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2004精彩观点回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4-2 12:12:06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经意间,2004年已经悄然离去。逝去的日子里,我们曾为了同一个愿望共同迷惘过,共同思考过,共同激动过。翻开过去的篇章,那里盛载着读者、作者们对中医药事业的诸多热情和心血,智慧思辩的火花在其中不时闪烁。我们现采撷2004年的部分精彩观点和大家分享,共同回味……
  1月29日
  彭 力等:举证责任倒置给中医立院行医带来深远影响
  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使医院方在医患官司尚未开庭前就成为了程序法上的弱者,这种角色置换的巨大变革,对中医院在中医基础理论、诊治常规、使用新技术和法律诉讼等各个层面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中医院将处于阐述自己的理论再详细也难以使审判者明白的境地,从而导致证据采信失败。今年出现的一些治疗新技术绝不是医疗规范和常规,这些手段很多都是边缘学科,是一些探索性质的治疗手段,这些都成为中医院立院行医的不利因素。文章呼吁反思中医基础理论并寻找现代科技词汇解释中医理论,中医院应突出中医特色,加大对中医医生的西医学培训力度,对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更加审慎,杜绝尚未意识到却又极其危险的一些医疗行为,同时积极利用国际惯例,整合社会金融力量,创新自我保护手段。
  2月2日
  邓铁涛:为中医药之发展架设高速路
  21世纪是重新评价中华文化、发掘中华优秀文化的时期,中医学将与之同步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口号“向世界接轨”,应改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双向接轨”,简称为“与世界双向接轨”。纵观中医百年发展,试图消灭中医是失败了,但改造中医实际上成功了,表面上中医发展很兴旺,但真正中医的内涵却日渐缩小,西医的成分越来越多,此乃按西医之模式以改造中医之结果也。从历史的经验看,中医学的发展必须按照自身规律发展,以我为主,就是以中医的系统理论为主导,以临床实践为依据,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多学科相结合以求发展。中医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医学,发展中医药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不是中西学术之争,发展中医药首先是为保证13亿人民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权利,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的。邓老呼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我国宪法规定,必须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为中医药的发展架设高速公路,那么中医药学的发展又将不仅为13亿人民的健康,还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伟大的贡献,中医药学将无愧于“中国第五大发明”之荣誉。
  3月24日
  邓铁涛:研制中药应首先为13亿人民着想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用身体实验出来的,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和中医理论紧密结合而成为中药学。离开了中医和中医理论的就不叫中药,只能叫草药或天然药物。中药的发展创新需先从创新研究方法入手,中药之研制必须和中医理论相结合,中药发展之路要从剂型改革入手。中药的精髓在复方,但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汤剂,比起西药的娇小甜美的确落后。除了现在已实行的单味药提炼之外,应进一步搞一些名方提炼。若只追求有效成分,而舍弃几千年中医药复方治病之精华,是倒退还是前进?世界最大的药物市场在中国不在美国,何必以有几种中成药能进入美国为荣呢?作者认为,研制中药应首先为13亿人民着想,首先研制一些便宜高效的中药为13亿人民服务,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
  4月19日
  邓铁涛:套用西医模式帮不了中医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要发扬中医,必须用西医的模式及理论去帮助中医”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医无论教学、科研、临床都借鉴了西医的模式,但最终却束缚了中医的发展。青年中医在中西医的学习上,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尽量用中西双重诊断,治疗上重点放在中医的综合治疗,即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运用中医的针灸、按摩、汤药及各种外治之法。他提出,如何按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已经成为目前中医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月22日
  邓铁涛:未来医学将是西方医学与中医相结合的更加完美的医学
  估计21世纪开始,将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融合的时代,现在世界的诸多难题,要靠推广东方文化去解决。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论未来医学,将是西方医学与中医相结合而成为更加完美的医学。医学不仅仅只有重视微观的西医才是唯一的医学科学,立足于宏观的中医学也是科学。“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仁术”是未来医学的灵魂。医学模式将向“人天观”发展,养生重于治病,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积淀,内容十分丰富,未来医学必将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未来医学是循序渐进的,21世纪前半叶我们希望医学要讲人道主义,要达到“仁心仁术”的职业道德最高境界。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保健园”的形式将逐步取代医院的主要地位,医院将成为辅助机构。
  2月9日
  孟庆云:中医基础理论必须成为中医学的带头学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标在于认识生命和疾病规律,以及探索防治疾病的方法和理论,是中医药科学研究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导向性和普遍临床指导意义,以其超前性、带动性推动引导中医学的发展。其成果不仅是临床操作之凭依,也反映当代中医学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医基础理论也是中医药学特色的体现,它的理论模式不同于西医学,对生命、疾病的本质和规律描述与认识有自己的见解,显示出独特的医学观念和理论体系,拥有一套从天地的大视野对人体整体考察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作者认为20世纪的中医学工作有两功两疏,两功是保存了这个国粹未被消灭和奠定了实验研究体系,两疏是对学术家底未全臻善的清理和未完成学术的现代转换工作,甚至对中医学的定位及发展理论也多不谐之音,诸如前景悲观论、彻底重建论和不越底线论等。文章呼吁中医基础性研究要正确定位、健全中医学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并调整对中医基础性研究的投入,从而促成新世纪中医学术之进一步发展,把基础性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2月11日
