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鸿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37:13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2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2)— 决定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牛顿经典力学是近代科学成就的顶峰,他采用机械观的视角,运用一套严谨的数学理论来描述世界。牛顿把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的,归纳的方法,与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的、演绎的方法结合起来,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经验公式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结合起来,总结出一切天体都有效的物体运动一般规律,这就使牛顿的宇宙成为一个庞大的按精确的数学规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因此,机械观同严格的决定论紧密相关,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具有因果性和决定性;一切发生的事情均有原因,并导致确定的结果。换言之,一切东西都可以精确地解释和预言。
牛顿力学体系,以它的严密逻辑性和精美定量性,反映了它的正确和完善。对天体和地球上物质的力学运动给出了完整一致的解释,为建立统一的物质运动的宇宙观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西方科学的伟大奠基者们都强调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他们寻求包罗万象的图式,普适的统一框架。在这些框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表明是系统地,即逻辑地或因果地相联系着的。他们寻求广泛的结构,这些结构中不应为“自然发生”或“自动发展”留下空隙。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应至少在原则上完全可以用不变的普遍定律来解释。牛顿科学的雄心就是提供一幅自然图景,该图景是普适的,决定论的,并且是客观的、完备的,似乎已经达到了应有尽有无所不知的地步了。近代经典科学以为已经发现了自然界变化的核心处的永恒规律。
决定论是同非决定论对立的理论。它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牛顿力学体系把这种唯物主义决定伦机械化绝对化、凝固化,只承认因果必然性,否认任何例外偶然性。按照机械决定论者的观点,给定一个微分议程,给定一个初始条件,就能决定过去或今后发生的一切。排除了任何偶然性、特殊性、复杂性的可能。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学派,19世纪初把牛顿的纲领,即把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归结为力的作用,变成了自己的正式纲领。当拿破仑统治欧洲的时候,这个学派统治了科学界。拉普拉斯把机械决定伦推向了极端:他能在任意给定的瞬间观察组成宇宙各部分的每一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并能推断出该物体的所有变化,无论是向着过去的,还是向着未来的变化。拉普拉斯认为世界的面貌是由它一开始就决定了的,现在的物质状态是由过去的机械状态所决定,以后的状态又是由现在的状态所决定。自然界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条决定性的因果链。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示那就是:自然界没有飞跃,没有偏向,没有波折,永远按同一轨道平铺来去。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这样评论说:“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而且只有刚体(天空和地上的)力学。简言之,即重量的力学。这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的一个特有的,但在当是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人们知道自然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中,但是根据当时的想法,这种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因而始终是停留在同一地点:总是产生同一的结果。”由于当时太阳系发生说刚刚提出,地球发展史即地质学还完全无人知晓,而关于现今的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长期进化的结果,还根本不可能科学地产生出来。“因此,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是不可避免的。”
经典的理论构成了确定论的描述框架,整个宇宙是一架硕大无比的钟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按照确定的方式稳定地有序地运行。相对论的创立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在我们生活的宏观低速世界里,爱因斯坦并未向牛顿的钟表模式提出挑战。但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性,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着另一种规律——统计规律。描述统计规律的概论论方法从此获得了独立的科学地位,世界又获得了另一幅随机性的科学图象。确定性联系着有序性,可逆性和可预见性。随机性联系着无序性、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确定论(即决定论)和随机论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相互对立的两套不同的描述体系。这两大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功地”描述过世界,但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随机的?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是否将世界分成两半?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混沌发现之前,科学已认识到,随机性可以起源于大数现象和群体效应。但人们长期认为,随机性只是某些复杂系统的属性。经典科学不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追求精确和清晰地描述物质运动的确定性规律。一旦发现了复杂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现象,就加以忽略或无力解释。极小误差、四舍五入、满于近似值。经典科学一遇到非线性,就把它们当作“例外”,“小项”、“误差”、“噪声”,舍弃。然而,混沌研究表明:一些完全确定性的系统,不外加任何随机因素,初始条件也是确定的,但系统自身会内在地产生随机行为,而且,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确定性系统,同样具有内在随机性。内在随机性的根源出自于系统自身的非线性作用。即系统内无穷多样的伸缩折叠变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系统都具有这种非线性特性。因此,随机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属性。世界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他们都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有序的。有序等于有规律。无序就是无规律。系统的有序有律和无序无律是截然对立的。这个单纯由有序构成的图象,有序排斥无序的观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同。但是,混沌的出现向这个单一图象提出了挑战。经典理论所描述的纯粹的有序实际上是只是一个数学的抽象。现实世界中被认为有序的事物都包含着无序的因素。混沌学研究表明,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回顾历史,量子力学创立前,人们长期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两个截然对立的物质属性。后来,爱因斯坦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观点,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统一的基本属性。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此惊人地相似,混沌学的创立,正在缩小确定论和随机论这两大体系之间的鸿沟,世界既不能分成两半,也不是非此即彼。混沌学研究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现实世界就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决定论对我们的世界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杨鸿智:决定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是在反对封建迷信中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所说的"相信科学"就是决定论的表现.但是,系统论的出现否定了决定论,在与系统论比较时,决定论成了错误的东西.这就是历史在前进,事情在变化,是否能够接受系统论,关键是要知道历史在前进,事情在变化.
