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5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症治论读释义》--【清】王念岐 原著 王树文、刘世峰 校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23:39: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发言人 于 2014-1-13 16:02 编辑

症治论读释义
作者:【清】王念岐  原著  
王树文、刘世峰  校释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症治论读释义》一书,系清代王念岐先生原作,本论坛两位超级版主王树文、刘世峰二位先生校注,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症治论读释义》全书共7卷,分别为杂科、伤寒、温病、妇科、儿科、药性赋和汤头歌。全书用诗歌赋体写成,易学易记,是一本全面系统、简明实用的中医入门书。

  卷一杂科,首先介绍了五脏配五行、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方法,以及中风、中气、中寒、六种郁病、周身血病、虚损劳瘵、哮喘梅核、偏正头风、诸般腹痛等100多种病证的诊治方法。

  卷二伤寒,以《伤寒论》为依据,结合后世医家论述,先后介绍了六经传变大略、十二经分布及引经药、六经分经证治、直中三阴、两感、合病、坏病及过经不解、一些兼症变症夹杂证、病后劳复食复色复、妇女产前产后伤寒病等的治疗方法。

  卷三温病,总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温病的概念、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新感与伏邪、温病的两种辨证方法;各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温疟疸疟暑疟、秋燥、冬温、疫喉痧等8类温病。

  卷四妇科,首论调经要法和调经脉法,紧接着论述了月经先期、后期、经闭、痛经、崩中血下、石瘕肠覃及鬼胎似瘕、恶阻呕吐等70余种病症的辨治方法。

  卷五儿科,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寿夭体态、面部色诊、脉诊、推拿火灸进行了详细论述,又对解颅及囟填囟陷、五硬五软胎肥胎怯、变蒸及变兼、急惊、时疫麻痘、五脏五疳等80多种具体病症进行了论述。后附救世四方,可做救荒之用;附增删前人脉诀,简明实用,自成体系。

  卷六药性赋,将400多种药物分寒热温凉四性,简要论述了其主治功能。又附反畏赋论述药物的配伍禁忌。

  卷七汤头歌,将360首方剂分为发表、补益、攻消、清利、杂科、伤寒、妇科、幼科8类,简要介绍其功用主治。第9类所附验方是由邬九鸣等先生增辑。

  本书内容丰富,堪称一部中医临证百科全书。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3:5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发言人 于 2014-1-13 16:00 编辑

为了传承中医

——《症治论读释义》出版记

福建省永安市   陈用崇
     
      
  一、成书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省太湖县出了一个文人兼名医,名字叫王念岐,字漪莲,又名凤喈,家住县北王家东山岭(今北中区)。 王念岐出生一个月母亲就离开人世,刚十岁的时候,父亲又弃他而去,失去双亲的王念岐由外祖父母抚养,但是,外祖父母也相继弃他而去,再一次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只好回到了爷爷身旁,在叔伯的疼爱下,走进私塾学堂,学习传统文化。 他博览群书,后来著有《时艺诗古》、《四字鉴录批点》、《文龙芹香历诗挟选》等诗文著作,虽然展示了不凡的才华,但是都年久失传了。 王念岐曾说“古人不为良相,愿为名医。斯言不我欺也”  。由于王念岐经历坎坷,幼多疾病,所以他后来在课子授徒之余,旁究医理,悉心揣摩,呕尽心血十四年,纂辑成《症治论读》一书,成为简明扼要的中医入门读物,约在乾隆三十九年由王念岐的弟子余含作序开始流传。王念岐先生医术高明,乾隆三十九(公元1774)年太湖知县许琦因工作繁忙,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冬天 ,到第二年因劳倦内伤加外感得了久病重症,在百药不效的情况下,急请王念岐到署中诊治。王念岐用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子,调治不足十日,就把顽疾治愈了。所以许知县也于乾隆四十三(1778)  年为《症治论读》作序 。

