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外骨伤科病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 11: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 蛇串疮
    蛇串疮是由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疤沿身体一例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且疼痛剧烈为特征。因其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亦有发生于胸部及颜面部者。多见于春秋季节,痊愈后很少复发。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癌疹。
    [病因病机]
    1.肝经郁热  多由情志内伤,肝经郁火,复感火热时毒,客于少阳、厥阴经络,熏灼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
    2脾经湿热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牌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客于阳明、大阴经络,浸淫肌肤、脉络发为疱疹。
    3.疲血阻络  病久则皮报表面火热湿毒得以外泄,疱疹消退。但余邪滞留经络,久久不除,以致气虚血瘀,经络阻滞不通。多见于年老体弱者。
    【辨证治疗】
    1.肝经郁热
    症状和体征  皮损鲜红胞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红,首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内因肝经郁火,外因火热时毒,客于少阳、厥阴经络,熏灼肌肤、脉络,故疱疹循经而发。火毒鸥张,其性炎上,故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癌疹饱满、泡壁紧张。肝胆火旺,升发太过,故烦躁易怒。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日苦咽干。火热耗伤津液,故见便干或尿黄。舌红、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为肝经火热炽盛之象。
    治法  祛风清热,清肝泻胆。以皮损局部及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外关曲泉太冲侠溪血海
    随证配穴  伴心烦者,加邪门、神门。便秘者,加支沟。皮极发于面颈部者,加风池、合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皮损局部围刺或加灸。
    方义  局部围刺加灸可引麦外泄,结合相应的夹脊穴,以调畅患处气血,清热泻毒,法瘀止痛。外关为手少阳经的络穴,能疏利少阳经气,泻在表之火毒。取肝经原穴大冲,配胆经荣穴侠溪,以泻肝胆郁火。曲泉可清利肝经湿热。血海可泻热化湿,祛瘀止痛。
    2脾经湿热
    症状和体征  皮损颜色较淡,病壁松弛,伴口渴不欲饮、纳差、胸腔痞满、大便时清,舌红,答黄腻,脉德数。
    证候分析  内因牌经湿热,外因火热时邪,湿热客于阳明、太阴经络,浸淫肌肤、脉络,故瘤疹循经而发。湿性属阴,故皮损色淡、痢壁松弛。湿热熏蒸,则口渴不欲饮。牌虚则运化失司,故见纳差、胸腺痞满、大便时概舌红、答黄腻、脉德数,为脾经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运牌化湿。以皮损局部及足阳明胃经、足太明脾经穴为主。
处方  皮损局部及与皮根相应的同侧夹脊穴阴陵泉三阴交内庭血海
    随证配穴   伴脘痞纳差、便清者,加中院、天枢。热盛者,加合谷、大推。皮损发于面、颈者,加外关、风地、合谷。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皮损局部围刺或加灸。
    方义  皮损局部围刺加灸,结合相应的夹脊穴,以泻热除湿毒。阴陵泉、三阴交健脾以运湿祛毒邪。内庭为胃经荣穴,能清利阳明湿热。血海可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3.瘀血阻络
    症状和体征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伴心烦不寐,舌紫黯,苔薄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病   久则耗气伤血,皮报表面火热湿毒虽已外泄相疹消退,但余邪滞留经络,久久不除。尤其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或气血虚弱,余邪留恋,气血凝滞,导致局部疼痛不止,以致夜寐不宁。舌紫黯、苔薄白、脉弦细,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  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以阿是穴及与其相应经脉的经穴为主。
    处方  阿是穴
    颜面部  风池 太阳 攒竹 四白 下关 颊车 合谷 外关
    胸胁部  与皮报相应的同侧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太冲
    腰腹部  与皮报相应的同侧夹脊穴或背俞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委中
    随证配穴  兼心烦不寐者,加神门、阴郄。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加灸或拔火罐。
    方义  此乃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血瘀,不通则痛,阻于何经则痛于何部。按经络辨证,皮损发于面部,主要损及手、足三阳经,多见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发于胸胁部,则报及足少阳、足厥阳经,皮损多沿肋间神经分布。发干腰腹部,则多损及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大阴经,故选穴配方以受阻经脉的偷穴为主,近部取穴均取同侧。“以痛为辅”,取阿是穴,针后并加灸或拔火罐,以活血通络,祛瘀泻毒;远部取穴均取双侧,用平补平泻法,以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其他疗法]
    1.耳针  取相应部位、肺、肝、胆、胃、皮质下、神门。用强刺激,留针30min,每日1~2次。
    2.皮肤针  取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用重叩刺法,以微出血为度。
疤疹初起阶段,每日2次,待疼痛减轻疤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日1次。
    3.电针  在皮损周围用毫针呈菱形沿皮围刺后,接脉冲电针仪,中度刺激15~20min,每日1次。
    [医案举例]
    例1.蔡某,女,56岁。胸背烧灼痛已2日。患者于4日前发热、咳嗽,自取治感冒药后发热减轻,2日前右侧胸至背部出现红色疱疹簇集,烧灼痛难忍,服止痛片及消炎药无效,并继续出现红色疱疹,伴恶寒、胃纳差。检查:面色黄,舌红,苔黄腻,体温  37.6 C,脉浮数,右背第七助及其下缘至胸前呈带形鲜红色小疱疹簇集,夹有少数黄豆粒大的小疱,皮肤暗红。诊断:蛇丹(湿热蕴结型)。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取穴:曲池、大推、阳陵泉、血海。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针1次,同时在疤疹周围健康皮肤上用梅花针叩刺。新的痕疹次日未见再起,皮肤由鲜红变为暗红,水疱再吸收。连针4日,疼痛消失,疱疹结痴干燥,1周即痊愈。(中国当代名家医案)
     例 2.吴X X,男,16岁。患者于 1周前发现有乳下自胞正中线至脊柱部,有针尖和米粒大小的皮疹  10余个,很快增多并串连成带状密集水疮,宽约12cm。曾用氟氢松丙酮酯软膏、红霉素软膏、龙胆紫药水、板蓝根针剂等药物治疗,均未获效。检查:患处水癌疱已多数如绿豆至黄豆粒大,顶端光亮,根底红肿,内充乳白色混浊液,疼痛较剧。此乃湿热之毒蕴结皮下,发为蛇丹。拟予针刺、熏灸,以活血化瘀、燥湿解毒治之。取穴:①针刺取大椎、委中(双侧)、曲地(双侧)、三阴交(双侧人大推用泻法,其余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15min,中间运针2次。②熏灸:以艾绒置于长盒熏灸器中点燃,熏灸患处20min。③熏灸前局部用乙醇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水炮放水。经3次治疗后,水疮全部干瘪结痂,不痛,微有痒感,候其脱痂,5日痊愈出院。(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按语】
    (1)针灸治疗蛇串疮镇痛作用显著,可缩短病程,痊愈后多元后遗疼痛。
    (2)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鱼虾、牛羊肉等发物。
                        第二节湿疮
    湿疮由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是一种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糜烂流津的病痒性、渗出性皮肤病。据其发病性质又有浸淫疮、血风疮等名称。本病具有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多固定于某些部位。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病。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经络受阻所致。
    1.湿热浸淫  饮食不节(恣食五辛或发物),湿热内蕴,复感风邪,内外合邪,客于肌肤,经络受阻而发。
    2.脾虚湿蕴  湿热浸淫日久,迁延伤脾,脾虚失运,湿邪留恋,湿热之邪蕴于肌肤所致。
    3.血虚风燥  湿疮多次反复发作,耗伤阴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
    【辩证治疗】
    1.湿热浸淫
    症状和体征  发病急,可泛发全身各部,初起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而栗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病痒不休,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于、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风为阳邪,其性走窜,善行数变,故发病急,可泛发全身各部。湿热熏蒸肌肤,郁于脉络,故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病痒不休。水湿浸淫蔓延,故见桌疹成片,或见水疱密集,渗液流津。湿热熏蒸,耗液伤津,则身热口渴。阳明热盛,则大便干、小便短赤。热邪忧心,故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变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以足太阳膀跳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肺俞 曲地 委中 阴陵泉 神门
随证配穴  渗液多者,加水分。伴发热者,加大推。便燥者,加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肺主皮毛,取肺俞以宣肺清热而透达肌肤。曲地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既能清
利在肌肤的湿热,搜风止痒,又可清利胃肠湿热。委中为足太阳经穴,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敌委中穴刺络出血,可清利在表的风湿热邪。阴陵泉运脾化湿,除肌肤之湿热。神门为心经的原穴,能清心安神以止痒。
    2脾虚湿盛
    症状和体征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启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请,舌谈白胖嫩,边有齿痕,首白腻,脉儒缓。
    证候分析  湿热浸淫日久,致脾虚邪恋,故病势较缓。脾虚湿蕴,湿热未尽,故皮损潮红、瘦痒,抓后糜烂渗出。脉络瘀阻,皮报部位肌肤失养,则皮肤干燥,可见脱屑。湿阻中焦,故纳少神疲。脾失健运,故腹胀便清。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德缓,为脾虚湿蕴之象。
    治法  健脾化湿,清热止痒。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大都 阴陵泉 脾俞 足三里 曲池
    随证配穴  伴纳少腹胀便演者,加中脘、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用补法,以健脾化湿。大都为脾经荣穴,用泻法能清热化湿。曲池用泻法,既能清利肌肤的湿热,又能清血热而祛风止痒。
    3.血虚风燥
    症状和体征  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呈苔鲜样变,剧痒,皮损表面有搔痕、血痴和脱屑,伴头昏乏力、腰酸肢软、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  湿疮缠绵,耗气伤血,正虚邪恋,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邪阻脉络日久,故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流津日久,阴血亏虚,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于德养,故皮损粗糙、肥厚、呈首薛样变、剧痒及播抓后皮损表面遗有搔痕、血痴和脱屑。脾虚化源不足,精血亏虚,故头昏乏力、腰酸肢软。久病阴血亏虚,但脾虚湿蕴,放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血虚风燥之象。
    治法  养血润燥,健脾化湿。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血海 三阴交 足三里 曲池 隔俞 神门 郄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随证配穴  剧痒甚者,于皮损局部叩刺。伴腰酸肢软者,加太溪、肾俞。
    方义  血海、隔俞用平补平泻法,可补血润燥,祛风止痒。三明交、足三里用补法,既能健脾化湿,又能补益气血,以标本兼顾。曲池用泻法,活血祛风止痒。心经原穴神门及心包经那穴部门,均用平补平泻法,以宁心安神,清营止痒。
    治疗各型湿疮,还可根据病变局部所涉及的经络,近部或远部循经取穴,刺灸方法可根据辨证酌选。
    【其他疗法】
    1.耳针  肺、神门、肾上腺、耳背静脉。耳背静脉点刺出血,余穴均用毫针刺入,快速捻转,留针1~2h。慢性湿疹,加肝、皮质下。
    2.皮肤针  取夹脊穴或足太阳经第一侧线、皮损局部。脊柱两套用轻PF法,以皮肤红晕为度;皮损局部用重叩法,以做出血为度。若痒甚而失眠者,叩刺风地、百会、四神聪等穴。
    3.火针  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点刺皮报部位,重点刺红斑、丘疹、水 疱及苔鲜样病变部位。隔日1次。
    【医案举例】
    例1.刘X,女,62岁。患湿疹3年,近1个月因食海鲜加剧。治疗取风市、血海、曲池,进针得气后行泻法,留针1h,并加艾注温灸各3大壮。治疗3次痊愈。随访5年未复发。(现代针灸文献精萃)
    例2.李X,男,42岁。1年前出现明囊疫痒,继而生出小丘疹,抓伤后引起水病,溃脓渗水。诊为阴囊湿疹,多方求医不效。取足三里、血海、三阴交,毫针刺用泻法,留针15min,其间行针1~2次。连续针5次告愈,未见复发。(现代针灸文献精萃)
    【按语】
    (1)针灸治疗湿疮有较好疗效。
    (2)患处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清洗,尽量避免搔抓。若因搔破感染者,应配合药物外治。
    (3)忌食辛辣、荤腥、鸡、牛羊肉等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附:四弯风
    四弯风是因禀性不耐或脾虚湿盛所致。好发于四肢弯曲处,以皮肤干燥肥厚、抓破流津、病痒无度为特征,多见于儿童。本病为湿疮的一种,除具有分布对称、自觉骚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湿疮的特点外,还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以及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多有哮喘、腐疹等病史。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异位性皮炎。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耐,湿热内蕴,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经络受阻所致。以肘窝、胞窝处多见。
