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时代(连载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 13:0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  九  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
  道家和道教并非完全一脉相承。近来有关专家甚至说道教与儒家、阴阳家关系更密切,再追溯道教源于原始的巫教。然而,道教既不尊孔丘为天师,也不说邹衍是道尊,一定要把老子抬出来奉为教主,其余墨、法、名各家的创始人更不考虑。这一点,说明老庄思想总是使道教更感兴趣。哲学史界最聚讼纷纭的古代哲学问题是《道德经》及其作者。本节把道家、道教和《内经》一起说,有难处。所以先说明两点。
  1.本节不是专门研究道家和道教,而是看它们与《内经》有何关系。分析问题主要从《内经》出发,与《内经》基本无关的内容不谈。
  2.专家们对老子其书、其人看法分歧很大,但是,对汉初尚黄老这一点,看法却是大体一致的。这是《内经》时代的重要思想背景之一。本节先从这个较公认的出发点说起。
  一、道家思想和《内经》体系
  道家在西汉前半期明显受统治者提倡的事实,只需听司马迁父子怎样说就够了。太史公自序述六家指要,道家殿后。若审其意,则唯有对道家有褒无贬,完全是集众家之长,无美不备。原话如下: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看来所谓汉初尚黄老的实质竟是在道家的旗帜下来了一番诸子百家学术大汇合。道家在春秋战国原不如其它五家显贵,那时最为统治者重视的依次是儒、法、墨、名、阴阳。真正促成大一统的乃是法家。法家讲人定胜天,和道家正相反。岂知“法家严而少恩”,严刑苛法使秦王朝迅速崩溃。反者道之动。道家由隐而显是汉初政治的需要,也是事物发展规律。不过,其余诸家并不甘寂寞,儒家尤其跃跃欲试,多次与道家争锋。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场斗争持续到文帝时仍以道家占绝对优势。学术上的原因就是儒家学说的学术内容这时还太朴素、太单薄。到武帝时,董仲舒全面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彻底改造了儒家思想。这种新儒学不仅能很直接地为汉家受命于天服务,而且学术气息——用阴阳五行论证的严密程度也超过了道家。此后,儒家独尊,直至近代前都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至于法家(刑名)之学,则汉初也实际上在采用,不过口号喊得不响罢了。
  以上是汉初道家的地位及其与儒、法、阴阳各家的关系简介。道家盛行了一百年左右,此后的地位也仅次于儒。在这种社会思想背景下出现的各种学术著作必然有明显的道家痕迹。
  汉以前道家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和《庄子》。到了西汉,可以说大部分子书都带有道家气息了。越是部头儿大的名著,道家味儿越浓。所以,要讲道家思想和《内经》的关系,除与《道德经》、《庄子》比较之外,亦不能完全不参考汉代有关著作。
  1.政治思想方面
  道家和儒家都崇古。儒家说越古圣人越高明;礼乐制度越完善;社会越讲仁义、讲文明。道家崇古则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按:《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内经》径直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注脚,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素1》)怎样使人返朴归真呢?老子主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五十六章)《内经》不直接讲政治,却说世风日下,“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1》)人们不能长寿,是闻见和嗜欲太多了。
  2.养生思想方面
  《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8》)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3.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四种人(神)的说法见于现《素问》第一篇末段。这种系统说法不见于道家之外。儒家的最尊称呼叫“圣人”,在《内经》中屈居三等,一等人是“真人”。后来,这个名号成为高明道士的尊称。如孙思邈被称为“孙真人”,他身兼道、医两家都可以当此尊号。下面把战国秦汉论真人、至人等较系统者摘如下。读者与《内经》对看,自能体会各家源流。
  《道德经•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也。”《老子》中还没有这种人的专门称号。
