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切脉辨证及医法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1 23:5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天人相应因人因时辨证.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五运六气等变化规律是天地宇宙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医医病之根本法则。可见中医是一门最为客观的自然科学。而正确认识这门科学不仅要从书本上(理论上)掌握,还顺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准确的观察分析事物变化的能力,因此中医又是一门最为基本的社会科学。
  认识并掌握中医这一辨证的自然科学理论,具备了正确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还需要掌握中医查病的基本功——切脉。中医医病的特点是标本兼治、以本为主,内外同治,以内为主;中医断病四诊望、闻、问、切,相互关联、内外照相。望形色、闻声息、问环境习惯,皆以观察外显之现象为主。而查内部(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盛衰、虚实、寒热等)现象则需以切脉为主。望闻问三诊诊病之现象,而切脉才是诊病内部之根本,才是医生下药制方的决断依据。当然也要综合望、闻、问三诊,但中医的特点是以内治为主,因此准确的掌握切脉尤其重要。
  要掌握切脉这一中医基本功,除从书本上(理论上)认识种种脉象以及主病外,重要的是通过临床实践领悟其中奥妙才能达到见微识著指终而了然在胸,指下定乾坤。否则易被外部现象所惑,或以区部之现象充为整体之现象,或只医区部之疾而与整体不符。掌握了切脉才能洞察人体脏腑之消长盛衰因郁因邪种种病因,才能制定出确切的医病方略,对症用药达到标本兼治、治病为主之目的。总之只问病不切脉而下药是庸医,不解切脉认为切脉是江湖手法做样子是无知。掌握了切脉查里,综合三诊查外,才能做出整体的全面的而不是区部的片面的正确诊断。
  切脉之要,需明正邪、表里、虚实、盛衰,当审胃、神、根、三要。近代大医学家张锡纯以三部总看,配合诊尺部以侯肾,诊脉之根;注重浮沉二侯,以有力无力审脉之神;认为五行之中,土参四行,六部脉应显胃气,和缓为贵,确是切脉之精要。但如能细研三部九候、分部主病、兼脉主病或更显精通。愿吾辈同行精钻细研自能临证如疱丁解牛清晰透明病症,有的放夭用药,何虑病疾不除。
  四诊既明,八纲当辨。八纲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而八纲六证之要在太极易理,阴阳互根,阴平阳秘,阴消阳长,阴阳易变。临床由表及里、里蓄外发、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上虚下实、实久致虚、阴盛格阳等变化皆不外其理。 
  四诊八纲诊断确的,医病八法当明。八法者汗、和、下、吐、消、清、温、补。因病施法,对症用药。而自以为八法之中应以通和为要。致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可括,总由邪之所凑脏腑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不得通和,变生出种种疾患。或以汗、下、消、吐、清之法祛邪而通和气血脏腑,或以温补不足使脏腑气血运行旺盛而使通和。通和之法当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此方没,乳,当归,丹参四味,平和之中功效甚大,临证用药或与鸡血滕、蜈蚣、三七、元胡、三棱、莪术相配以强其效;或与参、芪相配气血同理,或与二花、公英相配活血祛毒消肿疗疮;或与白芥子、石昌蒲、胆星、半夏相配痰血同治;或与连翘、桂枝、桑枝、牛膝、川断、杜仲相配,以治上下肢腰部之瘀痛麻木,如此等等,可广泛运用于因瘀。脏腑气血不通之疾。诚然仅此一法不能万能与所有疾病,但在临床上确是功效莫大,同和不妨一试,以推进中医之事业。
以上是自学中医点滴感悟,难以全窥我中华医学之博大精深,只望能对其有所补益,不妥之处望同行老师斧正。
                                   地址;山西河津广济堂诊所  张碧成医师
2
发表于 2005-4-22 15:32: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切脉辨证及医法感悟

真是好文章啊!佩服!
3
发表于 2005-4-23 23:48: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切脉辨证及医法感悟

不得哦,如此照本宣科,也是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04:30 , Processed in 0.1009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