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黄岐建中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4-8-5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一个感觉,就是病程耽搁得太久了。
现在的症状已属危象,切切慎之。溪流先生原先曾写了一段关于结代脉的文字,所以我觉得溪流先生应该从脉象诊断方面,多给患者提点建议。
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先修复肾经为要。
诀曰:  心引背痛,肾气逆也。
建议大家在治疗时予以参考。
2
发表于 2004-8-5 2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喻生的看法不错,我也找了个方子,供大家讨论:
     回阳救急汤
[组成] 熟附子9 干姜6 肉桂4 吉人参12 白术15 云苓15 陈皮6 炙甘草8 五味子4 法夏9 麝香0.1克(调服)
[功用] 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主治]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症见畏寒,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精力衰退,甚至口唇青紫,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或者无脉。
[方解] 本方证系阴寒内盛,阳衰欲脱之危候。病人先天、后天之阳气俱衰。先天之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后天之阳为阳气之源泉,二气互相为用。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生化而不穷;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不息。本证为缺乏阳气以温煦肌体,温养心神,鼓动血行;另外亦缺乏阳气以温运脾土,清除寒饮。本方中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白术、云苓、陈皮、法夏补脾胃,温化痰饮;人参、五味子益气生脉;肉桂温阳祛寒;麝香能使药迅速遍布全身。
3
发表于 2004-8-7 1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茉莉香片2004/08/05 09:59pm 发表的内容:
…… ……
所有这些症状中,唯尿黄可疑,但寒湿不化也可见尿黄。……

茉莉香片对病因的剖析比较透彻,患者已然一派寒象。
并且在整体判断的同时又不放过蛛丝马迹,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愚以为“尿黄”的可能病因,还可以再增加几个考虑的因素,比如寒极生热、以及感冒导致的外感邪实,等等。
现在需要核实的情况,是患者的舌象,或者用穴位诊断法进一步确定病因。而[一行]却不回音,怎么会如此呢。
4
发表于 2004-8-9 1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慕容绍宗2004/08/09 11:05am 发表的内容:
治病需分轻重缓急,各位现在应该首先解决病人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缓解后再去考虑恢复体质,各位先看看她现在是哪里最难受呀。
前面的所有建议,都是为“最难受”而想方设法的。
难道先生认为还有“主要矛盾”没有被涉及?
应该直言不讳地谈谈你的看法嘛。
5
发表于 2004-8-9 22: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凡有余之病,由气之实;不足之病,因气之虚。如风寒、积滞、痰饮、瘀血之属,气不行则邪不除,此气之实也;虚劳、遗漏、亡阳、失血之属,气不固则元不复,此气之虚也。虽曰泻火,实所以降气也;虽曰补阴,实所以生气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此之谓也。
血寒者,其证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女子则月事后期而至,脉细而缓,法宜温之。又有吐衄、便血,久而不止,因血不能附气,失于归经者,当温脾肾二经,脾虚不统摄者,用姜、附以温中焦;肾虚不归经者,用桂、附以温命门,皆温之之法也。
6
发表于 2004-8-16 08: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19802004/08/16 00:19am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您接管的病人,请您最好不要乱开方剂!
此话不妥。
每个会员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贬低,中医本身的特点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
何况炙甘草汤在解决某些心脏疾病方面,是有特殊的疗效的。
7
发表于 2004-8-27 1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同意[三七生]的分析。
[一行]所述患者之“经血”,当作崩漏来对待。
8
发表于 2004-8-27 19: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茉莉香片2004/08/27 07:13pm 发表的内容:
此例至此气血两虚,当以气虚发热、血虚发热论治,大剂麻黄附子能求其阳,却也重伤其血,请患者慎用。
另患者有无心烦之象,是否渴饮,小便不白反黄,都是疑点。

[茉莉香片]的意见应该重视。
9
发表于 2004-8-28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这个贴子最后由一行在 2004/07/25 09:33am 第 5 次编辑]


应当看到,多角度的探讨正是这个论坛的优点。
网络的优点是集思广益,而这个论坛又进一步地将众家见解汇聚一堂。
受益者,自然是患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6 19:01 , Processed in 0.0482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