《医学联盟论坛》
Qingqinghe:自然界没有飞跃,没有偏向,没有波折,永远按同一轨道平铺来去。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
杨鸿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这样平等地对待无序和有序还不到位.对于任何非线性系统,无序只是微观局部,而在宏观全局上是有序的.当然,这个有序的"序",不是机械论所能够了解的.辩证法并不是"既是-----又是",辩证法是承认物质有自己特殊的本质的.机械论者往往把辩证法理解为"既是-----又是",这使辩证法变为"捣浆糊"的东西了 。系统论问题是个复杂问题,由于篇幅和叙述顺序的关系,这里只是提出问题,有些问题还要深入说明.请继续关注后面的文章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这么长的名字决定不了他观点的对错。
杨鸿智: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反复法用这个名称是为了达到两个结果:一个是使大家知道已经有这样的新知识出现了;另一个结果是使大家知道这个新知识不是“现代医学”。认识和发现事物之间本质的区别是科学的目的。我这样做是与这个目的一致的。
感谢关注!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中国还有句俗话:有名无实。认识和发现事物之间本质的区别是西方科学的目的
《中国药师社区 >> 健康用药 》
晓理 :很好,也有必要精读这些知识。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37:57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3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3)— 还原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事物的辩证法总是物极必反。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恰成了最大的问题。牛顿力学被当作描述自然永恒结构的体系,反而暴露了它的弱点和缺陷。牛顿的经典科学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机械运动是正确的,但是世界的物质运动不仅仅是机械运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种运动形式。而且就是机械运动本身并非是单一的、纯粹的,也是多样的、复杂多。所以,这种机械论的体系,恰恰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述决定论的问题之外,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还原论”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一种方法叫还原方法。就是将高层次的事物系统分解为较低层次的组成要素,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揭示较高层次事物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但是,由此,再跨出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还原论不同于还原的方法。它把高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完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否定高级运动和低级运动的特殊本质和相互区别。这样必然会矛盾百出了。牛顿在其代表作《原理》第一版中,多次表示,认为机械运动是自然现象的终点,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还原,归结为机械运动。并希望用力学原理推导出自然界的许多期现象,还把它夸大为合乎真理的哲学方法。而且,随着牛顿力学在解释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运动方面获得不断成功,如地球上潮夕现象的成因,在望远镜中找到了预言中的海王星等,而影响截止来越大。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几首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相信,全部物理学,甚至全部自然科学都可以还原力学。把自然界的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可以说,这是牛顿力学鼎盛时期全部自然科学的共同特征。正因为如此,在这一阶段,不管是否有“力”的作用,把一切事物变化的原因,都用“力”字来解释。如化学亲和力,光的反射力、生物的生命力等。甚至有人提出人是机器,显然这种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力学的还源论是荒谬的。
1 原子论还原论
还原论思维方式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原子论思想的产物。原子论产生于西文方并长期占统治地位,因而还原论思维方式的专利权属于西方就是天经地义的。原子论思想兴盛于古希腊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前500-440)德谟克利特(前460-370)、伊壁鸠鲁(前341-270)。他们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原子、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也称为“莫破质点”。事物和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最为杰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在原子和虚空之外,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的,可以理解的。原子是绝对者,不可分,不可入。原子是永恒原,不生不灭。原子之间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的不同。原子数量无限多,在虚空中运动,结合起来就是物体。分散开来,物体就消失。伊壁鸠鲁进一步作了发挥,认为原子之间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原子自上往下地作直线降落运动。降落过程中也产生偏斜运动。原子之间发生碰撞,相互结合而成为万物。原子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唯物的,但却是机械的。它对世界的理解是:第一,世界的物体本原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基元。是世界和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第二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原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这种组合性发生机构决定着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第三,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也没有发展变化,它只能在虚空中运动(没有虚空就不能运动),这只是机械的位移运动。第四,原子没有内部矛盾,其运动的动力源泉在于原子外部。外部的动力源泉在牛顿之前一直没有解答,只好设想原子生有小钩,相互的结合组合成事物。原子论所理解的世界是组合的,机械的、可分解的、可还原的。它自然地提供了研究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理。那就是:世界是组合而成的,具有可分解性,因而可进行分解还原研究。世界的物质基元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还原到原子,就可找到终极的物质基础和终极的根源。原子是绝对者,无论在组合过程还是分解过程中,都不生不灭,不变不化,因而分解还原研究不会对原子的属于有任何影响。这种方法论原理后来被称为“还原原理”,或叫“还原论”。原子论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原子论假说是一种科学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论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事物结构进行理性思考的原则,作为一种方法论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次一层次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古希腊的原子论为后来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奠定了最早的思想基础,直到20世纪的科学家们仍深感其德。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念,它决定了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甚至决定了那些不愿与哲学打交道的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
引自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3-194
2 原子论在近代的复兴
在中世纪那黑暗 的1000多年中,原子论思想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被埋没。直到1626年法国国会还以死刑来禁止原子论思想的传播。在欧洲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原子论得到复兴,进入近代发展阶段。由古希腊的思辨的原子论,发展到近代的科学原子论。首先把古希腊的原子论挖掘出来加以发挥的,是处于文艺复兴中心的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哲人布鲁诺(1548-1600)和伽利略(1564-1642)。布鲁诺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由最小的物质粒子构成的。这种极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再分的。从物理学上说它是原子,从数学上说它是质点,从哲学上说它是单子。伽利略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物体的色、声、味、臭、热、冷等特性是原子的排列或运动引起的。伽利略就按着这一思想重新发现了德谟克利特用原子和虚空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的那条原理。伽利略还接受了关于物质的原子学说,并且相当详细地讨论了原子在数目、重量、形态和速度方面的差别。怎样造味道、气味、或声音方面的差别。把原子论具体地植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伽桑狄(1592-1655)。他提出“微粒说”,认为原子不仅是物质的最小颗粒,而且是具有惯性质量的重粒子,并依据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力学大原理,从这样的惯性粒子的点状运动来描述均匀空间里的物体运动。这样,古希腊的原子论在这里发展成为可用力学原理来描述的惯性实体。原子可用力学描述的机械方式组合成万物,这一思想向机械原子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伽桑狄的微粒理论50年后几乎一字未动地被牛顿写进其《光学》一书中。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1642-1727),正式确立了机械原子论思想。他以其力学原理建立起了原子论世界模式,并来回答了原子论的难题——原子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之间有吸引、排斥两种作用力,吸引使原子结合,排斥使原子分离。物体的粒子按其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大粒子包含着小粒子,小粒子中包含着更小的粒子,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到18世纪,牛顿的这一思想随着其力学成就的影响而在欧洲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又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形成以“机器”为模式的组合性、机械性世界观。
到19世纪,原子论确立了它的科学形式——化学原子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把原子论引入化学领域。认为一切物质皆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质点所组成,这些质点就是原子。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不同元素具有不同原子。元素由简单原子组成,化合物由复杂原子组成。原子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属性不变。化学的分解和化合只是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宇宙的原子数是无限的,具体事物的原子数目是有限的。他认为每种原子都有特定的重量,提出原子量概念,这标志着科学原子论的诞生。他用原子论令人满意地解释了化学的定比定律,并得出了倍比定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法国化学家阿弗加德罗(1776-1856)提出了原子一分子论。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游离状态下的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单质的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原子论从抽象的哲学思想变成了具体的科学理论。“原子”从哲学的思辨的概念变成了科学实证的实体。科学证明了原子是用化学的方法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颗粒,测得了原子量,认识了原子的一些基本属性,能够自由地把原子组成分子,或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到19世纪末叶,科学家坚信,世界的物质本原——不可再分的原子已经找到并掌握,原子就是物质,物质就是原子,并从原子的不可入性,延展性来阐明物质的基本特性。“这是一种信仰,它相信,坚硬不破的死的物质,或牛顿的坚实不可穿鬼神的质点,或现代物理学中的复杂的基本质点,乃是宇宙的唯一的终极实在。思想与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副产品。在物质底下或以外更没有什么实在。”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4-197
3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形成
