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科病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12/02 11:13am 第 1 次编辑]


                第三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感冒
    感冒系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理的病证。本病为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若同时在某一地区内流行,“病无长少,率近相似”,则称为时行感冒。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病因病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感冒的发生,往往是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外邪乘虚侵入机体而发生;而体内痰热、伏火、痰湿等邪气内蕴,肺卫失于调节,亦易感受外邪而发病。本病的病因虽系风邪,但因风邪多与寒、热、暑、湿之邪夹杂为患,故秋冬多风寒,春夏多风热,长夏多暑湿。又因人体有阴阳偏盛偏衰之别,感受同一外邪,则有从热化、从寒化的不同,放虽同为感冒,却有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1.风寒束表 寒为阴邪,主收引。风寒束表则毛奔闭塞,肺气不宣。
    2.风热犯肺 热为阳邪,风热犯肺则肺失清肃,股理疏泄。
    3.暑湿伤表 暑必扶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暑湿伤表,阻遏清阳,肺卫不和,留连难解。
    [辩证治疗]
    1.风寒束表
    症状和体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证候分析 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故鼻塞流清涕、喷嚏。寒为阴邪,其气凝闭,卫阳被遏,邪正相争,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均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 祛风散寒,解表宣肺。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列缺迎香支正风门风油合谷
    随证配穴 头痛甚,加印堂、太阳。脊背酸楚甚者,可在背部膀胱经分布处用走罐法。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寒邪外束,致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故取手太阴络穴列缺配鼻旁的迎香穴,宣肺气、利鼻窍。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落街,阳维脉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先犯太阳,故用手太阳之文正、足太阳之风门、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风池,流风散寒。合谷祛风宣肺,解表退热。
    2.风热犯肺
    症状和体征发热恶风,汗出,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喉肿痛,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征候分析 风热外袭,首先犯肺,正邪相搏,故发热。风热为阳邪,热蒸肌表,腠理疏泄,故有汗出恶风而邪不得解。风热上扰,则头胀痛、咽喉肿痛。风热犯肺,肺失宜发,鼻窍不利则鼻塞而流黄涕;肺失肃降,则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 疏散风热,清利肺气。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和督脉穴为主。
    处方 尺泽鱼际曲地大推外关
    随证配穴 咽喉肿瘤甚者,加少商点刺出血,泻人迎。咳甚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大推可用三棱针点刻出血。
    方义 风热犯表,肺受热灼,清肃失司,放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解表清肺,止咳利咽。曲地、大推、外关以解表泻热。大椎点刺出血,以泻热邪。
      3.暑湿袭表
    症状和体征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首黄腻,脉儒数。
    证候分析 暑为阳邪,湿性重浊。暑湿伤表,肺卫不和,故见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无汗或少汗。湿邪阻滞于中焦,故见胸闷泛恶、苔黄腻、脉德数。
    治法 清暑化湿,疏表和里。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孔最合谷中院足三里支沟
    随证配穴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暑湿伤表,肺卫不和,放取孔最、合谷宣肺解表,清暑化湿。暑湿内蕴,升降失权,故取中脘、足三里和中健胃,化湿障法。支沟可调三焦气机,祛暑化湿。
    【其他疗法】
    耳针 肺、气管、内鼻、耳尖、胃、脾、三焦。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10~20min。
    【医案举例】
    1927年淡安寓苏州皮市街。同宅孔氏,29岁,生活艰苦,于4月14日外出归。头痛甚,恶寒发热。余与内子往诊之,脉浮而舌白。为外风地两穴,头痛立愈。又针风府一穴并灸之。逾二时许,遍身汗出而愈。并未服药,仅饮生斐红糖汤,由内子煮赠之。(承淡安针灸选集)
    【按语】
    (l)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
    (2)预防方法:每日自我用手指按摩迎香、合谷2~3次,每次3~5min,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亦可用艾住灸足三里3~5壮。平时常使室内通风,坚持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防御外邪的能力。
                      第二节咳嗽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咳”指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疾;“嗽”指咯吐痰液,有痰无声。有声有痰为“咳嗽”。本还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咳嗽发病较急,除咳嗽主症外,常兼见表证,但若调治失当,可转为慢性咳嗽;内伤咳嗽经久难愈,感受外邪亦可急性发作。慢性咳嗽迁延日久,或年老体弱,脏气大伤,则可并发喘息,成为咳喘。
    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凡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于肺。不论邪从外人或自内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声而咳。
    1.外感咳嗽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不耐邪侵。一旦遭受外邪侵袭,遂使肺气室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使肺气上逆而为咳。由于六淫中风、寒、燥、热等邪性质不同,因而临床可出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咳嗽。
    2内伤咳嗽 肺为娇脏,其他脏腑有病,常可影响到肺。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湿生痰,痰湿上贮于肺;或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所致。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导致肺脏虚报、气阴两伤和肃降无权而为咳嗽。
    【辩证治疗】
    1.风寒咳嗽
    症状和体征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证候分析 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故咳嗽鼻塞。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故咳痰稀薄色白。风寒束表则恶寒发热,邪阻经络则头痛。舌脉亦为风寒外袭之象。
    治法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列缺肺俞外关
    随证配穴 头痛者,加风地、上星。肢体痛楚者,加昆仑、温溜。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外关通于阳维,阳维脉主阳主表,故外关可疏泄阳邪,解表散寒。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列缺为手太明肺经络穴,两穴相配可表里相应宣通手太阴肺经经气。肺俞可宣肺理气止咳。
    2.风热咳嗽
    症状和体征咳嗽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热津液为痰,故咳嗽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风热犯表,正邪相争,闭阻经络,故身热头痛。热邪泄越,胰理流泄,则见汗出恶风。舌脉均为风热之象。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曲池尺泽肺俞
    随证配穴 咽喉干痛者,加少商点制出血。汗出不畅者,加合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尺泽可用点刺出血法。
    方义 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曲地为大肠经合穴,与肺经合穴尺泽相配,表里相应以疏散热邪。取肺俞清热化痰。
    3.燥热伤肺
    症状和体征 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答薄黄少津,脉细数。
    征候分析 风燥伤肺,津液被烁,故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脉为津伤之象。
    治法 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太溪肺俞列缺照海
    随证配穴 咳血者,加孔最、血海。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取肾经原穴太溪滋肾阴,使律液上济以润肺止咳。肺俞直通肺气而止咳。照海列缺为八脉交会穴相配为用,善治喉咙胸隔肺系疾患。
    4.痰热壅肺
    症状和体征 咳嗽气粗,痰多黄调,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外感风热或素有内热,热邪炼液为痰,痰热互结,塞滞干肺,使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故见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热灼津液,则见口干烦热。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象。
    治法 清热化痰,降逆止咳。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尺泽肺俞丰隆列缺曲地
    随证配穴 烦热口干甚者,加大推、廉泉。便秘者,加天枢、支沟。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列缺、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和合穴,与肺俞相配可宣肺气、清肺热。丰隆功善涤痰。曲地清热理肺。
    5.肝火犯肺
    症状和体征气逆作咳,痰少质粘,咳嗽阵阵,面红喉干,咳时引胁作痛,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征候分析 肝火上犯,肺失情肃,自觉气逆于喉,即作阵咳,咳甚则面红。火灼肺金,则见喉干、痰少质粘。因肝脉布两胁,故咳甚则引胁痛。舌脉为肝火内盛之象。
    治法 平肝降火,清肺止咳。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处方 肺俞尺泽阳陵泉大冲
    随证配穴 咽喉干痒者,加照海。咯血者,加孔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尺泽配肺俞以清热化痰止咳。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太冲为肝经原穴,两穴相配可疏肝利胆,使火不灼金。
    6.肺阴亏虚
    症状和体征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敷红,失眠盗汗,心烦,手足心热,形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肺明亏虚,肺失滋润,肺气上逆,故咳嗽少痰或无痰。咳伤肺络,则见痰中带血。阴虚则火旺,故见潮热倾红、失眠盗汗、心烦、手足心热.舌脉为阴虚之象。
    治法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以手太阳肺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肺俞中府太渊太溪经渠
    随证配穴 心烦失眠者,加神门。潮热盗汗者,加膏育。咯血者,加孔最。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肺俞、中府俞募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太渊为肺经原穴,太溪为肾经原穴,两穴相配可滋补肺肾之明以降虚火。经渠理肺气而止咳。
7.痰湿蕴肺
症状和体征 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院作闷,身重易倦,苔白腻,脉儒滑。
    证候分析 脾阳不振,健运失常,聚湿生痰。痰湿上窜于肺,肺失宣肃,则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脾为痰湿所困,故见身重易倦、胸脘作闷。舌脉亦为痰湿内盛之象。
  治法 健脾化湿,祛痰止咳。以手太阴肺经、足太明脾经穴为主。
    处方 太渊太白肺俞脾俞丰隆
    随证配穴 咳嗽兼端者,加定喘穴。院闷纳呆者,加足三里、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太渊、肺俞调理肺气,止咳化痰。太白、脾俞、丰隆健运中州,运化水湿而祛痰。
    8.肺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 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咯痰清稀色白,食少,气短胸闷,神倦乏力,自汗畏寒,舌淡嫩,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 咳嗽日久或久病不愈使肺气亏虚,故见咳声低微。气虚摄细无力,则咳而伴喘。气虚胸阳不振,卫外不固,故见气短胸闷、自汗畏寒。舌脉为肺气亏虚之象。
      治法 补益肺气,止咳平喘。以手大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太渊列缺肺俞足三里气海
      随证配穴 咳而伴喘者,加定端穴。气短胸闷者,加内关、膻中。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太渊为肺经原穴,与肺俞相配可补益肺气。列缺宣通肺气,止咳平喘。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补益脾胃以培土生金。气海补元气,以益肺气。
      [其他疗法]
      1.耳针 肝、神门、肺、气管。针双侧,用中等刺激,留针10~20min,或用王不留行籽压贴。每日1次。
      2.穴位注射 大椎、风门、肺俞、天突、膻中。每次取2~4穴,用黄连素、丙酸单丸酮、普鲁卡因等药,注射量根据不同的药物及具体辨证而定。局部常规消毒,在选定穴位处刺入,待局部有酸麻或胀感后再将药物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
      3.拔罐 肺俞、隔俞、风门、督盲。每日1次,留罐15min。
      【医案举例]
      李X X,男,57岁,已婚,干部。患者咳嗽痰多 3年余,逢秋冬气候骤变时易发病。清晨、傍晚阵咳较著,痰粘稠,因反复发作且服用抗生素疗效欠佳来我院门诊治疗。检查:患者自觉胸闷气急,两肺呼吸音粗糙,脉搏94次/min。胸透两肺纹理增粗,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稍增加。苔白腻,脉滑数。选肺、脾、大肠、交感、神门等耳穴。予毫针法刺激,首次治疗后痰量减少,后继用上法外治,隔日1次,3周后请症皆消。耳针治疗期间未眠药物。(耳针研究)
      [按话]
     (1)急、慢性咳嗽与气候、饮食、清志等有关,故宜注意保暖,忌食辛辣厚味,远烦戒怒。
      (2)戒烟对本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3)针灸疗法对本病发作期或初发期疗效较满意,久病患者可配合其他疗法治疗。
                        第三节哮病
    哮病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由于金元以前哮病与喘病统属于喘促一门,中医文献多不加区别。但两者性质实有不同,应予区分。其区别在于:哮病有宿根,为一种经常发作性疾病;喘病则多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而喘未必兼哮。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痰饮内伏,病位主要在肺,但亦与脾肾关系密切。
    1.寒痰内伏 屡感风寒,失手表散,则寒邪深入肺脏;或经常饮食生冷,伤及肺气,皆使上焦津液不布,凝聚而成寒痰,内伏肺与隔上,往往因外感而触发;或为热从寒化,而生寒痰。
    2痰热内蕴 饮食酸威甘肥太过,伤及脾胃,内酿痰热,上贮于肺,敛聚不散,随感而发。但从临床情况来看,因寒痰内郁化热,以致转成痰热者较为多见,病后阴伤及素体阳盛者,每易变生此证。
    3.劳欲久病 劳欲过度,久病气虚,肺气耗损,气不化律,痰饮内生;或明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而为病。亦有由肺及肾,肾之真元伤损,气失摄纳,逆气上奔而致本病。
    【辩证治疗】
    (-)发作期
    1.冷哮
    症状和体征喉中哮呜有声,胸隔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舌谈,苔白滑,脉浮紧。
    征候分析 寒痰留伏于肺,气道受阻,痰气相搏,故喘促哮鸣有声。痰不能从咳而出,肺气阻闭,胸阳不展,故脑隔窒闷、面色晦滞。恶寒发热、头身痛及舌脉,皆为寒痰之象。
    治法 温肺散寒,豁痰利安。以手太阴肺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 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天突
    随证配穴 头痛身痛者,加温溜。寒热者,加外关。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
    方义 肺俞、列缺、尺泽宣肃手大阴经经气。风门疏风宣肺。天突化痰止哮。
    2.热哮
    症状和体征 喉中哮鸡有声,气粗息涌,胸隔烦闷,呛咳阵作,痰黄粘稠,面红,伴有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征候分析 喘息哮鸣,为痰气相搏,与冷哮无异。胸高气粗,呛咳阵作,痰稠黄胶粘,烦闷口渴,为痰热内优于肺、肺气室盛的特征。舌脉为痰热内盛之象。
    治法 宣肺清热,化痰降逆。以手太明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任脉穴为主。
    处方 膻中合谷大推丰隆中府孔最天突
    随证配穴 热甚者,加曲地、二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合谷、大推疏表散热。中府、孔最肃肺争端。丰隆化痰。天突、膻中降气止哮。
(二)缓解期
1.肺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病前喷嚏频作、鼻流清涕,苔薄白,脉德。
    征候分析 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故多汗出而恶风,且易患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肺虚气不能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声怯、咯痰清稀色白。鼻塞喷嚏乃风寒外束之象。舌脉为肺虚之象。
    治法 补益肺气,化痰止哮。以手太阴肺经、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膏育肺俞大渊
    随证配穴 鼻塞痒者,加印堂、迎香。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灸法。
    方义  定喘是止哮喘的经验穴。膏盲主治虚劳咳嗽哮喘,多用于慢性哮喘。太渊是手太阴经的土穴,配肺俞补土生金,以求治本。
    2.脾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  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失当而诱发,苔薄白,脉细缓。
    征候分析  脾虚气弱,健运无权,故食少便溏,且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中气不足,则倦怠气短。脾虚不运,湿浊不化,聚而成痰,故平素痰多。舌脉为脾虚气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气,祛痰止哮。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  膏盲  肺俞  太渊  脾俞  足三里  太白  丰隆
    随证配穴  恶心者,加内关。眩晕者,加百会、气海。腹胀痛者,加天枢、神阙。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  定喘、膏盲、肺俞、太渊诸穴已如前所述。脾俞、太白、足三里补益脾胃,健运中州。丰隆涤除痰湿。
    3.肾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  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
    征候分析  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肾虚则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舌脉亦为肾气亏虚之象。
    治法  固本培元,纳气止哮。以足少阴肾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  膏盲  肺俞  气海俞  肾俞 大渊  太溪
    随证配穴  五心烦热、盗汗者,加复溜、阴郄。浮肿者,加气海、水分。夜尿者,多加关元。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  定喘、膏盲、肺俞诸穴如前所述。气海俞、肾俞可补肾气。太渊为肺经原穴,太溪为肾经原穴,补之可益肺肾之气,使上有所主而下有所摄,气机得以升降。
    [其他疗法]
    耳针  下屏尖、肾上腺、气管、皮质下、交感。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5~10min。
    [医案举例]
    刘X X,女,34岁。哮喘已 15年多,每逢寒冷季节易于复发,近半年来先后住院4次,经中西药治疗,哮喘始终未完全消失。近两日又因受凉而加剧,头痛,身痛,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喘不得已,整夜不能入睡而入院。用中西药治疗7日,进步不显著,后停止其他药物,采用化脓灸疗法取大椎、膻中两穴,灸后第二日自觉症状好转,7日后能平卧,10日后症状消失,主动出院。(针灸学简编)
    【按语】
    (l)针灸对哮病的疗效较好。
    (2)哮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忌食易引起哮病发作的食物,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戒烟是减少发作和防止病情加重的条件之一。
                            第四节 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状的病证。一般来说,邪气壅肺者为实端,精气内虚者为虚喘。
    现代医学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病,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包括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清志,以及病后虚弱等方面。
    l.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侵袭于肺,肺气失于宣降;或因风热侵肺,则肺气壅实,清肃失司;或素体肺有蕴热,复感外寒,使热不得泄,皆能导致肺气上逆,发生喘促。
    2.痰浊壅盛  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而生痰湿。痰浊阻肺,不得宣畅,以致气逆发生喘促。
    3.情志所伤  情志不遂,忧思气结,则气阻胸中;或因郁怒伤肝,肝气反悔于肺,使肺气不得宣肃,上逆而发喘病。
    4.肺肾虚弱  咳嗽日久,肺气渐弱,导致肺之气阴不足,气失所主,而气短喘促。劳欲过度或中气虚弱,亦可使肺气失于充养,因而气怯、呼吸无力而喘。
    [辩证治疗】
    1.风寒束肺
    症状和体征  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答薄白,脉浮紧。
    征候分析  风寒袭肺,肺失宣降,故喘息急促、胸闷、咳嗽痰多清稀。风寒之邪客于体表,正邪相争,则可见恶寒发热、头痛等。舌脉为风寒外束之象。
    治法  散寒止咳,宣肺平喘。以手太阴肺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列缺  尺泽  风门  肺俞
    随证配穴  鼻塞流涕者,加迎香。寒热者,加支正。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背部穴可加灸或拔火罐。
    方义  列缺、尺泽、肺俞宣肃肺气,风门功专解表疏风,上穴共用,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
    2.民热犯肺
    症状和体征  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心胸烦闷,口干而渴 发伴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热犯肺,热盛气壅,肺气急迫,故喘促气粗。热灼津液,则咳嗽痰黄而稠粘,口干而渴。痰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发热恶风为风热犯表所致。舌脉为风热之象。
    治法  清热解表,宣肺平喘。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大推  丰隆  膻中  中府  孔最
随证配穴  喘甚者,加肺俞、云门。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并可用拔罐法。
    方义  合谷、大椎疏表解热。中府、孔最肃肺平喘。丰隆化痰止咳。膻中降气平喘。
    3痰湿蕴肺
    症状和体征  喘咳胸闷,痰粘而多,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征候分析  痰浊上壅于肺,阻塞气道,肺气失降,故喘咳、痰多、胸闷。脾为痰湿所困,则可见脘痞腹胀、口腻。舌脉均为痰湿内蕴之象。
    治法  健脾祛痰,降气平喘。以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章门  丰隆  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  胸闷者,加膻中。腹胀者,加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章门为脾之募穴,与脾俞相配以健脾化痰。丰隆为除痰效穴。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平喘。天突属局部取穴,可疏导气道而平喘。
    4.水气凌心
    症状和体征  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苔白腻,脉弦滑。
    征候分析  喘病日久,由肺及肾,肾气受损使水液代谢失常,水湿上犯于心肺,故见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心悸征仲。津液代谢失常而溢于肌肤,则可见肢体浮肿、尿少肢冷。舌脉为痰饮内盛之象。
    治法  温阳利湿,安神定喘。以足阳明胃经、手厥明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足三里  阴陵泉  内关  肺俞
    随证配穴  心悸征忡者,加神门。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并可加灸。
    方义  关元为补益元气之要穴,取之可温阳除湿。阴陵泉、足三里相配可健脾利湿,扶正祛邪。内关可强心气以平喘。肺俞补肺气而平喘。
    5.肺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眈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豚弱。
    证候分析  肺主气,肺虚则气失所主,故气短而喘、语声低微。肺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心悸。脾主肌肉四肢,脾虚则神疲乏力、食少便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白光)。舌脉为气虚之象。
    治法  补气健脾,益肺定喘。以手太阴肺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牌俞  足三里  肺俞  膏盲  定喘 太渊
   随证配穴  心悸者,加神门、内关。便溏者,加关元、命门。
     针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加灸。
     方义  脾俞、足三里可健脾益气。肺俞、膏盲、定喘三穴相配可平喘理肺。太渊为肺经原穴属土,有益肺平喘作用,起到补土生金的目的。
      6.肺肾两虚
    症状和体征  动则喘甚,气不接续,心悸怔忡,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证候分析  肾为气之根,肾虚则气失摄纳,故动则喘甚、气不接续。肺气虚弱致胸阳不振,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胸闷如窒、不能平卧。气虚不能鼓动血脉,瘀血内停,颜面缺荣,故唇甲紫绀。精血不足,虚热内扰,放心烦不寐、痰粘。舌紫为气虚血瘀之象,舌红少苔为精亏血少之征,脉象为肺肾两虚之象。
    治法  补肾纳气,平喘止咳。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定端  膏盲  肺俞  气海俞  肾俞  太渊  太溪
    随证配穴  心悸怔忡者,加内关、神门。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可加灸法。
    方义  定喘、膏盲、肺俞、太渊诸穴如前所述。气海俞、肾俞可固本培元,以纳气平喘。太溪乃肾经原穴,可补肾填精。
    【其他疗法】
    1.耳针  下屏尖、肾上腺、气管、皮质下、交感。每次取2~3穴,强刺激,留针5~10min,每日1次。
    2.皮肤针  取鱼际、前臂的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两侧胸锁乳突肌部。每部各叩击15min,依次轻叩,以皮肤微红为度。
    3.伏灸  肺俞、膏盲、脾俞、肾俞。艾炷如枣核大,隔姜灸,每穴3~5壮,不发泡,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1次,在三伏天施灸。
    【医案举例】
    王X X,男,61岁,装卸工。患者端咳痰多已 9年,每至冬季加重,曾常服抗生素及止咳喘药,病情时好时坏。近10日来因病情加重遂来我院门诊治疗。检查:慢性病容,形寒畏风,口唇色暗,两肺呼吸音粗,可闻散在大、中水泡音。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白细胞计数为12X10(↑9)/L。舌谈,脉沉细。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治法;温肾运脾,宣肺疏邪。选穴:尺泽、天突、膻中、肺俞、肾俞、丰隆、太溪、足三里。治疗经过:上穴交替应用,每日针2次。2日后咳喘大减,4日后喘咳基本停止,呼吸平稳,偶有少量灰痰。后改每日针1次,2个疗程后,患者饮食增加,精力充沛,症状消失。8个月后随访,咳喘未复发。(石学敏针灸临床证集验)
    [按语]
    (1)喘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要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等。
    (3)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喘病发作严重时,可配合现代医学的其他方法积极救治。
                   第五节   肺痨
肺痨系由感染“痨虫”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患。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凡体质由弱者,与本病患者接触均易感染成病,故有“传注”、“传尸”等名称。此外,亦有从症状和预后而命名的,如“骨蒸”、“痨瘵’等。本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为主症。
    现代医学的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凡与本病表现相似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致病因素,一为感染痨虫,侵入肺脏;一为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不强,两者互为因果。
    本病病理变化起始多为气阴亏损,病在于肺。继则阴虚火旺,肺肾同病,兼及心肝;或脾肺同病,气阴两虚。终则阴损及阳,元气耗损,阴阳亏虚。但从整个病程来看,仍以阴虚为其病机的主要方面。
    1.痨虫传染  若长期与本病患者接触,不避染疫,感受痨虫,侵袭于肺,当机体抵抗力不足时,即可发病。
    2.正气不足  体质素虚,劳倦过度,或忧思不解,或酒色早婚,耗伤气血、阴精,正气受损,抗邪能力下降;或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或外感久咳不愈,致使肺气无伤,卫外减弱,病虫乘机侵入肺系,进而腐伤肺叶,发为本病。
    【辨证治疗】
    1.肺阴亏损
    症状和体征  干咳,痰少粘白,或带血丝,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细数。
    征候分析  阴虚肺燥,肺失滋润,放干咳少痰、胸闷隐痛。肺损络伤则痰中时夹血丝、血点。舌脉亦为肺阴亏损之象。
    治法  滋阴润肺,杀虫止咳。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太渊  肺俞  中府  膏盲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
    随证配穴  咳嗽痰多者,加尺泽。咯血者,加孔最。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肺俞、膏盲可加灸。
    方义  中府与肺俞为俞募配穴,更配太渊及主治诸虚百损的要穴膏盲,滋阴润肺。足三里、三阴交健运中州,扶正祛邪。太溪补肾阴,滋水润肺。
    2.阳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咳呛气急,咯血,痰少粘白或黄,口干咽燥,午后颧红,骨蒸潮热,盗汗,舌红或降,苔薄黄或剥脱,脉弦细数。
    征候分析  肺病及肾,肺肾阴伤,虚火内灼,炼津成痰,故咳呛气急、痰少或黄。虚火灼伤血络,可致咯血反复不止。水亏火旺,则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干咽操。舌脉皆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退热敛汗。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太渊  肺俞  中府  鱼际 孔最  阴郄  太溪
    随证配穴  便干者,加支沟、照海。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加灸。
    方义  方中太渊、肺俞、中府、大溪四穴已如前述。鱼际为手大阴经荥穴,可清虚热,治骨蒸。孔最为手太阴经郄穴,可清热凉血治咯血。阴郄为益阴敛汗的要穴。
      3.气阴两虚
    症状和体征  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使溏,舌红嫩,苔薄,脉弱而数。
    证候分析  肺阴耗伤,肺失清肃,虚火内盛,则潮热盗汗;热伤血络,则咯血。肺病及脾,肺脾两虚,则气短声怯、自汗神疲、倦怠无力、纳少便溏。舌脉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  益气养阴,健脾和中。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太  渊肺俞  膏盲  三阴交  足三里  膻中
    随证配穴  食欲木振者,加胃俞、脾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酌加灸。
    方义  大渊、肺俞、膏盲、三阴交、足三里五穴已如前述。膻中调补肺气。
      4.阴阳两虚
    症状和体征  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或带血,形寒自汗,声嘶音哑,形体消瘦,或伴有浮肿、腹泻等,舌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大无力。
    证候分析  肺痨日久不愈,阴损及阳,则阴阳俱虚、肺脾肾三脏并损。肺阴不足,肺气耗伤,则气短而咳喘、时有咳血、自汗畏寒。精血不足,形体失养,则形体消瘦。脾肾两虚,温运失常,则面浮肢肿、喘息形寒。舌脉亦为阴阳俱虚之象。
