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7-10 13:51:21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老一路走好....
12
发表于 2009-7-10 13:56:33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第一章  解表剂
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辛散轻扬,善于向上向外,宣通肺气,开发皮毛,疏泄腠理,来达到发汗、解肌、透疹(邪)的目的,可以解除表证。它是汗法中的一种,但不能代表汗法,它不完全是“渍形以为汗”,受风寒后,在热水泡一泡,一出汗也解决问题。
解表剂在临床上的意义:适用于表证,表证是由外邪的侵入,外感引起的,人体的肌表是人体的外层,最外的保护层,就象围墙,当外邪侵入,首先见表证,见了表证及时以解表药治疗,可以治愈,或减轻,这样使整个疗程缩短,也就是早期治疗。表证包括许多病理,许多病在开始时出现表证,因为解表剂使汗出不是目的,汗出只是药有效的标志,以前谈麻黄汤,着重谈人体的营卫之气,谈经脉中血液运行的问题,谈肺气的问题,解表剂着重在于调整人体的营卫之气,还有疏通血脉的作用,它不仅仅解除表邪、解除表证,同时通过解表剂使人体的营卫气血得到调整,这样一方面可祛邪,一方面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所以在临床上用得及时、用得正确,它就可以消除或减轻病邪。甚至一些外科病,如痈肿初期有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如表证治疗时及时解表,加上一些治疮的药物如活血的,或凉血的,可以缩小疮疡的范围或达到消除的目的,这说明它调整营卫气血、疏通血脉、调整气机而解除病证。解表剂可用于水肿、疮疡、麻疹、痢疾等,都是因为它有表证存在,如果说这是一个虚性水肿,痢疾没有表证,或表证已经解除,或自愈或邪入里,再解表不但无效,反而有害,表证存在才解表,临床上见恶寒、发热、恶风、无汗或虽有汗但不正常,一阵有一阵无,虽出汗人并不感轻爽,病不减轻,脉浮,这是一般表证情况,对素来身体不好,如阳气虚,舌苔薄白,夹湿夹痰者苔厚,苔是白的,说明邪还在表,尚未入里化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五脏”,治五脏时就为时已晚,这是对外感病而言,外感伤人由表入里,这是一般情况,只有特殊人、特殊病,它才直中,阳气不虚,寒不直中。
由于表证有多种,归纳起来有表寒、表热、有寒热虚实之分,解表剂也就应分为几类,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解表剂,凡属表寒者用辛温,属表热者就用辛凉,正虚者当适当加补益药,这里主要讲气虚阳微;因为阴虚,血虚的人体内多热,外感后也常易变为表热证,因寒郁易化热,内有阴血虚,产生内热,受外感就从热化,感受风热就更不用说;从扶正来说,滋阴养血就较少了,主要是益气助阳。这也就是解表剂的三大分类。但表寒表热夹杂在一起,对初上临床的人,表寒表热不易区分,有些证也确实表现不显著,受风寒表现为表寒证,可在人体随人的正气情况而发生变化。阳气盛,正气不虚,寒可从热化,转而为热,反之,阳气虚,表热也可出现寒证,而尽管受温热之邪往往又夹有寒邪,这时混同出现,在转化之机表现得不太清楚,在用药、配伍时应互相配合,根据见症为主,或多用辛温药,或多用辛凉药,或用辛温加清热,使之变为辛凉,用扶正药就更不同了,根据虚的程度来用,甚至补益药超过解表药,但其目的是解表,并不是治虚。
配伍时当视其不同的因素、夹不同的证,加不同的药,痰多加祛痰药,肺气郁加宣肺药,解表药可以宣肺,但它有侧重宣肺的药,药物的功能和归经有它特殊性和选择性,就利用这点。在方剂里,按组成配伍的原则,将其统一起来,有主有次,表现在药味上,用量上。
注意事项:不是表证不用,表证不是汗出为目的,汗出得多不代表用药得力,汗出当是“遍身絷絷微似汗出”,如毛毛雨连绵不断,而不是药后身上有汗,四肢无汗,头上有汗,身上无汗,上半身有汗而下半身无汗,所谓汗不是以别人看见才算,(无汗时身上是干的,切脉时就可感触到),而是感触到就行。汗出絷絷,说明营卫气血通畅了,表邪已被驱散。吃药后当避风,是否卧床加衣被并不是绝对的,但要避风。开皮毛,疏腠理,宣肺气,外邪才出,此时大门已开,又吹风,风更易进入,往往病人服药后,病不除反而加重,就是第一次感冒未愈,第二次感冒又接上了,这种情况当注意。过去讲空气流通,开窗户,病人不在意,常是祸端,开窗也很讲究,就是两边窗不对开,窗对病人不开,护理上是讲究这些的。饮食也当注意,本来表证无所谓,特别是年轻人,身体尚可有工作能力的年老人,加强营养,最简单的如鸡蛋、牛奶,本来气化不通,虽然是表证,它也影响内在的气化功能,本身也不想吃,食而无味,此时强食必然加重病人的负担,中医早就提出这点,西医也有所认识,如在解释肝炎病人厌食油腻时说“这是病人本能的保护性反应”,因为他本身消化能力差的缘故。但表证并不全是感冒,如湿病的卫分证,解表后病轻,并未痊愈,饮食不慎,病易反复,这就是中医的“食复”,生冷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医生在临床中要注意社会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疮疡已破,无表证,或虽有表证,但已破,有一种疮,很不起眼,容易先破头流水,如疹子,不可枉加解表,疹子不发热,无汗是出不来的,疹子出的很顺不必解表,天花更是如此,当然天花现在不易见,斑不可解表。
第一节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用治表寒证,以辛温解表药为主,表寒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或兼咳嗽、咽痛。一般地恶寒与发热方应是相应的,但发热以后恶寒不是特别明显。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 6g)  桂枝去皮,二两(4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3g)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泗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本方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适用范围】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义讲述】这个问题没谈,在此之前,我想提一些东西,现在有一些东西总是搞的混乱。治则、治法上的问题就没有谈吧?是吧。当然治法这个问题可以扩大来讲,因为到处去讲,我也不知道在这儿讲了些什么,忘了。因为这些问题是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必须给它弄清楚的。