  二、流传

      《症治论读》写成后一直没有正式出版,太湖县很多医生,都把这部书当作极珍贵的资料而收藏着,只有至亲密友,才可借阅,一般都秘不示人。仅靠抄写,在民间长期流传。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症治论读》成书一百八十多年后,太湖县医院中医科邬九鸣先生,家中有一部手抄本,其先父应用这部书中的知识,为病者进行诊治,常收到奇效。邬先生从业二十余年,在临床上,往往得到这部书的帮助。有时遇到疑难病症,几乎束手无策的,倚靠这部书,困难问题也迎刃而解。例如1948年秋天,遇到这样一个病症:病人男性,二十二岁,患腹痛已半月左右,已有几天不能进食。昼夜号哭,肌肉消瘦,皮槁毛枯,腹痛剧烈,两胁也痛得很,脉弦肢冷,目勇视而面青,曾请许多医生诊治无功。看那样子,已经危在旦夕了。邬先生认为这种症象与《症治论读》中“肝风腹痛木克土”一条相符,就照它的处方,用六君子汤加羌、防、柴、芍煎服。一剂下去,腹痛减轻,两剂就完全好了。像这样的例子,邬先生经历的至少有十多个。所以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部书的宝贵。于是以家藏手抄本为底本,又收集九部《症治论读》抄本,与同在中医科的李子来、董迎仙两位医师共同校对,除订正讹误外,又在药性赋中增加了一百六十多种药物,并增补了温病一篇。于1961年初步编定好,分为六卷,同时将书名改为《证治论读》。由太湖县医院油印一百部,除呈报省卫生厅核阅外,其余分发太湖县各公社医院,向广大医务人员征求意见。后来安徽卫生厅认为本书内容很好,可供中医带徒及中医温课之用。1962年10月,太湖县卫生局召开中医座谈会,将此书作为主要资料进行讨论,得到了不少的宝贵意见,于是对初稿再行修订。1963年太湖县医院将《证治论读》一书用铅版印刷内部发行,但印数不多,流传不广。
      
       三、出版

  1981年,福建永安中医爱好者、收藏家陈用崇先生,辗转得到太湖县医院印制的铅版《证治论读》一部,珍藏30年。2011年10月,陈用崇在网上结识河北赞皇民间中医王树文、重庆荣昌副主任医师刘世峰。三人合作利用网络QQ群举办中医义务传习班,陈用崇以家藏铅印本《证治论读》做交流资料。鉴于本书七言韵文及赋体写成,且学员得到的是陈先生拍照的电子书,存在竖排、繁体字、照片不清等问题,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困难,以致同一问题,陈先生要反复回答。于是陈先生委托王树文、刘世峰对全书进行阐释。王树文等人通过研读原文,首先把铅印版的《证治论读》书名恢复为原名《症治论读》;其次改繁体字为简体字、加用新式标点、添加标题序号;再次将原书第6卷药性赋汤头歌分开为2卷,至此全书共7卷;最后主要对全书内容进行简单释义,并将书名定名为《症治论读释义》。2013年10月底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不但对中医初学者有所裨益,也算完成了王念岐先生的夙愿。
      
  正如曹东义先生所言:“这是一部经过几代人传送,不断研究整理而形成的学术著作,也是难得的中医科普著作,是理法方药俱备的实用手册。”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3:5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发言人 于 2014-1-13 16:10 编辑

出版《症治论读释义》的
几个关键人物


崔光远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  


  《症治论读》一书,从成书到正式出版经历了二百余年,其中与王念岐 、邬九鸣 、陈用崇 、王树文、刘世峰 、陈辉等几个关键人物的努力密切相关,几代人对中医学术的执着和传承,演绎着一个催人上进的杏林故事。

王念岐
  王念岐,《症治论读》一书的作者,清代文人兼医家,安徽太湖县人,历经十四年呕心沥血著成《症治论读》。虽有太湖知县、好友、弟子的推荐、序、跋,一直没有付梓,只在太湖民间以手抄本流传。原书共5卷,即杂科、伤寒、妇科、儿科、药性赋和汤头歌。

邬九鸣  
  邬九鸣,安徽太湖县医院中医科医师,1961年开始会同其他两名医师,将家藏及收集来的《症治论读》手抄本9部,进行整理、增补。在药性方面增加了一百六十多种,增补了温病一卷,共6卷,并更名《证治论读》。于1963年元月铅印出版,在太湖县卫生系统内部交流。为《症治论读》一书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功如王叔和之于《伤寒论》。

