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 12: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
    长久以来,脉象学说作为中医的象征成为最“玄妙”的中医理论学说。《内经》云:“望而知之谓之巧。”我仅运用自己有限所学从力学观点试论其形成,和我对个别问题的认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解剖基础:桡动脉的解剖结构:桡动脉自肱动脉发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在前臂上部被肱桡肌掩盖,在前臂下部下行于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这处也是中医主要的摸脉点。
桡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近端埋在肌肉之间而远端从桡腕关节处绕桡骨茎突至手背,再从第一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面。只有在腕部位置浅表,覆盖的是皮下组织。把血管看作一根有弹性的管道,它的两边被肌肉环周固定,示意图如下。
   
    当血液在心脏的作用下充盈到血管中时,由于血管两端被“套死”只能在血管中间产生跳动。我们知道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因为心脏收缩,用很大的力量将血液推入血管,使得动脉充盈扩张而产生的。之后,桡动脉回在整段产生紧张力,动脉血管收缩将血液推行,维持血压,即舒张压。此时,血管的紧张力下降,重新回到肌腱的“缝隙”中,脉管冲击消失。
    作为一个传导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动力装置和传导装置。通过对系统的受力分析,可以找到脉搏反映出的更多内容。
对没有切脉情况下的桡动脉受力分析:
当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时,脉管壁受到垂直向外的作用力F1,产生弹性形变。之后脉管在弹力作用下回缩,血液受到指向血管中心的垂直作用力F2,这时血液会在作用点处向两边流动,但由于桡动脉中这一段血液后的血液以很大的速度向前涌动,导致血液像一个方向流动


   
(静脉会在静脉瓣的作用下保证血流方向)。对切脉情况下的桡动脉受力分析:
    首先要明确:我们感受到的力是血管中的血液、血管本身和其上的组织在心脏的动力总用下共同产生的对手指的反作用力。
    当手指又一个持续的作用力F3作用在血管壁上时,血管和其上的组织将产生局部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力F4(为了看清,我将作用点移开了一些)。这样F1、F3、F4的合力向上的力F5便成为了我们所感受到的力。但F5只是我们感到的血管向上“涌起”的力。与它有关的因素是:

   

    心脏的动力,血液的充盈、体现在F1上;周围组织的力学特性;体现在F4上;以及医生用不同手法选用的力F3).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不难看出脉搏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心脏的跳动而已。
我认为脉象至少可以反映以下几个问题:
    1脉搏次数反映心脏的跳动节律是否正常。这点不需要太多解释。脉搏的节律本身就是心脏的基本节律,通过计算每分钟的脉搏数或者根据“一息…..至”的原则可以得知心脏跳动偏快还是偏慢。
    2脉体的纵向长度即“粗细”更多地说明人体肌肉的活动情况而不是体内的血液充足情况。脉管的宽度是由流动在其中的血液量多少决定的,一定容积的脉管内容纳的血液越多自然把脉管撑得越宽,反之亦然。但这只是脉管宽度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为人体内血液的量除在严重丢失时大量减少外,一般不会变化到脉体宽度变化的程度。所以,中医所说的“细脉”主“血虚”虽有道理,但本质并不是说明“细脉”和血少的联系。通过上面的力学分析,我认为脉体宽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脉管和周围组织的弹性力学特性决定的,这些组织的收缩力越大,脉体越细。所以瘦人的脉象比胖人普遍要宽,同时因为周围组织厚度不同,胖人的脉象更“无力”些。但这些是生理差异,不一定很明显。最主要的是在某些疾病时,病人的周围组织和脉管的收缩力过大,同样使脉象变细。血虚病人出现手足麻木、关节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瞬动,必然导致肌肉组织紧张兴过高出现细脉。所以,细脉的出现大多说明人体肌肉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调节系统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西医用药提供指导。
     3   寸、关、尺确实能反映人体内不同脏腑特别是分泌器官的活动情况。从桡动脉的解剖结构看,寸脉周围肌肉组织的厚度比关脉和尺脉周围肌肉组织要薄得多,影响其脉象的因素主要是骨骼的力学特性,其次是肌肉、肌腱、皮下组织的影响。因为“骨骼”的影响不能在短期内改变,所以寸脉的变化大都反映不出长期疾病的变化,反而可以突出软组织的力学变化,所以寸脉主要体现对机体损坏不严重的病变情况。或者真正病入膏肓很长时间,才能在寸脉出现严重改变。
影响迟脉脉象的因素有肌肉、皮下软组织等,而且并不像寸脉一样有突出的影响因素,所以迟脉的信息是最复杂也最有整体性的,能最集中地反映最近一段时期内内部器官、脏腑对肌肉等组织的充养情况,而人体肌肉组织和内部脏腑的充养情况必然能反映人体的免疫和抵抗能力。因此,尺脉作为“根”在脉象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很有道理的。但因为它反映的内容太多,很难明确信息的具体含义,所以中医学把“迟脉”放在“肾”和“命门”这两个最重要也最模糊,最具整体性的脏器上了。
    4   滑、弦等脉形变化反映了人体水液的代谢情况。当体内水液出现变化时,整个血管系统中的水液含量会出现变化,与弱脉相比,滑、弦等变化反映了脉管内水液的充盈情况。当然这种变化不一定很明显,但长期的时间让中医理论找到了一些至少有效的规律来运用。比如出现滑脉,人体产生“痰”“水肿”等病变时,从中医来讲是水液积滞,但从现代医学来看,其实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异常,导致脉道内的液体成分变化。这变把中医的“水饮”部分归结到了现代医学“水液代谢失常”中,并将其与中医的脉象两系起来了。
    以上这些没有考虑医生的因素F3,而脉学作为我们的古人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的结论总和,恰恰要求医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掌握好用力的方式,来契合、掌握古人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和感性认识的规律。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医学生应该注意的。我这里只是对中医脉学谈些自己的认识,以此寻求中西结合的契合点。中医脉学自成理论,说是经验也好,说是理论也罢,但它是经历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如果有用的是经验,我们就去学习经验;如果有用的是理论,我们就去学习理论。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救死扶伤。
                 希望大家对我的说法讨论讨论,则“思过半”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郭杨志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2:0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啊,第一次在论坛上传带图的文章,比例没控制好......
3
发表于 2006-7-4 09:0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請參考一下王唯工博士"氣的樂章"一書
4
发表于 2006-7-6 15:5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文章很不错。偶把“尺脉”误为“迟脉”,属字误。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8:1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希望大家能对此发表意见,为什么如此冷场呢?中医现代化如果不从这种地方入手,再走20年也恐怕难以又一村啊!
6
发表于 2006-9-20 23:4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请问:
这是您自己的文章吗?
7
发表于 2006-9-23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對於"脈的本質"還是沒掌握到
再建議看一下王唯工博士"器的樂章"一書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6年09月23日 00:18pm 时添加 -=-=-=-=-
應為"氣的樂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21:5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最近一直上课,进入中药的学习了.
这篇文章只是我的一个思想构架,具体内容知识所限没有发掘更深刻,也是遗憾啊
9
发表于 2007-4-14 16:3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脉象的力学研究试论---有我手绘的示意图

對於"脈的本質"還是沒掌握到,
再建議看一下台湾王唯工"器的樂章"一書及“寿氏心理脉学与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05:25 , Processed in 2.251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