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 . 2、对有关涉及内“风”疾病的处理建议——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00: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5-9 10:56 编辑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青岛  仁海诊所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第二部分   五行学说脱离中医学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第二节  对  内  “风”  疾  病  的  处  理  建  议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在表述上的修改建议系列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概    述: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外“风”,其实质就是指外来的“病邪”。如“风寒”、“ 风热”、“ 风湿”、“ 风燥”,均可用“外感”替代之。
       而“内风”则是以类比的方法,将“似风非风”的一些内伤杂病的病因或症状,归纳为“风”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一些业已明了的病因病理,显然需要予以纠正。同时,对一些尚未明了的情况,则留待以后处理。——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医学发展原则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以下分述之:


一、脑血管意外(暂定名称)
摘引自《中医内科学-中风》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neikexue/76-4-4.html#m0-0

(一)、非伴有昏迷类 (多为非脑出血者

1、痰温偏盛型:
        或脑出血、或脑血栓、或脑栓塞、或颅内占位等。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2、•肝阳暴亢型:

或脑出血、或脑血栓、或脑栓塞、或颅内占位等。
       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3、胃肠实热兼痰盛型:

或脑出血、或脑血栓、或脑栓塞、或颅内占位等。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法:通腑化痰。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4、•气虚血瘀型:

或脑出血、或脑血栓、或脑栓塞、或颅内占位等。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肝阳上亢型:

  或脑出血、或脑血栓、或脑栓塞、或颅内占位等。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
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二)、伴有昏迷类  (
多为脑出血者
1、•痰热型
症状: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2、•痰湿型

症状: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3、•元气欲脱型
症状: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



二、 眩晕
摘引自《中医内科学-眩晕》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neikexue/76-4-3.html#m0-0

1、•肝阳上亢型:

肝胆汁分泌排泄不规律、或不及时时间过久并兼阴虚者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2、•肝火上炎型:

肝胆汁分泌排泄不规律、或不及时时间过久阴不虚者
       症状: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
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3、•痰湿盛型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4、痰郁化热型:

表现为眩晕,头目胀痛,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若素体阳虚,痰从寒化,痰饮内停,上犯清窍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温化痰饮。

5、•瘀血型

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6、•气血亏虚型

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


7、•阴虚型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





附:

各类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脑出血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年龄
中年以上
青壮年
中老年
青壮年
中老年
常见病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动脉硬化
心脏病
动脉硬化,颈椎病,低血压等
发病形式
急骤,多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发生
同左
缓慢,多在安静中发生
急骤,随时发生
同左
意识状态
昏迷深,持续时间长
多无或仅有短暂昏迷
多清醒
昏迷轻,为时较短
可无或仅有短暂昏迷
脑膜刺激征
多有,但较轻
明显
常见神经体征
三偏,失语
无或轻微
同脑出血较轻
同脑出血
体征常在几小时内恢复
头颅CT
高密度病灶,占位效应,破入脑室等
颅底或脑表面有血
低密度病灶
同左
正常或有较小低密度病灶
脑脊液
压力高,多呈血性
同左
正常
压力高
正常
  

摘引自《神经病学》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shenjingbingxue/980-12-3.html#m0-0

       涉及内“风”疾病的内容,尚不齐全,容后补充之。



                                                               参与辩论交流说明:

        1、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辩论交流,即无论中医、西医、非医务人员、暨欲取消中医之人士均可。

        2、由于参与人士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加之本人才疏学浅,不得不求教于有关老师与同仁、或需查寻相关资料时,回复的时间一定会延迟,届时尚请各位鉴谅。

        3、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师长同仁们不吝赐教,以期碰撞出灿烂的中医思想火花。如此,中医幸甚,于殿生幸甚。

        谢谢大家!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6:20 | 只看该作者
涉及内“风”的疾病,还不齐全,容后补充之。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06:52 | 只看该作者
      http://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146&extra=&page=3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发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0-3 08:12 编辑