原子论从思辨到科学的转变,使具体的还原研究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原子的实证性使还原研究有了可操作性。于是还原论水到渠成地发展起来。对此作出贡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笛卡儿和牛顿。笛卡儿不但认为世界和万物是由分散的要素组合而成的,而且认为物质宇宙是一架机器,并且不仅是一架机器。植物和动物同样是机器。人的身体也是一架机器。一个病人就象一只有毛病的时钟。整个世界自然地按力学定律运转,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可以按照其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运动来加以解释。对于机器这样的世界和事物,当然可以象拆卸机器一样地进行分解研究。他在著名的《方法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还原论的基本思想,在提出的方法论4条规则中,第二条写道:“把我们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笛卡儿在方法论上的这一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以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200年后的科学家们明白无误地总结其历史价值,指出:“这两种分析的推理方法可能是笛卡儿对科学的最伟大的贡献。一方面,它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在发展科学理论和现实复杂的技术项目中被证明是极为有用的。正是笛卡儿的方法使得美国国家宇宙局有可能把人送上月球。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笛长儿的割裂成碎片的方法成为我们一般思维和专业学科的特征,并且导致了科学中广泛的还原论的态度。一种相信复杂现象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将其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的信念。”牛顿以其力学原理建立了机械性的原子论世界模式。认为世界万物象机器一样,是按力学原理由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最小的零部件是惯性实体原子。它在结构上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因而在研究中应当也可以按层次进行分解。直到作为其本原的最终的实体原子。牛顿从这种世界观出发,提出了分解——还原的方法论原理:“在自然科学里,应该象在数量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在牛顿看来,上帝在开始时创造了物质粒子,它们之间的引力和基本的运动定律。按照这种方式,整个宇宙象一架机器一样,在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支配下,不断地、永远地运转。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是因果决定的,发生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原因。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只要知道该系统在任何时刻的任何状态的所有细节,原则上就可以绝对确实地预言该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未来。这种“牛顿模式”随着牛顿力学在近代的统治很自然地上升到教条的地位。还原论思维在近代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世界的研究和认识大踏步地从宏观和微观开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物理学研究宏观现象推进到分子水平。对力、能、热、声、光等都进行了分解,还原。化学则把分子分解为原子,掌握了化合与分解反应规律,认识了几十种化学元素,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学对生物的研究突破了三个层次:器官、组织、细胞,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并开始研究亚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等。经过笛卡儿、牛顿等科学家们的努力,在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还原论思维方式正式形成并日益成熟。原子论的世界观为基础,发展为一种带有常规性的方法体系。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交融》P197-199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38:31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4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还原论思维方式包含两个基本“原子”,“组合”观点,它以原子论为思想基础,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原子,或其化身——更为简单或更为基本的物质颗粒构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二是“分解”、“还原”方法。认为事物是组合物,具有可分解性,可进行分解研究,其本原是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到最低层次,即还到其本原,就可找到终极的根源,得到终极的说明。“还原”的含义、缩减、降级、归并。还原论原理以世界和事物的组合性、可分解性、可还原性,以及其本原的微观性、粒子性为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对整体进行分解,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认为适宜的速度。这是还原研究的首要步骤。
第二,对层次进行还原,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把高级内容还原为低级内容,一层层地降解,直到最低的层次和最终的物质要素。
第三,从微观揭示本质,坚信事物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在于构成宏观现象的微观物质基元,只有整体分解为部分,把部分还原到“原子”(或其化身),才能找到终极根源。作出终极说明。
近代科学的革命和发展,就是沿着还原的道路向前推进的,还原论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式推上主导甚至统治的地位。其影响至今仍是深重的。“这种还原论的态度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以至于经常被看作是科学的方法。其他的科学也接受了这种古典物理学的力学观和还原论,把它们看作是对实在的正确描述,并以此来构造自己的理论。”现代关于还原论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每种东西都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或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组合物,凡表示这类东西的辞句都可以用表示更为基本的东西的辞句来解释或下定义。因此,凡以为物体是原子的集合体,或认为思想是感官印象的组合体,这样的观点都属于还原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集合体或组合物,主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成分来加以研究。后来,凡是主张物质的高层次现象(如生命现象)均可用低层次的规律(如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的,都被认为是还原论。”《中国大百科全书》:“通常指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一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一化学规律取代码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著名代表有拉美特利与毕希纳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都有把生物学规律还原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一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布(1859-1924)和沙失纳。”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9-201
5 还原论的价值
还原论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是古代整体论思维的一种辩证否定。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沿着螺旋式发展轨迹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整体打开了,开辟了研究部分,掌握细节的道路。把复杂性现象分解开了。开辟了深入到低层次,了解微观机制的道路。这就克服了整体论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和缺陷,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还原论思维揭示了世界的“组合”特性和规律,认识了许多具体物或层次的具体的组合机械。也认识和掌握了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把“组合一分解”原理转化为还原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还原研究。成为近代400年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哪里有组合机械哪里有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还原研究就能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只要有组合机构存在,只要有可分解性、可还原性存在,就有进行还原研究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万岁”的性质。还原论在医学研究和人的研究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人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系统,它是在宇宙演化、地球演化、物生进化的过程中,由物质的低级运动形式一步步上升到高级运动形式的。它以低级运动为基础,在高级运动中包含着低级运动,因此,要全面发深入地研究、理解人,就必须逐级地、逐层次地把人的生命运动所包含的各种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揭示清楚。这就需要还原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并且先学会理解这些最纸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只有在这些关于统治着无生命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各知识部门达到了一个同级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成效地去着手阐明显示生命过程的各种运动过程。在阐明这些运动进程方面前进的步伐,是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的进步成比例。”《自然辩证法》。所以,还原研究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西方近代医学发展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16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的成就几乎都是在还原论思维的指引下取得的。它克服了古代医学整体论思维的直观性、模糊性、思辨性等局限,把人的整体分解开来,运用解剖、实验等方法,对部分和微观细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具体机构和规律,把生理、病理和药理的各种内容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和语言来阐明,提出一系列可实证的、定量的理化指标,使认识更加具体、明确。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更加精确、严格,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的整个西方医学。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用着这种思维方式为医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医学的未来发展中它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220-222
我们此处讲解了还原思维方法的来源,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属于“正面报道”。还原论思想在现代科学的构建和后来的发展中都起了关键的、主要的、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想就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在现代科学阶段,是不能认识到还原论思想有什么错误的。但后来,20世纪后半期,系统论思想出现了,人类从对简单物质研究进入到对复杂物质的研究阶段,这时回过头来认识到,还原论在认识简单运动时是有用的,同时也为揭示复杂运动规律作了准备。但在真正研究复杂运动时,必须用系统论方法,而还原论方法变得是错误的了。以系统论角度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这部分内容放在介绍了系统理论之后,此处只作这些提示和说明。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还原论是现代医学的支柱
杨鸿智: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推倒这个支柱,建立一个以系统论为支柱的后现代理论医学
路久:任重而道远.
冷战:不好意思,我对纯理论的不了解
杨鸿智:要想学到实用的治疗技术,应该从纯理论开始,对理论的抵触正是我们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不喜欢理论的医生只能是一个"白领工人"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医生是白领工人类型.我希望这个情况应该改变.。
路久:关键是要自己创新理论
杨鸿智: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什么理论更正确,而是大多数人对理论不感兴趣.我们中国人习惯一步到位,你就说用什么药可以治疗这个病,咱们先试试看,中国人宁可在实验中死亡,而不愿意费心去研究什么理论.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吧.最严重的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把这个当做民族最大的智慧来宣扬.
