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5 17:0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网上的糖尿病讲座,引起了很多是是非非。其实,我的理论会被我自己修正:因为更多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感谢大家对我的批评,谢谢!

-=-=-=-=- 以下内容由 聂文涛2008年04月06日 06:32am 时添加 -=-=-=-=-
垃圾回帖在所难免。我有心理准备。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7:32:1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我的“行为干预康复糖尿病讲座”和“糖尿病临床讲座”,目的都是提示人们关注糖尿病的很多细节。

-=-=-=-=- 以下内容由 聂文涛2008年04月06日 06:21am 时添加 -=-=-=-=-
我最近提出的一些行为医学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以下视频了解:
1、
http://www.56.com/u52/v_MzIxODY2NTc.html
2、
http://www.56.com/u55/v_MjgwOTQzOTY.html

-=-=-=-=- 以下内容由 聂文涛2008年04月06日 06:28am 时添加 -=-=-=-=-
我是双学历。1992年获得中医学历。1996年成为国家名老中医王耀廷(卫生部确认的500名师之一)先生的弟子。
3
发表于 2008-4-5 19:16:5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理解先生!希望先生再接再厉!
4
发表于 2008-4-6 03:17: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还在吹呢!
胰高血糖素什么时候高??
你聂文涛以前是骗~~子, 现在仍然是骗~·~子。
5
发表于 2008-4-6 03:21:0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和聂文涛争鸣一下视频中的几个问题
和聂文涛争鸣一下视频中的几个问题
本来是要质疑聂文涛的糖尿病理论(原标题是“伪糖尿病理论”,胰岛素朋友说这样不妥,提出批评,因此,此处不再继续贴上“伪”标签,虽然我仍然认为其理论是伪理论。)。有朋友贴了一段聂文涛的视频,地址我不再贴出,以前也看过这段视频,没有争鸣,看过就过了,此次既然有朋友再次贴出继续争鸣,熬了两锅喝完了丁香、柿子把儿、人参、旋覆花、黛赭石、生姜、半夏、竹茹、陈皮、大枣汤,我就认真地把这段视频十分努力地看完,两大锅汤已经不够了。还是没能够压住我上逆之胃气,一股脑儿化作对聂专家的疑问,在此与聂企业老总、技术专家争鸣,聂本人回答可以,他的粉丝回答也可以。
当然, 我可能看到的结果是 要么你什么也不回答,保持沉默,要么你自己或者手下穿上马甲来搅局,再可能就是你跑到版主那里哭鼻子!当然,我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你的正面回答问题!
1 先看您那视频,左上角显示“商务资讯”, 有点儿不大明白,您这是讨论糖尿病的“学术”讨论,怎么搞了个“商务资讯”?莫非您的“糖尿病理论”属于商务信息? 是不是也像商品一样,多花点钱能买个更好的产品,要是多花点儿钱,您的糖尿病理论能够配置更高些? 也弄个intel 双核?4G内存?要么是您醉翁之意不再酒,不是来谈理论而是来卖其他东西的?