  张小明:中药标准岂能“全盘西化”
  标准成为中药产业发展深层次的壁垒,无法突破就无法获得质的飞跃。西药标准不能生搬硬套,“洋中药”标准失去了中药的本来特性。虽然有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但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仍然难以“整齐划一”,中药材因为产地不同、炮制方法不同显示着不同的药效,这是中药的特色之一,这种特色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对于炮制方法难以建立“死”规定;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受基础水平的制约,制定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深入研究有效成分与临床药效的量效关系,使药品标准真实反映药品内在质量是中成药的一个“坎儿”;我国现行药典及部局颁布标准中许多中成药没有规定明确的有效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建立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标准和现代产业必须的先导。文章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如同制定《环境保护法》一样制定《中药标准法》。
  2月16日
  张其成:传统人文哲学是中医教育之本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中医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了解,无论对学好中医,还是对成长为一个真正有人文素质的人都是非常关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核,由本体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构成,具有重合轻分、重用轻体、重时轻空、重悟轻测和重道轻技五个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定要学习经典著作,《中医哲学基础》将在2004年9月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教育的必修课程。
  2月25日
  诸国本: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国家药典
  我国的民族药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少数民族用药当在7000种以上,占药材资源总数的75%左右,另外还有民族药成药的国家标准900余个。但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民族药药材和成药至今只有35种,按《中国药典》2000版统计,共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品534种,其中民族药5种,占0.93%;收载成方及单味制剂458种,其中民族药成方30种,占6.55%。《中国药典》作为国家制定和修订的具有法定性质的药品标准,把民族药放在中药一部,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和中药混在一起,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往往套用中医药的概念和术语,于是也就无法准确阐明民族药的功用,容易失去民族药的特色。民族药进入《中国药典》之所以困难,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以外,主要是民族药的基础研究跟不上造成的。作者认为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药典》,一要思想重视,二要科研跟上,文章呼吁民族医药专家、中医药专家、药学家和科研单位、民族医药企业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办好。
  3月17日
  黄 连: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面临泄露风险
  景泰蓝制作技术流失的的悲剧会不会在中药炮制技术上重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中国特有的、最具自主知识产权价值的宝贵财富。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在中国投资设立饮片加工厂,“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麝香、甘草、麻黄草等)”以及“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这两个产业的投资禁令却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被各地严格执行,炮制这一传统中药生产的核心技术机密正面临泄露的风险。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郑永锋律师认为可通过广泛申报专利或者只对核心技术的一部分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住中药炮制技术的机密。
  4月7日
  汪 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给中医药一席之地
  面对2004年的禽流感和2003年的SARS爆发,以及更多未来可能突如其来的高致病性疾病,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究竟该怎么办?是该被动应战还是主动出击?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应对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时,应该以“防为主,治为辅”,而在疾病预防方面,中医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此过程中给中医药一席之地,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公共卫生防预体系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正如杨巨平教授所言:“中医是我国一块独具魅力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对其准确传承,吸收营养,并有更新的启迪和发现。在过去,我们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通过中西医结合,仅用不到世界1%的医疗资源就保障了占世界人口17%人群的卫生健康,这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奇迹’,并被树为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可现在我们却失去了这份成就和自豪。因此,给中医药一席之地,以防为主,治为辅,才能使我们在未来面对新的突发事件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4月29日
  毛嘉陵:不能“摧残”中医药经典
