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9|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14——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1 20:3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11 12:42 编辑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支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拨,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支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腘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痛,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筋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支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癭,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胸胁,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遣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太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木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也。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络充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寸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心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剌络脉者,必剌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剌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及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遣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75——78页)

2
发表于 2013-11-11 21:16: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05:40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1 13:16
这些也不是作者自己观点写的,不过是二千年前古人的观点。铁骨整天鼓捣这些东西有意义吗?

问题是有的人从来不研究古人怎么说的,随意就加以否定啊。
4
发表于 2013-11-11 22:31: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07:11:36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1 14:31
我倒想研究一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因为黄帝内经有一半的篇幅是讲针灸、针刺的,所以我想从里面找一找偏头 ...

典型的实用主义,你不深入研究,怎么能知道啊?甲乙经看过吗?
6
发表于 2013-11-12 08:37: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13-11-12 08:49:0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1 22:31
我倒想研究一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因为黄帝内经有一半的篇幅是讲针灸、针刺的,所以我想从里面找一找偏头 ...

那就不要了呗!
8
发表于 2013-11-12 08:51: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3-11-12 08:59:1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2 08:51
黄帝内经不是没有意义,它的意义就是见证了中医理论的起源,里面的很多认识都处于懵懂状态、甚至有很多的 ...

既然“它的中医水平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因为相差太远”,要它做甚?做“帮凶”吗?
10
发表于 2013-11-12 10:57:07 | 只看该作者
爱因斯坦论文发表之后,一方面,爱丁顿、普朗克、朗之万等科学家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这一理论的生命力,并热情地研究和传播着相对论的思想;

二方面,很多科学家则保持了思考和沉默,因为这个理论的出现使他们太感突然、遗憾、疑惑和迷茫;

三方面,还有一些所谓的科学家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攻击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甚至咒骂爱因斯坦在耍江湖骗术,即便是原子弹、氢弹也未能炸坏这些人的铁齿钢牙,继续诅咒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09:05 , Processed in 0.1409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