那么在方剂中,治法就是立法,这法有大有小,它跟治则是两回事,我们一般讲的治则就是在基础理论里面讲的那个法则,“治病必求于本……”就那几条。那么这个治则,这个治疗原则,它不仅是用药治病,凡是中医治病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来来进行,所以我们说这个治疗原则——治则。它是普遍用于指导治疗的,你针灸治病也行,推拿按摩治病也行,不管怎么样,你“治病必求本”嘛,你如果说病、证,你没有辨清楚,怎么治呢?是吧。因为它是临床理论指导嘛,你抓不住本就没法正确的利用理论来指导你的治疗,没法定出治疗方案来,你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都有这个情况。你外感病可以转变另一方面的疾病,你这病搞清楚以后,它有发病规律,你要预见到病的发展情况,这个病人的体质,因为你这里面就要制定治疗方案,尽管我们在这个时候很习惯,脑子里并不是每一个病人设立一个治案,治疗方案,但实际上都有,在这一步怎么走,下一步怎么走,俗话讲跟下棋一样,都要看一看下三步,不能说人家来个炮,我就跳个马,既然发热我就清热,这不是治疗对吧,而在治病这个治疗原则是需要考虑的,“治病求本”的问题,虚实补泻的问题,正治反治的问题,特别是底下的因人、因时、因病治宜的问题,你简单的说一下用活血化瘀的药你就得考虑一下妇女的月经期,如果她素来就有功能性出血,你就得更考虑,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总的问题。
而治法呢,它是针对着当前的辨证来进行治疗的,而刚才讲的有***有小法,我讲***不仅是指八法而矣,同样一个辛温解表,这是一个***,它下面还有小法呢,拿伤寒来说,麻黄汤是一法,桂枝汤是一法,大青龙是一法,不是吗,而这三个加起来都在一个辛温解表上面,而更具体的它是指导当前遣药组方的一种原则。所以这两个东西现在问题混淆,因为过去我讲的三节半以后,这三节半以后有不同的解释,一个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那么这个“法”和理法方药的“法”也是绞和不清的。以法统方,这个“统”实际上是跟“方从法出”是一个意思,方是由法来统管它的,就象气是血之帅,血之行由气来管它,在另一方面就是用来归类的时候,所谓以法统方,讲方剂按照它的功用,他的功用实际上就是立法,就是治法,用这个来进行归类,所以由“统”后来就改成“带”,带领的带,由带,因为这个带写成省体这个代表的“代”,就以法代方,回来一代就把方代没有了,这是有法有药而无方。所以这都是解释当中一些混乱的情况。所以在这些谈一谈我的看法,把它澄清一下。你特别讲伤寒这个东西,仲景对这个方面是非常严格的,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麻黄汤、桂枝汤刚才都提到这里面,麻黄汤它就是麻、桂合用,他用上甘草;桂枝汤呢,它桂、芍并用,也用了甘草,两个甘草的量不同,为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点清楚了,大家都 清楚,因为麻黄汤是表实无汗,必须发汗,由于表实无汗,也就知道这个人的是一个什么,所谓讲的实不仅是邪实,还不一个正不虚,而到桂枝汤之所以表虚,并不是邪虚而是人虚,所以在这两个证中,一个有汗,一个无汗,一个恶寒重,一个恶寒轻。所以在发汗的情况有所不同,同时用甘草也有所不同,表虚是卫气虚,在解表的同时你就要考虑到补气的问题,所以从这个问题里面合起来,这里面很复杂,方剂你要细分析起来,它这药里夹杂关系都很复杂。还以这个为例,你到了桂枝汤的时候,一般实证比较单纯,尤其正虚的就比较复杂,因为它既要祛邪又要不伤正,那么它怎么体现这个问题呢?它既用了桂枝又用了芍药,一方面来解除卫分的风邪,一方面要考虑到自汗出的营气弱,使得在发汗的时候不至于汗过多出,汗过多出不仅伤人而且外邪不解。桂枝汤后面不是说的很清楚吗,“服桂枝汤后以遍身     汗出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不是,这就说明了汗大出怎么样,别光看《金匮》有一条“大汗出,风气除,湿气在”,这个风气之所以为病,发汗了嘛,汗发出去以后因风邪这个实邪,邪气之不同,包括寒邪,一个有形,一个无形,大汗出无形之邪可去,有形之邪不去,所以桂枝汤这里面更需要考虑了。我过去讲过有这个东西来证明一下,不是说自己杜造出来的,桂枝汤本身就讲的很清楚,“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那么在这里甘草用在这里面既跟桂枝合起来解表,又跟芍药合起来养阴,又能使桂枝跟芍药一散一收之间,不互相矛盾,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调和诸药,那么在这里就知道了它需要用二两,为什么加大呢?所以这个方子就这么去分析,你这样一分析,这个方子所有的药物就能变成一个整体,交叉之间都有关系,所以你这个药用在这个方子不是说见了什么证就用什么药,而要把它组成一个方子,通过配伍组合成一个方子,要把这么多的药变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乌合之众,这是这一个情况。
有一个情况还可以看一看,你看麻黄汤到后来的病,以及麻黄汤在《伤寒论》里面的病可以看出来麻黄汤实际上治什么的,单纯解表吗?它有没有宣肺的问题,它是皮毛与肺俱病,你顾了这,从理论上讲先顾了皮毛,而宣肺又是开皮毛,所以这个问题还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讲的是“开鬼门,洁净府”,没有讲“开肺气,洁净府”,正因为它外有恶寒发热无汗,所以用麻、桂并用来发汗,可是历史最高水平内有咳喘,所以麻黄跟杏仁并用,那么到了有一些病,不需要发汗的时候,就是不需要麻黄、桂枝合而发汗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到了麻杏苡甘汤治风湿,不需要大汗,它就把桂枝去了,用了苡仁,你到了三拗汤侧重于治肺中风寒,它把桂枝拿了,加上生姜,所以它这几个东西反过来一比较,就进一步理解了麻黄汤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把麻黄汤拆开来弄清楚以后,对于这一类方子触类旁通,所以我们跟同学们讲,讲什么呢,现在尽管是用麻黄汤的机会不多,那么时代变了,这个时代变了,包括气候的变,包括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变,那么现在受这样的风寒之邪而见麻黄汤证,这样的病并不多,但我们还学麻黄汤为什么,就因为麻黄汤它含有这一些理论在里面,特别是到后来用在治疗肺的风寒喘咳方面,它这理论是一贯下来的,正如刚才讲的三拗汤的问题,那这问题下来一看,一联系后世的方子看多了。华盖散也好,定喘汤也好,是吧,这好多方子都可以看到,凡是风寒伤于肺要宣肺、止咳、平喘的方基本上都离不开三拗汤。所以举这个,谈这个意思就是说到几个方剂的几个基本概念给它清一下,一个是治则跟治法的问题,跟方剂、跟制剂发生关系的指导治疗主方案是治法。但是更高的原则始终使用于各个治法组方的是治则。
那么这个问题就是通过伤寒讲了一点甘草的问题,就是说明这以一个情况,在祛邪不伤正这么一个基础上,另外就说明了个方从治法底下来进行组成,因为这个方剂讲的时候讲了一个组成原则的君臣佐使,所以往往容易理解成为方剂的原则就是君臣佐使,而君臣佐使实际上是组方的配伍原则,用药配伍的原则,它更高的原则是从证定下来了,治法定下来了,所以说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把这几个东西弄清楚了以后,这个底下,这个其它一些方子的分析你才能够得到统一,你例如前天谈的四逆汤的问题,有说是甘草为君,有说是附子为君,而甘草为君还是成无已为首提出来的,它还引了《内经》“寒饮所盛,寒饮于内”的问题,那么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所看到的四逆证,我们可以考虑参附,可以考虑四逆,会首先考虑到甘草嘛,而且甘草在方中才用了二两,能说它是君药嘛,是吧,所以这个问题都要有个基本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一贯的。
