的奔跑,迎来了一阵阵喝彩,而可怜的兔子只能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跟着,冷落袭击着它的心:什么时候我才能恢复昔日的辉煌呢?!
发表于 2009-3-8 14: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读经随笔

   
   中医强调读经典,背经典,有些人甚至誉之为“字字珠玑”“万变不离其经”,似乎医学的道理都已存在于经典中了,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如何正确地认识它?作为一个读经的过来人,谈谈自己的真实体会!
   上大学时,曾经对《黄帝内经》有种说不清的抵触情绪,都二十世纪了,怎么中医还去读几千年前的老书呢?!以后看了《名老中医之路》,很多中医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读经的重要性,看来要学好中医,还就得好好地研读经典。可是真读起来,《内经》文义的古奥晦涩又使我望而却步,我曾经赌气把《内经》原文抄了一遍,以为这样总会增进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了吧,结果还是老样子,该不懂的还是不懂。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为了解决自己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困惑,重拾经典,这一次却读进去了,对《内经》,尤其是对营卫学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读《内经》的感觉,就如同和一个睿智的长者心灵对话,他没有一点长者的架子,他只是带你一起去追寻、去探索、去叩问、去回答,在这里你能感觉到他“如临深渊,如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孜孜探寻时迷惘的痛苦,“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如醉之醒,如惑之解”、“若风吹云”长期苦苦求索后顿悟的欢欣,感受到他对科学执着求真的精神、诚实严谨的态度,建构理论的大胆严肃,行文的飘逸雄浑,他所开启的是一个与现代西医学截然不同的认识视角,他带领你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医学世界,这种心灵的震撼不能不使人对它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仰之情。
  《内经》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秦汉理论医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从哲学、科学还是从文学上说,它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三者近乎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对它鼎礼膜拜,奉为经典了。
  可是这种完美是有着明确的历史含义的,《内经》的成就只是达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医学的最高峰,从现在的观点看起来,《内经》的谬误也是很多的,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一下就可以看清楚,已经取得的认识也停留在比较低级、笼统的水平上,《内经》的成就并没有超越它当时所处的社会水平。
   《内经》并没有神化自己,现在倒有些人神化《内经》,说《内经》是天外来客的作品,这种观点摆不到台面上,却在私下里大肆流行,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天外来客对中国人特别青睐,只传授了文言文的《内经》,而没有用它超常的法力,对欧美的祖先以开化呢?!这种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
   把《内经》请下神坛,和它平等的对话,平视它,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它!
   我感觉读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和训练中医的思维,中医观察问题的视角。被西方科学陶冶惯了,习惯于分析,很难适应中医的学习,在读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理解和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辨证论治很难掌握,那就读《伤寒论》、《温病条辨》,看看真正的辩证论治是什么样子。再就是看看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可以有个立体的了解,这不是中医课本上空洞苍白的说教所能比拟的。可是,读经也不是万能的,经典绝不是“字字珠玑”,单纯靠读经读不成大医,那种认为读懂了经典什么就都解决的想法是天真的。
  说了这么一些读经的好处,但我并不希望经典就一直这样被读下去,我切实经历过读经的曲折和艰难,也亲见多少走火入魔、把经读歪了的,我们现在被逼迫着去读经,是因为经典中的中医精华并没有被现在的中医理论有效的继承下来,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去读,我们的下一代呢?!如果还去读,那真是中医的悲哀!!!
   什么时候经典的精华被完完全全的继承下来,《内经》欣欣然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在一片古色古香中独享自己的寂寞,那才是我的期待啊!
   不读经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发表于 2009-3-8 14: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谈如何看待中西医学对营卫描述的不同
讲到营养和防御,从西医观点上说,“营”——营养代谢,我们常常会想到的是糖、蛋白质、脂肪等三大物质的吸收、转化和排泄,想到复杂的分子式、三羧酸循环,想到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卫”——人体的防卫,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各种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想到白细胞的吞噬、皮肤粘膜的屏障等等,然而打开《内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关于营卫的另一番景象,营卫的循行、节律,营卫的倾移、离合,营卫的盛衰、虚实,一切都是变动不拘的。的确,如果没有很深入地思考,很难让人把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和西医为我们所描述的精细而呆板的画面联系到一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怎么来看待这种差别?