路久:民族素质的提高比治疗身体疾病更加重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杨xx对理论的兴趣也是有限的,他只对西方人的理论有兴趣,对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不要说兴趣,他压根就否认其存在。
    杨鸿智:现在就做这样的结论是否有点早?我对讨论问题比给人做结论更有兴趣。感谢你的关注!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结论无早晚,只有对错。那好,我就换个说法:“杨xx对理论的兴趣也是有限的,他只愿意讨论西方人的理论,对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不要说讨论,他压根就否认其存在。”
    孙清连:西方人如果有整体观念,就不会有所谓的现代医学来为祸人间!
《同济网论坛 &raquo; 学院讨论区 &raquo; 医学与生命科学部》
josephli [版主]:好久没有来。猛然发现这个帖子。这个的确需要时间来阅读。这么多东西,就不客气先收藏起来找个小板凳坐着看。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39:09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4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4)— 绝对时空(时间箭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在牛顿力学中,在现代机械论科学范畴内,时间是绝对的概念。时间是永恒的、无尽的,而且是没有方向的。因此机械论的科学定律一个特点就是与时间无关。不论在何时何地,运动都以同样的规律进行。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的上一次运动与下一次运动不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这一点竞成为现代自然科学评价一个研究成果是否科学的硬指标。即“可重复性”。如果你的实施能在别人的实验中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这就证明你的实验是正确的,相反,如果你的实验不能被别人重复,那么就证明你的实验是错误的。然而后现代科学在对复杂物质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与上述现象根本不同的现象。因为复杂物质内部呈现出多层次多子系统立体交叉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限的和随机的。这样其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所受到的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是绝对不同的,所有这些不同,最终反映在系统总的结构和功能上。即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它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时间里是不相同的,(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状态)。这样我们就看到,一个复杂系统随着时间的改变,结构和功能也呈现出一幅不断变化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有开始,有高潮,也有结束。针对这个现象,后现代科学给起了一个概念,叫“时间箭头”。即,时间是有箭头的,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由复杂物质诞生的那一时间,指向它死亡的那一刻。把系统理论落实到人体,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时间箭头的,从诞生指向死亡。在人体中,现在时刻的结构和功能,与上一时刻的不同,也与下一时刻的不同。时间箭头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忽略时间因素,企图将机体的构造和功能完全拉回到发病前的平衡状态的负反馈调节治病方法,当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生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的生命只能向前走,即使前面是死亡。我们所说的生命的不断更新,子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达成系统的新的平衡,正是指这种在生命前进过程中不停交替的出现的生命形态。随着每一时刻的逝去,他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所有这些汇集起来,就得出后现代医学新的病理思想。疾病发生本身已证明负反馈失效,按生命时间箭头的特性也不可能用负反馈恢复已逝的生命。治疗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支持子系统的正反馈,使机体尽快完成新旧结构的交替,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绝对时空在量子物理上已经被否定,但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比如:绘画、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写实的追求,就受到绝对时空观的支配;而国画和戏曲中的时空是流动的、弥漫的、相对的。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杨雪:写这得花多少时间啊?楼主,向您学习!!
《嘉兴二院>卫生保健》
误入凡尘(管理员):不错不错。希望你以后有好的帖子,继续在本站发表!!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39:46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5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5)— 还原论在20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1808年,英国的道尔顿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学说。但这时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这种观点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不对的。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的实验中发现了X射线,法国的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更重要的是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原子不可分的观念开始动摇了。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这一科学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电子的发现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带负电荷的电子是一切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而通常情况下原子呈现电中性的事实,表明原子中还有与电子电荷等量的正电荷。所以,研究原子结构首先又要解决原子中正负电荷如何分布这一科学问题。1903年底,日本的长冈太郎提出一个“土星型”模型。但是,他的论证得不到实验的证明。1904年,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提出了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原子结构模型。他根据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反复推敲出一个“面包夹葡萄干”模型。他设想,原子中正电荷以均匀的密度连续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中,电子则在正电荷与电子间的辐辏力以及电子间的斥力的作用下浮游在球内。犹如一个圆砚里面嵌着葡萄干。汤姆逊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即他给出了电子数目的公式。汤姆逊做了一些模拟实验,似乎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元素的周期律,于是,这个模型在当时广为人知。但是,事实上,汤姆逊的模型是自相矛盾的。他在模型中给予正电荷电原子内部以连续分布的形式,而给予负电荷以粒子的形式的分布。这样,原子的稳定性用库仑定律解释不了。因此,“面包夹葡萄干”模型便又埋下了新的科学问题的“种子”。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1871-1937)开始也相信汤姆逊的模型。但是,卢瑟福在1910年指导其助手研究α粒子的性质时却发现了意料不到的新事实,实验的结果与汤姆逊的模型发生矛盾。出于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卢瑟福毅然抛开师生的情面,直言不讳地对汤姆逊模型提出了怀疑和挑战,并努力通过实验寻求真正的科学理论。在随后的一次试验中,卢瑟福发现发射出去的α粒子,有99.99%顺利穿透金箔,而0.001%(万分之一)发生了“散射”现象,卢瑟福认为,带正电的α粒子碰到原子时的散射,只能用原子中有一个虽微小而质量却很大的带正电的核的斥力来解释。他经过计算,在1911年得出结论:在原子中有一个直径约为100-12cm的核,这个核的体积只有整个原子的一百万亿分之一,但它却集中了整个原子质量的99.99%。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就好象地球绕太阳运行。这就是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有核模型,或叫做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解恩泽《科学问题集》P152-153
1 中子、质子的发现
如果原子有核,那么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由于原子表现出电中性,它一定是带正电的,其带电量与核电子所带负电量一样。1914年,卢瑟福用阴极射线轰击氢,结果使氢原子的电子被打掉,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它实际上就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推测,它就是人们从前所发现的与阴极射线相对的阳极射线,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这命名为质子。发现了电子和质子之后,人们一开始猜测原子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但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1887-1915)注意到,原子核所带正电数与原子序数相等,但原子量却比原子序数大,这说明,如果原子光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的质量将是不够的,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基于此,卢瑟福早在1920年就猜测可能还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存在。德国物理学家波特1928年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得到一种电中性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证实了这一发现,但他们都认为是一种r射线。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重复上述实验,并且新产生的射线去轰击氢原子和氦原子。结果身线可以将氢核或或氦核打出。由此,他断定这种射线不能是r射线。因为任何能够从原子里打出质子来的辐射,都必须由一些本身就相当重的粒子所构成。r射线的静止质量为零,因此,根本就没有将质子从原子里打出所需要的动量。他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因呈电中性,故命名为“中子”。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P760-762
2 基本粒子群的发现与夸克模型
20世纪30年代初,构成原子以及在原子层次上活跃的那些微小粒子只有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几个。人们称它们为“基因粒子”。但是,没过多久,先是在宇宙线中,后是在高能加速器中,发现了一大批基因粒子。到目前为止,比较稳定,寿命长的基本粒子有三十多个(60多个),而那些不太稳定、寿命较短的基本粒子则有400多个。最先发现的是正电子,正电子的发现启示人们,是否所有的粒子均有反粒子。结果发现,确实几乎所有的粒子都有原粒子。第二面重要的发现是中粒子,60年代以后,由于加速器功能的改进,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料子被发现。由于粒子的数量不断增多,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认识,看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就象用元素周期表示对元素进行分类一样。为此,1916年,美国的盖洋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也就相当于基本粒子的“周期表”,目前该模型已被实验证实,为此,他获得1969年的诺贝尔奖。
   3 “弦”理论