2 您视频中提出,“快速降血糖会引起“相对低血糖”,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还有你身体的一些相关的症状就表现出来了。”
比如有一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昏迷了,经过3个小时左右, 容量补充足够了, 血糖也降低了, 这算不算快速降低血糖?糖尿病人神经系统症状和其它“身体的一些相关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如何表现出来的? 什么原因表现出来的?
3 你有何证据表明“相对低血糖和低血糖的伤害是一样的?末梢神经炎和眼底神经病变为何不在胰岛素瘤(这种病人经常处于低血糖的边缘,随身携带零食小吃,本人就有这样一位朋友)病人中出现,而非要在糖尿病人中出现呢?
4 末梢神经炎、眼底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以及血红蛋白的改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引起的? 请问聂专家HbA1c是怎么回事儿? 是不是也是低血糖引起的?
5 除了神经血管病变,请问,高血糖还有其他什么急性损害? 如果病人只有血糖300mg/dl即使没有酮症酸中毒, 没有神经血管病变,这时候,病人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是不是应该快速把血糖降低到100mg/dl左右?
6 有一些情况高血糖、酒后、大病之后、疲劳之后、发烧感染的情况下高血糖就是对人体有益的么?
酒后病人如过没有低血糖的情况,是根本不需要使用葡萄糖的, 对于长期酗酒的病人,急性酒精中毒之后,可能会发生低血糖,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把血糖提高到正常水平并维持,如果病人没有糖尿病, 血糖仍然会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不会发生高血糖。
另外长期酗酒病人急性醉酒之后,如果血糖水平不低,是禁忌给病人输用葡萄糖的,因为长期的饮酒会引起肝脏代谢功能改变,NADPH+水平升高,促进糖的无氧酵解过程,如果病人血糖不低,而又给病人数用葡萄糖,很容易诱发酒精性乳酸酸中毒,这是急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禁忌。对于酗酒病人出现的神经症状,需要补充的往往是维生素B1.疾病、疲劳、发烧、感染、甚至手术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血糖的短暂升高,这种情况下是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对抗应激的正常生理反应,这种调节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没有关系,因此这不能作为糖尿病病人降低血糖是有害的根据。
7 你所谓的“欧美原则“和”国内原则“,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来降低血糖,那么就难免使得患者会经常处于高血糖的状态”, 请问,血糖正常水平是一个定值还是一个范围? 避免低血糖就难免高血糖啊?100是正常,101就是高血糖? 你是否在模糊血糖正常范围这个概念,来忽悠糖尿病人或者家属?
据我所了解,根本没有你所说的什么”欧美原则“和”国内原则“,国外也是一样,如果病人出现了低血糖,可以让病人喝点儿糖水、吃个糖块。 在美国,如果孩子患有一型糖尿病,很多医生推荐家长给孩子带一个卡品,上面写有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患有一型糖尿病,如果发生昏迷请帮孩子喂点糖水之类的说明。对于二型糖尿病,主要见于成人,更是如此。
国内使用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使用时使病人”经常低血糖“? 你证据何在? 你这是污蔑中国的糖尿病医务工作者!
你从哪里编造出了”欧美原则“和”国内原则“,证据何在? 你自己的证据也可(不是臆造,是证据)。
8        关于你的并发症提早的问题,没有任何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比国外明显提早,一片思维混乱,不予置评。
9        关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容忍问题,低血糖会很快出现病人的不适,心慌、颤抖、汗出、头晕眼花、甚至抽出昏迷,因此,病人出现出现低血糖情况时,很容易病人自己觉察到,因此,低血糖的情况也更容易避免,而高血糖的情况更加经常地缓慢发生,病人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病人往往在体检时或者因为其他健康原因检查时发现高血糖,因此,你所谓的容忍或者不容忍根本是无效的,因为病人自身感到不舒服的时候,病人自己已经不能容忍低血糖了,病人就要吃糖,喝糖水。
但是这并不是说,医生可以容忍高血糖,病人出现高血糖不会像出现低血糖那样痛苦,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升高绝不是医生可以容忍高血糖,高血糖和低血糖对病人而言同样是不能容忍的,血糖降低到是一个目标范围,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值, 因此,你所谓的容忍和不容忍实际上是为你那不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桑黄子开个借口。而高血糖水平的结果就是导致蛋白的非酶糖基化,正是这种高血糖引起并发症,而绝非你所说的容忍高血糖推迟并发症,此处又在误导患者!
10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我国的药物学家刘忠教授首先发明的”, 聂文涛, 你到底上没上过学?胰岛素是我国药物学家刘忠教授首先发明的? 刘忠首先在国内制备了胰岛素的抗体,这样使得临床检测胰岛素水平摆脱了靠进口试剂的局面,后来刘忠又人工制备了C-肽。 胰岛素的发现是你提到的Banting,一直以来,用牛或者猪胰腺制备胰岛素,第一次化学人工合成胰岛素是我国的中科院生化所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合成生物大分子蛋白,中国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很可惜这个工作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其耀眼的光辉,这与人工合成尿素一样在生物化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杨振宁多次向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此项工作。刘忠教授的工作与人工合成胰岛素可以说没有关系,合成C-肽,是刘忠的工作,但是C-肽是胰岛素的一部分,而且是非活性部位,不是临床应用的胰岛素。

