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王锡民著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6-23 22:29:02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6-22 21:52
难道不拿证据,不以理服人就不怕丢人现眼?

对于某个问题,如果你让我拿证据,我不但不拿证据,反而我就还说你吵架,你感到是不是搞个人恩怨?
52
发表于 2014-6-23 22:52:22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6-23 17:37
杨教授啊!你又在这里吵架,唉!!!

对于某个问题,如果你让我拿证据,我不但不拿证据,反而我就还说你吵架,你感到是不是搞个人恩怨?
53
发表于 2014-6-24 17:21:36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6-16 21:57
你的“敢断定”,用的次数太多了,一次也断定不了。说话太不严谨,窟窿八瞎,到处是漏洞,不知道自己说 ...

你可以把中医的说成心脏;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中医的心主神明岂不成了心脏主神明心脏能主神明吗?
54
发表于 2014-6-25 12:42:40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6-24 09:21
你可以把中医的心说成心脏;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中医的心主神明岂不成了心脏主神明?心脏能主神明吗?

小高啊!请你说说心态和零态有什么区别?
55
发表于 2014-6-25 12:45:44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6-25 12:42
小高啊!请你说说心态和零态有什么区别?

零态是客观的,心态是主观的
56
发表于 2014-6-25 12:52:16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6-25 04:45
零态是客观的,心态是主观的

错!错!错!
57
发表于 2014-6-25 12:5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6-25 13:01 编辑

怎么错了?难道零态不是?难道不是客观的?难道心态不是主观的?你昨天不是承认中医道术并重,缺一不可吗?怎么又想否定了?
58
发表于 2014-7-6 18:3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7-6 18:43 编辑

  
     《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前言

          (说明:一楼的前言是在出版前二年写的,后来在该书出版时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此为出版书上的前言。)

      自《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历代中医学家一直将其奉为经典,经过后世医家的发展和补充,中医学理论体系渐趋完善。两千多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繁衍生息保驾护航,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类历史上,正是由于中医的存在,当全世界多次发生流感大流行造成西方国家几百万、几千万人口死亡的时候,唯独中国人以最低的死亡率度过了一次次难关,这是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自西医学传入我国,一种崭新的与古老中医理论格格不入的现代医学体系出现在华夏大地之后,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思想背景下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人们的头脑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西医学的传入,打破了中国医学界以往的宁静,它以无可辩驳的实验事实否定了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精气神等传统概念的客观存在,给了中医学致命的一击。从此,“中医不科学”的种子在部分中国人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早在1912年,北洋政府就将中医排除在大学医科教育之外。1917年,先学中医、后留学曰本改学西医的余云岫,杀了个“回马枪”,一跃成为反中医的领军人物。余云岫回国后,大力提倡“医学革命”,决心取消中医,为此出版了花费3年时间写成的《灵素商兑》一书,并在《社会医报》18期以“我国医学革命之破坏与建设”为题发表文章,公开批判《黄帝内经》为“荒唐诞怪非科学之论”,欲“从实事求是方面揭示其学说之错误、方法之伪诈,必能憬然觉悟,舍旧谋新。”“以痛诋阴阳五行、十二经脉、五藏六府之妄。”从此拉开了以“科学”名义批评中医理论的序幕。仅百年间,在我国就掀起了四次大的反中医高潮,中医受到西方医学前所未有的质疑、挑战和刁难,多次面临着被取消的危险,致使中医长期生存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恶劣环境中。
  

      我国政府为了挽救和振兴中医,找到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以便证明其科学本质,并科学地诠释中医理论, 1955年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并相继在各省成立了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所,每年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实验研究。

      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取得了不少研究数据,但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搞清与中医理论相对应的物质基础,现代科学也依然不能诠释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正因为如此,2006年终于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四次大的反中医高潮,阴阳五行学说被当作“伪科学”的证据再次受到“取消中医论者”的猛烈攻击,幸亏卫生部发言人及时制止了这场闹剧。但是,取消中医与捍卫中医的百年大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一些有识之士郑重指出:当今时代是现代科学的时代,空中高高飘扬的是现代科学的大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医学如果一天不能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其治病之理,就一天不能摘掉其“不科学”的帽子。

      本书作者自1980年意外发现运气点穴治病的神奇疗效后,开始研究经络治病原理,随后研究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决心揭开中医理论治病之谜,为此走上科学破解中医理论的艰难之路。历经二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作者终于从多学科理论角度初步破解了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自2004年初开始著书立说,创立“中西医统一学理论”体系,至2009年冬天为止,完成了第一部书稿——《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但因困于资金,一直无法出版。辗转两年后,这部书稿终于问世了!它是作者二十几年来无数个不眠之夜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研究中医理论所换来的心血结晶,可谓“呕心沥血”之作。

      作者认为,这部书稿的问世,对于中医今后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首次揭开了两千多年来蒙在中医学头上的神秘面纱,以现代科学的钥匙打开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大门,架起了现代科学通往古代科学的桥梁。这部书稿的问世,首次统一、补充和完善了元气、阴阳学说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体系,论证了元精、元气与阴阳平衡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元气、阴阳平衡机制中所蕴藏的深奥科学原理,从而翻开了中国医学史上新的一页。自此,中医学将不再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不再被认为是玄学,而是超越时代的先进科学理论。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中医理论就一定完美无瑕,但终归瑕不掩瑜。

