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3 00:0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9-05-19 阅读: 798 出处:秘书处 作者: 编辑:
国中医药发〔2009〕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局直属各单位: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意义重大。现就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若干意见》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
    《若干意见》的发布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实施的新形势下,国务院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不移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若干意见》是指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科学文化价值、历史贡献、现实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有利于在全社会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凝聚力量,进一步形成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若干意见》鲜明地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既是对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经验和近年来中医药工作创新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和行动指南;《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对统筹兼顾全面做好中医药各项工作做出一系列部署,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若干意见》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若干意见》体现了深化医改意见和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政策措施,对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要认真组织学习《若干意见》,并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和《若干意见》的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二、全面落实《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中医药改革与发展
    一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推动建立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和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要推动研究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制定《若干意见》具体实施办法,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二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的高度,切实把中医药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更多地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若干意见》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体现在其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中,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
    三是要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各地要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和《若干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中医药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新鲜经验,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四是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若干意见》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能否取得大的成效,关键在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若干意见》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确保《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百姓享受到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大力宣传《若干意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图书、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好的做法、新鲜经验,及时宣传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年底,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把落实《若干意见》的进展、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2
发表于 2009-5-23 06:56:11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央的决策总会同百姓们心心相系,俺看,这是中华子民同心凝集传统文化中的良好开端。是步入“盛世和谐”开局……
3
发表于 2009-5-23 10:35:25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我学习后有两点心得想与大家分享, 欢迎各方高明指正.
意见中关于"基本原则"说: "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我想凡是到这个论坛的人都会感到振奋. 希望国家负责医疗卫生的机构, 能把公共资源中分配给中医药和西医药独享/共享的部分分别列出, 定期向社会公布, 形成惯例, 以让公众监督"同等重要"的原则得到落实. 我不知那里可查到这种数字, 我怀疑可能没有 - 如果我错了, 欢迎指正. 但如果不用数据说话, 大家只能高来高去, 十年前说这话没错, 十年后仍可说这话, 既不解决问题(甚至连问题出在哪都不清楚), 也不符合今天深化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关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这在现阶段十分迫切. 希望能尽快制定从入学资格、课程内容到毕业职等、以至一定的就业保障(如医院/药房的上岗资格)等一整套相关的培训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 是需颁予一定职称, 既需与7年制医生有区别, 亦需提供往后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 可通过继续进修与正规医师接轨的途径.
4
发表于 2009-5-23 10:48:45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能否取得大的成效,关键在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若干意见》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确保《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百姓享受到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成果”。
    从神木落实的情况看,中央媒体都只会站在一旁说风凉话,中医药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能否制定出落实的时间表?百姓不需要享受口号。
5
发表于 2009-5-23 11:52:54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不能排除其结果是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的可能。
    如果没有中医学的支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中医学如果不能排除科学主义的影响,因异化而继续衰弱是可以预见的。中医的历次灾难和现状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若干意见》出现在现代中国这件事的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没有中医在抗“非典”时的特殊贡献,《若干意见》会出现吗?
    这次“猪流感案例”被称为“中西医结合”的成绩,我们看不出“西”的什么作用,而“中”的特殊作用却被淡化如此,意义何在?
    法无定法,万法归一宗,这一宗就是“神”或者称“意”,事在人为,具有什么“意”的人,所为之事的结果是不同的。
    再次提及世卫组织对传统医药的“定义”:“在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以不同文化固有的、可解释的或不可解释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总和。”
    《若干意见》贯彻的过程有待审慎观察,毕竟这个“定义”涉及到了中国医政大员的敏感神经。
6
发表于 2009-5-23 20:43:50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9/05/23 11:52am 发表的内容:
   这次“猪流感案例”被称为“中西医结合”的成绩,我们看不出“西”的什么作用,而“中”的特殊作用却被淡化如此,意义何在?
刘清泉虽然在误导民众, 至少还承认达菲是西药, 你如果看不出“西”有什么作用, 最好问问刘为什么不把达菲也从治甲H1N1的药单上一并撤掉.
