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中梓医案——反治法举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4 20: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所以然在 2003/12/14 08:18pm 第 2 次编辑]

                                            李中梓反治法举隅

  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是正治法。所谓正治法,即是与病证的性质对着干的疗法,如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病例中须要应用一些非常规的疗法——反治法。以下介绍明代名医李中梓两例反治验案,并探讨其医疗措施的科学依据。
  寒因寒用案        某年夏天,鲁藩王病,请中梓往诊,虽盛暑酷热,但见寝门重闭,藩王床上垫着厚毡,四周悬遮貂帐,身盖三重貂被,却犹呼冷。中梓认为此证乃系热伏于内,热深厥深,阳证似阴之候。乃仿冷水灌顶之法,用石膏三斤煎取汤液,分作三服。进第一服后,藩王身泠较减;再服之,又去毡褥;三服尽剂,貂帐外围悉除,汗出蒸蒸而愈。
    这是一个以恶寒为主诉的特殊病例,通常会被庸医诊断为寒证而用热药进行治疗,造成误诊误治。其实这也是感染性疾病初期的一种临床表现。其病理机制是由于感染初期患者下丘脑体温调节在细菌、病毒的毒性及其炎性产物等致热原的影响下散热机能障碍,皮肤竖毛肌及血管网收缩,造成体表出现恶寒无汗之症,而体内热量蓄积不得散发;鲁藩王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本身就弱而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也差;再加上病发于江南盛夏,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使病人的幅射、对流、传导、蒸发各种散热方式都不可行。因此虽然病人的主诉是恶寒,但若有体温表测定其体温应该是很高的,其脉象也当为洪数脉。李中梓当时无法测体温,他是参合了病人的年龄体质、气候环境、脉象体征诸因素之后,作出“此证乃系热伏于内,热深厥深,阳证似阴之候”的明确诊断,并果断地应用清热泻火的大剂石膏来清泄内伏之火,从而达到“貂帐外围悉除,汗出蒸蒸而愈”的效果。李氏高超的诊疗水平令人叹服,尤足我们后人所效学。中医应用石膏退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惜乎对石膏退热的药理至今尚未完全弄明白。《药性纂要》称石膏“可解肌肤之壮热、潮热,而无汗能发,自汗能止”,以本案看来似乎与发汗——蒸发散热有关。有资料认为其退热作用与其中所含的钙离子有关,本人亦不甚相信,照此说法象氯化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钙尔奇D等岂不都可用作退热剂了吗?说明我们对于中药的药理作用亟待加强研究与深入探讨。

  热因热用案        休宁吴文哉伤寒狂躁,其弟日休延中梓诊之。患者时已昏乱闷绝,面赤,口渴而时索冷水,烦躁而扬手掷足,难以候脉。中梓令五六人制之,察其脉洪大无伦,沉细如丝,乃告日休曰:“据其脉浮大沉小,为阴证似阳,假热证也。与附子理中汤当有生理。”日休曰:“前医十数人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皆主寒凉,今汝反用温热,怎敢服之?”中梓曰:“温剂必生,凉剂立毙,请勿迟疑!”遂用附子理中汤加人参四钱、附子二钱,煎汁置井水中冷却与饮。服药后一时许,狂躁已定。再剂则神志清爽,转危为安。
    前医依据患者有神昏、烦躁、面赤、渴欲饮冷等症状辨证,认为似属实热证,主张用柴胡承气、竹叶石膏汤之类清热泻火的寒凉剂进行治疗,但是李中梓凭借其纯熟的医疗经验,根据“其脉洪大无伦,沉细如丝”这一特定的体征判断为“阴证似阳”的假热证,这在血压计尚未应用的三百多年前诊断水平是非常高的。在治疗方面他提出“温剂必生,凉剂必死”,同时给患者配服重用人参、附子之附子理中汤,也是十分大胆合理的。本人从现代病理学角度来看,认为该案应属于感染性休克(亦称中毒性休克)病例。如果当时有血压计测定的话,其收缩压、舒张压势必是极低的。而患者有神志昏乱、烦躁、扬手掷足等到症状是休克病人脑缺血缺氧所致;面赤、渴欲饮冷等所谓假热症乃是温休克的表现。在这种休克与感染并重的情况下,是先纠正休克还是先控制感染?当然是应以纠正休克抢救生命为首务。所以李氏坚持“温剂必生,凉剂立死”的论断是正确的。他在选方用药上以附子理中汤重用人参、附子也都是恰到好处的。因为人参与附子都是抗休克的有效中药,且人参兼具增强人体脑缺血缺氧、增加脑的能量摄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附子兼具强心以及抗炎作用,所以病人服药后休克状态便得以控制,狂躁自止而神志清爽。至于将药汁置井中冷却后与饮,按中医的经验是为避免患者产生格拒现象,其机理留待后考。
    以上论析,仅属本人学习心得。竭诚希望各位同道参与探讨,并不吝赐教。
2
发表于 2003-12-14 20:41:24 |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医案——反治法举隅

