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20篇 学习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5 14: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由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牵涉到的知识面比较广,也许一些医务人员读起来会有困难,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学习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帮助。
①从头开始
从学校里出来的人都知道一个名词,叫做“重点”,即学习要学重点,这可以少费力,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这种学习方法之所以出现,有一个原因就是应付考试。试题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考试成绩又决定一切,所以把学习内容集中在试题范围内,当然是应试的最好办法,如果单纯从应试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个正确的好办法,但是,将这种办法贯彻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就不对了。因为这不符合物质运动的根本规律,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连续的,不间断的,这不间断的运动,就表现为时间和历史。在这个连续运动中,前面的运动所造成的条件,总是后面运动的基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实际上分不出重点和非重点。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头开始”顺序研究下去。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就从目前,这个问题的现状开始,向前,向历史上推过去,直到挖出这个问题的最早的历史源头,这样,你就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纵向的连续的、历史的了解。具体讲,遇到问题,你“不会”时,你就向前推,向历史推,是因为什么基础知识没掌握才使你不会解这个问题的,找到了就学会它,如果这个问题你也不了解,那么再看是因为哪个问题不会,如此一直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你就都会了。
②横向积累资料
学习问题除上面说的纵向的历史的连续性外,还有横向的联系问题。任何复杂问题,除了有层次的上下继承外(第①个问题),还有在本层次内部的横向联系问题。要想真正认识某一事物,该事物在本层次内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具体方法,就是对每一个重要问题,都尽量收集相关的资料,从中取得对该事物更丰富的认识,然后再进入上下层次的问题。比如现在是研究“儿子”的问题,那么就尽量收集有关“儿子”的各方面资料,收集越多,你对这位“儿子”就越了解,而在这个时候,先不要注意“父亲”和“孙子”的资料。这在历史研究中,相当于“断代史”,如研究明朝的历史,就集中收集有关明朝的各方面资料,而不管宋朝或清朝的事。而你把每一个时代的断代史都搞清楚了,连起来,中国的历史自然清楚。这是一种规定,一个纪律,否则,你只知道几个朝代的情况,其他朝代知识很单薄,你就不能称为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具体讲,研究某一个问题时,要尽量选择多一点的书,同时看这些书中关于你所研究问题的议论,而不看书中其他的内容。这样,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同时看许多书,许多书同时看。因为另一个具体问题是我们没有时间将许多书的内容全部看完再落实在所研究的局部问题上。消磨时间的人都是拿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看到哪时算哪里,而研究学问的人,一般不会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他是同时看许多书,所以,学者照片的桌子,总是有很多书不会只有一本,只有一本书的人,肯定没有在工作。
③跳跃式读书法
读书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一些问题我们不懂或有一个名词概念不懂。怎么办,因为我们知识是有限的,这种事是肯定要出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况,我们也就不用学习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跳过去,继续向下边读。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没有时间,先把这个概念搞清了,再向下去读,要是那样,我们一天能读几行书?另外,跳跃不是不想弄清这个概念,而是说,在下边继续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找到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有人会觉得奇怪,实际不怪,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你现在对这个概念不明白,那好,你继续读下去,在下边不知讲到什么问题时,这个问题正好与你前面不懂的概念有关系,作者在解释现在这个问题时,顺便也就解释了前面你不懂的概念,这个方法,也就是利用了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在相互作用中认识事物。
④印象派
前面讲了“跳跃式”读书法,可有人会担心,在这个概念不明白的情况下,如何理解下面的内容呢?从客观上来讲,从绝对的意义上讲,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白是一定不会理解下面的内容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绝对中,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已经有了许多知识,而根据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道理,我们的这些知识也一定会有某些间接的渠道与这个不懂的概念有关系,这样,这些已有知识的间接联系,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模糊的间接的印象。所以,当我们说我们不懂某个概念时,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不了解,相反,一定会有某种直觉和印象,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时我们会遇到不了解的难题要回答,我们虽然不了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说“它可能是……吧!”这就是说你有一个印象,那么,我们就暂时以这个印象作基础试着读下边的内容,一直读到有关这个概念的解释为止。如果真正的答案与印象一致,我们就在这印象与答案一致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如果印象与答案不一致,那么,我们也因为这个矛盾的刺激,同样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总之,在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印象,这个印象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坏处,相反,它能使我们顺利地读下去“好像”我已经懂得了,而最后,我真的懂得了。
⑤灌输式
灌输式学习方法好象已经千真万确地被现代教育理论否定了。其实,这是唯一正确的基础的学习方法,最好的例子可以看一看电脑的工作程序,如果你不给它灌输大量的资料,它怎么为你提供这些资料呢?电脑的一切神奇作用都是从枯燥的输入资料开始的。人也一样,特别是与前面所讲的“从头开始”、“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相匹配,没有大量的资料的输入是不可能的。启发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对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可能是有益的,可是对于真正作学问时,是不适用的,除非你为了快乐而去选择体力劳动,否则,如果要选择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第一件事就是无条件地向自己的头脑中灌输尽量多的资料,资料数量的多少与你的创造力成正比,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灌输法的好坏,不在灌输本身,而在于是谁给谁灌输,如果自己不情愿地被别人灌输,那永远是最痛苦,最惨痛的事,而如果是自愿的,自己给自己灌输,那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除了自己所付出的辛苦)。
⑥潜意识的发挥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发现意识与物质关系,即意识是外界物质与人类大脑这个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就解除了意识的神秘性、超物质性。把意识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统一起来,变成可研究,可操作的对象。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不可能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意识在大脑中形成的过程。这个问题是由奥地利的一位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发现的。他发现,外界客观物质作用于人体感官,这些感官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并贮存在脑中。人体之外的客观物质与人的感官都是客观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客观存在,因此,这些相互作用在大脑中的产物,即某种意识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只要他的眼睛睁开着,他会看到成百上千的人,这些人的形象通过视神经的传入,贮存在大脑中,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想看不想看,你总是看见了那么多的人。但是,当你回到家里,让你回想街上的人时,你却想不起几个人,可能会想起几个样子突出的人,但大多数人,成百上千个看见过,擦肩而过的人,都回忆不出了,这个现象表明,那个通过眼睛初次存入大脑的意识并没有表现出来,弗洛伊德发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给这种初次存入大脑,暂时不能表现出来的意识起个名字叫做“潜意识”。与潜意识相比,我们常说实际上是指已经可以表现的意识,那么潜意识与意识是什么关系呢?潜意识如何会上升为意识呢?这一般需要二种过程,一个是强化,即量变到质变,反复同样的次数多了,就会上升为意识,如我们背书,看一遍两遍背不出,十遍二十遍后就能背出了,另一种过程是联想,当意识中的事物与潜意识中的事物有关系时,容易将这个潜意识提前上程式到意识领域。
所谓学习,就是如何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过程,我们一般人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反复强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第一,费时费力,这不用解释,每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都有这个切身的体会,第二个缺点是,缺少创造性,只能作简单的重现,不能对潜意识进行加工,因此,我们说这种方法叫做“死记硬背”。
第二种方法,即联想的方法,通过意识的多方位诱导,可将原来刺激程度较弱的潜意识,提前上升为意识,比如现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快乐学习法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以上所讲的都是“现代科学”范畴内发现的规律,现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使我们对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研究表明:潜意识作为大脑意识系统的低级子系统,它并不是静止不动地存在大脑中,这些潜意识也有相互作用,并不断组成各种复杂的关系,这就象万花筒,在不同的时间,会组成不同的图案。这个过程不断地快速进行,进行的速度比我们现在最快的电脑还不知要快多少倍,比如现在美国最好的电脑每秒运算几十亿次,那么人脑相互作用可能是每秒数百亿次,数千亿次,所以,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多样的巨大的可能性。而这些意识之所以不能随时表现出来成为意识,是因为受到大脑意识的压制和阻碍。神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受大脑意识统一调控的,因此,凡不符大脑意识的潜意识多被压制和否定,因此,很难表现成意识。研究表明在这时取消意识的控制,潜意识即可容易表现出来。
现实中这个现象已被人们注意到,人们将这种潜意识的突然上升称为灵感。而且已经知道灵感往往出现在休息或睡眠中。潜意识的相互作用能量很大,很有创造力,所以灵感产生的结果是非常突出的,但人们以往只能被动地等待灵感的产生,现在,通过后现代科学技术,取消中枢意识的控制,即可促发潜意识的上升,那么,我们只要主动使自己处于中枢抑制状态,如休息或睡眼,或者通过药物或催眠等方法,主动进入中枢抑制状态,这都可以使潜意识的上升成为主动的可操纵的事,这样,我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大大提高效率,当然,潜意识上升的前提首先是潜意识的存在,这就要求你在意识清醒时,主动地向大脑中输入足够的资料,形成足够的潜意识。
2
发表于 2005-3-7 10:29:38 | 只看该作者