    治法  滋阴补阳,培土固本。以手太阳肺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太渊  肺俞  膏盲  肾俞  关元  太溪  足三里
    随证配穴  气喘者,加膻中。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酌加灸。
    方义  方中太渊、肺俞、足三里、大溪、膏盲已如前述。取肾俞、关元以加强培元补肾、扶正固本之功。
    【其他疗法】
    耳针  肺区敏感点、脾、肾、内分泌、神门。毫针刺,或用电针,每日1次。
    【医案举例】
    患者,男性,25岁。1955年发现患肺结核,1958年左上肺出现2cm乘以2cm的空洞1个。
入院后即内服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氨硫脲,先后并用异烟肼、链霉素、黄连素等气管滴入,8个月空洞仍存在,痰内细菌仍阳性。1960年3月起加用针灸治疗,取膏盲、肺俞、腰眼、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加减施治。到5月2日购透复查,空洞消失,痰内细菌转阴。针灸前的潮热、咳嗽、胸痛、盗汗、心悸等症状消失,出院恢复工作。(针灸学简编)
    【按语】
    单用针灸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如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则更能发挥其相辅相成的作用。本病的预后与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治疗迟早,有很大关系,故《外台秘要》说:“觉此候者,便宜急治。”指出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第六节疟疾
    疟疾是由感受疟邪所致的传染病,以寒战壮热、汗后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据休作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根据发作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又可有不同名称。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感受“疟邪”所致,凡饮食所伤、劳倦太过等,均能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而罹患本病。
    1.邪郁少阳  疟邪乘气候突变,或情志、劳逸失调,痰食内滞,起居不慎之机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
    2.暑热内郁  外感疟邪,或疟邪内伏,又值天暑酷炎,暑盛入里,热灼肠腑,则变发痢疟。
    3.暑湿内蕴  素体脾不化湿,湿浊内盛,疟邪侵入,又正值暑湿之季,兼感暑湿邪,暑湿夹杂,诱疟而发。
    4.正虚邪恋  久疟不愈,由实转虚,气血亏耗,正虚邪恋,甚则血瘀痰凝,胁下结决,形成疟母。
    [辩证治疗】
    1.邪郁少阳
    症状和体征  寒战壮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伴有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
    证候分析  疟疾乃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而发。邪入与阴争则恶寒,邪出与阳搏则发热,正邪交争则寒热往来。若正邪相离,邪气藏伏,不与营卫相争,则寒热休止。邪居少阳则循经上逆,出现头痛面赤、口苦、恶心呕吐。初邪在外,苔多薄白,化热火里则苔黄;脉弦乃邪居少阳半表半里之象。
    治法  和解少阳,截疟祛邪。以督脉、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中渚  间使  后溪
    随证配穴  疟疾发作时,加十宣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可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乃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话经阳气以祛邪截疟,为治疟效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穴,又通督脉,故可宣发疟邪。中渚为手少阳经输穴,能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寒热往来。间使乃手厥阴经经穴,与中渚表里配合,有疏理气血、和解表里、引邪外出之功。
    2.暑热内郁
    症状和体征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楚,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素体阳盛,暑热内蕴而发。阳篮则热,故见发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邪热与阳气相争,故骨节酸楚。热盛伤阴,故口渴引饮。邪盛上炎,则头痛。舌脉皆为热盛之象。
    治法  清热透邪,辟秽裁疟。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曲地  外关  后溪  陶道  委中
随证配穴  先热后寒者,加公孙。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陶道、委中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陶道为治疟效穴。曲池、外关、后溪分属手三阳经,相伍为用,以疏理阳经气血、清泻气分湿热,亦可防治热陷心包。委中以清热辟浊。
    3.暑湿内蕴
    症状和体征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征候分析  本证乃素体阳虚,复感夏令水寒之气而发。发病后阳气不能外达肌表,故寒
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寒邪挟湿,阻遏阳气,故见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舌脉为阴寒扶湿之象。
    治法  温宣少阳,祛寒截疟。以督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大推  至阳  足三里  脾俞 中脘  间使  气海
    随证配穴  脘闷纳呆、腹胀便溏者,加公孙、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或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温补大椎、至阳等督脉穴,以温通话经阳气,温宣少阳,而祛寒截疟。气海、中脘、足三里、脾俞以温中益气,祛寒化湿,扶正截疟;更配治疟要穴间使,可调和少阳、振奋心神。
    4正虚邪恋
    症状和体征  遇劳即发,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胁下痞块,神倦乏力,面费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舌淡苔少,脉细弱。
    征候分析  疟疾日久,气血耗伤,又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故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正气亏虚,而疟邪未除,若过度劳累,耗伤正气,则易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若久疟不愈,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痰浊结于胁下,形成痞块,则为疟母。舌脉亦为正气亏应之象。
    治法  调补气血,破瘀散结。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章门  痞根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陶道
    随证配穴  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胁肋疼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  脾俞、太冲,一俞一原,健脾蔬肝,益气养血。足三里、三阴交以补中益气,活血散瘀。痞根、章门为局部近取,可软坚化积,消痞散结。陶道以祛邪治疟而去寒热。
    [其他疗法]
    耳针  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脾、肝。取双侧,在发作前l~2h针刺,强刺激,留针1h。
    [医案举例]
    张X X,男,34岁,农民。患间日疟已发一场,未取抗疟药。就诊时已发作,恶寒抖颤,口唇指甲色青,头痛,0.5h后高热达39.8C,渴喜热饮,面赤,烦躁,舌尖红,苔白腻,脉弦数。血液检查疟原虫数甚多。针刺大椎、陶道、间使透支沟,十宣放血。20min后出汗,体温渐降至正常。复诊疟原虫明显减少,于发作前2h针大椎、间使两穴,留针30min,遂未发作。每日针足三里、血海,补法。复查血中未找到疟原虫,符合痊愈标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第七节中暑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生活或活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的急性病变。古称“中(日曷)”,俗称“发痧”。但见头晕、头痛、懊恼、呕恶者称“伤暑”,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又可分为“阴暑”和“阳暑”。猝然昏倒者称“暑厥”,兼见抽搐者称“暑风”。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暑。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有夏季暴晒或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长途行走、田间作业史。年老、产妇、
体弱者可在通风不良、过度疲劳、过量饮酒时复感暑热、湿法之邪而发本病。
    1.伤暑暑热扶湿,郁于肌表,汗出不畅.热不外泄。
    2.暑陷,u包暑热活灼,内犯心包,蒙蔽心窍,如热邪炽盛,还可导致气阴两伤的危候(虚脱症状)。
[辩证治疗]
    1.轻症
    症状和体征  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身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阳暑。若见精神疲惫,肢体困倦,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恶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为阴暑。
    征候分析  由于感受暑邪,气热郁逆,上犯头部,故见头昏头痛。气热蒸迫,邪热内犯心包,则见心烦胸闷。热邪伤津,则口渴多饮。热为阳邪,迫津外出,则有汗多身热及面红之症。舌脉亦为暑热侵袭之轻症。阴暑之证,乃为素体阳虚,感受暑邪之后,热从寒化所致。
    治法  解表清暑,和中化湿。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合谷陷谷内关足三里
    随证配穴  头痛者,加头维。呕吐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  阳暑针用泻法。阴暑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大推属督脉经穴,为诸阳经交会穴,可通阳泄热;配合谷、陷谷疏泄阳明,共奏解暑清热之效。内关清心除烦,和胃降逆止呕。足三里和中化湿,益气扶正祛邪。
    2重症
    症状和体征  壮热无汗,肌肤灼热,面红目赤,口唇干燥,烦渴多饮,神志昏迷,烦躁不安,手足痉挛或抽搐,舌红无津,苔黄,脉洪数或脉伏欲绝。
证候分析  暑热搏于肌肤,则壮热无汗、肌肤灼热、面红目赤。暑热内盛,蒙蔽心包,则神志昏迷;扰动心神,则烦躁不安。热邪内燔,则津枯液少,放口唇干燥、烦渴多饮。热盛风动,则手足痉挛或抽搐。舌脉为热邪炽盛之象。
    治法  清泻暑热,宁心开窍。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百会水沟十宣曲泽委中合谷曲池
    随证配穴  手足痉挛或抽搐者,加太冲、阳陵泉。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在十宣、曲泽、委中穴处刺络出血。
    方义  百会、水沟、十宣清热开窍醒神。合谷、曲地退热解痉。曲泽、委中以泻营血之暑热。
    [其他疗法]
    耳针  耳尖、神门、肾上腺、心、枕。取双侧,强刺激,留针20min,耳尖点刺出血。
    【医案举例】
    魏X X,女,32岁,农民。夏秋之交,天阴闷热,在田野收割,劳累不休,先觉头眩心悸,冷汗泻身,继则昏倒于地。患者寒战鼓颌,口唇指甲青紫,手足冰冷,胸腹灼热无汗,脉沉细而数。证属暑热湿浊壅遏经络,营卫阻滞。急针水沟、百会、合谷,神志略省,紫绀、寒战依然不解,遂用三棱针于十宣放血,诸症悉平,嘱用温盐水频频饮之,休息半日而愈。(江苏省中医院巡回医疗病历)
    【按语】
    中暑发病骤急,必须及时抢救。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危重病例,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第八节呕吐
    呕吐系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出现以胃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古人称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调之“吐”。因临床呕与吐并见,故统称为呕吐。
    呕吐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中,其中以胃肠道疾患最为常见,如急性胃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食管癌、十二指肠变滞症等。其他如神经性呕吐、内耳眩晕性呕吐,以及颅脑病变所致的呕吐,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生降,以下行为顺,凡外感、内伤之邪侵犯胃腑,和降失常,气逆而上,则发呕吐。正如《圣济总录·呕吐》说:“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
    1.寒邪犯胃  风寒之邪,侵犯胃腑,阻遏胃气,以致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发为呕吐。
    2.食滞胃肠  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之物,皆可伤胃滞脾,而致食积不化,胃气不能下行,上逆而为呕吐。
    3.痰饮停胃  素来脾胃不健,输布失常,津液不能四布,酿生痰饮,积于院中,升降失调,发为呕吐
    4.肝气犯胃  抑郁暴怒,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发为呕吐。
    5.脾胃虚寒   劳倦太过,耗伤中气,或久病中阳不振,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以致寒浊中阻而引起呕吐。
6胃阴亏虚  素体阴虚,或久病不愈,或热病伤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引起呕吐。
                              第八节呕吐
    【辨证治疗】
    1.寒邪犯胃
症状和体征  呕吐食物残渣,量多如喷,胸脘满闷,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腻,脉浮滑。
     证候分析  外受风寒之邪,内扰胃府,胃气上逆,故呕吐食物残渣、虽多如喷。胃气失和,脾不健运,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寒邪束表,营卫失和,故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是外邪在表之象。苔腻、脉滑,为湿浊蕴阻之象。
    治法  解表祛寒,和胃止呕。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合谷  风池
    随证配穴  干呕者,灸间使。呕吐黄水者,加丘墟。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中脘、足三里疏理气机,和胃降逆。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通阴维脉,手厥阴经下隔历络三焦,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故有通调上、中焦气机作用,是治疗呕吐之效穴。合谷配风池,可解表祛风寒。
    2.食滞胃肠
    症状和体征  呕吐酸腐食物,吐出为快,大便秘结或秽臭不爽,暧气厌食,脘痞腹胀,苔厚腻或垢,脉滑或沉实。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食滞内停,中焦气机受阻,胃气挟宿食上逆,故呕吐酸腐食物。
吐后气机稍畅,故吐出为快。升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故大便秘结或秽臭不爽。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故脘痞腹胀、嗳气厌食。苔厚腻或垢、脉滑或沉实,为食滞内停之象。
    治法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下脘  璇机  足三里  腹结  内关  内庭
    随证配穴  腹胀者,加气海。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下脘任脉与足太阴脾经交会穴,配璇机能行气导滞而消宿食。足三里、内关和胃降逆。腹结除脘腹痞胀,亦治便秘。内庭为荥穴,“荥主身热”,可清泻阳明积热。
    3.痰位停胃
    症状和体征  呕吐清水痰诞,脘闷痞满,口干不欲饮,饮水则吐,或头眩心悸,苔白滑或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脾不运化,痰饮内停,胃气不降,故呕吐清水痰诞。气机不畅,故胸闷痞满。痰饮停于中焦,脾气不得升,则口干不欲饮。胃气上逆,故饮水则吐。水饮上犯,清阳之气不展,故头眩。水气凌心,则心悸。苔白滑或腻、脉弦滑,为痰饮内停之象。
    治法  逐饮化痰,和胃降逆。以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章门  公孙  中脘  丰隆  内关
    隘证配穴  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心悸者,加神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或加灸。
    方义  脾之募穴章门,配公孙健脾蠲饮。胃之募穴中脘,配丰隆和胃化痰,痰饮既除,则胃气降而呕吐止。内关已如前述。
     4.肝气犯胄
    症状和体征呕吐泛磋,日苦暧气,胸胁烦闷不适。嘈杂,舌边红,答薄腻或微黄,脉弦。
    征候分析肝气不舒,根逆犯胃,胃失和降,因而呕吐泛酸旧苦暧气、嘈杂。足厥阴肝经布两胁,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胸胁,故胸胁烦闷不适。舌边红、苔薄腻或微黄、脉弦,为气滞郁久化热之象。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上院阳陵泉大冲梁丘神门
    随证配穴泛酸干呕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上院宽胸隔,配梁丘平胃止呕。大冲、阳陵泉疏肝解郁。神门宁心定志除烦。
    5.脾胃虚寒
    症状和体征呕吐反复,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神疲倦怠,胃院隐痛,喜暖直按,畏寒肢冷,面色眈白,舌谈或胖,苔薄白,脉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水谷腐熟运化不及,政呕吐反复,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阳虚不能温布,故畏寒肢冷、面色味白、神疲倦怠。中阳木足,胃院失煦,故胃院隐痛、喜暖喜按。舌谈或胖、苔薄白、脉弱,为脾阳不足之象。
    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吐。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中院 内关 足三里 辟俞 胃俞 章门 关无
    随证配穴  腹痛者,加天枢。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加灸。
    方义  中脘、胃俞、章门、脾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补脾胃,振奋中阳,使其升降功能恢复正常。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呕。关元补元气而温脾阳。
    6.胃阴不足
    症状和体征干呕,呕吐少量食物粘液,反复发作,胃院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征候分析胃热不清,耗伤胃阴,以致胃失儒养,气失和降,放干呕、呕吐少量食物粘液、反复发作。虚热内扰,故胃院嘈杂、饥不欲食。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口燥咽干。胃阴虚,大肠津枯,故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为津液耗伤、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以背俞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胃俞 血海 三阴交 足三里 内关
    随证配穴  胃中灼热者,加太溪。干呕甚者,加公孙。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脾俞、胃俞健脾胃,以促气血生化。血海、三阴交补阴以养血,明液得复,胃得其儒养。足三里、内关和胃降逆。
    【其他疗法】
    耳针  胃、肝、交感、皮质下、神门。每次取2~3穴,留针20~30min,每日1次。
    【医安举例】
周X X,女,26岁。半年来胃院痛,呕吐。吐物不化,吐时不伴恶心。经X线检查,胃部未发现器质性改变。诊断:神经性呕吐。经用各种疗法无效,造改用针灸治疗。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加减施治,用透天凉手法。除胃俞其余各穴得气后皆留针15min,针3次呕购指轻,6次吐止,共8次而愈。(针灸学简编)
    【按语】
    针灸治疗呕吐有确切的疗效。但上消化道严重梗阻、癌肿引起的呕吐以及脑源性呕吐,有时针灸只能作对症处理,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第九节呢逆
    见逆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喉间咂咂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为其他疾病的兼有症状。若在急食饱餐,风冷之气入口之后,而出现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且不治自愈者,一般不视为病态。若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现呃逆,多为病趋危重的预兆。
    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及其他胃、肠、腹膜、纵隔、食管的疾病,引起隔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本证的发生,总由胃气上逆,扰动隔间而成。引起胃失和降的原因有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大病久病等。而肺气失于肃降,在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隔在肺胃之间,肺之经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受外邪,也由此而干扰于胃,故肺气郁闭,亦可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循肺经上行,使膈间气机不利,而发为呃逆。
    1.饮食不节  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则寒气蕴蓄于胃,或外邪内侵上袭于肺胃,或过食辛辣醇酒及温补之品,燥热内盛,阳明腑实,气行不畅,均可动膈而发生呢呃逆。
    2.情志不和  恼怒抑郁,气机不利,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法;气郁痰阻,上犯于胃,导致胃气挟痰上逆,引动隔气上逆而发生呃逆。
3.正气亏虚  重病久病之后,或误用吐、下之剂,或耗伤中气,或损及胃阴,均可使胃失和降而发呃逆。如病深入肾,则呃逆多为肾气失于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动隔所致。
    [辩证治疗]
    1.胃中寒冷
    症状和体征  呃声沉缓有力,隔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食欲减少,口不渴,苔白润,脉迟缓。
    证候分析  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于和降,故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院不舒。寒邪遇热则易于消散,遇寒则更增邪势,故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胃中寒冷,中阳被遏,运化迟缓,故食欲减少、口不渴。舌脉均属胃中有寒之象。
    治法  温中祛寒,降逆止呃。以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隔俞内关足三里中院关元胃俞章门脾俞
    随证配穴  兼呕吐酸水或清水者,加梁门。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加灸。
    方义  天突为任脉和阴维脉之会,能和中降逆。内关通阴维,能宽胸利膈。隔俞有利隔镇逆之功。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能和降胃逆。中脘为胃的募穴,章门为脾的募穴,分别与胃俞、脾俞相配,乃俞募配穴,调理脾胃气机。关元补元气,以助温中散寒之力。
    2.胃火上逆
    症状和体征  呃逆声音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脉滑数。
    征候分析  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胃热伤津,肠间燥结,则口臭烦渴而喜冷饮、便结尿赤。苔黄、脉象滑数,为胃热内盛之象。
    治法  清降泻热,和胃止呃。以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 隔俞 内关 足三里 天枢 合谷 内庭 公孙
    随证配穴  口干口苦者,加陷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前四穴如前所述。手阳明经穴合谷,与足阳明经荥穴内庭,大肠募穴天枢相伍,以泻阳明冒火。公孙属足太阴脾经穴,通于冲脉,与内关相配,可降胃气。
    3.气滞痰阻
    症状和体征  呃逆连声,上冲胸胁,胀闷不舒,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纳减,恶心暧气,肠鸣矢气,首薄腻,脉弦而滑。
    证候分析  肝强乘胃,胃气上冲,故呃声连续。病由情志而起,故疾病发作与情志关系密切。肝脉挟胃布胸胁,肝郁气滞,故胸胁胀闷不舒。痰气交阻,胃失和降,故恶心暧气、肠鸣矢气、胸闷。舌脉亦为气滞痰阻之象。
    治法  理气化痰,和胃止呃。以足阳明胃经、足厥明肝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 隔俞 内关 足三里 侠溪 期门 太冲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风池、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方中前四穴如前所述。配足厥阴经原穴大冲及募穴期门,以疏调肝之气机;足少阳胆经穴侠溪,以助顺气解郁之力。
    4.脾胃阳虚
    症状和体征  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征候分析  脾胃虚弱,虚气上逆,则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食少困倦;甚者生化之源不足,可见面色苍白无华。阳气不布,故手足不温。舌脉为脾胃阳虚之象。
    治法  温补脾肾,和中降逆。以足阳明胃经、手厥明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 隔俞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脾俞 胃俞 气海
    随证配穴  腰膝酸软发凉已见肾阳虚象者,加灸关无。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加灸。
    方义  前四穴如前所述。配胃募穴中脘、脾胃背俞穴,以健补脾胃。灸气海可益气助阳。
    5胃阴不足
    症状和体征   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口渴,大便于结,舌红少律或有裂纹,苔少而干,脉细数。
    征候分析  胃阴不足,失于濡润,气机不得顺降,故呃声短促而不连续。津液损伤,内有虚热,放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口渴、大便干结。舌脉亦为胃阴不足之象。
治法  生津养胃,降逆止呃。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 膈俞 内关 足三里 胃俞 中脘 太溪
    随证配穴  不思饮食者,加太白、下脘。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前四穴如前所述。取胃的募穴中脘,与胃俞相配乃俞募配穴,以益胃气,生津濡润。更配足少阴经之原穴太溪,以滋阴生津。
    [其他疗法]
    1.耳针  耳中、神门、皮质下、胃、脾、肝。每次选2~3穴。在穴位范围内找压痛点,中等刺激,留针30min。顽固性呃逆,可用埋皮内针法。
    2.呃逆轻症,可用如下方法治疗,也可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
    (1)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
    (2)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
    (3)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
    (4)饮温水法:饮服温热汗水。
    (5)压眼法:按压眼球至酸胀程度。
    (6)按压攒竹穴法:两手拇指按压双侧攒竹穴,由轻到重,持续3~5min。
    (7)掌压天宗穴法:用手掌按压天宗穴,按压5min左右。
    (8)指压天突穴法:用拇指按压天突穴,由轻到重,指端稍向下用力,患者自觉有酸胀感,井憋气,约1min左右起手。
    (9)按翳风穴法:用手指重力按压双侧翳风穴,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
    【医案举例】
彭XX,诊断为溃疡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麻醉尚未完全苏醒即发生严重的呃逆,每分钟20余次,严重影响呼吸,当即施行针刺。取隔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留针不到3min,呃逆完全消失,呼吸随即恢复正常,回病室后,未见复发。(针灸学简编)
    【按语】
    (l)针灸对于病程短的实证疗效较好,病程长的虚证疗效较差。
    (2)如呃逆见于危重病后期,正气虚败,呃逆不止,饮食不进,出现虚脱倾向者,预后不良。
                      第十节胃院病
    胃脘痛系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或冒腑失于温煦及滋养所致。临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又称“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古代统称“心痛”,但与真心痛有显著区别。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和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痉挛等疾病。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酿成胃之功能失调,胃脘疼痛的原因虽各不同,但其发病机制无外乎两方面:一是气滞血瘀,所谓“不通则痛”;二是胃失温煦或濡养。
1. 肝胃气滞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生疏泄,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则气机阻滞、横逆犯胃。
      2.寒邪犯胃  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外受寒邪,内客胃腑,或过食生冷,造成胃气失和、凝结不散、气机不畅。
      3.胃热炽盛  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或偏嗜辛辣肥甘,湿热内郁,气机阻滞。
      4.食滞胃腑  饮食不节,胃纳过盛,脾运失调,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阻。
      5.瘀阻胃络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瘀阻于胃,络脉不通。
      6.胃阴亏虚  素体阴虚,胃阴不足,或胃火内炽,耗伤胃阴,胃炎濡养。
      7.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受损,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均可导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胃脘失于温养。
    [辩证治疗】
      1.肝胄气滞
    症状和体征  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暖气频作,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故胃脘痞胀疼痛。胁乃肝之分野,肝郁气滞,故疼痛攻窜胁背。气郁不舒,胃失和降,故暖气频作。气郁尚未化热,故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以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足三里 中脘 太冲 期门
    随证配穴  暖气甚者,加内关、膻中。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足三里、中脘疏通胃气以升清降浊。太冲为肝经原穴,期门为肝之募穴,两穴相配以平抑肝气之冲逆,降逆和胃。
    2.寒邪犯胃
    症状和体征  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诞,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  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阳气被寒邪所遏,不得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脘冷痛暴作。寒邪中阻,致胃气上逆,故呕吐清水痰延。因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故畏寒喜暖。胃无热邪,故口不渴。苔白属寒,脉弦紧主寒主痛。
    治法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随证配穴  痛甚者,加梁丘。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以疏调胃气而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善治胸胃疼痛。
    3.胃热炽盛
   症状和体征  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日苦或粘,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证候分析  素体阳盛,或郁久化热,或热邪犯胃,热邪内迫,故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胃中郁热,逆而上冲,故嘈杂吐酸、心烦。胃火上乘,湿热熏蒸,故口苦或粘。舌红、首黄或腻、脉数,为胃有湿热之象。
    治法  清胃泻火,和胃止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上脘 梁丘 行间 内庭 合谷                  
    随证配穴  口苦、舌红甚者,加少府。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上脘穴位于胃上口,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能开胃腑受纳之门,降逆和胃。梁丘为足阳明的部穴,以治急性胃痛。行间以清泻肝胆湿热,和胃止痛。胃经荥穴内庭配合谷清泻胃热。
    4.食滞胃肠
    症状和体征  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苔厚腻,脉滑或实。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中气机阻滞,故胃院胀痛。宿食不化,浊腐之气上逆,故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则宿食外出,胃得缓解,故吐后病缓。苔厚腻、脉滑或实,均为宿食停滞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天枢 足三里 内关 里内庭 下脘
    随证配穴  胃院胀痛、苔厚腻者,加阴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足三里能健胃消积,推陈导滞。天枢穴既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又为大肠之募,可通调腑气,使食滞下行。内关宽胸利膈,降逆止呕。里内庭、下院动专消宿食。