11        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人中根本不是首先药物,所以,临床医生根本不推荐2型病人早期使用胰岛素,二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首先是进行体重控制,体育锻炼,饮食控制, 效果不佳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最后一项才是胰岛素的使用,不服气你,大家可以打开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科书看看, 胰岛素根本就是二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后一条(有时候是倒数第二条,为什么,看看教科书,胰岛素后面还有什么疗法就知道了,我不在这里明示了)。从来都是最后使用胰岛素,只有你在扭曲群众的认识。在其他药物控制不良的前提下,才使用胰岛素,你抛弃了前提,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12        “胰岛素不能阻止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蛋白非酶糖基化造成蛋白质变性,从而发生神经血管病变,胰岛素通过降低血糖,可以有效防止蛋白的非酶糖基化, 可以延缓和并发症的发生,想要文献么?
13        胰岛素当然是激素,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蛋白质序列与人体内胰岛素序列一样,结构一样,人体内正常就有这种激素,你再次混淆特定的内分泌激素与大家泛指的“激素”的概念,是激素又如何? 应激条件下,血糖的升高就是激素调节造成的,又如何?
14        胰岛素抵抗问题目前在内分泌科医生中间属于已经普及的知识,如果谁还单纯地认为二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引起的, 那么他肯定没有学好内分泌学,没有足够的糖尿病的知识, 如果临床上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还有人在夸大这种现象,这就是存心不良,混淆视听,迷惑糖尿病患者。并且有文献表明,可以通过体重控制的方法有效地恢复二型糖尿病病人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型糖尿病中,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更多病人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抵抗两种病理机制并存,可以参考文献『John E. Gerich. Insulin Resistance Is Not Necessarily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ype 2 D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 85, No. 6 2113-2115』
15        要让患者全面了解还应该让患者了解,血糖升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原因,而并非合理地降低血糖。因此合理地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的最主要的治疗目的,当然, 合理降低血糖不止一种方法,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和体育锻炼是首选。糖尿病不可治愈,但是从来没有人说糖尿病不可以康复,这并不是你的什么新观点,除了体育锻炼、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和降糖药物,病人甚至逐渐减量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并没有关闭糖尿病人康复的大门,而是把这扇大门开的更大一些,你竟然敢说“临床上使用降糖药物就看不到糖尿病康复了”, 居心何在? 吓唬病人,威胁病人么???
16        “一个得过糖尿病的人…..由于生理记忆”,请聂专家解释一下, 什么叫糖尿病的生理记忆?我认为病人可以通过以上谈到的各种方法来有效地维持自己的血糖水平,如果血糖再次升高则是原有病理基础上的再次临床展现,根本不存在“糖尿病…..的 生理记忆”这样 一个概念,你就编吧!
17        最后关于一点, 和视频无关, 胰岛素朋友给出你的桑黄子的批号,通过批号来看,就是一个食品的批号,与芝麻烧饼的批号从格式上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你如何就敢把这样一个得到普通食品批号的普通食品,就敢暗示患者通过服用桑黄子可以达到最终停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呢?????是不是胆子也太大一点了吧??
对于以上问题,你有权利不回答,但是,你没有禁止我质疑的权利,所有质疑均有理有据,你不回答可以,但是你胆敢再象前一段时间一样,利用马甲,诬陷我或者陈斌,谩骂俞月人和鬼面男,我定和你的爪牙所放豪言一样,把你的行为贴遍互联网络,让大家都认识到你的本质。
再: 本质疑仅仅质疑你的所谓的糖尿病理论和你视频中谈到的观点,与反中医毫无关系,请你千万不要把自己等同于中医,更不要把你的桑黄子等同于中医,我代表中医谢谢你先!
任何反中医的个人或者理论与我在此反对你的糖尿病理论毫不相干,请你不要上纲上线。
6
发表于 2008-4-6 03:22: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聂文涛, 你是医生么? 你曾经是医生么? 你现在是医生么??? 你也是医生?
7
发表于 2008-4-6 03:23:1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这是我在全球中医药论坛与其聂xx版主讨论的一篇帖子,此君公然宣称糖尿病人无需饮食控制,无需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其真实目的是在于为其假保健品桑黄子开道!
二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升高,聂版主说不需要降糖,如果降糖,就会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引起血糖的升高,反而使病人胰高血糖素处于高水平状态.。错误在于:
1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都是受损害的,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时需要长时间的缓慢调整剂量,因为,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并不能有效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关于高胰岛素血症,下面要讨论)
2 正常人在血糖降低的时候,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升高,这两个现象看似有因果联系,实际上只是两个时间上相关的事件,血糖降低并不直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胰岛alpha细胞感知血糖浓度的能力相对胰岛beta细胞很弱而且是间接的( Endocrinology  2000 Jan;141(1):174-80 Glucose regulates proinsulin and prosomatostatin but not proglucago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levels in rat pancreatic islets.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降低,间接通过植物神经调节的(肾上腺素起重要作用),可以参考文献(下丘脑对血糖水平稳态的调节: ATP-sensitive K+ channels in the hypothalamus are essential for the maintenance of glucose homeostasis. Nat Neurosci. 2001 May;4(5):507-512.植物神经系统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Autonomic mediation of glucagon secretion during 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a in rhesus monkeys. Diabetes. 1996 Jul; 45(7): 960-6
Evidence that extrapancreatic glut2-dependent glucose sensors control glucagon secretion. Diabetes. 2001 Jun;50(6):1282-9
Regulation of glucagon secretion by 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2 (glut2) and astrocyte-dependent glucose sensors. J Clin Invest. 2005 Dec;115(12):3545-533
3 在一型或者二型糖尿病病人中,经常可以看到胰高血糖素比健康人高的现象,这种现象更多地发生在餐后,而不是使用胰岛素之后, 可以参考197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主要结果如下图