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六两( 12g)  桂枝去皮,二两(4g)  甘草炙,二两(5g)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  石膏如鸡子大,碎(12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3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本方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适用范围】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方义讲述】本方与麻黄汤不同之处是,恶寒重,发热重,更不见汗出而烦躁,这就说明外面的风寒越甚,毛窍越闭塞,里的卫气不外达,郁于里而发热愈高,发热重而烦躁,就伤耗津液,发热、烦躁,津伤在这里并不是主要的,相反地当注意汗不出并不是津伤,而是因为外寒重,毛窍闭塞,在此情况下需用大量的辛温发汗,在当时(汉)可选择的药物有限,故用麻桂,但麻桂的分量,麻加倍,桂枝不变。风寒所伤,主要伤人阳气,这里加麻黄,桂枝不变,桂温通经脉,也能解肌发表,麻配桂能发汗走于一营一卫,营还是气,血中之气,营不是血,通过行营气而温通血脉。皮毛的闭塞,肺气的不能宣发,还重用麻黄,这里已有热,可看出桂枝的辛甘温与麻黄的苦辛温,还是不同的,作用特点有区别,它是入血脉,通营卫,这就比卫气深了一层,所以加重解卫的药,鼓舞阳气,振奋卫气,开皮毛,不象桂枝直接影响血分,因为内已有热而烦躁,表之里已有痰,从这两药相伍,也考虑里有热,就考虑用石膏治里烦,石膏入肺胃,更主要是胃药,辛甘大寒,与麻相配入肺经,因是表证,恶寒发热,汗不出,石膏在这里处于从属地位,处于臣佐药的地位,用石膏无具体的量,这也有待于考证,为什么此处只写石膏如鸡子大一块,然后捣碎包煎,我认为石膏量可大可小,大不超过鸡子大,正有一个“如”字,说明了在方子里不是主药,还说明了它可灵活地运用,根据热的情况,烦躁的轻重来用,所以此方是从麻黄汤衍变而来。这样的病是在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已经由风寒郁而化热,外寒尚未解,不得已而用此方。甘草量加大,加枣,热甚烦躁说明津伤,甘与膏相配甘寒生津,更好清热除烦;姜枣可简单理解为鼓舞脾胃之气,更好地发汗,为汗提供物质基础。
桂 枝 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3g)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复取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腻、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本方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用范围】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喝,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义讲述】“恶风发热、汗出”,说其为表寒证,往往让初学者难以理解。卫气郁而发热,常不易理解。这些是表寒表虚的症状,简单地称为表虚证,对桂枝汤证不从卫气来理解是不行的,卫气是什么?卫气属阳,是温养人体的,所以卫外而为固,全是卫气的温肌肤,全靠卫气温养,同时带来水谷津液。出于病态,它的汗出不是正常的,由于虚,毛窍开合不正常,是因为卫气受伤,卫气受邪,卫气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卫气与风邪相争,时而卫气胜,时而卫气败,胜则开,败则合,开则汗出,合则无汗,所以风寒表虚证的汗是一阵一阵的,同时见风就怕,说明该人素体卫气不足,根据外界的气候和受邪的轻重,恶风或者恶寒。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麻黄汤来发汗,虽然汗出,但不能解其表,但汗出津液就伤了,汗不仅伤津而伤气,因为人体的汗出是靠气和津液,吴鞠通讲“汗以阴津为材料,阳气为运用”,哪一方面都不可缺,哪一方面功能不正常,汗也就不正常。反之,汗出人受损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津和阳气,所以不可用麻黄汤发越人的阳气。
在此情况下,用桂枝温通血脉,和营散风,就是所谓的解肌发汗,既然是解肌发汗,就要考虑它已经汗出,因为卫气虚,不能保护营气,营气随卫气外泄,便是自汗,要考虑发汗解肌,又要考虑汗出表更虚,所以加芍药,既可补其不足,又能防止汗出更伤津液,芍药酸收(酸苦微寒),习惯上讲桂枝一散,芍药一收,这是简单的理解。芍药可以益阴、养血,不仅益肝阴,而且益脾阴,它酸性故可收敛,但它还可以行,酸收之中还有行的作用,甚至有人讲其有走气的作用,散结的作用,现在讲,一味药可存在着多种作用,有一些是双向的,相互矛盾的,作用于一起两都能发挥作用,就是双向调节,实验证实,无论赤芍,还是白芍,都可延缓血栓的形成,现在只从酸收这点理解白芍的作用是不够的,这里配芍药,今天证明它是科学的,它用的恰到好处,不影响解表。针对营气与卫气,阳气与阴津失调,不能用麻黄时怎么办?它一方面加甘草,用至二两,侧重补气,与桂枝相配,辛甘发散,有利解表,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补营补阴,通过生姜与大枣,姜协桂草发汗解表,另一方面它鼓舞胃气,使胃气上行,大枣益脾气,滋脾阴,姜枣合用升腾脾胃升发之气,蒸液以为汗,生姜大枣在《伤寒》中多处就依此道理而用。后世有的用姜枣为引,量少如姜三片,枣三枚,与这里有规定分量还有点不同,说明了它在方剂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与后世姜枣为引重要,姜枣本身是主药,作为使药是甘草,身兼两职,芍药与桂枝酸与苦,辛与甘是相对的,使两者调和是甘草的作用之一。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组成用法】羌活一钱半( 5g)  防风一钱半(5g)  苍术一钱半(5g)  细辛五分(1g)  川芎一钱(3g)  白芷一钱(3g)  生地黄一钱(3g)  黄芩一钱(3g)  甘草一钱(3g)  以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亦不可执,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当视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即此是心传口授,  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本方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适用范围】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羧楚疼痛,口苦而渴。