    1.风湿蕴肤  小儿牌常不足或脾胃素虚之人,饮食不节(恣食五辛发物),致湿热内蕴;又因禀赋不耐,复感风邪,风邪外袭,首犯太阳,从皮毛而入。肺经“下肘中”,足太阳经“入胭中”,内外合邪,客于肌肤,脉络受阻所致。
    2.血虚风燥  久病不愈,耗伤阴血,损伤脾胃;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病久阴血更亏,以致血虚生风化操,肌肤失于德养所致。
    【辩证治疗】
    1.风湿蕴肤
    症状和体征  常发于四肢肘膝关节的屈侧,以丘疹、疱疹为主,骚痒剧烈,抓之可糜烂渗液,皮损部潮红,伴神疲、便溏,舌淡,苔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风邪外袭,首犯太阳,从皮毛而入;又肺经“入肘中”,足太阳经“入掴中”,故常发于四肢肘膝关节屈侧。脾虚湿盛,湿性粘滞,故皮报以丘疹、疱疹为主。风湿、热邪相搏,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故皮损潮红、鹰痒剧烈、抓之糜烂渗出。脾胃素虚,运化失司,故见神疲、便清。舌淡、苔薄腻、脉弦滑,为风湿偏盛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祛风止痒。以足太明牌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商丘 阴陵泉 足三里 肺俞 曲池
随证配穴  便溏者,加天枢。发于肘窝处,加尺泽、曲泽。发于掴窝处,加委中、曲泉。小儿患者,加脾俞、大都。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商丘、阴陵泉、足三里运脾和胃,祛风化湿一利肌肤。肺俞疏风清热,透达肌表。曲池既清利胃肠湿热,又疏泄在肌肤的风湿。脾经大都配脾俞,以补脾虚助水湿之运化。
2.血虚风燥
症状和体征   皮肤干燥肥厚而病痒,皮报表面有抓痕、血痴和脱屑,伴食后腹胀、便秘或便溏,舌淡、胖嫩,苔剥,脉细弦。
    证候分析   流津日久,反复发作,耗伤明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故皮损干燥肥厚、疫痒剧烈及皮损表面有抓痕、血痴和脱屑,小儿尤甚。久病则脾胃更虚,运化传导失常,故见食后腹胀、便秘或便清。去谈胖墩、答剥、脉细弦,为气阴两虚、血虚风燥之象。
    治法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以足太阴牌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嗝俞 血海 三明交 脾俞 足三里 曲池
    随证配穴  腹胀、便秘或便请者,加天枢、气海。剧痒者,加部门及皮损局部叩刺。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膈俞、血海、三明交均用补法,以滋阴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脾俞、足三里外用补法,能健牌和胃,补益气血。曲池用泻法,活血祛风止痒。
    此外,四弯风发于腕、踝等部者,应根据病变部位所涉及的经脉,以近部选穴为主,酌远部选穴。
    【其他疗法】
    1.耳针神门、肺、肾上腺、心、脾、皮报相应部位。毫针刺法或压丸法,左右耳交替治疗。
    2.皮肤针于皮损局部重叩,以微出血为度。适用于血虚风燥型。
    【按语】
    (1)四弯风针灸疗效较好。
    (2)本病有过敏倾向,应嘱咐患者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灰尘、皮毛制品等,忌食鱼、虾、牛羊肉等发物,以及浓茶、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食品。
    (3)若伴有哮喘或瘾疹、过敏性鼻炎等,治疗应兼顾考虑。
                      第三节瘾疹
    瘾疹是以身体筹痒,扬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票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皮肤病。又称瘠煤、风疹,俗称风疙瘩。如单纯发生在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水肿特别明显,俗称游风,即现代医学所谓巨大等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不属本节范畴。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浔麻疹。
    【病因病机】
    本病总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可因外界冷热刺激,或因食物、药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肠寄生虫或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
    1.风热犯表  风热外袭,客手肌表,脉络阻遏,营卫失调所致。
    2.风寒束表  风寒外袭,蕴积肌肤,阻于脉络,致营卫不和而发。
    3.肠胃实热  禀赋不耐,过食鱼虾荤腥等物,或有肠寄生虫,导致肠胃不和,蕴湿生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股而发。
    4.血虚风燥  素体气血亏虚或病久反复发作,耗伤气血,血虚则生风化操,气虚则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致营卫先和而发。
    [辩证治疗】
    1.风热犯表
    症状和体征  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首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热外袭,客于肌肤,脉络阻遏,外不得透达,内不得流泄,放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皮疹加重。风热外袭,首先犯肺,肺卫先宣,则发热恶寒。风热上扰,则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  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曲池 血海 风门
    随证配穴  伴高热者,加委中。咽喉肿痛甚者,加少商、鱼际。兼有呼吸困难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刺络出血。
    方义  大椎为诸阳之会,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以泻热祛邪。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会,阳推主一身之表;风门为足太阳与督脉之会,为风邪入侵之门户,两穴相配以疏风清热解表。曲池与血海相配,清血热泻郁毒,祛风止痒。
    2.风寒束表
    症状和体征  皮疹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风寒蕴积肌肤,则皮疹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寒邪侵袭,卫阳被遏,则恶寒。寒为明邪,本伤津液,则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以足太阳膀跳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风门 肺俞 风池 曲池 血海
    随证配穴  伴头痛者,加印堂、太阳。若挟湿兼见面部水肿者,加阴陵泉、三阴交。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加灸。
    方义  风门、肺俞配风池,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以固藩篱。曲池、血海理血和营,扶风止痒。
    3.肠胃实热
    症状和体征  皮疹色红,成块成片,伴院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答黄腻,脉滑数。
    证侯分析 湿热郁于肌股,不得透达,又湿性粘滞,易于浸淫蔓延,故皮疹色红、成块成片。湿热内蕴,肠胃炎和,气机阻滞不畅,故伴有院腹疼痛。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腑气不通,运化传导失调,则见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为胃肠实热之象。
    治法  清热祛风和营。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明脾经穴为主。
    处方  曲池 合谷 足三里 血海 三阴交
    随证配穴  伴脘腹疼痛者,加中脘、天枢。伴恶心呕吐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曲池、合谷、足三里清泻湿热,调和肠胃。血海、三明交理血和营。
4.血虚风燥
症状和体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证候分析  素体气血虚弱或病久耗气伤阴,血虚则生风化操,气虚则卫外不固,更易感受外邪,故皮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阴血亏耗,则午后或入夜发作更甚。阴虚生内热,虚热内蒸,扰及心神,则手足心热、心烦少寐、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气阴两亏之象。
    治法  益气养血,润燥祛风。以足太阳脾经、背俞穴为主。
    处方  足三里 血海 三阴交 膈俞 脾俞 气海 风门
    随证配穴  伴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者,加神门、明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足三里、脾俞、气海补脾益气以助化源。血海、三明交配血会隔俞,既可补血润燥祛风,又能理血调营。风门轻泻,流风解表祛邪以治标。
    若妇女因清志内伤,冲任不调所致者,症见经前数日发疹,疹块色红,经后疹消,以少腹、腰骶、大腿内侧多见,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舌紫黯,苔薄白,脉弦细。宜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处方选太冲、肝俞、关元、三阴交、血海、隔俞,针用补泻兼施法。病痒甚者加曲池、风市,痛经甚者关元加灸。
    【其他疗法】
    1.耳针  ① 神门、肺、枕、内分泌、肾上腺。毫针中强刺激,留针20min,每日1次。② 耳尖、耳背静脉。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周2次。
    2.皮肤针  风地、血海、曲池、风市、颈7至骰4夹脊穴。用重叩法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医案举例】
    周 X X,女,20岁。全身皮肤起风团块,剧痒 1周。患者 1周前因吃鱼致全身皮肤发风疹块,伴奇痒,口服氯苯那敏暂可缓解。皮肤发疹时伴心烦,入夜尤甚,近日大便干燥。检查:神态正常,苔黄腻,脉弦细数,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散在或片状白色丘疹,瞩窝处较重,皮疹周围有抓痕。皮肤划痕试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嗜酸性粒细胞0.05。诊断:尊麻疹(湿热型)。治法:调和营卫,清热除湿。取穴:曲他、合谷、三阴交、委中、血海,毫针刺泻法,留针20min;耳穴如肺、心、神门、内分泌、大肠,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胶布固定;耳背浅静脉处按摩,待充血后,常规消毒,三棱针速刺出血数滴。隔日治疗1次。经第一次治疗症状明显减轻,隔日点刺另一侧耳背静脉出血,经3次治疗痊愈。(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2)本病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病原很难找到,对某些慢性痛疹较难根治。若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合并过敏性哮喘),应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以免发生窒息死亡。
(3)平素应慎起居,避寒冷,忌食过敏的食物和药物;便秘者应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节狐惑病
    狐感病是一种以口咽、阴部蚀烂和溃疡及目赤如鸠眼为特征的综合性皮肤病,常伴有皮肤结节性红斑或针刺处发生脓疱。其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在我国女性多见,春季易发。
    现代医学的白塞综合征(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与本病相类似。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肝经之脉绕阴器,抵少腹,布于胁助,上通干鼻咽、口唇;肝开安于目,故前阴、咽喉、眼部病变与肝有关。脾经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四肢,故口腔、舌唇部及四肢部位请病变与牌有关。肾开安于二阴,故前、后二阴的病变与肾有关。总而言之,本病多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湿热毒蕴,循经走窜,浸淫口咽、二阴、眼目及四肢等处而发。
    1.湿热蕴结  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湿热内生,久而蕴毒,热毒塞盛,不得透泄,充斥上下,循经走窜所致。
    2.肝肾阴虚  湿热久羁,灼伤阴液,致肝肾阴虚,虚热内蒸,奔道、肌肤失于德养。
    3.脾肾阳虚  阴虚日久,明报及阳,致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正虚邪恋。
    [辩证治疗]
    1.湿热蕴结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急性发作期。下肢红斑结节,口舌生疮,灼热疼痛,继之出现阴部溃疡,目赤如鸠眼,伴高热、心烦汗出、关节酸痛、胸胁闷胀、口苦咽干、妇女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毒热塞盛,不得透泄,充斥上下,循经走窜,故发病急。湿热毒邪,循经上蒸,则口舌生疮、灼热疼痛。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气血瘀滞,则下肢可见红斑结节,流往于关节则关节酸痛。湿热下注阴部,则外阴溃烂。热毒循经上攻,则目赤如鸡眼。湿热熏蒸,扰及心神,则伴有高热、汗出心烦。湿热蕴阻,肝失调畅,疏泄失职,故胸胁闷胀、日苦咽干。湿热下注,带脉失约,故见带下黄调。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为肝脾湿热偏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以是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阴陵泉 曲池 三阴交 曲泉 太冲 大椎 大陵
    随证配穴  伴胸胁闷胀者,加内关。妇女带下黄稠者,加次够。关节酸痛甚者,加阿是穴或关节周围穴位。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利出血加拔火罐。
    方义  阴陵泉为脾经的合穴,可运碑以清利湿毒。曲地既可清利肌肤湿热,又可清泻血分专热。曲录、太冲以清利肝胆湿热。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泻之既可清肝运脾而清利湿热,又可活血化瘀而消肿散结。大椎点刺出血加拔罐,以泻毒热。舌为心之苗,毒热扰心,配大陵泻心火以除口疮。
    2.肝肾阴虚
    症状和体征  口、眼、外阴部溃疡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常伴低热、手足心热、头昏目眩、口燥咽干、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腰膝酸软,舌红少津或裂纹舌、光面舌,脉细数。
证候分析  湿热毒邪久羁,灼伤阴液,致肝肾阴虚。  窍道失于濡养,故口、眼、外阴部溃疡发作、时轻时重。阴虚生内热,虚热内蒸,则见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肝肾阳虚,不能上奉,则头昏目眩。阴虚火旺,扰及精室,冲任失调,故见遗精或月经不调。腰乃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舌红少律或裂纹舌、光面舌及脉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解毒。以背俞穴、足少阻肾经和足厥明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肝俞 膏育 太溪 太冲 复溜 三阴交 关元