陈用崇
  陈用崇,福建永安中医爱好者、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毕业生。2011年10月利用网络QQ群传播中医药学术,以《证治论读》铅印本作交流资料,深受网友欢迎。由于只有一本铅印本,发给网友的是陈用崇先生拍照的影印搞。影印稿清晰度差,加上原文系繁体字和韵文,学习多有不便,于是陈先生委托好友王树文、刘世峰先生对原书进行校注,并联系出版社希望出版。陈用崇先生之于《症治论读》,犹宋翰林学士王珠之于《金匮玉函要略方》,使一部久不传世的医学著作重见天日。

王树文 刘世峰
  王树文,河北赞皇县中医师。刘世峰,重庆荣昌县副主任医师。二人自2012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校注《证治论读》,王树文先生校注伤寒、妇科、药性赋和汤头歌,刘世峰先生校注杂科、温病、儿科,并通过考证恢复原书名《症治论读》。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并加标点符号,各章节加数字作序号,疑难字词及专业术语加注说明,主要内容简释含义。将原书第6卷分为药性赋、汤头歌两卷,共7卷。2013年10月以《症治论读释义》为书名,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二人所做的工作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辉
  陈辉,原学苑出版社中医编辑室主任,现为副社长。对确有学术价值的书稿,不问作者出身,都会给予扶持和帮助。王树文、刘世峰诸前辈都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工作,陈主任一视同仁,为他们的书稿倾注了不少心血,对《症治论读释义》一书的出版,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于《症治论读释义》,恰如出版宋本《伤寒论》之林亿高保衡。

  笔者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参加了陈用崇老师举办的中医传习班(网络),收获颇丰。耳闻目睹了陈用崇、王树文、刘世峰、陈辉诸前辈编辑、整理、出版《症治论读释义》的全过程,对他们为中医学术传承所做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在《症治论读释义》正式出版之际,爰作此文以示祝贺!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0:0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发言人 于 2014-1-13 16:11 编辑

《症治论读》的
著论特点及学术特色

王树文


  清代王念岐著《症治论读》,以歌赋形式论述中医各科内容,是一部难得的中医临床著作兼入门书。兹将该书的著论特点及学术特色简介如下。

著论特点

1、内容丰富  
  《症治论读》一书,内容既有药性、汤头等基础学科,也涵盖内科、伤寒、温病、妇科、儿科等临床学科。还附有脉诊、救荒、验方等珍贵资料。《卷六•药性赋》分寒、热、温、平四性药,共载药460余种。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每味中药的功能和主治,如“寒性药”开篇即云:“薄荷散热消风,惊疹须用;菊花益肾明目,头风以清”。另有反畏赋讲述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用药禁忌。
  《卷七•汤头歌》载方360余首,分为发表、补益、攻消、清利、杂科、伤寒、妇科、幼科8类,每首方歌简要介绍一首或数首方剂的组成、功用和主治。如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防风,苍芷细辛甘草芎;黄芩生地葱姜引,三阳解表汤用通”。又如理中汤和附子理中汤:“理中汤能理中焦,参术炙草姜用炮;附子理中加一味,呕痢腹痛阴寒调”。第9类所附验方是1963年铅印出版时由邬九鸣等先生增辑。

2、易学易记  
  中医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许多知识点之间(比如各味中药)缺乏连贯,依靠理解记忆和联想记忆,收效有限,因此背诵是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方法。《症治论读》全书均用诗歌或赋体写成,如《卷四•论崩中血下症治》说:“妇人最苦是崩中,俨如山崩水泻汹。中气虚兮血无统,内热积兮血被冲。因而暴下如崩注,久成带漏病益癃。治有三法初宜止,次宜清热补后充”。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崩漏病的症状、原因、治疗原则及步骤。后面紧接着介绍了崩漏的分型、治法和用药,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作初学中医的入门读物。

