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山泉在 2005/06/01 08:10am 第 1 次编辑]
我是一个对健康长寿延缓哀老方面知识的爱好者,在不经意之中发现了经络穴位内的物质成分与长寿人群生活的地区水及食物所含的物质成分一样,顺着这个切入点发现了中药治病的有效成分与经络穴位治病的有效成分一致,也能得到“黄帝内经”对泻实后“阴实阳实”产生的物质成分,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与中药及经络穴位深处的物质成分一致的鉴定结果。所以得出了中医治病的本质,平衡阴阳的物质成分,或称阴阳代表的物质成分。通过近两年的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内行指出,以下是我以理性思维和悟性思维学习研究的一点体会。
欢迎感兴趣的各位一起研究探讨有关中医治病的本质、平衡阴阳的物质成分,更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及个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参与针对某种疾病的研究开发!
电话:0456-2667586
电子信箱:18.co@163.com 刘吉科
黑龙江省黑河市节能小区6号信箱 邮编:164300 2005.6.1
[ 破解“中医治病的本质”平衡阴阳的物质成分
发现一切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的方法
刘吉科
摘要:中医治病一直沿用基础核心理论“阴阳平衡”规律指导针灸、温灸、按摩与中药,治愈了由人体自身或外界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虽然治愈了疾病,但不知道治病的物质成分,也就制约了中医的使用推广发展,所以要找出中医平衡阴阳的物质成分,也就是阴阳代表的物质成分。从西药、针灸两个不同的方法治愈同一种疾病发现治病的物质竟是同一种元素,以中药及穴位深处各种元素的发现,到中药、针灸治病与疗效成正比关系的是各种元素,又证实了“黄帝内经”穴位的‘荣气’是各种元素,阴阳代表的是各种元素,就有了“元素平衡”等于“阴阳平衡” 。体内各种元素在肌肉和骨骼中的贮存为针灸、温灸、按摩治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的保障。得出中医治病的物质成分就是各种元素。从而得出中医是以元素治病为主的医学,把元素引入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中知道一切疾病是由元素多少引起,治疗是补少泻多,指出了现代医学应用元素治病的误区,现实治病的实例验证了“元素平衡” 规律应用,现代医学研究元素治病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酸性化体质是百病之源。它们都在验证一个观点,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体内“元素不平衡” 的结果,治疗就是调节体内元素平衡。
关键词 :中医治病的本质、经络治病物质成分、中药治病的物质成分、疾病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中医治病一直沿用古代传承下来的“阴阳平衡”表里、寒热、虚实、补泻、望、闻、问、切等诊病手法,治疗着由人体自身或外界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阴阳平衡”是中医辩证论治的总纲。阴阳用在不同地方、不同物质上,代表物质也不同。比如:经典中有: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四肢为阳、胸腹为阴等。显然体内疾病的阴阳虚实不是上述阴阳盛衰甚至也不是它们的总和,具体器官上的阴阳代表什么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本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之一。一切疾病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是问题之二。
