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时代(连载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7 12: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  八  节
      《内经》与《周易》
  一、从阴阳五行说看《内经》与《周易》的关系
  《内经》与《周易》“经”的部分,几乎没有联系。这一点既好解释,又难解释。说好解释,这正是“医不源于巫”或医与巫分家的明证。这样看问题,思想有点懒。说难解释,那就是“及秦燔书,而《易》为卜筮之事,传者不绝”(《汉书•艺文志》),医书也在豁免之列。又有人说《内经》成书可能和《易》同样早,为什么同一时代的书之间这么少有共同之处?
  略读《周易》“传”的部分,就会看出它与《内经》难解难分了。此点稍后说。先看看卦名及四百五十辞中有多少与治病有关的。
  卦名中只有“蛊”被后人赋于病的意思。《周易》经无此义。彖、象、系辞、说卦等十翼中亦没有解蛊卦涉及医理的。如《说卦》云:“蛊者事也。”由此亦可见医和诊晋侯疾为蛊,却与《易》相附会,其事可疑。
  卦辞中与医学有关者,可能仅有复卦。
  “复、享、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此段卦辞不仅提到“疾”,而且有“七日来复”之说。然非医家解《易》,对“出入无疾”不一定作“一路健康”讲。至于“七日来复”,因紧接“反复其道”,故本义应是说往某地去,来回走了七天。但晋以后医家解此便象解《伤寒论》七日传经那样说了,这是有根源的。《彖辞》解复卦说:“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此处“疾”仍未明确指疾病。晋人王弼注此句说:“疾犹病也。”竟毫无疑问。《彖辞》接着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把“朋”说成“阳”,他注前八个字就说:“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真与《内经》、《伤寒》有关说法一样。孔颖达疏中更说“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又引纬书,完全是东汉人思想。最后三字是“天行也”。“天行”后来也渗入医理。孔疏以为:“天之阳气绝灭以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伤寒论》“发于阳者七日愈”只能说本于此。显然,复卦传于医学发生关系不早于汉。举这一卦即可见《周易》思想如何渗入医经。此条将卦辞、彖辞同解比较方便,以下不遵此例。
  其余卦辞只有“井,改邑不改井”可勉强说是注意饮水卫生。
  爻辞中涉及医者如下:
  “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
  “豫:六五,贞疾恒不死。”
  “噬嗑: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咎,无咎。”
  “无妄: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咸: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咎。
     九五,咸其脢,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按:以上六“咸”字均宜解作“损伤。”)
  “遁: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明夷: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损: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
  “井:初六,井泥不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
     六四,井甃无咎。
     九五,井冽寒泉,食。”
  “渐: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归妹: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
  (按:此条以天文内容为主,“疾”不做病讲或更妥,摘此存疑。)
     九二,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兑: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按:此句解作交易时付货币较快更合理。“介”通“贝”,是当时的贝壳类货币。摘此存疑。)