   中医的“风”与西方科学的“风”大不一样,怎么办?
   不能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直接解释中医学的概念!同样,不能够运用相对论的概念,解释牛顿力学里的概念,因为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够相互直接解释。但是,相对论、牛顿力学都是正确的,只是适用范围不同,都是相对真理。这也适用于中医、西医、现代科学。


      我们不能够用风速、风向、风力、风级去测量中医的风邪。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3 13:3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3 11:22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


这是另一个辩题的内容,既然老先生来参入辩论,这是求之不得的,就早回答,做成小抄,以备下次考试时使用。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
其实,如果以风力的大小论,那么,还是冬天的风大些。有热,就要找能散热的途径,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
这时的受风,一般地,说是受凉更合适。劳累、上火或受凉等,致身体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乘虚入侵而发病。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再加上病原微生物)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热则上升、易汗,寒则下降、不易汗。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
“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为病邪建的“据点”尚不巩固;痛处固定不移,病邪盘踞日久,已有“扎根”之势。二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此系多种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或外来异物剌激所得,或不易出汗血行欠畅新陈代谢减慢,有害物质剌激血管,临床上因肝病致敏者也不少。因些,与风无关。用“风”描述,在诊断上不准确,在治疗上亦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如肝病所致者,单纯用发汗的方法几近无效。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
由多种因素促使血管或肌肉肌键痉挛所致。应该寻找病因以从根本上治疗。
如破伤风、脑炎、脑动脉硬化、帕金森氏症等。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加用肌肉松弛药物如白芍等。如此诊疗更准确,效果也更好。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

  细想一下,风寒,就是劳累、上火、寒凉等原因导致抵抗力底下,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的;风湿,就是外部(皮肤肌肉)长期处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发病的;风燥,秋天空气干燥而受凉,就患凉燥(多为细菌感染);久旱不雨,气候燥热,就是温燥(其实就是病毒感染,或细菌病毒合并感染)。风热病多为病毒感染,气候应寒不寒反温,春季患之是春温,冬季患之是冬温。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11: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3 11:36
中医的“风”与西方科学的“风”大不一样,怎么办?
   不能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直接解释中医 ...


中医的“风”与西方科学的“风”大不一样,怎么办?
——————————————————————————————————
中医的风,是通过取象比类弄出来的。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时,相对不能明确诊疗时,算是很先进的。现在对病因、病位相对古时,已经很明了、很精确了,那么,取消这种模糊的比类方法,就是医学的进步。但其中的正确认识及治疗方法,我们应该借鉴或是继承下来。




   不能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直接解释中医学的概念!同样,不能够运用相对论的概念,解释牛顿力学里的概念,因为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够相互直接解释。但是,相对论、牛顿力学都是正确的,只是适用范围不同,都是相对真理。这也适用于中医、西医、现代科学。
——————————————————————————————————————
中西医相对的是同一个人体,同一个病情,或从宏观上描述,或从微观上描述,恰好互补。
中西医能够熟练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方之日,便是中西医融合水到渠成之时。




      我们不能够用风速、风向、风力、风级去测量中医的风邪。
————————————————————————
本来就不是风,又到哪里去测量呢?



                                                  ----仁海中西医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14:03 | 只看该作者
说四季,转到“风”了?

二位关于风湿病的讨论,因为含义不明确,所以两人说的两岔。建议先把风湿定义明确了再讨论。

西医风湿一词,好像是两个含义,1,急性风湿热。2,风湿免疫类疾病。前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变,算一个病。后者是一系列疾病。
西医风湿的两类疾病,和中医的痹证内容有许多交叉处,二位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把要讨论的范围明确了。



                                                               ----llyyjj先生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1:15:42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4 15:00
风湿病是有病菌病毒导致的吗?


中医所说的风湿,比西医包括得宽泛。
至于风湿热,中医用白虎加桂枝汤等加味效果不错;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加减效果也不错。其它类型的,桂枝汤等亦可。
究竟什么样的病因,还需要研究。
可是这已经偏离辩题了,我们可否以后再专题讨论?



                                                  ----仁海中西医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21:49:1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俺先前来清扫街道,尽地主之谊,欢迎老朋友。——将帖子顶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11:54 , Processed in 0.0995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