  以近年来已见报的中医药新闻为线索,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中医药教育、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建议。他认为,经典并不意味着落后、陈旧,中医药经典都是历代医学智慧的结晶,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因此,值得我们认真“顶礼膜拜”。他呼吁,要真正发扬中医药学术,首先必须“回归经典,精读医著”。
  5月19日
  陈永杰等: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为13亿人民健康造福
  近一百多年来,随着西医进入中国并占据统治地位,更因许多国人自贬和歧视中医,中医药发展处境艰难。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全面振兴中医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并重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为13亿人民健康造福。但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法律政策、行政管理、国家投资、科研发展和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国人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最大困境是,中医日益西医化,日益异化,日益不姓“中”,包括中医人员与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薄弱;按西医模式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教育日益衰退;中医教育严重西医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按西医方式管理中医医院,中医已无真正的临床基地;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贬低甚至否认中医成果;以及片面理解中药现代化,中药科研走向废医存药。究其原因,根本问题是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导致人们普遍轻视中医,医疗卫生的一些法规制度导致在管理上阻碍中医,中医药教育、科研、价格、评审等制度,许多方面实际上都是在歧视、扭曲和限制中医药,还包括中医药界的自身问题,突出的是中医药界在许多方面丢失传统、自贬身价、屈就西医,包括中医传统文化继承严重不足、中医研究被动模仿西医模式、中医医院严重西医化以及中医药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振兴中医药,中国根本不可能走西方医疗保障模式道路,中医药学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需要建立适合国情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5月24日
  李振吉等:研究室、实验室分工合作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重要环节
  如何从中医药的学科特点和中医药现实的科研状况出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医药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对增强中医药科研机构的活力,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研究室、实验室分工合作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区分和明确研究室、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基础。研究室建设应当以组织承担大课题、多出大成果、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为目标,工作效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水平,其“商品”是课题成果。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构筑科技活动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其工作水平主要体现为科研能力,其“商品”是服务。研究室可以拥有实验室,以开展实验观察。实验室开展实验观察就是参与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着重开展实验技术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引进新技术、改进新技术和推广新技术,为研究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实验方法。建立相对独立的高水平的研究室主要解决课题小型化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建立相对独立的标准化实验室主要解决科研仪器、设备分割占有,使用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以项目为纽带、经济为杠杆,构建研究室、实验室之间的立交桥体系,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新型管理模式。
  6月14日
  马晓彤:现代信息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的基础
  西方医学和中医学分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长发育,偏重还原论的西方文化孕育了以结构医学为本征的西医学,偏重整体论的中国文化则孕育了以信息医学为本征的中医学。西医运用结构功能关系模式认识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医则运用信息功能关系模式对应之,它们各执一端,均未全面反映机体的面貌,因而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当两者历史性相遇后,我们应该积极促其融合,使之彼此取长补短,从而催生更加合理有效的新医学体系。双方平等是有效融合的先决条件,按其信息医学本征实现现代转化,即信息化实证是其基本途径。作者认为,改造传统中医理论要将其由柔变刚、由平面变立体。现代中医理论的构建原则是信息化实证,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对传统资源可以充分运用,而且对西医资源同样可以吸纳整合,构成现代信息医学体系。而以中医为本的信息化融合,目前有两个方向,其一是脑科学,其二是基因组学。
  6月28日
  周东浩:要以系统论指导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系统论的原则方法为指导,继承和借鉴中医已有的理论框架和成功经验,重新改造和整合现代医学的内容,从而最终建构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中自觉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联系观等基本原则方法看问题,要时刻注意克服西医学过分重“分析”、“实验”、“实证”的割裂整体的还原论倾向,不只重视局部,更要重视整体;不只重实验,更要重视临床表现的细致观察;不只重实证,更要重视逻辑思维的理性演绎;不只重分析,更要重视分析的另一极——整合;不只重要素,更要重视研究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同时,由于中医营、卫与内分泌、免疫的近似相关性,使得中西医学的对话有了桥梁,营卫学说也成为我们寻求已久的从现代意义上全面“破译”古老中医理论奥妙的突破口。
  7月29日
  陈士奎: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