  “小过: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以上共二十七条,其余或有识不及者,请专家赐教。这约占四百五十辞的百分之六。这样算此例不大恰当,因多有一辞可分为几种内容,但总算占比例较大。详细解释每一辞的含义,并无必要,一般医家已可看出这二十七条爻辞包括那些医学内容。试简单概括如下:
  ⑴爻辞时代占卜问病很普遍。
  ⑵当时“疾”以外伤为主。
  ⑶外伤之外,以不孕症和眼病较受重视。
  ⑷已用药物治疗,但患者是否用药也常先占卜。
  ⑸井作为水源很受重视,并力求其清洁。
  显然,爻辞中的医学很原始,完全看不出阴阳五行苗头。
  彖辞只解释卦辞和用九,象辞则兼解卦辞、用六及爻辞。彖辞中无一条论医理者。上文述及复卦彖辞时,对其与医理的关系已简要说明,此不赘。
  但是,乾坤用九的彖辞和坤卦彖辞都与《内经》有些瓜葛。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坤:(卦辞略),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以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这两段话要与《素问》对看。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如果我们把鬼臾区这段话中的阴阳、五运和天文术语剔去(“曰柔曰刚”亦见于《周易》)则它基本上与易彖辞相符。王冰注此段时,已引上述彖辞。但不善读者,不一定能知其义。要之,《素问》中这段话源于《周易》,只是把它阴阳五行化了。《内经》全文中无直接引卦辞、爻辞语者。现代《易》学家多认为这是《易》成文最早的部分,时期约在春秋末。彖辞以下则多系战国至汉人解《易》之言,其中彖辞又较早,彖辞中绝不见阴阳五行字样,它说理只用刚柔。唯顺天地四时的思想较多。可知这时《易》中尚极少有哲学的阴阳概念。象辞中开始刚柔与阴阳并用,阴阳字样仍远比刚柔等为少,五行概念则绝无。故象辞成文时代阴阳刚刚被赋于哲学含义。又象辞文字虽多,哲理甚浅,今不再论。读者若有机会学《易》,则知我言不妄。
  自《易•系辞》始,阴阳说渐渐充斥。如: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谓之神。”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也。”
  “乾,阳物也。坤,阳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以上见《易•系辞》。全无五行味道。但阴阳之道的位置很高,它是乾坤、刚柔、天地、日月、奇偶的抽象概括。
  “圣人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阴阳而立卦。”
  “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故曰致复乎神。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说”字意应为“收”?前人多解作“悦”)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乾为天……为金。坤为地……震为雷……巽为木,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以上见《易•说卦》至此八卦开始配八方、四季、天、地、雷、木、水、火、山、泽。
  最后两段引文仅摘其要,实则每卦均相配很多东西,这是八卦归类法。这一套归类不能说由五行归类而来,但五行已囊括于八卦归类之中。八卦归类源于《易经》开始的(阴阳)相对思想。五行归类原不可能两两相对。这种都具有长久历史的思想至此需要统一了,统一两者相当困难。这件工作是汉儒(据近人考约系汉宣帝时人)做的。否则以阴阳化的五行说为基础的《内经》中便不能容下八卦归类。八卦系统(六十四卦的前身和一种归宿)是怎样与五行系统相统一的呢?下面把董仲舒的五行相生系统和《说卦》系统的五行配五方列一表:


  这虽有两卦(震,兑)未言其属性,但东为木,南为火,西为金,北为水,在这一点上,五行与八卦已相一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易注》,云:“‘震六二,震来厉’干宝曰,六二木爻,震之身也。”
  则震之为木可知。《火珠林》载《八卦六位图》云:
  乾,属金。坤,属土。震,属木。巽,属木。坎,属水。离,属火。艮,属土。兑,属金。
  至是而八卦即是五行了。八卦虽有八个,但以乾、兑合为金,坤、艮合为土,震、巽合为木,也只算是五个了。现在根据以上诸说,总绘一图,以见它们合为一家的情况及其终始的顺序:


  看了这个图,我们可以知道《说卦传》上的八卦方位和五行相生说竟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是:
  1、在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为次。
  2、在方位上,以东、南、中、西、北为次。
  这种易学把八卦迁就五行到如此地步,一定要在五行学说极昌盛的时候才发生。《说卦》既出于汉宣帝时,恐怕就是汉宣帝时人所作的吧?
