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5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6-24 2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经络的状态,决定脏腑的状态,”溪流先生,你说的条条是道,那么请问,你知道经络是什么状态吗?据珍珠所知,目前来讲,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人知道经络是什么状态,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发表于 2008-6-24 2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胡说八道”这四个字。很不文明,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从溪流先生口出说中的。据珍珠所知,溪流先生身为版主,随口就说出这么不文明的话,有损论坛的形象。
3
发表于 2008-6-24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溪流说:“断为胆经淤血”,请问,你凭什么断为胆经淤血。胆经瘀血究竟瘀在哪里?你知道经络是什么吗?你见过经络吗?
4
发表于 2008-6-24 2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提醒大家注意:溪流先生的医德以及学术风格,远不如陈老师。溪流这个人,最容不下不同的学术观点,最爱鼓吹自己技艺高超。很不适合带动学术交流。身为总版主,应该反思。
5
发表于 2008-6-29 1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溪流说:“经络的状态,如果不能决定脏腑的状态,那么用经络的穴位来调节治疗人体脏腑的疾病,就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我们的经络学说都应扔进茅厕。
譬如经络上有风邪,那么脏腑中就有风邪,经络上有淤血,那么脏腑中就有淤血。”-----------这真是强词夺理。
所谓“经络的穴位”,是把腧穴分别归属各经,不是经络上长着腧穴。在中医学的历史上,腧穴的归经是经过多次调整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灵枢》、《针灸甲乙经》和《十四经发挥》都对腧穴的归经作过调整。并且,没归经的腧穴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说明,针灸学用腧穴用腧穴治病,并不能作为你说“经络的状态决定脏腑的状态”的理由。无论从哪些方面来说,脏腑的状态,都不是上经络的状态决定的。
珍珠想问一句:大家凭心而论,有谁见过经络上的风邪?有谁见过经络上的淤血?正宗的中医传统理论,是把体表或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风邪分别归属各经,是把体表和和脏腑组织器官的淤血分别归属各经。决不是说经络本身有风邪,也决不是说经络本身有淤血。
珍珠决不攻击中医,更不认为经络是中医的软肋,相反,中医学的经络学说,恰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进行研究的法宝。
珍珠声明:珍珠不是敲胆经的。而是某市中医院的中医临床工作人员。从没向患者推荐过敲胆经。珍珠认为,论坛应该宽容,不要容不下别人的不同观点,更不能从身为总版主的口里随便说出“胡说八道”之类的话。这确实不利于学术交流。敲胆经如果有害,应该善意地提出来,而不是骂人,据珍珠所知,敲胆经的发明者或者指导者是位女士,姓陈,很受一些人欢迎,溪流总版主对同行中的女士竟然也出言不文明,这总不太好吧,你太没有男人的风范了。
6
发表于 2008-6-29 17: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再补充一点:
溪流说:“譬如经络上有风邪,那么脏腑中就有风邪,经络上有淤血,那么脏腑中就有淤血。”这几句话,经珍珠查阅,并在网上搜索,结果是,既没古文献的经典依据,也没现代文献的依据。古文献中确实有风邪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的记载。但是,决不是经络上有风邪脏腑中就有风邪。对风邪中经或中络,《内经》是有解释的,但决不同于溪流所言。现代文献中,只有溪流自己这么说。
7
发表于 2008-6-29 2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再论敲胆经的危害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8/06/29 07:48pm 发表的内容:
《灵枢·经脉》说:“经络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经络之重要,灵枢讲的 ...
溪流先生,你不用送我两个字,看看《内经》是怎么说的吧,请看: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指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02:18 , Processed in 0.0510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