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纲新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28 15: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同道:拙文“八纲新论”原来附在第十讲中上网。近有同道就此讨论较多。故在作为新标题上网,敬请批评讨论。


二:八   纲   新   论
                    ——兼论中医基本病理概念
摘要:自阴阳、六变说演变而沿用至今的八纲说,有明显不妥。只适用于外感辨证的表里,应从八纲中剔除。反之,适用于各种疾病辨证的燥湿应纳入六辨。作者认为,作为总纲的证,就是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此类概念所反应的应是基本病理性质的判断,而不应该是关于病变部位的判断。所以,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应该是寒热虚实燥湿。八纲中的阴阳,强调阴阳盛衰判断,不强调阴阳部位判断,也可视为基本病理概念,但有待斟酌。
   八纲之说可追溯至明代。其中以张介宾阴阳、六变说对后世影响最大。“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是也。”⑴六变加阴阳,即后人八纲说之张本。自近代始,八纲术语沿用至今。中医无人不知,似乎不见多大不便,更无人认识到即便改称“两纲六变”,仍有明显不妥。今试为补苴,作八纲新论。
   1、八纲补苴
   八纲之说不妥在哪里?不在阴阳两纲。因为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生命之本始,治病之根本,自内难以降多方发挥,至今未见不通处。六变则不然。
   张景岳是非常重视阴阳六变的。这确实是他的一大贡献。清代大医程国彭更提出“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 ⑵。中医能由博返约,提纲携领又深入浅出,实与《景岳全书》和《医学心悟》的普及有大关系。故本文之作完全没有贬低前人的意思。
   《景岳全书》开篇就说:“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⑶
   真的万病都不出此八者吗?显然不是。
   很多遗传病、地方病以及中医理论体系之外的病(比如外伤所致残废)都不适合用八纲辨证认识并处理。这还不是阴阳六变说的缺陷,因为在景岳时代中医还没有关于这些病的成熟理论。问题是六变说漏掉了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重要理论,却纳入了不宜纳入的概念。
   我认为,至少应该在六变中加入另外一对辨证概念而形成八变。
   这对概念就是燥湿。
   这样,六变成为八变,八纲应改为十纲。
   读者可能认为拙论是多此一举。我却认为这是重大理论问题。
   依我之见,假如医界不愿意改变“八纲”这个约定俗成的术语,那么,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中医理论内在联系上讲,都应该从中拿出表里而加入燥湿。这样一来“六变者,寒热虚实燥湿是也。”八纲者,阴阳寒热虚实燥湿是也。
   为什么要这样作?理由有三。
   1.1既然要包容天下之病,你的纲领就必需适用于已知的各种疾病。 而表里只适用于辨外感,怎么能入纲呢?读者或说内伤病也有表证,我只能说如此高论非我所知。我们只好各持一说。
   1.2反之,燥湿证可见于各类疾病。燥湿在此与寒热一样,非病因之义, 乃病证之义。外感六淫原有燥湿,燥因致燥、湿因致湿是无疑的。风寒暑温火可否导致燥湿呢?内伤病可否导致燥湿呢?对此不必罗列文献,相信多数读者一点便透。联系一下温病家以及明清杂病学说,便知燥湿证不仅见于外感也见于内伤,而且是常见证(尽管可能比寒热虚实少见)。既然如此,八纲或六变中岂可没有燥湿!
   1.3作为万病总纲,应该选关于病理性质判断的概念, 而不宜选病位判断的概念。表里之说正是最粗略的病位判断,所以它们不宜入纲。读者或说阴阳也有病位的意思,这不差,但八纲中的阴阳更强调病理性质,何况它又是纲中之纲呢!