    5.瘀阻胃络
    症状和体征 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或大便色黑,舌紫黯,脉涩。
    征候分析  瘀血阻于胃络,故胃痛较剧。瘀血停留,络脉不通,故痛如针刺或刀割。由于瘀血有形,放痛有定处、拒按。瘀血停于胃络,随便而出,故大便色黑。血瘀则舌少滋荣,故舌紫黯。血瘀则血行不通,故脉来艰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足三里 内关 隔俞 期门 公孙 三阴交
    随证配穴  便血者,加血海。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中脘、足三里疏调胃气以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膈俞乃血之会穴,配足厥阴经期门,可舒肝活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穴,可活血通络。
    6.胃阴亏虚
    症状和体征  胃痛隐隐,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胃病日久,胃阴内伤,胃失德养,故见胃痛隐隐、灼热不适、嘈杂似饥。胃阴不足,纳运失常,故食少。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放口干。阴伤肠燥,则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亦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养胃阴,和胃止痛。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胃俞 中脘 章门 足三里 内关 血海 三阴交
    随证配穴  便黑者,加隐白、膈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脾俞、胃俞、章门、中脘乃俞募配穴法,加足三里、内关,可健脾和胃以促气血化生。血海、三阴交补阴以养血,使阴液得复,胃得其德养。
   7.脾胃虚寒
      症状和体征  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看淡,脉沉细。
    证候分析  脾胃虚寒,病属正虚,故胃痛绵绵,以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故喜热喜按。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中阳不振,故神倦乏力及手足不温。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多情。舌淡、脉沉细,皆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之象。
    治法  温中散寒,健牌和胃。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胃俞 章门 中脘 内关 公孙 关元
    随证配穴  心悸气短者,加内关、神门。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加灸。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为俞募配穴法,针补加灸,可温中散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乃八脉交会穴相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之关元,以壮真火,助其温中补虚之效。
    【其他疗法】
    1.耳针  脾、胃、肝、交感、神门、皮质下。每次选用2~3穴。疼痛剧烈时用强刺激,疼痛缓解时用轻刺激。隔日1次,或每日1次。
    2.皮肤针  脊柱两侧。重点叩打胸5~12,中度或较重刺激。
    【医案举例】
    施/,女,29岁。胃院痛2月余,时轻时重,胸闷,易怒,两胁作痛,纳少,二便正常,苔白,脉滑数。证属肝气犯胃,木克牌上。治法。流肝理气,健牌和胃。取穴:中院、内关、足三里、合谷、太冲。留针40min,用泻法,共针3次而愈。(针灸临证指南)
    【按语】
    (1)胃痛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保持精神乐观,如远劳怒、戒烟酒、饮食定时、少量多餐等,对减少复发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2)针灸治疗胃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如坚持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第十一节泄泻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本证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或脾胃本身虚弱,或由他脏影响,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使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造成泄泻。
    1.寒湿困脾  感受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升降失调,传导失职,而成泄泻。
    2.肠腑湿热  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伤及肺腑而成泄泻。
    3.食滞胃肠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过食肥甘,滞碍肠胃;恣食生冷或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以致升降失调,传导失司,而发生泄泻。
4.肝气郁滞  忧思恼怒,紧张焦虑,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故而发生泄泻。
    5.脾气亏虚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受纳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6.肾阳亏虚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弱,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常,从而导致泄泻。
    [辩证治疗]
    1.寒湿困脾
    症状和体征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恶寒食少,苔白滑,脉儒缓。
    征候分析  感受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脾胃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清浊不分,放大使清稀或如水样。胃肠气机不畅,故腹痛肠鸣。风寒束表,故恶寒。寒湿困脾,故食少。苔白滑、脉儒缓,乃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  流风散寒,和中化湿。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中脘 天枢 上巨虚
    随证配穴  腹痛甚者,加神阙。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  合谷流风散寒。中脘为胃募、腑会,天枢为大肠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三穴相配,可疏调胃肠气机,升清降浊。
    2.肠腑湿热
    症状和体征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或暑湿之邪,伤及肠胃,传导有余,燥化不足,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湿热内存,故肛门灼热、粪色黄褐秽臭。暑热伤表,故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调和肠胃。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内庭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金津 玉液 委中
    随证配穴  腹痛发热甚者,加曲池、大椎。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金律、玉液、委中刺络出血。
    方义  中脘、天枢、足三里调和胃肠气机,升清降浊。合谷、内庭清泻胃肠湿热。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使热随班去。
    3.食滞胃肠
    症状和体征  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暖腐吞酸,苔垢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肠腐熟、传化失常,故纳呆、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宿食得泻,故泻后痛减。浊气上逆,故暧腐吞酸。苔垢或厚腻、脉滑,为宿食内停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调和肠胃。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中脘 章门 胃俞 脾俞 足三里 下脘 璇玑 里内庭
随证配穴  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中脘、章门与胃俞、脾前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牌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4.肝气郁滞
    症状和体征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清志不畅而发,舌红,答薄白,脉弦。
    征候分析 肝失条达,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故腹痛、肠鸣泄泻。本病与情志有关,故每因情志不畅而发。舌红、苔薄白、脉弦,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以足厥阳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肝俞 中统 天枢 期门 太冲 足三里 阳陵泉
    随证配穴  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5.脾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  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
    征候分析  脾虚则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故大便塘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久泻不止,气血化源不足,故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均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中脘 水分 天枢 脾俞 胃俞 大肠俞 足三里 三阳交
    随证配穴  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  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6.肾阳亏虚
    症状和体征  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征候分析  肾阳虚衰,不能温煦牌阳,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晨起泄泻、大便央有不消化食物。肾阳虚衰,阴寒较盛,故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肾俞关元中院牌俞章门天枢足三里
    随证配穴  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间。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  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院、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其他疗法】
耳针  小肠、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神门。每次酌取3~5穴,急性泄泻每日l~2次,慢性泄泻隔1次,留针10~20min。
[医案举例]
患者,男,47岁。腹胀泄泻,稀便混有粘液,无脓血,纳差,体倦无力。检查。患者消瘦,脐周有压痛,肠鸣音略强。大便镜检无异常所见。而采用针灸治疗,以中脘、天枢、神闭(灸)、足三里等穴为主,以脾俞、胃俞、大肠俞、合谷、章门等穴为辅,每次取穴3~5个。隔日 1次,针3次后,大便减少至1~2次,共针6次症状消失,大便转为正常。(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
  (2)发病期间应注意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平时也应注意饮食卫生。
                        第十二节痢疾
      痢疾系因感受湿热疫毒,积滞肠腑,肠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急性痢疾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或肠阿米巴病。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疫毒所致。外邪与食滞交阻肠腑,大肠传导功能 失职,气血凝滞,络脉破损,遂致痢下赤白脓血。邪伤气分,则白多赤少;邪伤血分,则赤多白少;气血两伤,则痢下赤白夹杂。
      1.湿热蕴结  误食不洁之物,或过食肥甘酒炙之品,以致湿热内结蕴蒸,腑气变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
      2,寒湿困脾  恣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脾胃受伤,脾虚不运,水湿内伤,中阳受阻,湿从寒化,寒湿内蕴,气血凝滞,与肠中腐浊之气相搏,结化为脓血,而成寒湿痢。
      3.正虚邪恋  久痢不愈,或痢疾后失治、误治,导致脾胃正气虚怯,寒热夹杂,留滞于肠,胃肠传导失司而成下痢。
      [辩证治疗】
      1.湿热盛结
      症状和体征  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脓血,每日数次到数十次,肛门灼热,可伴发热,舌红,首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湿热积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职,故腹痛而里急后重。湿热之毒熏灼,伤及气血,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大便赤白脓血。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每日泻下数次到数十次。湿热内蕴,则可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塞盛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疏调肠胃。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天枢上巨虚曲地内庭
      随证配穴  发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者,加大推、水沟、十宣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手阳明之原穴合谷和募穴天枢合用可疏调大肠,理气行滞。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能清肠胃而化郁滞。上述三穴相配,可使气调湿化滞行,为治痢的基本方,适用于各型痢疾。曲地、内庭可泻阳明之热,和肠化滞。
    2.寒湿困脾
    症状和体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日粘冻,白多赤少,伴有头身困重、院痞纳少、口粘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  寒湿为阴邪,留滞肠中,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故腹痛而里急后重。寒湿主要伤于气分,故大便赤白粘冻、白多赤少。寒湿困脾,健运失司,故头身困重。寒湿中阻,运化失常,故脘痞纳少、口粘不渴。苔白腻、脉德缓,皆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  温化寒湿,疏调肠胃。以手阳明大肠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  合谷 天枢 上巨虚 中脘 气海 阴陵泉
    随证配穴  伴恶心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加灸。
    方义合谷、天枢、上巨虚为治痢的基本方,可化湿行滞,调理肠胃而止下痢。中院和胃气,降湿浊。气海调气、益气,以行滞。阴陵泉健脾化湿。诸穴针后加灸,则增加温经散寒作用。
    3.正虚邪恋
    症状和体征  腹泻时发时止,发时大便赤白粘冻或呈果酱样,腹痛后重;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舌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  下痢日久,正虚邪恋,寒热夹杂。肠胃传导失司,故腹泻时发时止,发时大便赤白粘冻或呈果酱样,腹痛后重。脾胃虚弱,中阳健运失常,故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均为正虚邪恋之象。
    治法  温中祛邪,疏调肠胃。以手阳明大肠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合谷 天枢 上巨虚 脾俞 胃俞 肾俞 关元
    随证配穴  大便粘滞带血、午后低热、心烦口干者,加照海、血海。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泻兼施,加灸。
    方义  合谷、天枢、上巨虚三穴为治痢的基本方。加脾俞、胃俞,调补中气,以资化源。肾俞、关元培补肾气,以扶正祛邪。针后加灸,可温中祛邪。
    【其他疗法】
    1.耳针  大肠、小肠、胃、直肠、神门、脾、肾。每次取3~5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留针20~30min,每日l~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留针5~10min,隔日1次。
    2.刺络法  在脐周围1cm处以三棱针刺入皮肤2~3分深,以出血为度,再拔火罐。
    3.穴位注射  用5%葡萄糖注射液,分注两侧天枢穴,每穴2M,每日1次。
    [医案举例]
    黄X X,女,22岁,因腹痛泄泻 4日入院。入院前曾针刺中院、建里等穴,治疗4日未见效果。入院时,大便每日40多次。镜检:白细胞(++++),红细胞(++),粘液(++),巨噬细胞(十),便培养发现史氏痢疾杆菌,采用针刺治疗。选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合谷、足三里,针刺得气后,留针 30min。第二日大便次数减少一半,3日后大便次数和镜检皆恢复正常,各种症状亦随之消失,第五日大便培养转为阴性,共计6次,住院7日出院。(针灸学简编)
    [按语]
(l)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能消灭痢疾的病原体。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险恶,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痢疾发病期间,应控制饮食或禁食,并实行床边隔离。平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
                      第十三节便秘
    便秘系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3日以上,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只是其中一个症状,本节专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者。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习惯性便秘。
    【病因病机】
    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遂为大便。若肠胃受病,或因燥热内结,或因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或因阴血虚致肠道失润,以及阴寒凝结等,均能导致便秘。
    1.肠道实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香燥,少食蔬菜,以致肠腑积热,津液中干,肠道失润,因而大便干燥而腑气不通。
    2.肠道气滞忧思过度,清志不畅,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或久坐少动,气机郁滞,不能宣达,通除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结。
    3.脾虚气弱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致脾气受损,化源不足,气血两亏,气虚则转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泽,放大便秘结。
    4.脾肾阳虚素体阳虚,或年高体衰,或劳伤脾肾,致脾肾阳虚,阴寒内结,而致大便秘结。
    5.阴虚肠燥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而致肠道阴液枯涸,无水行舟,故大便干结难下。
    [辩证治疗]
    1.肠道实热
    症状和体征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苔黄燥。脉滑实。
    征候分析  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为传导之官,若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则大便干结。热积干肠,腑气不通,故腹部胀满、按之作痛。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干或口臭。苔黄燥为热已伤津化操之象,脉滑实为里实之征。
    治法  清热保津,通腑利便。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曲地 腹结 上巨虚
    随证配穴  烦热口渴者,加少府、廉泉。口臭甚者,加承浆、劳宫。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清热以保津。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与腹结相配可疏通大肠腑气。
    2.肠道气滞
    症状和体征  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暖气频作,苔白,脉细弦。
征候分析  清志失和,气机郁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阻滞,故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糟粕内停,气机郁滞,故少腹作胀。腑气不通,则气不下行而上逆,故暖气频作。首白、脉细弦,为肝脾不和、内有郁滞之象。
    治法  调理气机,通腑利便。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 阳陵泉 气海 行间 天枢
    随证配穴  胸胁胀满疼痛者,加期门、支沟。腹胀甚者,加大横。
    刺灸方法  外用污法。
    方义  腑会中脘、大肠募穴天枢配气海以疏通腑气。行间配阳陵泉疏肝理气,使疏泄复常。
    3.脾虚气弱
    症状和体征  大便秘结,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眈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征候分析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虚则转运无力,故大便秘结。脾肺气虚,肺卫不固,气不摄津,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脾虚气弱,故面色眈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虚气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气,兼以通便。以背俞穴、足太阳牌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胃俞 大肠俞 三阴交 足三里 关无 天枢
    随证配穴  多汗者,加复溜。心悸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脾俞、三阴交、胃俞、足三里健脾胃益中气,以资生化之源。关元补下焦元气,以益脾气。大肠俞、天枢以助大肠传导之力。
    4.脾肾阳虚
    症状和体征大便秘结,面色苍白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证候分析  阳气虚衰,寒气内生,大肠传导无力,故大便秘结。脾虚不健,不能生化气血,故面色苍白无华。脾肾阳虚,脑窍失养,或痰饮上犹清空,故时作眩晕。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水气凌心,故见心悸。阳虚阴寒内盛,气机阻滞,故少腹冷痛。肾阳虚温煦无权,故小便清长、胃寒肢冷。舌谈、苔白润、脉沉迟,均为阳虚内寒之象。
    治法  补肾健脾,助阳温通。以足少阻肾经、足太阴牌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照海石关肾前牌俞三阴交天枢
    随证配穴  脱肛者,加长强、百会。腰冷病者,加委中、命门。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可灸。
    方义  气海、照海、石关、肾俞补益肾气,助阳驱寒,温煦下焦以散凝结。三阴交、脾俞可温补脾阳,以利健运之功。更配天枢流调大肠气机。
    5.阴虚肠燥
    症状和体征  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呆,舌红苔少,脉细小数。
    证候分析  阴液不足,肠道干枯,无水行舟,故大便干结、状如羊屎。阴虚生内热,放口干少津。脾失健运,故神疲纳呆。舌红苔少、脉细小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阴润燥。以背前穴、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三明交太溪足三里照海大肠前天枢
随证配穴  口干少津甚者,加金津、玉液。心烦少寐者,加神门、行间。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照海、太溪以滋肾阴。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益气血之源,滋阴润燥。大肠俞增强大肠传导功能。
    【其他疗法】
    耳针  大肠、直肠。强刺激,留针l~2h,留外期间捻针2次,每次3min。每日1次。
【医案举例】
    梁X X,男,29岁。大便秘结,3~4日解工农,已经 3年左右。同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纳差等症状。曾服用“一轻松”、硫酸镁等泻药,效果不佳。遂用针灸治疗,选两侧大肠俞,隔日针1次。第一次针后当日即行排便。连针7次后,每日大便通畅,由便秘所引起的周身症状亦随之消失。随访半年,远期效果良好。(针灸学简编)
    [按语]
  (l)针灸治疗单纯性便秘效果较好。
  (2)患者应注意改变偏食习惯,多食蔬菜水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第十四节黄疸
    黄疸系感受湿热等病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溲黄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
    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而内外两因又互有关联。黄疽的病机主要是肝的疏泄失常,以致胆液不循常道,上泛于目则目似淡金;外溢肌肤则肤黄如染;渗于膀胱则尿黄短涩,形成黄疸的主症。
    1.湿热外袭  外感湿热疫毒,入里阻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不得泄越,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使身自小便俱黄。若湿热拉时邪疫毒伤人者,其病热暴急,具有传染性。热毒炽盛,伤及营血,损及肝肾,蒙蔽神明,则发为急黄重症。
    2.饮食所伤  饥饱失常,嗜酒无度,皆能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3.脾胃阳虚  素体脾胃阳虚,或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被湿所遏,渗溢肌肤而成阴黄。
    4.积聚日久  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
    【辩证治疗】
    1.肝胆湿热
    症状和体征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依,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征候分析  湿热交蒸,熏于肝胆,胆汁外溢于皮肤,且因热为阳邪,故身目发资而色鲜明。心中懊侬、恶心呕吐,乃湿热熏蒸、胃浊上逆所引起。湿热内盛,而热邪尤重,故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若胆汁外溢皮肤,则大便呈灰白色。腹满胁痛,口干而苦,乃湿热犯及肝胆之故。
  
  舌脉为湿热熏蒸肝胆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疏泄肝胆。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服俞阳陵泉太冲脱骨
    随证配穴  热重者,加大推。便秘者,加大肠俞。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胆俞、阳陵泉清泻湿热,配太冲疏通肝胆气机而退黄。腕骨为小场经原穴,以助小肠泌别清法而达祛湿退黄之功。
    2.湿困脾胃
    症状和体征  身目仅黄,黄色晦滞,头重身困,脘腹痞满,恶心细少,腹胀,大便清薄,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征候分析  湿困脾胃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遏肝胆,胆汁外溢皮肤,故身目俱黄。湿为阴邪,故黄色晦滞。脾主肌肉四肢,脾为湿困则头重身困。运化失职,则脘腹痞满、恶心纳少、腹胀便演。舌脉为湿邪困脾之象。
    治法  健脾和胃,利湿化浊。以足大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至阳脾俞胆俞中院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  腹胀便溏甚者,加天枢、关元。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并可加灸。
    方义  至阳为督脉经气所注,针灸并用可温通阳气,且为退黄要穴。中院为六腑之会,配足三里、碑前有健脾和胃化湿的功效。胆命以通利胆腑,三阴交导湿下行。
    3热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如金黄,伴有高热烦渴、神昏指语,或见出血、便血、肌肤瘀斑,舌红绎,苔黄而操,脉弦滑数。
    征候分析  本证又称急黄或瘟黄。因湿热挟毒,热毒炽盛,故发病急骤、高热饭渴。热毒迫胆汁外溢肌肤,放黄疽迅速加深、色黄如金。若热毒内陷心营,则神昏话语。热毒迫血妄行,则激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脉亦为热毒炽盛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以督脉、足厥阳肝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水沟肝俞胆俞合谷太冲阳陵泉
    随证配穴  神昏指语者,加中冲、少冲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点制出血。
    方义  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通阳而泻热,水沟穴有开窍醒神之功。肝俞、胆俞流利肝胆,配阳陵泉清化胆府之热。合谷配太冲又称“开四关”,有助醒神清热。
    4.寒凝阳衰
    症状和体征  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黯,纳少院闷或腹胀便清,神疲畏寒,日谈不渴,舌淡,苔白腻,脉德缓或沉迟。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留滞于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故身目色黄而晦黯。牌失运化,寒湿凝滞于中焦,则腹胀满闷、食少钢呆、便清。阳气衰弱,则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脉亦为寒凝阳衰之象。
    治法  温中除寒,化湿健脾。以足大阴牌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 章门 脾俞三阴交 腕骨 足三里
随证配穴  神疲畏寒甚者,加关元、命门。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章门和脾俞为俞募相配,健脾化湿。中脘、足三里温运脾胃而化寒湿。三明交通利三阴经,导湿下行。腕骨为退黄效穴。
【其他疗法】
1.耳针  胆、肝、脾、胃、耳中。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每日1次。
2.穴位注射  肝俞、胆俞、期门、日月、中渚。每次选2~3穴,以板蓝根注射液或维生素 B注射液注入。每穴注射药液0.5~1ml,每日 1次。
【医案举例】
     赵X X,女,46岁。皮肤、眼睛发黄 3日。患者先感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继则视物发黄。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发热38.5C,头昏,疲乏,恶食油腻饭菜,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苔黄腻,脉弦数。诊断;湿热蕴于肝胆,发为阳黄。取中院、阳陵泉、合谷、内庭、期门、太冲,每日针1次。针2次体温正常,6次黄疸退尽。10次痊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l)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
    (2)要注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黄疽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进食富有营养的饮食。
                          第十五节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本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肝、胆囊、胸膜等急、慢性疾患和肋间神经痛等。
        【病因病机】
     肝位于胁部,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故本证主要责于肝胆,且与脾胃、肾有关。其病情有虚有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之中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而实证日久,又可化热伤阴致肝肾阴虚。亦可出现虚实并见。
        1.肝气郁结  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余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2.瘀血停着  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胁络痹阻,而致胁痛。
        3.肝胆湿热  外湿内侵,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导致胁痛。
        4.肝阴不足  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脉失养,亦导致胁痛。
        [辩证治疗】
          1.实证
        症状和体征  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章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而胀,疼痛游走不定,饮食减少,暖气频频,苔薄,脉弦,为肝气郁结;如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或见痞块,舌紫黯,脉沉涩,为瘀血内停;如胁痛伴有恶心呕吐,口苦,舌红,首黄腻,脉弦滑数,湿热内郁肝胆。
  证候分析  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变化与气的调畅有密切关系,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而胀。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脉弦,为肝郁之象。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扑损伤,致瘀血内停,闭阻胁络,故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痞块。舌紫黯、脉沉涩,均属瘀血内停之象。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流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恶心呕吐。