【方义讲述】该方是辛温解表加清热药(黄芩生地),解表的三阳药选上,太阳、阳明、少阳(葛根、白芷、防风、细辛、川芎),方中主药羌活治表,太阳为一身之表,三阳之首,它所治的证与以前讲的风寒不完全相同,它是风寒兼有湿,它是治疗表寒感冒的通用方,既有风寒,又有湿邪,在症状上肢体酸楚疼痛,同时还有口渴而干,口粘。从理论上讲,该方选药照顾了各经各邪,加生地黄芩,还有姜葱作引子,汪昂还强调了“加减临时再变通”,特定性、针对性不是太强的,所以该方作一般的用是可以的,要更好的用要加减变化。对初学的人,只要看准它症状中的几条便可用,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脉浮、舌白,如有咳嗽不停,在其中无宣肺药,该方是当时时代的流行方。
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紫苏叶一钱五分(5g)  陈皮  香附各一钱二分(4g)  甘草炙七分(2.5g)   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一钱(3g)   川芎五分(1.5g)  生姜三片  上为一剂,水煎温服,微复似汗。
【本方功用】发汗解表
【适用范围】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方义讲述】今天讲加味香苏散,还是一个辛温解表的方子,这个方子是从香苏散加味而来的,香苏散在讲义上是附方,主要用的是苏叶跟香附,它兼有理气的作用,所以根据这么个情况,后来就给它加了一些药,加药以后呢,用来代替麻、桂二方。
因为按照原来麻黄汤跟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它有严格的禁忌,“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那么这个问题是指的方,不是指的药,就是有汗不能用麻黄汤,无汗不能用桂枝汤,用桂枝汤它不能够解肌发表,那么有汗呢,说明表不实或者不是风寒之邪,所以不能用麻黄汤来大发汗,由于这两个方子的解表发汗、解肌和营卫,它专门的特点非常强,适应证也非常的明确,所以有这些严格的规定。到了后来由于药物的发展,由于对解表,表证的发现的类型多吧,认识的深入,所以就有各种的解表剂,前面所讲的九味羌活的问题,下面还要结合其它的方再谈的,类似这样,还有以前讲的用药风格的变化,这个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前面提到,所以从这方面都可以看出来,这些是用药风格变化的一个;到了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经方是汉唐的方子,那么这个特点的变化表现在哪儿呢?在于药用的比较平和,照顾的面比较细致,充分利用了药物配伍之间的功能,所以看起来药数多了,后世方比经方它用药的药味比较多,但它这个用药比较多,它充分的利用了药物之间配伍的一种功能,所以这个问题是随着药物多起来了,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而积累而发展起来的。
加味香苏散所治的就是风寒证,风寒伤人肌表,那么它这上面所写的一些症状,所谓的四时感冒,就是感受了风寒之邪。感冒这个病有多种,有风寒,有风热,还有风寒或者风热夹湿的,上次所提的九味羌活当中它就兼有湿邪,所以在这呢,它主要是指四时感冒了风寒之邪而病证比较轻,它这个病跟麻黄汤的恶寒发热,混身疼痛、头痛、喘,这些情况,所以它在用药的方面也比较轻一些,它主要是用了苏叶跟荆芥来解表,那我们大家知道,苏叶跟荆芥在发汗解表的方面它是比较缓和的,荆芥虽然是辛温的,温而不燥而且温性不强,而这两个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芳香的,也就是辛散的,这点药又很轻,所以这两个药本身就是辛散轻扬之品。
那么这里面,苏叶还有一个特点,苏叶还可以入血分行气,而荆芥呢它不入血分,气分药,所以习惯我们入血分要给它炒黑了吗,荆芥炒黑,荆芥炭那是那个用法,这里没有用,没炒过,所以这实际上这样的配伍从方法上,从理论上它是继承了麻黄而来的,还记得麻黄汤吗,一卫一营,苏叶另一个特点不仅是发表,还可以理胸中之气,所以苏叶有时还作为安胎药用,这就是根据它的特点来谈的,所以这两个药合起来加强了发汗解表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它加的一些药都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加秦艽加防风有助于解表,加川芎帮助苏叶,因为川芎既能行血,又能行气,它是芳香走窜的血分药,所谓讲川芎上至巅顶,下至血海,它是入血分,它可以行血中之气,它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川芎可以治头痛。蔓荆子上行而散风,跟川芎合起来它能治头痛。可是这个问题要注意,因为川芎在有的书上有它么一句话,“为头痛必用之药”,将来你特别在川芎茶调散里要提到这个药,它可以配合各经的药来治疗各经头痛。但是它本身是辛温走窜的药,而且还是比较燥的,所以风热头痛、阴虚、肝火、肝阳、肝风这样的头痛头晕要注意配伍和注意用量,一般来说不用。
那么这里香附这个药有一个问题,从这个加味香苏散里面它没有讲到香附炒与不炒,而香苏散本身的香附是炒的,那个香附的生熟,炒与不炒在使用上有不同,上行而发表的要生用,下行而活血的要炒用,炒熟了用,但香附它能跟多种药用配合起来用,那首先主要的它有生熟之分,所以在这里面香附它是帮助行气活血来有助于解表,香附、川芎它这合起来,前面主要的药还有一个苏叶,刚才讲到苏叶、荆芥的时候特别提到入血分的问题。
那么这个方子作为四时感冒风寒表证来说是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 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甘草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适用范围】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四肢、头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义讲述】小青龙汤这个药比较特殊,分这么几个情况:麻黄跟桂枝是一个,干姜跟细辛是一个,再加上半夏,芍药跟五味子这又是一对,它是佐制药,是相反相承的药。
正常的来理解它,这地方是麻、桂为君,姜、辛为臣,其它是佐药,和甘草佐使药,它主要的症状是由于素有寒饮又受风寒,所以产生的一种喘咳。它由于这样的情况,它就出现了一些症状的特征,既然是风寒而需要用了麻、桂,它就是有寒热而无汗,恶寒发热,既然素有痰饮、寒饮,那么它的喘咳,它这个痰就有特殊性,发作的时候,它就是泡沫的、白色的、粘的,它这个痰很难出来,那么寒饮的痰正常情况象什么呢,类似于鸡蛋清,你看了它几乎是透明的,颜色是白的,但是很粘,如果吐在痰盂里,你用棍可以挑起来,但是它受了风寒以后,由于咳而不畅,肺气不宣,所以它呢多泡沫,很难出来,而且它经常有那么个情况,咳了以后就喘,喘了以后就喘息抬肩,而且往往不得平卧——躺不下来,因为气不平,躺下以后,气就接不上了。那么痰饮的问题是由于素体阳虚,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而产生了又叫水饮,又叫痰饮,究其性质来说,属寒,所以又叫寒饮,那么这个必须用温化的办法。
