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16——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4 13: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14 05:17 编辑

       提示:这段经文主要论述十二经筋,可以看出,十二经和十二经筋的循行路线并不完全相同,但阴阳属性相同。并且,还可看出,“筋”有“筋”的疾病,“经”本身没疾病。

【2】《难经》的记载
       1,《难经》第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
       提示:这段经文表明,十二经不是“动脉”。古代医家是把“动脉”分别归属各“经”。所以,十二经都有“动脉”。《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提示:这段经文说明,十二经和脏腑相配,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逐渐完成的。《难经》二十七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提示:这段经文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同一种形式,不同时创建的。古代医家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奇经八脉。并且,创建奇经八脉,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
       《难经》二十八难: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阴维阳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溢满,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提示:这段经文主要论述奇经八脉的详细循行路线。可以进一步说明,古代医家创建奇经八脉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的道理。

二,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相关研究
经络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围绕经络形成的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针灸的临床实践。经络学说的理论认为,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具有运行气血,濡养组织,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平衡阴阳等功能,因此具有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是维持人体整体有机统一的重要因素。现代研究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综合调控系统,但其具体过程和机制,尚不能用现代科学语言全面系统地表述,因此经络研究一直被国家视为重点攻关项目。近40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很多学者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经络现象
       经络现象(Meridian phenomenon)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这一现象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医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目前,人们通过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科学、客观地描述了多种经络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经物理、化学、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等。
       (一)循经感传现象
       循经感传(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 , PSC)现象系指针刺、电脉冲及其它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一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20世纪70年代,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测定PSC的统一标准及方法,全国30个单位对总计约20万人群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调查,普查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在不同地区、民族、性别的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出现率为12~25%,年龄、体质、家族、疾病、季节等因素对感传出现率有一定影响。如:中年人循经感传出现率要比青少年高;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感传出现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循经感传显著者直系亲属中,循经感传的出现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这一事实提示,循经感传现象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另外,夏季较冬季感传出现率高。有人对国外的一些人群进行调查,如:莫桑比克、几内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英、美、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共调查618人,结果感传的出现率与国内情况基本相符。
       1.表现特征
       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循经感传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感传循经性:感传通常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路线基本相符,但在不同个体、不同经脉、不同线段常发生偏离,总的来说,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而在头面部则差异较大。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感传路线和出现率,如环境、体质、体位等,有人报道,俯掌取中冲穴刺激引起的感传沿三焦经传导,立即仰掌取中冲穴,则感传路线改为沿心包经上行。