中医的“阴阳平衡”规律,虚实补泻都是为阴阳服务的。虚实的主体是阴阳,补泻是为平衡阴阳的虚实。平衡是阴阳在人体内正常的运行规律,所以说阴阳代表物质在人体内运行也是平衡的,它的不平衡将以疾病表现出来,中药能平衡疾病,就说明中药中有和人体内阴阳代表的物质一样的成分,针灸穴位能平衡治病就说明穴位内有和阴阳代表的物质一样的成分,阴阳的主体是人体内各器官内的物质成分它的不平衡将产生疾病。针灸与中药可同时治好同一种疾病。中药治愈疾病是因为药中所含的物质成分起的作用。针灸是怎么治愈疾病的那?针灸只是刺激了相应的穴位,就治愈了疾病,是什么起的作用?针灸与西药共同治愈一种疾病时它们竟是同一种物质元素在起着的作用。如.患地方性甲状腺肿,针灸疗法可以使肿大的腺体缩小治愈,这种疾病由缺碘引起,西医治疗就是补充碘化物。但针刺本身并非补充碘化物,怎么能治愈这种病呢?用放射性同位元素碘的研究表明:针刺以后,血浆中碘含量……增高了[1]。从中看出碘元素的增加是治愈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从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平衡”规律能指导针灸经络穴位治病也能指导中药治病,就应想到经络的穴位里物质成分与中药中治病的物质成分必然有共同之处。西药和针灸同治一种病时发现都是一种元素起的作用,就应联想到其它穴位的针灸同样也是激活某种元素治疗其它的疾病。既然针灸是激活穴位里的元素治病,中药中的元素就应是治病的主要成分,因为它们都是在“阴阳平衡”规律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病的。这在中药的矿物药中得到证实,一种或几种矿物药能治愈某种疾病,就证明患者体内缺少这种矿物药中的元素,因为矿物药中只含一种或几种元素,不含其它什么成分。其它植物药和动物药都含有各种元素。用“阴阳平衡”理论规律推理,知道一个中药治病的药物成分后,就应是发现一个“平衡”规律的开始,顺着这个规律就应把所有病的产生规律找出来,因为中医治病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平衡”规律,碘元素在体内不平衡,得甲状腺肿病,那其它元素在体内不平衡将得什么病那?在“元素平衡”规律中得到答案,一切“元素在体内的不平衡”都将得病,这不就给中医一个提示了吗。现阶段中医的针灸穴位治病及中药治病都与元素有关。既然中医治病的成分与元素有关,就应把元素的应用规律和中医的“阴阳”的规律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它们有共同相似的地方。“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它们需要平衡,破坏这个平衡,人体将得病。这是阴阳的规律。元素在体内是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量,这就是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规律,破坏这个平衡,人体将得病。元素与元素之间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元素之间互相拮抗制约对立抵消,阴阳与元素运行规律相同,特点相似。看下面古代、现代、中医、西医、国内、国外、民间、科研机构等医疗科研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就知道阴阳是否是元素的代表?以下不是什么推理与猜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科研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
1.中药的组成成分与中药治病的物质成分(以下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统称各种元素或元素)
1.1 中药是由植物类药,动物类药(虫类),矿物类药,这三种药物组成。它们单独使用都能治愈某种疾病。如.黄芪治疗过敏性鼻炎[2]。蚂蚁卵用于病后气血不足产后缺乳[3]。滑石治疗痛风病等[4]。三种不同药物都能治愈某种疾病,它们当中必然有一种共同存在的物质在起着治愈疾病的作用。
1.2 三种类型中药各含有的什么物质成分:
㈠ . 植物类药含有:各种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酶类.多糖.等其它微量成分。
㈡.动物类药含有:各种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酶类、甾族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其它微量成分。
㈢.矿物类药含有:各种元素。以上三种药物中只有各种元素是三种药物共同含有的物质成分,各种元素应该是中药治病平衡阴阳的有效物质成分。
1.3 单从一种或两种矿物药能治愈疾病,就可证明患者是缺少某种元素而得病的,因为矿物药中只含有各种元素,而无其它成分,350种矿物药含90多种元素就是证明。矿物药中的元素平衡了患者的阴阳治愈了疾病,也验证了中药中所含的名种元素是中药治病的有效物质成分。