细心的读者应能从上文看出,我还想在六辨中加入什么。不妨在此点出。拙见以为,还应该加入逆陷,逆者上逆,陷者下陷。本来陷字换为脱字更好。因为上脱下脱已有特殊含义,暂用陷字。至于还应该加入什么,笔者暂不想说。一因其不甚重要,二因上述拙见已可能引起争论,不妨先听听不同看法。
单为修改或补充八纲学说,本文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不过,拙论最初并非为补充八纲或两纲、六变旧说,而是在思考什么是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过程中发现的。所以,还有必要从另一角度讨论一下六变。自然,这也有助于深化八纲学说或两纲六变学说。
   2、试论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
   无论为整理中医体系、发扬中医特色、中医与当代科学技术结合,还是搞中西医结合,当代医家都应该首先弄清中医的最基本的病理概念。
   我们常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那么中医最基本的证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最基本的证应该是关于病变性质的最基本的概念,而不是关于病变部位的概念。因此,脏腑、经络、六经、气血等都不属于最基本的证的概念。表里从八纲或六变中剔出,也是因为它不宜作为最基本的病理概念。
   我把中医关于病变性质的最基本的概念称作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并没有远离中医,却和西医名词接近了。不过,本文并不谈两家结合的问题。
   中医关于病变性质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寒热、虚实、燥湿等。
   为什么说寒热、虚实是中医的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呢?拙作《伤寒论新解》中曾有如下说明。
   “中医证型无不是多个生理、病理概念的组合。辨证愈细,加入组合的概念愈多。但无论怎样组合,中心词总是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等亦可纳入广义的寒热虚实)。这说明寒热虚实是最基本的中医病理概念。”⑷
   旧论中把气滞、血瘀等也纳入广义的寒热虚实有些不妥,说见下文。
   但提出寒热虚实是最基本的中医病理概念是正确的。
   辨证之目的是论治,中医治病大法有温清补泻,就是从病理的寒热虚实来。
   现在把燥湿加入六变,就应逆推中医治病大法还有利湿、燥湿与润燥。拙见是否正确,不必在此罗列文献。习称的中医治病八法中确无润燥、利湿等,拙见以为这套术语也有待修改补充。简言之,新的治病大法应参考十剂说。该说的大缺点是没有温剂和清剂,但其中有湿燥二剂,而为八法所无。古人已习称此二法为润(燥)法、燥湿或利湿法。我们照用即可。
也许需要再次指出,燥湿证虽不如寒热虚实证多见。但是从概念上讲,它们是平行的或并列的,不能互相包容或代替。燥湿必需进入六变,与寒热虚实并列,原因在此。
那么,阴阳可否看作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呢?拙见以为,中医仍有时总提阴阳盛衰即可。比如,说苦寒药伤胃阳,辛燥药伤胃阴,不需进一步说明。这时阴阳可看作病理概念。不过,一讲阴虚、阳虚等术语,就是阴阳与虚实结合的概念。不能再看作最基本的病理概念。总之,此处还有待斟酌。欢迎赐教。
   拙文如此纠缠于概念是否有用呢?回答是肯定的。任何学术的进步,都首先表现在基本概念的不断清晰与准确。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所谓基本概念就是在各该门学术理论体系中,建构作用最大的东西。满足于基本概念不清,必然导致体系日益混乱。那样就无从谈整理,也无从谈发扬,大概更无从谈结合。道理很简单: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不能知己,焉能知彼。不知己又不知彼,焉能结合。
   现在略说一下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等概念。
这些概念比寒热虚实燥湿更为具体,有的已和西医接近。近年来出现大量活血化瘀研究,说明它们很有生命力。我们应该提倡此类概念的深化和准确,而不是再让它们回到八纲或六变去。实际上,气滞、血瘀后来被纳入气血辨证体系。从理论上讲,气血辨证比表里重要。景岳时代气血辨证尚不成熟,否则气血可能进入六变。当然,按本文的看法,气血也不宜进入六变。
部分积聚属于肿瘤,加之体表肿瘤也为中医承认,所以,肿瘤也是中西医共有的概念,显然两家对此应力求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具体怎样作,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仅点到为止。
   最后猜测一下景岳为什么取表里而不取燥湿入六变。这大概是当时外感病威胁人类生命最为严重的缘故。
   参考文献
1、3张介宾.景岳全书 传忠录  第一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岳峙  
  楼藏版影印本,卷一,18—20页
2.程国彭.医学心悟. 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2.                             
4.马堪温.赵洪钧.等.伤寒论新解.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2 19:51 , Processed in 0.0522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