在研究基本粒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在两个基本粒子之间总是存在相互作用,可以想象,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束缚就好比是连接在粒子之间的橡皮筋。当粒子运动起来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象一根扭转的弦。这种情况,在有能力掌握粒子运动状态时,并不重要而如果对粒子本身尚不能掌握(如未发现),那么,用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弦”来间接反映粒子的状况就十分重要。如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当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两颗星的存在,但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这两颗星与其他行星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通过这个引力,我们反过来找到了这个引力的来源——新的行星。科学家将基本粒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命名为“弦”,这实际上是一种“作用关系”,在实验中,这表现为一些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也就是说当我们尚无手段可以确切掌握一些粒子的运动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间接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就扩大了人类认识的范围,丰富了人类认识物质的方法,为此,1996年8月22日,中国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科学家认为,物理学迎来了第三次革命。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还原论的背后是实体论,实体论的背后是本质论。原子论是实体论的子论
《天涯虚拟社区>科学论坛》
中国杨神经:楼主是很不容易哟!能够思考这么多东西,不管价值大小,说明你这个人是不人云亦云的人,有独到的见解,很佩服。卡袄!天涯这些所谓的科学精英们,他们也是压腰葫芦看人——一头大、一头小呀!你这医学理论这么长,他们从来不在你的帖子下面质问你:有数学表达式吗?有数学推导证明吗?有实验结果证明吗?他们说科学理论是靠数学语言表达才可以的,用文字数学是伪科学。他们说科学理论一定要建立个数学模型,光凭文字语言说,是不科学的。这些人跑哪去了?这些人屁呱呱地,牛皮烘烘地,怎么不在这个帖子下面跟呢?
杨鸿智: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26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40:21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6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6)— 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作者说明》:
前面我已经对现代科学的几个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我知道这些介绍虽然简单,但是,对于许多医生来讲仍旧感觉是多余的。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一病一方的秘籍。什么药可以治疗什么病。许多人在做这样的工作。我现在,在这里不想重复这些人的工作。(既然已经有人做了,为什么要重复呢?)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用“一病一方”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临床已经没有方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必须放开思想,从基础知识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看来可能时间比较长一些,但是,如果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会感觉这些时间并不长。总比天天都有“实用”方法,而实际却天天没有方法好得多。因此,我还是想把现代科学的问题再多说一点。我们现在的工作是要改变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我们怎么改变它呢?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是现代医学的专家,却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思想方法,这个思想方法有什么错误。这样的专家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当然,当我说现代医学思想方法有错误的时候,是因为有了后现代科学这个新的思想方法,我是站在这个新的思想方法的立场上说话的。如果我仍旧站在现代医学的立场上,我怎么能够说现代医学不对呢?所以,现在的关键是两个:
1 有了后现代科学这个新的思想
2 我们要学习和接受这个新思想。
第一条已经是一个事实,不用我们费心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第二条,学习和接受这个新思想。中国有句老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不想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糊涂专家,那么我们最好还是谦虚一点,开始学习为好。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重新提起几百年前的老科学家,不是为了记住他们的那些具体事迹,主要是为了理解和反思他们的思想方法。
一  关于整体论的说明
在古代,无论西方医学还是中国医学,思维方式都属于整体论的范畴。古代的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低下,人们没有条件和手段把研究对象打开,以对其各个部分和细节进行研究。只能从整体着眼、着手,从整体水平进行观察和研究。就整体研究整体,形成整体论思维方式。在那时,无论是哲学、自然科学还是医学都是这样。整体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人的整体性。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人的整体水平。考察和调节在人的整体水平呈现的健康与疾病的过程。总结和掌握整体性的规律。整体性是人的一种根本特性。整体论思维方式符合人的这种特性,因而在本质上是合理的,其临床意义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二  关于整体论的特点
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是在古代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与那种时代条件相一致的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
(一)整体性。
它把人理解为一个整体,把疾病理解为整体的人发生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病”、“治人”,直接从人的整体水平着眼,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整体性内容和表现。掌握影响健康和调理疾病的整体性机制和规律。能够反映人的整体性本质。
(二)模糊性。
由于没条件和手段对人体进行变革性研究,摆在人们面前的人还是一个没有被打开的“黑箱”。不但对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人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也缺乏细节方面的了解。医学所认识和理解的人还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对人的整体的把握不能不带有笼统,模糊的特点。
(三)思辨性。
在研究中虽然能够掌握相当多的事实,但事实往往很不充分。不能满足揭示本质、总结规律、建立理论的需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不得不采用古代通行的思辨方法,从哲学观点通过演绎推理来说明具体现象。从已知现象通过取象比类,来说明未知现象。用猜测来填补事实的不足。用想象的联系来描述事物或变化的关系。这样做,在许多情况下能够首尾一致,自圆其说。能够提出一些天才的见解,能够预见未来的一些重要发现,但也带着许多漏洞,往往包含着一些谬误。
(四)整体论的局限
在古代条件下,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医学的发展水平低下,整体论思维方式受着这些条件的时代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没有打开认识整体内部机制和规律的道路。
虽然强调了人的整体性,但整体论面前的人体还是一个“黑箱”,还没有把人的整体打开,没有打通了解各部分细节的道路。对人体的各部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更缺乏具体了解,不能认识和揭示整体性的内部机制和规律,因而许多现象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研究所及,限于直观范围。
当时没有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延长人的感觉器官,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考察只能靠人的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这种直观研究受着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生理阈值的限制,认识的广度、深度都十分有限。医学上必须掌握的许多重要内容,如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病变的微观机制和过程等,都落在研究的视野之外。
3 不能科学地阐明人的整体性的根源。
人的整体的属性、功能、行为不同于部分,也不能以其部分之和得到说明。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基础和根源。由于整体论思维对人的整体性的研究和认识没有充分地展开和深化,在肯定和掌握人的整体性的时候,并不能科学地说明这种整体性的基础和根源。为了作出必要的说明或解释,不得不借助思辨,或用演绎推理来说明。古希腊人则设想出一种超物质的“隐得莱希”来说明。后来发展为“活力论”,认为生命和人的整体性不能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说明,只能用“活力”来说明,陷入了唯心主义。
整体论是古代条件下哲学、科学、医学共有的思维方式,有着共同的特征,那个时代可称为“整体时代”。对于整体论的这种局限性,恩格斯曾作过深刻的剖析,指出:
“正因为他们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这里就存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自然辩证法》1984.48整体论屈服于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终于发生了,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新的还原论思维方式逐步取代了整体论。  引自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88-191
三  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继之而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和医学革命。思维方式也完成了革命性转变——以复兴原子论为基础,走上了对整体进行分解,还原的研究道路。思维方式从整体论转变为还原论。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转折,即从整体时代转向了分析时代。对此,恩格斯曾于19世纪末叶就整体论何以必然地转向还原论,作过精辟的总结:
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逐个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可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发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反杜林论》1970.P18
分析时代终于到来了,作为对古代整体论的辩证否定,产生了在西方称之为“还原论”的新形思维方式,在近400年历史上,它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贯穿在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活动中,对于推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功。虽然局限性已经开始暴露,它在自然科学和医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至今还没有被取代。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1-193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22:41:04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北京中医医院论坛>中医研讨》
     fanchangwu :出了这本书么?我觉得写的挺好的。是不是怀才不遇啊?我真的觉得写的挺好的 。祝您新年快乐~
杨鸿智:这样的理论是与现在的主流医学格格不入的,怎么可能出书呢?现在有网络这个自由工具已经是万幸了!非常感谢对我的鼓励。谢谢!
