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42|回复: 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2-12 2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professor2005/02/12 08:32pm 发表的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具有时代特征的微观辩证学正从中医诊断学中开拓出来了,从而使传统的 宏观唯象辩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 平 ,促进中医诊断学实现宏观与微型的辨证统一。
什么是宏观辨证?即证与证的关系,所谓“形而上”、“道”的东西。
什么是微观辨证?即证的物质基础,所谓”形而下”、“器”的东西。
从认识方法论上言,前者是一事物在过程中的运行变化规律,及与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后者是此事物的内在物质基础、结构体系。前者是中医固有的,后者是西医固有的。
2
发表于 2005-2-12 2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2/12 09:11pm 发表的内容:
什么是宏观辨证?即证与证的关系,所谓“形而上”、“道”的东西。
什么是微观辨证?即证的物质基础,所谓”形而下”、“器”的东西。
从认识方法论上言,前者是一事物在过程中的运行变化规律,及与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后者是此事物的内在物质基础、结构体系。前者是中医固有的,后者是西医固有的。
这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
3
发表于 2005-2-12 2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2 09:32pm 发表的内容:
可以说从西医临床数据辨中医的证,也可以说是探求“证”的物质基础
例如:
大叶性肺炎
(1)邪袭肺卫                95%胸片呈渗出。
...
“可以说从西医临床数据辨中医的证,也可以说是探求“证”的物质基础”——这不是中西医结合?或者至少说这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当然,也不必过于计较名分。只要能促进中医、促进医学发展,就是好手段、好方法,就应去应用、加强。至于如何称呼命名,能弄清更好,一时有争议也不要紧,可先放一放,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清楚了。
4
发表于 2005-2-12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5/02/13 07:45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2 09:46pm 发表的内容:
发展中医诊断学是发展中医微观辨证,而不是西医微观辨病,
这个微观辨证,辨的是什么?其实也是一种病理改变。当然,我们这个时候是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病理改变。不是在西医的某一病名内去辨体内的病理改变,而是从机体一生的某个过程、阶段去辨体内的病理改变,抛开西医的病名去辨体内的病理改变。这个时候,病理改变就有了新的意义了,它其实已经就是中医的证了。
有个前提,最好是在内伤杂病领域。因为这一领域诊治的重点在病理改变,不在病因,故而可以抛开西医的病名、病因去辨病理改变而论治。
5
发表于 2005-2-12 22: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2 10:04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的区别不在于临床资料的区别,也不在于中西药物的区别
而在于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去分析临床资料,去运用药物
讲的非常好。
药物的区别、语言的区别只是外在的区别。
根本的区别是思维的区别、诊治模式的区别、认识方法论的区别。
6
发表于 2005-2-12 22: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2 10:09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引进和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
这既不是中医的西医化,也不是中西医结合化,而是在发展中医
也好,暂且不谈结合,只谈发展中医,结合的事待将来条件成熟再说。
如此可有利于保持思路清晰,免得事情太复杂,搞乱了思想,反而适得其反。
7
发表于 2005-2-17 1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关于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中医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这里的病不是西医所指的病,这里的病是症状。如中医内科学上的咳嗽病、胃痛病、眩晕病、黄疸病。在这里,同一症状可以由不同内在病理改变引发,同一内在病理改变可出现不同症状,故而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现象。
8
发表于 2005-2-17 17: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6 11:12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没理解错,gonmai先生是通过症状认识细胞状态的,是这样吗?
中医辨证论治,是从症辨证,从证选方。症状是中医诊治病症的出发点,甚至是归宿点。有内在病理改变而无外在症状的,未有有外在症状而无内在病理改变的。一个症状可由多个内在病理改变(即证)引发,一个内在病理改变(证)可出现多个症状。临床上一个病人来了,可能外在的有若干个症状,内在的有若干个病理改变(证),这时我们就要把所有的内在病理改变辨别出来,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此之谓宏观辨证。微观辨证是什么呢?即每一个证的内在物质基础,包括在系统脏腑、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的客观改变。
9
发表于 2005-2-19 11: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9 10:33am 发表的内容:
本世纪,我们将发现更多的中西医交叉点结合部。
其中一个极重要的交叉点是病症诊治模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关键、最根本所在。
10
发表于 2005-2-19 1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9 10:38am 发表的内容:
在临床治疗研究中,以病带证、以证带方,病证方药自成体系,既保留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易于出成果;在基础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应进一步建立典型疾病的证候动物模型,从而研究病与证、证与方药的关系,从病理角 ...
这个病是什么?是西医的“病”,还是中医的“病”?
应是中医的“病”。其实质就是“症”,以症带证,以证带方,症证方药自成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6 06:26 , Processed in 0.1206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