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17——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5 13: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15 05:19 编辑

(3)外周-中枢综合说:这种假说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各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在推论上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循经感传过程,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总体,经络如果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不应局限于机体的某一局部,应有它从外周到中枢、从低级到高级的谱系。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功能表现。在某种情况下中枢环节可能表现出自己的存在和影响,但中枢的特定联系(或经络构型)只是外周实质过程的反应和投射,没有外周的循经性实质过程,也就不可能出现中枢的特定功能联系,亦即在外周和中枢的协调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外周的实质过程。分析循经感传机理,综合循经感传特征及其它循经生理、病理现象,可以说外周有循经现象,中枢则有循经的投射及特定的功能联系。即循经感传是外周与中枢的协同活动的结果。
       (4)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传递说:脊髓运动神经兴奋传递说,是介于中枢说和外周说之间的一个假说,它认为循经感传是脊髓中枢内α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再通过感觉神经进入中枢。近年来,研究者运用神经生物电生理学方法发现支配穴位某一肌肉的α神经元可被同一经其它穴位处的肌肉刺激和皮肤刺激所兴奋,进而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性标记的方法发现支配同一经肌肉的α神经元的树突之间有互相投射,并形成有一定严格空间定位的纵行柱状排列,支持了此假说。类似的假说,还有神经肌肉跨节段接续兴奋假说,认为一条肌肉的兴奋活动可以通过搭连的神经或直接的电扩散引起另一条肌肉的兴奋,从而使兴奋接续地跨节段传播,肌肉感受器同时将感觉传入中枢形成循经感传。
       脊髓运动神经兴奋传递说与中枢神经兴奋扩散说有一定的形似之处,只不过它把兴奋由皮层搬到了脊髓,从而克服了皮层扩散如何跨越上肢区的难题,但在解释循经感传的慢速性和可阻滞性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二)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外环境的刺激,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分布的呈带状的皮肤病。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经络研究中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循经皮肤病的种类有先天性循经皮肤病,包括各种痣、汗孔角化症、鳞状毛囊角化、单纯性血管瘤等10种;后天性循经皮肤病包括神经性皮炎、扁平苔癣、湿疹、过敏性紫癜、硬皮病、银屑病、线状色素沉着、带状疱疹、皮下脂肪萎缩等18种。这些皮肤病不仅循经性强,有的甚至布满经脉全程。
       这些皮肤病损可出现于十四正经,其中以肾经为最多见,其次为大肠、肺经、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和膀胱经,其它经较少见。
       1.表现特征
       (1)基本循经:即皮肤病损有一定规律的按经脉体表循行线分布,其中上肢各经皮损分布于经脉全程者较多,下肢各经的皮肤病损一般都分布于股部或者臀部以下,少数可上达腹部,通达经脉全程者仅属个例。
       (2)多经并发:皮肤病损部分常以单经出现,也可见多经并发,其中多数为2~3经并发,少数多达5~7条经并发,多经并发者皮肤病损互相融合,相互通连。皮肤病损后天性者多呈对称分布,先天性者较少。
       (3)皮损宽度:皮肤病损的宽窄不一,细者如线,宽者可达2~3cm,形如带状,但大部分皮损的宽度在1cm以下,呈窄带状。多数皮肤病损间断分布,并不连续,但沿经排列成行。
       (4)伴发症状:从众多循经性皮肤病患者中,学者们还发现,其皮肤病与相应的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皮损发生在肾经者,伴有肾脏及神经、精神方面为主的症状;皮损发生在脾经者,伴有消化不良为主的一些症状;皮损发生在大肠经者,伴有胃肠及咽部病变;皮损发生在心经者,伴有心脏病的一些症状。
       2.机理分析 研究者认为,循经皮肤病的形成一方面与植物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控制有关,另一方面与神经体液和微循环变化有关。还有人认为,先天性循经皮肤病主要是由于外胚层细胞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中胚层的血管变化异常也可能是产生机制之一。后天性者可能是由于经脉线组织处于致敏的病理状态下,某些原因刺激局部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诱发了变态反应所致。可以说,循经皮肤病既是可见的经络现象,又是经络机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的反映。
       (三)循经性皮肤血管机能反应
       伴随循经感传出现的皮肤血管机能反应变化,属于皮肤血管的生理性变化。这类反应持续时间短,大多自行恢复,无明显后遗症。主要有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发汗、立毛等植物神经反应,局部皮肤血流的变化等。
       1.表现特征
       (1)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这类反应包括针刺后,在经脉循行路线上出现的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和皮下出血等现象。其中以红线、白线报道较多。①先兆症状 红线出现之前,感传经过的部位常伴有痒、凉、麻木、酸胀和疼痛等感觉。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长短不一,潜伏期也不尽一致,有人留针后马上出现,有人次日才出现。②分布特点 红、白线一般只出现感传线上的某一段,很少有通达全程的。这类线较细,约1~2mm。出现后历经时间长短不等,短则十几分钟,长则数小时。③其它反应 除红线反应以外,还有沿心经出现的带状红疹、针刺诱发循经皮下出血的病例报道。
       (2)循经感传时伴有发汗、立毛等植物神经反应。
       2.机理分析 上述皮肤血管的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但其走行的路线却与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走行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觉障碍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异常感觉等现象,是病理状态下的经络现象之一。
       1.表现特征
       (1)感觉性质:循经性感觉障碍是多种多样的。①循经性疼痛,可以是抽痛、灼痛、钝痛或压痛,大多数以钝性轻痛或压痛为主,偶有患者疼痛难忍,此类疼痛与炎症性疼痛极易区别,其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有红、肿、热等现象,也无明显创伤史;②循经出现的异常感觉还有麻、酸、热、冷、水流感、气流感和蚁行感等,或者感觉过敏、感觉迟钝。
       (2)感觉分布:①感觉障碍分布于体表,呈带状,宽度在0.3~3.0cm左右,当深入体腔时,则范围增宽,并趋于弥散。其分布既不同于神经、血管走行的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带,而是与古典的循行路线相吻合;②患者循经感觉障碍带的长度,大多数短于或等于经脉全长,有少数超过经脉的全长,有的患者有串经的现象;③感觉障碍出现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膀胱经,其次是大肠经、督脉、胃经和胆经。
       (3)发作次数: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常感觉具有发作特征。①一般每日发作一至数次,但也有日发10余次,或数日或数月才发作1次者;②发作时多从某一恒定的点开始,循经扩延至一定的距离,扩延速度约10~40cm/秒,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短者数分钟,长者数小时;③有少数病人,发作时可伴有其它反应;④当循经性疼痛或异常感觉发作时,在始发点或扩延路线施加针刺,艾灸或压迫,可阻止发作,部分患者在发作后于发作区仍遗留不适感。
       2.机理分析 内脏疾患、体表的损伤性病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如脑外伤等)是引起循经性感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关学者基于给发作者服用苯妥英纳能抑制异常感觉扩延的事实,认为它可能是一种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基础的病理性反射,其病理变化可能与癫痫发作属于同一类神经障碍过程,因而也称之为“循经感觉性癫痫”。也有人认为这种病症,可能是一种具有限局性癫痫和反射性癫痫双重性质的循经走行的感觉性障碍。
(84——85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7:36 , Processed in 0.067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