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8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3 13:4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09-10/12/content_27776.htm
看似寻常最崎岖
——《传承中医系列丛书》序
常宇

  得知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中医系列丛书》是著名中医大家朱良春先生和周仲瑛先生题词并推荐的,我一定要看,相信书中定有真实和实用之处。因为2008年我在采访两位先生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两位大家都有一股难得的实干精神,他们能偏于一隅而名扬天下,成为国医大师,靠得就是在基层临床扎扎实实的务实精神和实用的原则,不说空话、套话、假话,并对中医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近年来人们发现,现今可能少有像朱良春、周仲瑛这样的大师出现,很多因素使中医人才培养最大的问题是读书不够,实践不足,中医思维逐渐淡化。
  但主要原因,恐怕不是读书不够,而是读好书不够。不是不读经典,而是读不懂经典,不知道怎么用经典。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初学中医时,确需通俗而实用的课外书籍,但一些都是教材的翻版,概念和原则的内容抄来抄去,缺少实用和生动的范例。或堆积的很多古代病案缺少联系理论的分析和评述,晦涩难懂。
  况且,古今中医书籍文献浩如烟海,庞杂难懂。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视野中去发现和认识古训精华,显然不现实,更别说漫无头绪,无所适从。
  而《传承中医系列丛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的亮点之一就是采用古训+医案的方式。在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下,从撷取中医经典、百家文献的相关原文着手,然后注释,谈体会和(或)附具体病案,再进行中医解析,并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加以评述。
  正因为这样的体例和编写指导思想,此丛书有突出的特点:
  第一,丛书不同于一般性经典选读,而是博采中医百家古训精华,内容更丰富,更切合实用。
  如辨舌色真伪一节,就选举了《重庆堂随笔》和《冷庐医话》的精彩论述,并在按语中指出:
  ●望舌时要注意“染舌”的假象,以免误诊。如“食酸甜咸物,则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又如:本是白苔,“食橄榄即黑,食枇杷即黄”等诚为临床经验之谈。我们在临床上也可以观察到,喝牛奶、豆浆易使舌苔变白腻;吃橄榄、乌梅、杨梅,易使舌苔变黑;抽烟易使舌苔呈黄褐色;不喝咖啡,吃桔子和黄色食物令舌苔变黄;吃花生、瓜子、核桃等食物会使舌苔白腻。
  ●不宜在饮食后立即看舌苔,防止诊断不准确。如“视病人舌苔润燥,”刚刚饮过水的人“则难辨”,因此,看舌苔前当“禁饮汤水”。
  ●注意将舌象与脉象、症状(包括体征)、大便、小便等四诊资料相互印证,不能单纯以舌象作为诊断依据。
  ●要注意望舌的方法。“灯下看黄苔,每成白色”这句话,就提醒医生望舌要注意面向自然光线,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就较为自然,也能真实反映病情。
  ●在舌诊一节最后,还附上了曹炳章治热入血室兼湿热、食积内阻的医案,以及叶熙春冬温夹痰、痰热胶结的医案,详细分析了舌脉、病机,治疗的处方和经过,让人一目了然,且对诊病机理有了更形象和扎实的领会。
  其次,本着实用的原则选用百家医籍古训医案。传统的经典选读、必读类图书,都是按原著章节顺序,从中选取作者认为是重点的章句,加以诠释,读者只能是懵懂地背经文,间或明其大意。本丛书的特点则是遵循实用性原则,循序渐进地选用大量丰富的古训古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再者,背经典、读古训,关键是要“用得上”。本书对每一个知识点按原文、注释、语译、病案举例、中医解析的格式顺序编写,还有作者体会、经验和发挥,读者既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记忆,又可用中医古训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读古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学习中医、应用中医时能“用得上”,这是《传承中医》又一特色。虽然此丛书看似平铺直述,读后确有“平常之处见崎岖”的感受,回味绵长。
  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与读案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是本书的又一大亮点。古有“读书不如读案”之说,丛书用通俗诠释在短时间内领悟古人诊病用药之玄机,令读者在短时间内领悟经典之妙用。
  总之,此丛书传古训之精华,集百家之验案,承国医之精粹,理论联系实践,相信广大读者能得到读书的实惠,体会到开卷有益。