  《庄子•大宗师》:“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达生篇》:“至人潜行无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庄子•齐物论》:“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庄子》有了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对真人、至人说得最多。
  《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是故与至人居,使家忘贫,使王公简其富贵而乐卑贱,勇者丧其气,贪者消其欲。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故不言而能饮人以和,是故至道无为。”
  《淮南子•本经训》:“神明藏于无形,精神反于至真,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心条达而不以思虑。委而弗为,和而弗矜,冥性命之情,而智故不得杂焉。精泄于目,则其视明,在于耳则其听聪,留于口则其言当,集于心则其虑通。故闭四关则身无患,百节莫苑,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淮南子》着重讲真人、至人,发挥很多。
  《荀子•解薮》:“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老子、庄子是道家之宗。《淮南子》多述道家之言。荀子是儒家,故他把圣人抬到与至人平等的地位,甚至高于至人。
  4.关于恬憺虚无、持满、持虚
  恬憺虚无是“无为”思想在养生方面的引伸。持满、持虚是一种思想的两个方面,即守如“持满”,受如“持虚”。道家及《内经》多讲持满。持虚在《内经》中转变用法,意指正虚而邪易入。
  《内经》讲恬憺处,至少如下:
  “恬憺虚无”“以恬愉为务”(《素1》)
  “乐恬憺之能”(《素5》)
  “此恬憺之世”(《素13》)
  “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灵68》)
  《道德经》中的类似思想到处可见——“无为”13见,但“恬淡”仅1见于第三十一章。
至《庄子•刻意》篇则有详细发挥:
  “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按:《庄子》中“恬淡”约7见,上述引文中即4见。其余集中在《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其中既讲治人,也讲治身。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无为”思想后来也被儒家改造吸收。儒家讲处君位可以“无为”,即“君逸”“臣劳”的意思。这种思想在董仲舒那里发挥较全面,但亦可见于早期著作如:
  “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管子•乘马第五》
  “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管子•形势第二》
  《管子》一书,其杂有过于《淮南子》,故亦有道家语。
  5.关于“道”
  《内经》把阴阳、五行、四时之道说成是天地之道。道家怎么说呢?老子讲“道”说得很多、很玄。其中最简明的说法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二十五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综合这两段,是说道派生的阴阳可以统帅天地万物。  
再看《庄子》怎么说。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达生篇)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秋水篇)
  总之,早期道家还不把阴阳说成“道”,亦不取五行说。
  《庄子》中也有讨论病例的记载,文甚繁,不录。其余与《内经》精神相吻合的句段还有些,为免读者生厌,不再对举。
  谁把“道”进一步演绎与五行四时合而成为天地万物之道呢?最早发挥这种道论的是韩非。其书《解老篇》这样说:
  “道者,万物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无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位,日月得之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道与尧舜俱智,与接舆俱狂,与桀纣俱灭,与汤武俱倡。以为近乎,游于四极,以为远乎,常在吾侧,以为暗乎,其光昭昭,以为明乎,其物冥冥……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物得之以败,得之以成。”
