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2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8-13 17:5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4/03 06:46am 第 1 次编辑]


“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胆气春升”之说,始见于李东垣《脾胃论》。李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很清楚,“胆气春升”是李氏用以说明胆气生发的作用,有如春天少阳生发之气,万物生长,是五脏六腑升降的根本,把胆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五脏六腑之首。由于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此说一出,世多宗之,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中医理论。


我们认为,李氏为凑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首先就犯了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的错误。所谓“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此“少阳”无疑是指足少阳胆经,以十二经太少阴阳立论也。但此处之少阳与四时之气相配,可知此“少阳”非十二经阴阳之“少阳”,乃四时阴阳之“少阳”也。《汉书·律历志》说:“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肝主春,属东方,故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于脏为肝也。很明显,李氏之所谓“胆气春升”,实质是“肝气春升”。


二、李氏立升阳各方,不是升胆之阳,而是重在升肝之阳。《脾胃论》中之所谓“升阳”,是升“少阳胆气”之阳。但要升阳,必须除湿,只有湿化,阳气才能不被郁阻而上升。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注重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体现升阳益气的方剂,其中风药与益气药不可缺少。因风能胜湿,凡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以复脾胃之运化以除湿也。可见,李氏之所谓升阳,重在升肝之清阳也。李氏之所以重视益气,因人参、黄芪、炙甘草性甘温,不但为脾之所喜,亦肝之所喜。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缓”亦顺肝之性。人皆曰肝无补法,此非见道之言也。可知李氏用药并无半点提升胆阳之意,其谓“胆气春升”,实为“肝气春升”之代用词也。


从以上两点可知李氏不惜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其目的是为了偷换概念,从“肝气春升”暗渡到“胆气春升”。


三、将胆置于五脏六腑之首,不符合《内经》旨意,根据《内经》脏象学说,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而六腑是属于管腔性器官,主要是“传化物”,对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而胆只不过是六腑之一,只配合肝脏谋虑主持决断而已。且其所贮藏之胆汁,需由肝脏分泌而来,其胆汁向小肠排泄,亦有赖于肝脏的疏泄作用。胆又何能凌驾于五脏六腑之首呢?


四、胆以通降为顺。六腑是以通降为用的,如果胆汁上逆,除了胸胁胀满疼痛外,还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淤滞外溢于肌肤,则可出现黄疸。所以,对于胆气郁结,湿热内蕴一类疾患,临床上一般采用清、疏、通、降的法则进行治疗。


李之所以有“胆气春升”之说,完全是没有弄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真实含义,但是在经文面前,他又怕背“离经叛道”的罪名,所以,他只得牵强附会,偷换概念作解。“胆气春升”之说,虽凭他的名望树起来了,但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严重扰乱了中医理论。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胆气主升”列入了胆的“生理特性”:“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我们认为,凡是错了的东西,不管名声多大、地位多高,都必须清除。李氏“胆气春升”之说,不知贻误了多少人,也当“清理”了。凡是扰乱中医理论的,一定要清理门户,到此为止,再不能让其泛滥贻误后人了。
2
发表于 2003-8-14 00:4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8/14 07:02am 第 9 次编辑]

好!先生的论“胆”,有“胆”识,有“魄”力!
对李东垣先生的东西,我一直是极力反对的。《脾胃论》的专主脾胃吧,已大失脾胃居中属土之经义,讲起什么“下焦包络之火”、“阴火”,说“火与元气不两立”;而其《内外伤辨惑论》,竟把内外伤对立,大失岐黄、仲景四时六气圆机,只不过把“少阳病”、“厥阴病”改头换面的拿出来,标新立异而已,却足以乱了中医的阵脚,生硬的切割了“如环无端”之机!
中医发展史上的的三大失误:唐宋时期的“阳明者,胃中寒”之被理解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金元时期的“厥深者热亦深”及“口苦咽干目眩”之阴虚,被孤立的列为“中气不足”,而冠以“内伤”之名,特标其新而立其异——立其与被掏空了四分之一的“外感”之异;明清时期的温病之从伤寒独立,而殊不知“白虎汤”的“和之”之义,不知三阳合病、阳明病、厥阴病治用白虎汤之经义!
总之,阳明病中寒而“外证”身热,、厥阴病内热而手足厥寒。“有诸内”并不“形诸外”的“出人意料”的“匪夷所思”的病机不传,故而一源三歧!歧路亡羊的教训,古老吗?!
《孟子·告子上》一篇中,是用专题来批驳“有诸外必形诸内”这一邪说的,到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 朱丹溪 那里,就成了有理的了,到了当今的统编教材里,就成了真理了——“藏象学说”的基础——直可谓“圣旨”了,亏的孟子还只是个“亚圣”,否则,假传圣旨的罪过,可不小的呢!