    随证配穴 伴头昏目眩者,加百会、隔俞。口操咽干者,加廉泉。遗精者,加中极。月经不调者,加然谷。若下肢红斑结节甚者,加血海。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肾俞、肝俞、太冲用补法,补益肝肾。青青为治疗诸虚百损的要穴。复溜、太溪、三阴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清虚热止盗汗。关无为任脉穴,可调理冲任,固精室及调经。
    3.脾肾阳虚
    症状和体征  反复出现口腔、外阴溃疡,遇冷加重,病程长,伴有全身乏力、少气做言、食欲不振、畏寒肢冷、下肢浮肿、便清、遗精阳展、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阴虚日久,阴损及阳,致牌肾阳虚,正虚无力祛邪,放口腔、外阴溃疡反复出现,病情缠绵。阳虚生外寒,则遇冷加重、贯寒肢冷。脾虚化源不足,则少气懒言乏力。脾阳虚,胃肠失于温煦,则食少便演。肾阳虚,则造精阳症、月经不调。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则下肢浮肿。舌谈、苔白、脉沉细,为阳虚有寒之象。
    治法  温补脾肾。以背俞穴、足少阻肾经和足太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脾俞 太溪 太白 命门 关元 三阴交 足三里
    随证配穴  伴下肢浮肿者,加水分、三焦俞。遗精阳衰老,加志堂。月经不调者,加归来。食少便请者,加中脘、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  背俞穴肾俞、脾俞配原穴太溪、太白,针灸并施以温补牌肾。命门、关元针补加灸,以温补元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足三里、三明交,补后天以养先天。
    【其他疗法】
    耳针  神门、肝、脾、肾、屏间前、屏间后、口、外生殖器、限。根据发病部位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min,每日1次,或耳穴任豆。
    【医案举例】
    例 1.贺X X,女,时岁。口腔粘膜反复发生溃疡,双膝、踩部疼痛及两小腿结节性红斑 3年余。月经来潮时阴部亦有溃疡,月经衍期,经来腹痛。诊断;白塞综合征。曾用中、西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送来针治。取穴: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曲地。手法:捻转提插补法为主。脾俞、肾俞、关元用温针灸法,隔2田治疗1次。经28次治疗,关节痛、给节性红斑及口腔溃疡均消失,月经准或,经期阴部未再发生溃疡。诸症告愈,未再复发。【上海针灸杂志,1992,11(2):46】
例2刘X,男,20岁。半年前开始眼睑微肿,继而阴茎骚痒、日后周围及舌面出现多处白色溃疡。检查:阴茎肿胀,龟头溃烂渗出淡黄色液体。舌红少苔,脉弦细略数。证属湿热盛毒,郁积肝经,循经而发。治疗用三棱针点刺大敦、阴廉、瞳子(骨谬)、廉泉出血数滴,迅速灭凉手法针蠢沟、曲泉,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出针时摇大针孔,出血为佳。隔日治疗1次,经10次治疗,诸症消失。(现代针灸文献精革)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效。
    (2)本病患者精神忧郁、孤僻,应注意精神调养,免于七情所伤。
    (3)女性患者见有白带增多,常为复发征兆,应予重视,并及时调治。以免复发
                      第五节   粉刺
    粉刺是多发于面部,以丘疹、脓疤、结节、囊肿,有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亦可发于脚背上部,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发育期过后大都自然痊愈或减轻。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寻常性痤疮。
    【病因病机】
    肺主皮毛,属太阴,多气少血;阳明历于面,多气多血,其中的胃经下行过胸;太阳主表,督脉主阳主表,督脉与膀脱经布于背部。本病总因肺经风热,或湿热蕴结,或痰湿凝结,阻于颜面、胸背肌肤所致。
    1.肺经风热  素体阳盛致肺热血热,复感风热,与血热搏结,循经上查手颜面、胸背,蕴阻肌肤所致。
    2.湿热盛结  过食辛辣肥甘,致湿热内生,肠胃湿热循经上蒸,阻于肌肤而发。
    3.痰湿凝结  脾虚不运,聚湿成痰,湿郁化热,湿热挟痰阻滞经络,留滞肌肤所致。
    【辩证治疗】
    1.肺经风热
    症状和体征  丘疹色红,或有痒痛,多发于颜面、胸背的上部,舌红,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素体阳盛致肺热血热,复感风热,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故丘疹色红。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病多发于颜面、胸背的上部。风性走窜,郁于肌肤木得外泄,故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乃风热之邪在表之象。
    治法  清热解表,扶风止痒。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大阴肺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尺泽大推肺俞委中
    随证配穴  兼咽喉肿痛者,加少商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肺经与大肠经为表里经。颜面乃阳明经之分野,放取合谷、曲池疏风清热解表,以除肌肤之郁热。胞为肺经所市,故取尺泽配肺俞,以宣泻肺经郁热。背为足太阳经、督脉之所过,故取大推、委中透达督脉、太阳经之郁热。
    2.湿热蕴结
    症状和体征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癌,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征候分析  湿热内蕴,循经上蒸,阻于脉络,蕴于肌肤,故皮疹红肿疼痛。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若湿热熏蒸,气血变滞,酿而成脓,则皮疹可见脓疮。目具、便秘渡黄、舌红、苔黄腻、脉沿数,乃阳明热盛及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通腑泻热。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曲地 足三里 三阴交 血海 内庭
    随证配穴  伴便秘者,加天枢、支沟。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合谷配曲地能疏泄肌肤之郁热,清利湿热。合治内府,荣主身热,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荣穴内庭,通腑泻热。三阴交、血海清热凉血,运脾化湿。
    3.痰湿凝结
    症状和体征  皮疹以脓癌、结节、囊肿、疤痕等多种损害为主,或伴有纳呆、便演,舌淡,苔腻,脉滑。
    征候分析  久病伤脾,湿聚成痰,郁而化热,凝结肌肤,故皮疹不消,以脓疮、结节、囊肿等多种损害为主,且缠绵难愈。纳呆、便溏、舌淡、答腻、脉滑,为脾虚痰湿偏盛之象。
    治法  健脾利湿,化痰散结,兼以清热。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牌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丰隆 合谷 足三里 三阴交
    随证配穴  伴纳呆便请者,加中脘、天枢。若脓疱甚者,加隐俞、大椎点刺出血及拔火罐。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脾俞、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以健脾和胃,利湿化痰。丰隆、合谷用泻法,以行气化痰散结。三明交用泻法,既可利湿清热,又能活血化瘀散结。
    【其他疗法】
    1.耳针  肺、神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肾上腺、缘中、面颊。每次选2~3穴,用强刺激,留针10~20min,或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
    2挑治  在胸l~12分开0 5~3.0寸的范围内,寻找阳性反应点,用三棱针挑刺,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使之出血少许。隔日1次。
    【医案举例】
    例 1、顾X X,女,28岁。患者于 2个月前,发现前额及口唇四周先后散在出现数个红色丘疹,自觉麻痒微痛,渐成脓癌,破溃而愈,但留有色素沉着,随即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丘疹,伴胃中嘈杂感、不欲饮食、大便秘结等。检查:前额及口唇四周有散在的米粒大小的毛囊丘疹,初起如粟,色深红,有的已成脓瘤,破溃处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有黯紫色的色素沉着,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痤疮(火毒炽盛型)。治法:清泻阳明毒热。取穴:大推、委中、合谷、曲池、足三里。大推、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其他穴位用毫针针刺,施捻转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3次后胃中嘈杂感消失,食欲增加。1周后,丘疹变小变平,表面干燥,色泽由红变紫,由紫变淡,脓癌破溃后结痴。l个月后丘疹全部消失。(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例人杨X,女,21岁。患者从19岁开始在两颧等处出现粉刺,呈圆锥形,顶端有脓疤,周围红晕,脓疙破后遗有色素沉着。近半年来,前额与面部先后出现40余颗粉刺,时轻时重,每逢月经来潮刚加重,经中、西药内服外用等多方治疗,均未奏效。现症:大便干燥,小便自调,夜寐久安,多梦易醒,平素喜食辛辣油腻。检查:一般状况良好,面部及前额有大小不等、分布密集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有的已清脓,舌红,答薄黄腻,脉滑数。诊断:痤疮(湿热型)。治法:清热化湿,健牌和胃。取穴:曲地、合谷、足三里、三明交。毫升利均用泻法,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有明显好转,原有粉刺已低于正常皮肤表面,新粉刺未再增加。第二疗程按原方加关元(正值月经来潮之时),结果粉制不仅没有加重,反而继续减少。疗程毕,粉刺基本消失。巩固治疗1个疗程,至今已8月余未见复发。(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粉刺疗效较好。
    (2)严禁用手挤压皮疹,以免引起继发感染,遗留疤痕,有碍美容。
    (3)本病以脂溢性为多,治疗期间禁用化妆品及外擦膏剂。宜用温水硫磺肥皂洗面,以减少油脂附着面部,堵塞毛孔。
    (4)不食或少食辛辣、油腻及糖类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第六节    疔疮
    疔疮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针,故名疔疮。疔疮好发于颜面和手足部,在临床因其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而有唇疔、蛇眼疔、红丝疔、托盘疔、烂疔等名称。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颜面部疖、痈、急性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急性淋巴管炎、气性坏疽等。
    【病因病机】
    本病因火毒为患。内因脏腑积热,火毒结聚;外因风热火毒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所致。
    1.热毒凝结  初起多因皮肤不洁或皮肤破损,以致风热火毒侵袭,毒热凝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以致脏腑积热,热毒由内发外所致。
    2.火毒炽盛  火热毒邪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毒热幡灼气血,肉腐血败,酿脓溃破,甚者毒聚肌肤,皮肉迅速腐烂臭秽。
    3.火毒入络入营  若毒邪亢盛,流窜经络,则发红丝;若邪每扩散,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则呈危候。
    [辩证治疗]
    1.热毒凝结
    症状和体征  颜面疗疮多见于唇、鼻、眉、额等处,初起可见桌粒样脓头,根深坚硬,或痒或麻,逐渐红肿热痛;手部疗疮初起高部红肿,麻木作痒,渐致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  头为诸阳之会,颜面为阳明经之分野,而唇、鼻、眉、额又为诸阳经脉循行汇聚之处,故风热火毒外袭或脏腑积热循经上犯而发疗疮者,多见于唇、鼻、眉、额等处。疔疮初起因其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所异。发于颜面者,为阳明经脉所市,气血旺盛,火毒结聚,其势深重,故初起可见粟粒样脓头、根深坚硬。而发于指端者,阴、阳经脉交接之处,经气运行较浅,皮肉浅薄,火毒结聚较浅,故初起即见局部红肿。疔疮初起,风毒外劳或热毒结聚络脉,故局部或痒或麻;继而毒热蕴结,气血变滞,疗疮红肿热痛则日趋加重。疔疮初起,病在肌肤,营卫失调,则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舌红、昔黄、脉数,为热毒偏盛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身柱 灵台 合谷 委中
随证配穴  伴恶寒发热者,配大椎、曲地。本病还可根据息部所属的经脉配穴,若生于颜面部,如唇疗配隐白、商阳、曲地、内庭;鼻疗配上星、肺俞、尺泽、南阳、内房;后心疗配内关、肺俞。生于手部,若食指蛇头疔配曲池、迎香。托盘疗者,配内关、曲泽、部门、少海、郄部。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刺络出血。
    方义  督脉统率诸阳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为疔疮多发之经,故治疗以督脉、阳明经穴为主。灵台和身柱为督脉经穴,能疏泄阳经之毒热,为治疗疗疮的经验穴。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泻之可清泻阳明火毒,祛邪外出,对面唇疗疮尤为适宜。血部委中用三棱针刺络出血,以清泻血中毒热而消肿止痛。
    2.火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  疔疮肿势扩大,红肿掀热,疼痛剧烈,脓头破溃,伴有发热口渴、头痛、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滑数。
    征候分析  火热毒邪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气血播灼,火毒蔓延,故见疗疮肿势扩大、红肿欢热、疼痛剧烈。热盛肉腐,则化脓溃破。火毒内蒸,灼液耗津,故见头痛、发热而口渴。肠燥津亏,则便秘按赤。苔黄腻、脉弦滑数,为火毒炽盛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透脓消肿。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身柱、灵台、合谷、委中、大椎、曲泽、督俞
    随证配穴  伴头痛甚者,加太阳。伴便秘渡赤者,加支沟、天枢。根据患部所属经脉配穴,同本病“热毒凝结”型。若火毒炽盛,毒聚肌肤,皮肉迅速腐烂,流出臭秽污血,疮面凹形如碟,四周皮损色黑,轻按息处可有捻发音,重按有污脓溢出,混有气泡,伴高热烦躁、头痛等,此为烂疔,多发于足背和小腿,偶见于手背及管部。治疗按上方配阳陵泉、足三里、丰隆、筑宾、血海、曲池、肩并、外关,施泻法,以祛腐泻毒。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利维出血。
    方义  身柱、灵台、合谷以清热解毒,透脓消肿。委中、曲泽用三棱针刺络出血,以清泻毒热,祛瘀消肿,取宛陈则除之之意。大椎、督俞宣散阳热,泻火解毒。
    3.火毒入络入营
    症状和体征  患肢红丝迅速向上走窜,肘、腋或胭窝、腹股沟部常有导核肿痛。轻者红丝较细,全身症状较轻,重者红丝粗肿明显,伴发热恶寒、头痛烦躁,舌红,首黄,脉数。
    征候分析  火毒炽盛,流窜经络,则发红丝。火毒人络,病位较浅,邪势尚轻,则红丝较细、全身症状较轻;继则热毒循经蔓延,邪势加重,则红丝粗肿明显。火毒炽盛,流窜经络,阻于肘、腋或胭窝、腹股沟处,火毒与气血相搏,故常见导核肿痛。毒邪由浅入深,正邪交争,致营卫失调,则见发热恶寒头痛。毒热忧心,则烦躁。舌红、答黄、脉数,为火毒炽盛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以督脉穴、都穴为主。
    处方  灵台身柱部穴(病变所属经脉)皮肤红线