       (2)感传性质:针刺得气时,大多数受试者可有以酸、胀、麻为主的混合性感觉循经传导;少数受试者可出现流水感、蚁行感、冷感及热感等。感觉的多样性常与刺激方法、部位、个体的差异有关。比如:①艾灸时多出现温热感沿经传导;电刺激时则出现麻感沿经传导;毫针刺激时多以酸胀感沿经传导;指压刺激多以胀感为主;手法运针时“烧山火”产生热感;“透天凉”产生凉感。②针尖到达皮内时常引起痛感,且定位明确,多无感传现象;针尖深入皮下及肌层的时候,常以胀感为主,针尖进入更深的部位时,则出现酸、麻、重、胀或这几种感觉的混合感,并有明显的感觉传导。
       (3)感传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另外循经感传的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其感传速度也各不相同,如前臂、小腿部位比上臂、大腿、躯干、头面部为快。经过肘、肩、膝、髋等大关节或主要穴位时,可出现速度减慢或停顿。有的受试者,经过一定时间刺激后,方感知感传的出现,一般潜伏期为几秒至十几秒,此期的长短与传导速度呈正比,即传导的速度越快其潜伏期就越短。
       循经感传的速度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与刺激穴位的方法、强度及温度三种因素影响较大。①刺激方法引起的循经感传速度依次为:手法运针快于电针;电针快于压迫穴位;艾灸的感传较慢。②在受试者能耐受的范围内,加大刺激强度或增加艾灸壮数可以增加传导速度。③感传线上局部加温,能加快其感传速度,降温则相反。
       (4)感传宽度:循经感传路线的宽度因人而异,在大多数人感传路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带的宽与窄也有出入。如在四肢多呈细线状,而在躯干则呈宽带状。感传带有中心部和边缘部之区分,中心部较细,感觉强烈、清晰,边缘部分感觉模糊。感觉带的宽度范围在0.5~3cm 之间。
       (5)感传深度:感传路线所处的深度随机体部位而有不同,在肌肉丰厚的地方位置较深,在肌肉浅薄的地方则较浅,似乎位于皮下。
       (6)感传方向:循经感传的传导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一致,但由于刺激的穴位不同,其传导分单向及双向。如刺激井穴、原穴时,感传向四肢躯干方向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时,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则感传呈离心性和向心性传导即双向传导。局部机械压迫能改变其传导方向。在刺激足三阴经每一井穴时,感传沿经脉线均交会于三阴交穴,而后又分支按本经循行向上传导。刺激停止后感觉不再向远端传导,但又不立刻停止而向井穴回行,在回行过程中感觉缓慢消失。
       (7)感传的阻滞:感传在作双向性传导时一般系匀速行走,但有的经关节部稍有停顿,经行针后感传继续上行。若在局部机械压迫,或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及盐酸普鲁卡因,或局部冷冻降温,或局部注射M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等均可使感传有不同程度的阻滞。
       (8)感传的效应:感传不仅可循体表经脉线传导,还能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如针刺足三里穴,当感传到达上腹部时,受试者就觉得胃部灼热或抽动,剧烈的胃痛立即消失。针刺商阳穴时,受试者出现肠蠕动增强等。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不齐患者心率恢复。
       (9)感传的激发:人群中循经感传出现率仅20%左右,适当采用一些方法,可激发感传。①反复轻微捻针,伴以小幅度快速提插或辅以沿经撮、提、循、按,可使90%的患者出现感传,其中感传通达经脉全程者占30%以上。②采用电鍉针刺激井穴,出现短程感传时即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接力刺激,使感传达到全程,最后仅刺激井穴,感传即可贯穿全程。有报道此法可使感传出现率提高到84.4%,其中通达全程者占22.1%。③有人对67名受试者应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活血化瘀中药等,经肌肉注射、口服或静脉给药,发现这些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循经感传的显著程度。④采用入静诱导结合压穴刺激,可促进感传出现率。入静诱导的效果与入静深度呈平行关系,深度入静的受试者感传显著型转化率近100%。
       2.机理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多个角度对循经感传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大致有四种观点,这些观点是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而产生的。
       (1)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是“感在中枢,传在中枢”。其主要依据有:①循经感传的路线是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的,一旦大脑皮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后,循经感传就不能发生;②幻肢感传,国内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在截肢患者,针刺其断肢残端上穴位仍然引起感传,并可通达已不存在的肢体末端,大多数受试者的感传路线基本循经,速度缓慢,但也有一些受试者无法分清感传的路线和过程。这一事实说明循经传布的感觉,可能是由于中枢的兴奋扩散所引起,是中枢兴奋扩散观点的一个重要证据;③颅内疾患可引起自发性感传和循经感觉异常。直接电刺激皮质的第一体感区,可在机体对侧引起蚁行感;④气功诱导入静后可使感传出现率大大提高,而且练功者易出现自发感传现象。
       (2)外周动因激发学说:这种观点认为,循经感传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着的“动因”所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觉。即“传在体表,感在中枢“。其主要依据有:①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分布很不一致,感传的速度较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为慢;②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觉,有些人还可能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疱和皮下出血等,还可发生循经性皮肤病;③在经脉线上施加压迫、局部冷冻或注射液体能直接阻断感传,随着感传的受阻,针刺效应即减弱或消失;④肌肉、肌腱手术后感传改道,遇到创伤、关节或瘢痕时也会受阻或绕道。
(81——83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08:03 , Processed in 0.0634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