  韩非也许比庄子的发挥更好些。如果把这里的“道”等同于阴阳,则《内经》的阴阳之道就完成了。这一飞跃是在《易传》中完成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是韩非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道家思想可以用“法自然”三字概括,老子就说过:“道法自然”。若把《内经》思想集其大要也可用“法自然”三字概括。只是随着时代和学术的演变,人们总想弄清楚自然的规律。故后来引进阴阳、五行以推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辅以“天人相应”看人怎样法自然。更借助当时的天文、地理、军事、机械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术语为说。各种迷信术数当时也被视为学问,又多谈人生的吉凶、祸福,自然要用来说理。问题日益复杂了,很需要统一。由于儒家原是显学,人才很多,他们占有的古今知识(资料)也最多,最后能把百家之说熔为一体的,只能是儒家。此后只有道家尚能以宗教形式独存,其它各家便都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部分,不能再独立存在了。这主要就学术而言。造成这种结果的政治因素,自然起着莫大的直接作用。我们不能仅从字面揣测,说“法自然”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古代唯物思想的不彻底性很容易向唯心方面转化而成为“自然法道”。真人可与天地同寿,即是明证。
  二、道教思想与《内经》思想比较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成型时期很晚。东汉顺帝(公元125~144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言》为主要经典,具备了宗教的基本要素。汉末的黄巾起义就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发起的。道教能号召一般人信奉,有两种吸引人的东西。一是讲修炼吐纳得道成仙,二是炼出黄金白银致富或炼出丹药服食。这两方面都与医学有些关系。所以道家与医家不但基本思想相通,不少术语也相同。道家演变为宗教之后在较长时期内不很得势(汉末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不放心)。到了唐代,道教一跃而与外来的佛教并列,甚至更受尊崇。唐高宗在位时(公元650—683年),把道教教主老子说成自己的祖先,给他“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命各州建道观一所。玄宗时(公元712--756年)更明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又专门设立道教学校,把《老子》、《庄子》、《列子》等奉为“真经”教授。《道藏》——道家经典的总集也在这时开始编定。这样,我们便可明白自号启玄子“弱龄慕道”的王冰,为什么能在唐代出现并采秘本,重编《内经》,一直流传至今了。现本《内经》显然把道家思想排在最前面。
  本书名为《内经时代》,不想把这一时代的下限拖至唐代。但有必要与早期道士的思想进行一下比较。《抱朴子》成书于晋代,本节引道教书至此为止。
  (一)《太平清领经》与《内经》
  现存较可靠的东汉道教书为《太平清领经》。该书约成于东汉中期,现有中华书局1979年版校本。略摘其与《内经》有关的几个方面如下:
  1.元气与神
  “夫物始于元气。”“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
  2、宇宙起源
  “天地未分,初起之时,乃无有上下日月三光。上下洞冥,洞冥无有分理。其中自有上下、左右、表里、阴阳,俱相持而不分别。”(经卷119)
  3.阳尊阴卑
  “阴阳男女者,本元气之所始起,阴阳之门户也。”
  “阳乃天也,君也。阳乃地也,臣也。”(阳尊阴卑诀138)
  4.三阴三阳
  “东方为少阳,君之始生也,故出于东方也。南方为太阳,君之盛明也。少阳为君之家,乃父母,太阳为君之身,君之位也。”“少阴为臣,臣者以义屈折,伏于太阳。”“少阳者畏少阴”,“太阳畏太阴”。(太平经合校 卷69)
  5.重火的五行说
  “天常谶格法,以南方固为君也。……火在南方为君,太阳在南方为君,四时盛夏在南方为君。五祀,灶在南方为君。五藏,心在南方为君。君者,法常衣赤,火之行也。”
  “春王当温,夏王当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太平经合校 卷69)
  6.干支配五行
  “甲,天也,王者之本位也,心星……火也。”
  “丙为火之长,最其大明者也,君之位也。”
  “甲者以寅为家,乙者以卯为家,丙者以午为家,丁者以巳为家,戊者以辰戌为家,己者以丑未为家,庚者以申为家,辛者以酉为家,壬者以子为家,癸者以亥为家。故天道者反行治也。地道者,止也。……十二支各属其处,不随十干而行也。”
  7.灸刺
  “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也。三百六十脉者,应一岁360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脏。衰盛应四时而动移。有疾则不应,度数往来失常,或结或伤,或顺或逆,故当治之。灸者,太阳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恶害也。针者,少阴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义斩伐也。治百中百,治十中十,此得天经脉谶书也。实与脉相应,则神为其驱使。治十中九失一,与阴脉相应,精为其驱使,治十中八,人道书也。人意为其使。过此而下,不可以治疾也,反或伤神。甲脉有病反治乙,名为恍惚,不知脉独伤绝。故欲乐知天道神不神,相应与不也,直置一病人前,名为脉本文。比若书经道本文也。今众贤围而议其病,或有长于上,或有长于下,三百六十脉,各有可睹,最其行事常所长,而治诀者以记之。”