   《若干意见》贯彻的过程有待审慎观察,毕竟这个“定义”涉及到了中国医政大员的敏感神经。
其实没那么复杂啦, 最大问题是大家都不用数据说话. 提供真实的数据是当官的责任之一; 如果有数据而不用则是民众的责任. 这样大家都分担了责任.
7
发表于 2009-5-23 21:02:47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本人认为中西医并重的提法有和事老的作风,只不过霸权制真假难分;如果提出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以安全高效治病救人为本,以德善之心善待人民为本,凡违反规定,举报申诉部门电话网络地址,因为当今的卫生部及中医药管理局无能力解决并判断真假好坏......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23:19:12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西并重,并非永久策略,它只是暂时的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会再有这种提法了。
试想一下子把西医贬低到从属地位,全国卫生事业不就乱套了?
9
发表于 2009-5-24 12:22:31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05/23 08:43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没那么复杂啦, 最大问题是大家都不用数据说话. 提供真实的数据是当官的责任之一; 如果有数据而不用则是民众的责任. 这样大家都分担了责任.
    “刘清泉虽然在误导民众, 至少还承认达菲是西药, 你如果看不出“西”有什么作用, 最好问问刘为什么不把达菲也从治甲H1N1的药单上一并撤掉.”
    刘清泉是专家组中唯一的一名中医,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有权利不用达菲(据说达菲还是中药八角中提成的)。在体温恢复后还有咳嗽,为什么不用达菲了呢?是不是“病毒”已经被消灭了,咳嗽已经不属于“猪流感病毒”造成的呢?或者是专家组给刘清泉面子,让刘清泉表现一下呢?
    “其实没那么复杂啦, 最大问题是大家都不用数据说话. 提供真实的数据是当官的责任之一; 如果有数据而不用则是民众的责任. 这样大家都分担了责任.”
    我不知道你说的“数据”是什么,但专家组只有一名中医,这个数据说明什么?有二种可能:一是刘清泉一人足够应付;二是让中医尝试一下。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本案的结果都表明中医的巨大作用,但主流媒体仅表述“中西医结合”。
    是刘清泉要用达菲的吗?----不太可能。
    是专家组的西医要用达菲的吗?----肯定。原因是外国人在使用。
    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西医对此案的医治没有什么贡献,专家组的西医只是个参观者、凑合者。
    如果没有达菲,是否中医没有治疗办法或治疗效果就差?----没有印证。
    是中医诊断不能得出治疗方案或刘清泉没有信心?----不可能。为什么不印证呢?
    因为“……不同文化固有的、可解释的或不可解释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总和”的原因,医政大员的思维,不敢贸然逾越“科学可以理解”的圈圈。问题并不复杂,就那么简单。
10
发表于 2009-5-24 16:37:10 | 只看该作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9/05/24 00:22pm 发表的内容:
   刘清泉是专家组中唯一的一名中医,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有权利不用达菲(据说达菲还是中药八角中提成的)。在体温恢复后还有咳嗽,为什么不用达菲了呢?是不是“病毒”已经被消灭了,咳嗽已经不属于“猪流感病毒”造成的呢?或者是专家组给刘清泉面子,让刘清泉表现一下呢?
所以, 先生也是知道在体温恢复前是用了达菲的.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本案的结果都表明中医的巨大作用,但主流媒体仅表述“中西医结合”。
   是刘清泉要用达菲的吗?----不太可能。
   是专家组的西医要用达菲的吗?----肯定。原因是外国人在使用。
   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西医对此案的医治没有什么贡献,专家组的西医只是个参观者、凑合者。
从这个报道中, 我们只见到对已确认的猪流感病症, 用达菲+其他中药证明至少可使体温减退, 即起到初涉治疗的作用. 是不是单用中药就可以呢? 报道说当时只有两例, 估计另一例也是用了达菲, 否则更早已大张旗鼓的报道了. 在还没有确实证据之前, 身为专家的刘就以参与治疗的身分推销"轻度病人用中药完全可治好", 实在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不知道你说的“数据”是什么,...
不是说刘清泉/猪流感的事, 是说帖子主题如何贯彻落实的事, 最重要的是数据, 如《若干意见》说"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就要拿出公共资源中分配给中医药和西医药独享/共享的数据来说明, 不能只有口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7 05:54 , Processed in 0.0691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