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医”问世(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6 21: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者木逢春,承仙师枯木大师之愿,弘扬千年国医精粹,观点澄清,其宗旨就是让我中华国粹放其光彩,服务全人类!讲千年国医精粹,自然离不开《黄帝内径》,离不开人体经络和穴位。本书之特色就是隆重推出一个古老的名词,——“天医国粹”。
    “天医”一词,可能很多业内人士都不曾耳闻,不管是上古社会,还是今后,这一概念一定会深入人心。讲到“医”的古字,有两种写法,一种在医旁加“几”下加“又”,底座一个“巫”字,另一写法上面部分一样,下面则是个“酉”。我们常见的凡字多为后者。从老祖宗留下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探求“医学”的发凡和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巫医合一。源于伏曦等上古社会的祖先门,对天、地、人的认识,当时对人类身体和心理的认识曰“天人合一”,这一时期的医术对于现代人来说,的确是个迷。但笔者就是要去掉历史的面纱,揭开这个谜团。
    第二阶段:医学分家,医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实际上就是“酉”字为医之底的开始。所谓“酉”,即酒去水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乙醇。最先的中药就是人造乙醇,糟澧即酒和醋的雏形,人类最先发明的药物,根据浓度的味性的不同,可以去寒化湿解暑,通经络!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人体常见的疾病!随后就是开辟了人类认识和外界植物、动物和晶石的偏性来为人类疾病服务的长河。我们今天说的中医,就是这样发展而来!
   第三阶段:以解剖术发展而来的西医阶段。从医字的简化也能看出来,现代的医学只剩下开刀了。现代医学,很多人定义为西医,有得定义为中西医结合!但事实上,只是西医一统江湖的时代,中医随有其名,但太多精华被遗忘了!中西医结合也大多是迎合大众口味,根本无法真正结合!
    让我们纵向搜索中华和世界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医是一个逐渐衰退和没落的过程。翻开尘封的历史,从人的寿命记载可以发现,在黄帝以前的上古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达百岁以上,这从《黄帝内径》歧伯天师和黄帝的对话可知,黄帝后,尧舜禹及夏尚周的帝王寿命,史记上有记载,皆接近或超过百岁,随后的封建王朝中,帝王的寿命大多不长.帝王无疑是享受当时最优越的医疗条件的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寿命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的状况!我们知道《黄帝内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这不书是对以前的医学知识的总结概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战乱,不难看出,有识之士为了一至于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失传,于是流书于后人。由此可见,东周前的医学是相当发达的!不仅是医学,天文、冶炼、艺术、文学等成就都是今天的人类所惊叹的!今天的人看古人,就是猜迷一样!
    曾经在周易的一本相学书中出现这个词——“天医”,后来笔者广阅古籍,终于把“天医”的概念弄清楚了。在《黄帝内径》里提及的歧伯叫天师,我们常说的长寿明星彭祖,及提到的道家真人们,这些人走的路子就是“天医”。
大致说来“天医”就是通过“求内”,发掘人体自身的自愈体制,甚至可以不用任何药物治愈人自身的各种疑难病症!我们今天讨论的人体经络和穴位的使用,可以是一把钥匙!从特征上看,天医和中医的区别在于对药的态度。说到中医就是讲中药,讲药方,离开了药就束手无策。发展到今天的中医,实际上已经退化到依赖祖传秘方的地步。一个中医,可能不太通医理,能读懂一套方子基本上可以对付一些常见病症,混口饭吃当然没问题!天医一定要通医理,熟悉人体经络和穴位,善于用气功、针灸、推拿等方法解决自己和病人的疾病,可以用人体自身的力量代替各种药物。我们可以看出:天医的方法是最安全最绿色的,也是最有效的。中医用中药偏性调节人体阴阳,是药三分毒,安全系数当然要小得多,吃错药就麻烦了。西医的危险系数最大,西医讲对点治病,诊断稍有偏差就要人命,而且西医的治疗手段也很毒辣,解剖割弃坏死器官,用化学和生物细菌以毒攻毒,真是骇人听闻!
    当然,“天医”的名称有待于世人接受,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大着中医旗号的推拿针灸等绿色保健治疗的特点的公司和学校,虽是星星之火,但可以燎原!人的生命是珍贵的,与其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给医生,不如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天医国粹,为了你自己,为了爱人,为了亲人,你要了解,责无旁贷!
                                                   (作者:木逢春 2009、06、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5 17:20 , Processed in 0.3037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