  《太平清领经》之基本思想与《内经》颇同,略摘如上,不需解释。三百六十脉之说亦非道家故意立异,东汉必有持此说者。“元气”和重火的五行思想与《内经》稍异。《后汉书》说《太平清领经》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说。”可见,处同一时代的著作相同处何其多。
  (二)《关尹子》与《内经》
  《关尹子》论五行处最多。其生克顺序多与《内经》同。亦有不同处,即重火思想。把精、魄、神、魂配五行,则与《内经》仿佛。摘一段如下:
  “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唯火之为物能熔金而销之,能燔木而烧之。”
  此段只见四行,且火之用最大。后来关于精、神、魄、意、志、之说约亦与此有关。
  (三)《列子》与《内经》
  1.阴阳五行说
  “天地之道,非阴则阳”
  “昔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天瑞第一)
  《列子》为晋代伪书。其论阴阳欲以道家之说统帅之,但亦颇有发明。又与《易》说相糅和,用心良苦。后世道士不能及。《列子》之文颇类《庄子》,虽多寓言,亦可见其思想。
  2.说梦
  “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满字改为火旁)。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周穆王•第三)
  此段与《灵43》有数句一字不差,与《素17、80》的梦说亦相通。它书均不见。若《列子》说在前,则《灵43》必为晋以后成篇。
  3.五脏开窍
  “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汤问第五)
  (四)《周易参同契》与《内经》
  此书近来颇受重视,主要是其中讲的炼丹术得到西方化学史家的高度评价。中国古代学者(不仅道士)看中此书的也颇多,主要原因是全书多借《易》理说话。朱熹即曾注此书,并深得其旨趣。此书蒙过不少俗儒,误以为是儒家书。今本文字甚佳,虽不比《庄子》、《列子》之汪洋恣肆,却继承了《老子》简括、含蓄的韵味。然今日青年读起来,无异于天书。若非专门研究道教思想,尽可不读。欲读懂此书有何诀窍?略指其四点:⑴全书说理仍以阴阳五行为根本。⑵阴阳五行多借用《易》理为术语。⑶《易》理既用以说明一日、一月、一年之变化,又用以说明人体构造与生理,还用以比附丹炉烧炼之原理。故论修炼可同时讲吐纳及丹法。⑷有些道家术语往往与儒家、医家不同。
  以《内经》与《参同契》比较,可得出以下简单结论。
  ⑴《内经》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说以五行生克为主。直接用《易》理处几乎没有。间接用者不多而且不很成功,前已有专节论及。⑵《参同契》用阴阳五行,以道教化的《易》学阴阳说为主,而以五行生克为辅。其中“天人相应”说也不象《内经》那样附会太甚。故两书说理之具大略相同,而着力轻重有异。一为道家书,一为医家书,虽成于同一时代,同中有异,亦是常态。
  今试以现代语言解其一二重要段落,便可知。
  原文: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壮四卦,以为橐龠。
  释文:前七字采自《周易•系辞》。意思是说八卦中的乾坤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懂得乾坤表示一阴一阳之道,就算摸到解《易》的门户。坎离两卦限定水火的征象,阴阳推演便由此辗转不停。以上四卦二阴二阳,宇宙万物便由此而生。橐龠是皮革作的鼓风器具。《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诎,动而愈出。”意指天地间的动静变化象橐龠的鼓动呼吸。把四卦的作用比作橐龠是道家本色。
  原文: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
  释文:朔旦指每月第一日的早晨,屯是六十四卦之三,除乾坤两卦外它是第一卦。故六十卦(上段四卦已总括易理,不配日)配一月。自屯开始,昼夜各配一卦,依次排列六十卦共配三十日。
  原文:春夏居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署,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释文:此段总意思近于《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体”“外用”应是养阳,养阴之义,但说得更细,借助十二支配十二月。子月为冬至所在月,此月一阳生。此后至六月阳气隆盛,故此时养生,顺自然应养阳。此段只是讲四时阴阳变化,不必强牵卦辞。用五行说解释更方便,故最后两句不得不说四时应五行之理。亦可将十二支解作一日十二时,但主要为说明四时。《灵枢》有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之说,义同此。
  原文: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释文:这实际上是通过一幅图把《易》中的主要四卦与天干、四季、五行拉到一起,见下图:
            甲乙
           木春青
           坤(木)
      丙火          水壬
       夏日离 己  戊 坎月冬
      丁赤          黑癸
           乾(金)
           金秋白
            庚辛
  或有以别图强解此句者,均不可一通百通。
  总之,《参同契》虽用《易》语多,若全弃五行便不能言“中”。八卦可以象天地、象人体、象丹炉,六十四卦亦然。而天、人、炉不能只是外壳,变化必在其中。有中必须引进土,方好说话。《说卦》中已有八卦归类,但仍不便于配四时、五行。一部《参同契》不过是阴阳五行修炼诀。至于每段必引《易》理、卦象、爻辞解释,不但古代专家解不通,原书作者本人亦觉难。即如前面每月三十日与六十卦相配。此仅适用于360日法,即每月只能30日。自然界不是总迁就《易》,古人用《易》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是时代的限制。解释多少算多少。硬要全说清,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随心所欲、任意瞎说,不顾前后矛盾。二是繁琐引证,最后是自己说不清楚,别人听不明白。然而,它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总不差。若欲完全以哲理说科学,自今日亦曰不可。
  《参同契》的思想还是比较深邃的。由此以下均是道教的末流,谈不上什么学术了。
  (五)《抱朴子》与《内经》
  1.阴阳五行说
  “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金丹卷四)
  “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至理卷五)阴阳术即是房中术。
  “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午后以至夜半六时为死气。”(释滞卷八)
  “天地为物之大者,九圣共成《易经》,足以弥纶阴阳,不可复加也。”(释滞卷第八)下接批评五经语,文甚多。
  “子午属庚、卯酉属巳、寅申属戊、丑未属辛、辰戌属丙、己亥属丁,一言得之者宫与土也,三言得之者徵与火也……九言得之者,角与木也,若本命属土,不宜服青色药……以五行之义,木克土……金克木故也。”(仙药第十一卷)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辣多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极言第十三)
  “春向东食岁星青气,使入肝,夏服荧惑赤气,使入心,四季之月食镇星黄气,使入脾,秋食太白白气,使入肺,冬服辰星黑气,使入肾。”
  “或问不寒之道,抱朴子曰:或以立冬之日服六丙、六丁之符……或问不热之道,抱朴子曰:或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衣,嘴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
  “仙人入瘟疫秘禁法。思其身为五玉,五玉者随四时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黄、秋白、冬黑。……又思五脏之气从两目出,周身如云雾,肝青气,肺白气,脾黄气,肾黑气,心赤气。五色纷错则可与疫病者同床也。”(杂应第十五)
  “大忌不可以甲乙寅卯之岁,正月二月入东岳;不以丙丁己午之岁,四月五月入南岳;不以庚辛申酉之岁,七月八月入西岳;不以戊己之岁,四季之月入中岳;不以壬癸亥子之岁,十月十一月入北岳。”
  “天地之情状,阴阳之吉凶,茫茫乎其亦难详也,吾亦不必谓之有,又亦不敢保其无也。”
  “甲者木也,午者火也,乙亦木也,巳亦火也。火生于木故也。……他皆仿此。”(登涉第十七)
  “天下不可以经时无日,不可以一旦无火。”(外逸民第二)
  2、《抱朴子》的方药知识
  “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杂应第十五)
  “今医家通明肾气之丸,内补五络之散,骨填枸杞之煎,黄芪建中之汤,将服之者皆致肥丁。漆叶、青蓁凡弊之草,樊阿服之,得寿二百岁,而耳目聪明,犹能持针以治病。……理中四顺,可以救霍乱;款冬、紫苑可以治咳逆。萑芦、贯众之杀九虫;当归、芍药之止绞痛;蓁胶、独活之除八风;菖蒲、干姜之止痹湿;菟丝、苁蓉之补虚乏;甘遂、葶历之逐痰癖;括楼、黄连之愈消渴;荠茛、甘草之解百毒;芦如益热之护众创;麻黄、大青之主伤寒。”(至理卷五)
  方药知识仅摘此一段,与《内经》关系不大。但由此可知道士多通医术。《本经》分药物为三品,则是葛洪前之道家影响。《抱朴子》论医多贬医,惟语甚朴实。
  《抱朴子•内篇》文章说得过去,义理之鄙薄实无足取。强取其长则唯有批判五经不能尽赅道理,是玄学家的勇气。惜去儒入道则荒谬更甚。论阴阳之道《抱朴子》完全失真,而以房中采补代之,故不多摘。其余道术均系五行生克的变种。此外根本无所谓哲理。外篇又回到世俗儒学,识见甚浅,仅可嗅出玄学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12:44 , Processed in 0.0735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