治法  疏肝利胆,通络止痛。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期门 支沟 阳陵泉 足三里 太冲
随证配穴  呕恶者,加中院。瘀血内停、痛有定处者,加隔俞、三阴交。湿热重、口普及恶心者,加内关、中脘。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肝和胆相表里,厥阴、少阳之脉同布于胁肋,故取期门、大冲、支沟、阳陵泉以疏泄肝胆经气,使气血通畅,秦通络止痛之功。佐以足三里和胃降气,而消痞满。
      2.虚证
    症状和体征  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证候分析  精血亏损,不能儒养肝络,故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饭热。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舌脉皆为肝之阴血不足之象。
    治法  养阴柔肝。以足厥阴肝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期门 行间 足三里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头晕者,加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
    方义  肝俞、肾俞用补法可益肝肾之阴。期门为肝之墓穴,近取以理肝气。行间为肝经荣穴,用泻法以泻络中之虚热。足三里、三明交扶助脾胃,以资生化之源。
    【其他疗法】
    1.耳针  肝、胆、神门、胸。取患侧,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留针30min,或理皮内针。
    2穴位注射  用10%葡萄糖液10ml,或加维生素B;。注射液1ml,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直刺达神经根部附近,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稍向上提再注入药液。取穴宜与胁肋痛点成水平,可分数次注射。适用于助间神经痛。
    3.皮肤针用  皮肤针轻轻叩击胁肋部痛点及与痛点成水平的背俞穴上、中、下的三个穴位,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劳伤胁痛。
    【医黎举例】
    杨X X,男,33岁。患心脏病行左房室瓣狭窄分离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仅后遗肋间神经痛,为持续性刺痛,甚则不能安眠,眼镇痛药效果不佳。乃于手术后14日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心俞、支沟、神门,每日1次。针治第二次后,胸部疼痛即显著减轻,计11次胁助疼痛完全消失而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l)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忌食过于油腻、辛辣之品。
(2)如系传染性肝炎,应注意隔离。
    (3)患者宜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4)针灸治疗胁痛效果较好,具有迅速止痛和协助止痛药发挥作用的功效。
                             第十六节胸痹心病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疾病。以中、老年发病者居多。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亦可发生胸痹心痛。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胸失养。
    1.寒邪内侵  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心痛。
    2.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廊,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胸阳失展,发为本病。
    3.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市,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由于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滞血瘀;或痰郁交阻,胸阳木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为本病。
    4.年迈气虚  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心胸失养而酿成本病。
    【辩证治疗】
    1.心血瘀阻
    症状和体征  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黯,舌紫黯,或伴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征候分析  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尤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面色晦黯。舌脉均为瘀血内阻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阴邻邦门心俞隔俞巨阈膻中
    随证配穴  舌紫黯者,可加取少商、少冲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巨阙、心俞俞募相配,调心气化瘀血。部穴善救急,故取心及心包经部穴阴部、部门缓急止痛。取气会膻中,血会隔俞,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2.寒凝心脉
    症状和体征  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弦紧。
征候分析  素体阳虚,阳气不展,气机阻痹,故见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感寒则痛甚。胸阳不振,气机受阻,故见胸闷心悸、气喘不得卧。阳气不足,故形寒肢冷。舌脉均为寒凝之象。
    治法  温散寒邪,通阳开痹。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阻心经和任脉穴为主。
    处方  心俞 厥阴俞 内关 通里 气海 关元
    随证配穴  恶寒者,加灸肺俞、风门。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加灸。
    方义  心俞、厥明俞助心阳而散寒邪。内关、通里是心经和心包经的络穴,能活血通络而止痛。气海、关元钟后加灸,可起温寒散凝之效。
    3.痰浊内阻
    症状和体征  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院痞,痰多口粘,苔油腻,脉滑。痰浊化热则心痛如灼,心烦口干,痰多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痰浊内阻,胸阳失展,故胸闷如窒而痛。脉络阻滞,心失所养,故气短喘促。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口粘、苔浊腻、脉滑,均为痰浊壅阻之象。痰黄稠、便秘、舌红、答黄腻、脉滑数,为痰浊化热之征。
    治法  通阳化浊,豁痰开结。以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膻中 巨阙 郄门 太渊 丰隆
    随证配穴  脘闷纳呆者,加足三里、中院。痰浊化热者,加内庭、合谷、阴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加灸。
    方义  膻中为气会及心包募,可调心气止痛。巨阙为心之募穴,郄门为心包经部穴,两穴合用可振奋心阳。配太渊、丰隆以蠲化痰浊。痰浊得去,则胸阳得展、气血通畅。
    4.心气虚弱
    症状和体征  心胸隐痛,反复发作,胸闷气促,动则喘息,心悸易汗,倦怠懒言,面色味白,舌谈或有齿痕,首薄白,脉弱或结代。
    征候分析  心气虚弱,鼓动无力,血滞心脉,故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和心悸短气、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及舌脉均为心气虚弱之象。
    治法  补脾益气,养心止痛。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明心经穴为主。
    处方  膻中 巨阙 阴部 气海 足三里
    随证配穴  兼见形寒肢冷、舌淡或紫黯者,为心阳虚,加灸关元、命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加灸。
    方义  膻中为气会、心包募,可谓心气而止痛。巨门为心的募穴,阴部为心的部穴,两穴合用可补益心气。气海补养先天元气,足三里补养后天之气而益心气。
    5。心肾阴虚
    症状和体征  心胸隐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心阴虚,故见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肾阴虚,故见耳鸣、腰酸膝软。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故见头晕。舌脉均为阴血亏虚、心脉瘀阻之象。
    治法  滋阴益肾,养心止痛。以手少阻心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心俞 肾俞 神门 太溪 三阴交 内关
    随证配穴  便秘者,加天枢、照海。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心俞、内关、肾俞、太溪补益心肾。神门补心除烦。三明交养血滋阴。
    [其他疗法]
    耳针  以心、小肠、交感、皮质下为主,辅以缘中、肺、肝、胸、降压沟、枕。强刺激。每次选3~5穴,留针1h,隔日1次。
    [医案举例]
    患者,男,54岁。1954年发现高血压病,1963年后经常胸部闷痛,有闷压感,心电图T波普遍低平,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1968年后经常阵发性胸闷痛,心慌,上坡则气急。1970年10月4日因发热、心慌而入院。当时检查:血压22.4/14.2kPa,心界稍大,心音弱,心电图示T波普遍低平或倒置,S-T段下移。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上呼吸道感染。1970年10月14  日取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足三里等穴,进行针刺治疗。第一次针后即感到心前区舒适.5次后睡眠好转,无心慌、胸闷发作,自觉精神体力日渐增强,每晨40min散步2.8km,由慢步到快步,而无不适。第二疗程后T波全部提高接近正常水平,S-T段移位恢复。第三疗程后出院,坚持全日工作。18个月后进行随访,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均巩固。(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无论是在发作即刻还是缓解期均有一定疗效。
    (2)患者往往因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而反复发作和加重,且发作时,每兼精神恐惧,此乃肾气先伤之症。放慢性患者应戒唤怒,保持恬静乐观。
    (3)饮食直忌,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少食肥甘,禁食辛辣。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起居调护,睡眠应充足,注意气候变化和劳逸适度。
    (5)若心痛剧烈,手足青至节,汗出肢冷,脉沉细或给代者,属真心痛,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
                      第十七节心悸
    心悸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证。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仲”。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病因病机】
    心主血脉主神志,心神不宁是本病的基本机制。导致心神不宁虽有突受惊恐或劳倦过度等外部因素,但必有内因存在,其内因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心阳虚弱等有关。其病变常虚实兼夹,但以虚为主。
    1.心虚胆怯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摇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惊不已。
    2.心脾两虚  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使气血化生不足。心血耗伤,渐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3.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或房室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发为心悸.
    4.心血瘀阻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二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风寒湿邪痹于血脉,内犯于心,则心脉痹阻、血行不畅.发为心悸。
    5.水气凌心  素体虚弱,久病失调,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气凌心,致心阳受阻,发为心悸。
    6.心阳虚弱  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而发为心悸。
    【辨证治疗】
    1,心虚胆怯
    症状和体征  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证候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心不藏神,则心中惕惕、悸动不安、少寐多梦。久病损伤心气,故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去脉均为心气不足之象。
    治法  益气安神。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心俞 巨阙 间使 神门 胆俞
    随证配穴  善惊者,加大陵。自汗、气短甚者,加足三里、复溜。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心俞、巨阙俞募配穴,功在调补心气,定悸安神。胆俞可壮胆气而定志。间使、神门宁心安神。
    2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味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百淡红,苔薄白,脉弱。
    证候分析  脾失运化之权,气血化源不足,故纳少胸闷、头晕乏力、气短易汗。心血不足,则心悸。神明先养,神不守舍,则失眠健忘。心其华在面,气血虚,放面色眈白、百淡红、脉细弱。
    治法  养血益气,定悸安神。以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心俞 巨阙 隔俞 脾俞 足三里
    随证配穴  腹胀、便塘者,加上巨虚、天枢。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心俞、巨阔如前所述。血之会隔俞可补血养心。气血的生成,赖水谷精微所化,故取脾俞、足三里健中焦以助气血化生。
    3.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焕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少寐多梦。思虑劳心,更耗伤心阴,放心悸加重。阴亏于下,虚火上扰,则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除火,养心安神。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太溪 阴郄 神门
    随证配穴  手足心热者,加劳宫、涌泉。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或肾俞、太溪、阴都用补法,劳宫用泻法。
方义  本证源于肾阴不足,水不济火,放取肾俞、大溪滋肾阴而上济心火,以治其本。阴郄、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4.心血瘀阻
    症状和体征  心悸怔仲,胸闷心痛阵发,或面唇紫黯,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已失所养.故。已悸怔忡。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心络挛急,则心痛阵发。脉络瘀阻,故见面唇紫黯。百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均为瘀血蓄积、心阳阻遏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任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优经穴为主。
    处方  内关膻中心俞气海隔俞血海
    随证配穴  失眠健忘者,加神门。气短自开者,加复溜。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气海加灸。
    方义  内关、膻中、心俞可强心定悸止痛。灸气海助阳益气,气推血行。血海、隔俞活血化瘀。
    5.水气凌心
    症状和体征  心悸征忡不已,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诞,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
    证候分析  水为阴邪,赖阳气以化之,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怔件不已。饮阻于上,肺失清肃,加之肾不纳气,则见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不能平卧。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目眩。肾阳虚衰,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面浮足肿、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  振奋阳气,化气行水。以手少明心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  关元 肾俞 内关 神门 阴陵泉
    随证配穴  伴胸闷气喘甚而不能平卧者,加刺膻中。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乎泻法。
    方义  关元、肾俞壮肾阳以行水气。内关、神门宁心定悸。阴陵泉健脾以化水饮。
    6.心阳虚弱
    症状和体征心悸,动则为甚,胸闷气短,形寒肢冷,头晕,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阳不振,心失温养,放心悸、动则为甚,且胸闷气短头晕。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肢,充养于肌肤,放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象。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以手少阻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关元
    随证配穴  腹胀、便清者,加公孙、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  心俞、厥阴俞相配可助心阳,益心气。内关、神门安神定悸。关无针后加灸,以振奋阳气。
    【其他疗法】
1耳针  心、神门、胸、肺、皮质下、肾。每次选2~3穴,常规消毒,毫针进针1分许,施捻传手法lmin,留针2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2.皮肤针  取后颈、骰部、气管两侧、颌下部及内关、三阴交、膻中、人迎。中度刺激至局部出现红晕略有出血点为度。发作时可每日治疗2次。
    3.穴位注射  心俞、内关。用地西洋注射液Zing加入5%葡萄糖4ml,分注2穴,每日1次。
    【医安举例】
    患者,女,43岁。因不完全流产施行刮宫手术,由于术中患者精神紧张,术后抬回病室,即感头晕,心慌,心前区痛。检查:心音呈胎音调,心律齐,心率184次/min。心界不扩大,无脉搏短细,血压16. 0/10.5kPa,肺无步音。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遂针刺大陵、神门、膻中巨阙,不留针。针后3min,前述症状消失,心率恢复(84次/min),出院后观察《个多月末复发。(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2)应注意调和清志,回避化思、恼怒、惊恐等刺激。
                      第十八节不寐
    不寐是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本病又称失眠、失寐、不得眼等。
    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的失眠,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但神安需依赖阴血充养,卫气充和,肝气调达,心肾相济,以维持气血阴阳的协调,使阴与阳交,睡眠正常。大凡阴血不足,或阳热过亢,均会造成不寐。
    1.肝郁化火  情志过极,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炎上,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为不寐。
    2.痰热内扰  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健,伤及脾胃,牌失健运,胃不消谷,致使饮食停滞,痰浊内生,郁而化热,上扰心神,引发不寐。
    3.阴虚火旺  先天不足,素体虚弱,或房室太过,或大病久病,以致肾阴耗伤,不能上济于心而制约心火,使心阳独亢,神不得安,发为不寐。
    4,心脾两虚  思虑劳倦,损伤心脾,营血亏虚,心神失养;或病后体虚,产后失血,年迈血亏,以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均可引起不寐。
    5.心虚胆怯  心胆素虚,或暴受惊吓,致使心神不安,而夜寐不宁。
    【辩证治疗】
    1.肝郁化火
    症状和体征  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因恼怒伤肝,肝失调达,气郁化火,上犹心神,则不寐。肝经火旺,则急躁易怒、胸闷肋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平肝降火,解郁安神。以足厥阴肝经、手少朋心经穴为主。
    处方  行间 足窍阴 风池 神门
    随证配穴  耳鸣者,加翳风、中诸。目赤者,加太阳、阳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行间平肝降火。足窍阴降胆火以除烦。风池疏调肝胆而止头痛头晕。神门以宁心安神。
      2痰热内扰
      症状和体征  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院痞,口舌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证候分析  宿食停滞,积湿生痰,因痰生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寐及口苦。宿食、痰湿雍遏于中,故胸闷脘痞而痰多。清阳被蒙,故头晕目眩。舌红、苔腻而黄、脉滑数,均为痰热、宿食内停之象。
      治法  健脾化痰,清热安神。以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内房公孙丰隆神门
      随证配穴  便秘者,加天枢、上巨虚。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内庭、公孙泻脾胃之热。丰隆化痰和中。神门以宁心安神。
      3.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虚热扰神,放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心悸健忘。肾精亏耗,髓海失养,则头晕耳鸣。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大陵太溪神门心俞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风池。耳鸣者,加听宫。遗精者,加志室。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泻大陵降心火。补太溪滋肾阴。补神门、心俞宁心安神。
    4.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多梦易醒,或赝股不安,心悸健忘,头晕目股,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  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多梦易醒、健忘心悸。气血亏虚,故神疲乏力。气血不能上奉于脑,则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血少气虚,则舌色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养血,宁心安神。以手少阴心经、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心俞 神门 三明交
    随证配穴  多梦者,加魄户。健忘者,灸志室、百会。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针灸并用。
方义脾俞、三阴交健脾益气养血。心俞、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5.心虚胆怯
    症状和体征  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舌淡,苔薄,脉弦细。
    征候分析  心胆气虚,则心神不安,善惊易恐,故多梦易醒、心悸善惊。舌淡、苔薄、脉弦细,为心胆气虚之象。
    治法  补心益胆,安神定志。以手少阻心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心俞 胆俞 大陵 丘墟 神门
    随证配穴  神疲体倦者,加百会、足三里。多汗者,加膏盲。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心俞、大陵、神门宁心安神。胆俞、丘墟益胆镇惊。
    [其他疗法]
    耳针  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每次取2~3穴,轻刺激,留针30mi。每日一次。
    【医案举例】
  陈XX,男性,27岁。患者因疲劳过度而产生疲倦,烦躁,精神恍格,彻夜不眠。有时只能寐片刻,头晕而重,耳若蝉鸣,历时两月未愈。初诊针太阳、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后症状同复诊时仍针前穴,针后略感舒适。三诊时去前穴组中之太阳,加足三里、行间,针后便能入寐,只在睡眠冲有些烦扰不宁。四诊至六诊针神门、足三里、三防交,针后各种症状消失。(针灸学简编)
    【按语】
    (l)针灸治疗不寐疗效较好。
    (2)老年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而容易醒觉,如无明显症状则属生理现象。
                      第十九节  郁病
    郁病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本病临床甚为常见,以女性发病居多,并多有郁怒、多虚、悲哀、忧愁等情志所伤史。可兼有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等多种症状。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等。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情志失调,尤以怒、郁、思、悲为主因,可致气机失常,郁滞为患。终至五脏气机失和,以肝、脾、心的功能失调为主而发病。
    1.肝气郁结  肝主流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郁不畅,
气滞血瘀,肝脾失和。肝气郁结不解,久可化火。
    2忧郁伤神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而藏神,五志过极,皆可损耗心之气血,扰乱心神。由于忧虑太过,耗伤心气,心营亏虚,以致心神失养、神无所归。
    3心脾两虚  劳心过度,思虑伤脾,纳食减少,生化无源,则气血两亏、心脾两虚。
    4.阳虚火旺  忧思恼怒日久,累及肝肾,使肝肾不足,营血暗耗,致阴虚火旺。
    【辩证治疗】
    1.肝气郁结
症状和体征  精神抑郁,胸胁作胀,或院痞,嗳气频作,善太息,或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则精神抑郁、胸胁作胀、善太息。肝郁犯胃,胃失和降,故脘痞而嗳气频作。情志郁结,致冲任失调,发为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为肝郁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以足厥明肝经、足少阳肥经穴为主。
    处方  期门 太冲 阳陵泉 支沟 内关 足三里
    随证配穴  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台沟。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期门为肝之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两穴用泻法可疏肝理气。阳陵泉、支沟相配可调理少阳经气,止胸胁痛。内关可宽胞解郁。足三里能健脾和胃,平降胃气。
    2.气郁化火
    症状和体征  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日苦,嘈杂泛酸,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则头痛目赤。肝火犯胃,胃肠积热,故口苦而嘈杂泛酸、便结尿黄。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火有余之象。
    治法  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期门 行间 阳陵泉 内庭 支沟
    随证配穴 吐苦水者,加日月。呕恶、口苦者,加中脘、解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期门为肝之募穴,泻之可疏肝理气。行间为肝经荥穴,可泻肝经之邪热。阳陵泉、支沟配用可疏肝解郁,通络止痛。内庭为胃经荥穴,能清胃降火。
    3.忧郁伤神
    症状和体征  神志恍格不安,心胸烦闷,多梦易醒,悲忧善哭,舌尖红,首薄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  忧郁不解,心气暗耗,营血内伤,故见神志恍炼、心神不宁。心神不安,则见多梦易醒、悲忧善哭。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为气郁血虚之象。
    治法  养心安神。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神门通里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膻中心俞
    随证配穴  善惊易恐者,加胆俞、肝俞。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神门、通里、内关分属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与心包募膻中和心俞相伍,可调补心气,安心神。足三里、三阴交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内关、膻中兼行气开郁之功。
    4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善思多虑不解,胸闷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倦怠,易汗,纳谷不香,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  劳心思虑,心脾两虚,心失所养,故见善思多虚、心悸失眠及健忘等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健运,故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不足,故见面色萎黄、头晕神疲、易汗等症。舌淡、脉细为心脾两虚之象,脉弦为肝郁之征。
治法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以手少明心经、足大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神门 心俞 脾俞 三阴交 足三里 中脘 章门
    随证配穴  兼郁闷不舒者,加内关、太冲。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加灸心俞、脾俞、足三里。
    方义  神门、心俞益心气而宁心神。三阴交、足三里分属脾胃两经,更合胃募中院、脾募章门及背俞脾俞,共达补益后天之气而益心神之功。
    5.阳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病久虚烦少寐,烦躁易怒,心悸头晕,颧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见盗汗,舌红,苦薄,脉弦细或细数。
    征候分析肝肾之明不足,虚阳上扰,故见烦躁易怒、头晕。阴血亏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少寐。阴虚内热,则颤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脉弦细而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阴清热,宁心安神。以足太阳牌经、足少阻肾经穴和背前穴为主。
    处方  三阴交大溪太冲神门心俞肾俞
    随证配穴  烦躁易怒者,加四神聪、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补之可滋阴安神。补太溪以滋肾阴,泻太冲以清虚火。神门及心俞、肾俞可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其他疗法】
    1.耳针  神门、交感、内分泌、心、肾等穴。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留针15~20min,每日1次,弱刺激或中等刺激。适用于心脾两虚及忧郁伤神的郁证。
    2电针  足三里、内关、太冲、三阴交。每次对称取穴2~4个,用毫针刺入,得气后通上电极,使电刺激量缓慢增大至患者可耐受的程度,通电10~20min,每日治疗1次。
    3.穴位注射  风池、心俞、内关。用丹参注射液注射双侧心俞、内关及单侧风池,每次每穴0.3~05ml,如失眠重则睡前注射,每日 1次。
    4.穴位埋线  肝俞、心俞、脾俞、足三里。在局麻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约1cm,分离肌层,埋入消毒肠线,并与切口成一定角度。冲洗消毒后,缝合1针,切口上敷盖无菌纱布后固定。7日后拆线。注意操作时勿损伤较大血管和神经组织,遇有较明显出血时,则结扎血管,或用止血钳夹持1~3min即可止血。6周内禁用抗炎止痛药。
    【医案举例】
    刘X,女,19岁,1980年9月初诊。生气后骤然默默不语,夜不久寐《个月。曾在某专科医院服用了镇静剂,症状好转。诊时头晕发呆,答问迟钝,表情差,纳少,入寐恶梦,腿疼无力,足跟亦疼。苔白腻,脉缓少力。辨证:厥阴之脉失调,肝气内郁,郁痰内阻,干扰心神。治法:益阴镇摄。处方:合谷、太冲、后溪、申脉、神门、昆仑、百会。治疗经过:治疗数次无明显进步,两腿依然无力,且小腿浮肿,因思路脉病候有:“阳气盛则瞑目,阴气盛则瞑目”。目睁不能安静入睡,乃阳德之病,遂用八脉交会穴之后溪、申脉一组相配,辅以太冲、神门、三阴交等穴,并嘱所服之药减量。治疗2次,腿肿消退,精神好转。至1981年3月底,先后共计40余次,夜寐安静,谈笑自若,亦少作梦。醒后仍可入睡,并能午睡,完全停药已4月余,乃予停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
    (2)嘱患者调清志,保持心情舒畅。
第二十节癫病
癫病是因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强迫症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七情内伤,导致脏腑功能逆乱,阴阳失调,痰气郁结,蔽阻神明所致。
    1.痰气郁结  情志不舒,愤郁伤肝,肝郁乘脾,脾失健运,酸生痰浊,导致痰气郁结,阻闭心窍,发为癫病。
    2.气虚痰结  脾气素虚,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阴蕴结成痰;或悲哀伤肺,治节无权,水液输布不利,凝聚成痰。气虚痰结,上蒙心窍,心神无主而成癫病。
    3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伤血虚,神无所主;脾伤气亏,生化乏源,心神失养,神明逆乱,亦成癫病。
    4.阴虚火旺  思虑过度,或五志过极,耗伤心血,久则阴虚火旺。或狂病日久,耗气伤阴,气不足则狂势渐减.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扰动心神,遂成癫病。
    此外,本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有关。
    [辩证治疗]
    1.痰气郁结
    症状和体征  精神抑郁,神志呆钝,胸闷叹息,忧虑多疑,自语或不语,不思饮食,苔薄白而腻,脉弦细或弦滑。
