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05|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0 22: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野居士在 2006/04/11 06:41am 第 2 次编辑]

                                原序
    是集药方十五卷草创于培兰社,潘君华国,博采备纂,继彙考辑增辑.总其成于靖邑梅林外翰魏景文先生而书遂大全.先生邃于经学讲究制义声律皆有雕梨行于世.而歧黄之衍则尤精究而擅长.救人疾病无算.是集自医宗金鉴外.凡一切已验良方皆碎采备录.
                          诚敬全集内科门
伤寒
    症候不一、兼有传变,非单方可治也。今惟传一外治妥效之法。凡医药不便,恃此急救。颇有奇功。
    外治熨法:治伤寒胸膈不宽作痛、一切寒结、热结、食结、痰结、痞结、水结等症,并中气虚弱、不堪攻击内消者。须以此法熨之。滞行邪散。其效如神。葱白头一大把 老生姜二大块 生萝卜四五个 如无时以子一合代之。三味共捣烂用布作两包。轮换久久掩熨心胸胁下痛处。无不豁然自开。汗出而愈。如数次炒干则烹之以酒。且不宜太热。恐炮烙难受也。若大便结兼熨肚脐腹。
2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06:24: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又犯内伤方:凡伤寒受内伤食积蓄血小腹硬胀不能言语/神思欲脱/两目直视手足强仆症候极危难以下药者,急用紫苏半斤煎浓汤,将大手巾折数层.蘸透热略绞干乘热摊肚上至脐以下,用手在巾上旋摩冷则再换.数次候暖气透入其宿块粪硬块自下而病愈.如肛门闭结不通不得下须以稠蜂蜜和猪胆汁熬炼成条插入粪门导之自通.此法屡验.即下后须用药调理.
     伤寒狂走:有用新抱出鸡子的蛋壳煎汤服即安睡亦奇方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55: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阴症
      此症腹痛肢冷,昏厥.或面唇青,手足紫黑.多因得于大吐大泻之后.又或因房事而发.男死为脱阳.女死为脱阴.方用葱白一大束去根及青叶留白约二寸.以布条围成饼.烘热安放肚脐上以熨斗在脐上熨之.葱烂再换.俟热气透入即愈.内以连须葱白七大根捣烂酒煎浓灌之.阳气即回.
     阴症握阴取汗法:蜂房三钱烧存性和葱白五寸同研为丸着手中.男左女右握于阴口.静卧出汗即愈.
     治阴症肚痛欲死立刻见效.并治伤寒夹阴.枯矾 火硝 胡椒 黄丹各一钱 丁香五分 共为细末陈醋调成团握在手心.男左女右以布帛绢扎紧手久之汗出即愈.
4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3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外感风寒
    神白散:治感冒一切风寒。
白芷一两 甘草五钱 淡豆豉五十粒 加生姜三片 葱白三个 水煎服出汗愈。
    药茶:治天行时气头痛伤风、腹中饱闷、小儿呕吐、身热等症甚效。
枳壳 陈皮 神曲 麦芽 紫苏 乌药  厚朴 川羌活 楂肉 石菖蒲 右药各二两,炮制再将陈细茶一斤 同药炒燥收贮。每用二钱煎汤服。头痛加葱头、余引审病酌加可也。甚效。
传家宝治风寒方:此症头痛发热脊强恶心遍身拘痛,用黄须葱白六七根 生姜一两 俱捣碎 陈茶叶五六钱 红糖半钟。开水冲瓦罐中,乘热服被盖出汗即愈。寿世简便方加豆豉一撮。
中寒