  上文自《春秋繁露》与《说卦》传比较表开始照用了顾颉刚编《古史辨》五,489至490页原文。顾氏整理的八卦实则“文王八卦方位”图,可见于《类经图翼》卷一“医易”,其图如下: 


  上图只有震为水与顾氏说不同,顾氏说为是。笔者以为,《说卦》传的这段话出于西汉理由是充分的,并且应出现于相生说完成之后。
  虽然如此,《内经》中直接用八卦的内容并不多。一见于《灵枢•九宫八风第十七》,也不是完全以八卦说,但八卦排列方法与上同。又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天门地户说。
  《内经》与《易》只言碎语相同处尚多,不宜引以为据。下面再引《说卦》文二段,略示《易传》亦有谈医理较细处。
  “巽为木……其为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
  “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
  “乾为首,坤为股,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这种生理病理演绎也很接近今《内经》之说了。
  本节开头已说明,《易》本来是卜筮书,不是儒家经典,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饶了它。不料汉兴之后,它很快变了本相归入儒家书,再进一步居于六经之首。究其实质,则因为汉儒可借《周易》文字古奥的“方便”,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就汉儒对《易》的具体解释而言,大多穿凿,但他们据以发挥的微言大义却使《易》的思想发扬光大。汉人探讨社会进化、生命发生、四时递变、宇宙起源等重大问题时,多据阴阳五行化的《易》为说。当然,其思想本质是唯心的,这并不奇怪,也不应全盘否定。正如恩格斯说:“在古希腊人和我们之间存在着两千年的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问题决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形式中剥取那些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成果。而这是如何的困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527--528页)这种精辟的见解同样适用于《内经》时代。以《易》的研究而论,自汉代起就有两大派。一派重象数,一派重义理。哪一家是唯物的呢?都不是。而这些象数或义理之说同样被各时代的医家接受。古代大多解医经——特别是《内经》的书也均把象数之说奉为最高哲学。
  科学史研究从来都是以当代的认识水平衡量古人、分析之、叙述之。《易》也是这样,唯物辩证法传入中国之前,谁会用这种观点解《易》呢?《内经》因与阴阳说关系密切,情况亦如此。虽术语不同,古人阐发阴阳说的辩证思想是很多见的,但能够贯彻唯物辩证于始终的,则未闻。故终于走到唯心主义方面去。古代《内经》研究确以张介宾为最高峰。他之所以成就大,除肯用功外,主要是因为他对古代学术比较熟悉。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上面所说难免唯心倾向,二是对《内经》及有关学术不全能用发展、演变的思想去认识。
  当代人应尽量克服古人的局限性。以《易》而言,明季传入欧洲时,莱布尼兹看到六十四卦图,说其中有二进位制原理。但这不等于卦象的作者已认识到并自觉应用这种原理,否则计算机早该两千年前由中国人发明了。近来有很多人哄传遗传基因理论cAMP--cGMP调节原理的发现,也是受阴阳说启发,这实在是本末到置。科学家发现上述原理后与古代的阴阳说相联系,绝不等于说他们受此思想指导方有此成就,更不等于说用古代阴阳说即足以阐述他们的新理论。科学提倡继承,更提倡创新,倘一切新理论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都有而且全,我们便只需坐吃老本就够了。故《内经时代》把《内经》放到产生它的社会条件中,用现代的认识水平对它进行评价,否则便难免盲目否定,也难免盲目崇拜。当前这两种倾向都有,读者以为以何种倾向为主呢?原因何在呢?下面探讨一下最费力的三阴三阳问题。
  二、关于三阴三阳
  中医家对三阴三阳这几个字是再熟悉不过了。即或不读《内经》的人,只要看过入门书,都会知道“六经辩证”是中医临床的第一理论。然而,六经就是三阴三阳吗?三阴三阳是指经——“经脉”吗?遍查《伤寒论》条文未见一处在阴阳后面写经或脉字的。就讲外感病而言三阴三阳明显指经脉,在《素31》中确无可怀疑。人们多知道《伤寒论》与《素31》关系最密切,仲景的三阴三阳似乎应是有经脉的意思。不过要是再问何以仲景不分六阴六阳以应十二经?何以十二经脉之外还有脉并且也分阴阳而仲景不采?便很难说清了。人们可以说,阴阳之道推之可千、可万,然其要一也。这仍然不能说明为什么《内经》、《伤寒论》中讲阴阳时推到三阴三阳为止。古人也知道解此问题必须求之于《易》,可是总没有人说清楚《内经》到底是怎样把“一阴一阳谓之道”变作三阴三阳而成为极重要的中医术语的。先看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说法。
