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露五性论是混进中医的伪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3 15:5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道医”横空出世以来,中医学又“前进了一大步”,有些所谓的“中医博士”“中医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也在随声附和,他们宣传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孔夫子倡导的君子标准“仁义礼智信”,可以和中医的脏腑功能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仁义礼智信,仁对应肝,人道德上“不仁”则伤肝;义对应肺,不义伤肺,心对应“礼”,无礼伤心。智对应肾,乏智则伤肾,脾对应信,少信则伤脾。

      据说这个理论属于“五性”论,五性论起源于哪里呢,或许有人认为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其实不是,《黄帝内经》不藏有此。据本人考察,它最早起源于《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换句话说,《白虎通义》是一本唯心主义神学著作,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维护“儒家”一统天下的“御用工具”。 是宣传皇权思想,宣传东汉政权的合法性、正义性。通过讲议经义,将经学与谶纬神学结合成为统治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正统观念。

      《白虎通义》作为唯心主义的旗帜,对后世医家也确有影响,五性论谬种流传,殃及后人。后世中医也间有受此影响者,但是寥若晨星,比较有点影响的是清《医灯续焰>(潘之淇著)谈及一点,大约属于养病戒律之类。

      根本上说,《白虎通义》把阴阳、五行学说神秘化,扩大化了,更加“玄化”了,已经脱离了“朴素唯物主义”本质,走入了唯心主义的死胡同。真应了那句话,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如今咱中医真是“博大精深”“海阔胸襟”,像个收废品的,什么破烂货都要,你不要也不行,楞往中医里面挤。有了中医这颗大树的庇护,他就“风风光光”“人模狗样”起来,如今咱中医里面,还有“道医”“佛医”“乾坤数码医”,不折不扣一个“杂货店”。一句话,都是给中医“添堵”来的。

       仁义礼智信是封建时代作为“君子”的道德准则,属于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它与人的脏腑机能有没有联系呢,我认为间接的联系或许有,大约属于心主神明之类,直接的联系则没有。但是,无限的扩大这种联系,搞成肝主仁、肺主义,心主礼,肾主智,脾主信则毫无必要。这是“无限扩大化”“庸俗化”“实用化”“胡联系”,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更没有什么“应用价值”。

       仁义礼智信后世称五德,它的渊源在哪里?以“仁”为首要,最早是孔夫子提出的,用来规范君子的标准,孔子提出了“仁”的君子准则.。什么是仁呢?孔夫子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解释有点绕嘴,《论语》解释的明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本质就是“爱人”。这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德行。据说这个仁是孔夫子对中国思想最大的贡献。那么义又是什么?义乃“宜”也,当然的意思,当然干什么呢?当然实施的就是“仁”,义只是实行仁的手段、方法。所以在孔子那里,仁与义不是并列的二德,本来就是一回事。是孟子楞把“义”拔高身份,成了仁的弟弟,并列为“二德”。有点凑数嫌疑。那么礼又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礼就是以礼自律,自约其身,合于“礼节”。这个和义有相似,是实现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仁是主观的意识,礼是客观的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部强制。归根结底,礼只是实施仁的手段,没有资格和仁并驾齐驱,成为“五德”中的一德。孔老二也没有想到他的“仁”说,后来竟当起了大哥,后来又拜了四个“干哥们”。这“智”最早也由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为四德,后来智的发展可能多亏了董仲舒,董以“仁智”并举,“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董的智是明智的意思,有先见之明,才能正确实施“仁爱”。智也是达到仁的手段。也不具备与仁并驾齐驱的资格。后世人又凑数一个信。人言为信,信是诚信。于是仁义礼智信拜了结义弟兄。为什么搞这些,治国安民的需要而已。

       据说道医横空出世后,也把五性学说从儒家那里“偷”来了。这件事很严重,不知道家开山鼻祖老子知道不知道,哪位有他老手机号码暗中可以通报一下。其实这件事让老子知道了,准得气得犯冠心病,吃速效救心。毕竟他也两千多岁了。为什么?因为道家讲究“无为而治”,“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道医现在不遗余力宣传的东西,正是老子反对的东西,本来老子就对孔圣耿耿于怀,一百二十个不服气,这千年的历史基本上让儒家“一花独放”了。现在弟子徒孙们竟然堕落到到儒家那里偷“理论“的程度,彻底背叛了道家的宗旨,向儒家“投降反正”,是可忍孰不可忍?后世这些不肖的乌七八糟徒子徒孙都应该流放到南极去卖烤红薯和肯德基!