虽然中医的营卫学说在遭受多年的冷落之后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是认识问题并没有理清,目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有人认为营卫学说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比不上现代医学的“科学”——“不能指望用《易经》来编写计算机程序”;也有一些中医的“完美主义”者,认为《内经》中的营卫学说已经是“理论的巅峰”,只需要用参禅悟道的方式去追随理解就行了,那些“拖拉机手指责飞机设计不合理的看法,是因为思维差距导致的”,两种看法截然对立,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医的营卫学说,这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片面的,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内经》的理论和现代西医学是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范式,《内经》所依据的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朴素系统论,而西医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不同的方法论视角下会对所研究的对象做出不同的回答,反映在营卫的研究里也是如此。西医研究这些主要是以物理、化学的方法,从器官、细胞、分子的层次来研究的,带着很明显的还原论色彩,那就是力图把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化为物理、化学改变,把各种生命现象的原因归结到低层次的细胞、基因、分子身上,反映到理论上就是生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等。还原论使我们能够深入认识到事物活动的内部细节,可是却带来了整体过程的割裂,而中医则是以整体、动态的系统思路来认识的,从方法论方面说,系统比还原具有优势,可是从具体科学的发展水平上讲,西医却是得天独厚,把还原医学发展到了它的极致,中医理论却总是停留在《内经》的水平上裹足不前,甚至在西式科学的幻象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这方面,中医是大大的落后了,这也是事实,所以说既不能说《内经》是“理论的巅峰”,也不能简单的以西医的标准说营卫学说已经过时了,中医对营卫研究的方法和西医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的结论也很不相同。两者有着很紧密地联系,却无法相互替代,也无法简单的说谁先进谁落后,只有发展现代的系统医学才能最终解开这个结。
发表于 2009-3-8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祛魅与返魅》序言
周东浩先生多年来研究、思考的结晶——《中医:祛魅与返魅》终于要出版了。仔细拜读了作者惠寄的文稿,颇有感慨,不枉作者十几年来上下求索。这本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现代中医著作之一。作者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以营卫——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整体平衡为切入点,对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和阐发。我认为此书对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在中医经历着百年困惑仍然不断被质疑的今天,无论对社会还是中医界,都急需这样一本诠释中医的著作,所以我非常乐意推荐此书。
在我看来,中医并不是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科学不过是一个中性的名词,是人类研究、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一个具有褒义的形容词。在很多情况下它是有效的,简便的;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至上的。相对于现代西方科学来说,中医更是实用的。它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向下分析细微的孤立的元素。在研究认识自然这个任务上,它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科学的方式满足着中国古人不同于西方先贤的好奇心。这一点不仅仅是由于古代技术的不发达造成的。也许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语)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西方古代的技术同样不发达,但是西方人在心理上有不断向下、向深层探索的欲望。他们似乎总是不自觉地在追求一些表面看来和实用没有关系的知识,至于这些知识以后会不会有用,是第二位的事情。两种不同的心理促使东西方的人们发展出不同的认识自然、人体的思维和方式。这里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我没有做价值判断。这是一个大题目,在这里只能寥寥说几句。
《黄帝内经》奠定的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挑战。然而,在西方科学大行其道、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医生所面对的病人,更多的是渐渐抛弃了传统的中国人,以及根本没有东方思维的金发碧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中医这种古老的东方智慧求得生存,并且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问题。这里,一方面是继承,另一方面是发展。而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我之见就是诠释,或者说翻译。这里的翻译不是指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指将古老的东方智慧翻译成“西方人”能够听懂、理解、相信的语言。(这里的“西方人”包括了被西方思维洗了脑的中国人。)
那么西方人能够理解的是什么?西方人和现代中国人相信的是什么?似乎只有现代科学。此处的现代科学并非是仅只分析、实验的还原论科学,还包括以系统、涌现、整体、非线性、混沌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要让“西方人”理解,就必须用他们能够理解和相信的语言和手段来“处理中医”,中医的阴阳五行、冷热虚实必须翻译成现代科学的语言,并且接受现代科学的检验和修正。这种“处理”就是翻译和诠释的过程,合理的诠释是中医被现代人所接受和传播的关键一环。
有人说“中医不需要现代科学的检验。”容我大胆说一句,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态度。中医需要现代科学检验,并不是因为中医漏洞百出,而是因为“西方人”不理解、不相信它。有的人——有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问:“为什么要让他们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先生们,医者父母心,所谓悬壶的目的是要济世啊。你的济世的本领再高强,如果世界上60亿人口中,55(±3)亿以上的人都不理解你,都不相信你,都不让你来济世,都拒绝你的医治,你如何实现你的医者之心,施展你的济世之术呢?这不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道理吗?中医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瑰宝,但是,它是实用的。它不是四合院,不是昆曲,不是东巴文字,不是故宫城墙。它不是摆在那里供人欣赏的艺术品,需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它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所以必须与时俱进!