  这套术语在《内经》中最先出现于《素6》。黄帝的问题与我提出的问题一样:“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何故也?”歧伯的答话不讲经脉分布处均是搪塞,直讲经脉则答非所问。张景岳之医理可谓精深,岂知他也不能正面回答这一问题。《类经•会通类》“阴阳五行”中抄下这段话,没作任何说明。接着照抄大量经文,毫无心得。《类经附翼•医易义》大讲《易理》,仍说不清三阴三阳。看来回答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我们用张介宾的话说:“六经者三阴三阳也”来回答今日的学生,必不能使人坚信无疑。是先有六经而后才有三阴三阳呢?还是先有三阴三阳而后才有六经?三阴三阳只就《内经》解《内经》说不通。
  近来研究《内经》颇认真的一位哲学家这样概括关于三阴三阳的看法:
  “对于三阴三阳的具体解释,历来诸家各有不同,就是《内经》本身前后也有差异。(对于这些差异,我们在这里不予讨论。)但是它们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把世界上的运动看作是沿一定次序行进的循环圈(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其中一半属阴,一半附阳。而无论是阴还是阳,都是一个由初升到极盛,到衰转的过程,并且在阴中就包含着阳的因素,在阳中又包含着阴的成分。这个循环圈既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和次序,同时又反映着事物和现象在阴阳属性上的分布情况。《内经》认为人体十二正经就是按手足三阴三阳的顺序循行并分布于周身。三阴三阳的理论贯串着阴阳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对阴阳两方面进行了数量上和等级上的分析,其中包含着一些合理成分,今天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启发意义。不过它把阴阳固定地分为三阴三阳,对三阴三阳的性质和次序又进行死板的规定,这就带有了局限性和狭隘性。”(刘长林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方法》64页)
  对这种解释不知读者作何想,原作者本人也不大满意却可以看得出来。引文指出,《内经》本身对三阴三阳的解释也有差异。先看看《内经》本身的差异是有好处的。基于《素79》有明确的三阴三阳依次排队,就以它为标准进行比较:(“见三阴三阳表”)
        三 阴 三 阳 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内经》的三阴三阳概念多方引伸,非常混乱。经络学说中,十二正经配三阴三阳,再与五脏六腑相配已完全固定,但对何以这样配仍无统一的说明。我想那根据在脏属阴腑属阳一句,但经强学说各篇虽提此句,而有些说法颇矛盾。如果我们再问三阴三阳毕竟据何而分?还只有运气说中有两处一致的说法:“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66)。然则此说亦不足以统帅以上各篇。我以为《内经》运用三阴三阳说不很成功。引进这些术语或概念,原意在使经络学说(也仅限于十二正经)系统化、规范化、实际上无益于说理。讲经络的三阴三阳和讲热病的三阴三阳自相矛盾。三阴三阳说运用得比较好,要到《伤寒论》中,那是又一次质的飞跃,与《内经》的三阴三阳已有较大距离,与三阴三阳的出处概念倒更接近一些。
  三阴三阳并非《内经》独家使用,有必要看看别的书怎么说,以便追溯它的原始含义,看《内经》是积极地发挥了这种思想,还是把这种思想公式化、机械化了。
  粗查《史记•天官书》,讲月行九道时出现了下述与三阴三阳相类的名词:
  阴间  阴星  太阴
  阳间  阳星  太阳
  (按:今中华书局1973年本此段标点可能有误,文字亦可能有错讹,读者可查看原文。)
  《史记》月行九道的记载满带占星家气味,但含义是讲阴阳盛衰演变还可以看出。上六个名词是文中依次出现的。它处虽亦偶见太阳、太阴个别名词及讲阴阳盛衰者,均不如此处完整。
  《汉书•律历志》则分阴阳为太少配四方、四时,依次摘如下:
  “太阴者,北方……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太阳者,南方……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
  “少阴者,西方……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
  “少阳者,东方……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中央者,阴阳之内……于时为四季。”