3、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症治论读》开首一卷即杂科(内科),重视临床,在对具体病症的论述中又时时体现了中医理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著论特点,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寓医理于临床”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 如《卷一•论诸般腹痛症治》论述:“肝风腹痛木克土,面青勇视脉沉弦。腹若重按痛亦减,痛来口苦两胁牵。六君子加柴胡芍,羌活防风一同煎”。病人表现为腹痛、重按疼痛有所缓解,口苦、两胁牵扯作痛、面色发青、眼睛直视、脉象沉弦,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这是对肝风腹痛证治的描述,文中“木克土”一句,是对肝风腹痛机理的阐释,从而弥补了本书没有专门章节讲述理论的缺憾。

学术特色

1、辨证细致  
  《症治论读》一书非常重视辨证,如认为瘫痪一症,多为风寒湿邪为患。但其临床表现不同之处:病在左侧多瘫属于血少,病在右侧多痪是痰浊为患;瘫症手足本身难活动,痪症虽然能够活动但四肢无力;瘫症语言清晰,痪症言蹇语涩,时常口角流涎。

2、治法灵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灵魂,但现行中医教材往往胶柱鼓瑟,机械地辨证分型,缺乏灵活性和分期。《伤寒论》159条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对下利的辨证、分型、误治进行了论述,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分期。《症治论读•卷一•论久泻食泻肝泻肾泻症治》说:“上言初泻用五苓,只缘水谷两不分;若还分利泻不止,谷气中虚脾愈侵;此时宜服温中饮,渴向七味白术征;温中已服如不愈,中气下陷宜上升;补中益气当归去,加入乌梅故纸苓;假如升提肠仍泻,肉蔻丸子涩后增。”  论述了分利、补中、升提、固涩等泄泻的多种治法,不但可以灵活运用,而且具有初中末的分期。与《伤寒论》159条一脉相承。

3、用药广博  
  《症治论读》一书用药品种相当广泛。每种病都分若干证型分别用药,每个证型一个主方,还要根据情况进行加减。例如白带一症,就用了四物汤、萆薢分清饮、补中益气汤、白芷暖宫丸、白带方以及牛角腮等。其中还有加减情况:赤带用四物汤加黄连、柴胡、黄芩、升麻、丹皮;脾虚的用六君子汤加吴茱萸、黑姜、苍术、南星;白带日久,可致气虚下陷,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入半夏、炮姜、山药、茯苓。在辨证的基础上与暖子宫、固冲任的白芷暖宫丸合用,有标本兼治的效果。

5
发表于 2014-1-14 19:5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叔文 于 2014-1-14 11:54 编辑