1.4 秦俊法等人发现,补气助阳和滋阴药中Zn/Cu比值的变化趋势与虚症病人血清中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5]。补肾调肝法治疗对精液异常患者精液微量元素改善的观察,发现患者治疗后对精液质量有明显改善,其中锌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铜含量也有所提高。铅含量比治疗前减少[6]。以上两例治疗前后对比发现起到治疗效果的是某种元素。
2.穴位位置微循环及穴位对应的深处集富各种元素与针灸治疗及体内各种元素分布
2.1 经络的物质基础分析试验表明,经络处神经血管显得丰富并肥大,而且角质很薄、细胞集中、缝隙连接紧密、特别是挪威生理学家对自由组织液通道的研究更加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人体确实存在更深层次的微循环,这些微循环通道以疏松的结缔组织为基础,空隙相同自成网络[7]。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①人体穴位的血流量极显著地高于相应对照点P<0.01不同个体,不同穴位间的血流量不同。②穴位点血流速度相对较慢P<0.05③穴位的微血管具有同步舒缩的特点,而对照点内之微血管舒缩不同步。④不同个体不同穴位的频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同一个体的同一穴位具有确定的舒缩频率。⑤针刺可提高微血管自律运动的振幅,增加穴区的血流速度。结论:腧穴的实质是具有特异性舒缩频率的微循环单元[8]。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宝山针灸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课题组研究的结果证明,经络系统的解剖学位置是在结缔组织之中,具有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神经丛、有淋巴管,而综合形成一个复合生理体系。这个课题组证明在与经穴位置相对应的深层结缔组织结构中,集富有钙、磷、钾、铁、锌、锰、铬等元素,尤其钙的含量是非穴位的几十倍至上百倍[9]。以上研究表明穴位所在的位置结缔组织之中,深层次有微循环,刺激可提高微血管自律运动的振幅,与穴位深处集富的各种元素。
2.2 针刺治疗白塞病患者及体液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的影响,锌元素治疗前处于低值状态,治疗后明显上升,溃烂的严重程度与患者体内锌元素成反比,病情的好转则与锌元素升高成正比,治愈后体内元素锌恢复正常值[10]。针刺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疗效及微量元素分析,针刺治疗对其发中微量元素锌.铜.铁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检测,结果表明患者发中锌.铜.铁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治疗效果成正比[11]。经针刺治疗对比实验发现与治疗效果成正比的是各种元素。体现了元素不平衡到平衡的疾病规律。
2.3 元素在体内的分布;铜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铜含量约为100-150mg,其中约50-70%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脏中,5-10%在血液中,少量存在于铜酶中。锌元素体内代谢正常人,体内锌含量2-2.5g,锌以视网膜,前列腺及胰腺中浓度最高,在肌肉中贮存锌是全身锌的62.2%,骨骼中锌占全身体内锌的28.5%。镁在体内总量约为21-28g体内57%的镁存在与骨中,约40%存在于软组织中其余存在体液中,肌肉镁在核细胞中存在的镁约有80%存在于肌肉中,肌肉是维持镁平衡的重要组织,急性镁缺乏实验所引起的低镁血症不波及肌肉镁,慢性镁缺乏病人虽然血镁在正常范围,但肌肉镁却显著降低,急慢性高镁血症时,肌肉镁均不增加[12]。从以上几种元素看,知道各种元素在身体内肌肉骨骼中的存在是根据总量的多少在体内肌肉骨骼里比例不同,同时体内急性缺乏和增加元素,不影响肌肉内的元素含量,慢性病元素缺乏病人虽然血中元素在正常范围。但肌肉中元素却显著减低,可以看出肌肉中的元素在体内缺乏时缓慢从肌肉中释放出来的。体内各种元素在肌肉和骨骼中的贮存为针灸、温灸、按摩治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的保障。
3.《黄帝内经》对营卫补虚泻实的论述及“荣气”的现代破解, 虚实补泻“阴阳”代表什么?