  这处配法既讲四时阴阳盛衰,又符合四季、五行生克规律,虽只分太少仍可能更为晚出或又是一家言。
  那么,这种按阴阳配四方(一加中央便是五行味了)、四季的来路可找到哪里去,我看这是八卦配八方、四季的简化,其说应在八卦变为五行之前。请看《周易•说卦》中有关的一段如下:
  “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
      兑,正秋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
  这里叙述方位的顺序与《汉书》不同,四方与四季也未配全。不过,这离《汉书》的配法也只差一步了。试问,四卦与阴阳有何关系呢?有的。《周易》本身就是把八卦分为阴阳的。《周易•系辞下》讲八卦时就设问:“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答案是:“阳卦奇,阳卦耦。”简单说,八卦中凡卦象中有二阴爻(--)者称阳卦,反之称阴卦,乾坤两卦是纯阳纯阴。其余六卦中,震的卦象为??,故属阳。同理,离??属阴,兑??属阴,坎??属阳。这样也就可以把上摘《说卦》的配法改为:
  (阳)震,东方也
  (阴)离,南方也
  (阴)兑,正秋也
  (阳)坎,北方也
  显然,这种推演与《汉书》仍不一致。一是南方、北方的阴阳属性恰与《汉书》相反。二是阴阳还不分太少。与《内经》的三阴三阳相距列更远一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从《周易》中找出三阴三阳的原始说法。
  如前所说,《周易》中直用阴阳来说《易》理是较晚的,更没有直称太阴、太阳等三阴三阳的地方。早期说理均用刚柔、牝壮、乾坤、男女为言。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请看《说卦》中一段文字: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我们把上文中的男代以阳,女代以阴,则可简示如下:
  震--长阳
  巽--长阴
  坎--中阳
  离--中阴
  艮--少阳
  兑--少阴
  《说卦》讲八卦排列顺序之一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火相薄,水火不相射。”一般图示如下:
  


  乾坤两卦很重要,但它只是定位的标准点。用较通俗的现代话说,在阴阳转化过程中,绝对的阳或阴只能是瞬间。我们把它们去掉,再把其余六卦依次代以三阴三阳,则上图可改为:



  这个一半属阳,一半属阴的圈子,已基本上具备了三阴三阳的名称和含义。如果用阴阳(女男)思想来看,就是一个阴阳循环的圈子,乾和坤(绝对的阳和绝对的阴)只是这个圈子中的两个点。不管从哪一点开始,也不管怎样循环,都是逐渐由阴至阳,再由阳至阴的无限循环。三阴三阳就是阴阳递变的六个阶段。如果要排一二三,从坤开始,逆时针转就是:
  一   二   三
  长阳  少阳  中阳
  长阴  少阴  中阴
  三阴三阳这样排队,大约更符合原顺序。
  现在,这个名称中,只需长阳改为太阳,长阴改为太阴,中阳改为阳明,中阴改为厥阴,便与《内经》的三阴三阳名称一致了。唯排列的次序则与《素79》不同。但和《伤寒论》排列的顺序完全相同。从同一点出发,顺时针依次排队,仍与《素79》不全同。同样的推演法用于“文王八卦图”与《素79》仍不全同,不再示范。  到此为止,三阴三阳的来历是否说得很圆满了呢?我自己觉得空白区还较多,但比所知的有关说法稍有进步。如果已有今古学者先获我心,那是所见略同,亦足资说明本节解法不是完全凭空瞎说。若有高明者赐教,则由衷感谢。
  总之,古今名医皆信医理不可完全脱离《易》理,然欲深究两家的关系渊源,则颇难。浅见以为中医哲理约来自古代哲学的三大流派,一为五行学派,这一派寻根溯源较容易。二为道家阴阳派,他们谈成败倚伏、消长平衡,以平为期,不进行复杂的推演,追本寻流也较容易。三为后起的《周易》阴阳派(即儒家阴阳派)。此派较强调变化的根源及规律。复杂的逻辑推演应用甚多,早期不与五行相杂。探讨《内经》与《易》的关系最困难。战国末期,前两大派首先合流,使问题变复杂了一些,但合流后仍以五行为主。完全机械的五行相克吸收了辩证思想。约西汉前半期,五行相生说完成。《易》阴阳说与五行说渐混杂而求统一。阴阳五行之哲学告终。随之,“天人相应”观念使这种合流的思想逐步走向反面。这种合流及其对《内经》的影响已在第四、五两节中交待了,其中也稍涉及了一些关于《易》的内容。本节集全力论《内经》与《易》,篇幅有限,学力不足,难再深入。总之,两汉时期三大哲学流派互相吸收,互相渗透,学说变得更复杂。下一节再专门谈一下道家、道教和《内经》的关系。
  “太阴者,北方……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太阳者,南方……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
  “少阴者,西方……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