                                       
(Müller WA, Faloona GR, Aguilar-Parada E, Unger RH. Abnormal alpha-cell function in diabetes: response to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ingestion. N Engl J Med. 1970;283:109–115.)
最近有一篇综述,很不错,从70年代一直综述到现在,很值得聂文涛或者其他糖尿病爱好者一读。0.+@6
Pharmac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ationale and Specific Agents.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7) 81, 636–649
4 实际上 正常人给予胰岛素之后, 只要保持血糖正常, 胰高血糖素水平是下降的, 而给二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之后,如果血糖水平维持在生理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水平既不升高,也不下降。(胰岛素水平超过1,000mU/L的时候,可以在实验动物中产生降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但是这不是治疗剂量。))
可以参考文献 1984年文献 Mechanisms of glucagon secretion during 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a in man. Role of the beta cell and arterial hyperinsulinemia. J Clin Invest. 1984 April; 73(4): 917–922. 聂xx,请问你的所谓的糖尿病理论有什么实验或临床证据来支持?你的理论根据是事实还是空想?是为病人服务的还是为你的未经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桑黄子服务的?
8
发表于 2008-4-6 03:27: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聂文涛,你去年还说自己是天津纺织工学院毕业的, 你这几天工夫就说自己是医生了? 你骗谁啊?
9
发表于 2008-4-6 03:42:4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1 不要乱扯~~淡,请你谈一谈前一段时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你认为这个指南和你的忠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相信哪个?
2 哪里有随意辱骂你? 那个用google搜出是天下最大的骗~~子, 欺骗了糖尿病患者的帖子难道不是你自己贴出来的?

3 我不需要你关心的事情和我关心的事情一样,请你谈谈你关心的事情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关心的事情是否一样

4 我尊重的是事实,而不是宣传,更不是自己自吹自擂。

5 出版社出本书你就可以忽~悠糖尿病人了? 你可以比较一下,出书和生产婴儿尿布哪个更简单

6 请问你得了糖尿病你会相信你的桑黄子么?
7 来吧,别做鸵鸟!
10
发表于 2008-4-6 03:46: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糖尿病康复主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7 03:11 , Processed in 0.0564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