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家族药物分类及用药特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8 17: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土家族居住在湘、部、黔、渝四省(市)边区,地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各种动、植物药的生长,药物资源丰富。土家医对当地民族药的应用品种多,方法独特。
    一药物分类
    一是按药物性能分类。土家医将常用药物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冷性药(寒药)、热性药(温药)和平性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如五虎进、滚山珠、见血飞、八里麻等一类药物为热性药(温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如地苦胆、水黄莲、九牛造等一类药物为寒性药;介于寒性与热性之间的药物,其作用平和称之为平性药,平性药多为补养一类药物,如土人参、土沙参等。
    二是按药物的作用分类。分为败毒药、表药、赶气药、赶风药、赶火药、赶食药、消水药、下药、止咯药、补药、止痛药、止血药、活血药、止痢药、止汗药、喜药、隔喜药、打伤药、打虫药、火疤药、蛇药等二十多类。在土家族民间,药匠们还将作用大致相同的药物按序数分成若干大类,如将具有赶火败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除风湿等功能药物称之为“七十二七”;把具有通筋舒脉、消肿祛瘀、活血止血、赶火败毒、祛风祛湿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还阳”;把具有补气、润肺、健肝和中、强心补肾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
参”;把具有赶风祛寒、活血散瘀、赶火败毒、赶气止痛、利湿通淋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莲”;把具有赶风除湿、活血止痛、赶火败毒、止咯化痰等功能的药物称“七十二风”;把具有消肿散瘀、舒筋通脉、活血止痛等功能的药物称之为“三十六蜈蚣”;把具有止血止痛、活血散瘀、消肿等功能的一类药物称为“三十六血”。此外,还有称为“七十二藤”等类的药物。
    二用药方法众特点
    (一)用药方法
    在土家族民间流传的用药习俗有几十种,但常用的只有20多种。土家医用药以内服和药物外用为主。内服法主要用于人体“三元”——气、血、精失调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有:煎服法:将药物煎水内服。炖蒸法:此法多用于体弱多病的慢性患者,用某些具有补性的药物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鸡、蛋、鸭、甲鱼、猪肉共清蒸内服。蜜丸法:将药物研粉与蜜加工成丸剂内服。包裹法:是将某些有异味或在煎药时易于破坏药性的药物,用米饭、熟面皮或豆皮等食物将药物包裹捏成小团子,然后备服。冲服法:是将药物焙干或烘干研细免开水冲服,如鸡肉金、五谷虫焙干研末,用温开水冲服,主治小儿病症。另外土家族民间盛行冲阴阳水内服,治疗或预防疾病。嚼法:是将药物洗净直接放入口中慢慢嚼烂内服,如嚼核桃仁内服能润肠通便,嚼大蒜泥含于口中,能治龋齿引起的牙痛。另外,口嚼清热解毒药、消肿药物外敷可治疗外伤、蛇伤等疾病。酒浸泡药物法:将某些滋补药物或祛风止痛活血的药物用白酒浸泡后内服,治疗慢性疾病。煨法:将某些药物用辅料包裹直接放入炭火灰中煨熟,剥去辅料或外皮内服,如谷糖煨冬瓜压汗内服,主治脱津症。煨制药材还用于外治疾病,如煨罗卜外敷治疗冻伤。挤汁法:将生药洗净直接将药汁挤出,内服治病,如用路边黄挤汁内服,主治白喉。也可将挤出的药汁外擦治疗皮肤病或疱疮。
