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首发】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1 00: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olor=#0000FF]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

毛泽东主席说: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近代中医第一理论家恽铁樵说: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我同意毛主席和恽先生的看法,认为无论继承还是发扬中医,都要提倡中西医结合。
但是,近来中医界未能正视这一点。
所以,中医界应该迅速摆脱一个明显的悖论:承认发扬中医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却要回避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是中西医兼授的,却认为西医课不利于学中医,于是教学过程中互不相谋;中医医院无不中西医兼用,却不提倡随时有机地取长补短;中医科研引进了几乎全部西医科研理论和手段,也不主张自觉地融会贯通。换言之,只有承认现行中医教育实质上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的中医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中医科研机构实际上是中西结合科研机构,才能不自相矛盾,讨论一切问题才能名正言顺。
长期不能正视这一点,就是长期自我限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服务对象,就要去找西医和那些中西医结合单位。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说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我认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学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学。先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教。医生们更要中西医结合地治病。掌握的西医手段越多,越能发挥中医之长。否则,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就会日趋萎缩,中医阵地越来越小。
当然,也要系统继承中医,也要学经典。为了便于学生继承,先生们有责任先把经典和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好。研究经典不是为了证明经典完美无缺,或者让学生全盘继承,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吃透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真正吃透中医,西医水平再高也不能在发扬中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所以,经典研究,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全部有关概念,特别是重要概念弄清楚。这样才能把中医的理论体系理顺。即概念清晰而统一,理论更加完善而简洁。这就是要整理中医的“理”和“法”。做完这一步,中医的技术——“方”和“药”等,才能在中医体系内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整理得好,学习中医的人,就会省去很多力气。我认为,经典研究,也必须中西医结合。
我探索中医经典、历代名著——亦即中医基本理论30多年,致力于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也有30多年。一向主张:中医的长处要认识够,中医的缺点要认识透。
总地来说,中医的长处是:注重整体调整,长于辨证论治和几千年来无数人进行的直接人体实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单味生药和复方知识。
中医的短处是:自然哲学性的基本理论,没有实验科学基础;注重临床,缺乏预防手段;解剖知识发育不全,短于外科。
如果教材编得好、先生教得好、学生学得好,5~6年制中医高等院校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同时,掌握的西医知识不低于西医专科,并且,在校期间就能把二者初步结合在一起。
继承和发扬中医还不仅仅需要中西医结合,一切当代科学技术和中外传统文化,都是医学家需要了解的。人文学科的素养,也很重要。医家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道德修养和社会经验,对医家之重要,更是不言而喻。
此外,我认为,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最好有在县和县以下(包括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两三年的经历。那样,就会对国民卫生保健现状,有更真切的了解。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会更切实地理解,为什么继承和发扬中医,必须中西医结合。
2
发表于 2007-1-18 12:23:1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首发】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一

不同意本文的观点。
“中医的短处是:自然哲学性的基本理论,没有实验科学基础;注重临床,缺乏预防手段”,我认为真正的医学的实验科学就是中医的实践模式。西医用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落实到人身上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人体实验的最终结论得自于临床的长期使用,而非所谓的临床实验,很多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是在人体上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后获知的。
说中医缺乏预防手段,可能是指注射疫苗,但这种预防有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我不否认它的作用,但是放眼世界,绝大多数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用这种方法加以预防的,西方医学在遭遇传染性疾病时的紧张也正说明了其处理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而真正的预防方法恰恰是可以在中医学当中找到的。没有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三十多年的研究是很可惜的。
毛主席的讲话,也不是中医内行的想法,真正学好西医的人,有多少乐意学习中医呢,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是中医师的自身问题,也即是个人问题,能否在实践中参考西医的学说,结合到什么程度,对其中的取舍都是因人而异、与时俱进的,岂能在教学时一并教授?
西医课程并非绝对不利于中医教学,但过早过多的接触西医理论,使学生的理论构架以西医理论为主,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接受西医等于科学,中医等于不科学,需要科学化的观点,无疑是不利于中医教学的,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对中医是没有信心的,这个问题也要实事求是,看看反对中医的中医博士们就会明白,事实胜于雄辩。
“只有承认现行中医教育实质上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的中医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中医科研机构实际上是中西结合科研机构,才能不自相矛盾,讨论一切问题才能名正言顺。”真要是这样,中医就真的完蛋了。
反对中医有多种方式,明着反对的固然是一种方式,明着支持,背地里釜底抽薪,让中医慢性死亡的其实是一种更高明的方式。这恰恰和某些医生拖延患者,使其最终病死而非“治死”的方法不谋而合,同样是非常的高明,所以这类医生的效益一直是比较好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皆然。说到这里,想起五积散兄对时方派的观点,认为效益可以肯定技术,也未必尽然。
3
发表于 2007-1-20 01:19:1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首发】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一

    赞成普济先生的观点。
    赵洪均的整篇文章,就是围绕毛泽东的“先西后中”与所谓“明显的悖论”展开的。
    就“先西后中”而言,凡持这种认识的人,定是对佛学思想毫无领会,也是对人类认知能力中的、普遍存在而不自觉的惰性缺陷毫无认识,这个惰性缺陷就是“执著”。人们为什么说战胜自己是最难的呢?就是破“法”、“我”两执最难。
    毛泽东自己就是凭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子,才能灵活地应用适时的政治理论,从装满洋墨水的众人中脱颖而出,假如毛泽东的知识结构是“先西后中”的,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成就了。
    中国的基本理论,不是实验室出来的,不是忽略一些因素而设想的、物质的、机械系统的理论,而是仰观俯察、远求近取,最大地容纳、最广地涵盖,穷其理至极、彻底而得出的。假若先西后中,在学中的时候如何破除其先入的执著?那简直就是推翻其先入的基本理论啊,而先中后西,则可明了西的手段性及其局限性。请思考一下:中医可理解西医、解释西医,并说明其缺陷;反过来,西医理解不了中医、解释不了中医,甚至当其为神话、骗人。为什么?
    再看所谓“明显的悖论:承认发扬中医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却要回避中西医结合”。赵洪均以“承认”与“回避”的“矛盾”,得出“悖论”的结论。充分显现出其西化思想的收敛性、狭窄性,同时,也反映出这种思维的不彻底,将导致其对西方逻辑学也不能正确运用。
    承认借助现代科学,是借助其手段,回避中西医结合,是回避其错误理论。这里的“承认”与“回避”是说:用中医理论为指导,把一切可利用的技术(包括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加以应用,当手段不够时,应当用中医理论去指导手段的发展、创造,而不是因手段的局限,去质疑中医理论。科技仅仅代表“规、尺、绳、墨”,而不代表“方、圆、长、短”。
    现代的人的能力以致现代科学,不足以将中医理论作为定理,可以加以证明,只能将中医理论作为公理接受、运用。先西后中,以科学知识君临天下,能接受这个公理吗?
4
发表于 2007-1-20 02:53:4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首发】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一

近代中医第一理论家恽铁樵说:>k.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M k~@*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cSy&+
©全球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1 01:00 , Processed in 0.0485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