随证配穴  下肢者,配委中、箕门。上肢者,配曲泽。伴发热恶寒头痛者,配大椎、合谷、太阳。烦躁者,配内关、神门。若毒不外泄,反入营血,内攻脏腑,突见疗疮顶陷、色黑无脓、肿势散漫、皮包紫暗,伴壮热寒战、头痛胸闷、恶心烦躁、肢体发麻,甚则神昏话语、舌红线、脉洪数者为“疔疮走黄”之征(可见于各种疗疮)。证清凶险,应急救之,除急刺水沟、十二井穴、百会、内关等穴以开窍醒神外,还要配合中西药抢救治疗。疗疮后期,脓出肿消,新肉渐生,为顺证。若脓毒未尽,肿痛不消,脓水不尽,结毒伏骨,指脱筋挛,兼见午后潮热、食欲不振、舌红、脉细数,为毒邪深入,正不胜邪“损骨”之征(多见于足疗疮)。治宜养阴清热,扶正祛邪。可按息部所属经脉近部取1~2穴,施泻法,以除余邪;远部配三阴交、足三里、绝骨,用补法以扶正。同时,应配合外科手术,取出死骨。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三棱针从红丝的终点到起点,每隔2寸依次点刺,以微出血为度。
    方义  本病为火毒炽盛,流窜经络,故皮肤红线点刺出血可清热泻毒,疏通经络。部穴乃经气深聚之处,火毒人营,泻之可清营泻热,活血祛瘀。灵台、身柱为治疗疗疮的经验穴,用以 清热解毒。
    [其他疗法]
    1.耳针  神门、肾上腺、枕、相应部位。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60min。
    2.挑治  取背部肩肿间区阳性反应点。粗针挑治,每周2次。
    【医案举例】
    例 1.胡X X,男,18岁。左足大趾外侧剪甲后破皮感染 1周,局部红肿疼痛,已化脓。诊断:甲沟炎。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取穴:① 点刺阿是穴放出脓液。② 针刺取穴:太冲(患侧)、三阴交(患倒入强刺激手法,不留外。③ 熏灸法:放脓、针刺之后,随即用纯艾绒量子长颈熏灸器中点燃,烟熏局部30min,灸后包扎即可。每日针刺,熏灸各1次。二诊患趾红肿消退大半,已无脓性分泌物,疼痛减轻。三诊患趾疼痛消退,无分泌物,不痛而告愈。l月后随访未复发。(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例2.刘/,男,37岁。右手红肿1日。患者于1日前右手中指生一个小米粒大小的水癌,挤压溃破,次日清晨全手红肿,坐卧不安,心烦不宁。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链霉素0.5g,同时口服土霉素未见好转,午时壮热寒战,头痛呕吐。检查:患者神昏诏语,颜面红赤,右手至肘部红肿,腕以下发紫。舌紫红,脉洪大,体温 40. 5 C。诊断:疗毒走黄(火毒炽盛型)。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取穴:大推、神道透至阳。操作:用直径1.0mm,长125mm粗针从神道穴进针透至至阳穴(患者端坐于板凳上,双手半握拳,屈时交叉平放在两臂上,肩下垂,头部尽量下低,以便背部皮肤拉紧而充分暴露椎体棘突),用直径08mm,长100mm粗针从大椎穴进针,沿督脉向下透刺。针0.5h后,患者精神稳定,留针2h后疼痛大减,红肿明显消退。留外联后,腕以上红肿消失,腕以下由紫变红,体温降至38 2 C。留针12h,起针后从穴位挤出血10余滴,此时患者除手微红外,余皆正常。3日后诸症全部消失,临床治愈。(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疔疮有一定疗效。
    (2)疗疮初起,局部切忌挤压、针挑、拔罐,红肿发硬时忌手术切开,以免引起感染扩散。如已成脓,应予外科处理。
    (3)手部疔疮后期应配合指屈、指伸功能锻炼,防止筋挛指僵。
    (4)忌食辛辣厚味等发物。
第七节  丹毒   
丹毒多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和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致息部鲜红灼热,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特点是起病突然,迅速扩大,发无定处,一般好发于小腿和颜面部。生于头面者,又称“抱头火丹”;发于下肢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春、秋季是本病多发季节,常见于儿童和老人。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或粘膜感染链球菌而引起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蕴阻肌肤而发;或因素体蕴热,复感风热毒邪,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而成。
    1.风热毒蕴  头为诸阳之会,风热外袭,阻于经络,化火化毒,使热毒蕴阻肌肤,不得外泄而成;或因抠鼻、挖耳、头部创伤等,毒邪乘隙侵入所致。
    2.湿热毒蕴  初因脾胃湿热蕴积,下流足股,化为火毒;或素有湿脚气,创伤染毒而发。后期为湿热久恋,阻于经络,气滞血瘀,易于复发。
    3.胎火蕴毒  新生儿丹毒,多因母食五辛、炙烤之物,胎火、股毒内蕴,复因风热,毒气客于腹理,搏于气血,蒸发于外而成;或因断脐、臂、腿等处破伤,外受毒邪而成。
    [辨证治疗】
    1.风热毒盛
    症状和体征  发于头面部,恶寒发热,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疽,眼胞肿胀难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征候分析  头面居上属阳,为人身之首,三阳经脉皆起止、循行手头面部。火为阳邪,其性炎上,“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发手头面部多为风热毒邪。风火相煽,热毒阻于经络,蕴于肌肤,不得外泄,故见皮肤撤红灼热。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局部肿胀疼痛。热毒不得外泄,蒸液渗于肌肤而发为木疙。若热毒循手足三阳经上行蔓延甚者,必致眼胞肿胀难睁。恶寒发热、舌红、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以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曲池 风门 委中 皮损局部
    随证配穴  热盛着,加大椎。心烦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或点刺出血,或加投火罐。
    方义  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主治面部疾患,配曲池能清阳明经之热毒。风门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可疏风解毒。委中亦称血都,点刺拔罐,与皮损局部散制出血,能清泻血分热毒,乃“宛陈则除之”之理。
    2.湿热毒蕴
    症状和体征  发于下肢,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掀红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亦可发生水疗、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象皮腿),苔黄腻,脉洪数。
    证候分析  湿为阴邪,其性重着下趋,湿热下注,化为火毒,或湿毒乘隙侵入,放初期局部见撒红肿胀、灼热疼痛,好发于下肢。若湿毒渗于肌肤,则发水疮。热毒蕴阻经脉,营血炽热,透于肌肤,则见紫班。邪毒久恋不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见结毒化脓;化脓日久,经络气血阻滞,肌肤失于儒养,则皮肤坏死。苔黄腻、脉供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后期湿热久恋,湿蕴热伏,难以清除,放易反复发作、脚肿加重和皮肤纹理变粗、变硬致患腿日渐粗大呈象皮腿。
    治法  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血海 三阴交 内庭 阴陵泉 丰隆 解溪 皮损局部
    随证配穴  若见红丝上行者,皮肤红丝局部取穴。若湿热久恋,致皮肤坏死或呈象皮腿者,用皮肤针重叩患处,加拔火罐。若胃纳不佳、渴不欲饮者,加足三里。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方义  血海、三阴交、阴陵泉为足太阴经穴,泻之能清利湿毒。内庭为足阳明经荣穴,配丰隆、解溪能清阳明热毒。皮损局部散制出血,以及于红丝处隔寸依次点刺出血,能泻恶血,使毒邪外泄。
    3.股火蕴毒
    症状和体征  发于新生儿,多见于脐周、臀腿之间,局部红肿灼热,重者游走甚速,遍及全身,壮热烦躁,舌红,苔黄,指纹紫黑。
    征候分析  胎火热毒内优,复因风热毒气客于肌股,或由于护理失当,局部皮肤破损,风热邪毒入侵经脉,搏于气血,致经络阻滞,故见局部红肿疼痛。热毒之极,与气血相搏而风乘之,故重者游走甚速,遍及全身。风热胳毒嚣张,扰及心神,故见壮热烦躁。舌红、苔黄、指纹紫黑,为火毒安盛之象。
    治法  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大推 曲池 合谷 血海 委中 十宣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不留针,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为诸阳经的交会穴,能清泻毒热。曲池、合谷为手阳明经穴,既可疏风清热,又能清血分之郁热。十宣、委中点刺出血配血海,可清血分热毒。
    若丹毒范围较大,尤其发于头面部及新生儿者,兼见高热烦躁、恶心呕吐、神昏海语,为毒热入营、火毒攻心,易动肝风,此为逆证。治宜开窍醒神,清热泻毒。三校外急刺十宣、十二井穴放血;素田、劳宫、内关针用鸡法,同时应采取综合疗法急救之。
    【其他疗法】
    1.耳针 肾上腺、神门、皮质下、枕。中强刺激,留外30~60min。或正不留行将耳穴压豆,每日按压3~5次,3日更换1次。
    2.刺络拔罐  于皮损局部。用三棱针散刺或皮肤针叩刺,使其少量出血,针刺后加投火罐。每日1~2次。
    【医案举例】
    王X X,男,39岁。  3日前自觉周身不适,时有战栗、恶心、烦躁不安,渐感右上肢内侧发热而痒,至夜红肿异常。检查;脉数,苔黄,小便短赤,体温38.6度,白细胞计数17乘以10L,右侧上肢内侧至肘上红肿面积为 21cm乘以18cm,境界明显。诊断:上肢丹毒。逐用针沿病灶周围境界每隔2mm点刺出血,再刺少商、合谷。次日再诊,红肿大减,热退身凉,连治4次而愈。(针挑疗法)
    [按语]
    (1)针灸治疗丹毒有效,一般多应用于下肢丹毒。头面部丹毒病情一般较重,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针灸疗法,以防出现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2)治疗中被污染的针具、火罐、棉花应注意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八节   瘿病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的两侧漫肿或结块,皮色如常,不痛不溃,随吞咽而上下移动,逐渐增大,缠绵难消为特点的疾病。又称疫瘿气,俗称大脖子。可发于任何地区,以高原地带及山区多见,男女老幼均可罹患,而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古典医书将本病分为气瘿、肉瘿、血瘿、筋瘿和石瘿等五类。本节所述以气瘿为限。
    气瘿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
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气瘿多因居住地区水质过偏,以及情志不畅、忧恚郁结,导致气滞痰凝,结于颈部而成。从经脉循行来看,手、足阳明经循于颈部喉结两侧,足大阴经“挟咽”循喉结的两侧,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足少阴经“循喉咙”,任脉“至咽喉”,故气瘿与任脉、阳明、大阴、厥阴、少阴经及相应脏腑失调有密切关系。
    1.水土因素  《诸病源候论》指出:“请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假病,动气增患。”说明常食沙水,易伤脾胃,渐至湿聚痰凝,阻滞气机,失于调畅,痰气互结,循阳明、太阴、厥阴经脉结于颈部而发。
    2.情志不畅  《诸病源候论》云:“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肝郁气滞,失于疏泄,致脾失健运,湿聚痰凝,气滞和痰凝互结,循厥阴、太阴经脉结于颈部而发。
    3.肾精亏虚  因生长发育、胎前产后、哺乳及绝经期,导致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肝旺气滞,气滞则血瘀痰凝,痰气瘀互结,循任脉、厥阴、少阴经脉络干预部而成;或外邪乘虚而入,经络阻滞而发。
    [辩证治疗]
1. 气滞痰凝
症状和体征  瘿肿初起,颈前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软不痛,喜消怒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苔薄腻,脉弦滑。若偏气滞者,兼胸胁胀闷,情绪易于波动,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加重;若偏痰湿者,兼脘痞纳呆。
    证候分析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或久食沙水,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湿聚痰凝,痰气互结,循经结干颈部,故肿胀。气为无形,怒则气聚而长,喜则气散而消,故肿胀是弥漫性而边界不清。痰属阴,痰气互给尚未化火,故皮色如常。病乃初起,痰气互结尚无明显血瘀,故质软而不痛,此时以局部症状为主,故全身症状不显。若偏气滞者,肝气不得疏泄条达,故胸胁胀闷,情绪易于波动。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精血亏虚,肝阳易亢,则颈肿随之加重。若偏痰湿者,脾失健运,胃失受纳,痰湿中阻而脘痞纳呆。苔薄腻、脉弦滑,为气滞痰凝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化痰。以任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天突  会谷  足三里  太冲  (月需)会  瘿肿局部
    随证配穴  偏气滞者,加内关、中渚、阳陵泉。偏痰湿者,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瘿肿初起,痰气互结,以局部症状为主,故以近部取穴为主,配远部取穴。近部取天突穴,疏通任脉经气以降气化痰消瘿。痰属明邪,宜于温化,故可加灸,正如《类经图翼》》记载,天突治一切瘿瘤,初起者灸其妙。瘿肿局部围刺,施提插泻法加灸,可行气化痰,消瘿散结。远部取合谷、足三里以疏调阳明经气,行气活血,化痰做给消肿。泻大冲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月需)会为手少阳和阳维之会,故能宣通三焦经气,行气散结,化滞消瘿。
    2.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颈部漫肿,性情急躁,五心烦热,心悸多汗,头晕目眩,眼于手颤,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肾精亏虚,水不涵木或久病不愈,痰气郁结化火伤阴,阴虚火旺。肝肾经脉循环行于咽喉。经脉阻滞日久,故气滞痰凝结于颈部而见颈部漫肿。肝开窍于目,阴虚肝旺,则见性情急躁、头晕目眩眼干。肝明亏虚,虚风内动则手指颤抖。虚热内蒸,则见五心烦热而多汗。虚火扰心,放心悸。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太冲 太溪  三阴交  (月需)会  间使  瘿肿局部
    随证配穴  伴突眼者,加天柱、风池。易饥消瘦者,加足三里。盗汗者,加复溜、阴郄。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泻肝经原穴太冲,平肝降火而熄风。三阴交、太溪针用补法,滋阴降火,滋水涵木。近取瘿肿局部用围刺法,以疏通局部气血。(月需)会用泻法,能宣通三焦之经气,疏导壅滞。间使为手厥阴经穴,用平补平泻法以清热除烦,养心安神。
    3.气血两虚
    症状和体征  瘿肿日久,肿势加重,颈部明显增粗或结块,伴有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呼吸不利、喉部有紧缩感、声音嘶哑等,苔薄腻,脉细而弦。
    证候分析  病邪久羁,痰气瘀互结,则肿势加重、颈部明显增粗或结块。痰气瘀互结,阻滞气机,肺气不降,故胸闷气短、呼吸不利。结于喉间,则局部有紧缩感、声音嘶哑。肝郁脾弱,气血耗伤,故见神疲乏力。苔薄腻、脉细而弦,为邪盛正虚之象。
    治法  益气养血,理气化痰。以任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水突  天突  合谷  足三里  三阴交  膻中  瘿肿局部
    随证配穴  伴声音嘶哑、喉部紧缩感者,加扶突、廉泉。若气阴两虚、气短自汗、脉虚细者,加关元、照海。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泻兼施法,或加灸。
