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3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0 07:5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形神合一,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既有深刻的哲学思辩意义,又有重要的医学理论意义。
形神思想最先由管子提出,管子〈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以此为人。”〈心术下篇〉云:“气者心之充也。”“一气能变曰精。”“精也者,气之精也。”又进一步思辨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 精气之极也。”“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灵气在心,一来一逝。”灵气可以释为精气的别名。管子的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来自精气,有唯物论的成分,但是,他的观点认为精气是在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的,没有把精神与形体密切的统一起来。@
是荀子最先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天论篇), 首次肯定了神对于形的依赖关系。
汉代恒谭用烛与火的比喻,来说明形神的关系。“精神据形体,尤火之燃烛矣。”“气索而死,如火烛之具尽矣。”火不能离烛而存在,精神也不能脱离形体而独存。王充则进一步说:“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哲学界的关于形神合一的思辨,直接的孕育了中医的形神合一的理论。进而成为中医心理学术的奠基石。@e
中医学中的形与神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形是指形质,形体而言,形质是有形的物质,有形本于无形,无形的物质谓之气,人体的体质也本源于气,形体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的,是由气所化生的,形与气的区别在于,一个有形,一个无形。
中医神的概念包括几方面,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内在的规律;二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三指生命力的外在的表现;四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内经。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寓于阴阳之中,阴阳运动所产生的变幻莫测的各种现象,则是神的表现。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以物质为基础,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的存在,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固有的规律。它既包括了以知情意为特点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包括了以物质能量代谢为特点的生理活动的现象。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就是观察人体外在的“象”,用以诊察人体的生理(常态)和病理(病机)。
因为这种像是“神”的体现。因此可以认为,神的概念不仅是中医心理学的基石,也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5u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形与神有两个基本关系:神本于形,神依附形。
人体的形质本源于气。“《灵枢.决气>说: “精气精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而。”张介宾〈类经附翼〉说:“形以精成,而精生于气。”认为有形的始为精。神生于形,即指神生于精。: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的是后天之气对于神的濡养。';. ^+
神依附于形,意思是指神以形为存在的物质基础。
南北朝的范缜论述此义最为精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尤利之于刃,形之于用,尤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此论一举解决了有关神依附于形的质询。
神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的存在,它的功能也必须在形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的发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同时,神对于形体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中医认为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被封为“君主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主明则心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是人的情志心理引发人体的病机变化,从而引发阴阳气的失调,造成疾病的具体阐述。所以〈灵枢。邪客〉说:“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
中医的心理学理论发源早,寓意深刻,道理简明,指导临床有效。所以,东西方有识的心理学家,都把中国看作心理学的“第一故乡”。
西方的心理学家没有忽视来自中国的心理学论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心理学派有:精神分析的各个流派、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心理学家有:荣格、弗洛姆、马斯洛……。参与开辟分析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荣格,将中国文化作为其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阿基米德点”,并认为这一源自中国的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西方学者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
早期的西方医学往往忽视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的环境的作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有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从近代以来, 西方医学也把关注的焦点投入到心理学领域,自从精神分析学的拓荒者佛洛伊德首倡以“潜意识”“性本能”理论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西方的心理学者趋之若鹜。 而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无意识的心理冲突,与躯体疾病有着因果的关系。并施以精神分析加以治疗。
而另一些心理学家们, 如巴浦洛夫,华生,凯农等则把关注的角度投向情绪的心理生理,行为和学习度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人体的应激机制。为心理行为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联系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已这样认为:从理论上说,发生在人体的一切疾病,都会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具有其他动物没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无限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人所独有的高级的心理社会功能制约着人体的生物本性,其中包括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有的疾病的发生发展都直接的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一些神经性疾病和心身疾病等。有的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间接的制约和影响,即使是那些完全是由于病菌,病毒,有害的理化因素造成的疾病,其人格的特征和心理的因素,也会明显的影响到疾病的进程。