3.1 《医学入门》“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灵枢·终始》亦说:“脉实者,深刺之,以泻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未.内注五脏六腑”。《素问.经脉别论》“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其荣毛也”。《难经》三十难曰“其青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不可不通”。中医治病之法“阴阳平衡” 清顺治年初苏州名医沈明生对中医治病的总结《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万病不越乎补泻二法》。
3.2 用现代研究发现的知识破解“内经”所指的“荣气”代表什么?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不可不通”
3.2.1 从“内经”看泻实不分阴实.阳实“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从现代研究的结果的得知穴位的深处集富的是各种元素。
3.2.2 “取其荣气……荣行脉中……”针灸治病前后对比实验发现针刺穴位后血管中增加的是某种元素。
3.2.3 “其荣毛也”针灸治病的前后对比发现毛发里增加的是某种元素。从中得知荣气就是各种元素。
3.2.4“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不可不通” 可以理解为,经行气,脉行血,营行脉中,营元素,调多少,所以才有了不可不通,血脉不通生命就不存在了,这才是真正的含义。
3.3 “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阴虚阳实或阴实阳虚”虚实的主体为阴阳,阴阳代表什么?在这里虚实可以理解为少多,也就是阴少阳多或阴多阳少,在针灸治病泻实中不分阴实阳实 “泻则从荣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荣行脉中……荣毛也”。从现代研究发现穴位对应深处集富有各种元素,在针灸治疗前后对比发现血液中增加的是各种元素,在治愈前后对比发现头发中增加的也是各种元素,从而得出阴实阳实可以是多阴多阳,是同一类型物质各种元素,所以就有阴阳代表的是各种元素“阴阳平衡”就是“各种元素平衡” 或 称“元素平衡” 。元素平衡了阴阳,阴阳体现着元素,其实阴阳分别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拮抗的元素。不同部位的阴阳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阴虚阳虚是代表两种有协同关系的元素。
3.4 “万病不越乎补泻二法”补泻的真实作用,治疗补少泻多的原理。从中医的针灸来说“虚实、补泻”虚者补之,看阴虚、阳虚. 都浅刺卫而补,实际刺卫是泻浊气是二氧化碳气,补虚.实际是泻浊气。泻实不分阴实.阳实,都“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荣行脉中”,从已知穴位深处集富的是各种元素。得知针刺后血管增加的是各种元素。泻实,实际是泻穴位深处的某种元素补到血管内输到四未,五脏六腑以平衡体内需要元素的器官上,泻实.实际上是补少泻多,是先补后泻,是元素相互拮抗。中医治病在治愈后发现原先缺少的元素增加了,原先多的元素降下来了。从针灸中药治病实例看中医治病是以补少泻多。是元素之间互相拮抗阻滞的原理体现。
4.“元素平衡了阴阳” “阴阳体现了元素”中医治病的本质是各种元素。
4.1 从地方甲状腺肿病,针灸治疗中看出是激活穴位深处的碘元素使甲状腺肿治愈,证实了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是用同一种物质成分元素治病的。
4.2 从一种或几种矿物药能治愈疾病也就说明患者是缺少元素而得病的。
4.3 从中药的物质成分各种元素到中药治愈疾病与效果成正比的是各种元素。
4.4 穴位深处各种元素的发现到针灸治愈疾病,血液和发中增加的是各种元素。
4.5 “内经”泻实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荣行脉中……其荣毛也“发现的都是各种元素。
4.6 体内各种元素在肌肉和骨骼中的贮存为针灸、温灸、按摩治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的保障。
4.7 大家知道每个字每句话用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代表的意思也不同。阴阳用在其它地方可解释万事万物,在中医针灸泻实中,阴阳它应是物质的代表。虚实是体质概念,它是体质结合了病理变化共同反映的症状,也可称作病情,但虚实用在针灸“补虚泻实”就应是“补少泻多”也就是虚实代表少多的意思。从泻实(阴实阳实)应为泻多,(是阴多阳多或多阴多阳),从泻多泻出的“荣气”看阴多阳多是荣气是各种元素,所以就有了阴阳是代表各种元素之说。“阴阳平衡” 等于“元素平衡” 。
由此可得出中医治病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的就是各种元素, “中医治病的本质”。
5.把元素引入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中得出,一切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的方法