    方义  近部取穴以泻其实,取天突疏通任脉经气,以降气化痰;水突能疏通阳明经气;瘿肿局部围刺加灸,以疏通局部壅滞。远部选穴以治本,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均施平补平泻法,以健脾益胃,动气血之化生。膻中为气会,以理气化痰。
    【其他疗法】
    1.耳针  内分泌、颈。毫针中强刺激,留针20min,每日1次;或揿撤针埋藏,每次埋针1~2日。左右耳穴轮流治疗。
    2.穴位注射  腺肿局部、天突。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吸取2%碘化钾(即碘化钾2g,注射用水100ml,苯甲醇3ml,过滤后分装,高压灭菌后备用),以左手拇、食两指固定肿大腺体,向中央刺入,回抽针检无回血时,即推入少量药液,当出现从人迎向颊车传导针感时,再继续缓慢推药。囊肿型,应抽出腺体内液后注射药物。注完后拔针,局部压迫1min。每次按腺体大小注入l~3ml,3日1次,6次为1疗程。
    3.皮肤针  取颈l~7旁开1寸的夹脊平行线,颈前及两侧的经脉体表循行线。先叩刺夹脊穴,再叩刺颈前及两侧体表循行线(上至颌下,下至锁骨上缘的范围内),按任脉、足阳明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的顺序,从上而下依次叩刺,中等刺激,每日1次。
   【医案举例】
阎X X,女,40岁。于半年前偶然发现咽喉中有一椭圆形肿块、逐渐增大如拇指大。自觉胸痛,项背部牵痛,转动尤甚,性情急躁易怒。检查;颈部可触及拇指大小肿物,按 之不痛,表面平滑,活动度良好,舌红苔薄黄,脉弦。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痰气郁结型)。治疗。丰隆、合谷。针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针治10次后,颈部略感舒适,肿块较前稍软。按上穴继续治疗10次,颈部肿块渐软,胸痛已愈。后加刺肝俞、血海,连续治疗20余次,颈部肿块完全消失,其他兼症随之痊愈。(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l)针灸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有较好的疗效,其效果优于甲状腺腺瘤和甲亢。腺肿局部针刺时宜取仰卧位,应避免误伤颈部血管和神经。
    (2)本病与饮食缺碘或机体消耗碘过多而摄入量不足有关。因此,针灸治疗同时给予碘剂治疗可增强疗效。在流行地区,除改善食用水源外,应以食用碘化食盐作集体性预防,最好用至青春期过后.应多食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发育期的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尤应重视。
    (3)情志忧郁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而注意精神调养是避免复发和缩短疗程的重要环节。
    (4)临床中因服用含碘药物诱发碘甲亢,针刺能使甲状腺对碘吸聚和利用提高,从而可
以避免使用碘剂诱发碘甲亢。
                      第九节      瘰病
   瘰疬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结于颈项而发病,以结核累累成串、溃后脓出清稀、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亦有因其所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各异,如生于颈前属阳明经者,名为痰疬;生于颈项两侧属少阳经者,名为气病;生于腋下连及胸胁者,名为马刀侠瘿等。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颈淋巴结核和颈项淋巴结的慢性炎症。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结于颈项而发病。日久结核溃烂,气血两座,正虚邪恋。
    1.气滞痰凝  肝郁伤脾,脾不适湿,痰浊内生,阻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腋下遂成瘰疬。
    2.阴虚火旺  肝郁化火,久则下烁肾阴,或素体肺肾阴亏,均可导致阴虚火旺,痰火口增,搏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腋下。
    3.气血两虚  若久病不愈,渐致结核溃烂,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正虚邪恋,难以祛腐生肌,致窦道经年不愈。
    【辩证治疗】
    1.气滞痰凝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瘰疬初期(结节期)。肿块坚实,全身症状不明显,首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情志不畅,肝郁及脾,脾失健运,蕴湿生痰,阻于少阳、阳明经脉,聚而成块,故肿块坚实。此时正气未虚,邪势尚轻,故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苔薄腻、脉弦滑,为气滞痰凝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肩并  天井  章门  丰隆  肘尖  阿是穴
    随证配穴  若结核发于颈项两侧及腋下者,加翳风、足临泣。若结核发于颌下、项前者,加臂(月需)、大迎。若伴有胸胁胀痛者,加阳陵泉。伴脘痞纳呆者,加中脘、足三里。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或加灸。
    方义  取手少阳经合穴天井,以疏通三焦经气,开郁散结,为治疗瘦瘦的经验穴。肩并可疏通少阳经气,以达行气散结化痰之功。章门为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的交会穴,又为脾的募穴,既能疏泄肝胆经气,又能化痰散结而消;瘰病,故《甲乙经》载有。“章门主治马刀肿瘘”。丰隆能运湿化痰散结。肘尖是经外奇穴,为少阳经所过,用灸法可化痰通络,《疮疡经验全书》载有“肘尖治瘰疬已成未成,已溃末溃”为治疗瘰验穴。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
    2.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瘰疬中期(脓肿期)。核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皮色转暗红,伴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肝郁日久化火,未得及时治疗,灼伤肾阴;或素患肺搭,肺肾阴虚,均可导致阴虚火旺,虚火煎液成痰,痰火搏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颌下等处,致结核日趋增大。湿痰属阴,其性粘滞,与虚火相搏,则结核皮色暗红而与皮肤粘连。阴虚火旺,虚热内蒸,迫液外泄,故见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化痰散结。以手少阳三焦经、足少朋肾经穴为主。
    处方  天井  少海  三阴交  大溪  百劳
    随证配穴  若伴有潮热盗汗者,加明郄、膏肓。兼见咳嗽者,加列缺、肺俞。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三阴交、太溪用补法以滋阴降火,乃“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天井用泻法,能清热化痰,散结消资百劳为经外奇穴,少海为手少阴经穴,均用平补平泻法,能补虚降火除烦,止盗汗而化痰浊,为治疗瘰疬的经验穴。
    3.气血两虚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瘰疬后期(破渡期)。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祥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质嫩,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  瘰疬久延,局部溃烂,脓水淋漓,久不愈合。此时邪毒已衰,正气已耗,气无所主,血无所生,阴阳俱虚,故虽疮破脓出,但脓出清稀,且夹有败絮祥物。久病气血亏耗,形体失养,神气不充,故消瘦神疲。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舌谈质嫩、苔薄、脉细,均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  补气养血。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足三里  三阴交  膏盲  百劳  气海  隔俞
    随证配穴  伴虚热者,加陶道、大溪。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加灸。
    方义  足三里、三阴交,以加强气血生化之源。膏肓、百劳可疗诸病百虚。隔俞为血会,配气海补气血两虚。加灸气海、膏肓可振奋元气,扶正祛邪,扶腐生肌。
   [其他疗法]
    1.火针  ① 肩井、天井、手三里、足三里、四花穴、结核点。按火针操作方法,每次选2~4穴,采用速利疾出方法,每周1次,3~5次为1疗程。② 取病灶局部,肿块结节型者,于最早出现或最大结节肿块的上、中、下各刺1针,快刺疾出,刺入核心或基底部;肿块已化脓未溃者,用粗柄火针直刺病灶中心,使脓液尽快排出;已溃破者,在破口周边0.5cm处用火针浅围刺;有窦道渗出形成瘘管时,用相应长的火针直刺管腔。每周1次,3~5次为1疗程。
    2.瘢痕灸  取痛疲穴(定位:以患者中指末端至肘横纹长度为标准,从长强穴沿脊柱正中线向上量至标准长度的端点,再作垂直于该线的水平线,其长度以患者的口角间距为准,水平线左右等距,其端点即是瘰疬穴),按瘢痕灸法程序操作。用黄豆粒大小的艾炷5~10壮直接灸,灸后用硼酸软膏外敷,以防感染。每灸1次需间休2个月。
3.挑割  取正坐位,从胸6~9分开1.5寸的区间内寻找阳性反应点。常规消毒,局麻,用手术刀横向切开皮肤约0.5cm,再用消毒三棱针于切口处将白色纤维逐一挑断,直至脂肪处。术毕缝合切口,涂上碘酒,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间休1周。本法适用于结节期,皮肤有炎症者禁用。
    【医案举例】
    例1.已巳岁,尚书王西翁乃爱,颈项患核肿痛,药不愈,召予问其故。日颈项之疾,自有各经原络井俞会合之处。取其原穴以刺之,后果随针而愈,更灸数壮,永不见发。大抵颈项乃横肉之地,经脉会聚之所,凡有核肿,非吉兆也,若不究其根,以灸刺之,则流窜之势理所必致矣。患者慎之。(针灸大成)
    例2.张 XX,男, 17岁。左须项瘰疬急性发作,引起高热,肿块直径  1.5cm。白细胞计数13.8乘以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85。患者神清烦闷,两脉弦滑,首薄白。脉证合参为少阳风热与厥阴郁火互结而成。治疗:取手足少阳之会穴翳风、肩井,用泻法久留针,以疏风热而散郁火;再取经验穴百劳温针灸法,以散结通络。治疗8次,肿块软化并明显缩小,经2个疗程(每疗程针灸12次)治疗,肿块完全消失告愈。(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按语】
    (l)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其中火针与灸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火针针刺不宜太深,《针灸大成》有“切勿太深、恐伤经络”的记载,应慎之。
    (2)对已化脓者,局部不宜直接针刺;对已破溃者,应配合外敷药物;久不收回老,局部配合温和灸,有利疮口收敛。
(3)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第十节 乳痛
    乳痈多因乳头破损,邪毒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久化热而成。是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出脓稠厚为特征的乳房疾病。发于妊娠期者称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者称为外吹乳痈,非上述两期所发者称为席风呵乳。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男子和婴儿亦可发生,但较少见。初期治疗及时、适当,一般多能消散痊愈;重者有传囊之变。若处理不当,可形成瘘管。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气滞热壅,热毒炽盛,厥阴、阳明经脉受阻而成。
      1.气滞热壅  多因恣食厚味,胃腑积热;或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或因乳头破裂,外邪火毒袭入;或因胎气旺盛,阳明蕴热,致使脉络阻塞,营气不和,排乳不畅,火毒和积乳巨凝,结肿成痈。
      2.热毒炽盛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邪热蕴蒸阳明,乳汁淤积不通,久积化热化火,热毒炽盛,;肉腐成脓。
      3.正虚邪恋  久病不愈,渐致脓肿溃烂,脓汁清稀,久病气血虚衰,难以祛腐生肌,致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
      【辩证治疗】
      1.气滞热壅
    症状和体征  乳汁淤积结决,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痫、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胃热壅盛,或乳头破损后外邪袭人,或胎气旺盛,乳汁淤阻于阳明、厥阴经脉,则聚而成块,且肿胀、疼痛。初病尚未化热或郁热不甚,则皮色不变或微红。外邪侵袭,正邪交争,则恶寒发热、头痛而周身酸楚。阳明热盛伤津,则见口渴而便秘。苔黄、脉数,为邪热壅盛之象。
    治法  泻热解郁,通络消肿。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太冲  足三里  乳根  膻中  肩井  少泽
    随证配穴  寒热甚者,加合谷、外关。乳房胀痛甚,加足临泣。胸闷、烦躁易怒、口苦纳呆者,加期门、行间、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乳痈乃胃热肝郁所致,故取太冲以疏肝解郁。
足三里、乳报以降胃火,清阳明之滞。膻中可疏调气机,解郁通乳。足少阳经循胸过季胁,故取肩井以疏理胸胁气机。肩井、少泽为治疗乳痈的经验效穴。
    2.热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  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火欣)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证候分析  胃热肝郁日久,未得及时治疗,久瘀则热毒炽盛,热盛则肉腐成脓,故见乳房肿痛、皮肤(火欣)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切开时机不当,排脓引流不畅,肿痛不减,此时多为脓毒传入其他乳络,而发生“传囊”之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通乳透脓。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膺窗  肩并  足三里 丰隆  行间  内庭
    随证配穴  若乳房胀痛甚者,加足临泣。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膺窗为局部取穴,能通经活络,行气消肿。远部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络穴丰隆。配荥穴内庭、行间及少阳经穴肩并,以清泻阳明、厥阴之郁热。
    3.正虚毒恋
    症状和体征  溃脓后乳房胀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伴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证候分析  乳痈日久,局部溃烂,脓水淋漓,溃胧后因经络阻滞压力减少,故乳房肿痛轻。但因正气虚衰,气血亏耗,余毒未尽,难以祛腐生肌,故疮口愈合缓慢,甚可形成乳漏。久病气血两虚,失于濡养,则全身乏力、面色少华。余毒未尽,则低热不退。脾胃虚弱,则饮食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为正气虚弱之象。
    治法  补气养血,扶正祛邪。以足阳明胃经、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足三里  三阴交  气海  膻中  膈俞  膏肓  乳根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可补脾胃,养气血,以扶正祛邪。气海、膏肓可疗诸病体虚,用以扶正。膈俞为血会,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可养血活血。膻中配乳根用平补平泻法,调气机通乳络,以除余毒。
    [其他疗法]
    1.艾灸  主穴:肩并、乳根。配穴:曲池、手三里、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患侧穴位,每穴每次灸5~10min,每日灸1~2次。
2耳针  胸椎、内分泌、肾上腺、胸。强刺激 ,留针20—30min .