神对于形的反作用,心理活动对于躯体健康与疾病的巨大的影响,在当代而言无论中西医,都是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命题”。[/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5-20 09:13:09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形神合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功能和物质概念之别。如物质代谢方面而言、两神相博谓之形值得再探讨的价值。
3
发表于 2007-5-22 02:32:07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溪流版主所说的“焦点命题”非常确切,文中用“对于神的濡养”,这“濡养”二字也是慎思而用的。
    对于中医学所给我们的知识确实应该谨慎地发掘其真意,其中可能就是“合理内核”。就此,我想尝试另一种解读,这不一定正确,但至少可以作为多角度地解读的一种。
    我们就以南北朝的范缜论述的“最为精辟”的那段,来看“一举解决了有关神依附于形的质询”的未尽之解。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所表现的是神这个实质,对形的用意在神上。
    “神之于质,尤利之于刃,形之于用,尤刃之于利”。此句意义在于用刃之意在其利,利即拟神,刃即拟形。假如用软泥做成刃之形,它还利吗?可见利并不依附于刃形,而刃之为用,必须依附于利的意上。
    “然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由上述的不了意,可见此句仅对附于利意的刃而言,对软泥之刃不能论。
    “岂容形亡而神在?”。未尽之解在此,神不在,可否解为离形而去?我并不是说一定就是如此,但毕竟还是可解为“神不依附于形”而去,神去、形亡、人死。
    我之所以尝试这样的解读,是因为传统文化确实有这样的文化现象,而如今将这类文化现象归于糟粕,也正是科学和唯物的断论。科学可能证明被发现的存在是存在的,不能证明未被发现的存在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断论严格说是不可靠的。
    例如,假如有人看见了一起犯罪案件,且掌握了证据,又假如他们不去法庭作证,法庭取不到证据,将会如何判决呢,法庭将作无罪判决。而事实上无罪判决是错的,但却又是合法的,因为法律并不管事实如何,只管能否证明。科学也是这样,凡未被科学证明的事实,均被科学界划为没有科学依据,必须要等到科学圆出一个“依据”来,才在此“依据”上解说“事实”。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重要区别就在于“神秘”二字上,不论这“神秘”二字是不是具有“合理内核”,但这是事实上的重要区别。中医的式微是不是因为在这个重要区别的此消彼长中形成的呢?作为当今的学者,根据什么不敢涉足对此的探索呢?难道不是根据那本就不可靠的断论吗?曾几何时,我们证明了这断论呢?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解读传统文化,至少不是客观地解读经典,是否会失去经旨呢?
    仅供参考,意在全面解读,也是对钱学森教授曾说过的:“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的一种解读。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7:51:43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假如用软泥做成刃之形,它还利吗?]
人的理解的确有不同,我几乎可以认为你是在替我说理,正因为泥做的刃之形无“利”可言,所以才推断出“利”依附于形之质坚与否,舍形之坚质,“利”既不存,难道还有疑问吗?
“岂容形亡而神在?”。这也是常人极易理解的,一个人思维敏捷,滔滔宏论,神机秒算,假如这个人的形体在世界上消失了,你认为这些“神”的现象还存在吗?你不会用宗教的“魂灵”来和我理论吧?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现象,可以认为是一种扩大了的“神”,民族集体的“神”,他照样要依附中华民族群体这个“形”,没有中华民族这个“形”,它就根本不会存在!
你后面的论述,我认为跑了题,与形神的讨论无甚关系,传统文化“神秘”的概念不是“形神"辩证关系中神的概念,不在形神关系的讨论层面,不予讨论。
5
发表于 2007-5-22 07:54:21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和而为人。五行十二经脉,对应的是十二地支,是地之形,五行十天干,对应的是十指筋骨,是天出其精。十二精脉之阳,乃阴中之阳,其阴,乃阴中之阴,总体为阴,有道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身筋骨不可不查。[供阐考]
6
发表于 2007-5-22 13:43:43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人的理解的确有不同”,我想您的意思是说:对同一问题,各人的理解确有不同。但还应看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解,这样,至少可以让我们不偏执。您的“利依附于形之质坚”是可以的,是一种解读;但我的“刃之形、坚质等等,必须依附于符合利的意上”,这好像也无不可。我们的区别在于:您执于一端,我两者皆容。
    “你不会用宗教的“魂灵”来和我理论吧?”。这个问题非常之好,假如问题探讨归结于此,我将不再深入下去,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对此不理解将是不可理喻的。然而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问:为什么不能?我之所以提出另外角度的解读,正是结合了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力求在原本的土壤条件下解读中医,您认为跑题的那段,也正是对您这个问题的事先守候,且看“根据什么不敢涉足对此的探索呢?难道不是根据那本就不可靠的断论吗?曾几何时,我们证明了这断论呢?”
    至于“扩大了的“神””一段,还是“执于一端与两者皆容”的问题,并不是“解读”本身的问题。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9:51:12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有谁认为神不依附于形,形亡神还在,那我要问他,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又作了什么“最新指示”?我们大家都想再次聆听聆听。
8
发表于 2007-5-22 22:23:09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7/05/22 07:51pm 发表的内容:
有谁认为神不依附于形,形亡神还在,那我要问他,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又作了什么“最新指示”?我们大家都想再次聆听聆听。
    溪流版主,我并不是宗教信徒,您应当不会怀疑我在此探讨问题是严肃的吧。我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到一定阶段,总要过“神秘”这一关,此关不过,总在门外。
    我们所处的环境,无法对那“神秘”现象作全面确切的验证,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求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些蛛丝马迹,至少可以提醒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神秘”现象。另外,古圣是具有高尚道德的,是不会妄言的,而唯物论和科学教育我们,古人的认识是落后的,但我们从典籍和实践中所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足以使我们对此断论产生怀疑。基于此,我们就在断论之处重新审视。
    要回答您上述的问题,其实很容易,但又很难,其难在于:您是站在断论之上,我是打破断论的束缚,纠缠起来将会绕在“断论”正确与否之上。
    借用现代的某位学者的研究来说,人有“深层潜意识”,她的性质之一:聚散性。修炼者的念力、定力越高,其凝聚力越大,一般人则魂飞魄散。假如您暂时认可转世灵童之说,则不难暂时解答形神问题。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08:35:07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7/05/23 09:05am 第 1 次编辑]

[可以提醒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神秘”现象。]
神秘现象应当全面客观的审视!
