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周易》像数思维与中医基础 ----中医与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8 19:3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周易学》被尊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以其无以论比的学术价值鼎立于天下。
周易的结构,以符号和文字组成,符号既为像数系统。人们以取像、运数进行比类推理,成为一种独特的周易像数思维规律的科学。
何谓取像比类?演绎八卦既为像的产生,卦像是人们从具体的物象中概括而来,卦像不是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类比概括了同类的事物。看似简单的卦像,协助人们以类辨物,既强调其共性,又明确其差别,形式虽然简单,功用深不可测,因其能“类比天地,曲成万物”。
周易认为运数也可以达到类比思维的结果,卦像的形成是依赖于“数”的,像与数不可分离,“极数而知来”,“参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虽定天下之像。”(周易系辞)
人们运用取像比类,极大的扩展了认识自然世界的视野,可以概括宇宙变化的一般规律,以至于近代大哲学家冯友兰称其为“宇宙代数学”。
中医学在构建基础理论时,明显的接受了周易取像运数比类的思维模式,《黄帝内经》中关于阐述五脏同五行、五味、五色、五方的关系时,运用了木火土金水之像,也运用了八七五九六等数,以五行之像和周易之数,以类比藏像的特征、特性,简要而明了的说明了藏像之间的生、克、乘、侮的关系。从而使学中医者对于中医藏像学说有了系统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认识。
把五脏同五行,五数,五色,五味,五方,五季统一而论,构成了中医学有周易特色的思辨模式。
取像比类,运数比类,概括了藏像之间固有的普遍联系,人们从普遍联系中找到了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通过周易像数比类的思维模式,把看起来繁杂而无序的脏腑功能表像,用一种符合逻辑的辩证理论统帅起来, 在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阐释中,达到了驭繁就简的认识效果。使学习中医者达到易学、能懂、通常、达变。比较容易掌握中医的核心理论,并能较为自然的应用于中医的诊断与临床。
这个理论建立起来,历经两千年的沧桑,后世中医虽流派丛生,然在基础理论上终未脱离其轨道。足见其正确性经得起时间老人的质询与验证。[/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8-11 23:0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周易》像数思维与中医基础 ----中医与传统文化

学了,可使人聪明。主要体现在掌握一般运动变化规律及时空规律和归纳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11:37 , Processed in 0.0687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