所以麻、桂共同发汗解表,这是可以理解了,但是从剂量上要注意一下,在这个地方不仅是麻黄三两,桂枝的量是不是比麻黄汤大了一点,可以注意一下,所以这个大一点,就要联系起来看,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它表实的厉害要加强它发汗的问题。就得要总结刚才所讲的痰饮之所以产生是由于阳气,那么治疗痰饮的还有一些方剂,有些可以知道,苓桂术甘汤还记得吗?它那不就是桂枝吗,它这个桂枝就不仅仅利用它温通血脉的问题,它就是温胸阳、化寒饮,所以这地方的桂枝加重它有两个意思在这,一方面有助于发汗解表,一方面它帮助治寒饮,正因为里面有寒饮,所以它配伍用量大了,这些地方,特别是方子与方子之间的可以给它同类比较。麻黄汤如何用的,大青龙如何用,小青龙如何用法,都有麻黄,都有桂枝,它这个配合也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一般不讲这么细,麻、桂就是发汗,但我们考虑到,这样的班我们应该把这一点,给点出来,才可以理解,在对于本科生、初学的不要讲这么多,你讲这么多它不可能理解,它脑子里还没有痰饮的概念呢,是吧,那好多东西还没讲,所以它反而越听越糊涂,所以这个由于对象不同要考虑讲深的可接受性的问题,底下就谈一谈干姜跟细辛的问题。细辛这味药,我们一般知道它入少阴经,能够去在里在下深伏之寒,因为这个药它的发散力量、辛散力量特别强,而它本身又是辛热之品,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发散水中之寒,那么这个问题往往把个水理解为少阴肾,所以这个话不太明确,应该是依附水中之寒,寒是无形之邪,水是有形之邪,无形之邪而依附有形之中,那么哪些药能够更好的给它分离出来、驱除它。那么干姜在此主要用来温脾阳、暖肺气、温暖脾肺,所以这两个合起来,有助于去水饮的,加上半夏,半夏可以降逆,半夏可以祛痰。在这里加着配合它们来祛痰饮、降逆气,所以这个地方它没有用杏仁来配合。可是这个问题回过来进一步想想看,外有风寒如此之重,内有寒饮素来所有,内外勾结发生了这么个病,那么这个人素来的体质可以知道,从这一点你给它一分析就清楚了,它既然阳气不能蒸水化气变为痰饮,可见这个人的阴分怎么样,那阳气之虚不要说了,那么素体的阴也不足。因为它这个水之所以不能为阳气所化,这个水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水谷之精,人的饮食水谷所产生的,它既然变成痰了,它就不能化生成气血津液了,所以有一部分痰,它就虚一部分气血津液,所以从这方面可以理解到这个病人,所以我们有时候光看到病人有邪的一面,还要看到病人虚的一面,所谓“虚者责之,盛者责之”,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用麻桂的同时用芍药;在用姜、辛、半夏的同时用五味。我想这个情况就可以理解,这个地方用芍药跟桂枝汤同芍药相同的意思,使它辛温、发汗、解表而不耗伤津液,不耗伤阴血,所以可以说它是一个佐制的药吧,相反相承的吗,但它可以制它而不影响解表,所以说它是佐制药。五味子来说,它这里面还有两个作用,由于细辛、干姜本身是辛热之品,特别细辛,就因为它辛散的很,所以名字如辛嘛,加上干姜,另外同时还有麻桂在发汗解表,所以这个问题除掉了阴以外,还要考虑到它的肺气问题,考虑到人体素来阳气的问题,所谓肺气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它已经气逆而喘咳而致于喘息抬肩,而致于不得平卧,可以知道它气逆比较厉害,而它素体之所以有寒饮正因为它的阳气虚,所以在这样的时候你不用这些药不能解除它的寒饮与风寒,你用这些药又得考虑到气虚,而五味子呢,它本身又是温性药,它可以收敛肺气所以它这样防止阳气受伤,防止肺气受伤。那么在这里面再加上甘草那就更可以理解了,甘草不仅跟芍药相配的问题,甘草还可以跟五味子相配,都可以达到一个酸甘化阴的问题,那么这样的配伍再加上甘草本身它有补气的作用,所以可以驱邪而不伤正,那么这么一个方子对于治疗有寒饮而又受风寒所产生的喘咳,这方子是比较好的。
如果说表证轻,麻、桂的用量可减,或者用麻黄不用桂枝,因为这些情况都可以知道,真正理解它这句话以后对这些变化就很容易知道,它尽管受的风寒轻,但是还是引发了它素来的寒饮,所以喘咳就加重,尽管风寒轻而能引发了说明了肺气虚,说明了它阳气虚,所以这样情况在用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发汗的药少用,所以这就是随着它的病的轻重、人体的虚实而来加减用药。
这里附带补充一点,我记得上次在讲到用药习惯的时候,提到细辛用量的问题,那么一般来说在这里面,在汤剂里的用量以当地常用量跟病人的情况相结合,因为常用量上次讲了,长江流域就不同,黄河流域又不同,出了关又不同,是吧。但是也有一点要注意,所谓细辛不过钱,过去有句老话叫辛不过钱嘛,细辛不能超过一钱,这是从过去书上来的,是因为细辛做药面来吃,这句话要注意不是汤剂。细辛研成细粉吃过了一钱令人气闷而绝,为什么令人气闷而绝,因为它辛散的特别厉害,真气耗散。因为过去书上它有这么个记载,所以这话讲清楚了,在现在汤剂里面,它有的人还经常用到三钱,为什么没出问题呢,就因为在这个时候辛不过钱的时候,作为书上原来的讲是做面吃的,而不是做汤剂吃,所以这是上次提到各地方用药量的不同,说过这么一次,今天在这个地方特别讲清楚,它是用末子吃呢,吃面还是做为煎剂,所以小青龙汤呢,从这个方面来用。
另外还有个情况在用的时候,小青龙汤在急性肾炎,也常见这个情况,所以《金匮》上有句话治溢饮嘛,这个饮就跟水分不开了,就是水气犯溢于肌肤,水气犯溢于肌肤,那么就产生一种水肿。《金匮》上就讲到“大青龙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关键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在肌肤之间的水肿发其汗就好了,当然由于这样的水肿,它会影响到肺,会见到咳嗽,所以用在这个时候,根据咳嗽的情况,把姜、辛、半夏用量适当减少,因为这地方并不是内有寒饮,是内有水,而重在肌肤之间,所以麻、桂用量就不要考虑去的太少了,去的太少它不能达到开腠理出汗,它水气不去水肿不消,所以在这个方面它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刚才讲的,方子本身用于临床根据不同的情况,寒热不重,麻桂减轻,如果是水肿,急性肾炎之类的情况,那么里面的就变那么一点药,去细辛用干姜加滑石,滑石利窍去水,滑窍利水,所以这个东西本来有一个现成的名字,滑石加甘草叫什么呢,是吧,再加干姜叫温六散,有时候要变更它的比较的时候,我们就把三个药开出来,就是想干姜用量增大,舌苔白滑的厉害,里寒重。讲滑石一般没有讲它怎么太寒,好像它是淡的,味也不是怎么寒,仅特殊它这个淡,特殊它这个滑窍、利水,实际上这味药相当寒的,这个问题回过来看看三石汤也可以看出来,以及在临床上用的时候,凡是有胃寒痛的人用滑石这个药要注意,我们在临床上一开始不容易注意这个问题,对一个药的体会也不是一上来就那么深的,滑石、车前子好像都没有提到它寒的怎么样,这两药在我们印象里面只道它是寒性是凉性的,但是说这两药怎么寒,没有理解,可是你一遇到胃寒的病人你一用,它就有感觉,弄不好,它就把寒痛引起来了,所以从临床上这里面来了解它。那么这个地方你加上滑石,它一个有干姜还有麻桂了,它就既发汗又利小便,因为既然提到这个水肿、溢饮就是一种小便不利,就是一种急性肾炎,开始的时候,那么你除了开皮毛、宣肺气,同时用通利膀胱的药,使水气下行,这样消肿的效果更快。我们在用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男孩子,那过去的时候男孩子多,它由于这个肾炎,由于这个水肿,一开始小孩的阴囊它也水肿,可以肿的看见发亮,那么这个吃了以后它能很快的消,所以这是用的经验的一个方面,介绍给大家,将来在临床上可以参考。