5.1 既然,元素代表阴阳,就应去掉阴阳给人的一种神秘朦胧感觉,还其本来面目把元素融进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中,使治病的定位更加具体准确方便,由“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万病不越乎补泻二法”推出虚实可理解为少多,虚实的主体为阴阳,把阴阳换上元素,补泻换上补少泻多。就得出“万病不出乎元素多少,万病不出乎补少泻多”由此可发现一切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的方法。
5.2 从现代研究知道元素与元素之间有拮抗阻滞作用,中药与针灸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以补少泻多治病的,如一个需恒温物体,如果温度高了,就是热多,凉少了,恒温就是补少‘凉’。如果是温度低了,就是热少了,凉多,恒温就得补少‘热’。从中可看出只要补少就能平衡温度,治病也一样虚实相对,补少就能泻多。有多、少才需平衡,中医治病就是补充引起阴阳不平衡的物质,使之平衡。
5.3 现代医学在研究元素与疾病的关系时,发现元素与疾病是平衡关系,体内元素不平衡将产生疾病,这个结论与中医治病的理论相吻合,从现代医学研究“元素平衡”的规律也验证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是正确的。“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地球化学家汉密尔顿领导的研究小组,精确地分析了岩石灰尘、自来水、鱼、全膳食(包括肉蛋奶)人的血液和大脑等许多物质,已检查出60余种元素,并将英国人血液中各种化学元素和平均含量同地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即克拉克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的分布规律惊人一致,换句话说人体元素平均含量曲线与地壳元素平均含量的绝大部分曲线相吻合”[13]到20世纪末在人体内以查出90种化学元素,请相信地球上的94种化学元素人体都存在。从宏观看地壳及海水中元素与人体元素分布规律惊人一致,到人体元素平均含量曲线与地壳元素平均含量的曲线相吻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体的变化与自然界物质成分有很大关系。
5.4 知道人体元素与地壳元素平均含量的曲线相吻合,能理解“元素平衡”的规律,就能知道现代医学不能理解的中医矿物药中朱砂(汞)砒霜(砷)明矾(铝)这些所谓有害元素为什么就能治病。这是中医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事。只有用元素平衡规律,才能解释清楚的,任何元素在体内或多或少都将产生疾病。理解了元素之间的拮抗阻滞原理,也就能理解中医18反 19畏,为什么没有毒性,它们只是互相拮抗阻滞抵消,中医的阴阳同虚,用元素的协同关系可以解释。
从下图中可看到健康人体的一些所谓有害元素的含量超过一些有益元素的含量,如:砷、铅、铝、汞,超过碘、锰、硒含量。下图只是人体元素含量的一部分
人体内各种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含量[14]
元素人体含量(g)所占体重%元素人体含量(g)所占体重的%
氧O45000.065.00钙Ca1050.01.50
碳C12600.018.00磷P700.01.00
氢H700010.00硫S175.00.25
氮N2100.03.00钾K140.00.20
钠Na105.00.15钛Ti<0.015<2.1×10-5
氯Cl105.00.15镍Ni<0.010<1.4×10-5
镁Mg35.00.05硼B<0.010<1.4×10-5
铁Fe4.00.0057铬Cr<0.006<8.6×10-5
锌Zn2.3000.0033钌Ru<0.006<8.6×10-5
铷Rb1.2000.0017铊Tl<0.006<8.6×10-5
锶Sr0.1402×10-4锆Zr<0.006<8.6×10-5
铜Cu0.1001.4×10-4钼Mo<0.005<7.0×10-6
铝Al0.1001.4×10-4钴Co<0.003<4.3×10-6
铅Pb0.0801.1×10-4铍Be<0.002<3.0×10-6
锡Sn0.0304.3×10-5金Au<0.001<1.4×10-6
碘I0.0304.3×10-5银Ag<0.0011.4×10-6
镉Cd0.0304.3×10-5锂Li<9.0×10-41.3×10-6
锰Mn0.0203.0×10-5铋Bi<3.0×10-44.3×10-6
钡Ba0.0162.3×10-5钒V<10.0×10-41.4×10-6
砷As<0.100<4.3×10-4铀U<2.0×10-53.0×10-6
锑Sb<0.090<1.3×10-4铯Cs<1.0×10-51.4×10-6
镧La<0.500<7.0×10-5镓Ga<2.0×10-63.0×10-6
铌Nb<0.050<7.0×10-5镭Ra<10.0×10-101.4×10-6
(注)前11种为人体内的宏量元素,后35种为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6.现代医学在使用“元素平衡”规律时的三点误区