      呵呵,话扯远了,站在道德的讲坛上,也许这种宣传对于人的道德有“约束”作用,引导人们一心向善。我认为仁义礼智信对人的道德修养可能是有益的,但是应该限制在社会道德修养层面,大可不必硬要“钻进中医”显神通,更不必硬拉上中医为其装点门面。

      每一个人在其社会实践中,以其自身的遗传基因作为基本因素,结合他的生活成长环境,都会形成一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体特殊性”,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它主宰着人的话语,性格,情绪,对待某些事物和某些场合的态度、处理方式。对待同一件事情,由于各自的“心理行为模式”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定相同。相同的处理方式,内心的思维模式也不一定相同,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莱伯尼兹语)。

       五性论的倡导者在于宣传人的“恶念”对人的身体有妨害,人的善念对人的身体有益处。人若不仁,就伤了肝,容易得肝病。若不义,就伤了肺,若无礼,就伤了心,若不智,就伤了肾,若无信,就伤了脾。说实话我倒蛮希望这是真实的。这样可以抑制许多人的“邪念”,引导人“一心向善”,但是,无情的事实回答我,这是不真实的。这种理论如果能成立,那么估计“希特勒”活不到成年就死了。因为这小子一肚子“毁灭犹太人”的坏水儿。而我们的焦裕禄同志,对待兰考人民一肚子仁心,肝太好了,绝没有理由得肝癌。难道是上帝的计算机程序有了毛病,怎么不按着“五性学者”的结论来办事呢?

       这样实际上也让饱经病痛折磨的疾病患者心灵上背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他们得仔细的反省,一生做没有做“缺德事”。这是不是太残酷了点!

      对待身边发生事物,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模式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例如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情 ,良知感重的人可以导致心理上反复内责,千方百计的补偿自己的“失误”,甚至因此“郁郁成疾”。但是碰上那些没良知的人,他们可以泰然自若,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杀人犯”过后心理内责的生不如死,也有些人干了坏事,甚至是刚杀了人,就像刚刚踩死一只蚂蚁,心里毫无负罪之感。这些冷血动物指望他们服从五性学说的“规律”,因此得什么疾病,这是痴心妄想。去年报道的落网纳粹战犯乔塔里,他涉嫌杀害了1.57万犹太人,可是他悠然自得的在加拿大和匈牙利活到了97岁。罪恶累累丝毫不能损他的“寿命”。这就是铁的生活事实!

        虽然我不相信“善恶”在人体上“灵验的”反应,但是我绝不会改变行善的本质,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不管行善有无“好结果”,我么都应该坚定不移的“行善除恶”。反对五性论愚弄人们,和我们应该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操守,这完全是两回事。

       中医的病因有七情的说法,《黄帝内经》上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等,七情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人的情感表示,是无害的,只有过度才产生危害,能伤及人的五脏,这是容易被人理解和认可的。譬如大怒伤肝,发怒时确实使人肝气上升,这在脉象上都能体现出来。大喜伤心,我们能看到某些心脏不好的病人大喜而死。思虑过度而伤脾,有些人因为思虑过度而吃不下饭。恐伤肾更不难理解,有些人一遇到大事先去茅厕撒尿。人的情志把握不当确实能伤及脏腑,造成疾病。

     但是,“五性论”不属于七情范畴,仁义礼智信本属于道德行为准则,与七情不是一回事,一个是作为人的必然有的情感,一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这是两个问题。说到底,即便是属于《黄帝内经>的东西,也有应该扬弃的糟粕,何况唯心主义的《白虎通义》?五性学说不应该混入中医扰乱视听,其本质是在“异化”和“玄化”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14:48 , Processed in 0.0520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