    寒中三阴口禁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似乎中风者,或厥逆唇青囊缩者无脉、或卒倒尸厥。脱阴脱阳等症。俱用葱白一斤 微捣炒热分二包轮换熨肚脐下。久久俟暖气透入自愈。并以葱白三寸捣烂酒煎灌之。阳气即回。此华元华先师救卒方也。若病危甚者。再以艾丸如豆大。灸气海穴、关元穴、各三七壮、则脉渐见。手足渐温。可得生矣。气海穴在脐下寸半关元穴在脐下三寸。
中风
    此症卒中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或口眼歪斜、或肢节不举、或喑不能言、其外候也。皆未有不由虚而感者。顾有血虚气虚之不同。中藏中腑之各异。有宜汗宜下。有可治不可治。非可执一论者。兹惟举通用便方以备仓卒救治。
    开关散:中风卒急、先用此散开关。
皂角二钱 细辛五分 共研细末、吹入少许鼻中即醒。如买细辛不及皂角一味亦可。
又砭法:用锋利碎磁片。刺少商穴,出血即解。少商穴在大指指头指甲之内侧,与出指甲之处相齐。只离指甲两边各一韭菜叶宽是也。先从臂上抹至指间使血行下方刺从大指中指刺起。但得苏醒。不必遍刺亦可。
  稀涎方:痰涎壅盛先吐其痰病即轻松。
  皂角四条 明矾一两 共为细末、温酒调下三钱。徐徐灌下。
又方:中风不省人事、得病之日即服此免成废人。
  侧柏叶一把 葱白连根一把 共捣如泥,用无灰酒一大碗。煎二十沸去渣,候温灌服。不善饮者分数次服。
治暴仆痰涎壅塞(种福堂选方):竹沥一盏 姜汁五匙 调入白矾末一钱灌下。
中风痰厥气厥,心头尚暖者,须急用多年古塔古殿上陈石灰,用一合研末。水煎一盏。倾出澄清。窍口灌之。痰下自苏。重者再灌自愈。
又方:治中风中痰及小儿惊风。
    生石膏一两 辰砂五分 各研末和匀。大人每服三钱。若小儿一岁至三岁服一钱 以次递加。用盛蜂蜜调下立效。此仙方也。传方者若受谢及食病家茶酒则不效。
又方:治中风中痰中气中暑及干霍乱等症皆立效。老生姜自然汁一杯 童便一杯和匀灌下。
中风不语方(安海高世陶传,其母染此症传此方果验)不可即用姜汤灌。先用正麻油一杯灌之。即能哼。后以姜汤灌之自愈。
又方出谈录人说极效:荆芥穗为末以酒调下二三钱。立愈。
   
5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21:4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中暑
    中暑者静而得之,如避暑深堂大厦为阴寒所迫。暑不得越故也。外症见热身热头痛。烦躁不宁。或咳嗽发热汗出不止,然必热有进退。胁下有汗方为伤暑。若久热不止。胁下无汗,便是暑月伤寒。症虽少见不可不详辨而妄投汤药也。又腹痛呕泻为冒暑,宜凉解清利。四肢困倦不思饮食。为热伤元气,宜补。忽然昏仆不省人事为暑风,宜清凉。而勿加风经药。不可一概从中暑治也。
   中暑方:蒜头二个研碎 取路上热土日晒净处,若淤泥不可用 搅新汲井水调匀服一碗甚效。
   又方:黑麻炒 井水滤汁灌下即愈。
   又方:扁豆叶捣汁饮亦效。
   又方:滑石六两飞 生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飞 共研细末和匀。每服三钱 凉水调下。名曰益元散。治伏暑泻泄烦渴暑极。宜预服此。
        伤暑中热
    伤暑出丹。凡暑月身热昏沉,未明症候。恐是出丹。法以生白扁豆数粒食之。如不腥吐,则以生扁豆水泡湿研汁一小杯。调水一盏服之愈。
    中热救法。中热者动而得之。如行人酷日赶程,农人炎天劳力。以致津竭汗尽 卒然昏倒名为中热。亦名中暍。切不可误食冷水及受寒凉盖得冷则不可救。法宜用热土搓碎调匀。涂围肚脐外。使数人共尿其中。令温气入腹。久之自愈。此为道途仓猝无措者设。若可办热汤处。则用布蘸热汤,更换熨之。熨脐与脐下三寸为要。醒后仍忌饮冷水。饮之复死。
    又服方:皂角烧存性 生甘草各一钱 共为末。温水调灌。如无药处则用生姜汁或蒜汁一酒杯冲童便或热汤一大杯灌之。无有不愈者。
    生姜饮。凡中热中暑霍乱中风中痰中气数症。俱宜用生老姜捣自然汁一钟和童便一大钟灌服。无药处为简便方。即有痰亦必如此方妥效。