6.1 对重病、区域性疾病患者,用检查元素发现了疾病产生的原因,如2004、4、9华西都市报 四川首例铊元素中毒病人的中毒量是正常人1000-3000倍。地方甲状腺肿、儿童智力障碍(缺碘),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等。对其它各种疾病没有应用查元素含量确定病因,这是误区之一。如、四川的铊元素中毒病人的中毒量是正常人的200-300倍还能被发现吗。
6.2 对各种元素区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这是误区之二,因为对人体有害的是各种元素在体内无限增加或减少,元素钙、锌、硒、汞、铝、铅在体内无限增加或减少都将产生疾病。“元素平衡”规律适合于各种元素,没有特殊。如.硒过量将产生的疾病:指甲破裂、风湿病、肝肾中毒等疾病[15],体内碘元素超量也得高碘性甲状腺肿病。
6.3 不知道运用“元素平衡”规律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各种元素的多少来确定疾病的原因,这是误区之三。如.太行山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那里的铜含量比低发区低3/4[16]。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饮水中钼含量仅为低发区的1/23[17]。同一种病分两次发现缺乏的元素。对发现某种元素能治某种疾病认为是一重大发现,而不知道是因为体内缺乏而产生的疾病。对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各种元素的多少。 现代技术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代来很多疑难杂证的疾病,这跟某元素的不平衡有关,与某种元素的废气物集中排放有很大关系。
7.现实治病实例是由“元素不平衡”到“元素平衡”规律应用的体现
7.1 (日)著名医学博士筱原秀隆先生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18]。(日)著名医学博士柳译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是呈酸性,也就是酸性化体质[19]。酸性化体质就是磷、硫、氯元素在体内增多的现象,元素不平衡。酸性化体质与碱性化体质是体内产生酸性的元素与产生碱性的元素在体内不平衡的体现,更具体准确的说体内元素不平衡的现象是疾病,不平衡的元素不同,表现的疾病也就不同。
7.2 根据自然健康疗法,针灸草药医学博士,香港中医师工会永远名誉会长—王永汉博士在加拿大,香港具有多年医治癌症经验及成功实例,最近他在报章发表医学报告证实:癌细胞只能在一定的酸碱度局限生存,当酸碱度超出癌细胞所能承受的限度,便会立即消失,相反地正常细胞的酸碱度生存界限却比癌细胞广阔很多,……总括来说癌细胞是在酸性环境下生存及转移,根据VONAR.ARDEME医生的另一研究中,静脉注射葡萄糖,癌瘤酸碱度会下降为五点五,若在癌瘤上再加上高温至华氏106度,癌细胞会立即死亡,但可惜的是,在高酸下癌细胞灭亡太快,而排出的癌毒又酸性高而量多,令身体因为不能排解或中和这些酸性毒素而造成血液中毒,病人也因此而突然死亡。所以,主张用碱性疗法,包括 l)食物碱性治疗。(2)碱性矿物质或草药,多项研究发现,在碱度约八左右癌细胞会立即被销毁,而癌细胞所流出来的酸性癌毒,亦会立即被碱性矿物质中和,而不对身体造成任何危害[20]。看以上介绍也就能理解,以下是民间及医学博士用改变饮食为什么能治愈癌症等其它疾病了。
7.3 美国科学家安妮·威格莫尔身患癌症。经过半年多的生菜食,癌症竞不翼而飞。美国自然疗法医院创始人劳拉安格尔博士在她50岁患了癌症,医生说无法治疗时她采用了自然疗法一天三餐食蔬菜、水果坚持数年,奇迹果然出现肿瘤消失了[21]。以上两位是体内磷、硫、氯元素的增加呈现酸性体质,经过补充钾、钠、钙、镁、锌等元素(蔬菜、水果主要含有的物质)碱性物质。使体内的元素平衡所以肿瘤消失。
7.4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一书的作者(美)亨利·G·比勒医学博士,他在五十多年的行医中通过调整患者饮食使体内元素平衡而治愈疾病[22]。“百病生菜食防治法”一书的作者(日)甲田光雄医学博士在治愈的疾病有慢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病、脑血管疾病、痛风病、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乳腺癌、肝癌、子宫肌瘤、偏头痛、痔疮、脱发等,他的药物就是生蔬菜,他就是通过各种蔬菜调整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以治愈疾病[23]。
