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55|回复: 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2-12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2/12 09:12pm 发表的内容:
这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既不是中医的西医化,也不是中西医结合化,
中医现代化是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目的,从突出中医药学的特色,发展自身的优势出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引进和吸 收多学科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探索其规律,揭示其本质,把中医药的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使其既保持丰富的中医药内涵,又成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先进的医学科学体系
2
发表于 2005-2-12 2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2/12 09:12pm 发表的内容:
这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
可以说从西医临床数据辨中医的证,也可以说是探求“证”的物质基础
例如:
大叶性肺炎
(1)邪袭肺卫                95%胸片呈渗出。
(2)邪遏气分或由卫转气   92.23%胸片呈实变。
(3)营分证(逆入心包)     多数胸片呈实变,与中毒型肺类同。
(4)余邪未尽             90.19%胸片呈消散。
3
发表于 2005-2-12 2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2 09:32pm 发表的内容:
可以说从西医临床数据辨中医的证,也可以说是探求“证”的物质基础
例如:
大叶性肺炎
(1)邪袭肺卫                95%胸片呈渗出。
(2)邪遏气分或由卫转气   92.23%胸片呈实变。
(3)营分证(逆入心包)     多数胸片呈实变,与中毒型肺类同。
(4)余邪未尽             90.19%胸片呈消散。
发展中医诊断学是发展中医微观辨证,而不是西医微观辨病,
4
发表于 2005-2-12 2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2/12 09:49pm 发表的内容:
“可以说从西医临床数据辨中医的证,也可以说是探求“证”的物质基础”——这不是中西医结合?或者至少说这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当然,也不必过于计较名分。只要能促进中医、促进医学发展,就是好手段、好方法,就应去应用、加强。至于如何称呼命名,能弄清更好,一时有争议也不要紧,可先放一放,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清楚了。
激素当属中医温热药,用于气虚或阳虚证效果好,用于湿热证或热毒证毒副作用明显增加
这时的激素是按中医理论应用的,你说这时的激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5
发表于 2005-2-12 2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中西医的区别不在于临床资料的区别,也不在于中西药物的区别
而在于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去分析临床资料,去运用药物
6
发表于 2005-2-12 22: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中医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引进和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
这既不是中医的西医化,也不是中西医结合化,而是在发展中医
7
发表于 2005-2-16 23: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5/02/16 10:44pm 发表的内容:
如热证的症侯是口渴、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苔干黄、舌质红等,很明显,这些都是细胞内液少于正常的指征。因而中医热证是对机体组识细胞内液少于正常的状态的宏观评价(或诊断),当然尚有功能亢奋等。
如果我没理解错,gonmai先生是通过症状认识细胞状态的,是这样吗?
8
发表于 2005-2-16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5/02/16 11:04pm 发表的内容:
请不要说赐教,说交流尚可进行。
比如热证,它的细胞状态病理学原理是细舱内液少于正常的状态,治珐是滋阴清热解毒,而实际是在不损害细胞膜生理屏障机能的前提下增加细胞内液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我没理解错,热证的本质是“细舱内液少于正常的状态”,是这样吗?
9
发表于 2005-2-16 2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5/02/16 11:13pm 发表的内容:
基因组学因脱离了位觉时空结构框架意念原则,简而说之是脱离了细胞结构框架观念原则,即便实现了病的诊断,那也不是对中医证原理的解读。
一种疾病可能由于多个基因的改变所致---同病异冶
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表达状态又可能造成多种疾病---异病同治
这是不是“对中医证原理的解读”?
10
发表于 2005-2-16 23: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5/02/16 11:22pm 发表的内容:
所说的调控是指中医对证的治法而言。
中医基因组学研究因没有位觉时空结构框架观念,因而不是对中医理论内涵的解读。
现代发病学已由单基因病的研究,转向常见多发病的相关易感性基因的多基因调控紊乱的研究,表现为发病学的多基因复杂性状和动态演变过程,与中医药学以证候概括发病过程的认识方法有显著的相似之处。多种致病因素作用生命机体,能否发病以及其产生的病理损害,常常是受相关(易感)基因的影响而决定其转归,亦即致病因素需要通过影响生命机体的某些“受体”而引发一系列损害反应而产生疾病病理过程,突出了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医药学强调机体正气反应的证候形成特征,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对这一发病学思想的高度概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06:01 , Processed in 0.0519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