这几十年来,中医界也做了很多将中医现代化的努力。但大多数都是将某种药方用现代西医的手段测量、检验,或者以某某指标探求某某证的实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任何更高层次的理论的诞生,都必须建立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中医哲学方法论层面的整体观、系统观、由上而下的控制观等等等等,人们也有所论述,然而,中医更深邃、更本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被人们所揭示。这其中的困难之处,以我的管见,是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将中医与现代医学、复杂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切入点,从而不知道从何入手。现代科学,不管它好不好,它是实证科学。它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义,理论中的每个元素,都必须是可测量量(Measurable),或者至少是理论上可以被测量或计算的。任何一个理论的建立,都首先要清晰地说明在此理论中的元素是如何测量的。打个比喻,如果要用现代科学来研究爱情,首先你必须定义什么是“爱情”。要定义什么是爱情,就必须先说明爱情由几个元素来描述,而这几个元素是如何被测量的。(比如,男女双方见面的频率;荷尔蒙的浓度;等等)。这种思维方式和东方式的直觉和顿悟截然不同,然而它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如果欲将中医的系统观真正的与现代复杂科学相结合,而不仅仅是作哲学思辨或者玄谈,中医中的很多概念,比如,阴阳、气、虚实等等,就必须落实化,必须转化成可观测量。在这方面,以我的一点点见识所闻,似乎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平台。而我之所以推崇周先生此书,正是因为,我认为周先生关于营卫的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它本身又是个哲学概念。由于阴阳的歧义,导致中医长期以来医哲不分、众说纷纭、玄奥难懂的困局,因此破译阴阳的医学内涵,就成了中医诠释的首要任务。这个解释既要符合中医原始文献的意旨,它又要贯通现代科学的进展,为现代科学所接受,而能符合这两方面要求的,似乎只有营卫。因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营卫是个医学概念,本身又具阴阳之性;同时,现代科学也逐渐揭示了免疫炎症和营养代谢的平衡协调关系,已经积累了数不清的研究资料;而且,营卫还具有现代复杂性科学中系统、联系、降维、鲁棒等性质,所以周先生明智地选择了营卫作为解读阴阳医学内涵的切入点,无疑是独具慧眼的。书中以营卫为基础对脉诊、经络、脏腑表里、心神、疾病传变等中医概念的解读,也都颇具启发性。通过营卫与现代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的联系,这个诠释体系为中医理论的理解、检验、修正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周先生对营卫的解读中,我最欣赏的是这几点:
1 “卫气为百病母”--“免疫的紊乱是‘根本’”:疾病的分子、基因、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错综复杂,可是在整体层面上,却呈现出过程的有序和相对的稳态,如何对整体层面的状态表现解释、判断和调控?这一直是困扰现代医学的难题。周东浩从《黄帝内经》“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发,结合机体神经和免疫整体调控既相互协作而又存在的相对分工的不同,提出了“疾病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过程”、“免疫的紊乱是‘根本’”的新认识,它揭示了疾病自组织紊乱相互统一的一面,强调了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性,这个观点为沟通中西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解读和总结中医整体调控机体自身抵抗能力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性。
2 整体的免疫观:在分析、还原的西医研究里,免疫学是发展最快、资金投入最多、也最受人们重视的学科之一(SCI收录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就是免疫学期刊)。西方实验室的免疫学家们对某一个基因的表达、某一种蛋白质结构的探寻常常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精细的程度。然而,整体层次的免疫应答和新陈代谢关系的认识资料却非常少。周东浩在文中说:“然而打开《内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关于营卫的另一番景象,营卫的循行、节律,营卫的倾移、离合,营卫的盛衰、虚实,一切都是变动不拘的”,这种对免疫整体层次的动态探究正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也正是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和继承的内容。
3 “营卫和”--代谢和免疫的平衡: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的平衡是机体稳态调节的核心机制,它贯穿整体到分子诸层次。中医以营卫的认识为基础,描述了许多现代西医没有描述过的现象,建构了和西医几乎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式。比如经络以及书中列举的瘙痒、疼痛、睡眠等机制的独特解释,都和西医有很大不同,这些现象和理论现在都可能从营卫的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