  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什么没有首先发生于其它国家特别是那些科技发达国家,而首先发生在中国?从发生学原理讲,其根源在于中国有中华和合文化的孕育。中华文化的本质和显著特点是“和合文化”,和合指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前提下,把不同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互济互补的和合体中,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各个事物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矛盾对立统一体,并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因此,和合是一个充满辩证思维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化的概念。中西医结合思想与中华和合文化思想一脉相承。中华和合文化思想是中西医结合产生与发展的思想渊源;中西医结合具有深厚的中华和合文化底蕴,是中华和合文化思想的体现:和合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基础或根基。中国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知识分子无不经受中华和合文化的熏陶,这是中西医结合首创于中国的思想根源。中医药学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奠基巨著《黄帝内经》充分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同样两千年后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也是中华和合文化孕育的结果。总之,中西医结合之所以首创于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有中华和合文化的孕育,有中西医结合滋生、成长的和合文化土壤。
  8月12日
  陈贵廷:中医药发展的多角度透视
  中医药学是建立在实践这一坚实基础之上的一门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其形成和发展是符合自然科学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同时它的发展也从未完全停留在实践和经验之上,而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都同处在对于真理的探索之中,都不可能完全穷尽真理,因此也都不等同于绝对真理。判断中医和西医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其惟一标准只能是实践即疗效,而不是用西医的标准和价值观去判断中医,也不能用中医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衡量西医。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我们首先要把认识统一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上来,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中医药自身发展和与中医药发展相关的各方面重大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发展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的关系、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医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8月13日
  刘长林:划清中西医界限是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当前困扰中医学的不是医学,而是哲学。要破除对西方和现代科学的迷信,正确理解中医学的科学价值,划清中医与西医的界限,此乃发展中医学的关键。科学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对同一对象由于认识方法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都是对这一事物的正确认识。中西方形成了两条认识路线,西方以空间为主,中国以时间为主。实践证明,以时间为本位的认识路线和由此产生的中医学是正确的,有效的,不可替代的,也正是这条认识路线决定了中医学的特色。中医学与西医学对称互补,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把握的是时间整体,属于时间医学;西医学把握的是空间整体,属于空间医学。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追根究底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与空间是共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自然的整体(中医)与合成的整体(西医)这两个层面间尽管没有因果联系,却有某种程度的概率性的对应关系,寻找这种对应关系,有利于临床。但是依据上面的分析和认识论的互补原理,可以肯定,我们永远做不到将二者真正沟通,无论用中医研究西医,还是用西医研究中医,永远不可能从一方走到另一方。
  
  8月16日
  朱清时:中医是复杂性科学
  在现代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的实验加推理方法,它的特性是还原论,西医研究人体是用还原论的方法,但还原论方法不适合复杂事物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基于直觉的认知法,实证、推理不占主要地位,直觉、顿悟是主要的认知基础。中医研究的方法不是还原论方法,而是实践、总结概念,升华为原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证明,这种方法适宜研究复杂事物。中医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的状态上,但是这些经验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反复实践证明了的,是真理、是科学。在中医药体系中有很多科学的成分,这种科学在短时间内,甚至在过去的二三百年中都没有被人们认识,认为它不科学。实际上,科学发展到21世纪,在复杂性科学出现后,人们已经开始知道,它并不是迷信而是复杂性科学的组成部分。近一、二十年人们理解到复杂性科学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还得用中医这种宏观、整体的思维方法,还得经过这种反复实践、形成经验、经过直觉和顿悟上升到概念或理论,这些概念或理论再到实践中去验证或修改,然后用实践证明它的正确性。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于复杂事物。
  
  8月19日
  杨玉辉:中医现代化应是对传统中医学和当代自然科学的双重超越