3.三棱外  取背部颈7至胸12椎间阳性反应点。寻找红斑,直径约0.5mm,不高于的皮肤表面,颜色鲜红,指压不褪色,稀疏散在,数量不等。将所有红斑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并挤压,使之出血少许。
例2.董X,女,30岁。产后3个月,因受精神刺激渐感觉右乳房肿痛 ,乳汁减少 已3日。经土霉素和中药外无效。检查 :右乳房12至3点有2cm乘以2.5cm及1cm乘以2cm 肿块两个,无波动感。诊断 :急性乳腺炎。针取肩井、膺窗、内关(均双侧),用捻转泻法,留针30min.经2次治疗明显好转,疼痛减轻 ,乳汁增多 ,右乳房仅有0.3 乘以 0.3cm 肿块,针治3次痊愈 。(现代针灸医案选)
    【按语】
(1) 针灸治疗本病初期来化脓者疗效较为满意.
(2) 乳痈初期,可配合局部热 、按摩,以提高疗效。脓已成者要及时切开排脓,如高热肿痛重者应采取综合疗法治疗。
    (3)注意饮食调配,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4)哺乳妇女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断乳时应先逐渐减少哺乳时间,再行断乳,以防乳汁淤积。同时,应注意精神调养,避免情绪激动。
                          第十一节      乳癖
    乳癖是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以乳房发生肿块和疼痛,且与月经周期相关为特点,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它的特点是乳房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表面光滑、推之移动、有压痛或胀痛的肿块,每因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乳房纤维瘤和乳房慢性囊性增生等病也可参照本节诊治。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
    1.肝郁痰凝  乳房为肝胃两经所司,足太阴脾经循其腋侧。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阻滞,气血为之逆乱;肝郁抑脾,水湿失运,痰湿阻滞乳络而成肿块。
    2.冲任失调  宋代《圣济总录》云:“以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冲任两脉隶属肝肾,久病、多产、坠胎或房室不节,损及肝肾,冲任失调,则经络失养而成痼疾,上则痰凝乳络,下则经水逆乱。
    【辩证治疗】
    1.肝郁痰凝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症候分析  乳头属肝,乳房居胃,当忧思恼怒,内伤情志,肝郁抑脾,气机阻滞,厥阴、阳明经脉受阻,痰浊凝结于乳房而成肿块。气以条达为顺,当情志舒畅,经络气血升降正常,痰浊难以凝聚,则乳房肿块可变小或消失。厥阴、阳明经脉布于胸胁乳房,气郁不能畅达,痰浊阻于经络,则胸闷胁胀,善郁易怒。痰热内扰,循经上炎,扰及心神,则失眠多梦、心烦日苦。苔薄黄、脉弦滑,为肝郁化热痰凝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太冲  屋翳  丰隆  膻中  内关
    随证配穴  伴月经不调者,加关元、三阴交。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泻之可清肝解郁。气会膻中配内关用泻法,可行气宽胸解郁。丰隆能除湿化痰。足阳明经从缺盆下乳内廉,故近部取属经可通乳络,散结除滞。
    2.冲任失调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经团,舌谈,苔白,脉沉细。
    症候分析  内伤情志,化火而耗损肾阴,肝肾亏损,冲任失调。冲任两脉,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月经前经血尚未排出,冲任两脉充盈阻滞,乳房内痰浊凝结较甚,故肿块增大;月经排出,经络壅滞其势稍减,故经后稍有缓解。腰为肾之府,肾虚失养,则腰酸乏力。肾气不足,封藏失职,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失调。多产、坠胎或久病损耗气血,致脏腑、冲任失于充养,故见神疲倦怠、月经量少色谈,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佐以行气化痰。以背俞穴、任脉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关元 膻中  屋翳  三明交  丰隆
    随证配穴  潮热者,加百劳、膏肓 。耳鸣者,加听会。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  肝俞、肾俞以补益肝肾。关无、三阴交既可补肾健脾调肝,又能调理冲任。近部取屋翳、气会膻中,意在行气通络。足阳明经之络穴丰隆,可除湿化痰消肿。
    [其他疗法]
    耳针  内分泌、胸椎。毫针中等刺激,留针15~20min。
    【医案举例】
    例 1.牛X X,女,37岁。 1968年 9月感到左乳疼痛,半年后加剧。来医院诊治时,取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慢性纤维性囊性乳腺病,经取抗癌片无效。1969年10月右乳也感到疼痛。1970年3月开始用针刺疗法。以乳根为主穴,以耳穴内分泌、乳腺为配穴,经治疗9次后,两侧乳腺内肿物均消失,乳痛显著减轻,针治13次后痊愈。(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例已胡X X,女,31岁。双乳肿块疼痛 4年,逐渐增大 2月余。患者4年前发现双乳外
上象限各有2cm 乘以 2cm大的包块,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活动可。近2月来,在经前10日左右即感乳房胀痛加剧,月经过后胀痛略减,肿块略小,但下次月经来潮时复前。诊断:乳癖。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取穴:① 肩并(双)、天宗(双)、肝俞(双)。② 膻中、屋翳(双)、足三里(双)。两组交替使用,10次为1疗程,每日1次,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治疗8次后,肿块变软,分成许多不规则小块。4个疗程后停针,半年后肿块消失。(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刺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能使乳腺增生的肿块缩小或消失。
    (2)乳癖内分泌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相对增高有关。少数病例有恶变的可能,必要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第十二节   肠痈
    肠痈是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致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特征,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名称,凡痛在天枢穴附近者称大肠痈,痛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肠痈,亦有以右腿不能伸直为特点者称为缩脚肠痈等。肠痈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等均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是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致败血浊气壅遏闸门而成。
    1.气滞血瘀  饱食后暴跑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肺腑脉络损伤,气血壅滞成痈。
    2.瘀滞化热  多因饮食不节,忽食厚味、生冷、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致使胃肠传化不利,湿热积滞,肺腑里热,气血瘀阻,结而成痛。
    3.热毒炽盛  肠腑蕴脓日久,毒热燔灼,致痈脓溃破,酿成危候。
   [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
    症状和体征  肠痈初起,腹胀,绕脐作痛,腹壁柔软;继则疼痛转移右下腹部,痛点固定、拒按,触之有轻度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不发热或微热,苔白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  肠痈初期,脉络损伤,肠腑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腹胀腹痛。气为无形,其性走窜,放初起腹痛绕脐、痛无定处、技之柔软。气滞必致血瘀,血瘀为有形之邪,阻于闸门,故继则疼痛转移右下腹部,拒按、固定不移,触之有轻度反跳痛。腑气不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脉络损伤,气滞血瘀,致营卫失和,故或见微热或不发热。苔白腻、脉弦紧,为肠痛初期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  行气活血,通腑止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上巨虚  阑尾穴  天枢  足三里  血海
    随证配穴  腹胀甚者,加气海。伴发热恶寒者,加合谷、曲池。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合治内腑,故取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与大肠之募穴天枢相配,用泻法可疏通大肠气机,通腑导滞。配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和胃降逆。泻血海活血化瘀,以助散瘀消肿之功。阑尾穴为经外奇穴,有清热导滞及活血散瘀消肿之功效,是治疗肠痈的经验穴。
    2.瘀滞化热
    症状和体征  右下腹疼痛加剧,腹皮紧张,触之有明显反跳痛,伴发热口干、便秘按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气滞血瘀,肠络不通,蕴热酿脓,故右下腹痛加剧、腹皮紧张、触之有明显反跳痛。胃肠湿热积聚,传化失司,则便秘搜赤。阳明热盛,湿热熏蒸,则见口干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胃肠湿热壅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化瘀。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上巨虚  天枢  阑尾穴  大肠俞  曲池  合谷
    随证配穴  伴发热者,加大椎。伴便秘者,加腹结、支沟。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天枢、阑尾穴以清热导滞,通腑散结。上巨虚、大肠俞、曲池以清利大肠湿热。配合谷以行气散瘀止痛。
    3.热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  腹痛剧烈,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或有界限不清的包块,伴壮热,舌红绎而干,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
    证候分析  热毒炽盛,血败肉腐,痈脓已溃,脓毒浸淫,则见腹痛剧烈、腹皮拘急而拒按、局部有肿块。壮热、舌红绛而干、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数或洪数,均为脓毒蕴结、阳明热盛伤阴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阑尾穴  上巨虚  足三里  会谷
    随证配穴  壮热者,加大椎、曲池。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热毒炽盛,痈脓已溃,脓毒浸淫,弥漫全腹,此乃重症,易于变证,故腹部慎用针刺,宜以远部取穴为主。取阑尾穴、上巨虚、足三里通腑泻热,以除毒邪。配合谷以行气散瘀止痛。
第十三节    破伤风
    【其他疗法】
    1.耳针  阑尾穴、交感、神门、大肠。强刺激,留针20~30min,每日1~2次。
    2.电针  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每次选1对穴位,进针得气后分别接电针仪正负极,选用连续波,中等强度。留针20~30min,每隔8~24h治疗1次。
    3.穴位注射  阑尾穴、阿是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每穴注射2~5ml,针刺深度0.5~0.8寸,每日1次。
    4.激光针  阑尾穴、麦氏点。用氦一氖激光治疗仪,输出功率3~5mV,激光管口距皮肤30~60mm,麦氏点照射10min,双侧阑尾穴各5min。每日2次。
    [医案举例]
    杨X,男,25岁。右下腹痛半日。患者早餐后即做篮球运动,腹痛始自脐周疼痛,后转移右下腹,伴低热恶心,其表情痛苦,腹痛阵作。检查:体温37.8℃,心肺正常,腹肌略紧,肝脾末扪及,肠鸣音稍亢进,右下腹触痛明显,未触到包块,反跳痛及腰大肌征阳性,足三里及上巨虚穴处出现过敏性压痛。大便未解,小便短赤,舌红有瘀斑,苔薄黄腻,脉滑数。血常规:血细胞总数12.0 乘以 1O(9)/L;分数:中性0.82,淋巴0.15,其他0.03。诊断:肠痈(气滞血瘀型)。治法:行气散瘀,通络止痛。主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配穴:曲池。刺灸方法:毫针泻法。运针后右腹阵痛缓解,留针1h。经3次治疗,大便已解,腹痛明显缓解,按之有下腹仍有轻度压痛,脉静身凉。取上巨虚、大肠俞,配右耳穴阑尾点埋针。经5次治疗,诸症消失,复查血象正常,为临床治愈。追踪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l)针灸对单纯性阑尾炎初期未化脓者疗效较好;对已化脓伴高热等重症,针灸只能起到止痛和缓解病情的作用,必须采取综合疗法治疗。
    (2)慢性阑尾炎除了参照本节选穴治疗外,局部可配合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效果更为满意。
                    第十三节    破伤风
    破伤风是因皮肉损伤,感受风毒之邪而引起,以全身和局部肌肉强直性、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妇女产后风和小儿脐风属本病范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病因病机]
    本病因破伤,感受风毒之邪,着于肌表,传于经络,甚则攻入脏腑,遂成危候。
    1.风毒在表  多因创伤后,或有感染病灶时,失于调治,流血过多,营卫空虚,风毒之邪从创口侵入,先袭肌表,次传经络,循经窜扰而发生本病。
    2.风毒入里  肝为风木之脏,易为外风百引动。风毒入里,引动肝风;又肝藏血、主筋,热毒灼筋伤血,筋脉失养,致风动而发痉,甚则传至五脏,危及生命。
    【辩证治疗】
    1.风毒在表
    症状和体征  轻度牙关紧闭,张口困难,尚能吞食,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而间歇期长,苔微黄,脉弦紧。
     证候分析  经脉行气血而营阴阳,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由于破伤流血,营卫空虚,风毒之邪从创口侵入经脉、经筋。又热毒最易灼筋伤血,致使经筋拘急而抽搐。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外袭,先袭肌表,首犯阳经,而太阳、阳明经脉、经筋皆循行于面颊,故初起先从头面开始,症见轻度牙关紧闭、张口困难、尚可吞咽食物。风毒循经窜扰,则周身拘急。风性善行数变,故时作时止、抽搐较轻、发作时间短而间歇时间长。苔徽黄、脉弦紧,为初起风毒在表、邪袭经络、其势未盛之象。
    治法  祛风通络,解毒定痉。以督脉、足太阳膀脱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委中 后溪 三间 下关 合谷 风池
    随证配穴  伴有发热恶寒者,加外关、曲池。
    刺灸方法  粗毫针用泻法,留针1~2h,症状控制后可用皮内外留置数小时。
    方义  风毒在表,首犯阳经,大推为诸阳经的交会穴,能疏通诸阳经经气,祛风泻毒,通络止痉。委中、后溪能调节太阳经气,泻热以缓挛急。三间清热解控。下关、合谷调节阳明经气以开口窍。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能流风通络以除风毒。
    2.风毒入里
    症状和体征  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腹壁板硬,面色青紫,伴有呼吸急促、痰诞变盛、胸腹满闷、高热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红峰,苔黄糙,脉弦数。
    证候分析  本证既有风毒之邪侵袭话阳经,又有循经传里之变。肝为风木之脏,主系诸筋,风毒入里,引动肝风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全身肌肉痉挛、腹壁板硬。热毒日久,灼筋伤血,阴血耗伤,更易动风,故发作频繁而间歇期短。抽搐频作,经络气血瘀阻,则面色青紫。若风毒闭肺,痰气交阻,肺气不降,则伴有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若风毒循经闭阻膀航,则小便不通。若风毒入里,化燥伤津,阳明热盛,故见高热汗出而便秘。舌红绛、苔黄糙、脉弦数,为风毒人里、毒热壅盛之象。
    治法  平肝熄风,泻热解毒。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百会 下关 丰隆 太冲 委中 后溪 风池 阳陵泉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若抽搐频作、不能缓解者,加水沟、筋缩、承山。口供不开、难以吞食者,加颊车、地仓、合谷。伴有呼吸急促、痰涎塞盛者,加天突、肺俞。兼尿闭者,加膀胱俞、中极。便秘者,加天枢、支沟。高热汗出者,加曲地、合谷。因光亮或声音诱发者,加申脉。若邪毒内陷,症见神昏,气促息微,抽搐频作,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为阳气欲脱之危候,宜急制百会、素器、水沟、内关、足三里、涌泉,重灸关无、神解等,以回阳救逆,开窍醒神。
    刺灸方法  粗毫针用泻法,留针数小时,必要时可达24~40h,症状控制后,可用皮内针留置数日。
    方义  大推、下关、委中、后溪泻热解毒定痉。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能通络化痰。百会、风池、太冲,用以平肝熄风镇痉。阴血伤则易动风,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滋阴潜阳,平肝炼风。阳陵泉为筋会,能缓急止痉。
    【其他疗法】
耳针皮质下、枕、心、神门、脑点。每次取2~3穴,中强度刺激,留针30min。
[病案举例]