【附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组成: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9g)。功用:解表蠲饮,兼除烦躁。主治:肺胀,心下有水气。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此方总之一句话,之所以加石膏,就因为内热,就因为见有烦躁证,而石膏量的大小可以结合烦躁的程度、内热的程度以及原来病的情况。我说原来病的情况,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提到两个加石膏的方子,大青龙汤加石膏,小青龙汤可以加石膏,它原来讲是治肺胀而咳,可这个呢,往往很难理解,喘咳的厉害而又有烦躁,又有口渴,所以适当加一点,但是可以看一看,这地方石膏的用量多大,还得注意,所以大、小青龙,石膏的用量不是主要的,都是小的,因为它不是做为一个主要药,所以都是量比较少,随着热、随着烦躁来考虑它的量,还是回过来,前天不是讲了大青龙究竟多少,原书上就鸡子大一块,这地方它比较明确说好了是二两。
【附方】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组成:射干三两(6g)  麻黄四两(9g)  生姜四两(9g)  细辛三两(3g)  紫菀三两(6g)  款冬花三两(6g)  大枣七枚(3枚)  半夏半升(9g)  五味子半升(3g)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音。
此方的特征也是素来有痰,就是在咳喘当中呢,痰不容易出来,所以喉间如水鸡声,实际上就是痰在里面呼噜呼噜上呀下呀,象那田鸡青蛙叫的,它就说明了痰多、肺气困,肺气不得宣发,痰随气逆又不得出来,所以仅在里面咳嗽,在这样的情况,所以用射干麻黄汤。点出来麻黄,它还是用来宣肺的,底下那些药都可以看到,细辛、五味、半夏,虽然它没有用干姜,但它用了四两生姜,所以这个问题要注意,在《伤寒》《金匮》方里面,它的生姜一般的讲三两,可是有的地方用四两,它这用法就不同了,就不是桂枝汤那个鼓舞胃气,兼散表寒那么个意思,它用这个四两,侧重于用生姜散水气的作用,发散风寒,祛散水气,所以生姜的用量就大,因为干姜侧重于温化,生姜侧重于温散,这两个区别就是在这。射干是一个苦寒药,经常用来消咽肿,还可以去痰,它是寒热并配,总的方子来说,它是热的,温的,紫菀温的,款冬花温的,半夏、细辛、生姜、五味子、大枣,它都是温的,在此注意它大枣的用量也特别少,一般都是十二枚,往上加的比较多,此方是七枚,所以这些地方都注意,也可以知道射干麻黄汤它纯粹是内饮为患,风寒是不多的,没有寒热的,所以把这些方子反反复复的一对比,就知道了刚才讲的小青龙汤的情况,及以在临床上怎么掌握小青龙。这和这两类型介乎两个类型之间的,就刚才讲的一些加减方法,这个辛温解表就是这样吧。
另外,在这个地方就说一下,有一些文字记载不同,而意思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功能怎么写的呢,解表、蠲饮、止咳平喘,有咳有喘,因为肺气既受风寒所伤,又受内饮所迫,《伤寒》有个词叫水寒射肺,有时候是水气射肺,水寒之气犯肺了,而肺气本身不得肃降,因此它不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出,所以上逆而喘咳,我想功能的解释就这样。所以有时候字面上不同,但意思相通,不要过多发生疑问,就不要说这个怎么这么写,我举个例子来说,可以这样写,散风寒,除寒饮,平喘咳,所以类似的情况,好多书上个人用字的习惯不同,而总的精神相一致的,就不要去追它去了,因为这几本讲义,这几本教材,有的都不一样,而意思相同,有的不同。
13
发表于 2009-7-10 13:57:23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我的方剂结构论

http://www.mingyi99.com/club/vie ... &extra=page%3D1
14
发表于 2009-7-10 14:01:16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绵之治疗月经病验案分析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4-24  
  王绵之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王老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肝藏血、喜条达、主疏泄,内寄相火,而“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肝对妇女生理的重要性,妇科诸疾,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多注重用调肝之法来治疗,现将王绵之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几则验案整理如下:
  痛经
  妇女在经行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称为痛经。严重的痛经腹痛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晕厥。王老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其体为血,其用为气。肝气条达则疏泄有权,血行通畅,月经通畅;若肝气不疏,则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因而痛经最常见的原因为肝气不舒,所以调经止痛最先应当调肝疏肝。肝郁可因情志不遂所致,亦可因脾虚生化无源而致血虚,肝血不足则失其条达之性,疏泄失常,气机阻滞易致血行不畅。血虚以及肝肾亏虚导致冲任、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或濡养而“不荣则痛”,久则阳虚寒凝而气血运行不畅,这些都可以导致痛经。
  典型病例:贺某,女,21岁。患者痛经数载。每次经前2天即出现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来潮的第1~2天,经行不畅,腹痛难忍,经色暗红有块,痛剧则伴呕吐、腹泻,并伴腰痛,每次均需服用止痛片方能缓解。曾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效不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而弦。诊断为肝郁血虚型痛经,治宜养血疏肝,调经止痛。用方:柴胡3克、炒白芍18克、当归18克、制香附12克、桑寄生18克、怀牛膝10克、川断6克、杜仲9克、茺蔚子12克、川楝子9克、制半夏12克、生姜5片。7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品。患者服药第6天,月经来潮,经行通畅,未见腹痛,原方再进5剂,嘱患者继续服用至经期结束。患者自此以后,痛经消失,随访未复发。
