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5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辨症汇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4 21: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诊易知
十二经络所属:
手太阴属肺       手少阴属心         手厥阴属包络
足太阴属脾       足少阴属肾         足厥阴属肝
手太阳属小肠     手少阳属三焦       手阳明属大肠
足太阳属膀胱     足少阳属胆         足阳明属胃
四诊易知:
望色:额心 鼻脾 左颊肝 右颊肺 颧肾 面上之部位可察也。
      肝青 肺白 心赤 脾黄 肾黑 面上之五色可察也。
      部位察其相生相克。五色察其有神无神。大抵外感不妨滞浊,久病忌呈鲜妍。惟黄色见于面目,既不枯槁,,又不浮泽,为欲愈之候。  
望舌色:舌上无胎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指无胎言)。若有白胎为半表里。黄胎为在里。黑胎病入少阴多死。胎润有液者为寒;胎燥无液者为火。舌上无胎如去油猪腰子为亡液,名镜面舌,不治,宜与病症相参不可执一。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07:34: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闻声:
     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语言首尾不相顾者为神昏。狂言怒骂者为实热。痰声漉漉者死。新病闻呃者为火逆。久病闻呃者胃绝。大抵语言声音不异于平时为吉。反者为凶。。
问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咳俱当辨,九问久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脉:
             左寸心小肠   左关肝胆 左尺肾膀胱
             右寸肺大肠   右关脾胃 右尺命门三焦。
     脉法统论:
    何谓无病之脉,一息四至是也。
    何谓五藏平脉:心宜洪、肝宜弦、肺宜濇、脾宜缓、肾宜沉。又兼一股冲和之气乃胃气也。
    何谓四时平脉: 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濇、冬宜沉,四季之未宜和缓是也。
    何谓男女异脉:男为阳宜寸大于尺,女为阴宜尺大于寸是也。妇人有孕之脉尺大而旺,或心脉大而旺也。妇人血崩则脉尺内虚大弦数也。妇人半产则脉革,妇人产期至则脉离乎经常也。若尺脉微弱而濇,小腹冷、身恶寒者,此则知妇人无子也。小儿之脉七至为准也。
    持脉秘旨:
   脉之为道
一曰浮,浮者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于肌肉之上而始见为里病也。
一曰迟,迟者一息脉来二三至或一息一至为里病也。
一曰数,数者一息脉来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为热病也。
一曰细,细者脉状细小如线主诸虚之病也。
一曰大,大者脉状粗大如指主诸实之病也。
一曰短,短者脉来短缩上不及寸下不及尺为素禀之衰也。
一曰长,长者脉来迢长上指鱼际下至尺泽为素禀之盛也。
浮而数为表热,浮而迟为表寒。
沉而数为里热,沉而迟为里寒。
又于表里寒热四者中审其为:
细,则属于虚,大,则属于实。
又须于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中审其为:
短,知素禀之衰,疗病须兼培其基址;
长,知素禀之盛攻邪务绝其根株此凭治病之秘法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3:4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野居士在 2005/10/25 02:10pm 第 1 次编辑]

辨证汇篇卷一
    凡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辨,为病之根,为治之源,每症中皆有互相也。如:
阴中之阳阳中之阴
表中之里里中之表
虚中之实实中之虚
寒中之热热中之寒
                        阳证
           阳证三阳病采薪,脉浮大数痛头身
           唇焦烦渴冷须喜,口燥神狂壮热辛
           手足暖温溺涩短,面容红赤大便陈
           咽干合以强项等,治法汗和兼下珍
阳症,太阳、阳明、少阳也。初病发热、头疼、项强、唇焦、口燥、烦渴、喜冷、面色赤红、手足暖温、爪甲红润、大便闭、小便赤涩、脉浮洪大数,皆阳症之候。治法宜汗和下也。
                        阴证
            阴病三阴受病称,恶寒战栗冷肢冰
            体重转侧不趋痛,身倦形疲欲寐徵
            脉式濇沉细小看,面色惨黯无光凭
            泻利呕吐尿清白,药用补温两法乘
阴症,太阴、少阴、厥阴。初病恶寒、战栗、体重、难转侧、呕吐、泻利、小便清、倦卧、欲寐、手足冷、爪甲青、面色惨黯无光、脉沉濇细小,此症之候。治法宜温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0: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表里证
              表病恶寒发热随,头身双痛脉浮皮
              里因谵语恶潮热,便硬脉沉有力加
表症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脉浮为适症。
里症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腹胀满、脉微沉、滑、有力,为适症。   
                         虚实证
               虚乃中空神弱疲,须看脏腑用方施
               实当标本有余辨,标是邪停本滞医
  虚者:阴虚、阳虚、标虚、本虚。
  实者:标实是邪住久停也。
里实内中偏胜。如心有火邪;肺有风寒;脾有食积、虫痞、湿热;肝有郁怒之气;肾有火邪、寒气迫于外肾、疝痛。
                         寒症
             厥气胸中逆积情,肾关于胃胃寒成
             外寒斩破肾关里,非是伤标病客荣
                    表热里热辨
           表热不休尿白施,麻黄无汗有桂枝
           炊蒸里热尿红赤,三承凉膈重轻规
发热不休尿白为表热。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如炊笼蒸蒸内越于外,尿赤为里热。
                   阳热阴热辨
          舌干燥渴烦阳经,苔润宜清白虎轻
          厥冷热兼清糓利,阴经舌燥白通升
发热口燥舌干烦渴者,乃阳经之热,舌苔润治法宜清,如白虎解毒之辈。
发热坚决冷、下利清糓者,乃阴经之热,舌苔燥治法宜温。四逆、白通汤之辈。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12:5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外感表症,六淫所伤也。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迫人肌肤则生病。
     伤风
风本阳气卫先伤,口渴心烦肌热荒
浮脉恶风头上痛,药宜解表最为良
    伤寒
寒为冷气先伤营,身冷恶寒脉紧成
口喜热汤肢带滞,药兼温散两相并
    伤暑   
暑伤溺赤渴神昏,荣病汗多肺喘烦
静得贪凉寒热病,倦焚面垢动为根
    暑症,口渴、心烦、溺赤、身热、脉洪而虚、暑挟湿并行、舌苔必白,为适症。
    从皮肤入扰荣则汗出
    从鼻入迫肺则烦喘
    从口入胃则呕吐
先夏至为病瘟,后夏至为病暑。
因冒赤日走长途,六一散、白虎汤。
因贪凉避热于高厦凉室香薷饮 。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18:3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伤湿
湿由溃烂气蒸成,中觉沉重滞卫荣
骨肉酸麻多不利,萎筋热肿并相生
            伤燥
燥乃久晴多属秋,鼻咽口舌燥无休
大便闭结不宜热,方用清凉勿误投
            伤火
热气蒸成火病阳,心身狂热弃衣裳
大便闭结小便赤,治法疏通药用凉