朱X,男,32岁,农民。四肢抽搐6日。患者在10日前有足被碎玻璃片刺破,未作伤口及抗破伤风处理。3日前开始牙关拘急,颈项强直,四肢频频抽搐,经送某医院外科急诊入院,诊断为破伤风。经用抗破伤风药物治疗3日后,病情无明显好转,邀本科会诊。检查:神志清楚,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拘急,阵作搐搦,呼吸不畅,面呈苦笑,脉沉数。诊断:金创痉病(破伤风)。治法:通阳蔬风,止痉舒筋。处方;水沟、风府、大椎、颊车、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后溪、委中。方法:以上诸穴均针用泻法,留针1h,每日1次。经上方针刺1次后,抽搐锐减,牙关拘急减轻。继续治疗3次,症状完全消失,告之痊愈。(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仅能做为一种辅助疗法,对缓解症状有效。督脉经穴不宜留针,其他部位偷穴,直刺行泻法后,可改用斜刺留针。
    (2)本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而老年体弱及小儿罹患者,病情多属严重。
    (3)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施行彻底清创术,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4)注意避免光线、声音等外来刺激而诱发,注意做好预防破伤风的卫生宣传和接种工作。
                      第十四节   痔疮
    凡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以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小物突起)都称为痔。生于齿线以上者为内痔,生于齿线以下者为外痔,内外兼有者为混合痔。一般以内痔为多见。因痔核常出现肿痛、瘙痒、出血等,故通称痔疮。临床上以成年人为多见。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风邪所伤,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肥甘,或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或泻痢日久,或劳倦、胎产等,均可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疮。
    1.风伤肠络  风邪挟热,损伤肠络,血不循经而下溢,弓l起痔疮便血。
    2.湿热下注  因饮食木节,忽食肥甘辛辣,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致络脉瘀阻发为痔疮。
    3.气滞血瘀  因内伤七情,久坐、久立、便秘或久忍大便,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结聚肛门发为痔疮。
    4脾虚气陷  脏腑素虚,或因久病、久痢、产后劳倦等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无以摄纯而引起直肠脱垂不收,内痔脱出不纳。
    [辩证治疗]
    1.风伤肠络
    症状和体征  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为阳邪,风邪挟热损伤肠络,热邪迫血委行,故出现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肛门道痒,为风邪定审所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  流风清热,凉血止血。以足太阳膀脱经穴为主。
    处方  会阳 承山 二白 曲池 血海 膈俞
    随证配穴  兼便秘者,加大肠俞、上巨虚。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肛门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所过,其经别别人于肛,故取足太阳经穴为主。会阳位于肛门旁,可行气活血、化瘀除滞。承山能清热止血,行气消痔,故《玉龙歌》称“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二白为治痔的经验穴,善治痔漏下血。曲池既能疏风解表,清气分之郁热,又能清热凉血。血海配血会隔俞,能清热凉血止血。血海和曲地又可祛风止痒。
      2.湿热下注
    症状和体征  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征候分析  湿热下注,结聚肛门,气血空滞,络脉瘀阻,则见肛内肿物、灼热疼痛。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便血色鲜红星多。此时邪实而正气未虚,故肛内肿物外脱较轻、可自行回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空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以足太阳膀脱经、足大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会阳 承山 长强 阴陵泉 三阴交 二白
    随证配穴  湿热甚者,加商丘。出血甚者,加血海、隔俞。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近部取长强、会阳以行气祛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远部取承山以清泻肛肠之湿热。二白为治痔疮的经验穴,有清热利湿、止血消痔作用。阴陵泉、三阴交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3.气滞血瘀
    症状和体征  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线有血栓、水肿而触痛明显,舌黯红,首白或黄,脉弦细涩。
    证候分析  气血运行受阻,瘀滞肠间,故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描顿。毒邪下迫,故见肛管紧缩、坠服疼痛;甚则瘀血浊气变滞肠间,故见肛缘有血栓、水肿而触痛明显。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足太阳膀脱经穴为主。
    处方  白环俞承山灰滚三阴交嗝俞
    随证配穴  肛门坠胀甚者,加秩边。兼便秘者,加天枢、大肠俞。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近取白环俞、次骼,泻之以疏通肠络,扶瘀止痛。远取承山以调肠行气止痛。三阴交清利湿热。血会隔俞,以活血化瘀。
    4脾虚气陷
    症状和体征  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不能自还,便血色淡,伴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清,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故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不能自还。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致气血更虚,则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脾虚则运化失常,故食少便塘。舌谈白胖墩、边有齿痕、首白、脉细弱,为脾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益气升陷。以督脉、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百会 神闻 脾俞 三阴交 足三里 会阳
    随证配穴  兼有肛门肿痛者,加飞扬。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加隔姜灸、隔盐灸等。
    方义  百会为督脉与诸阳经之交会穴,位于巅顶,脉系于肛门,灸之能益气升阳,提肛举陷。神问为真气所系,灸之能温阳益气。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用补法,以补脾益气,壮后天之本。近取会阳穴,用平补平泻法,以行气活血,化瘀除滞,祛邪而不伤正。
    【其他疗法】
    1.耳针主穴:直肠、缘中、神门、大肠。配穴:脾、膀胱、三焦、肛门。每次选3~5穴,留针 20~30min,每日 1次。
    2.挑治于胸7至腰船椎之间脊柱中线旁开1.0~1.5寸的范围内,寻找痔点(其状为红色丘疹,一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将痔点逐一挑破,并挤出血珠和粘液,每周1次。
    【医案举例】
    例1.辛末岁,浙抚郭黄压公祖,患大便下血,愈而复作,问其致疾之由。予对日:……多是痔疾,隐于肛门之内,或因饮食过伤,或因劳欲怒气,触动痔窍,血随大便而出。先贤虽有远血、近血之珠,而实无心肺大肠之分。又有所谓气虚肠薄,自荣卫渗入者。所感不同,须求其根。于长强穴外2分,灸7壮,内痔一消而血不出。但时值公冗,不暇于针灸,逾数载,险工部尚书,前疾大作,始知有痔隐于肛门之内,以律调之愈。至己卯复会于没上,云木发矣。(针灸大成)
    例2.某男,40岁。患混合痔20余年。检查:肛缘充血性水肿,痔核脱出,质嫩鲜红。内服外用中西药未效,改用针刺长强2.5寸,直刺双侧承山穴2寸,强刺激,留针40min,每10min行针1次,隔日1次,4次后痊愈。随访6个月未复发。(现代针灸文献精革)
    【按语】
(1)针灸治疗痔疮可改善症状,对感染后肿痛、血栓外痔的剧痛和便后出血等效果较好,是保守疗法中可取的有效治疗手段。
(2)应多食新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少食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
(3)坚持作提肛锻炼,有助于减轻症状或避免愈后复发。病情重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附:脱肛
    脱肛是指直肠下端脱出肛门之外,俗称“掉大肠头”,好发于老人、产妇、儿童。现代医学称直肠脱垂,即指肛管、直肠、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脱出肛门外的疾病。
  脱肛与痔疮均属直肠末端的病变,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主要症状、治疗与痔疮亦基本相似。本病是因气虚下陷,升举固摄无力,或湿热下注,络脉损伤,肛门约束受损所致。
  临床上以肛门脱出为特点,虚症多由脾虚气焰所致,症见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轻者,便时肛门脱出,可自行回纳;重者,稍劳即脱,不能自还,应推托方可复位,色淡红。伴有肛门坠胀,大便带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甚则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弱。实证多由湿热下注所致,临床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色紫黯或深红,甚则表面部分溃破、糜烂,肛门坠痛,肛内指检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辩证治疗】
    治法  虚证益气升提,实证清利湿热。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长强大肠俞承山
随证配穴  虚证者,加百会、气海。脾气虚者,加脾俞、太白。肾阳不足兼五更泻者,加肾俞、神厥。实证者,加阴陵泉、曲池。
   刺灸方法应证外用补法加灸,实证针用泻法。
    [其他治疗]
    1.耳针  直肠、皮质下、神门。取双侧,中强刺激,留针30min,每日1次。可用于脱肛早期。
    2.挑治  在腰3至骰2之间,脊柱中线分开1.5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进行批治。操作同“痔疮”。
    3皮肤针  主穴:大肠俞、天枢、百会、孔最、中部、长强、梁丘、脊中、夹脊(9~17椎)。配穴:关元、气海、承山、会阳、合谷、承扶。每次选5~7个穴,每穴叩刺时间约5~8min,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酌选弱、中、强三种刺激。
    4电针  长强、承山、大肠俞、会阳。针快速制入后捻转,使针感向肛门方向传导,然后加电极,刺激量逐渐加大,每次10min,亦可间休片刻重复治疗2~3次,每日1次。
                      第十五节   筋疣
    筋疣好发于关节附近,常见于脱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较多。
    现代医学的健鞘囊肿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一般认为与外伤、机械性刺激、慢性劳损有关,导致腕背及胞掌面的桡侧、掌指关节的掌侧面和足背动脉附近的局部经脉气滞血瘀,肌筋失养而发瘀结。
    [辩证治疗]
    症状和体征  筋疣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多缓慢发生或偶然发现,患处酸胀不适,按压时可有痛感。检查可见息处肿块小至米粒、大至乒乓球不等,半球形、光滑,与皮肤多无粘连,但附着于深处组织,活动性较小,有囊性感。
    证候分析  急、慢性外伤致局部经脉气滞血瘀,经气室阻于皮肤、经络之间,故见肿块柔软可推动、时小时大、局部可有疼痛或胀感。
    治法  行气,活血,散结。以局部穴为主。
    处方  局部针刺。
    随证配穴  伴上、下肢酸痛无力者,可按酸痛部随经选取相应腧穴。
    刺灸方法  先固定囊肿,常规消毒,然后用粗针或三校外自囊肿顶部刺入,并向四周深刺,务使囊壁刺破,迅速用力挤压,可有囊液自外空挤出。加压包扎3~5日。囊肿较大者,可用注射器抽吸囊液,复针刺数孔,如法加压包扎。如囊肿再起,l周后再行针刺。亦可结合艾灸法。
    方义  疏通局部气血。
    [其他疗法]
    火针  用火针点刺局部,视肿物大小,每次点刺2~3针,每周1次。
    【医案举例】
    朱 X X,男, 26岁。左手腕都背侧生一囊肿,已数月,影响劳动,约  3cm 乘以 2cm,余无其他症状,二便正常,纳佳。望读:答花白,气息正常。脉象:缓。辨证:气血瘀滞,痰核流注。治法:范陈则除之。取穴:于囊肿头、体、尾三处阿是穴。刺法:以粗火针,用快速刺法点刺3针。针孔中挤出透明粘液3ml,顷刻而愈。3个月后访视未复发。1次即愈。(针具外法)
      【按语】
    (l)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
    (2)注意劳动保护,避寒冷。
                    第十六节    落枕
    落枕系由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或因负重颈部扭转,或风寒侵袭项背,局部脉络受损,经气不调所致。以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为常见的颈部伤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成年人,儿童罹患极少,中、老年患者往往是颈椎病变的反映,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现代医学的颈肌劳损、颈项纤维组织炎、颈肌风湿病、枕后神经痛、颈椎肥大等引起的斜颈,均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多系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1.气滞血瘀  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颈部骨节筋肉遭受长时间的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或因颈部扭伤,局部经脉气血阻滞。
    2.风寒外袭  颈项部感受风寒,股理流泄,局部经脉为风寒之邪所滞,气血运行受阻。
    [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
    症状和体征  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例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黯,脉弦紧。
    征候分析  局部经脉气血阻滞,肌筋失养,故每于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肌筋失养,而致肌肉拘李,故见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民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黯、脉弦紧,为气血瘀滞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以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落枕穴 压痛点 后溪 悬钟
    随证配穴  肩痛者,加曲垣、肩腼。背痛者,加大将、肩外俞。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灸。
    方义  本方用远近相结合的取穴方法而成。局部的压痛点可疏通疼痛部位的经气。落枕穴为治疗落枕的经外奇穴。后溪、悬钟分属小肠和胆经,其经脉、经筋分布于项背部,从远端疏导项背部的经气。
    2.风寒外袭
    症状和体征  颈项部强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渐渐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谈,苔薄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  风寒外束,筋脉狗急,气血运行受阻,故见颈项部强痛、拘紧麻木。肺气失宣,卫阳被遏,故见淅淅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首薄白、脉弦紧,为风寒在表、筋脉拘急之象。
    治法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以督脉、手太阳小肠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天柱 肩外俞 悬钟 后溪
    随证配穴  恶寒、头痛者,加合谷、外关。不能前后俯仰者,加昆仑、列缺。不能左右回顾者,加支正。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局部穴针后加灸或针灸并用。
    方义  风寒袭表,局部筋脉为寒邪所中,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故取悬钟、后溪以疏通少阳、太阳经脉。取大推、天柱、肩外俞,以助祛风散寒之功。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先用皮肤针叩刺颈项强痛部位,使局部皮肤微红,然后叩刺肩背压痛点。
    2.耳针  取预、颈椎、压痛点。强刺激,捻针时瞩患者徐徐转动颈项,约2~3min,留针60min,每日1次,痛解后仍须针l~2次。
    3.艾灸法  颈项强痛由颈椎肥大或感受风寒而引起者,可用艾位隔美灸大椎、风门3~5壮,然后再灸颈椎压痛点及肌肉痉挛部位3~5壮。每灸1壮,患者呼灼痛时,即将美片在穴位上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位点之。
    【医案举例】