  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是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先期(提前1周以上),时而后期(延后1周以上),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王老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藏血,调节着月经的正常周期和血量。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血海按时满溢则月经周期正常,如疏泄过度,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若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肝血不能转输于胞宫,胞宫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月经的量,则可引起月经后期、月经量少。如果肝火亢盛,疏泄太过,木火妄动下扰血海,迫血妄行,血不循经,常导致月经提前而至,形成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肝藏血,如果肝血虚,血海空虚冲任失养,胞宫无血可下则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若肝阴虚火旺、虚阳上亢,扰动冲任而血海不宁,虚火迫血妄行,经血因而下行,使月经提前而至,则月经先期量少,经期延长。因此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应当重视对肝的调治。
  典型病例:王某,女,32岁。患者经行不畅,月经先后不定期数年。自诉眩晕烦躁,夜寐不安,小腹凉,腰酸,胸胁胀满,下连左少腹,上涉胸乳,脉弦关部尤甚,左寸小,右尺沉,舌质淡苔白。诊断为肝郁血虚,治以疏肝养血。用方:柴胡3克、川楝子9克、炒白术12克、生地黄18克、当归18克、赤白芍各12克、茯苓18克、酸枣仁12克、炙远志6克、陈皮10克、仙灵脾9克、红花9克、生杜仲12克、丹皮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时,患者眩晕减轻,夜寐好转,胸胁较舒。脉转柔和,舌苔根部花剥。此是肝郁渐舒而阴血仍亏,前方去红花、远志、陈皮、杜仲,加生熟地各10克、枸杞子12克、怀牛膝10克、党参18克、制香附12克、鲜生姜3片。10剂,每日1剂,水煎服。三诊,患者月经按期而至,经前、经期症状消失,小腹凉感亦减,脉仍细,舌根剥苔缩小。因患者急于回家,以原法拟1方回家常服。随访述月经周期、色、量、质均已经正常。
  不孕
  虽然不孕和月经病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关的疾病,但是王老认为这两者息息相关。女子不孕有多种原因,诊治不孕重在调经,月经的正常来潮是受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不孕应该重在调理月经。
  如今,大多数不孕患者月经多不正常,常有月经量少、痛经、月经后期的表现,这大多是因为妇女现在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规律或是年龄偏大导致,多数属于肝郁肾亏血虚型,需要调补肝肾,滋阴补血。
  典型病例:闫某,女,28岁。患者痛经多年,结婚8年未育。初诊患者月经周期尚可,经期时小腹绵绵下坠作痛,月经量少,色暗红无血块。平素体质较弱,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8年间怀孕5次,皆3月余即胎停不长,现已2年未孕,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诊断为肝肾虚损型痛经,治宜补益肝肾,滋补阴血。用方:生晒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生黄芪25克、怀牛膝10克、炒杜仲12克、当归20克、菟丝子15克、制香附10克、炒白芍20克、桑寄生15克、炒小茴香6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二诊:患者五天前来月经,现已经净。除第1天小腹坠胀外,其余几天未见明显不适,月经量明显增多,血色较前转鲜,面色略有好转,仍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上方去当归,加巴戟肉15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忌生冷、辛辣,注意休息,放松精神。三诊:患者服完上14付药,自觉精力好转,因现已是经前1周,想调方巩固疗效。上方去巴戟肉、川断加生地20克、炒白术12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咐患者以后每次经前5天开始服初诊用药;经停后可继续服用二诊方。此后,患者行经时几乎无任何不适,半年后怀孕,其后顺利产下1子。(白晶 张哗 吴晓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15
发表于 2009-7-10 14:06:17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转贴】王绵之教授巧用通阳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王绵之教授巧用通阳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吴沛田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临证诊疗经验丰富,屡起沉疴。兹将老师运用通阳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机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学“嘈杂”、“吐酸”、“胸痛”等范畴,反酸是其主要症状。胃属燥,脾主湿,胃为阳土,多实多热;脾为阴土,多虚多寒。本病虽属中医脾胃病范畴,但与肝肾关系密切,如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胃气壅滞;或劳累过度,脾胃虚弱,或胃病日久,气虚及阳,胃失和降;或禀赋不足,病久及肾,火不生土,致胃排空延迟,和降失职;腑阳不运,或阳郁不行,则湿浊内生,血行瘀滞;或中焦阳微,化源不足。故临床常见反胃、呕呃、噎膈、脘痛、痞满、便溏、腹胀、泛酸、烧心,甚则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口吐涎沫、肢体浮肿,舌苔薄白或腻,脉沉或迟。如《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卒然而痛”,实即指阳气不通,张子和的“《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刘完素的“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而行之”、“盖辛热之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等论述从不同角度强调阳气贵通不宜滞的学术思想,王师认为,尽管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复杂,但主要基本病机在于“胃阳困阻,和降失常”。此为通阳法治疗本病的主要依据。经言“淡味渗泄为阳”, 淡渗利尿,则湿去热孤,阳气自然通行,尤对湿热内阻者颇效。徐灵胎所言:“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和膀胱,此为良法。”正是基于本病胃阳受阻,或郁或虚,湿浊内生,瘀血停滞,气机升降失常基本病机的认识,认为通阳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在辨证基础上,运用通阳法可提高疗效。
  二、临床应用要点