那种完全属于主观臆测,完全属于唯心的、虚无缥缈的“神秘”,我坚定不移的表示否定和排斥。
譬如玉皇大帝,灶王爷,救世主之类。
除此之外,有些现象,现有的科技理论还不能解释其原理,就不能轻易地否定,随着科学的发展,终有能解释的那一天。而轻易地否定,也是不科学和反科学的态度。
而科学主义,正是正是钻这个空子,以现有的“科学验证”轻易否定某些有”实践检验基础”的理论体系。这正是科学的反动!
譬如“气功”,譬如“中医”。
〔而唯物论和科学教育我们,古人的认识是落后的,但我们从典籍和实践中所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足以使我们对此断论产生怀疑。〕
你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
“古人的认识”这个概念太宽泛,应当仔细地分析区别的对待。从一般的通常的意义来讲,古人的认识是落后的,否则,就没法解释人类文明是在进步!
但是,古人的认识决不都是“落后的”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例如孔子、荀子,墨子,老子,孙子等,他们的理论中有许多闪光的思想精华, 超越了时空的束缚,对人类有着久远的影响,到现在也不“过时”。(我曾撰文论述过)
在这个问题上,你冤枉了现代科学界。为什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签名要求恢复孔子的“道德”。为什么美军海军陆战队人手一册“孙子兵法”。现代科学界完全能容纳和认可中国古代哲人的光辉思想。
应当指出的是,肯定古人的思想精华,不等于不摈除糟粕,扬弃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你不是个“宗教信徒”,又笃信“转世灵童”,你的矛?你的盾?
遗憾的是,这类概念与我无缘。
10
发表于 2007-5-24 01:38:51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的奠基石 [原创]

    您所说的,大多数我都赞成。然而,如何保证被“否定和排斥”的,的确是子虚乌有的呢?
    “扬弃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这也非常正确,没有人会抱着已经被证实是不正确的观点。然而,这扬弃之前的判断,如何保证是正确的呢?
    人类现在唯一可用的检验方法就是实践,而人类的实践却又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有人类总体的有限,也有群体的有限,也有个体条件的有限。
    人类无不由感知得出假设,再对假设通过实践验证其适用范围,再由个人或某群体认为实践范围足够,而加以提升为理论,或者形成一种文化。例如牛顿力学;例如宗教。
    科学的初始,是对世界的机械系统的感知,至今,科学的感知没有离开物质观,其实践也仅于此。
    中国古人是利用了所有能够利用的感知,其实践包括了物质的和意识的。
    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实践决定“扬弃”,但不应以自己的不实践决定“扬弃”。对不实践的,人还可以采用“不扬不弃”,“此处扬,彼处弃”,“假设扬,再假设弃”等等,尤其是对人类社会长期存在过的文化。
    上述即是我的思维脉络,所以,不必是宗教信徒,也可借用宗教实践。应该不矛盾吧。
    至于形神依附的问题,至此已成为认识论的方法论问题,我不再深入。
    ----------------------------------------------------------------------
    下面就摆脱依附的问题,仅探讨形神合一的问题。
    既然有形神合一,就应有形神不合一的情况,这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健康的状况是形神合一的,而生病时形神也应是合一的呀,否则就无法诊断其病了,只有在显意识有意掩盖时,才有部分形神不合一的状况,但那也是有限的,在那显意识不到之处,还是能显现其神“形”的。
    在眼光散乱时,可以看出其“神不守舍”,这也是形神合一的,刀刃钝了则不利、蜡烛不纯则火光有异,这些都是形神合一的,难道形神不合一,仅仅是指显意识有意掩盖时的有限的表现吗?或者不单单是显意识会掩盖,还有所谓下意识等等。它将如何应用呢?
    中医诊断是不是意在此处呢?好像也可以这样认识。
    假如出于这样的认识,那么望闻问切一致,则无所掩盖,辩证明确;若不一致,则谁在掩盖,为何掩盖,那一个“神态”是无法掩盖的,辩证也可逐步明确。是不是这样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19:04 , Processed in 0.0525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