    征候分析  思虑过度,所欲不遂,肝气被郁,脾阳不振,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故见精神抑郁、神志呆钝等各种精神失常症状。痰浊中阻,脾胃失于运化,故不思饮食。首薄白而腻、脉弦或弦滑,均为痰气郁结之象。
    治法  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肝俞 大冲 脾俞 丰隆 心俞 神门
    随证配穴  妄见者,加睛明。妄闻者,加听它。悲泣者,加太渊。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肝俞、太冲以疏肝解郁。脾俞、丰隆以健脾化痰。心俞、神门以开窍醒神。
    2.气虚痰结
症状和体征  精神抑郁,淡漠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安闻妄见,面色萎黄,便请按清,舌淡,舌体胖,答白腻,脉滑或弱。
征候分析脾虚痰结,心窍被蒙,故见上述神志失常之症。脾气亏虚,故见面包萎黄、便溏溲清。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脉弱,均为气虚痰结之象。
    治法  益气健脾,涤痰开窍。以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脾俞丰隆足三里神门心俞
    随证配穴  不思饮食者,加下脘、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脾俞、丰隆、足三里健脾益气以化痰浊。心俞、神门可开窍醒神。
  3.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神志恍惚,言语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癫病日久,心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心神失养,故可见上述神志失常之症及、悸易惊、夜寐不安之候。脾气不足,故见食少倦怠。舌淡、答白、脉细弱,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健脾养心,益气安神。以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心俞 脾俞 神门 三阴交 足三里
  随证配穴  自汗短气者,加大推、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加灸。
  方义  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心俞、神门以养心安神。
  4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神志恍炮,多言善惊,心烦易躁,不寐,形瘦面红,口干,舌红,苔少或无蹄,脉细数。
  证候分析  思虑过度或五志过极,耗伤心血;或狂病日久,耗气伤阴,阴虚火旺,上犹心发为癫病,故见神志恍他、多言善惊、心烦易躁、不寐等症。耗气伤阴,虚火上炎,故形瘦面红、口干。舌红、苔少或无苦、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以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太溪 心俞 大陵 三明交
  随证配穴  心悸者,加神门。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泻兼施。
  方义  补肾俞、太溪以滋肾阴。补心俞以安神定志。泻大陵以清除心火。三阴交平补平助上穴滋阴降火。
  【其他疗法】
1. 耳针  心、皮质下、肾、枕、额、神门。每次选用3~4穴,留针30min,轻度或中度刺激。
2. 电针  百会、水沟、通里、丰隆。针后在四肢穴位通以脉冲电流15~30min。用断续波刺激。
  【医案举例】
  鲍X X,男,29岁,教师。患精神分裂症 2月余,入院后表现为拒食,衣冠不整,不知秽结,思维逻辑障碍,有被迫害妄想,无内省力。检查:心肺(-),神经系统体征(-)。经氯丙嗪、泰尔登及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后病情好转,但象征性思维和强迫观念仍存在。当时泰尔登用量每日600mg,加用耳针,取肾、皮质下、肾上腺穴,并加针阳陵泉,用疏密波,每次通电25min。5次后症状减轻。后改用阳陵泉配百会、定神穴,10次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后随访半年,表现正常。(耳针研究)
  【按语】
  癫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加强护理,配合心理治疗,家属应积极配合,以提高疗效。
  
第二十一节  狂病87
  
      狂病是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热空盛,迷塞心窍所致。以精神亢奋、躁扰喧狂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内伤七情,导致脏腑功能逆乱,阴阳失调,痰热空盛,迷塞心窍所致。狂病也有因瘀血内阻所致者。
      1.痰火扰神  五志过极则化火,火热不得宣泄,炼液成痰;或肝火犯胃,津液被灼为痰,最终结成痰火;或痰湿积久,郁而化火,形成痰火,痰火上逆,心窍闭塞,发为狂病。
2.火盛伤阴  狂病日久,灼伤津液,火邪盛则炼液成痰,阴不足则心火独炽,扰乱心神,而成狂病。
      3.气血瘀滞  清志不舒,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于元神之府,脑气与脏腑之气不相连接而发为狂病。
      此外,本病的发生与先天因素有关。
      【辩证治疗】
      1.痰火扰神
      症状和体征  彻夜不眠,头痛躁狂,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甚则狂乱莫制,骂人毁物,逾垣上屋,高歌狂呼,舌红线,谷多黄腻或黄燥,脉弦大滑数。
      证候分析  暴怒伤肝,肝火暴张,上扰神明,故性情急躁、头痛失眠。清窍蒙闭,则两目怒视、狂乱莫制、骂人毁物、逾垣上屋、高歌狂呼。肝火暴盛,上扰清窍,故头痛而面红目赤。舌红绿、苔黄腻或黄燥、脉弦大滑数,均为痰火轰盛、阳气亢盛之象。
      治法  泻肝清火,镇心豁痰。以督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太冲 劳宫 丰隆 上脘
      随证配穴  便秘者,加支沟、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水沟、劳宫开窍醒神。丰隆、上院情化痰热。太冲清泻肝胆之热。
      2.火盛阴伤
      症状和体征  狂躁日久,病势较缓,时而烦躁不宁,时而多言善惊,恐惧不安,形瘦面红,心烦不寐,口干唇红,舌红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狂久不已,耗伤阴精。阴不足则心火独炽,火邪与宿疾合而为患,扰动心神,故见烦躁不宁、多言善惊、恐惧不安、形瘦面红、心烦不寐。口干唇红、舌红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以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神门 大钟 大陵 三明交
      随证配穴  若苔腻、脉滑属痰热未清者,加丰隆、上院。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神门、大陵为心经、心包经原穴,可醒神开窍、宁心定志。三阳交、大钟滋阴降火。
  
  88   第三章内科病证
    3.气血瘀滞
    症状和体征  躁扰不安,恼怒多言,甚则登高而歌,或妄闻委见,面色暗滞,胸胁满闷,头痛心悸,舌紫黯有瘀斑,脉弦数或细波。
    征候分析  气血凝滞,使脑气与脏腑之气不相接续,以致瘀血痹阻清窍,神明逆乱,故见恼怒多言、登高而歌,或委闻妄见等精神失常请症。面色暗滞、胸胁满闷、头痛心悸和舌脉,均为气血瘀滞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通劳醒神。以督脉、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神门 大陵 合谷 太冲 血海 隔俞
    随证配穴  头痛者,加上星、头维、太阳、后顶。心悸者,加内关。安闻妄见者,加听宫、睛明。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乎泻法。
    方义  水沟醒神开窍,神门、大陵醒神定志。合谷、太冲清腑泻肝,镇静安神。血海、隔俞以活血化瘀。
    【其他疗法】
    1.电针  ①水沟、百会;②大椎、风府。每次选用1组穴,针后通以脉冲电流10~20min,用连续波作时间较长的强刺激。
    2.穴位注射  心俞、巨阁、间使、足三里、三明交。用氯丙嗓注射液25~50mg,每日注射l次,每次选用1~2穴,各穴交替使用。
    【医黎举例】
    张X X,男,24岁,工人。患者平素性情暴躁,易恼怒,半年前因工作调动不顺利,越发脾气暴躁,常无故与人吵闹,甚则怒骂叫吼,毁物殴人,伴有头晕、耳鸣、失眠、便秘、口苦等症。某精神病院诊为“精神分裂症”,予氯丙唤等药物后情绪略能安稳,以后患者拒绝服药,特来我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检查:眼底观盘边缘清,无渗出、出血,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无眼颤,血压为15 9/10 6kPa。苔黄腻,脉弦数。选用肝俞、太冲、阳陵泉、大陵、巨问、神门、心俞、丰隆,针用泻法,每日针刺1次。4次后症状减轻,加三阴交、大溪针用补法,继针6次,诸症消失,精神正常。(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
    【按语】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防止自杀及伤人毁物。本病易复发,应在病证缓解后连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第二十二节  痫病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称癫病,俗称“羊病风”。其特征为卒然昏仆,强直抽搐,移时自醒,醒后如常人。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癫病,故原发性癫病和继发性癫痛均可参照本节内容施行辨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七情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和先天因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痰法阻滞,气机逆乱,凤阳内动,上蒙心神清窍而发病,其中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
1.先天因素病病始于幼年者,与先天因素密切相关。先天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胎儿因母体突受惊恐,使母体及胎儿气机逆乱,肝肾受损。二是父母禀赋不足,或父母本患癫痛,导致胎儿精气不足,影响胎儿发育。出生后,小儿脏气不平,易生痰生风,导致癫病发作。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肝肾,致使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易致癫病发作。
    3痰迷心窍过食醇酒肥甘,脾胃受损,精微失布,湿法内聚成痰;或劳伤思虑,脏腑失调,气郁化火,火热炼液成痰,痰浊或随气逆,或随风动,蒙蔽心窍,塞塞经络,从而发生痛病。
    4.脑部外伤由于跌仆撞击,或出生时难产,均能导致颅脑受伤。外伤之后,气血瘀阻,血流不畅则神明进失;筋脉失养,则血虚动风而抽搐。
    由上述可知,肝、脾、肾损伤是痛病的发病基础。痰油蒙蔽心窍,塞塞经络则为发病的直接原因。痰浊与气滞血瘀可相互影响,痰浊空滞可使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则津液不布而化生痰浊。痰瘀互结,可使病病反复发作。久发不愈,脏腑愈虚,痰浊愈结愈深,形成顽痰。顽痰不除,乃成瘤疾。
    [辩证治疗]
    1.痰火扰神
    症状和体征  卒然仆倒,不醒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流德,口臭便于,舌红或黯红,苔黄腻,脉弦滑。
    征候分析  肝火偏旺,或郁久化热,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痰阻心窍,则卒然仆倒、不醒人事、四肢强痉拘挛。火扰心神,则烦躁不安。风动痰升,则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痰鸣流派。舌红或黯红、苔黄腻、脉弦得、气高息粗、口臭便干,均为痰热偏盛之象。
    治法  豁痰开窍,清肝泻火。以任、督两脉和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长强 鸠尾 阳陵泉 筋缩 丰隆 行间
    随证配穴  发作时,加水沟、颊车、神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选长强、鸠尾以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痛之效穴。阳陵泉为筋会,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为肝经荣穴,以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风痰闭窍
    症状和体征  发则卒然昏仆,目睛上规,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鸣,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征候分析  肝风挟伏痰闭阻神窍,则发为痛病。风痰上涌,则口吐白沫、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均为肝风挟痰法之象。
    治法  平肝熄风,豁痰开窍。以任、督两脉及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长强 鸠尾 阳陵泉 筋缩 本神 风池 太冲 丰隆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合谷、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穴义如前所述。足少阳经穴本神、风池,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淤阻脑络
症状和体征  发则卒然昏仆,理瘀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证候分析  瘀血阻滞于脑部,脉络不通,窍闭神匿,发为病病。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  醒神止搐,活血通络。以督脉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上星 太阳 角孙 阳陵泉 筋缩 血海 膈俞
    随证配穴  头痛者,在局部以梅花针叩刺微出血。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方义  水沟以醒神开窍。上星、太阳、角孙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活血通络。血海、隔俞功专活血化瘀。阳陵泉、筋缩以止抽搐。
    4.血虚风动
    症状和体征  或卒然仆倒,或面部烘热,或两目上视,或局限性抽搐,或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二便自遗,舌谈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  劳倦思虑,耗伤气血,或病久体虚,血虚则风阳内动,蒙蔽清房,而卒然仆倒、两目上视、肢体抽搐、二便自遗。阴亏血虚,风阳上扰,则面部烘热。手足蠕动、四肢抽搐而无力、舌淡少苔、脉细弱,为血虚之象。
    治法  益气养血,熄风止搐。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牌俞 气海 隔俞 血海 通里 阳陵泉 筋缩
    随证配穴  虚烦不眠者,加三阴交、神门。心悸气短者,加内关、膻中。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脾俞、气海健脾益气,配隔俞、血海以活血养血。通里养心益智。阳陵泉、筋缩解痉挛而止抽搐。
    5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久发不愈,卒然昏仆,或仅头部下垂,四肢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嫩目闭、二便自遗,舌淡,答白,脉弱。
    征候分析  患病日久,正气耗伤,气血不足,故癫病发作时四肢抽搐无力,或仅头部下垂。气虚统摄无力,故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血两亏之象。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炼风。以足大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三阴交 中脘 足三里 丰隆 阳陵泉 筋缩
    随证配穴  发作持续昏迷不醒者,可针补源泉,灸气海。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三阴交、中脘、足三里健脾益胃,补益气血。丰隆和中化痰。筋会阳陵泉与筋缩相配解痉挛而止抽搐。
    6肝肾阴虚
    症状和体征  发则卒然昏仆,或失神发作,或语赛,四肢逆冷,肢体抽搐瘫痪,手足蠕动,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红峰,少苦或无首,脉弦细数。
    征候分析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挟伏痰上犹心神,故发为病病。肾精亏虚,脑筋不足,放健忘失眠、腰膝酸软。阴损及阳,阳虚则四肢逆冷。舌红统、脉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虎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潜阳安神。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三阴交 太溪 通里 鸠尾 阳陵泉 筋缩
    随证配穴  神疲面白、久而不复者,为阴精气血俱虚之象,加气海、足三里、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通里养心安神。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调补肝肾。鸠尾为治癌效穴。阳陵泉、汤缩解痉挛而止抽搐。
    [其他疗法]
    1.耳针  胃、腋、神门、心、枕、脑点。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30min,间歇捻针。隔日一次。
    2、穴位注射  足三里、内关、大推、风池。用100mg维生素B1注射液或0.5mg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 0.5ml,每次选用 2~3穴。
    [医案举例]
    张X X,女,11岁。家长代诉:患儿 3岁时患抽搐,时常发作,曾经精神病院诊断为癫痫,原因不明。常服西药控制症状。家长想用针灸代替药物,故来门诊。据述,数日至数月发作1次,每次发作抽搐剧烈,口吐白沫,约  10min停止。间歇期患儿智力如常。但畏其突然发作,因而停学。取百会、间使、神门、足三里、丰隆、四神聪、肝俞、太冲、筋缩、照海等穴,每次针3~5穴,隔日1次,连针3个月,竟未发作。家长自动让患儿停服西药。又针3个月,疗效巩固,遂复学读书。追访3年,家长喜告痊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继发性癫痫,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持续发作伴有高热、昏迷等危重病例,必须采取综合疗法。
                           第二十三节头风
    头风是由于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所造成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疼痛部位多在头部额、颞、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疼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本病常为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也有持续数周者。外感及其他诸多疾病也常兼头痛,均不在本节之列。
    本病主要指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及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病造成的头痛。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多端。盖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所在,人的气血皆上注于头,故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
    1.肝阳上亢  由于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由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均可导致肝阳上亢,上扰情清窍,发为头痛。
    2痰法上扰  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阻遏清阳而致头痛。
    3.瘀阻脑络  外伤跌仆,或久病人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4.气血亏虚  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或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
    5肝肾阴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室过度,或大病久病之后,肾精亏虚,致脑髓空虚而头痛。
    【辩证治疗】
    1.肝阳上亢
    症状和体征  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
    征候分析  肝阳亢逆无制,上扰清窍,则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如蝉。肝火上炎,则面部供热、口干。肝火扰乱心神,则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肝阳亢盛之象。
    治法  平肝降逆,熄风止痛。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悬颅  颔厌  风池  太冲  丘墟  阿是穴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肝阳上亢,多挟少阳风热循经上犯,因而头痛多偏于额角。故近部取悬颅、颔厌、风池、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气,有清热、熄风、镇痛的作用。远部取太冲、丘墟,以平肝潜阳。
    2痰法上扰
    症状和体征  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苔白腻,脉弦滑。
征候分析  脾失健运,故痰多。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胀重或兼目眩。痰阻胸膈胃脘,故胸脘闷胀、食少恶心。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内停之象。
    治法  化痰降浊,通络止痛。以足阳明胃经和局部穴为主。
    处方  中脘  丰隆  百会  印堂  阿是穴
    随证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便者,加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中院与丰隆健运脾胃而降浊化痰,以治其本。百会配印堂、阿是穴,善于宣发清阳,通络止痛,以治其标。
      3.淤阻脑绝
    症状和体征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首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征候分析  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且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象。头痛发作时可表现为细弦之脉。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牌经和阿是穴为主。
    处方  气阿是穴  合谷  三阴交  隔俞  委中
    随证配穴阳  眉棱骨痛者,加攒竹。侧头痛者,加太阳。后头痛者,加天柱、风池。头顶痛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或阿是穴、委中可刺络出血。
    方义  随痛处进针,出针后不按针孔,或以三棱针散刺任其流出恶血,即以痛为腧,血实者决之之意。补合谷以行气,泻三阴交及血会隔俞以活血。血郄委中刺络出血,起化瘀定痛作用。
    4.气血亏虚
症状和体征  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
证候分析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脉络空虚而致头痛绵绵,午后更甚。气血不能上充清窍,则羞明畏光。心失所养,故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苦薄、脉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益气养血,活络止痛。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上星  百会  血海  足三里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头痛缓解后,酌灸肝俞、脾俞、肾俞、气海等穴。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督脉并于脊里而入脑,取上星、百会疏导督脉,活络止痛。足三里、血海、三明交健脾补胃,益气养血,以治其本。
      5肝肾阴虚
    症状和体征  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弦。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髓海空虚,脑络失养,故头痛眩晕。目失所养,则视物模糊。筋脉失养,故腰膝酸软无力。阴虚生内热,热蒸于里,故五心烦热。津不上润,则口干。舌红少苔、脉细为阴虚之征,弦脉为疼痛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充髓止痛。以足少阴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百会  肝俞  肾俞  三阴交  太冲透涌泉
    随证配穴  五心烦热甚者,可加劳宫、涌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百会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针之可补益脑髓而止痛定眩。太冲透涌泉滋肾阴而潜肝阳。肝俞、肾命、三阴交可补肝益肾,滋阴益髓,以求治本。
    【其他疗法】
    1.耳针  枕、额、脑、神门。每次取一侧或双侧,留针20~30min,间隔5min行外1次,或用埋针法。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  用皮肤针重叩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加拔火罐。本法适用于实证头痛。
    【医案举例】
    周X X,女,28岁。左侧头痛,已历 2年。痛时左目流泪羞明,甚则泛恶欲吐,时发时缓。2个月来,发作频繁,中午及傍晚尤甚。脉来沉细,苔薄腻。平素体弱,月经失调,气血已亏,复感风邪,客于少阳之络,经气流行失畅。治拟疏通经脉,祛风,宣泄少阳。处方:太阳(左)风池(左)、下关(左)、迎香(左)、四白(左)、头维(左)、本神(左)、睛明(左)、合谷(双)、侠溪(双)、大溪(双),均泻法,头维、本神用迎随补泻法,余穴均用提插补泻法。每日针治1次、连针7日,左偏头痛大半已缓,咱左太阳及目眶依然隐痛,迎风则刺痛,夜寐欠安。脉沉细弦,答薄腻。今外邪渐解,经脉空虚,无御邪之力,当风乃甚。再予前法出入。处方:阳辅(双)(龙虎交战法)、太阳(左)、风池(左)、列缺(左)、本神(左)、迎香(左)、睛明(左)、侠溪(右)、风门(双)、太溪(双),均用提插泻法。风门针后加拔火罐。续治7日。上方每日针治1次,2日后疼痛显著减轻,仍以原法巩固疗效,旋即痊愈出院。经随访未复发。(针灸治验录)
    【扶语】
    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 原发病。
                        第二十四节  面   痛
    面痛指面颊抽掣疼痛而言。本病多发于一侧,亦有两侧俱病者。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初起每次疼痛时间较短,发作间隔时间较长,久则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疼痛程度越来越重,病情顽固,自愈者极少。
    现代医学的三叉神经痛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系外邪侵袭面部筋脉,或气血痹阻而致。
    1.风寒侵袭  风寒之邪袭于阳明筋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发为面痛。
    2.风热浸淫  风热邪毒浸淫面部筋脉,气血不畅,而致面痛。
    3.血气痹阻  久病人络,或因外伤,致气滞血瘀而发面痛。
    [辩证治疗]
    症状和体征  疼痛突然发作,呈阵发性电台样疼痛,如撕裂、针刺、火灼一样,患者极难忍受,每次疼痛时间很短,数秒钟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但连续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反复发作。不痛时间短可几日,长可数年,周期不定。疼痛部位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额部疼痛较为少见。疼痛常有一起点,可因吹风、洗脸、说话、吃饭等刺激此点而发作。
    风寒证多有面部受寒因素,痛处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涕,苔白,脉浮。风热证多在感冒发热之后,痛处有灼热感,流涎,目赤流泪,苔薄黄,脉数。气滞血瘀者可由清志因素而诱发,见痛处不移,舌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  风寒之邪袭于面部筋脉,气血痹阻不通,则面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鼻流情涕,苔白,脉浮,均为感受风寒之象。风热之邪侵淫面部经脉,阻遏气血,故痛处伴有灼热感;风热上扰诸窍,故目赤流泪、流诞;答薄黄、脉数,均为风热侵淫之象。郁怒不舒,则气滞血瘀更甚,故气滞血瘀者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血瘀而有定处,故痛处不移;舌黯或有瘀斑、脉细涩,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  流通经脉,祛风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额部痛:攒竹  阳白  头维  率谷  合谷  解溪
          上颌痛:四白  颧(骨蓼) 上关  迎香  合谷
          下颔痛:承浆  颊车  下关  翳风  内庭  夹承浆
    随证配穴  有风寒或风热表证者,加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太冲、三阴交。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少数面痛患者,因病程较久,遭受长期的剧烈疼痛折磨,饮食睡眠减少,精神紧张,而呈现消瘦、多汗、短气等虚弱证候。此时针刺应采用“静以久留”的补法,以扶正祛邪。
    方义  本方以近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旨在疏通面部经脉的经气,祛寒清热,使气血调和,通则不痛。
    【其他疗法】
1. 耳针  面颊、颌、额、神门。每次取2~3穴,强刺激,留针20~30min,约隔5min捻转1次,或用埋针法
  2.穴位注射  用维生素B12或B1;注射液,或l%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压痛点,每次取1~2点,每点注入0.5ml。每隔2~3日注射1次。
    [医案举例]
    季X X,女,58岁。患左侧面痛已 3个多月,经神经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选用封闭疗法及服药来效。就诊时患者左侧面颊疼痛阵发,3~5min发作1次,其痛如刺如灼,饮食、睡眠均受影响,面容憔悻。时值隆冬,患处恶冷。取患侧颜(骨蓼)、下关、顿车、巨(骨蓼),针后加灸3壮,合谷、内庭留针30min。计针灸6次而痛止。(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l)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2)尚应注意排除脑部占位性病变。
                    第二十五节  面   瘫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本病又称口歪、口眼歪斜等。
    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辩证治疗]
    症状和体征  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蹩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部分患者口角歪向病侧,名为“倒错”现象。
    风寒证多有面部受凉因素,如迎风睡眠、电风扇对着一侧面部吹风过久等。一般无外感表证。风热证往往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
    证候分析  面颊部为阳明、少阳经筋所布,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阳明经络,导致经气失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风邪善行数变故起病突然,出现面颊瘫痪不能自主的表现。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所说“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而发面瘫。足少阳胆经分支从耳后入耳中,手少阳经筋“支者入系舌本”,若热邪郁滞少阳可出现耳后疮疹、耳痛、听觉及味觉障碍。本病迁延不愈,邪郁化热,伤津灼阴,阴血不足,虚内风动,故见筋惕肉瞬、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燥热伤阴证多见于面瘫日久不愈者,临床可见面颊筋疾、筋惕肉瞬。
    治法  活血,通络,祛风。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翳风  地仓  颊车  合谷  太冲  风地
随证配穴  鼻唇沟平坦者,加迎香、禾(骨蓼)。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额唇沟歪斜者,加承浆。目不能合者,加阳白、攒竹或申脉、照海。燥热伤阴者,加太溪。
    刺灸方法  初期外用泻法,后期外用补法,加灸。
    方义  风池、翳风可疏散风邪,翳风又可祛风止痛,适于初病耳后疼痛。颊车、地仓平刺透穴以疏通面部气血。合谷、太冲祛风通络,善治头面诸疾。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用皮肤针叩刺阳白、太阳、地仓、颊车、合谷等穴,以局部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电针  地仓、颊车、阳白、合谷等穴,通电5~10min,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如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至,应将针退出重刺。
    本病在针灸治疗期间,可配合湿热敷,每次10min,每日2次。
    【医案举例】
    潘X,女,50岁,干部。患右侧面瘫l月余,经电针、理疗、服药、按摩等多种方法治疗未效。就诊时面瘫十分严重,眼睑完全不能闭合,额纹及鼻唇沟消失,不能鼓嘴、吹口哨,刷牙漏水,饮食留口内,咀嚼不便。病延多日,经气疲惫,治宜舍泻从补。取阳白、攒竹、四白、迎香、地仓、顿车、合谷,均灸患侧,每穴隔姜灸3壮,使局部微红,不发泡。每日1次,计20次,症状逐渐改善而获痊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局部避免受寒吹风,必要时可戴口罩、眼罩防护。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
                      第二十六节  眩   晕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筋不充,脑窍失养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本证亦称头眩、掉眩、巅眩、冒眩、风眩等。
    眩晕是现代医学中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系指患者对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常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贫血等。
    [病因病机]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为“神明之府”,所以肾虚精亏,气血亏虚不能上奉,髓海不足;肝风内动,肝阳上扰;痰浊阻滞,阳气不升等均会影响于脑,而产生眩晕。构成本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阳上扰  素体阳盛,或因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阳升动,上抗清窍,发为眩晕。