    中暑干霍乱方:用吴萸一钱 木瓜一钱 食盐五分 水二茶瓯温服。
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07:4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霍乱
    得吐泻者名霍乱。其病轻2不得吐泻者,名干霍乱。其病危欲吐泻不泻,心腹胀痛、烦闷欲死、治不得法,皆能杀人。凡遇此症断不可与谷食。即米汤亦不可饮。一入口即不救。须俟愈后平定久久方可进食些少,亦不宜多。
    腹中绞痛无论干湿霍乱:食盐一撮放刀口上烧红以阴阳水一钟冲服。服后腹痛渐止、再服藿香正气散全愈。若无医药处则有一极效法。用锋利碎磁片刺破少商穴 委中穴 二处,使出紫血。即时全愈。万试万灵。少商穴在大指头刺法详见中风门。委中穴在腿湾须手蘸温水拍打,打出紫红纹是也。
    治痧胀腹痛方。凡痧胀夏月多患此症,面色紫赤腹痛难忍。若饮热汤便不可救。即温汤亦忌。凡遇此症速取生黄豆咀嚼咽下。约数口其痛立止。平人食生豆。最引恶心。只有痧胀人食之反觉甘甜。不知腥气。此方即可医病。亦可辨病。真奇方也。(种福堂方)
    华元化仙师危病方治霍乱神效。白矾为末白滚汤调服。
    外治方。霍乱吐泻将死,药不可下者。用食盐填满肚脐。于盐上置艾丸灸七壮。即愈。
    霍乱转筋:用木瓜煎汤服。外以布蘸热汤熨之。凡转筋。男子以手握其阴即愈。女子以手牵其乳向两边即愈。
    急治方。霍乱吐泻转筋。锅底煤 灶额上煤各五分 用百沸汤冲一盏。急搅数十下。以碗盖之。稍定通口吞二三口立愈。以后戒食乌鱼。
    治干霍乱方。只一样腹痛。绞痛不可忍者。切不可吃药。并热汤水。一吃即死。将冷水调食盐吃下。吐则再吃。多吃多吐。则邪散而愈。(种福堂选方)
    绞肠痧。肠肚绞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泻。用食盐一两炒赤泡滚水和童便服。(达生篇方)
    霍乱吐泻方(百一选方):藿香叶五钱 广陈皮五钱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垂死者服之回生。又应验集用。黄土澄水服。又阴阳水服即安。又平和学郑扬休老师方用木鳖子三个置新瓦上焙干去壳用红纸包裹数重捣去油。油须去极净。母丁香二十个同研匀。若无母丁香,公者亦可用。以上二味用好烧酒二三匙拌匀。铁勺上烘微热。置脐窝用膏药一贴盖上一时辰即止。不拘男妇小儿。先吐后泻先泻后吐。皆可用。俱无不立效。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21:2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痢疾
    痢疾多起于暑天之郁热。而又感以水湿雨露之气。红白相间如血如脓甚者如屋漏水,如鱼冻水里急厚重,崩追瘀痛。欲下而不能。欲不下而不得。一日夜数十次。甚至百余次。气息奄奄。坐以待毙。此痢之概也。若骤止其邪。则死生顷刻。若不止其邪。则危绝如缕、欲补气而邪气转加。欲清火则则下行更甚。此时惟有因势利导之方可行。或疑人已气血虚败,更加利导。恐其难堪不知邪气一刻不去则正气一刻不安。古人治痢无止法。信不诬也。方用:白芍三两 当归三两 萝卜子一两 枳壳三钱面炒 车前子三钱 槟榔三钱 甘草三钱 右水煎服。一剂即止。两剂全安。可饮食矣。此方之奇妙。全在重用归芍。盖水泻忌当归之滑。而痢疾则正喜其滑也。芍药之酸以平肝木,使木不敢侮脾土。又有枳壳槟榔消逐其湿热之邪。又加车前子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其真阴之水。所以功胜于茯苓也。又奇其萝卜子一味,盖萝卜子味辣而能逐邪去湿。又能通达上下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祛荡其败污也。少加甘草以和中。则无迫烈之患。此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经年不愈者名休息痢。用虎骨炙焦捣末米汤煎服二钱,每日三服。又抱退鸡子壳。。研极细末。每用一分白滚汤调下。