  “少阳者,东方……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中央者,阴阳之内……于时为四季。”
  这处配法既讲四时阴阳盛衰,又符合四季、五行生克规律,虽只分太少仍可能更为晚出或又是一家言。
  那么,这种按阴阳配四方(一加中央便是五行味了)、四季的来路可找到哪里去,我看这是八卦配八方、四季的简化,其说应在八卦变为五行之前。请看《周易•说卦》中有关的一段如下:
  “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
      兑,正秋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
  这里叙述方位的顺序与《汉书》不同,四方与四季也未配全。不过,这离《汉书》的配法也只差一步了。试问,四卦与阴阳有何关系呢?有的。《周易》本身就是把八卦分为阴阳的。《周易•系辞下》讲八卦时就设问:“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答案是:“阳卦奇,阳卦耦。”简单说,八卦中凡卦象中有二阴爻(--)者称阳卦,反之称阴卦,乾坤两卦是纯阳纯阴。其余六卦中,震的卦象为??,故属阳。同理,离??属阴,兑??属阴,坎??属阳。这样也就可以把上摘《说卦》的配法改为:
  (阳)震,东方也
  (阴)离,南方也
  (阴)兑,正秋也
  (阳)坎,北方也
  显然,这种推演与《汉书》仍不一致。一是南方、北方的阴阳属性恰与《汉书》相反。二是阴阳还不分太少。与《内经》的三阴三阳相距列更远一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从《周易》中找出三阴三阳的原始说法。
  如前所说,《周易》中直用阴阳来说《易》理是较晚的,更没有直称太阴、太阳等三阴三阳的地方。早期说理均用刚柔、牝壮、乾坤、男女为言。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请看《说卦》中一段文字: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我们把上文中的男代以阳,女代以阴,则可简示如下:
  震--长阳
  巽--长阴
  坎--中阳
  离--中阴
  艮--少阳
  兑--少阴
  《说卦》讲八卦排列顺序之一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火相薄,水火不相射。”一般图示如下:
  


  乾坤两卦很重要,但它只是定位的标准点。用较通俗的现代话说,在阴阳转化过程中,绝对的阳或阴只能是瞬间。我们把它们去掉,再把其余六卦依次代以三阴三阳,则上图可改为:



  这个一半属阳,一半属阴的圈子,已基本上具备了三阴三阳的名称和含义。如果用阴阳(女男)思想来看,就是一个阴阳循环的圈子,乾和坤(绝对的阳和绝对的阴)只是这个圈子中的两个点。不管从哪一点开始,也不管怎样循环,都是逐渐由阴至阳,再由阳至阴的无限循环。三阴三阳就是阴阳递变的六个阶段。如果要排一二三,从坤开始,逆时针转就是:
  一   二   三
  长阳  少阳  中阳
  长阴  少阴  中阴
  三阴三阳这样排队,大约更符合原顺序。
  现在,这个名称中,只需长阳改为太阳,长阴改为太阴,中阳改为阳明,中阴改为厥阴,便与《内经》的三阴三阳名称一致了。唯排列的次序则与《素79》不同。但和《伤寒论》排列的顺序完全相同。从同一点出发,顺时针依次排队,仍与《素79》不全同。同样的推演法用于“文王八卦图”与《素79》仍不全同,不再示范。  到此为止,三阴三阳的来历是否说得很圆满了呢?我自己觉得空白区还较多,但比所知的有关说法稍有进步。如果已有今古学者先获我心,那是所见略同,亦足资说明本节解法不是完全凭空瞎说。若有高明者赐教,则由衷感谢。
  总之,古今名医皆信医理不可完全脱离《易》理,然欲深究两家的关系渊源,则颇难。浅见以为中医哲理约来自古代哲学的三大流派,一为五行学派,这一派寻根溯源较容易。二为道家阴阳派,他们谈成败倚伏、消长平衡,以平为期,不进行复杂的推演,追本寻流也较容易。三为后起的《周易》阴阳派(即儒家阴阳派)。此派较强调变化的根源及规律。复杂的逻辑推演应用甚多,早期不与五行相杂。探讨《内经》与《易》的关系最困难。战国末期,前两大派首先合流,使问题变复杂了一些,但合流后仍以五行为主。完全机械的五行相克吸收了辩证思想。约西汉前半期,五行相生说完成。《易》阴阳说与五行说渐混杂而求统一。阴阳五行之哲学告终。随之,“天人相应”观念使这种合流的思想逐步走向反面。这种合流及其对《内经》的影响已在第四、五两节中交待了,其中也稍涉及了一些关于《易》的内容。本节集全力论《内经》与《易》,篇幅有限,学力不足,难再深入。总之,两汉时期三大哲学流派互相吸收,互相渗透,学说变得更复杂。下一节再专门谈一下道家、道教和《内经》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07:20 , Processed in 0.0509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