    2.痰浊上蒙  嗜酒肥甘,饥炮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聚湿为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气血亏虚  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先天不足,禀赋素虚;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4.肝肾阴虚  先天不足,肾阴亏虚,肝失所养,或郁怒伤肝等,致肝阴不足;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室过度等,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发生眩晕。
[辨证治疗]
      1.风阳上扰
      症状和体征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征候分析  肝阳亢逆无制,上冒清窍,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肝性失柔则易怒,肝火扰动心神可见失眠多梦。阳升则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为肝火内盛之象。
      治法  平肝潜阳,清泻肝胆。以足厥明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行间  风池 侠溪
      随证配穴  失眠多梦甚者,加神门、三阴交。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风地、行间、侠溪疏泄肝胆之热。肝俞潜降肝阳。
      2.疾法上蒙
      症状和体征  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诞,苔白腻,脉漏滑。
      证候分析  痰浊蒙蔽清阳,则头重如裹、视物旋转。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利,故胸  闷作恶、呕吐痰诞。苔白腻、脉儒滑,为痰浊内蕴所致。
    治法  健脾除浊,化痰调中。以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脾经穴为主。
    处方  阴陵泉  丰隆  中脘  内关  头维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阴陵泉、丰隆化痰除湿。中脘、内关可消胸腺之痞满。头维疏调局部气机。
    3.气血亏虚
    症状和体征  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谈,首薄白,脉弱。
    征候分析  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淡白。气虚则神疲乏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  益气升阳,滋阴补血。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百会  血海  隔俞  足三里  三阴交  气海
    随证配穴  气短自汗者,加膻中、复溜。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  百会为诸阳之会,可升举阳气以帅血上荣。血海、隔俞可补血。足三里、三阴交以调脾胃,益生化之源。气海培补元气。
    4.肝肾阴虚
    症状和体征  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征候分析  肝肾阴虚,髓海不足,则眩晕久发不已。肝阴不足,不能荣养于目,则视力减退。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故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有阴潜阳。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太溪  太冲  神门  照海
    随证配穴  五心烦热者,加内关、三阴交。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肝俞与太冲以滋阴潜阳。肾俞与太溪益肾滋阴,使髓海得充。神门宁心安神,以治少寐健忘、心烦。照海通阴维,善治口干。
    [其他疗法]
    1.耳针  ① 风阳上犹:肝、胆、高血压点、目1、目2;② 中气不足:肾上腺、皮质下、脾、胃;③ 肾精不足;肾、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胃;④ 痰湿中阻:脾、胃、肺、耳尖。操作:常规消毒,每次选2~4穴,以毫针刺,留针20~30min,留外期间可间隔捻针。亦可用穴位注射,常用药物5%~1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2;。或0 5%~l%普鲁卡因等。
    2.头针  晕听区。针与头皮呈30o左右夹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该区的应用长度后,每lmin捻转200次;捻转2~3min,留针5~10min。
    3.穴位注射  肝阳上扰取三阴交、肝俞、胆俞注入当归注射液,每穴各03ml,左右交
替,每日1次。心脾两虚取足三里、血海、脾俞,注入当归注射液,每次03~0.5ml,每日1次。痰浊中阻取丰隆、中脘,注射阿托品,每穴0.3ml。肝肾不足取肝俞、肾俞、悬钟,注入维生素B12,每穴0.3ml,每日 1次。均令注药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
    【医案举例】
    陈X,男,29岁。频发性眩晕、呕吐已3年余,伴有耳鸣耳聋、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经用电测听器检查和前庭试验诊断为美尼埃综合征。取翳、风池、内关、足三里、太溪等穴进行针刺治疗。第一阶段每隔l~2日针1次,共14次,在此期间患者仅轻度眩晕2次,休息30日。第二阶段,每隔3~5日针1次,共16次,眩晕未发,所有症状消失。l年后随访未再发作。(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治疗本证效果较好,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2)眩晕发作时可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作悠缓、细匀的呼吸动作,或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穴,使头面部经气流畅,眩晕症状即可减轻。
    (3)痰浊上蒙型患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禁食油腻厚味及动物内脏食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也应避免食辛辣,过用烟酒,以防风阳升散之虞。
                    第二十七节  水   肿
    水肿是由肺牌肾三脏对水液运化、输市功能失调,致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本证又名水气,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明水两类。阳水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阴水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内分泌失调、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
【病因病机】
    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放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的脏腑亦多,但其病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l.风水相搏  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畅,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2.脾虚湿困  饮食不节,劳倦太过,脾气亏虚,中阳不振,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横溢肌肤而成水肿。
    3.阳虚水泛  生育不节,房劳所伤,内伤肾元,肾阳亏虚,膀胱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辩证治疗]
    1.风水相搏
    症状和体征  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浮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苔薄白,脉浮或数。
    证候分析  风邪侵袭,肺失宣降,水律失布,泛滥肌肤而成水肿。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故水肿先见眼睑头面;肃降失常,决渎不利,水律不能输布,溢于肌肤,迅即波及全身。风属阳邪,风水相搏,故皮肤光亮、凹陷易复。由于风邪引发,可见发热咽痛及咳嗽等肺卫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数,为邪在肺卫之象。
    治法  疏散风邪,宣肺利水。以背俞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肺俞  尺泽  外关  合谷  阴陵泉  三焦俞
    随证配穴  面部肿甚者,加水沟。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上部肿甚,治宜发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泽宣肺,外关配合谷发汗疏风,使在表的风水得从汗解。佐以三焦俞通调水道,阴陵泉健脾利水,使在里的水湿下输膀胱。表里分消,可疏风消肿。
    2脾虚湿困
    症状和体征  面浮足肿,反复消长,劳作后或午后加重,伴脘闷纳少、面色(白光)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
    征候分析  脾虚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滥,可见面浮足肿。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劳累后更易损伤于脾,其肿反复消长,故劳后或午后加重。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少、大便溏薄。脾虚则阳不温煦,故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阳不化气,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为脾虚湿邪内蕴之象。
治法  温运脾阳,清利水湿。以任脉、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三焦俞  气海  水分  足三里  三明交
    随证配穴  脘闷甚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  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气海益元气以升脾阳。水分为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3.阳虚水泛
    症状和体征  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伴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征候分析  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肾阳亏虚,水液不能排泄,其肿日趋加重,可见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水气上凌心肺,故卧则喘促。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常,则尿短少。肾阳虚衰,不能温煦,则纳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  细或结代,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象。
    治法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关元  三焦俞  水分  脾俞  足三里
    随证配穴  便溏者,加天枢、上巨虚。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可灸。
    方义  肾俞温补肾阳,重灸关元助阳化气。三焦俞以调三焦气化功能,水分分利水邪。脾  俞、足三里健脾以运化水湿。
      【其他疗法】
      1.耳针 肺、脾、肾、皮质下、膀胱。每次取2~3穴,双侧,针用中等刺激或用王不留行  籽贴压,隔日1次。
      2.刺络法  腰俞、肾俞、委中、阴陵泉。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
      3.皮肤针  在背部膀胱经第一测线和第二测线上轻轻叩刺,自上而下,以皮肤稍有红晕为度,隔日1次。
      【医案举例】
高X,男,42岁,1987年10月ZI日初诊。主诉:腰痛近1年,全身浮肿无力半年。病史:该患者于1年前秋季,夜卧湿冷之地后,自觉着凉。2日后发热恶寒,头痛,周身无力,腰酸腿软。诊为急性肾炎。经静滴、眼药后,热退痛减,但未根治,始终腰痛、腹痛。半年来全身浮肿,尿少,怕冷,食欲不振,肢体无力,经中、西医治疗不见显效,疑患为慢性肾炎。检查:神疲体弱,面色(白光)白,颜面浮肿,脸肿尤甚,下肢有明显压痕。呼吸稳,心肺无异常。血常规:红细胞29.4 X 1012/L,白细胞5.2X109/L,血红蛋白102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3个,白细胞5~6个。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微。诊断:水肿(慢性肾炎)。治法:温肾健脾,助阳利水。取穴:①脾俞、肾俞、足三里、水道。②胃俞、三焦俞、天枢、委阳。此外,灸水分、关元、气海、阴陵泉。操作:①与②两组针刺交替使用,每日针1次,皆用泻法,留针20min。灸法以艾条温和灸,每日1次。以上方法治疗2个月,全身浮肿消退,腰痛、腹痛消失,仅有易疲劳感。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中国当代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2)水肿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大约3个月),可进少盐饮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放盐量。
    (3)应忌酒,禁食辛辣、醋、虾、蟹、生冷食品。
    (4)注意摄生,起居有时,预防感冒,不宜过度疲劳,尤应节制房事,以免所丧真元。
凡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尿道刺痛,小腹拘息或胀痛连腰的病证,称为淋证。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和劳淋六种类型。
                            第二十八节     淋证     
    现代医学的急性尿路感染、结石、结核和急、慢性前列腺炎以及乳糜尿等,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均可参照本节论治。
    [病因病机]
    本证病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主要因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也有因年老体弱,肾虚不固,或虚火灼络所致者。可归纳为以下数个方面:
    1.膀胱湿热  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若小便灼热刺痛者,为热淋;若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则为石淋;若湿热蕴结于下,以致气化不利,无以分清泌浊,脂液随小便而去,小便如脂如膏,则为膏淋;若热盛伤络,迫血委行,小便涩痛有血,则为血淋。
    2脾肾亏虚  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年老体弱以及劳累过度、房室不节等,而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如遇劳即发者,为劳淋;气虚下陷者,为气淋;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脂液下泄,尿液浑浊,则为膏淋;肾阴亏虚,虚火灼络,尿中夹血,则为血淋。
    3.肝郁气滞  恼怒伤肝,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少腹作胀、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而发为气淋,此属气淋的实证。中气下陷所致的气淋,是为气淋的虚证。因此,气淋有虚实之分。
    [辩证治疗]
    1.热淋
    症状和体征  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儒数。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则腰痛。若湿热内蕴,邪正相争,可见寒热起伏、日苦呕恶。热甚波及大肠,则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儒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以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穴和俞募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中极  阴陵泉  行间
    随证配穴  寒热口干、便秘甚者,加刺支沟、合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淋证以膀胱气机不利为主,放取膀胱俞、中极以疏利膀胱气机。阴陵泉通利小便,疏通气机。因肝之脉络阴器,放取肝经荣穴行间,以泻热而定痛。
    2.石淋
    症状和体征  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有面色少华,精神委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脉细而弱;或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故为石淋。砂石不能随尿排出,则小便艰涩、尿时疼痛。如砂粒较大,阻塞尿路,则尿时突然中断,并因阻塞不通而致疼痛难忍;结石损伤脉络,可见尿中带血。初起阴血未亏,湿热偏盛,故舌红、首薄黄、脉弦或弦数。久则阴血亏耗,伤及正气,或为阴虚或为气虚,而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阴虚者,腰酸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气 虚者,面色少华,精神委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脉细而弱。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中极  秩边透水道  委阳  然谷
    随证配穴  结石而致腰腹急痛甚者,加刺水沟。阴虚者,加刻肾俞、太溪。气虚者,加刺足三里、气海。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膀胱俞、中极方义如前所述。秩边透水道、委阳、然谷具有通淋排石止痛之功。
    3.气淋
    症状和体征  实证: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虚证: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白光)白,舌淡,脉虚细无力。
    证候分析  少腹乃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肝失条达,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脉沉弦为肝郁之象;此属气淋之实证。若中气耗伤,气虚下陷,则少腹坠胀;气虚不能摄纳,故尿有余沥;面色(白光)白,舌谈脉虚细,为气血亏虚之象;此底气淋之虚证。
治法  实证直利气疏导,虚证直补中益气。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中极  秩边透水道
随证配穴  实证者,加刺肝俞、期门、间使。虚证者,加刺关元、足三里
利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实证可泻,虚证可补。
方义  同上。
4.血淋
    症状和体征  实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苔黄,脉滑数。虚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酸膝软,神疲乏力,百淡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以致小便涩痛有血。血块阻塞尿路,故疼痛满息加剧。如心火亢盛,则可见心烦、苔黄、脉数,为实热之象。病延日久,肾阴不足,虚火灼络,络伤血溢,则可见尿色淡红、涩痛不明显、腰膝酸软,为血淋之虚证。亦有因脾不统血而致者。
    治法  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生血。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中极  血海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实证者,加刺少府、劳宫。虚证者,加刺复溜、太溪,或加足三里、气海。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实证宜泻,虚证宜补。
    方义  膀胱俞、中极如前所述。三阴交、血海可清利湿热,凉血止血。
    5.膏淋
    症状和体征  实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儒数。虚证: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见减轻,但形体日渐消瘦,头昏无力,腰酸膝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气化不利,脂液失于约束,故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尿道热涩疼痛等实证。如日久反复不愈,肾虚下元不固,中气失摄,不能制约脂液,脂液下泄,故见淋出如脂、形瘦、头晕乏力、腰酸膝轨等虚证。
    治法  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泻法;虚证直补虚固涩。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中极  肾俞  命门  阴陵泉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小便混浊如膏者,加灸气海俞、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乎泻法;或实证直泻,虚证宜补。
    方义  膀胱俞、中极如前所述。肾俞、命门补肾固涩。三阴交、阴陵泉实者分清泌浊;虚者滋补脾肾,以达补虚固涩之功。
      6劳淋
    症状和体征  小便赤涩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虚弱。
    征候分析  诸淋日久,或过服寒凉,或久虚体病,或劳伤过度,以致脾肾两虚。湿法留恋不去,故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通劳即发。气血不足,故舌淡、脉弱。
    治法  健脾益肾。以背俞穴、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肾俞  胃俞  中极  命门  关元  足三里
    随证配穴  心悸气短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中极用泻法,余穴用补法。
    方义  中极为膀胱募穴,可疏利膀胱气机而通淋。劳淋多因脾肾两虚,脾俞、肾俞补益脾肾。关元、命门强壮肾元。足三里、胃俞健中州,强生化之源。
    【其他疗法】
    1.耳针  膀胱、肾、交感、枕、肾上腺。强刺激,每次取2~4穴,留针20~30min,每日1次。
    2.皮肤针  三阴交、曲泉、关元、曲骨、归来、水道、腹股为、夹脊(14~ZI椎)。用皮肤针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叩打,以皮肤红润为度。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医案举例]
    黄X,女,60岁,尿频、尿急、尿痛1周,加重2日。l周前,少腹坠痛,小便结胀,随即小便频数,一昼夜20余次,伴腰酸、尿痛、尿急、发热,服四环素等药治疗,症状略见好转;近2日,症状加剧,且感下腹坠胀,尿道口烧痛。尿检:红细胞(++),白细胞(++),脓液(++),上皮细胞少许。诊断:尿路感染。针刺: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穴,中等刺激,留针20min,每日1次。1次后少腹坠痛,尿急、尿痛、尿额减轻,24h小便10余次。继针上穴,6次针治后症状基本消除,10次针治后痊愈。(针灸临床实践)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
    (2)石淋患者应多饮用开水,并嘱患者多做跑跳动作,以促进排石。
    (3)若林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
    (4)应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和肥腻煎炸食品,直吃赤小豆粥、藕粉、莲子、苹果等食物。
                           第二十九节  癃   闭
    癃闭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的尿液排出困难。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为“闭”,一般合称癃闭。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尿潴留范畴。多因中枢神经疾患和尿道、前列腺或肛门周围疾患引起的神经性、反射性、机械性反应所致。本病应与肾脏实质性病变引起的无尿症加以鉴别。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然而,膀胱的气化又与三焦密切相关,其中尤以下焦最为重要。至于造成膀胱和三焦气化不利的具体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1.肾元不足  年老命门火衰,肾气虚惫,致使膀胱气化无权,而尿不能出。或下焦积热,日久不愈,导致肾阴不足,“无阴则阳无以化”亦可产生癃闭。
    2.肝郁气滞  七情内伤,气机郁滞,肝气失于疏泄,水液排出受阻而小便潴留。
    3.湿热蕴积  中焦湿热移注膀胱,使膀胱气化发生障碍,从而形成浪闭。
    4.尿路受阻  跌仆损伤,或下腹部手术引起的经脉瘀滞,均能影响膀胱气化而致癃闭。
    【辩证治疗】
    1.湿热下注
    症状和体征  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调,故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湿热互结,气滞于下,则小腹胀满。津液不布,则口干不欲饮。舌脉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以俞募穴、足太陌脾经穴为主。
    处方  中极  膀胜俞  三明交  阴陵泉
    随证配穴  湿毒上犯作端者,加尺泽、少商点刺出血。心烦者,加内关。神昏者,加水沟、中冲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膀胱俞、中极为俞募相配,可疏调膀胱气化功能而通小便,使湿热之邪去有出路。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利水,助膀胱气化。
    2.肝郁气滞
    症状和体征  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腹胀急,日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苔薄白,脉弦数。
    证候分析  七情内伤引起肝郁气滞,流泄失调,使膀胱气化失常,故见小便突然不遇或
通而不畅、小腹胀急。胁痛口苦及舌脉,皆为肝郁气滞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通利小便。以足厥阴肝经、局部穴为主。
    处方  太冲  合谷  中极  归来
    随证配穴  胁痛者,加支沟。日苦者,加大陵。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太冲与合谷相配称为四关穴,可疏解肝郁,通利气机。中极为膀胱募穴,与归来相配可通利膀胱而利小便。
    3.瘫浊阻塞
    症状和体征  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证候分析  此乃瘀血败精凝结后,阻塞于膀胱尿道之间,故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痛。舌紫黯或瘀斑、脉涩,皆为瘀浊阻塞之象。
    治法  化瘀散结,通利小便。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气海  血海  中极  膀胱俞
    随证配穴  腹满疼痛者,加天枢、太冲。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气海穴居小腹,可行气化瘀。血海可活血散瘀,疏通瘀闭。中极与膀胱俞乃俞募相配,助膀胱气化使小便得通。
    4肾气亏虚
    症状和体征  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纳呆,面色(白光)白,苔薄白,脉沉细弱。
    证后分析  肾气虚则膀胱气化无力,故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肾虚命门火衰,故腰膝酸软、精神不振。脾失温煦,则纳呆而面色(白光)白。舌脉为肾气亏虚之象。
    治法  温阳益气,补肾利尿。以俞、募穴为主。
    处方  关元  命门  肾俞  膀胱俞
    随证配穴  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关元与命门相配有温阳益气之功。肾俞与膀胱俞相配,可补肾利尿而通闭。
    【其他疗法】
    1.耳针  膀胱、肾、尿道、三焦。中等刺激,每次选l~2穴,留针40~60min,每10~15min捻针1次。
    2.电针  取双侧维道,沿皮刺,针尖向曲骨透刺约2~3寸。通电15~30min。
    3外敷法  独头蒜1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后摊纸贴脐部。还可用食盐250g炒热,布包置小腹。
    [医]
    例 1.冯X X,男,13岁,因患脊髓前角白质炎而入院。入院后第三日因昼夜未排尿而发生尿滞留。自述小肚子胀痛,哭闹不止,下腹胀满拒按,脉沉数。用针灸治疗,取穴中极,刺入后当即排尿700~800ml,一针而愈,未再复发。(针灸学简编)
    例 2.杨X X,男,58岁,教师。 1980年 6月 1日因小便不通 3日而入院。患者有喘息型支气管炎8年余,常服用激素类及抗生素等药。3日前突然小便不通,小腹膨胀,伴咳喘气急。患者被人抬人诊室,表情痛苦,呻吟不止。本人拒绝施导尿术。诊断:癃闭兼哮喘。取穴:列缺、尺泽、天突、丰隆、中极、膀胱俞。经首次治疗,咳喘大减。起针20min后小便排出。巩固治疗5次痊愈出院。(石学敏针灸集验汇编)
【按语】
(1)       不包括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无尿症。
    (2)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时,下腹部穴位直浅刺、斜刺,忌深刺、直刺。
    (3)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满意。
    (4)对哮喘、神昏等兼症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应请相应科室医生会诊。
                      第三十节  消   渴
    消渴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其中口渴引钦为上消、善饮易食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而尿崩症具有多饮、多尿等症状,亦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虽有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之分,但其基本病机都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迁延日久,还可造成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1.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  长期化思恼怒,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液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  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
    【辩证治疗】
    1.燥热伤肺
    症状和体征  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  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咽煤。胃火炽盛,水谷腐熟过度,故多食易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律,直趋于下,故小便量多。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燥热下移大肠,故见大便于结。舌红、苔薄黄、脉数,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少府  心俞  太渊  肺俞  胰俞  鱼际
    随证配穴  烦渴引饮者,加廉泉、内庭。
    利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肺之背俞穴肺俞,肺之原穴太渊可补益肺阴。配肺经荥穴鱼际以泻肺热。心俞及少府以泻心火,助其清肺泻热。胰俞为治消渴的经验效穴。
    2胃煤津伤
    症状和体征  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证候分析  胃火炽盛,腐熟水谷过度,故消谷善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放形体消瘦。胃律不足,故口干欲饮。大肠失其儒润,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有力,为胃热炽盛之象。
    治法  情胃泻火,调中养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胃俞  三阴交  内庭  足三里  胰俞
    随证配穴  嘈杂善饥者,加中脘、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脾俞、三阳交、足三里健脾益胃以布津液。胃俞、内庭清降胃之虚火。胰俞为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
    3.肾阴亏虚
    症状和体征  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  肾虚无以约束小便,故尿频量多。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下注,故小便混浊如指膏。肝肾精血不足,故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心肾不交,故见心烦失眠。舌红无苔、脉细弦数,为阴虚燥热之象。
    治法  滋阴清热。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太溪  肝俞  太冲  胰俞
    随证配穴  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晕者,加上星。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肾俞、太溪补肾纳气,缩泉滋阴。肝俞、太冲以滋肝阴降肝火。胰俞为治消渴的经验效穴。
    4.阴阳两虚
    症状和体征  尿频,饮一溲一,色混如青,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  肾失固藏,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饮一溲一。水谷之精微随尿液下注,无以熏肤充身;残留之浊阴,未能排出,故面色黧黑不荣。肾主骨开窍于耳,主生育,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耳轮枯焦、腰膝酸软、阳痿或月经不调。命门火衰,宗筋弛缓,故见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肾阴肾阳俱虚之象。
    治法  补肾固摄。以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大溪  肾俞  足三里  气海  命门  胰俞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太冲透涌泉。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  肾俞、命门、太溪、气海补肾阳,滋肾阴。足三里补后天以资先天。胰俞为治消渴效穴。
    [其他疗法]
    1.耳针  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min,隔日1次。
    2皮肤针  叩刺胸7~10两侧,隔日或每日1次。
    3穴位注射  胸3夹脊穴、脾俞,或胸10夹脊穴、肾俞。用当归注射液或小剂量胰岛素,每穴注射05~Zml,隔日 1次。
    【医案举例】
    朱X X,女,28岁。患糖尿病 3年余,虽经治疗,仍有口干,多饮多尿,腰酸神疲,头昏心慌,体力下降,体重已减轻呢5kg,月经来潮量多伴血块,首薄黄,舌边有紫斑,脉细而弦数。现日服苯乙双胍75ms,配合饮食治疗,尿糖仍(++),空腹血糖  8.4mmol/L。治疗经过:患者口渴多饮为肺热津伤,故取肺穴。小便频数百多、头昏、腰酸神疲,系肾虚之证;月经量多夹有血块、舌有紫斑,系内分泌失调。夹有瘀血,可取内分泌、子宫、肝;肾虚则取膀胱;为刺激胰岛增加胰岛素自生和改善精代谢,可取胰、胆和三焦。其他并发症则可辨证治之。给予毫针刺激后再予耳穴压丸,每周1次。嘱降糖药物逐日减少而停服。经5次治疗,口干、多饮、多尿诸症显著好转,精神佳良,尿糖转为(+),月经来潮量已正常,无血块,体重增加  2.5skg。(耳针研究)