说到怀才不遇这个问题,我非常感谢网友的关心。我感觉心里很温暖。能够从这些枯燥的理性文字中体会到这样深层的心理,我很佩服,也很感动。我不能否认有过怀才不遇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应该是许多人都有过的。只是现在已经淡漠了。因为生命已经快到尽头,怀才不遇是年轻人的事情。你的话使我想起我的怀才不遇,现在,我手头还有一篇短文,是说怀才不遇的,可以算是我自己结束怀才不遇生活阶段时候的一个小结吧。现在发在这里,也许对一些现在还在怀才不遇的年轻人有帮助。文章如下:
    《谈理想》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每个人的知识都不外呼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对于每个自认为有学问的人,他对生活的认识都应该是全面的。科学在近代被分割成十分专业化的许多小的部分。许多所谓的科学家被陷在其中自拔不得。这些人实在说有些可怜:出了不少力,并没有什么成果,乃至于连前进的方向都不知道。恩格斯早已说过,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也应该是关心政治、用自己的笔和剑为一定的政治运动而奋斗的人。那些躲在书斋里的学者,最多也只能是第二流的。就是说,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是一个全才。全才固然难得,但是我们应该用全才来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全才,首先是政治与科学不能偏废。学社会科学的不能无视自然科学。人,不过是物质世界无限层次中的一层。无视了人的物质性,他所研究的社会将不是物质的人的社会,只能是上帝和他的圣徒们的社会了。不言而喻,那样的学说离不开唯心主义的小圈子。反过来,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不能无视社会,因为任何科学家首先是人而不是超人。他生活在地球上,他有祖国、有家庭、有妻子儿女。他应该担负起人所应负的责任。那些被生活的重担吓倒的人,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不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有意义的人。如果说他在科学的某一方面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我们只能把他看作比计算机更高明的机器。至于说到背叛祖国、人民和自己亲人的没良心的科学家,他们只是形形色色的需要淘汰的人中的一个种类而已!
    认识到这一点,一个青年就不要把自己的理想限制得那样狭窄。理想太明确、太具体不好。一个是使自己的知识过于偏,另一个是也难以实现。辩证法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则告诉我们,在人类现今这个阶段,人类对自己这个“客观”的认识还很少,个人能够有目的的支配自己命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必然性还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一个有志的青年,在热爱生活的前提下,应该努力地学习所接触到的、可能学习的任何知识。准备在可能的条件下、在任何方面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大诗人李白的话:“天生我才必有用”。至于做什么,那就要看客观的需要了。
    怀才不遇,这并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生活也并非有意捉弄年轻人。人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奋斗的时候,总要或多或少损害到别人。在现阶段,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完全统一之前,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损害了别人,同时,每个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损害。不过,往往是别人损害了自己的时候更在意罢了。究其实,怀才不遇不过是自己的主观感觉而已。生活实在是最公平的判官,他使每个人才都得到了应有的表现。也许有人会拿某个人在某方面的才能被埋没的事实来批评我,但是我想,你如果有兴趣或有可能调查清楚,你就会发现那是他在其他某些方面有缺点而阻碍了他在这方面才能的发挥。所以,怀才不遇的人,第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才到底如何。一是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确有过人之处,二是在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否广泛。一把磨尖了的锥子放在衣袋里总是要露尖的。第二,除了“才”之外还要有“德”。一个无德的人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一个科学家、一个有学问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有热情的人、热爱生活的人。他不惜在点滴小事上为一个普通的人做一点好事。一个这样的人,应该像一把火,给人以光和热。每个和他在一起的人应该感到他的鼓舞和力量。
    “才”总是有用的,而且是能够用出来的。但是应该知道“才”与“名”不是统一的,有时还是相反的。“才”有时不仅不能带来名和利,有时反会带来痛苦和牺牲。多少人,他们非但是怀才不遇,并且为了“才”送了命。生活像大河一样不是一直前进的。它有时也有倒退回转。许多才子就是在这回转中送了性命。一个有志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这一点也是应该想到的。当然,每个为真理而斗争的人,对于自己个人的草芥生命从来是毫不足惜的。
    一个青年人应该想到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而不能想着怎样才能出人头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是在群众中才能找到的。伟大的个人只有和伟大的人民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是伟大的。什么时候他离开了人民,他的伟大也便消失了。我们最美好的理想,首先是做一个伟大的普通一兵。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整体与分析并不是对立的,整体是相对的,我们可以将整个太阳系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将一个相对独立的细胞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并非西方科学所独有,东方科学同样擅长分析;两者的差别在于分析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关系而已。是关系而已。
《经纬论坛 → 生物交叉学科》
xj711043:楼主讲了现代医学: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我讲一点生物科学研究的整体与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人们迫切地想去弄明白控制人的每一个基因的功能,但是弄明白了一个基因的功能之后还没有完,因为基因最终要通过蛋白表达,所以还要弄明白蛋白水平的相互作用。这样使得基因组的后续研究变得十分复杂,人类有3万多个基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把每一个基因与它相关的基因的关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点话,那么这样的研究点是海量的。所以存在一个问题,现在的这种一个基因一个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否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不是还有另外的道路,可以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居高临下地来分析几乎是成网状的基因功能图?我觉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在分析时代,我们似乎更加需要整体的分析。
aaron副站长管理员:我想现在我们对基因的了解太少了,需要做很多基因和基因功能联系的实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测,再论断,是非常重要的。January 13, 2005 Nature 上的一篇文章:胚胎发育并不很复杂。控制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程序被认为是复杂的。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复杂性能否量化?Azevedo等人从发育程序与电脑程序之间的相似性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细胞系能够精确认定的动物如蛔虫等的胚胎发育,他们发现,发育过程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复杂。事实上,由于需要将精确数量的细胞放在发育中的胚胎中的特定位置,这些细胞系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演化过程选择了降低的复杂性。