这两个案例多年以前读过,今知其然先生介绍这两个案例,真是参悟玄机,受益良多,谢谢!
可惜古人没有留下更详尽的临床资料,旁证服药前的病机,后人也不敢轻易效仿。
不过第一例的分析真正很精辟:这是一个以恶寒为主诉的特殊病例,通常会被庸医诊断为寒证而用热药进行治疗,造成误诊误治。其实这也是感染性疾病初期的一种临床表现。其病理机制是由于感染初期患者下丘脑体温调节在细菌、病毒的毒性及其炎性产物等致热原的影响下散热机能障碍,皮肤竖毛肌及血管网收缩,造成体表出现恶寒无汗之症,而体内热量蓄积不得散发;鲁藩王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本身就弱而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也差;再加上病发于江南盛夏,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使病人的幅射、对流、传导、蒸发各种散热方式都不可行。因此虽然病人的主诉是恶寒,但若有体温表测定其体温应该是很高的,其脉象也当为洪数脉。其实,即使内热蕴于机体内而格拒阴阳之气交流,呈现格阴气于表,也会出现恶寒症状。
第二例,仅凭根据“其脉洪大无伦,沉细如丝”这一特定的体征判断为“阴证似阳”的假热证,纵是回天而成事实,恐怕也难啓迪后学。
在下认为,此案最重要的旁证资料是服药史:日休曰:“前医十数人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皆主寒凉,今汝反用温热,怎敢服之?”倘若寒凉药取效,也不用请李中梓救逆了;根据脉症和服药史,反证了温阳救逆之法取效。
所以然先生融通中西医理,分析丝丝入扣,令人佩服!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21:18:53 |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医案——反治法举隅

    秦越人先生说得对,既然“前医十数人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不能取效,这也启示了用清热泻火的寒凉剂进行治疗的失误,对李士材制订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一点我怎么没悟到呢,看来真是需要虚心地向同道请教学习。
4
发表于 2003-12-18 20:30:33 |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医案——反治法举隅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满月圆在 2003/12/18 08:34pm 第 1 次编辑]

   日休曰:“前医十数人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皆主寒凉,今汝反用温热,怎敢服之?”中梓曰:“温剂必生,凉剂立毙,请勿迟疑!”——似说明寒凉药尚未下咽,否则毙矣!病家在柴胡承气、竹叶石膏之间尚有迟疑,故请决于念莪先生。
   脉沉细如丝当是眼目,所谓独处藏奸。不过,最好是有血压计。不然,有时名家也难以判断真切。《古今医案按》中似有相反的病案。


   
  
5
发表于 2003-12-19 10:50:33 |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医案——反治法举隅

    李士材对疑似证有独到的研究,“至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阴证似阳”,“阳证似阴”等等,值得我们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7:08 , Processed in 0.0718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