    【按语】
    (l)针灸治疗消渴,对于早、中期患者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长而病重者应配合药物治疗。
    (2)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在针灸治疗的同时,给患者走出合适的食谱、食量。
    (3)严格消毒针具,避免针灸引起痈疽的发生。
    (4)如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嗜睡,甚则昏迷、呼吸深大而快、呼气中有酮味(如烂苹果味)者,甚至可见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是糖尿病引起酸中毒,病情危险,宜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
                    第三十一节中风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 ,突然昏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因其发病骤然,变证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之善行而数变,若暴风之急速,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本病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
    本病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病因病机]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人至中年,由壮渐衰,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或因房室不节,劳累太过,致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因体质肥胖,忽食甘腻,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以上是致病的基本因素。更兼优思、恼怒、嗜酒等诱因,均可导致经络、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发为中风。脑为元神之府,瘀血痰浊上瘀于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
    1.积损正衰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加之忧思恼怒、劳倦过度等诱发因素,致使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逆,上蒙无神,突发中风。
    2饮食不节  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健运失职,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闭清房。
    3.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素体阳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肝阳暴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心神昏蒙而卒倒无知,发为本病。
[辩证治疗]
   中风属本应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失调,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郁阻。但因病位有浅深,病情有轻重,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差异,故中风在临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如属痰浊瘀血阻滞经络,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无神识昏蒙,仅见肢体麻木不遂、口歪、语涩等经络证候,称为“中经络”。如属凤阳暴升,迫使气血并走于上,蒙蔽心窍;或属真气衰微,元阳暴脱,病位较深,病情较重,出现神识昏蒙、失语、肢体瘫痪等脏腑证候,称为“中脏腑”。中脏腑者,经救治脱险,多遗留中经络证候。
  1.中经络
(l)肝阳暴亢
症状和体征  半身不遂,舌强语赛,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烟年,便秘尿黄,舌红或蹇,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  由于情志所伤,或劳作过度,致使肝阳暴亢。气为血帅,肝阳暴亢,引动瘀血痰浊流窜瘀滞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为肝阳上亢之象。口苦咽干、便秘尿黄及舌脉,亦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平肝潜阳,疏通经络。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三阴交  曲地  内关  极泉  外关  环跳  阳陵泉  太冲
    随证配穴  舌强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廉泉。
    刺灸方法针  用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督脉“入属于脑”,水沟底督脉,内关肩手厥明经络穴,可开窍醒神,为治疗中风的主穴之一。三阴交既可疏通经络,又可滋肝肾之不足,为标本兼治之穴,亦为治中风主穴之一。太冲平肝潜阳,清泻肝火。曲池、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流通经络。
    (2)风痰阻络
    症状和体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痰浊瘀血内停,筋脉失于温煦儒养,故见肢体麻木或拘急。痰浊蒙闭清窍,则见头晕目眩。舌脉为痰湿内盛之象。
    治法  利湿化痰,疏通经络。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三阴交  环跳  阳陵泉  极泉  曲地  外关  足三里  阴陵泉  丰隆
    随证配穴  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水沟、三阴交已如前所述。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相配,健脾利湿化痰。余穴疏通经络。
    (3)痰热腑实
    症状和体征  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证候分析  腑气不通,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则见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日粘痰多。身热面赤,为阳明热盛之象。去脉乃为痰热腑实之象。半身不遂等如前所述。  
治法  通腑清热,疏通经络。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三阴交  上巨虚  丰隆  天枢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极泉  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  口干口臭者,加里内庭、劳宫。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丰隆,共达通腑清热之效。余穴已如前所述。
(4)气虚血瘀
    症状和体征  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经络,故见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主动,主煦之,气虚则肢体软弱、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气主化津,又主摄津,气虚不能化水则手足肿胀。气虚不能摄津,则心悸自汗。舌脉为气虚血瘀或气不化律之象。
    治法  补脾益肾,流通经络。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阻肾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三阴交  气海  足三里  肾俞  大椎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极泉  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  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方义  气海、肾俞补益元气,足三里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行血。若加灸,其效更著。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有助阳止汗的作用。余穴已如前所述。
    (5)阴虚风动
    症状和体征  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证候分析  肝肾不足为酿成中风的根本,肝肾之阴不足,则筋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阴虚则阳亢,故见眩晕耳鸣。风从内生,风生动,放手足拘挛或蠕动。虚火内生,内扰神明,故心烦失眠。舌脉亦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以督脉、足少阻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三阴交  肾俞  太溪  神门  大陵  太冲  极泉  曲池  环跳  阳陵泉
    随证配穴  咽干便秘者,加照海、廉泉、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故以肾俞、大溪补肾阴而治其本。太冲为肝经原穴,可潜降上亢之风阳以治眩晕耳鸣。用心与心包经的原穴神门、大陵调心气,与补肾阴之穴相配可交通心肾而治心烦失眠。余穴已如前所述。
    2.中脏腑  中脏腑根据正邪情况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脱证以元阳暴脱为主,属虚证。
    (l)闭证
② 风火闭窍
     症状和体征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噤,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证候分析  肝阳暴力,阳升风动,气血上逆蒙闭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故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火上亢,气血逆乱,闭阻经络,故见面红目赤、两目斜视或直视、肢体强直、口噤项强,、两手握紧拘急或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舌脉亦为风火逆闭之象。
    治法  开窍醒神,清肝熄风。以督脉、手厥明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十宣  内关  风池  太冲   
随证配穴  抽搐甚者,加合谷、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十宣用三校外点刺出血。
  方义  督脉“入于脑”,水沟底督脉,刺之可开窍醒神。十宜放血为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以开关通奔。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心包为心之外卫,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针内关可调神开窍,使心神复明。太冲、风池可清肝熄风。
    ② 痰火闭奔
    症状和体征  突然昏倒,昏惯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证候分析  痰湿内蕴,郁而化火,痰火上蒙清窍,故见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犹不宁,为痰火上犹心神所致。痰火闭阻经络,则出现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舌脉及便秘身热亦皆为痰火之象。
    治法  开窍醒神,豁痰清热。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十宣  内关  丰隆  天突
    随证配穴  尿闭者,加中极、合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水沟、内关已如前所述。十宣既可通关开窍,亦可泻热。脾为生痰之源,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以蠲化痰浊,通便清热;配天突可增强豁痰之效。
    ③ 痰湿蒙窍
    症状和体征  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诞涌盛,四肢逆冷,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证候分析  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突然昏迷、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痰湿属阴,阻滞阳气,肢体不得温煦,故面色晦垢、四肢逆冷。痰诞涌盛、舌脉,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治法  开窍醒神,豁痰熄风。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  十宣  内关  足三里  三阴交  丰隆  气海
    随证配穴  排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十宣点刺出血。气海、足三里可针灸并用。
    方义  水沟、十宣、内关已如前所述。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可健运脾胃,以温化痰浊。再加丰隆可增强豁痰之功。气海可温通阳气以治四肢不温,又可助脾胃之气而化痰。
    (2)脱证
    症状和体征  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证候分析  由于元阳衰微已达极点,阴阳有高决之势,心神颓败,故见神昏、面色苍白、
瞳神散大、手撒舌萎、二便失禁等五脏败绝的危候。四肢逆冷、多汗肤凉、气息短促、舌紫、脉散或微、苔白腻等,均是阴绝于内、阳脱于外之征。
    治法  回阳固脱。以任脉、督脉穴为主。
    处方  关元  神阙  足三里  水沟  内关
    随证配穴  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  以大文处灸关元、神闭,无问壮数,以危候转轻为佳,足三里可针灸并施。水沟、内关平补平泻法。
    方义  关无为任脉与足三明经的交会穴,且又联系命门之真阳,故为阴中有阳之穴;神阙位于脐中,脐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故取任脉的关元、神阙两穴重灸,以回阳救逆而救虚脱。足三里可益气养血。水沟、内关开窍醒神。
    [其他疗法]
    1.头针  选对侧运动区为主,并可配足运感区,失语者加语言区。适用于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的患者。
    2.耳针  肾、肝、心、皮质下、脑干、枕、额。以毫针刺入,产生酸胀感,留针4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捻针1次。
    3.电针  根据瘫痪部位,可在头、上肢、下肢部各选两个穴位,用毫针针刺,得气后加电针,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20min。
    【医案举例】
    例1.莫X,女,61岁,因半身不遂、失语8日,在某医疗站治疗无效而来住院。检查:嗜睡,神志恍惚,语言不清,面红,瞳孔左略大于右,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向左侧,两肺可闻及痰鸣音,呼吸深快。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膝反射减弱,血压28.0/15.skPa,脑脊液呈血性。脉弦有力。西医诊断:高血压、脑出血。针十二井穴出血,太冲、三明交、丰隆用泻法,留针20min。辅以吸氧。次日二诊,神志清楚,反应迟钝,声音低微,能进少量饮食,头痛,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针刺手法同前,加风池、百会、上廉泉、左曲池、合谷、杯跳。治疗5次,头痛大减,言语清楚,伸舌仍偏向左,左侧上、下肢能抬起,左手握力仍差,血压20.0/8.okPa。舌脉同前。经1个月治疗左手能抬高过头,握力好,步行端正,能承担家务劳动。(针灸临证指南)
    例2.张X,男,67岁,入院日期1980年9月23日。主诉:左半身不遂伴语言欠流利13
日。病史:患者于9月11日夜间感受风寒,翌日晨出现左半身不遂。神清,肢麻言蹇,足不能行,遂送某医院治疗。腰穿示脑脊继无色透明。诊断;“脑意外”。予脉通、抗感染治疗。9月23日转我院治疗。症状:神清,口歪,患肢无自主运动,语言欠流畅,无头痛、头晕,二便可控,血压32./16.okPa(否认既往有高血压史)。舌红,苔黄腻而干,脉弦细。诊断:①中医:中风(中经络)。②西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辨证:肝肾阳虚,肝阳偏亢,值感风寒,引动内风,上抗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发为本病。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选内关、水沟、三明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上星透百会。操作:先针双侧内关,进针1寸,施捻转提插复式泻法,施术lmin;继针水沟,进针5分,采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指股骨后缘与皮肤呈45o角进针l~1.5寸,用提插之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宜,极泉、尺泽用提插泻法,使上肢抽动3次为度;委中穴采用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进针1寸,用提插泻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穴针向喉结,针2寸,采用小幅度快频率捻转补法,施手法  lmin;上星透百会用捻转补法。治疗结果:治疗  1周后,左下肢直腿抬高 40o,左上肢能曲肘,上举平胸,语音清。2周后搀扶可行走,继之独立行走,左上肢抬举过头,唯左手握力稍差。4周后左右四肢功能如常,语言清楚,痊愈出院。(石学敏针灸临征集验)
    【按语】
    (1)针灸对中风疗效满意,近年研究证实针灸不仅增治中风后遗症,且在急性期也有卓效。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肺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进行综合治疗,及时抢救 。
     (3)中风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并嘱患者适时加强功能锻炼。
    (4)预防方法:临床应重视预防。如年逾40,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第三十二节   痹   证
    痹证是指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重胀或麻木等症,甚至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疾病。
    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和坐骨神经痛等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痹”是闭阻不通之意。历代医家对痹证的论述颇丰,但概括起来主要是素体虚弱,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邪,流往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痹证。患者受病有浅深轻重的不同,大抵皮肤、肌肉受病者,其病浅而轻;筋脉、骨节受病者,其病深而重。
    l.正虚邪入  秦体阳虚,卫外不固,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久卧湿地,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经络痹阻,发为风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三气各有偏胜,故以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2.邪从热化  素有蕴热,或明虚阳亢之体,复感风寒湿邪,寒从热化,则为风湿热痹。
   3.邪实正虚  痹证迁延日久,正气虚惫,风寒湿热之邪,亦可内转于脏腑,则产生相应的脏腑病变。如《索问·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这是类似风湿性心脏病的描述。
    【辩证治疗】
    l.行痹
    症状和体征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伸则痛麻难忍,或见恶风发热,苔薄日或淡黄,脉浮弦。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外袭,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脉关节缺乏气血的濡养,故屈伸不利。因风性善行走窜,故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百脉为外邪侵袭之象。
    治法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以督脉、局部穴为主。
    处方  风池  隔俞  血海  大椎
    随证配穴  循经分部取穴如下:
    肩部:肩(骨蓼)、肩(骨禺)、(月需)俞。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
    腕部:阳池、外关、阳汉、腕骨。
    脊背:水沟、身柱、腰阳关。
    髀部:环跳、居(骨蓼)、悬钟。
    股部;秩边、承扶、阴陵泉。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解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风池属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阳维主一身之表;大椎推属督脉,为诸阳经交会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两穴相配,可祛风散寒。隔俞为血之会,配血海可活血散瘀以祛风。
    2.痛痹
    症状和体征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苔白滑,脉弦紧。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以寒邪偏盛,故通寒加重、得热则痛减。寒为阴邪,故昼轻夜重、痛处不红、触之不热。寒性凝滞,故关节不能屈伸。百脉为寒盛痛甚之象。
    治法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局部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关元  大椎  风门
    随证配穴  见“行痹”。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且针后加灸。
    方义  肾俞、关元皆为补肾壮阳的要穴,两穴配伍可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大椎可振奋阳气而祛寒。风门功专散风。
    3.着痹
    症状和体征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适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儒缓。
    证候分析  湿为阴邪,重浊粘滞,故疼痛重着、痛有定处。湿性重浊,故下肢为甚。湿邪闭阻经脉,则肌肤麻木或肿胀。舌脉为湿邪内盛之象。
    治法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以足太阴脾经、督脉穴为主。
    处方  大椎  隔俞  脾俞  足三里  阳陵泉
    随证配穴  见“行痹”。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亦可加灸。
    方义  大椎可祛风散寒。隔俞活血以通络。阴陵泉、足三里、脾俞健脾除湿,通络止痛。
    4热痹
    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稍舒,多有发热恶风,多汗,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  热为阳邪,邪热壅于经络、关节,故见四肢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红肿、得冷则舒。热盛津伤,则心烦口渴。邪热内蒸,则发热多汗。舌脉亦为邪热内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曲池  合谷
    随证配穴  见“行痹”。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大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清热散风。曲池、合谷可清热解表,祛风除痹。
    【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  采用当归、防风、威灵仙等注射液,注射于肩、肘、髋、膝部穴位,每穴0.5~lml,注意勿注入关节腔。每隔l~3日注射1次。每次取穴不宜过多。
    2.耳针  相应区压痛点,交感、神门。强刺激,留针10~20min,一般应用于以疼痛为主的关节炎。视病情轻重可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
    3.皮肤针常用于以肿胀为主的关节炎。叩刺局部肿胀处,或在患病关节周围叩刺。另在脊柱两例相应的节段部位,每隔3日叩刺1次。
    [医案举例]
    例 1.姚X X,男,39岁。患者自述两膝关节疼痛肿胀,不断加重已近月余,坐卧均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夜不能寐,甚则不敢站立。近2日来,两手腕关节及腰部均有痛感,诊断为痛痹。取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阳地、合谷、肾俞、气海俞等穴,钟后施灸,用平补平泻法。针灸第一次后膝肿减轻,第二次后,疼痛显著减轻,行动自如。共针灸20余次,诸症消失。(针灸学简编)
    例 2.杨X X,男,38岁,工人。入院日期:1981年 11月 3日,住院号 11 105。患者自述左侧腰腿痛4个月,近1周加重。发病原因是今年6月患者在外露宿。曾到西医院治疗无效,于是来我院求治。诊断:痹证(痛痹)。取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针后加灸)、秩边。大肠俞施提插泻法,令外感传至足尖。秩边穴施提插泻法,令针感传至足底。其余各穴均施提插泻法,以针感向足部放散为佳。每日针2次。l周后疼痛明显减轻,经巩固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在早期可单纯应用针灸。
    (2)久病患者以针药并用,综合治疗为好。
    (3)患者自身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可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第三十三节  痿   证
    痿证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筋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瘦弱较为多见,故又称“痿(辟足)”。“痿”是指肢体瘦弱不用,“辟足”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急。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索硬化、周期性麻痹等。
    [病因病机]
    导致肢体痿软的原因十分复杂,内伤情志、外感湿热、劳倦色欲都能损伤内脏精气,致筋脉失养而引起痿证。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数个方面:
    1.肺热伤津,筋失柔润  感受湿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播灼而伤津耗气,皆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以润五脏,遂致筋脉失养,瘦弱不用。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久处湿地或冒雨涉水,浸淫经脉,郁遏生热,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肌肉不得濡养而弛纵不收,成为痿证。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生湿热,阻碍气血运化,筋脉肌肉失养,亦致生痿证。如阳明湿热灼肺,会使痿证加重。
    3.脾胃亏虚,精微不布  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中气受损,中焦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不足,从而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消,导致肢体瘦弱不用。
4肝肾亏损,髓材筋痿  素体肾虚,或房室过度,精损难复;或劳役太过,罢极本伤,阴精亏损,筋脉失养,遂成痿证。或五志失调,火起于内,更合肾虚不能制火,以致火烁肺金,肺失治节,不能布化律液以溉五脏,肢体失养,产生痿(辟足)。或由脾虚湿热不化,流往于下,久则亦能损伤肝肾,导致筋脉失养,而成痿证。
    5.瘀阻脉络,气血不行  久病气血虚损,血运无力,以致血行瘀阻;或因跌仆打击,损伤脉络,血瘀于内。瘀血阻滞,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肉肌肤失于濡养,引起痿弱不用、麻木不仁,发为展证。
    [辩证治疗]
    1.肺热津伤
    症状和体征  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呛咳咽燥,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  温热之邪犯肺,肺脏气阴受伤,津液不足以布散全身,遂致筋脉皮肤失养而肢体痿软、皮肤干燥。热邪伤津,放心烦口渴股赤便燥。津液不能上润肺系,故呛咳咽燥。舌红、首黄、脉细数,均为阴伤津涸、虚热内炽之象。
    治法  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处方  华伦夹脊穴  曲池  太渊  下巨虚
    随证配穴  呛咳咽燥明显者,加廉泉、列缺、照海。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
    方义  华化夹脊为督脉之旁络,通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穴,可调阴阳,行气血,调理五脏。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为大肠经合穴,下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施以泻法,可达清热存阴通便作用。太渊为肺之原穴,用补法补益肺气,以输布津液。
    2.湿热浸淫
    症状和体征  肢体逐渐展软无力,下肢为重,麻木不仁,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首黄腻,脉儒数。
    证候分析  湿热浸淫经脉,气血阻滞,故肢体痿软无力。湿热不攘,气血运行不畅,故见麻木不仁。湿热郁蒸,故见身热。湿热下注,则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通脉强筋。以足太阴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华伦夹脊穴  阴陵泉  曲地  合谷  足阳明胃经(下肢)排刺
    随证配穴  胸腔满闷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足阳明胃经自髀关至解溪每隔1寸1针,针0.5~l寸深。
    方义  华伦夹脊穴行气活血,通调诸筋。阴陵泉健脾利湿。足阳明胃经排刺可疏通阳明气血,以润宗筋。曲池、合谷可清阳明之热。中极清膀胱之热,使热从小便而出,以解小便赤涩热痛。
    3.脾胃虚弱
    症状和体征  起病缓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神倦,气短自汗,食少便塘,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缓。
    证后分析  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荣,故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筋肉失养日久,则见萎缩。脾不健运,中气不足,则食少便演、神疲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缓。
    治法  补益脾胃,荣润筋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华佗夹脊穴  足阳明胃经(下肢)阶刺气海阴陵泉随证配穴眩晕者,加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足阳明胃经排刺自髀关至解溪。
    方义  针刺华伦夹脊穴可通调督脉,振奋阳气。气海、阴陵泉补气健脾。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排刺以疏调气血,荣润筋脉。
      4.肝肾亏虚
    症状和体征  病久肢体康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肝肾精血亏虚,不能痿养筋骨经脉,而渐成展证。筋肉失养日久,则见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充于脑,则头晕耳鸣。肾虚不固,则二便失禁。舌红绿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精少之象。
    治法  益肾固本,填精补髓。以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华伦夹脊穴  关元  三阴交  手足阳明经(上肢、下肢)排刺  太溪  肾俞
    随证配穴  肌肉萎缩处,可加局部围刺。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手阳明大肠经排刺自肩阳至合谷,足阳明胃经排刺自髀关至解溪,每隔1寸三针。
    方义  华伦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通于膀胱经第一侧线而络肾,肾经循行亦贯脊,故针华伦夹脊穴可益肾填精补髓,强腰脊而壮筋骨。关元、太溪、肾俞、三明交滋补肝肾,达精血充盈、筋骨得养之效。阳明经排刺或局部围刺以疏调经脉气血,使筋肉得以德养。
      5瘀阻脉络
    症状和体征  四肢痿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时有拘挛疼痛感,舌紫黯,苔薄白,脉细涩。
    证候分析  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肉肌肤失去濡养,故四肢痿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肢体拘挛疼痛。舌紫黯、脉细涩,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  益气活血,疏通经脉。以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华伦夹脊穴  气海  三阴交  血海  委中
    随证配穴  在拘挛疼痛处,局部围刺。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委中刺络出血。
    方义  华伦夹脊穴作用如前所述。委中刺络出血和针刺三阴交、血海可祛瘀通脉。气海补气以行血。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用皮肤针反复轻叩背部肺、肝、脾、胃等背俞穴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
    2.电针  在瘫痪肌肉处针刺后加脉冲电刺激,强度适中。每次10min。
    【医案举例】
    例1.李X,女,7岁,半年前发高热后左下肢麻痹,不能行走,肌肉弛缓萎缩,健反射完全消失。诊断:小儿麻痹后遗症。采用针灸治疗。取穴: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第一次针健侧,留针15min。其后针患侧,每日1次。经5次治疗后,能开始运动,共计针22次而愈。(针灸学简编)
    例2.张X,男,19岁,1982年1月3回住院。主诉:四肢瘫痪18h。主要病史:1981年12月31日露天锻炼,汗出较多后自觉头部发紧,周身疲乏,翌晨觉四肢无力。1982年1月2日病情发展,出现四肢瘫痪,自觉憋气。3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检查:语言清楚,心肺正常,腹部胀气,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舌黯,苔白腻,脉细数。诊断:①中医:痿证(湿热浸淫)。②西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很炎。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取穴:华伦夹脊穴、大椎、曲池、鱼际、尺泽、极泉、委中、阳陵泉、肩(骨禺)弱、外关、环跳、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毫针刺用泻法。治疗经过:上穴每日轮流针2次。首次治疗后,双下肢屈伸即有力,3日后四肢运动功能改善,15日后四肢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出院。(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