7.5 《健康的水》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对饮用水的研究发现水的软、硬度与心血管病有关,还发现饮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与癌症有关,饮水中的氯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喝软水的人心血管死亡率比喝硬水的人增加10-15%,水中含有二氧化硅15mg/L癌症的死亡人数就会减少10-25%,水的硬度由水中含钙、镁的量决定。喝高TDS和高硬度的水,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就低。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原因是氯,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用含有氯的饮用水喂食鸡的试验上,结果喝过加氯的蒸馏水的鸡95%在几个月内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NewOrleans,Louisiana,Eric
County,NewYork,WashintonCounty,Ohio的饮用水有较高的TNM‘s,结果癌症发病率较高[24]。
7.6新疆8岁男孩彭永康不幸患上了世界较为罕见的溶骨症,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陈明博士化验头发、手、脚指甲样本做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与新疆同一年龄段的正常儿童相比彭永康的数值差距很大,与造骨有关的铬,不到正常人1/4,促进骨骼生长的锌,则不到正常人的一半,锌、镉比值极低1/5,钾含量是正常人的35倍,钠含量是正常人的120—150倍,导致骨质疏松的有害元素镉则高出正常人2倍,这些微量元素的异常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代谢并造成骨骼变形、骨痛、导致骨质生长异常[25]。从上述实例可看出疾病的产生很简单,就是体内“元素不平衡”通过调节体内“元素平衡” 后疾病就可治愈了。
8.中医治病基础理论就是元素平衡的治病理论
8.1 从中医几千年治病的经验看,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阴阳平衡”“虚实补泻”无疑是正确的。制约中医发展的是中医治病的物质成分是什么?“阴阳”代表什么?或者说平衡阴阳的物质是什么?从现代研究的文献资料中发现中医治病的物质成分是各种元素,又发现“阴阳”代表的是“元素”平衡“阴阳”是“元素”,所以说中医治病的理论就是元素治病的理论。现代医学在研究元素的应用时也发现元素的使用是平衡的,破坏了元素的平衡将产生疾病,这个结论与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相吻合。从现代医学元素研究文献资料及医疗实践验证与中医治病基础理论是一致的。
8.2 从前中医的“阴阳”很含蓄朦胧,现在还其本来面目“元素”就有了“万病不出乎元素多少,万病不出乎补少泻多”这应是现代医学治病的公式,也是一切疾病的产生、治疗的公式。上述的古代、现代医疗实践及民间医疗实践证实这个观点,也验证古人说的“药食同源”及古希腊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的格言“你的食物就是你的医药”的观点。它们都是通过饮食的调节达到平衡体内元素而治愈疾病的。从现代元素研究到现代医学发现百病都是酸性化体质产生的,都在验证一个观点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体内“元素不平衡” 的结果,治疗就是调节体内元素平衡,中医治病基础理论“平衡”规律。
8.3 在1996年第四届微量元素与健康研讨会上,参会的600位专家一致认为90%以上的疾病都是由于人体内矿物元素平衡失调引起的。诺贝尔奖的两次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著名化学教授兰纳斯.鲍林博土更明确指出“人类所有疾病均可源自矿物元素缺乏”。
从现代元素研究到传统的中医治病都在验证元素对疾病产生与治疗的作用,中药的350多种矿物药含90多种元素成分,就是印证了中医是最早应用元素平衡规律治病的典范,古代的技术不能验证中药的成分,但在应用的规律上与现代研究元素应用规律完全一致,是“平衡” 的规律。可以说这是古老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产生与治疗的相互验证,这不是什么巧合,这是人类在研究治疗疾病的毕然结果。中医治病的本质被认可之日,也就是中医被重视之时,也是中医大发展之时,也是中医被世界各国认可之时,也就是一切疾病被治愈之时。
9.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基础理论,推动中医药学使用发展。
9.1中医治病的本质,调节阴阳平衡物质成分“元素“的提出,是在继承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对中医的临床及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研究而产生的新的观点、新发现,经综合归纳总结而提出的新理论,它是在继承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上,又能全面科学的解释传统医学理论不能解释的所有问题,又能为指导现代技术条件下中医的针灸、中药治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又能经得起现代科学对它的验证,因为它来源于现代科学医疗实践为基础的理论。