第20篇 学习方法


不容易,可能太超前了,现代的人看不懂!!
3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21:08:43 | 只看该作者

第20篇 学习方法

感谢关注!
4
匿名  发表于 2005-3-9 09:35:41

第20篇 学习方法

杨先生,恭喜你。很高兴看到你的这篇文章。
    你的文章是超前,但超前并不是超越了时间,超越了人们的认识思维什么的。而是你的研究注意了常人忽略,没有用脑子去想,去归纳去总结的东西。说出了其他的作家不曾说的东西。
    我很赞成你的学习方法。我自己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和您的方法是这样的契合,只是我也是个懒汉,这些知识在大脑里零零散散,一读您的文章,思维马上被梳理的条理清晰。所以,读您的文章,我的感觉是很轻松,很清爽。        
    我谈谈我的认识。
    第一条。我在高中的时候喜欢看课外书,喜欢看历史方面的探险方面的地理方面的。然而同是历史书,我宁愿看自己借的买的,也不愿看教科书。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喜欢自由,喜欢随心所欲,喜欢让自己满怀好奇的去寻找去学习我喜欢的东西的缘故。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象您说的那个样子。我读一本历史书,我能看十本书。我真希望我的旁边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因为我看到在历史书上有个少数民族,我就要看56个民族,就要看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习俗。我看到战争,我就要看那个岛的战略位置,用途,作战方法,地理位置。。。于是又要用到地图。。。就这样,一个小知识引出另外的知识,另外知识里的又引到另外的知识。这样我能从历史书上跑到数学书上。等跑累了,又回到历史书上。就这样,我从一本书里就跑进整个的知识大厦里。我简直不是再看一本书,我都纳闷,我怎么觉得到处都是我不知道的。
     所以同学看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是老驴拉磨早呢。不过,一阵子忙活完了,咂吧咂吧觜,过瘾。
     我看的历史书不比同学少,可我的历史就是不如同学好,因为我就是不喜欢教科书。不过,如果把我喜欢的课外书换成教科书,我想只有一种结果,不看,不喜欢。呵呵,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09:10 , Processed in 0.0568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