    【按语】
    (1)本证采用针灸疗法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更佳。
    (2)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卧床患者还应采取适当活动体位等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3)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第三十四节无脉症
    无脉症是指患者多处动脉搏动触摸不到的病证。临床以人迎脉、寸口脉、气冲脉、趺阳脉触及不到为常见,多发于上肢。与《内经》中的“臂厥”、w厥”相类似,罹患肢体每多兼厥冷、乏力或微痛。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
    现代医学的大动脉炎、风湿病、结核病见上述症状者亦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无外虚实两端。正气不足,邪气内侵是酿成本病的主要原因。经脉失畅,营卫不通为主要病理机制。
    1.外邪侵袭  风寒湿邪侵袭经脉,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滞脉道而成无脉。
    2.脏气不足  心气虚则不能主血,肺气虚则难以朝百脉,肝气虚则失于疏泄,脾气虚则化源不足。正气不足,邪气内侵,阻遏脉道,酿成此证。
    【辩证治疗】
    1.臂厥
    症状和体征  寸口脉及神门脉均微弱或消失,多见于单侧,亦有见于双侧者,上肢厥冷乏力,不任握物,舌淡,苔薄白。
    证候分析  寸口脉为手太阴肺经所过,神门脉为手少阴心经所过。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心肺气虚,则气血匮乏、脉道失营而滞,故脉微弱或消失。气主煦之,血主儒之,气血运行不畅,故肢冷乏力。舌淡、苔白,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养心益肺,通脉活络。以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  尺泽  太渊  内关  极泉  神门  人迎
随证配穴  气短喘咳者,加天突。眩晕者,加百会、风池。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可加艾条灸或温针。
    方义  尺泽、太渊疏调肺经之气而补肺气。内关、极泉、神门流调心经和心包经之气而补心气。人迎属足阳明胃经,该经多气多血,刺之可补气养血,通调经脉。
    2(骨干)厥
    症状和体征  气冲脉及趺阳脉微弱或消失,双下肢厥冷痿(辟足),不任步履,舌淡,苔白。            
证候分析  足阳明之脉不通,故气冲脉及趺阳脉微弱或消失。下肢失于温煦濡养,故下肢厥冷、不任步履 。舌淡、苔白,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补气养血,通脉活络。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  关元  气冲  足三里  阴陵泉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太冲。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亦可加艾条灸或温针。
方义  气海、关元针灸可补元气而促气血运行。气冲、足三里阴陵泉调补阳明经之气血。
    [其他疗法]
    1.梅花针  属于臂厥者沿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循行路线叩刺。属于(骨干)厥者沿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在下肢的循行线叩刺。用中等刺激,每隔0.5~1寸叩刺。
    2.电针  太渊、人迎、内关、青灵、足三里,接通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中等刺激。
    【医案举例】
    周X,女,27岁,1973年6月24日初诊。主诉:双目暗黑,四肢无力,时欲跌倒1年又5个月。于1972年春天开始阵发性双目黑暗,曾于当地卫生院用维生素B12;。及中药按贫血治疗,半年后症状加重,脉搏、血压均测不出。1973年经闵行医院诊为“无脉症”,用烟酸、谷维素及维生素B1;,B6,C,经治无效。1973年5月到华山医院神经科门诊,脑血流图检查示“两侧血管充盈力差,脑血流量减少”。检查: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胃纳不佳,口颊不易张开,寸口脉无,舌淡,苔薄白。治法:培补脾肾,温通经络。灸取:① 大椎、身柱;② 至阳、命门;③ 大抒(双);④ 膏育(双);⑤ 隔俞(双);③ 脾俞(双);③ 胃命(双);③中脘、气海;③ 足三里(双)。每日轮流灸治1组穴,每穴艾住灸7壮,隔日1次,9次为1疗程,每穴灸后外贴淡水膏药化脓。化脓期间作温针治疗。针取:风府、天柱(双)、风池(双)、百会、合谷(双)、太冲(双)。项部穴位用银温针,每穴燃小艾位7壮。1个疗程后症状渐有改善,双目暗黑减轻,眩仆次数已少,四肢无力颤抖好转。又治疗2个疗程,四肢较为有力,眩仆也相继好转,双目睹黑未再发现。一直治疗到同年11月份,可参加家务轻劳动。1997年伏天又按上穴艾注灸3个疗程,11月随访,患者在田间参加劳动,按其脉搏已有起伏,测左臂血压   11.2/8.6kPa,右臂血压11.8/9.9gkPa。(现代针灸医案选)
    [按语]
    (1)嘱患者避寒就温,免受风、寒、湿刺激。
    (2)如为感染、结核后继发无脉证者,要注意原发病灶的治疗。
    (3)合并心脏疾患,出现心悸、气短,并伴有心电图S-T改变者,要注意心脏监测,必要时采取综合疗法。
    (4)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气血流通。
    (5)适当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保持乐观。
                    第三十五节  遗   精
    遗精是指在无性生活状态下发生的精液遗泄,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为滑精。正常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每月遗精1~2次,或偶尔再稍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未婚成年男子造精次数频繁,每周2次以上,或已婚有正常性生活下经常遗精,则属于病理状态。
    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精囊炎和丸炎引起的遗精,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肾气不固所致,导致肾气不固的原因有心肾不交、心脾气虚、湿热下注、肾精虚衰等。
    1.心肾不交  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以抑心火,心肾相交,水火相
济。若思虑过度,心阴暗耗,心阳独亢,不能下交于肾,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发为梦遗;梦遗日久,肾阴被耗,肾气不固,发为滑精。   
2.湿热下注  过食辛辣肥甘,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湿热内生下注,扰动精室,发为遗精。若久遗不止,可致滑精。
    3。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明消中气,暗耗心血,脾虚则气陷不摄,心虚则神浮不舍,心脾两虚,气不摄精,导致遗精或滑精。
    4.肾虚不固  恣情纵欲,房事不节,或梦遗日久,或先天禀赋不足等,均能导致肾精耗伤。阴损及阳,命门火衰,精关不固,发为遗精或滑精。
   [辩证治疗]
    1.心肾不交
    症状和体征  心烦不寐,梦中遗精,阳兴易举,头晕目眩,神疲体倦,心悸健忘,口干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肾水不足,心火独亢,放心烦不寐、心悸健忘、神疲体倦。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故见遗精、阳兴易举、头晕目眩。口干咽干、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清心泻火,益肾摄精。以任脉、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太溪  神门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头晕目眩者,加风池、百会。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并灸。
    方义  神门为心经原穴,太溪为肾经原穴,泻神门可降心火,补太溪可滋肾水,两穴相配可使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上承以济心火,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针灸关元,温补下元以固精宫。三阴交补肝益肾,固精止遗。
    2.湿热下注
    症状和体征  梦中遗精频作,尿后有精液外流,小便短黄而混,或热涩不爽,口苦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故道精频作,甚者尿后有精液外流。湿热蕴阻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短黄而涩,或热温不爽。湿热上蒸,故见日苦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稽留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固摄精宫。以背俞穴、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膀胱俞  次(骨蓼)  肾俞  中极  阴陵泉
    随证配穴  尿频、尿急、尿痛者,加三阴交。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膀胱俞、中极、次(骨蓼)清利下焦湿热。肾俞可固摄精宫。阴陵泉为脾经经穴,能清热利湿。
      3.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遗精遇思虑或劳累而作,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面费神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气虚下陷,不能摄精,故见遗精。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故头晕失眠、心悸健忘、精神倦怠。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黄少华。脾虚失其健运,则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弱,均为气血衰少之象。
    治法  补益心脾,固摄下元。以背俞穴、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心俞  脾俞  肾俞  关无  足三里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夜寐不眠甚者,加神门。头晕心悸甚者,加风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灸。
    方义  心俞、脾俞可补益心脾之气。足三里、三阴交可强健脾胃,以滋气血生化之源。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配肾俞可益肾壮阳,培元固本。
    4.肾虚不固
症状和体征  遗精频作,甚则滑精,腰酸膝软,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心烦失眠。肾阴虚者.兼见颧红盗汗,舌红苔少,脉弦数;肾阳虚者,可见阳痿早泄,精冷,畏寒肢冷,面浮(白光)白,舌谈,苔白滑,尖边有齿痕,脉沉细。
证候分析   病久伤,下元虚惫,封藏失职,故遗精频作,甚则滑精。腰为肾之府,腰府失于肾精之滋养则腰酸。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精亏于下,不能上奉与脑,故头晕耳鸣、健忘。水亏火旺,心火内动,神不守舍,则心烦失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则两颧潮红。肾精内竭,阴损及阳,阳虚不能温煦形体,故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甚则阳痿精冷。阴虚火旺,逼津外泄则盗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皆为虚之象。
    治法  肾阴虚者滋阴泻火,益肾固涩;肾阳虚者温补肾阳,固摄止遗。取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肾阴应者,加中极、照海、劳宫、志室。肾阳虚者,加命门、肾俞、太溪。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灸。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与三阴交同用,可益固摄精。两穴为治遗、滑精的主穴。阴虚者,照海滋肾水以除虚火,中极泻火以精宫,志室以固止,劳宫清心除烦安神。阳虚者,温灸命门以补益命门之火,针肾俞以振奋肾阳,太溪填补审精以取阴中求阳之意。
   【其他疗法】
1耳针  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心、外生殖器。每次选2—3穴,用毫针刺,弱刺激。留针15—30min ,亦可用耳穴压豆法。
2 穴位注射  关元、中极、志室。用维生素B1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0.2—0.5ml进针后出现针感并向前阴传导时,将药液缓缓 注入。
    【医案举例】
    王X X,男、46岁。患者夜梦遗精已半年之久。常感头晕,疲倦乏力,不思饮食,精神不振,舌淡红,尺脉细数。针刺三明交穴,留针20min。次B复诊,夜能安眠,未梦遗。仍照前法,连针两次,梦遗消失,身体逐渐 恢复健康 。(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遗精多属功能性,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认真对患者进行解释和鼓励,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2)由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遗精、滑精,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第三十六节  阳   痿
    阳痿又称阴痿,是指男子未临性功能衰退时期,出现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病证。
    【病国法机】
    本病多因纵欲过度,误犯手淫,损伤肾气,命门火衰,宗筋失养,或恐惧伤肾所致。亦有因湿热下注,宗筋弛缓而发阳痿者。
    1.命门火衰  房事不节,恣情纵欲,肾用亏虚,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而致阳痿。
    2.惊恐伤肾  房室之中,突发意外,卒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失调而致阳痿。
    3湿热下注  过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或感受湿热之邪,蕴阻中焦,郁蒸肝胆,伤及宗筋、致使宗筋他纵,而发阳痿。
    4。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多愁善感,劳伤心脾,使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无以养筋,宗筋痿软,阳事不举,而成阳痿。
【辨证治疗】  
1.命门火衰
    症状和体征  阳痿不举,面包(白光)白,头晕目眩,精神委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肾开窍于二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无力鼓动宗筋而见阳痿不举。阳虚不能温煦形体,振奋精神,故面色(白光)白、统日、畏寒肢冷、精神委靡。肾开窍于耳,主骨生髓充脑,且腰为肾之府,肾虚故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阳虚之象。
    治法  温补肾阳。以任脉、督脉穴为主。
    处方  关元  中极  命门  肾俞  三阴交
    随证配穴  纳谷不香者,加足三里。头晕耳鸣、目花者,加风池。精出清冷者,加腰阳关。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灸。
    方义  中极、关元均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主穴。肾藏精而主生殖,开窍于二阴,针两穴可以培元固本,益肾助阳,用灸法更增强温补的作用。配三阴交,填补肾精。肾俞可以振奋肾之原气。灸命门可以鼓动命门之火。
    2.惊恐伤肾
    症状和体征  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夜寐不宁,舌红。苔薄白 脉细弦。
    证候分析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肾气失司,而致宗筋弛纵,发为阳痿。                     
  恐能伤肾,亦能伤心,心肾两伤,故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夜寐不宁。
    治法  补肾安神。以任、督脉穴为主。
    处方  百会  四神聪  神灯  肾俞  命门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胆怯者,加间使。失眠易惊者,加风池。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百会、四神聪镇静安神,益聪定志。神门为心经原穴,心主神明,针神门以补心气,安神定志。肾俞、命门补肾壮阳。关元、三阴交补益下元,助阳以起痿。
      3.湿热下注
    症状和体征  阴茎痿软,勃而不坚,阴囊潮湿臊臭,下肢酸重,尿黄,解时不畅,余沥不尽,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数。
    证候分析  前阴为宗筋之所聚,湿热下注,宗筋弛纵,故见阳事不用。湿热下注,蕴结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则见尿黄、解时不畅、余沥不尽。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湿热下注肝经,则见阴囊潮湿气臊。下肢酸重、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行间  侠溪  三阴交  中极  防谷
    随证配穴  阴囊潮湿者,加阴陵泉。丸精索隐痛酸胀者,加急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行间为肝经荥穴、侠溪为肥经荥穴,两穴合用,可泻肝胆两经之湿热。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针之可健脾除湿,清化肝胆之湿热。中极为膀胱募穴,可振奋膀胱之气,促进气化,使湿热从小便排出。阴谷为肾经合穴,在五行应水,既可利水清湿热,又可补益肾气,以壮元阳。
    4,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  阳痿,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胆怯多疑,心悸自汗,纳少,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忧郁思虑或所欲不遂,心脾俱伤,气血两亏,阳明冲脉失养,宗筋弛纵而成阳痿。心伤则阴血暗耗,血亏神不守舍,故见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胆怯多疑。脾伤则化源不足,血少气衰,见心悸自汗、面色无华、舌谈、脉细弱。
    治法  补益心脾,温肾助阳。以背俞穴。任脉穴为主。
    处方  心俞  脾俞  肾俞  章门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夜寐不宁者,加神门。心悸怔忡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
    方义  心俞、脾俞为心、脾两脏之背俞穴,两穴并用补益心脾。牌之募穴章门,配脾俞为俞募相配,可增强补益之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培肾固本,补益元气,以强壮宗筋。足三里补益脾胃之气,以增进食欲,健旺生化之源。三阴交补益肝肾之阴。
    【其他疗法】
    耳针  内生殖器、心、肾、外生殖器、皮质下、神门。每次选用2~3穴,用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min,或用针埋藏,夏季2~3日,冬季5~7 B。
    [医黎举例]
    张X X,男,30岁。患者婚后不久即发现阴茎不能勃起,现已 3年左右,伴有头晕、多梦。婚前有手淫史。诊断为完全阳痿。曾长期服药无效,转用针灸治疗。取穴:关元、三阴交、命  门、肾俞,用提插补法。针治1次后,阴茎即稍能勃起,第四次后便可随意勃起,但硬度较差。  针10次后其动起情况及硬度均已接近正常,基本痊愈。半年后经函讯了解,性生活已基本正常,爱人已经怀孕。(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2)本病多数属功能性,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3)治疗期间,最好停止房事。
                    第三十七节早泄
    早泄是指性交时间极短即行射精,或一触即泄的病狂。《抗氏尊生书》中“未交即泄,或乍交即泄”,即指此意。严重的早泄发生在性交之前,或正当进入之中。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肾气虚衰,疏泄失常,约束无力,封藏失职,固摄无权所致。
    1.肾虚肝郁  肾脏本虚,固摄无力,加之精神抑郁或郁怒伤肝,郁久化火,扰动精宫,发生早泄。
    2.阴虚阳亢  色欲过度,房事不节,耗竭阴精,阴竭阳衰,固摄无力,阴虚火旺,扰动精室,而成早泄。
    3.肾气不固  频犯手淫,或婚事过早,戕伐太过,致肾气虚衰,封我不固而早泄。
    4惊恐伤肾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乱则疏泄失常,气下则约束无力,致封藏失职,固摄无权而早泄。
   [辩证治疗]
    1.肾虚肝郁
    症状和体征  精神抑郁,腰酸腿软,一交即泄,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依赖肾精滋养,肾得肝血而精充。肾精不足,肝失所养,气机失于调达,则精神抑郁。肾虚精关不固,故一交即泄、腰为肾之府,肾虚腰失所养,故腰酸腿软。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阴虚生内热;故口苦咽干。舌红、脉弦,皆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补肾固摄。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内关  膻中  太溪  太冲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腰膝酸软者,加腰阳关、肾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可灸。
方义  内关、膻中宽胸理气,调理气机以解肝郁。太冲清泻肝火。关元培补肾气以司固摄精液。太溪、三阴交滋补肾阴以填精固本。
    2阳虚阳亢
    症状和体征  虚烦不眠,阳事易举,早泄沿精,腰膝便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阴虚火旺,虚火扰心,故应烦不眠。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干扰精室,则早泄滑精。相火妄动,则阳事易举。肾阴亏损,腰失所养,故腰膝酸软。虚火迫液外泄,而见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潜阳,固摄精室。取任脉、足少明肾经穴为主。
    处方  照海  太溪  行间  肾俞  志室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潮热盗汗者,加合谷、复溜。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照海、太溪、三阴交滋补肾阴以制虚火。行间清泻肝胆以除相火而宁精宫。肾俞、志室、关元培补肾元以固精室而填精。
    3.肾气不固
    症状和体征  性欲减退,早泄滑精,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  病久不愈,阴损及阳,肾气亏耗,因摄无力,故早泄滑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衰退,而见性欲减退。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司二便,肾气虚,气化无权,故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弱。为元阳已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补益肾气,固摄精室。以任脉、足少阻肾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命门  志室  关元  太溪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小便清长、夜尿多者,加中极、膀胱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肾俞、命门、志室补肾气壮肾阳,以固摄精关。关元为足三明与任脉之交会穴,补之能壮补元气以振奋肾气。三阴交、太溪滋养肾精,取阴中求阳以补肾气之意。
    4.惊恐伤肾
    症状和体征  胆怯心悸,性欲淡漠,恐惧不安,一交即泄,舌淡红,苔薄白,脉稍数。
    证候分析  大恐伤肾,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心神不能自主,则恐惧不安、胆怯心悸。惊恐不已,气机逆乱,肾气失司,精关不固,放性欲淡漠、一交即泄。舌脉均为肾气不足之象。
    治法  安神定志,补肾固精。以任脉、督脉、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阻肾经穴为主。
    处方  百会  四神聪  神门  太溪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百会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两经均入脑,脑为元神之府,故百会可镇静安神定志。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可益智安神,与百会同用,更增其效。神门、太溪为心肾经原穴,两穴相配,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神安志走。关元补益元气,三阴交益肾精,两穴相配以补肾固精。
    [其他疗法]
    耳针  内生殖器、皮质下、外生殖器、肾、心。每次选2~3穴,用毫针轻刺激,隔日1次。
    [医案举例]
1986年冬,一位男性青年。因少年无知,犯手淫恶习。婚后1年余,阳举而不坚,见色即精液自泄,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纳谷不香,身倦乏力,记忆力减退,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阴亏及阳,阴阳俱伤,封藏失司。治法:温肾固本,养心安神,交通心肾。处方:心俞、肾俞、神门、三明交,每日外1次。连治7日后。失眠多梦减轻,纳谷已香,体力倍增。原方去神门,加气海,又针5次,肾精未遗。遵前方,前后治疗月余。病愈。为巩固疗效,每周再针l~2次,并嘱3个月内不能同床。l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按语]
    (1)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疗效。针刺小腹部胸穴时,针尖向下斜刺,使针感达到阴部,则疗效更佳。
    (2)在治疗期间,以不同床为好,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疑虑,减轻思想负担,以利于治疗。
                  第三十八节   男性不育症
    凡育龄夫妇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又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的原因,使女方不能受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又称为无子、无嗣等。
    现代医学的男子精虫减少症、无精虫症、不射精症、逆行射精等症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肾、心、肝、牌等有关,而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藏精,不育大多由于精少、精弱、精寒、精薄、精热、精调、精瘀、阳症、滑糖及不射精等引起。
    1.肾气虚弱  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命门火衰,致阳疾或举而不坚;成肾阴不足,元阳衰微,无力将精射出;或房劳伤肾,阴精暗耗,而精少精薄;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相火独炽,遗精盗汗,致精热粘稠,均可致不育。
    2.肝气郁结  肝气郁滞,疏泄无权,可致宗筋疲而不举。郁久化火,灼伤肾阴。肝木失养致宗筋拘急,精室被阻,难以射精而不育。
    3.湿热下注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之邪蕴积下焦,阻遏肾阳、致阳疾、道精、早泄;或湿热灼精,致死精败血瘀阻精窍,射情不能而造成不育。
    4气血两虚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元气大伤,均可造成气血两虚。血虚则精液化源不足而精少,气虚则阳事不举或无力射精,造成不育。
    [辩证治疗】
    1.肾阳虚弱
    症状和体征  婚久不育,性欲减弱,无力射精,阳衰早泄,精子数少,活动力弱,兼腰酸腿软,畏寒肢冷,面色跳白,大使稀范,小便清长,舌谈,苔薄白,脉沉细。
    征候分析  肾主藏精,又主生殖,久病伤肾,或房事过度,肾精内枯,阴损及阳,阴阳惧虚,致肾无虚惫,命门火衰则阳症。精关不固则早泄,或无力射精。肾气枯竭,无源化生精子则见精子数少、活动力弱。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腿软。阳虚不能温煦形体,故畏寒肢冷、面色跳白。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皆为阳虚之象。
    治法  补肾壮阳,益精填髓。以任脉、督脉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肾俞 命门 关元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腰酸腿软者,加腰阳关、关元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灸。
    方义  关无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补之能壮人体之元气,用以振奋肾气。命门、肾俞益肾壮阳。三阴交益肾养阴、健牌以资生化之源。
  2.肾阴不足
    症状和体征  婚久不育,造精滑精,精少精薄,精子活动力弱,或精液粘稠不化,兼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微数。
   征候分析  肾阴不足,相火偏亢,扰动精定,则遗精滑精、肾藏精,肾阴不足,无精可藏,
放精少精薄、活动力弱,或精液粘稠不化。肾藏精生四,开窍于耳,肾阴不足,不能生回上盈于脑,故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均为防应之象。
    治法  滋补肾阴,清泻相火。取任脉、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太溪 照海 志室
    随证配穴  头晕耳鸣者,加风池、太冲。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关元大补元气,使精关固摄,配志室以补肾固涩。太溪、照海功善滋阴,为滋补肾阴之要穴。
    3.肝气郁结
    症状和体征  婚后不育,性欲低下,阳症不举或举而不坚,或性交时不射精,兼精神抑
郁,胸闷不舒,两胁胀痛,暖气泛酸,不思饮食,舌四,苔薄,脉弦细。
    征候分析  肝藏血,肾布精,精血可以相互资生。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灼阴伤,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导致命门火衰,引起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性欲低下。肝生疏泄,肝气郁结,疏泄无权,气机失调,而致精关不开,故性交时难以射精。肝郁不舒,木失条达,气机不健,则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肝阴不足,肝脉失养,放两胁胀痛。肝气郁结,易犯脾胃,冒失和降,故见暧气泛酸、不思饮食。舌黯、苔范、脉弦细。皆为肝郁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补肾壮阳。以任脉、背俞穴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曲骨 肝俞 肾俞 内关 太冲 三阴交
    随证配穴  食欲不振者,加足三里、中院。暖气泛酸者,加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关元大补元气。曲骨壮阳举茎,主治阳座不举。肾俞、三防交补益肝肾。内关理
气宽胸。太冲为肝经原穴,肝经过明器,抵小腹,外太冲既可疏肝解郁,又可治疗阳痿。
    4.湿热下注
    症状和体征  久婚不育,阳症或动起不坚,精子数少或死精子过多,兼头晕身重,小腹胀满,小便短赤,苔薄黄,脉弦滑。
    证候分析  饮酒过度,多食肥甘,损伤脾胃,水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之邪纪积下焦,阻遏肾阳,则阳展或阻茎勃起不坚。湿热灼精,则致死精或精子数少。牌生肌肉,湿热困牌故身重。湿阻中焦,清阳不升则头晕。湿热下注,则小腹胀痛、小便短赤。苔薄黄、脉弦滑,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  清利下焦,补益肾气。以任脉、足太阳牌经穴为主。
    处方  中极 曲骨 阴陵泉 三阴交 肾俞 次(骨蓼)
    随证配穴  遗精、阳衰者,加关元。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中极为膀胱募穴,膀跳为州都之官,针刺中极可使湿热从J、便排出.降生运化水湿,脾经合穴阴陵泉,可清利下焦。曲骨、肾俞、次(骨蓼)共奏补益肾气之功。
     5.气血两虚
症状和体征  久婚不育。性欲减退,阳疫,精子数少,成活率低,活动力弱,兼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谈,苔白,脉沉细无力。
    征候分析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均可造成气血两虚。气虚,则阳事不举、性欲减退。血虚,则精液化源不足而精少、成活率低、活动力弱。血少不能上奉于脑,气弱清阳不能上升,则头昏目眩。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气血亏虚,则神疲乏力、脉沉细无力。
    治法  补益气血,益肾助阳。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明牌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 关元 足三里 肾俞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心悸多梦者,加神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气海、关元大补元气。足三里为胃之台穴,与三阴交相配,补益脾胃以促气血生化之源。肾俞补肾壮阳。
    【共他疗法】
    耳针  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外生殖器.随证配穴:肾气不足加肾,肝气郁结加肝,湿热下注加牌、膀优,气血两虚加脾、胃、心、肺;每次选2~3穴,用是针中强刺激。气血两虚,用弱刺激。
    [医案举例]
  李X X,男,34岁。患者结婚7年朱育,经专科医院检查:精液量 3ml,精子存活率 10%,存活精子不能呈直线运动。中医四诊:面色眈白,精神委靡。身体困倦,手足清冷,腰膝酸软,舌胖谈有齿痕,脉细尺弱。证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法:温肾壮阳。处方:①命门、肾俞、志室、太溪;②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治疗经过。细针浅刺,提括捻转补法。以上两组处方交替使用,每日治疗1次,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夫妻分床就寝,保养肾气。经过2个月治疗,患者的精神、睡眠、食欲均好转。精液复查:精子的数量、存活率、活动能力均已提高,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又经 2个月的治疗,第三次复查:精子已达 23. 6 X 10‘/L。精子存活率为60%,有50%的精子形态正常。才是停止治疗,嘱患者本人每日自灸关无、气海20min。半年以后,其妻怀孕,后足月顺娩1女。(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按语]
    针灸对本病有一定效果,在治疗期间夫妻最好分床就寝,以保养肾气,有利于提高疗效。
        
     
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1 07:22 , Processed in 0.081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