  1.以辛温通阳为先。反流性食管炎,虽有阴阳寒热之分,但确以胃阳亏虚不运为多见。如仲景所论“阳微阴弦”,中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寒邪客胃,痛剧,吐酸,泛恶,纳差,用良附丸加吴萸、炮姜;饮食停滞,胃脘胀满,干噫食臭,嗳腐吞酸,用保和丸加槟榔、细辛、枳实、桂枝;寒热互结者,主张通阳宣痹、和胃消痞,用半夏泻心汤加吴萸、细辛、小茴香;若寒重,加重干姜用量;热重,加重黄芩、黄连用量而少用薤白;湿重加佩兰、藿香;胆逆犯胃者,胃脘满闷嘈杂,恶心吐苦水,用小柴胡汤合逍遥散、旋覆代赭汤加减。
  2.正虚标实,虚实夹杂,通阳兼以他法。反流性食管炎临床不外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虚证因气血阴阳亏,分别可用益气(补中益气汤)、扶阳(人参汤)、养阴(麦门冬汤)、补血(人参养荣汤);实证多因寒凝、水气、气滞、热结、血瘀,分别治以祛寒(当归四逆汤、理中汤)、利水(真武汤、五苓散)、逐痰(小半夏汤、二陈汤)、化瘀(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法。不论虚证、实证或虚实夹杂,补虚泻实,终以阳气通达、血脉流通、升降相因为目标。
  3.通阳与化瘀、扶阳相结合。疾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致瘀血内阻,常与湿浊胶结阻络。轻者脘胀泛酸,嗳气呕恶,重者胸骨后噎塞不利或疼痛,治宜活血化瘀、温通胃阳,常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加细辛、肉桂、吴萸等;日久阳气渐伤,脾肾阳虚,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扶阳化瘀。如寒瘀较重,则以良附丸加吴萸、细辛。
  4.胃阳闭阻,胆逆犯胃,配以芳香。多因病久、受寒或劳累过度引发,宜通阳合芳香开窍,解郁降逆、调其升降。常用吴萸、桂枝、白芷、细辛等配用沉香、木香、白檀香、砂仁、白蔻仁等。此类药不可久服,以免泄人元气。
  王师教导,在中医理论中阳气对人体起着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若气血郁滞,经络闭阻,寒邪侵袭,情志郁结,所愿不遂等皆可使经气郁滞而阳气不能宣通,使脾胃升降失常,肝脾不调。脾升则肝肾亦升,胃降则胆、心、肺亦降,采用通阳法可以缓解和消除这种病理状态,“通”即能使闭阻之阳气宣通,以达祛邪扶正之目的。王师指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体用药分为四种。一是通阳必用辛热,如高良姜、吴茱萸、桂枝、干姜、小茴香、荜拨、半夏,附子、葫芦巴等;二是柔剂通阳,如肉苁蓉、鹿角霜、沙苑子等;三是化浊通阳,如薤白、苍术、厚朴、沉香、川乌、川楝子、乌药等;四是淡渗通阳,如茯苓、滑石、苡仁、通草、杏仁、蔻仁等。D4
16
发表于 2009-7-10 14:11:50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沉痛哀悼王老师!王绵之老师的方剂学研究成果必将永垂中医史册!
17
发表于 2009-7-10 14:12:0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我衷心敬仰的王绵之老师
韩仲成 
关键词:王绵之;名老中医;方剂学
文章编号:1000-7156(2002)04-0042-02
  1981年秋,我有幸参加了卫生部委托北京中医学院主办由王绵之老师负责的“全国方剂学师资班”的学习。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获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成长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20年来,我经常翻阅当年的笔记,重温学习内…………
作者简介:韩仲成:男,1949年3月生,副主任医师,保德县中医医院(山西 036600)。
作者单位:韩仲成(保德县中医医院 山西 036600)
18
发表于 2009-7-10 14:24:06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沉痛悼念
19
发表于 2009-7-10 14:38:12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沉痛悼念!
20
发表于 2009-7-10 15:08:04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沉痛悼念王绵之教授。
    但是王教授一走,人走茶凉。似乎国医大师的养生主张比不上针灸大师。小百姓要看国医大师们谁真的能身教胜过言教。
    师怀堂教授说“我最喜欢的养生名言为:‘养生之道在人不在天。’”
                         师怀堂:乐而忘忧话长寿
  师怀堂,生于1922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主任中医师。曾创“怀堂九针”,并赴全国各地及海外进行针灸学术交流与讲学。

  生活有序  忙中取乐
  师先生诊务繁忙,社会活动也较多,但他忙中有序,忙中取乐。他每早6点起床后,到户外散步,做自编的健身操;午饭后要睡一小时;晚上,兴之所至,即泼墨挥毫,写字作画。他的画作以兰竹、梅花、大虾居多,生机盎然,功夫老到。他在居室内悬挂许多名人字画,并常以此怡情养性。他养生有道,喜读嵇康的《养生论》、高濂的《遵生八笺》、李渔的《闲情偶寄》等,还与著名美术教育家赵延绪编创了“针灸-绘画养生法”。
  心胸开阔  乐而忘忧
  师先生从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有些事显得很“马虎”,但也不有意识地抑制愤怒,愤怒时即发作一番,过后不再去想它。有时遇到不愉快的事,他则移情于针灸治疗或书画艺术上。至于健脑养神,师先生的信条是:心胸开阔,遇事不烦;不记小人,光明磊落;以仁待人,以德行医。
  食量不大  荤素均吃
  师先生饮食量不大,荤素都吃,但最喜欢吃杂粮,特别是家乡的小米、莜面、玉米面。他还爱吃自制的泡菜与辣椒。近年来师先生喜吃蔬菜、水果,还常吃野菜,喜欢喝浓茶。他的主张是:多吃素,多吃醋,少饮酒,大葱大蒜经常有。
  健身功法  每日习练
  师先生自编一套健身功法,每日习练,从不间断。其方法为:转头、拽耳、干洗脸、手心暖眼、转手、甩手、数指、拍胸、出空拳、转臂、慢走路带蹬腿、转脚腕、用手扳脚跟、转眼球等。
  师先生自1992年离休后,就义务为群众治病,每日患者盈门,有时日诊数十人。除治病外,他仍继续研究“怀堂九针”。他常对后辈人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医为乐,永远进取”。他呼吁重视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针灸经络在养生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因为这是中医学的优势,应当努力发掘,为人类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李俊德  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15:09 , Processed in 0.06265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