                        《症治论读释义》序言

       20多年之前,我在中医科学院读硕士,学习中医临床文献整理,通过目录学知道中医有很多古籍。但是,当这本《症治论读释义》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第一印象它不像是一本古籍的注释本。它的书名看上去像是一本现代人写的书,而且书名好像既不古雅,也不时兴,感觉很陌生,也很别扭。
当我进一步阅读这本书,了解了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第一感觉错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成见,先入为主,不了解这本书的来龙去脉造成的。细读这本书,感觉它的名称恰如其分,很有道理。
       那么,《症治论读》的书名,蕴涵着什么寓意呢?
       这个不寻常书名的来历,与它不一般的著作者有关系。他生活在乾隆年间,是安徽太湖人,名叫王念岐,字漪莲,又名凤喈,家在县北王家东山岭(今北中区)。他是一个具有传奇性的人物,也是一个在不幸之中成长起来的杏林巨匠。他的受业门人余含,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该书做的跋文说:王念岐“生一月而母背,甫十龄而父殁,外家悯其零丁,乳哺抚养。外殁,归依祖父,叔伯俱爱。令读书,过目辄解”。由此可知,王念岐自幼就失去了双亲,由外祖父母抚养,但是,外祖父母也相继弃他而去,再一次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只好回到了爷爷身旁,在叔伯的疼爱下,走进私塾学堂,学习传统文化。坎坷的身世,没有压垮他年幼的心灵,他反而出类拨萃地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天资聪颖、善学好记的青年。
他博览群书,日后著有《时艺诗古》等诗文著作,虽然展示了不凡的才华,但是都年久失传了,唯有其对于中医学的探索与研究成果《症治论读》,得以流传后世。这是他深入研究历代名医学术精华,弘扬岐黄大道,阐发仲景学说,培育衣钵传人,介绍治病救人经验的心血结晶,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古人不为良相,愿为名医,斯言不我欺也。”
       王念岐在著作医书的时候,不仅呕尽心血,旁搜博采,而且充分考虑到初学者的困难,把自己的著作定位成一个实用大全式的普及读物。整部书都采用便于记忆的韵文写成,读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颇切实用。这就照顾到一般读者读古书的困难,因为一般的古书不但没有韵律,而且“文不加点”,连个标点符号也没有。王念岐这部著作就像一部诗歌总集,每一句的字数都是七言,而且合辙押韵,这种写作形式,非常有利于中医学术的传播和普及。
       王念岐书名的“症”,指的是病人的主诉症状。一般人都是因为有病痛才去求医生帮助的,“症”是病人的出发点,也是医生解除痛苦的归宿点,是医生追求的目标,“症”消失了,医生、患者都达到了目的。
“治”是消除“症”的手段。古书关于治疗的论述很多,选择什么方法进行治疗,不仅需要医学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目有远见,心有定见,临证不乱,用之有效。王念岐根据自己治病救人的心得体会,不仅列出了很多伤寒、内科杂病、妇幼百疾,而且从病情判断,到选方、用药,都一一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可以说是一个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实用手册。
他书名的“论”字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他不是抄书,不是跟着别人说的讲、照着书本记的讲,而是边论边说。因此,本书的论,就是论述,是讲解。
“读”是王念岐著作最鲜明的特色。一般人的著作只适合“看”,而不适合读。王念岐的《症治论读》整部著作的文字都合辙押韵,最适合阅读,而且阅读的时候朗朗上口。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不但可以理解文意,而且有助于记忆。
从症状出发,通过丰富的治疗方法消除症状,接除病人的痛苦,这是一般中医人的追求,而王念岐还不满足与这个境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论述,阐明中医的学术原理,传递薪火,培养后继人才。发展中医事业。有了这样的愿望,还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这方法就是便于阅读的韵文。
翻过整部著作,终于,我理解了《症治论读》写作的原委,也消除了对于这部书的成见。用这个名称来概括自己的学术创造,王念岐先生可谓用心良苦也。
       时代变迁,沧桑巨变。王念岐时代的科普作品,现代人已经不容易读懂了。受西方科技理念的影响,很多人也难以深入王念岐的内心世界。再加上使用韵律写文章、出著作,词不达意的地方也不少。好作品,一定会流传,王念岐的著作在安徽太湖民间流传了二百多年,多数的人靠手抄,新中国建国后一度受到政府重视,铅印之后,分发当地的中医人员进行研究、学习,但是,流传不广,影响不大。
       学苑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学术著作,并且选定刘世峰、王树文先生进行注释。他们也和王念岐先生一样,深入浅出地进行解释,简明扼要,多有画龙点睛之笔,时出方家不传之秘,为这部著作增色添彩,赋予其更多的流行元素。刘世峰主任、王树文先生是我多年的网友和同道,他们也都是中华中医药论坛的总版主,是我这个“曹东义版块”的领导。他们在中医学术上造诣很高,读书多,用思精,临床经验丰富,二人不断合作,这一次又一起为  《症治论读》作注解,我才有了先睹为快的机会。
       我认为,这是一部经过几代人传送,不断研究整理而形成的学术著作,也是难得的中医科普著作,是理法方药俱备的实用手册。反复吟咏,不断揣摩,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医生。因此,我很乐意为这部书做推荐。


                                                                                                                                               曹东义
                                                                              二零一三年三月写于求石得玉书屋

6
发表于 2014-1-17 07:40:17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新著出版!!!
7
发表于 2014-1-17 07:41:50 | 只看该作者
也要出繁体竖排本!!
8
发表于 2014-1-17 07:44: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根,不在洋灰大厦里,所谓“一视同仁”是偏见作怪。
9
发表于 2014-1-17 16:25:35 | 只看该作者
反复吟咏,不断揣摩,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医生.------------此言含混。。。。
10
发表于 2014-1-17 16:30:27 | 只看该作者
王树文、刘世峰诸前辈都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工作-------刘主任何时被下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10:10 , Processed in 0.090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