-=-=-=-=- 以下内容由 wangweiheng2009年10月15日 04:15pm 时添加 -=-=-=-=-
《传承中医(典藏版)》系列丛书
总主编:王惟恒   王义祁
国医大师朱良春  周仲瑛为丛书题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3:59:5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发皇古义融新知
——值得一读的《传承中医典藏版》
     “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书非抉择严者不可以为法”,名医之根基乃在读书明理,勤于临床。当今中医之教材实乃学习中医之入门阶梯,但若想成为一代名医,非博极群书不可。
    然中医之文献,乃中华文化保全最全者之一,古之医籍可谓汗牛充栋,无数名家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保留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是造就名医的基础,但这又引来了另一个问题,数千年的积累,保留到现在的医籍不下八千种,浩如烟海!对于读书人来说,无异如一个天文数字!人生之精力十分有限,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选择适合的读本,以最短的时间把握中医学之精髓,就变成了问题之症结。
    自古医家通经典,发皇古义融新知。《传承中医》系列丛书,从撷取中医经典、百家文献的精华原文着手,然后注释,谈体会和(或)附具病案再进行医理解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疑是一个创新。读是书,不仅能在阅读释义与病案的过程中加深对经文的理解、记忆,而且在短时间之内尽览古人诊病之心法,用药之心机。
    全书用通俗诠释“传”古训之精华,集百家验案“承”国医之精粹,传古以承先,承先以启后,让众多的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后学之士切切实实地从中得到实惠。全书虽然看似平薄直述,读后却有“平常之处见崎崛”的感受,使读者不至于在书海中漫无头绪,不辨妍媸,无所是从。同时,也为读者架起了直入现代名医殿堂的阶梯,实属当今中医书籍中难得之佳作,爰赘数语以为贺!
                      毛以林
————————————————————————————
毛以林:医学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科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发表于 2009-10-13 17:34:2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普及中医千秋业,个中甘苦有谁知。
4
发表于 2009-10-13 17:53:2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恭贺,诚望能有更多精品面世。有感“普及中医千秋业,个中甘苦有谁知。”
俺说:千古绵延芳容在,天公不负耕耘人。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8:16:3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0/13 05:34pm 发表的内容:
普及中医千秋业,个中甘苦有谁知。
知我者,铁版主也!其实编写此丛书还承蒙您的启发和支持!我们要更多地向您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8:21:5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下面引用由假部长2009/10/13 05:53pm 发表的内容:
恭贺,诚望能有更多精品面世。有感“普及中医千秋业,个中甘苦有谁知。”
俺说:千古绵延芳容在,天公不负耕耘人。
您的鼓励和鞭策将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医事业奋斗不息!
恳盼中医同仁不吝赐教!
7
发表于 2009-10-14 11:01:1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普及、提高,登堂入室。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1:25:2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下面引用由泰然居士2009/10/14 11:01am 发表的内容:
普及、提高,登堂入室。
谢谢版主点评!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9:36:2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下面引用由泰然居士2009/10/14 11:01am 发表的内容:
普及、提高,登堂入室。
没有普及就谈不上提高,相辅相成,先生说得极妙!登堂入室,中医需要大批有学富江海和扎实功底的实用性人才。
10
发表于 2009-10-17 21:23:2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看似寻常最崎岖

中药的功能与主治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及水火烫伤,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之症。产地河北。
茺蔚子: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产地山东。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怯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产地内蒙。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喘,肺痨咳喘,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绕虫病,阴痒。产地四川。
华粱草:补气,养血、滋肾、益阳;含有多种活性酶系统,和甾体激素,有改善女性内分泌,促进乳腺和生殖系统发育的功能,增加女性阴道碱性的分泌。产地尼泊尔。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含有微量生物碱及结品性中性物质,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女子不孕,带下,妇人癥瘕。腰膝冷痛,血枯便秘。可调节内分泌平衡, 促进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产地新疆。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及胸胁积液,用于风痰癫痫。产地广西。
鬼箭羽:破血、通经、杀虫、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闭经、产后腹痛、虫积腹痛、跌打损伤等症。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产地陕西。
鹤虱:杀虫。用于蛔虫,蛲虫,及绦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比病。产地河南。
黄药子:散结消嘤,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瘿疾,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产地湖南。
远荷子:补肾阳、壮筋骨、调先天精气的作用;含钙、钠、钛、锰、铁、磷、铬、镁、锌、铜等无机元素。有调节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产地印度。
化石草:利尿,消炎,化石,降压。主治膀胱結石、胆結石、肾結石,肝炎,水肿,高血压。产地云南、广西。
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产地江苏。
何首乌: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酸脚软。产地四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8 19:01 , Processed in 0.0627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