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太极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12 07:2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极拳
提起太极拳,在我国,孺妇皆知。在国外,这三个字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当然,这只能算是认识这三个字,并知道太极拳是哪个国家的土特产。
也有人的的确确学了太极拳,按太极拳的招式划得几下,形似。这只不过是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还有人,更深入一步,明白太极拳起源于阴阳八卦,明白八卦中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周而复始,连绵不断。此是入门之士。
还有人,更深入一步,比如,当时,你站在“生”门上,对方发招。此时,你立即要明白,这时的招式,由“生门”变成了“死门”的位置,那么,你就要以当前的“死门”位置,立即转到新的“生”门位置中去。这才是入道。也就是说,八卦,是活的,如环无端,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是,八卦,就成了八八六十四卦。这还只能算是入“道”。
学到这里,还算不算是学会了八卦呢?
算不上。只知其道,未知其理矣。
其实,太极拳,她的精髓,是在于“能刚能柔,能快能慢,能轻能重,能进能退,能收能发,能动能静,能虚能实。”体会到此,才算明了太极拳之理。
这个太极拳之理,恐怕不只是属于太极拳的专利。
处事、诊疾、齐家、治国、平天下,均离不开这个太极拳之理。
有人说,战斗机是无法学习太极拳的。那只是看到了太极拳、理解了太极拳的几个招式。君不知那仅是个花架子而已。学点花架子,与己,与道,与家,与国,与天下,何益?
君不见,战斗机是以两架或三架为编组么?你看,一主一僚,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攻一守,刚柔并举,轻重随意,进退有度,收发自如,虚实无常,这才是战斗机的“太极拳”也。
谁说战斗机无法学太极拳?
只知其名,未得其道;只知其道,未得其理也。
医也亦是。

——————————
在这个论坛上,曾有人发表过一篇文章,(我们很想能将此文附后。但发动几位版主,遍找不见此贴,怪哉)意思是说,飞机大炮是无法学习太极拳的。
其用意就是说,在现代的科学枝术中,老一套的东西用不上。
此贴的用意是(也就是暗喻):古老的中医,不适应现代化。难道,这是真的么?
******************
附资料: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1.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2.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极符合经络学说的原则。
3.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4.创造了粘随不脱,蓄发相变的刺枪术基本练法。
5.发展了以太极精义为依据的拳法理论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式子孙妇孺皆知,老幼皆练。陈家沟的人丁越来越兴旺,练太极拳之风也愈来愈盛,后浪推前浪,历代都有名拳师。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一十三式行功歌:
(清)王宗岳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2
发表于 2003-10-12 12:34: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太极拳

    先生所论太极拳之理正是中国文化之理的例释。
3
发表于 2003-10-22 19:1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太极拳

太极拳,她的精髓,是在于“能刚能柔,能快能慢,能轻能重,能进能退,能收能发,能动能静,能虚能实。”也是大医之境界!
4
发表于 2003-10-25 19:5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太极拳

同意。
5
发表于 2003-10-25 21:0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太极拳

桂先生真博学,佩服。
6
发表于 2003-10-26 09:3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太极拳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10/26 04:11pm 第 2 次编辑]

八卦九宫,四时五行。
“形而上者谓之道”,桂先生让人了解了更多。贵知、善行,知行合一,庶乎几矣。吾又何有于是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03:43 , Processed in 0.0511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