    陈XX,男,8岁。早晨起床后觉顿后部疼痛,不能向左歪头和转动。经外科门诊检查:颈后侧肌肉痉挛强直。诊断:落枕性颈痛。乃在两耳之颈区找到敏感点,针后留针20min,疼痛已完全消失,颈部转动自如。第二日复诊,颈部运动良好已无疼痛,仅感右侧颈部肌肉紧张,耳针再行1次,痊愈而归。(耳针研究)
    【接话】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2)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
                      第十七节肘劳
    肘劳是以肘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属“伤筋”范畴,又名网球时,多由慢性劳损所致。多见于从事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和肘部长期受震荡的劳动者,如木工、钳工、水电工、矿工、网球运动员及学生等。
    现代医学的防骨内上课炎、肋骨外上课炎和尺骨鹰嘴炎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由慢性劳损引起。肘、腕长期操劳,风寒之邪积聚肘节,以致劳伤气血或风寒敛缩脉络,经筋、络脉失和而成。
    【辩证治疗】
    症状和体征  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无明显外伤史。自觉时关节酸痛无力,疼痛每可李及时尖、时内外侧及前征。局部肿胀不明显,肽骨内上保、航骨外上肢或尺骨鹰田处出现压痛,关节活动正常,肘关节抗阻力试验阳性。
    证候分析  肘、腕长期操劳,其感风寒,肘部脉络敛缩,筋脉失养,故出现肘部疼痛、反复发作、局部压痛等表现。
    治法  舒筋通络,止痛。以局部、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压痛点曲池肘因手三里会谷
    随证配穴  肘内侧疼痛者,加刺少海。时尖疼痛者,加刺天井。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加灸。亦可配合刺络拔罐法,压痛点可采用多向刺法。
    方义  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并配大肠经的穴位,以达疏通经络、舒筋止痛之效。
    [其他疗法]
    穴位注射早期用醋酸氢化可的松0.5ml注入压痛点,每周1次。或用当归注射液2ml注入压痛点,每周2次。后期用成灵仙注射液1ml注入压痛点,隔日1次。
    [医案举例]
    李X,男,42岁,工人。主诉:右时尖疼痛1年余。病史:患者平时不经常参加体力劳动,1年前由于搬东西不慎用力太过,随后即出现右时尖高骨处疼痛,并日趋加重,现在右臂连暖水瓶都不能提。曾在某医院针灸、按摩、热敷治疗,效果不显,经人介绍来我院治疗。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右臂不敢持重物,微有肿胀,局部压痛明显,答薄白,脉沉弦。诊断:网球肘。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取穴:冲阳、阿是穴。操作:冲阳进针后要得气明显,行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局部阿是穴以火针刺之。如是治疗3次即告痊愈。(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2)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肘部活动。
    (3)可配合推拿和敷贴疗法。
                    第十八节漏房风
    漏肩风是指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的病证。其名称较多,如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冰冷而固结,故称“冻结肩”。此外,还有肩凝风、肩凝症等称谓。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欣二头肌长头雁鞘炎、肩峰下囊炎亦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庆机】
    本病多由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
    1.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经脉,致经脉痹阻不通。
    2.外伤筋脉肩部外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滞经脉。
    3.慢性劳损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劳累日作,气血阻滞经络。
    【辩证治疗】
    本病以肩周疼痛,夜间尤甚为特点。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患者肩部肌肉可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外邪内侵
    症状和体征  肩部窜痛,通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谈,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侵袭肩部,阻滞肩部经脉,风性主动,故见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谈、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阻滞之象。
    治法  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肩(骨禺)肩贞 臂(月需) 曲池 外关 阿是穴
    随证配穴  肩内廉痛者,加尺泽、太渊。肩外廉痛者,加后溪、小海。肩前廉痛者,加合谷、列缺。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方义  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以远部穴外关、曲池,疏导少阳、阳明经气,祛风除湿。
2.气滞血瘀
症状和体征  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黯或有瘀班,苔白或黄,脉弦或细涩。
证候分析  肩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淤滞于肩部,故见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黯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细涩,为气血瘀滞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局部穴为主。
    处方  肩(骨禺) 肩(骨谬) 肩前俞 阿是穴 条口透承山 阳陵泉
    随证配穴  同本病“外邪内侵”型。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刺络拔罐法。
    方义  本方取肩部穴位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配条日透承山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在局部刺络拔罐,更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3.气血虚弱
    症状和体征  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或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谈,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征候分析  营卫虚损,气血不足无以充养经脉,故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气血虚弱,情窍、肢体失养,故见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苦少或白、脉细弱或沉,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  活血补血,行气止痛。以局部、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肩(骨禺) 膈俞 肩贞 足三里 气海
    随证配穴  眩晕者,加百会。失眠者,加神门。心悸气短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灸法。
    方义  局部穴肩服、肩贞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隔俞相伍以补益气血。
    【其他疗法】
    1.耳针  肩、肩关节、锁骨、肾上腺、压痛点。每次针2~3穴,强刺激,刺时频频捻转,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留针10~20min。隔日1次。
    2.穴位注射  在压痛点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ml,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如压痛点广泛,可选2~3处压痛最明显处注射。
3.刺络拔罐  皮肤针叩刺压痛点和病变部位,使少量出血,加拔火罐。
  【医案举例】
    姚X X,男,64岁。右侧肩痛已半年余。自述由夏季伏案办公,右边置电扇吹风过久而发病,近月来酸痛日渐加重,夜眠常因剧痛不能入睡。曾用耳针、理疗、眼药治疗鲜效。刻诊局部无红肿,肩臂肌肉稍有萎缩,按之有僵硬感,外展70度,上举不能梳头,后伸尤感困难,自己不能穿脱衣服,右手臂垂直向下则觉酸胀重冷异常。证属风寒挟湿阻滞筋脉。取肩隔、臂膀、肘(骨谬)、外关,均用泻法,留针,并用温针灸,每日1次,针灸3次疼痛显著减轻,关节活动改善,针10次而痊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2)配合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疗效。
                    第十九节  腰脊痛
    腰脊痛又称腰痛,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腰脊痛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很多病证的常见症状之一。本节仅就寒湿腰痛、劳损腰痛和肾虚腰痛叙述于后,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脊痛,可参照有关篇章论治。
    现代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病及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腹痛可参照本节施治。
    [病因病机]
    腰为肾之府,肾脉循行“贯脊属肾”,说明腰脊痛与肾的关系甚密,而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病根,亦可产生腰脊疼痛。
    1.寒湿腰痛  多因劳力汗出之后,衣着湿冷,当风受寒,或久卧湿地,遭雨涉水,寒湿之邪客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腰部。
    2劳损腰痛  每因问挫撞击,或积劳陈伤,经筋、络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滞腰部。
    3.肾虚腰痛  久病肾亏或年老体衰,或因房劳伤肾,精气耗损,肾气虚惫,腰府空虚。
    [辩证治疗]
    1.寒湿腰痛
    症状和体征  腰部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月国),疼痛时轻时重,每遇天寒阴雨发作,苔白腻,脉沉。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为患,故见腰部重痛、酸麻,或拘急不可俯仰。腰部经脉为风寒之邪阻滞,故见痛连能、臀、股、胭,通天寒阴雨发作。首白腻、脉沉,为寒湿内宿之象。
    治法  祛除寒湿,温阳止痛。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阿是穴 委中 肾俞 腰阳关 风府
    随证配穴  恶寒发热者,加大推、合谷。
    刺灸方法  针灸并用,或加拔火罐。
    方义  局部阿是穴配委中疏通足太阳经气。肾俞、腰阳关、风府助阳散寒化湿,使寒湿得祛,气血畅行。
    2.劳损腰痛
    症状和体征  腰痛每遇劳累而发,腰部强直酸楚,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胸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证候分析  腰部长期失于气血儒养,故强直酸楚、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于足太阳经胭部,故见胭部络脉瘀血。
    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督脉、足太阳膀脱经穴为主。
    处方  阿是穴 水沟 阳陵泉 委中 膈俞 次(骨谬)夹脊
    刺灸方法  针灸并用,在(月国)部瘀血处施刺络出血。
    方义  针局部阿是穴和次(骨谬)以疏调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血会膈俞及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3.肾虚腰病
    症状和体征 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如伴神倦肢冷、滑精、舌淡、脉细者,为肾阳虚;如伴有虚烦、黄、舌红、脉数者,为肾阴虚。
    证候分析  腰为肾之府,肾虚腰府空虚,故腰部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其兼症为肾阴、肾阳虚的表现。
    治法  补肾壮腰。以足少阻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志定太溪委中
    随证配穴  肾阳虚者,加气海、关元。肾阴应者,加照海。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加灸。
    方义  肾虚腰痛应注意标本兼治,故取委中调和足太阳的经气以治其标。取肾俞、志室、太溪补肾填精,以治其本。
    [其他疗法]
    耳针  腰椎、骶椎、肾、神门。强刺激。取患侧,并嘱患者活动肢体,作举手、弯腰、转侧动作。
    [医案举例]
    王X X,男,45岁。两年前因劳累引起右腰腿部疼痛,每遇冬天或天阴较重。检查:除腰部前屈不能超出20度外,别无其他明显变化。治疗:肾俞拔罐,针右侧阳陵员、昆仑、委中,右侧杯跳针后加灸,腰部阿是穴针后亦可加灸。其治半个月,腿腰运动自如,疼痛消失。(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l)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
    (2)慎起居,避风寒,劳逸结合,为本病的重要调养因素。
    附: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较多。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的发病与受寒、潮湿、损伤和感染等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为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压迫或粘连所引起,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肿瘤以及椎间关节、代骼关节、骨盆的病变和腰化软组织劳损等。按其受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本病多为一侧腰腿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主要症状是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发生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跟推反射减弱。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沿坐骨神经通路上有放射痛和明显的压痛点,起病数日后最剧烈,经数周或数月后渐渐缓解,常因感受家湿而诱发。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有原发病可查,咳嗽、喷嚏、排便可使疼痛加重。腰椎旁有压痛及叩击痛,腰部活动障碍,活动时下肢有放射痛。
   [辩证治疗]
    治法  通经活络,散风止痛。以足太阳膀就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处方  肾俞 气海俞 腰3~5夹脊 次(骨谬)秩边 环跳 阿是穴
    随证配穴  太阳经:殷门、委中、承山;少阳经:阳陵泉、阳交、绝骨。按疼痛放射部位,选取上述处方4~6穴,腰臀部穴进针后使针感下传,但不宜多次重复,以免损伤神经。病始起数日,经气阻滞疼痛剧烈者,可选取上肢同名经穴后溪、腕骨、液门、中渚等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加灸法或加拔罐法。
    [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  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B1 100mg,或维生素B12 100mg混合液,注射腰2~4夹脊及秩边等穴,每穴5~10ml,每次2~3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再将药液迅速推入,隔日1次,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 5~10ml,注射阿是穴或环跳穴。
    2.电针  ① 根性:腰4~5夹脊,阳陵泉或委中。② 干性: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进针后通电,采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每日 1次,每次10~15min。
    3.刺络拔罐  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火罐。
    [按语】
    (l)坐骨神经痛如由肿瘤、结核等原因引起,应治疗其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可配合牵引或推拿治疗。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症者应卧硬板床。
(3)平时注意保暖。劳动时须采取正确姿势,平时腰部直束阔腰带。

2
发表于 2005-3-6 07:16:42 | 只看该作者

皮外骨伤科病证

拜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7 00:19 , Processed in 0.0942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