9.2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中医基础理论。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理性思维及悟性思维,要善于发现捕捉新的观点、新发现,赋予其现代医学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中医治病本质 “元素” 的提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产生而提出新的中医治病理论。它能科学地解释经络治病,中药治病原理。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是中医药学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化,制药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中医药学历史上任何一次发展和繁荣都是在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而实现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毕然推动世界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它将造福于世界人民。
世上许多复杂的事情原本很简单,而有的简单的事情其实很复杂,复杂和简单都是相对的在变化,在转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市针灸研究所“针灸治疗手册” [M].上海市出版革命组.1970。P·187
2、王飞儿“单味黄芪治疗过敏性鼻炎,” [J].中医杂志2000Vo1.41№6P·331
3、吴志成、吴斌“蚂蚁的食用及药用” [M].金盾出版社2000。P·65
4、兰友明、鲍雪娇、兰义明“滑石治疗痛风病” [J]. 中医杂志2000Vo1№5.P·266
5、程彬彬“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J].时珍国医国药2000Vo1.11№9.P·858
6、沈坚华、李小坚、李淑萍等人“补肾调肝法治疗对精液异常患者精液微量元素改变的观察” [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2001.Vo1.№5.P·35-37
7、赵伟民 “经络的物质基础分析” [DB] 人体科学论坛 .网上
8、穆祥. 段惠琴. 陈武等人“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Vo.1 No.12 P47-52、
9、张普陶“破解长寿密码” [M].华文出版社2002、P·100-101
10、于澎、白桦、吴刚等人“针刺疗法对20例白塞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J].中医杂志、1999、Vo1.40№.11、P·665
11、赵琍珏“针灸治疗男性不育及性功能障碍疗效及微量元素分析” [J].针灸临床杂志2003.Vo1.19 №.2P·6-8
12、文献资料、临床生物化学、第三节微量元素、[DB]大众医药网、
13、邓双蓉、潭礼“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元素平衡性家禽生产” [DB]中国家禽业信息网
14、人体内各种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含量表 [DB] 大众医药网、西药天地
15、7.3无机盐“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DB]中教育星多媒体教育资源库&平台网。
16、程中华、王润生“健康美食新概念” [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P16
17、黄佩丽“微量元素的明星—钼”[DB]北京师范化学系 网上。
18、小雨“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 [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P—410
19、小雨“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 [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P—411
20、酸碱对癌症有主要作用[N]香港文汇报 1996年6月15日
21、张普陶“破解长寿密码” [M].华文出版社2002、P·146—147
22、亨利·G·比勒(美)“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M].梁惠明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
23、甲田光雄(日)“百病生菜食防治法” [M].李刘坤译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
24、周蓉、罗敏、王占生译(美)MartinFox.“健康的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5、“鬼怪骨”一个待解的迷 [N] 北京晚报 2003.10.4
200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