  中医学对人体的科学认识集中体现在它的三种基本理论上,这就是形气神理论、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形气神理论从纵向的本质结构上揭示了人体存在的三个基本层次——形、气、神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脏腑理论从横向功能系统——脏腑的角度阐明了人体功能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规律;经络理论则揭示了人体形气神之间、脏腑之间及形气神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机制。通过形气神理论、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中医学实现了它对整个人体的完整而系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现代化不应该是简单的当代科学化,而应该是对传统中医学和当代自然科学的双重超越。中医学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借鉴和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但又必须超越当代自然科学;必须以中医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根本方法。其基本途径一是传统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转化,二是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机吸收。
  8月20日
  宋正海:要振兴中医,首先要批判科学主义
  从古至今,任何民族和国家,均存在科学这个要素,所不同只是体系有类型不同、水平有高低之分而已,并非如当前科学主义者所认为的,只有西方近代科学才算是“科学”。在中国科学主义源于五四运动,在近20年间更是泛滥成灾。科学主义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导致人们意识混乱,行为上互相矛盾,对“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不是科学”,众说纷纭,无所适从,至使中医现代化的脚步走成了原地划圈。在科学主义的标准下,一切与科学主义的观念和方法有本质差异的科学均会被粗暴地否定。当代世界正崛起的科学综合化潮流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医的振兴,但要真正振兴中医,首先要彻底批判科学主义,不然任何努力都将是徒劳的。科学主义者不承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科学体系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他们热衷于用近代科学的特征来定义整个“科学”,从而造成了科学史上一次概念大混乱。中医曾经被批判为“封建医”,在当前则有人说它是“伪科学”、“前科学”等,这类说法均是错误的,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次上对此进行分析驳斥,还中医一个公道。
  8月26日
  黎 鸣:中医药是独具魅力的“人学技术”
  “科学”一词久已被人们错误地偷换成了“完全正确”的代名词,其实“科学”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更不要说是“完全正确”的,尤其当科学涉及到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特别包括人体和人的精神自身的问题时,它的正确性便显然要打上许多折扣。当人们把“西方的”又偷换成“科学的”概念时,“西方的”—“科学的”—“完全正确的”这种一连串的概念转换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状态。中医中药的确不属于西方意义下的那种“科学”的范畴,但不“科学”不一定就是不正确,因为正确与否是要以中医中药对人类疾病的疗效来判断的。中医中药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传统人学的对位仿生思维和实践的技术产物。中国古人的思维以人为核心对象,中国古代从来就不曾有过类似西方近现代意义下的那种科学技术,但中国自古以来即拥有自己的人学技术,其中特别是保持至今的中医中药技术,说得极端一点,中医中药技术恐怕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保留到今天的惟一的一种具有自己理论思维意义的人学技术,中国人对此当备加珍惜。
  
  9月1日
  毛嘉陵:东方有科学
  要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医药,从科学概念的认识观念上来一场革命,重新认识“科学”,创立多形式的评价标准来认可多形式的知识体系。“科学”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基本形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知识体系,只要它认识到了客观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可验证性、可重复性、真实有效性,或者说是具有确切的实践性,就应认定它为“科学”,享受同等的学术地位。第二个层面即“多种形式”。我们将世界上不同形态的知识体系,按其起源的地域性分为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两大体系。西方科学着重在具体的“物”(结构基础),东方科学着重在无形的“意”(功能状态)。在认识清楚东西方这两种科学体系有着不同特性后,我们就应有针对性地实行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可简称为“一科两制”。这种划分可望避免中医药等东方传统知识体系,在与西式科学发生冲突后,被草率地划入到科学的对立面之中去。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肯定“东方科学”的学术社会地位,更新科学观念,实行“一科两制”,这是关系到中医药存亡首要的认识论基础。
  
  9月20日
  皋永利:中医发展离不开西医支持
  在对待中医现代化的问题上,反对的意见一直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西医方法的借鉴和应用,以为是在引狼入室。但现实恰恰相反,西医非但没有消灭中医,反而在支持着中医的发展。先西医诊断后中医辨证已是中医临床之定式,西医的诊断,是保证现代临床中医辨证和治疗质量的基础。有了病的明确诊断,我们才能对病位、病情和疾病的发展阶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才能使中医的辨证论治有的放矢。可以说,西医诊断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供了有效保障。中医优势的发挥需要西医的铺垫。综合发展是突出中医特色优势的基础。即使是中医专科医院,有许多病种也需要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检测技术作为支持,一味地追求纯中医特色而拒现代医学于千里之外的观念和做法,是不符合现代中医临床发展现实的。中医现代化需要西医的支持在中医已有的现代研究中,借鉴最多的还是现代西医学常用的方法。所以,谈中医现代化我们需要从现实出发,谈西医对中医的影响更要实事求是。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只要有益于中医的发展,就应当积极吸收。面对现实,尊重现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9月20日
  张宗明:要从多元性认识中医