杨鸿智:现代科学的机械论思想方法,是要发现事物之间的每一个相互作用机制,然后按照这个机制控制事物。这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肯定没有错误,肯定会有结果。但是,世界上的事物的数量太多,这个方法肯定是需要好多时间,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的。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发现,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只要发动起这个能力,我们不用直接处理事物之间的每一个相互作用,复杂系统自己会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说一个通俗的话,机械论不是不对,而是太笨。当然,如果只是时间慢一点,最终能够解决问题也好。但是,实际上,对于复杂系统问题,用机械论的思想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可以用量的概念通俗地说明,如上面网友所说的“人类有3万多个基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把每一个基因与它相关的基因的关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点话,那么这样的研究点是海量的。”这些基因所对应的蛋白质数量更大。以这样的基本数量为基础的排列组合是天文数字,我们不可能愚蠢到按这个方法去寻找事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这就是机械论与系统论的区别。我在这里说自然科学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只是用历史的观点说明机械论的进步意义。但是,同样用历史的观点,我们现在要说机械论已经是错误的思想,落后的思想,系统论是先进的思想,正确的思想。
《凯迪BBS互动区 → 健康社会》
飞瀑剑客:太深奥了!偶这等小老百姓可看不懂啊!建议下次能不能用白话说啊!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14:01:03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7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7)— 哥白尼的日心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哥白尼的白日心说显示了数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数学去推算经验以外的事物,这样也就结束了古代的经验科学,开创了现代实验科学。现代科学的二段论方法:1、用数学推算出假说;2、想办法再转换成人的经验事实,这时得利用科学仪器延长人的感觉器官,如望远镜、显微镜、X光、CT等。
数学是事物量的抽象,数学是研究数字之间关系的学问,而数字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因此,可以说数学所表现的正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是事物间关系的抽象。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是从直接观察、记录、总结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开始的。这种直接从物质本身着手的科学,就被称作经验科学。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很复杂,有些能够直接去经验,有些不能直接接触,取得经验。那么我们如何去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呢?为了解决这一个难题,人类想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在可经验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字和数学规律,在承认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首先预算出未知事物的某些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研究。至于人类与这些不能通过人体和感官直接感觉的物质间关系的进一步确认,需要一些科学工具的帮助。这些工具可以作为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实际情况,往往是数学的逻辑的预算、预测在先,而后来发明的工具帮助人类证实这些预测的正确性。在基督教统治欧洲的黑暗时期,各种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而数学的研究却未受到特别的禁止。也许它太抽象,与现实世界的利益无关。但也正是这抽象的数学,使远古希腊关于物质运动的科学认识得以保存。而且也正是数学,成为文艺复兴后科学得以复兴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学有点象生命系统中的遗传基因。文艺复兴,在科学上首先是数学的复兴。而哥白尼正是以这个复兴的数学为工具,创立了新的天文学。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日心说首先是一个数学演算的结果。而它反宗教的意义只是派生的。从这里可以理解,哥白尼为什么有那么大勇气和魄力,向欧洲黑暗的封建社会打响造反的第一枪。其实,哥白尼想的并不是这些。他想的只是如何演算他的数学,就像小学生在计算1+1=2这首题一样,当他写答案“2”的时候,用不着有什么反社会的革命勇气。许多研究哥白尼的人,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并为不能理解哥白尼革命精神的来源而感到神秘。其实,对哥白尼来讲,只是科学,而革命是别人的感觉而已。
在哥白尼之前,数学基本上处于对现有经验的数学抽象,规律的整理阶段。哥白尼的工作是人类第一次用数学去推算经验以外的事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现代科学的本质,就是用数来推算出经验之外的结果。当然,这之后必然有一个创造工作,延长人类的感观,把数学推算再次转化为人类感官经验的过程。所以,现代科学必然要分解成假说和证明两个阶段。假说就是用过去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推算、预测无法感官经验的未知事物。证明的实质,就是发展新工具或改造现有外界环境条件,把不能感官经验的事物,变成能够感官经验的事物——你如果能够经验这个事物时,你会知道它与我们所预测的正好相符。说到此,还应该继续发挥一点,即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引自E•A•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14:01:38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8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8)— 现代自然科学之父伽利略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伽利略的科学贡献简述:加利略的“三步研究法”
1 将研究对象分解成简单的可用数学研究的“要素”。
2 通过实施总结出该要素的数学规律,或进一步预测出该要素将会有的新的运动性质。
3 设计一种实验,将第二步所得到的数学成果,用现实物质的实际运动表现出来,使人得以感知,得以“经验”,这就叫做“证明”。这是伽利略在哥白尼之后,对数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伽利略用以上的数学方法为后来的“原子论”思想和“还原论”方法奠定了基础。伽利略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这对于正确的认识自然物质是有利的,但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现在的趋向是还应该从人与自然的统一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认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
(二)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贡献(详述)
1 局部运动的科学
伽利略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的具体贡献是研究了地面上物休的运动,后人形象地说这是“局部运动的科学”。哥白尼把运动赋予地球,这给予伽利略一种有力的刺激,使他更严格地(亦即在数学上)研究在日常经验中出现的地球的某些小部分的运动。正如我们从他的伟大的英国信徒霍布斯的著作中所了解到的那样,因而一门新科学——地面物体的动力学——的诞生便是伽利略把严格的数学方法自然而简单地应用于一个比较困难的力学关系领域的结果。正如伽利略在他对动力学或“局部运动”的科学和导论中指出的,许多哲学家已对运动有所论述,“不过,我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运动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值得了解。但迄今还没有被观察到或论证过。”一些人已经观察到一个下落物质的运动是加速运动,“但是还没有宣告这种加速运动是在什么程度上产生的。”对于抛射体的运动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已有人注意到一个抛射体是沿一条曲线运动的,但还没有谁证明这条曲线必定是一条抛物线。正是把地球上的局部运动归结为严密数学的术语,这就象哥白尼主义在经验上予以确认的重大天文学发现一样,充分地衡量了他对他的那些同时代人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些同时代人恰当地认识到在人类知识上的这个辉煌进步。当他的朋友和敬佩者法拉•保罗•萨文皮宣称“为了给予我们以运动的科学,上帝和自然联系创造了伽利略的智慧”时,这便反映出他对这位思想家的评价。
2伽利略用数学来研究物理学,
并因此开创了应用数学研究自然科学的“现代科学方法”