    饮食不下者名禁口痢。用五谷虫于流水处洗极净瓦上焙干为末。每服一二匙米汤或黄糖汤调下。便能思食。大有奇功。如汤水皆不能下。则用萝卜切片,蘸蜜入口含化之咽汁味淡再换。久则自然思食。再进稀粥则下咽矣。
    痢疾奇方不拘红白久近皆治。有患痢日夜不止越二十八日夜不能睡。用此一服即安。三服全愈。萝卜捣取自然汁二杯 老姜自然汁半杯 生蜂蜜一酒杯 细茶旧的浓煎一杯。和匀服。如无生萝卜多用萝卜子。冷水浸过捣取汁亦可。
    又方:黄花地丁捣取自然汁一酒杯加蜂蜜少许服之神效。(香祖笔记)
    人参黄连汤(陈琼芳先生方)治禁口痢胃口热甚者:人参一钱 黄连一钱 煎汤时时呷之。若吐再饮下咽自安。又用田螺捣涂脐中引热下行。
按人参黄连汤,治久痢禁口及产妇患痢为更效。若初起热甚,当先用它方。以衰其气然后用之。
    治痢方(海上奇方):用盐三钱鼎内炒极红,右手拿水一碗左手拿陈茶三钱 水茶齐下即捞起用碗盖着即吃下立愈 。
    治禁口痢危重者(达生篇方)卢先生传。王瓜藤连叶要经霜者。取来阴干烧灰存性。调香油如膏。纳脐中一顿时即效。
    治禁痢法:用大粉草二两将竹筒一个两头留节放甘草入筒。外边箍合,以泥封之。入粪坑内浸七七四十九天取出晒干。待用。每用一钱煎服。立效。五月五日制更妙。此方愚误服人言诸毒及痘麻毒重者亦可通用。(人言信石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08:0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泻泄
    泻泄初起神效方(验方录要):细陈茶一钱 核桃五个烧枯 生姜二钱 红砂糖三钱 右用水二碗煎八分。清晨服。
    久泄丸(验方录要)治一切久泻诸药无效,服一剂即止。
黄丹一两水飞 枯矾一两 黄蜡一两 用铜瓢溶化投入丹矾二味趁热为丸。如黄豆大。每服只用二丸开水送服。
   泻泄不止方(传家宝方)夏季暑热因多食瓜果致成泻泄者。用橘饼切片开水冲服。神效。
    脾泻方(传家宝方)用炒米碾末筛过红糖开水调干些吃半饱切勿饮茶汤。饥再吃。最止泻健脾。
   虚弱泻(寿世简便方)此方已验。色甚白服香连丸无效者。宜食鸡。并鸡汤煮食物食之。立愈。
    治暑泻湿泻方(出原始)白术 车前子各等分炒为末空心开水调下二三钱立效。
    治腹胀日夜吐泻诸药不效。此气脱也。用益智仁一两 浓煎汤饮之立愈。
    立止水泻方(寿世简便方)车前子 泽泻各一钱 厚朴一钱二分姜汁炒 共为末开水调服。
    又方:龙眼干七枚 每枚针七孔煎茶服即愈。(已验)
    椒朴丸。治脾胃虚冷岁久不思饮食或发虚肿或日渐羸瘦,四肢衰倦吐痢无节。一应脾虚候状皆可服。(苏枕良方):汉椒去目 厚朴 茴香 青盐 右各三两以水二升煮令干焙燥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四丸空心温水服。
及盐汤下。病深者日三服。余表徐君病脾年通身黄肿不能起。全不嗜食。日遣良医治之不效。后有傅主簿传此方。服十许日渐安。自此常服。肌肤充实。嗜饮食。年六十余日行数十里,强力如少年。椒朴丸博济集方及诸集中多载有加附子者。有加姜皮者。皆不快捷。此方得其精要。与病相当如神。慎勿增他药以致不验。(东坡志)
    暴下方(苏枕良方)用车前子为末米饮下二钱。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糓臓自止矣。
    健脾散。治胃泄泻老人臓泄更效。乌头炮三分 厚朴姜汁炙 甘草 炮干姜以上各二分 右服一钱 水三合生姜三片 煎至二合热服。并二服止。予家常贮此药 治脾泄极验。(沈存中序)   
9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22:5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疟疾