说什么“中医的诊断的基础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哲学思想来推断”!这样的诸种推许的说法,不一而足!诸位只要在Google 里,用“有诸内必形诸外”作关键词,查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但是,《孟子》的经义,到底如何呢?且看原文:
“(淳于髡)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有诸内,必形诸外。我没看到贤者,这,是因为本来就没有贤者呀,要是有的话,我淳于髡“必识之”——好大的口气。)。」
  (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孔子在鲁国为司寇,不被重用,不得已只能跟着去祭祀。燔肉没上来,孔子就不肯走,也不脱/税帽子。不知礼的老百姓,以为孔子在那里,是等肉呢;其知礼者,又以为人家都脱帽行礼一过,走了,而他连帽子也不知道脱,为无礼!孔子两面不是人,也不过是为的“不苟去”,不愿意马马虎虎的了事,而是必等到燔肉来了才行脱/税冕之礼罢了。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孔子,有诸内了,必形诸外了吗?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孟子,赞同淳于髡的观点吗?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正因为出汗过多,才导致了“中寒”,“阴盛则内寒”,汗哗哗地往外出/阴盛,里边也就寒了/内寒,表里一致了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仰,汗不出而热”)
厥阴病,“厥深者热亦深”,其外手足厥寒,内中却热得很,表里一致了吗?      
  有诸内,必形诸外?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中医诊断的理论基础?原来,中医就是这样看病的?还是马克思说得好:如果事情就这么简单,科学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不是原文,请关照)
全都是,对春秋“玄机”的不能理解,阳明、厥阴之经义不传,演出了那“三大误失”!(不过老祖宗可早就说了:独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也就是阳明反从太阴、厥阴反从少阳!)
尽如意,“胃中寒”一旦改作了“胃家实”,“厥阴病”也纯是残简错失?!(有了这样的理由、有了合理的解释,当然可以心安理得了!)
同意先生的意见,是该  正本清源  的 时候了!!!
“凡是扰乱中医理论的,一定要清理门户,到此为止,再不能让其泛滥贻误后人了。”
[move]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
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
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
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
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
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
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
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
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
天之道毕矣。[/move]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
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
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
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
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
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
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
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
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
天之道毕矣。
3
 楼主| 发表于 2003-8-14 17:0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TO黄岐建中汤:
谢谢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看来先生不但对《内经》、《伤寒论》深有研究,而且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也钻研得很深。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敬佩!
4
发表于 2003-8-15 17:16: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先生言重了,在下不过是一时冲动,说出了其他人其实也想说的东西。不过,还是  戴雪松  先生的提醒是:
万事不可操之过急,稳定是第一!中医学术,目前面临的危险因素太多了,已经是泥菩萨过桥,我们还能在这里“拆桥”吗?真是掉到河里,可就呜呼了!
我们还是考虑一下  古籍整理的问题,好吧?
5
发表于 2003-8-16 05:4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刘先生所见,很有道理。刘先生的胆识,令人欣佩。请继续努力。
6
发表于 2003-8-16 09:24: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一句话:We are in the same boat!
           (同舟共济!)
7
 楼主| 发表于 2003-8-16 16:4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TO黄岐建中汤 :
Yes,Yes.....
I agree with you.
呵呵。。。。。。
8
发表于 2003-8-17 14:12: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好文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03-8-17 16:5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TO 徐小周  :
谢谢。
呵呵。。。。。。。。。
10
发表于 2003-8-17 18:5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
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
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
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
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
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
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
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
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
天之道毕矣。”
    恳请黄岐建中汤先生就此表高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19:55 , Processed in 0.0762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