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41——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20:5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2-10 12:58 编辑

一,经络的概括作用
       【1】“经络”是古代医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创建的。“阴阳”和“五行”都有概括作用,所以,“经络”也有概括作用。比如,奇经八脉具有“阴”和“阳”的基本性质,十二经既有“阴”和“阳”的基本性质,也有“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再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属“金”、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属“土”,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属“火”,足少肾经和足太阴膀胱属“水”,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以及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属“木”。这说明,经络系统既有“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也有“五行”的基本性质。“阴阳”和“五行”的概括作用,决定了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概括作用。
       在阴阳学说中,“三阴三阳”是“阴阳”衍化出来的。“阴阳”和“三阴三阳”都有概括作用。在经络系统中,奇经八脉以“阴阳”的基本性质为主,十二经以“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为主,兼有“阴阳”的基本性质。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概括作用,主要是“阴阳”和“三阴三阳”决定的。比如,任脉和督脉、阴维和阳维、阴跷和阳跷,都有“阴”和“阳”的基本性质,主要体现“阴阳”的概括作用;另如,十二经的六阴经和六阳经,既有“阴”和“阳”的基本性质,也有“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所以,十二经可以体现“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
再如,“三阴三阳”即六合,六合代表九州。“四方”和“四隅”即八方,八方代表九州外围渐远之处。所以,六合和八方合起来,可以概括整个宇宙。同理,十二经可以体现“六合”的概括作用,奇经八脉可以体现“八方”的概括作用。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相当于六合和八方相合。因此,经络系统既可以概括整个宇宙,也可以概括整个人体。这是“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以及六合和八方的基本形式决定的。
       【2】“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以及六合和八方的基本形式,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对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的概括作用奠定了基础。比如,用“阴阳”和“三阴三阳”概括整个宇宙,是把天地以及万事万物划分阴阳属性,即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为阳,降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右为阳,左为阴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水火之兆也”,还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意思是说,“水”和“火”是阴阳的象征,“内”和“外”是划分阴阳的重要依据。凡类似“火”性的,如温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向外的、在外的等等,其属性都为“阳”。凡类似“水”的,如寒冷的、向下的、晦暗的、拟制的、沉重的、向内的、在内的等,其属性都为“阴”。这是划分阴阳的基本方法。按这种方法,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及其内部都可以划分“阴阳”,都能用“阴阳”概括。在划分“阴阳”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划分“三阴三阳”,如春夏为阳,春为阳中之少阳,夏为阳中之太阳;秋冬为阴,秋为阴中之太阴,冬为阴中之少阴。再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又说“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这说明,“阴阳”和“三阴三阳”都有概括作用,适用范围很广,可以概括整个宇宙。“经络”的概括作用也是如此,奇经八脉有“阴”和“阳”的基本性质,可以体现“阴”和“阳”的概括作用,十二经有“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基本性质,可以体现“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所以,“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概括作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具有六合和八方相合的基本形式,所以,整个经络系统的概括作用,既能体现“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又能体现六合和八方。
       【3】用“阴阳”和“三阴三阳”概括整个人体,是把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按解剖位置和生理病理特点划分阴阳属性,即把人的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概括为“阴”或概括为“阳”。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内经》将人体划分阴阳的基本方法,按这种方法,可以把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概括性的分为阴阳两大系列。                                                                     
       在把人体划分“阴阳”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划分“三阴三阳”。比如,五脏皆属阴,其中,心和肾属少阴、肺和脾属太阴、肝和心包属厥阴。六腑皆属阳,其中,三焦和胆属少阳、膀胱和小肠属太阳、胃和大肠属阳明。再如,头部属阳,其中,头的两侧属少阳,头的前额部属阳明,后枕部属太阳。其他如,四肢内侧属阴,但内侧前缘属太阴、内侧后缘属少阴、内侧中间属厥阴。四肢外侧属阳,但外侧前缘属阳明,外侧后缘属太阳、外侧中间属少阳。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在人体上的分布、以及十二经与脏和腑相配,主要是按各“经”的阴阳属性和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以及生理病理特点确定的。比如,任脉属阴,分布在人的前正中线;督脉属阳,分布在人的后正中线;阴跷脉和阴维脉属阴,分布在肢体内侧;阳跷脉和阳维脉属阳,分布在肢体外侧。再如,十二经在左右两侧分布,互相对称;阴经配脏,阳经配腑;手六经象天,故手三阴经分别与胸膈以上的心、肺、心包相配,手三阳经分别与小肠、大肠、三焦相配;足六经象地,故足三阴经分别与胸膈以下的肝、脾、肾相配,足三阳经分别与胆、胃、膀胱相配。并且,按阴阳属性和生理病理特点,人的体表、头颈、胸腹、躯干、四肢、五官九窍、以及筋骨、血脉、气脉、腧穴等,都有一定的阴阳属性,可以分别归属各“经”。比如,肺位居胸膈以上,属太阴,上肢内侧前缘属太阴,寸口脉也属太阴,所以,手太阴经与肺相配,循行在上肢内侧前缘,寸口脉属于手太阴肺经。再如,脾位居胸膈以下,属太阴,下肢内侧前缘属太阴,阴陵泉穴处也属太阴,所以,足太阴经与脾相配,循行在下肢内侧前缘,阴陵泉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各“经”皆如此。这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概括作用,主要是“阴阳”和“三阴三阳”的概括作用决定的。“阴阳”和“三阴三阳”能概括整个人体,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也能概括整个人体。
       【3】“经络”的概括作用,是“经络”在中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的脏腑组织器官越多,经络系统的内容就越丰富,“经络”的作用就越大。
       历史可以证明,在经络学说的发展史上,经络系统最初很简单,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所概括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经历过一个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所概括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是不断充实、不断丰富、逐渐完善的,所以,“经络”在中医学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内经》以前的文献资料表明,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最初很简单,十二经与脏和腑相配,是先完成了十一经和十一个脏腑相配,最后才完成了手厥阴经与心包相配。并且,古代医家是先创建了十二经,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再如,《内经》以后的文献资料表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与腧穴的联系,是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因此,在中医学的历史上,自从创建了“经络”以后,“经络”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等各个领域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大。
       【4】据医学史研究,中医学在春秋以前,没有“阴阳五行”和“经络”。春秋战国期间,古代医家把阴阳五行学说从哲学领域引进医学领域以后,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创建了经络学说,中医学才有了“阴阳五行”和“经络”。这是中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哲学方法论和系统方法。当时,古代医家是用“阴阳五行”和“经络”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综合起来进行研究。“阴阳五行”和“经络”相当于系统方法的论理工具(或称研究工具),人体和天地自然是被研究的对象。因此,用“阴阳五行”和“经络”概括人的体表、各部位、各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概括自然界的相关事物,是按系统方法把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互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阴阳和五行之所以中医学具有重要作用,就是因为概括了人体的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之所以在中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因为概括了人体的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比如,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对人的脏腑进行研究,必须先用阴阳和五行概括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即心肺属阳,心属火,肺属金;肝脾肾属阴,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以及“肝木克脾土”、“水火既济”等理论。同理,用“经络”对人的脏腑进行研究也是如此,必须先用十二经概括脏腑,即心和肾归少阴经,小肠和膀胱归太阳经,肺和脾归太阴经,大肠和胃归阳明经等。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肾与膀胱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以及“心火下移小肠”等理论。再如,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主要是因为“三阴三阳”不能概括人的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故以任脉和督脉弥补这一缺陷。除此之外,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都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这说明,必须用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把整个人体纳入经络系统,才能充分发挥“经络”的重要作用。
(143——145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1:34 , Processed in 0.0464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