      本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应用现代科学原理揭示中医理论本质的开山之作,当它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则标志着中医理论已经与现代科学理论接轨,部分地实现了中医宏观整体理论与西医微观局部理论上的统一。阴阳已不再是过去那种自然哲学意义上内伸外延无限和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从自然哲学层面中剥离出来,形成了自然科学层面意义上的人体系统、器官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等具体物质实在上的阴阳概念。精气也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哲学意义上的精气,而是从现代自然科学层面意义上赋予先天精、气为人体整体、器官、细胞结构及其功能,赋予后天水谷精、气为饮食之中摄入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产生的能量。

      早在1980年8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给卫生部中医局吕炳奎局长的复信中,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搞的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

      1984年6月,钱学森院士在一次讲话中再次指出:“中医是自然哲学式的学问,而不是自然科学式的学问。它的许多东西是讲不清楚的,有的是猜的……真正要把中医变成自然科学,还是一个大问题……那我们的任务到底是什么?问题就是怎样把自然哲学变成自然科学。”(摘自钱学森著《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181页)。本书作者的研究使钱学森院士的科学论断得到了客观验证,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大科学家的先见之明。

      20世纪兴起的系统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摆脱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束缚,为科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如今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门学科。然而,当人们回过头来以系统的眼光重新审视古老的中医理论时,却惊异地发现,连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在内的每一种系统理论都可在中医理论整体观中找到它的踪迹。

      作者通过对中医元气、阴阳学说的研究,发现元气、阴阳之中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同消同长规律是人体生命系统赖以存在的两大基本规律。它既存在于系统调控中枢所在的下丘脑水平上,也存在于每一级子系统器官和细胞水平上,使阴阳平衡观与整体系统观在人体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以基因程控为核心的人体系统五步阴阳平衡机制。在这种机制维护下,人体从外界摄入物质原料,然后加工制成营养物质和能量,借以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后天阴阳与先天阴阳关系的协调统一。此外,人体五步阴阳平衡机制还揭示了人体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态的奥秘,是由于基因水平存在着维持阴阳绝对平衡的定式表达机制。该机制通过对立制约、彼此消长、相互转化、自和平衡、互根互用、同消同长和阴阳交感等运动变化形式,全力地维护着“人体两级阴阳平衡体系”的绝对平衡,而《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说的“阴阳动态的常阈平衡”,并不是阴阳平衡的本质,只不过是人体维护阴阳绝对平衡本质过程中的外在表现而已。

     作者坚信,本书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将会促使和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人体巨系统“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方式”的复杂性和有序性,从而纠正西医学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唯物论认识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它对于整个人类医学(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目前步履艰难的中西医结合来说,开辟了理论融合和统一的先河,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全新的医学革命已悄然来临。

      随着中医理论科学本质的被逐步揭示,人类医学必将逐步走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带来的困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必将是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美好前景。

      作者也坚信,随着作者一系列新理论的相继问世,也一定会为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特别是本书对于人体生命系统复杂联系的新发现,将会推动着系统科学理论向前发展。对此,作者充满了信心。

      当然,任何一个科学理论思想体系的诞生,都会伴随着歧议的产生。但作为三十年来精心研究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所得出的客观结论,作者具有充足的事实依据。由于本书所提出的新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故对于读者的知识底蕴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边学习、边理解不失为阅读本书的好办法。

      本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破解和诠释中医理论科学本质的学术专著,花费了作者近三十年的时间求索和论证,由于所论内涵极为复杂,增加了表达上的难度,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论述不周、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诚望广大科学工作者、专家、学者和中西医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再版时加以完善,作者将不胜感谢!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王玉民中医师为此提供了多本中医书籍及参考资料;王芸医师积极提供参考意见并在电脑文字整理方面给予了大力协助。此外,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锡民
                                            2011年12月

59
发表于 2014-7-7 16:20:56 | 只看该作者
【本书首次从现代多学科理论角度回答了上述有关元气、阴阳的一系列问题】
  【本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应用现代科学原理揭示中医理论本质的开山之作,】
回复:先生如何面对以下作者的著作与研究?先生的:开山之作、首次如何如何,不是自欺欺人吗!

    阴阳的揭秘,历史悠久,偏重现象罗列,重视表面叙述,是古典阴阳的特点。而现代探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新意颇多。数学物理化,即“数理阴阳”成为现代阴阳的标志。将阴阳用世界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测度,用数学模型表述是现代化、科学化阴阳的特点。
1995年,李荣兴,阴阳定义析疑,辽宁中医药杂志,1995,6期。阴阳定义偏向中医临证。
1997年,赵喜新,中医阴阳学的数学模型,河南中医,1997,5期。
1998年,邓宇等,阴阳的科学本质及数理化建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2:59-61.
数理阴阳,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1999年,邓宇 等,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v12,3期.创建“阴阳分形集”等概念。阴阳的分形维数=1.
2003年,林剑鸣,中医现代化与数学,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2004年,齐凤军,论阴阳的数理权衡,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7期。
2005年,赵致镛,赵威,中医阴阳理论的数学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积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医,2005,11期。
2007年,孟凯韬,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期。
1998年,阴阳的哲学和逻辑学现代定义


点评 王锡民 谢谢李先生收集的资料。有空时看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3 15:36 IP:113.2.198.52
60
发表于 2014-7-7 16:32:55 | 只看该作者
  每每看到科学主义者这种不可一世,教训人的姿态,觉得好笑!恰好就是自己说自己!
        敢问:先生关于元气的理论、说法是科学理论还是假设?
                 元气是物质吗?物质是可以测量的!元气能够测量出来吗?先生测量过吗?!

          又点到先生的软肋了!不要气急败坏的发疯,先生只需要心平气和的回答问题,平等讨论,回答不了,实事求是说回答不了,才是科学态度!先生是最讲究科学的,最崇拜科学的,就给一个科学回答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00:00 , Processed in 0.0551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