内伤者,里症有气、血、痰、郁四字之别 。
           气
气根属肾肺鼻通,或因伤本或标攻
诸症百病难枝举,数字规模变化工
           血
心为生血统司脾,居住肝经血海持
吐衄与便诸血证,内伤外感辨相宜
          痰
痰病中央失运枢,糓津不布变痰趋
须当标本相因症,治法神机勿忘铢
           郁
郁乃久停一发因,七情内屈引当伸
六淫外迫何经病,药应疏通辨久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7:1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太阳(小肠、心,膀胱、肾相表里)
太阳经证恶寒量,发热头痛连项强
实邪无汗(脉)浮紧象,恶风自汗(脉)缓虚伤
(实邪方用麻黄汤,虚邪方用桂枝汤)
太阳府证躁烦(不眠,脉)浮,(口渴)饮呕(吐)溺无蓄水(症)愁
小腹满鞭尿自利,如狂蓄血脉沉求
(蓄水症方用五苓散,蓄血症方用桃仁承气汤)
                    阳明(大肠、肺,胃、脾相表里)
阳明经症鼻中干,(一身)壮热不眠(难睡也)目痛看
有合少阳兼口苦,太阳同见恶寒单
(阳明经兼少阳方用葛根汤加柴胡,阳明兼太阳方用葛根汤加桂枝,阳明经本症用白虎汤)
阳明府症闭便知,潮热狂言汗四肢
便燥少阳邪传胃,太阳尿数大便(结、闭)迟
(阳明府合太阳方用麻仁丸,阳明府合少阳方用蜜煎导方)
              少阳(三焦、命门,胆、肝相表里)
少阳经证苦咽干,二火目眩虚实看
寒热(于外。胸胁苦)满(不食。心)烦虚(火)喜呕,(外亦寒热郁郁微烦)胸(心痞)鞭善呕(不止)实邪(实火)干
(虚邪方用小柴胡汤,实邪方用大柴胡汤)
少阳府证热寒中(在内),痞痛利呕脉必弓
痞后呕先(因呕而痞)多不痛,方当半夏泻心通
胸中(有)热(作)呕胃(中有)邪(作)痛(用黄连汤),胆火下脾自利攻(乃胆火攻脾)
加减黄芩汤变用(胆火攻脾用黄芩汤,攻胃用黄连汤加半夏生姜汤),上逆胃呕是邪冲
8
匿名  发表于 2005-10-27 11:21:07

[原创]辨症汇编

顶,谢谢,我已经打印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06:2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太阴(肺、大肠,脾、胃相表里)
太阴邪病化从阴,自痛腹中兼满斟
手足自温利(大便利也)不渴,再加吐食脉多沉
(方用理中汤,四逆汤辈)
          少阴(心、小肠,肾、膀胱相表里)
少阴水化而为寒,脉细沉微腹痛难
背上恶寒但欲寐,口和尿白利清漫
(此症有三治法:1。宜用回阳法,首重在温剂,真武汤,四逆汤之辈。2。交阴阳。吴茱萸汤。3。微发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火化热邪从,脉息数沉郁寐容
外躁(肾脉不能上通于心则躁)内烦(心脉不能下交于肾)下利水,口干不卧尿红浓
(治法宜救阴法,补正攻邪)
            厥阴
厥阴消渴(火盛)气升冲(火逆),食则吐蚘风化中
(木)克土能肌(火邪消物)不欲食(木侮土也),病肝内火郁相攻(病相火郁)
(于内是厥阴病,发于表则为少阳病,更加心中热,闻食臭则上隔而吐出,下之利不止)
厥阴为两阴之交尽,厥阴主肝而胆存于内,则厥阴之热少阳之火内发也。
10
发表于 2005-10-29 09:0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辨症汇编

谁把民族医药给封了!还我民族医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08:13 , Processed in 0.0512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