  从实践看,中医发展与实现一元化的医学理想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中西医汇通”结果是“汇而未通”,“废止中医”是以失败而告终,“中西医结合”目前还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中医现代化道路困难重重。要摆脱困境,就必须走出科学主义的阴影和医学一元主义的认识误区,确立医学多元主义的理念,从多元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医学又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首先是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与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的,这使得医学具有了多元性的特征。医学发展的阶段性——时间上的多元性,如果把医学某一阶段的特征当作医学的惟一特征,当作衡量一切医学形态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医学的民族性——医学文化多元性的表现,中西医学范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模塑的结果,用现代医学来取代中医,实际上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医学认识的相对性——医学认识多元性的表现,试图用现代医学来代替中医学,实际上是无视了医学认识的相对性,无视了中医学的现代价值。医学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临床经验和技术的有效性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在这个层面上与现代医学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否定中医实际上也就否定了中医临床的有效性,违背了医学评价标准的多元性。2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元主义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医的发展道路也应是多元的、多维的。在目前现代医学和中医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任何一种孤立的发展模式都不足以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而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互补和竞争将形成中医发展的重要机制,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9月22日
  张晓彤:发扬特色优势,实现中医药复兴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口号是在22年前的衡阳会议上提出的,之后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又以实践证明了这个口号的正确。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其目的就是纠正中医药西化的倾向,是党关于中医工作的政策和策略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医疗保健的主体。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临床上的优势,是我们中医参与市场竞争的根基,能令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医的优势和在市场上的强势,看到学习中医、学好中医的前途。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为主导,已经成为一段历史,很快就被更时髦的、更具迷惑性的口号所取代。其中最具迷惑性的,是将一些具体的必须采取的做法,或一些具体的学术上的讨论演化为根本性的口号,于是中医“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市场化”纷纷登场,都想冒充主角,取代“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这一根本性的口号,剥开画皮来看,实事求是地说,其实质则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把中医药推上西化的灭亡之路。
  9月23日
  陈可冀: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
  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文件中都很明确,我的理解可归纳为三句话,即“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人才建设是关键,我们不仅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还应该注意培养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没有终点,中医药现代化永不谢幕,这两个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应当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和提高。”一切在继承与创新的历程中,发展了临床疗效水平,那就是“正品”。中西医应当团结合作,建立起共生存和共建设的密切关系,铺展出一片广袤的学术的自由天地。我实在想斗胆说一句:没有中西医的真诚团结合作,学术上的互相取长补短,很难创造出高层次的国际认可的成果出来。我认为应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传承、发展、创新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并为我国及国际医药学界所共同接受,是我们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它是构建“风景这边独好”的重要举措。
  9月27日
  帅怀华:解决中西医学之争关键在哲学
  从表面上看,中西医药学论争主要体现在医药学知识标准之争,而从本质上看,则是中西医药学赖以派生的不同文化思想的冲突,也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之争在医药学领域的反映。在科学思想标准一统天下的今天,中医药学要想生存,就必须给出其存在价值及其学术自身内在合理性的依据。然而,中医药学的学术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医药学的学术基础来源于欧洲科学传统,此两传统间在立法思想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取向。因此,以科学的思想标准去“规范”中国传统医药学,实际上,也是解构中医药学自身学术规范的过程,进而加速了中医药学术思想的虚无化。近代中医药学所谓的现代化过程,即是在此两难窘境中,陷入恶性循环的历程,中医药学应该跳出彼此间的纷争漩涡,深入到中西文化的源发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对存在及其实质的理解模式对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也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决定着医药学的体现形态。这种理解模式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又取决于哲学上的理解,哲学因之而成为医药学前置性的思想基础。只有在中西哲学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宏大的人类思想坐标系,才能真正解决中西医药学之相互定位、相互理解以及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前途问题。
  9月29日
  吴学安:国药现代化离不开知识产权呵护