4  理法方药相统一的营卫倾移模型:我认为这是书中最能引人深入思考的地方。这个模型试图阐释中医理论建构的潜在逻辑结构。它以现代科学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贤哲是如何用低维、简单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构建营卫倾移的病理状态空间的。虽然这个提炼自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理论模型还非常原始,仍然需要有识之士进一步优化、充实和发展。但是同时,中医的理论模型却是一个历史上应用时间最长、经历了最大临床样本的、以系统方法研究人体的有启发意义的尝试,营卫强弱、通滞等参量的选择以及模型附载的丰富经验都是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的。
在质疑中医的声音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任何事物只有一个真相,其它的都是表像。为什么对同一个疾病事实会有中西医截然不同的两种描述呢?”实际上,这是由于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的。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上并不鲜见。比如量子力学有薛定谔传统的微分方程表述,和海森堡的矩阵方法,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描述,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中西医的差别仿此,只不过中西医的隔阂要深刻得多,还掺杂了语言、文化、历史等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论的差别,这使得中西医的交流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困难得多。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个系统用直角坐标系去表述要容易,而另一些时候用球坐标系去描述要容易。两个坐标系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可以类比地说,中医和西医差别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坐标系选取的差别(或者也可以说是病理空间维度选取的差别)。中医重营卫,从这些相互作用出发建立坐标系;西医重器官、细胞、基因,擅长从实体出发对疾病进行分类。
所以在有些形态改变相关的病症上,西医要强,因为西医选取的病理空间更容易描述这个疾病;而在有些和相互作用紊乱更加相关的疾病上,中医要强,因为在这些病上,中医看问题的角度要好。
用数学的语言,中西医结合的本质就是找到这两种病理空间、病理坐标系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就像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之间可以轻易转化一样,中西医的两种坐标系从本质上也是可以转化的。而营卫和营养代谢、免疫炎症的交联沟通可能提供这两种坐标系翻译和转化的桥梁。
中医的目的是实用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西方实验室中的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探寻宇宙的奥秘,研究事物深层的机制。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互相联系,但并不是可以简单作比较的,盖目标不同尔。所以无需厚彼薄此。
2003年4月,科技界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复杂疾病的评述性文章。这些临床的西医们对复杂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红斑狼疮,等等等)的看法,其实在很多地方和中医的思维有相似之处。可是,为什么那些文章能够发表在《科学》这样的顶尖刊物上,而中医中那些闪亮的思想,却不受重视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医没有找到和现代科学交流的语言平台,所以中医说不明白自己,西方人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思想概念)听不懂中医在说什么。
因此,构造这样一个中西医交流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周先生这本书在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从营卫的角度对中医经典理论作了系统合理的解读和梳理。我相信这会是一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它对未来中医的发展和中医走向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故乐为之序。
侯沉
2007-10-30
圣塔菲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3-29 15:02 , Processed in 0.1029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