伽利略眼中的自然是个简单而有序的系统。它的每一个进程都是完全有规律的,而且不屈不挠地是必然的。“自然并不是由许多东西来照应的,它只是靠少数东西运行。”他把自然科学与法律和人文科学进行对比,认为自然科学的结论是绝对真的和必然的,根本不依赖于人的判断。自然是“无情的”,它只“通过它绝不会违背的不变规律”而运行。它不在呼“它运行的理由和方法是否为人们所理解。”进一步,自然中的这种严格的必然性,来自于它那根本的数学特征——自然是数学的领域。“哲学被写在那本永远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之书上——我指的是宇宙,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学会语言和把握符号,我们就无法理解它。这本书是以数学语言来写的。符号就是三角形、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这些符号的帮助,就不可能理解它的片言只语。没有这些符号,人们就只能在黑夜的迷宫中徒劳地摸索。”这样一来,解开世界之谜的钥匙不是学院派的逻辑,而是数学证明。“当然,逻辑教我们知道已经发现和即将发现的结论与证明是否是一致的。但是,不能说它教会我们怎样找到一致的结论和论证。”“我们没有从逻辑手山中学会论证,而是从充满证明的书中学会论证。但这些书是数学的,不是逻辑的。”换句话说,逻辑是批判的工具,数学是发现的工具。伽利略发现数学具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即,通过实验得出的数学规律可以指导我们得出一种未经体验过的结论。这就是说,数学理论具有一种预测性质,可以走在感觉的前面。例如伽利略用抛射物体的研究来说明这个原则:一旦我们知道它们的路径是抛物线,那么不需要实验,通过纯数学我们就能证明它们的最大射程是45度。伽利略在发现了数学的预测作用之后,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自己的三步研究法。(见前面简述)面对感觉经验的世界,我们尽可能完整地孤立和考察某一典型现象,其目的首先是为了直观那些简单的、绝对的要素——根据这些要素可以最容易、最完备地把此现象翻译成为数学形式。那等于把感觉事实分解成为处于量的组合之中的要素。如果我们已经合适地完成了这一步,我们就不再需要感觉事实。由此得到的要素就是它们真正的构成要素,通过纯数学,比它们那儿得到的数学论证(第二步),必定总是对此现象的类似实例为真,即使有时不可能在经验上证实它们。
3 伽利略推动了“原子论”的思想
因为伽利略在研究物质运动时,第一步就是要将对象“分析”、“分解”为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更小的组成部分“要素”,这样,伽利略实际上就是在证明物质是可分的。如果是可分的,也就应该有一个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这个基本结构就是原子。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在古代希腊就有了,所以,伽利略的思想是古希腊原子论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当伽利略把数学思想扩展到地球上的局部运动时,他发现假设物质可分解成为“无限小的不可分的原子”,那是很方便的。由此,他就能够说明固体是如何转变为液体的气体的,从而勿需承认在固体中存在着空旷的空间,或者勿需承认物质的可渗透性,就能解决凝聚、膨胀、收缩这样的问题。这些原子只具有数学的特性。
4 伽利略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
伽利略在世界上的两种东西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一种东西是绝对的、客观的、不变的和数学的;另一种东西是相对的、主观的、起伏不定和感觉得到的。前者是神和人的知识的王国;后者是意见和假象的王国。物质的真实特性,又被称作第一性,是数、图、形、量、位置和运动。我们不能靠行使我们的能力使这些第一性质与物质相分离,但它们是能够完全在数学上得到表示的特性。宇宙的实在性是几何的;自然的唯一根本特性是使某一数学知识成为可能的特征。所有其他对感官来说往往更为显著的特性都是第一性质的次要的、附属的结果。至关重要的是伽利略的这个进一步的断言:这些第二性质是主观的。第二性质被声称是由对自然中本身是真实的第一性质的感觉产生的。这些骗人的第二性质则起源于这一事实:我们对对象的知识是以感觉为中介的。伽利略特有的这种形式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因为它在近代思想中的影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性。正是把人从伟大的自然界中流放出来,把它处理为自然演化之产物的这一根本进步,成为近代科学哲学的一个相当坚定的特点,成为一种大大简化科学领域,但是把近代哲学的重大形而上学问题尤其是认识论问题引入正轨的方法。直到伽利略的时代为止,人们还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在这个更大的整体中,人的地位更为根本。不管在存在物和非存在物,在基本东西和次要东西之间可以作出什么区分,根本上都认为人与绝对的、基本的东西具有密切的联系。现在,在把第一和第二的这一区分翻译成为适合于对自然作出新的数学解释的术语时,我们达到了把人解释为真实的、基本的王国之外的东西的第一阶段。伯特《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P59-90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14:02:08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9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9)— 牛顿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牛顿所以能够作出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是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独创分不开的。他不仅系统的运用数学方法探求物理规律,而且把探求物理问题和进行新的数学创造结合起来,从而为整个近代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牛顿的数理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坚持寻求自然规律的数学表达与物理解释的统一。他认为:“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施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因此,牛顿科学方法的程序是:从观察和实验出发,运用(或创造)数学工具,以寻求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和法规,然后再用这些规律与法则更广泛地建立各种事物的物理解释。在近代科学史上,伽利略最早把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的分析结合起来。牛顿以其独特的创造发展了这个思想。他的创造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运用已有的数学工具探求物理问题;另一方面为探索物理问题创造新的数学工具。牛顿的科学创造还很好地体现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统一。这是牛顿不同于前辈和大多数同时代科学家的显著特点。近代以来,开普勒继承哥白尼的日心说,概括出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伽利略运用数学——实验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和地球引力场中的自由落体定律。但所有这些定律都是彼此独立的,并无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它们都是对运动表象的整体描述。仅只反映出自然界物理因果关系中的结果。至于产生这些结果的动因是什么,即为什么物理世界中的这些运动必然遵循上述定律的道理并不清楚。牛顿的贡献在于他找到了物理定律的微分形式,从而为整个物理的分析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许有人以为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和伽利略的惯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到牛顿力学体系,好象只是走了很小的一步,可实际上,牛顿的工作是一个质的飞跃。从数学角度来看,无论是行星运动三定律或者惯性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都是一些积分定律,这些定律都是关于整个运动的。并不能满足物理因果性解释的要求。牛顿所做的工作,则是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在外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状态在一个无限短的时间内应该如何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又如何最终表现为物理运动的规律?他运用微积分法,先找出了无限短时间内物理运动的微分方式,然后进行积分,从而合呼逻辑地得到适合于任何运动的物理定律,为自然界确立了完整的物理因果性链条。牛顿认为:“在自然科学里,应该象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做实验和观察,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遍结论,并且不使这些结论遭到异议,除非这些异议来自实验或者其他可靠的真理方面。随着归纳的愈为普遍,这种论证看来也愈为有力。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把它们立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站在后现代科学的立场上,我们重新认识牛顿时发现,牛顿的贡献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发明的微积分方法可以用简单的机械方法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系统论指出,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物质,另一类是复杂物质。机械论只能解决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不能解决复杂系统的复杂运动。但是,在牛顿的时代,在没有系统论的时候,也要遇到复杂系统问题,如何解决?牛顿就发明了微积分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个近似的方法,近似的解决总比一点方法没有要好。这就是牛顿贡献的本质。当然,毕竟是近似的,所以在系统论出现以后,牛顿就变成“不对”了。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富阳>灌水乐园 》
你是我的幸福吗:有水平,有性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7 00:05 , Processed in 0.1435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