    久疟劳疟方(验方录要):鳖甲醋炙 研末。每用二钱调酒服。隔夜一服。清早一服。临时一服。无不效者。
    三日疟仙方(验方录要):威灵仙 柴胡 青皮 半夏各五分 加乌梅三个 桃、槐、桑、柳向东嫩枝各七枚。水煎临发日服。不二服。
    久疟极虚方(验方录要)白术一两米泔浸土炒 老姜五钱 水煎露一夜五更时隔水炖热服。夜发者加当归二钱 轻者三服。重者五服。妥效。愈后多服数剂亦佳。
    外治方(验方录要):用胡椒 硫磺各三厘研末掺膏药上贴脊背正对肚脐眼处。遇期即效。
    又外治方:明雄黄 制附子 真潮脑各等分共研末于未发前一时,以棉花少许包药末三分塞鼻孔中。男左女右。塞药后勿饮茶水。睡过此时即愈。重者依法塞两次必效。小儿减用。
    截疟仙方:首乌四钱 当归三钱 青皮二钱 甘草一钱水一碗。煎五分。去渣露一宿。明早再温服。
    驱疟汤(王隐居方)切不可加减。常山酒煮晒干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五分 水碗半煎半。五更热服。渣以酒浸发前服奇效。
    治服截疟药÷发肿气喘方。此因药内有常山砒信等使疟邪遏抑于内。药毒攻于皮肤头面,故满身浮肿。气逆喘烦躁。用生绿豆或一升或半升连皮捣碎,开水泡出浓汁。凉服。少顷肌肤间有声。一日夜肿消喘止(种福堂选方)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20:19: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敬全集选录

遗精白浊 下消诸方
    神授遗精泄泻丸:茯神一两 山药一两 没药一两 破故纸二两 朱砂一钱半 在用米糊为丸,每服三钱 十日奏功。
    柏子养心丸。治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莲子心二钱 朱砂一分 共研匀开水调服数剂即愈。内无柏子仁取名不知何意。
    心肾两交汤。治劳心过度而遗者。熟地一两 麦冬一两 山药五钱 芡实五钱 川连五分 肉桂三分 水煎服。(经云:黄连 官桂同行能使心肾交于顷刻)
    梦中泄精:韭菜子二两 微炒为末食前温服二钱。
    流精方:用芭蕉大根炒肉食或浸酒饮亦妙。
    遗精白浊:用生韭菜汁同生水酒热服立止。
    又方:冬瓜仁捣烂同生酒服亦验。
    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砂末每二两加生黄柏末一钱 空心开水服三钱。六七服即愈。(种福堂方)
    白浊方:生白果十粒擂水服即效。
    又方:鸡蛋五个开小孔入生白果肉二粒。饭上蒸熟。每日一个即愈。
    梦遗方:川茯苓为末每服五钱 空心温水调服。卧休一日四五服。
    夜梦遗精方:用公鸡胗内黄皮四五个焙干为末。每日空心酒调服一钱。三五次效。
    治白浊:茯苓一两半 茯神一两半 莲肉带心炒去心四两 荞麦炒去壳二两 淮山四两炒 芡实炒四两 肉桂去净皮五钱 莲须五钱 研末正金樱膏为丸。绿豆大每清早滚水服三钱。
    又方:猪小肚入绿豆一两 清水炖熟。如下乌者空心服。下白者半饥服三次愈。
    治白浊滋肾丸:盐黄柏末六两 小乌豆炼密为丸。
    治下消喘嗽验方:莲子3钱 芡实二钱 川贝一钱半 茯苓二钱 白牡蛎一钱 金樱一钱半 正淮山一钱半 扁豆一钱半 神曲二钱 共为末公猪肉四两锉和丸煮熟。另莲子 芡实 绿豆 煎汤送下。
    治久消积年难行方:白头蚯蚓大十余头洗净炒旧老酒二柱香久。将酒服之轻者二三次。重者五六次。虽至至足消小难行至一二十年者亦能全愈。
    夜间不得睡方:灯心草煎汤代茶服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03:17 , Processed in 0.0985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