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3-8 07:0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3/08 07:03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7/03/07 04:04pm 发表的内容:
。“经络”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不属于解剖学概念,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其实质,相当于现代方法论所说的论理工具。所以,“血脉”和“经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可以用“经络”对“血脉”分类,也可以用经络概括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若用经络概括全血身的血脉,则根据血脉的大小深浅,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孙脉或毛脉。若用经络概括人的脏腑,则十二经皆有对应的脏腑。若用经络概括人体内的气道,古时称气道为“隧”,故称“经隧”。若用经络概括人体的“筋”,则称“经筋”。若用经络概括腧穴,则称“经穴”或“经外穴”。若用经络概括人的病证,则称“经病”或“经证”。若用经络概括药物,则称某药归某经。所谓某药归某经,是说该药对归属于该经的病证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其药物作用的靶点,最终都要落实到脏腑组织器官,而不是治疗经或络本身的疾病。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才能全面体现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指导意义。相反,若把经络误解为人体内生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则不仅看不见、摸不着,反而越说越玄乎。其指导意义也不能发挥出来。
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素问热论》用十二经概括外感伤寒病,〈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难经》根据寸口脉在十二经的重要意义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灵枢》和〈针灸甲乙经》把全身腧穴分别归属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各经都有腧穴。到元代,〈十四经发挥〉把全身腧穴改为归属于十四经,其余诸经则成了无穴之经。以上这些史实,都是充分发挥了经络学说的方法论作用,无一不是以经络为论理工具。
[color=#0000FF]经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将经络作为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用来概括区分血脉、脏腑、筋、腧穴、病症、药物……,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个人认为这是经络概念在广义上的用途。在狭义上的定义,则是专指机体内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通道。
22
发表于 2007-3-9 09:1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这个贴子最后由逸湘在 2007/03/09 09:18am 第 1 次编辑]

哲醫先生您好
其實古人對經絡的發現
個人以為是基於兩個主要途徑
其一身體的修煉感覺到經絡氣的運行
而有經絡的路徑與方向
其二神農"嚐百草"
藥物會改變氣血的分配
身體感覺的到
而有"藥物歸經"
至於練功的感覺              
基本上經絡有一說"通則不痛"   
精細一點說經絡由通到不通是"癢、酸、痛、麻、木等五個階段
而人有一點歲數之後經絡沒有完全通的
練氣之後
氣開始打通經絡
氣行之處就會有"癢、酸、痛、麻、木等感覺
而且這些感覺會循經與穴道
這個階段是有問題的經絡才會有感覺
全身經絡初通之後
進入第二階段
由於氣機豐沛
會感覺到一股力量循經行
若不刻意導引氣是循十二經而行
古人應該也是這樣"發現"經絡的
依此基礎
"內科"推拿有
順經為補
逆經為洩之說
針灸又有
灸多補
針多洩之說
又連繫到
內因"七情"
外感五邪致病之說
經絡之學乃中醫之根本
內經說得不夠清楚
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
導引、行氣、蹺摩、灸、針刺、飲藥,為自古以來中國養生與醫藥的一個順序與原則
一以貫之者
經絡也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0:4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7/03/09 09:17am 发表的内容:
哲醫先生您好
其實古人對經絡的發現
個人以為是基於兩個主要途徑
其一身體的修煉感覺到經絡氣的運行
...
逸湘先生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受益很深。
不过,仍有一些问题,哲医不解。
哲医不排除练功后会有那些感觉。但是,那些感觉是否来源于经络,哲医认为,尚应商榷。
一,如先生所说,“身體的修煉感覺到經絡氣的運行,而有經絡的路徑與方向,其二神農"嚐百草",藥物會改變氣血的分配,身體感覺的到”,显然,这是通过修过修练感觉到“气”或“气血”的运行。然而,按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人体的客观实际情况,人体的“气”,行于气道,即《内经》所说之“隧”。人体的“血”,行于血管,即《内经》所说的脉。所以,在人的身体上,气的运行和血的运行,其方向和路径是不相同的。或者说,中医学的气血不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那么,气和血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因此,哲医以为,练功得到的感觉主要是气的运行,但气的运行主要行于气道,即“隧”。按〈内经〉的说法,由于各经都有“隧”的分布,且与经的分布基本一致,即〈内经〉所说的“经隧”。因此,哲医以为,练功后产生的那些感觉,主要来源于“经隧”,但是,根据〈内经〉的解释。经隧不是经。由于近代没有分清经隧和经的区别,所以,便将那些感觉认为是经络的感觉。并且,针剌感应和循经感传,也是这种原因。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半个多世纪以来,对针剌感应和循经感传的研究,最终未能实现对经络的研究。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以现存于世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解读《内经》,仍可弄清经络和经隧的区别,可以证实,近代以来,中医界对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理解,确实有一部分偏离了经络学说的原意。比如,把十四经之络和脾之大络都看成是经络之络,确实是错误的,因此,在临床上,脾之大络可见,但根本见不到脾之大络。再如,现以证实,从元代滑伯仁以后,受元氏的影响,很多医书对革脉和牢脉的解释都是错误的。现在已经发现,在中医学领域,这方面的错误很多。基于此,哲医才多方考证,并向先生求教。谢谢先生指点。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03月09日 10:59am 时添加 -=-=-=-=-
更正”:上贴第六行第六字以下,衍“修过”二字,应删。
另外,再补充一点,哲医曾多次访问气功师,一般都证实,确实存在练功的感觉,但是,其感觉的运行达不到经络学说所描述的那样精细,比如,虽然可以感觉到“气”的运行,也可以体验到“气”的所到之处,但不能完全体验如经络学说所描述的经络与脏腑器官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心脏为例,也就是说,在气功状态下,并不能体验出有二十多条经和络与心脏相连。不知逸湘先生是否有实例可以突破这种说法。期待!!谢谢。
24
发表于 2007-3-9 10:56: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依经典文献是解决不了经络问题的,要是能的话 早就解决了,不是吗?我们要用新思维,新思路才有可能解决!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1:1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下面引用由asdf14269782007/03/09 10:56am 发表的内容:
依经典文献是解决不了经络问题的,要是能的话 早就解决了,不是吗?我们要用新思维,新思路才有可能解决!
单纯依赖经典,也有可能解决不了经络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离开经典,绝对解决不了经络问题。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其基础理论和具体内容,都是由经典文献传下来的,所以,任何一种研究结果,必须通过四个方面的检验,一是临床实践,二是理论贯通,三是与文献记载不相矛盾,四是必须弄清经络究竟是什么。
26
发表于 2007-3-9 11:3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这个贴子最后由asdf1426978在 2007/03/09 11:39am 第 1 次编辑]