  中国是中药大国,但却是中药出口小国,“洋中药”的日益走红,令国内中医药界痛心疾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药的知识产权严重流失。中药现代化应在用药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上,不失中医辨证论治、辨病用药的根本,切实构筑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屏障。国药现代化亟待构筑知识产权保护屏障。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专利保护,仿制中药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当外国人用高科技手段“敲碎”中药这道技术屏障之后,必然会长驱直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认可的药品标准和规范,研制、开发、生产和管理以“现代化”和“高技术”为特征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国药该如何摆脱知识产权之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中药都是来自于动植物,申请到专利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就目前情况而言,中药尚待标准化,这是中国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阻力之一。以专利保护中医药核心技术,切实提高全社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国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0月11日
  吕维柏:“中医西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医学上两门大学科,互相渗透结合,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是两个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我国有两支医学队伍——中医和西医,非要搞好中西医团结工作不可。党中央采取西学中和中医学院学生接受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的方针,实在是非常英明正确的、解决了两种医学人员团结合作问题的举措。“中医西化”、“中医现代化”其实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和“全盘西化”不同。“全盘西化”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顾自身特点,一律照搬西方的东西,那确实是不对的。但是“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却是必然的,特别是两种近似的学科或边缘学科,朝夕相处,互相“化”一点是十分正常的。不要怕变怕化,莫非要一成不变,到死也不变?我认为持这种想法的人是“恐西症”在作怪,反对用现代科学方法,强调用自身规律、方法,“复古寻旧”,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明哲保身,独善其身,还想成为“主流医学”,这样是行不通的。
  10月25日
  危北海:展望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医学
  面向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充分运用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局面。21世纪可以说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效、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路方法。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着手,来探讨证的发病机制,是研究证实质的突破口,分子生物学也是探讨中药疗效机制的有力措施。二、切实采用循证医学,使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取得突破。三、发扬中医药整体治疗的观念,充分凸现其优势。当前有两件事是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证候学,使其尽量客观化、标准化和定量化;二是引用现代医学的生命质量标准。以这两方面为主也可制定其他参照指标,以之作为评定中医临床疗效的一个准则,也作为衡量中医整个治疗观念的可靠基石。
  11月1日
  王传社:中医西医最终将殊途同归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西医和中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起源不同,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不同等等,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有两个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两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两者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为了同一个目标,针对同一个对象,确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这只能说明中医和西医均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两者均是片面的、不完善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生理和疾病的认识均会逐步深入和完善,逐渐接近于人体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只能有一个,因此,从理论方面来讲,中医和西医会是殊途同归。当然这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和西医均会逐步地、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方的优势,从而相互取长补短。
2
发表于 2005-4-2 12:30: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2004精彩观点回放

下面引用由医道擒魔2005/04/02 12:12pm 发表的内容:
不经意间,2004年已经悄然离去。逝去的日子里,我们曾为了同一个愿望共同迷惘过,共同思考过,共同激动过。翻开过去的篇章,那里盛载着读者、作者们对中医药事业的诸多热情和心血,智慧思辩的火花在其中不时闪烁 ...
3月24日
  邓铁涛:研制中药应首先为13亿人民着想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用身体实验出来的,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和中医理论紧密结合而成为中药学。离开了中医和中医理论的就不叫中药,只能叫草药或天然药物。中药的发展创新需先从创新研究方法入手,中药之研制必须和中医理论相结合,中药发展之路要从剂型改革入手。中药的精髓在复方,但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汤剂,比起西药的娇小甜美的确落后。除了现在已实行的单味药提炼之外,应进一步搞一些名方提炼。若只追求有效成分,而舍弃几千年中医药复方治病之精华,是倒退还是前进?世界最大的药物市场在中国不在美国,何必以有几种中成药能进入美国为荣呢?作者认为,研制中药应首先为13亿人民着想,首先研制一些便宜高效的中药为13亿人民服务,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


应该好好感谢邓教授!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但民间中医却力有余而心难足,因为,民间中医也是知道爱国的,却好象没有前门或后门,
所以,民间中医可能要学会爱得更多,也要兼容爱世界,先为世界47亿人类作贡献,那么然后再来为13亿老百姓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5 10:51 , Processed in 0.0680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