    药物外用法多用于外伤、皮肤病、虫兽蚊伤等病汪。较为常见的有:外敷法:将药物熬成膏剂或直接将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或贴敷穴位,治疗疾病。外洗法:将药物熬水去药渣,用药水洗患处或浸泡患处,如用茄子树蔸、辣椒树蔸熬水洗冻伤处,治疗冻伤效果好。药浴法:用药物热水或将药物制备成药液兑热水进行药浴,此法即可治疗疾病,也可预防疾病。熏蒸法:利用药物蒸气治疗疾病,方法是用一特制的熏蒸床或熏蒸仑,治疗时患头面部伸出,用药物蒸气熏蒸30分钟,治疗风湿病症等疾病。调擦法:用药物研末与蛋清、茶油、黄酒、米泔水等调料调合均匀,涂擦总处治疗皮肤病。如用木姜予树根切细焙干研末,用茶油调匀,擦患处,主治癞子头(头癣)。佩带法:用某些芳香药物勿碎装入布袋内,佩带身上预防瘟病。土家族民间习用药物缝制的“长命缨”,佩带在小儿手臂上,一般分男左女右,用于预防疾病。药灸法:将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烂,外敷在一定的穴位上,发挥其药灸作用,使穴位起小水泡。除去外敷灸药,让水泡自行消退。除上述常用的用药外,还有药汁点眼法、药物塞界法、药液喷喉法等方法。
    (二)用药特点
    1、注重药物配伍禁忌
    土家医在配方上讲究简炼配方原则,民间多用单株或1—3味药物组成,单味药易于采集,不受配伍影响疗效,特别是在抢救急重症病人时,因地制宜的采集某些单味药,起到应急作用。土家医在习用单味药的基础上,把多种药物加以适当的组合,充分利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其目的是增强药物疗效。还将能产生拮杭作用的药物配合应用,以改变其性能,减少毒副作用。在药物的配伍上还注意药物间禁与忌,土家医总结出土药的反畏现象,有十三反、十四反和三十六反之说。这些反畏之药在性味上,有寒药反温性药物的,如金盆草(苦寒)反细辛(辛温);苦寒反苦寒的,如山虎反本通;苦寒反甘平的,如山虎反血竭等。在毒理上,十七反、十八反中药物有毒的居多,如有大毒的乌头、过山虎、斑蝥;有毒的金盆草、山虎、五爪龙;有小毒的九龙盘、五加、细辛、血竭。这些有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上注意的反畏现象,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土家医在应用药物治疗时还讲究忌口,各种劳病、伤疾、疤疮患者不能食发物,如雄鸡、鱼、虾、母猪肉、羊肉、牛肉、狗肉、马肉、魔芋豆腐等;孕妇、产妇、体弱多病的人忌各种生冷、腥臭和有刺激的食物,或赶血赶气之类的药物;在服药期间忌茶水、生水,还忌过苦、过甜、过陈、过酸的食物。另外在配方时,医生们常用引药,如黄酒、陈
醋、米泔水等,以加强药物疗效。
    2、植物药为主,多为鲜用。
    土家族民间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达千种,但常用药物一般在250—300种左右,多以植物药为主,其中草木植物居首位,动物药、矿物药应用较少。在植物药的应用上多为鲜用,对毒性少或无毒的药物,一般不经过特殊处理,直接用于病人,以口服或外用为主。用鲜药不易破坏和损失药物的有效成份,临床疗效好。鲜药鲜用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具有经济方便、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3、民间用药经验丰富
    药物性味上的谚语有:藤木空心定祛风,对枝树叶可除红。枝叶有刺可消肿,叶内藏浆败毒功。苦麻药物能赶气,酸燥止痢甜补牌。香淡祛风都能用,涩口追舌治伤力。辛能定痛祛寒湿,升主生肌补益用。苦寒草药消炎热,酸涩收敛抵污浓。在药物功效上的口诀有:打得地下爬,离不开四两麻。打成稀巴烂,离不开地罗汉。打成一团渣,离不开海金沙。打在地下困,离不开五虎进。蛇蛟一支箭,狗咬一支蒿。身带半边莲,敢与蛇睡眠。这些谚语、口诀言简意赅,既是土家医用药经验的总结,又具朴素的用药理论,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
2
发表于 2005-12-19 06:50:34 | 只看该作者

土家族药物分类及用药特点

谢谢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1 15:50 , Processed in 0.051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