  对经络来说,经典是结果不是原因,找原因不能在结果中。结果只能说明,原因的正确性!原因只能在结果之外找,没错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1:4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下面引用由董建军2007/03/09 11:25am 发表的内容:
如果经络穴位有问题坏了,不管用练功按摩导引针灸药物来治,经络穴位都出现疼痛一种感觉,要么方法不对或不会,药物进入胃肠道吸收后进哪经是能体会到的,这种功夫是可以练出,气血感觉,气麻血酸,两种物质感觉.可以考证.
哲医请问先生,你真的见过坏了的经络或坏了的穴位吗?我想,除你之外,很多人都没见过,而是根据临床表现推断!!!再者,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后,是进入经本身呢,还是进入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很抱歉,请先生明示,怎样考证“气麻血酸,两种物质感觉”?
28
发表于 2007-3-9 13:46: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这个贴子最后由逸湘在 2007/03/09 01:49pm 第 1 次编辑]

哲醫先生你好:
其實我建議你找個道家師父自己去體會一下
一般氣功師我是不敢恭維的
你的問題其實有很大一部份王唯工博士"氣的樂章"一書其實已解答了
我那麼推崇這本書其實是因為和個人練功的體會一致
其實王博士的研究還有一大部份未公開的是"藥物歸經"的實驗
他仿效神農嚐百草的方式
參照本草
選擇一些藥物在人體上測試吃藥後經絡的變化
嚴格講起來感覺都是透過神經
神經感覺到的癢酸痛麻木其實是"缺氧指標"分別由不同的神經傳遞
但是完整的經絡模型是這樣的
經絡控制的是血管
所謂氣御血  此氣是經絡之氣
但控制經絡的是神經
經絡根本就是以身體組織為介質的波
波有個特性  傳播要有介質
所以空隙之處波反而無法傳遞
神經與經絡則似如影隨形
故神經感應到的循經絕對就是經絡的路徑
針的功效一在改變經絡能量分布
一在阻斷神經
穴位所在絕對都有相對多的神經
研究者沒有結果是搞錯模型
換成我所說的模型就應然而解了
要了解經絡除經典外讀點"波"的現代物理會有幫助
內經所說的脈應是靜脈
因為動脈通常在內  靜脈較近皮表
動脈與靜脈方向相反
經分陰陽  方向相反
又動脈本身會動
靜脈不會動
要靠經絡的"氣"去推動
嚴格說叫"擠"動
靜脈不會動但有逆止瓣
血只會向前流
一擠  血就向前流了
讀內經當然好
但內經真沒把經絡說清楚
把藥物歸經 推拿 針 灸 一起看會清楚點
傷寒論就更好懂了
再說切脈
我把手放在患者脈上立刻會把經絡不通之處感應在自身
這就是"波"的傳遞
我之前說到七情致病說
內經也沒說清楚
其實現在一般中醫考試背過後大都也沒當回事
但是這也是經絡學說的一部份
有興趣的話之後再談
經絡學光看內經是不夠的


  


29
发表于 2007-3-9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后,是进入经本身呢,还是进入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這個問題我可代答一下
藥要先分"氣分藥"與"血分藥"
"氣分藥"基本上會進入神經組織進而改變經絡的能量分配
進而改變全身血液分配
同樣道理砭 針 灸 也可達到相同效果
"血分藥"則主要進入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故血分藥以"色"為主要區分
這是砭 針 灸 也無法達到的效果
這也是經絡學的一部分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4:3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经络的研究,解读《内经》又一谜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7/03/09 01:57pm 发表的内容:
"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后,是进入经本身呢,还是进入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這個問題我可代答一下
藥要先分"氣分藥"與"血分藥"
"氣分藥"基本上會進入神經組織進而改變經絡的 ...
请逸湘先生明示,哪本书上写明这部分内容是经络学的一部分,哲医一定参考一下。
并且,有很多中药,既属于气分药,也属于血分药,那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在神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输布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08:28 , Processed in 0.08181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