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1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07: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4-1 23:28 编辑

一,浮脉
       1,单脉主病
       《伤寒论》: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脉经》:“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关脉浮,腹满,不欲食,浮为虚满;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
       《活人书》:“寸口脉浮,其人伤风,发热,头痛;关上浮腹满,尺中浮小便难。”
       《三因方》:“浮为在表,为风,为气,为热,为痛,为呕,为胀,为痞,为喘,为厥,为内结,为满不食。”
       《诊家枢要》:“左寸浮,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及风痰;关浮腹胀;尺浮,膀胱风热,小便赤涩;右寸浮,肺感风寒,咳喘,渍涕,自汗体倦;关浮,脾虚中满不食;尺浮风邪客下焦,大便秘。”
       《诊家正眼》:“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部得浮,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如》:“浮主于表。”
       《医宗必读》:“浮脉主表。”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表病居。”
       《外科精义》:“浮脉,其主表证,或为风,或为虚。”
       《脉简补义》:“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脉学阐微》:“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是最常见、最常用的脉象之一。根据以上诸家之论来看,对浮脉主表认识基本一致。《脉学阐微》对“浮脉主表”的脉理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浮脉是人体气血趋向于肌表而引起的脉象变化,但浮脉并不是只见于表证。里证也可见浮脉。诸家对浮脉见于里证的记载并不少。如“脾虚中满不食”、“风邪客下焦”、“为痞”、“为厥”、“为风结”等。由此说明,浮脉的主病也没有特异性。但是,不能因为浮脉的主病没有特异性,就否认浮脉的诊断作用。其实,浮脉的诊断作用不仅是为了辨别“表里”,更重要的是反映气血趋向于“表”的病理机制。若表证浮脉,则脉证相符,这是因为机体气血的变化与六淫之邪侵袭肌表的病理机制相适应。若表证脉不“浮”而反“沉”,则为脉证不符,这是因为机体气血的变化与病邪在表的病理机制不相适应。然而,切不可因其“脉证不符”而冒然决定取舍,而是应该进一步分析脉象“不浮”的原因。凡外感病其脉象“不浮”而反沉者,表明平素正气虚弱,机体气血不能奋起抗邪,其治疗应表里兼顾。张仲景之论,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并且,里证见浮脉,不可一概而论,若虚者其脉浮,是虚阳外越的表现;若实者其脉浮,是气盛邪实的表现。因此,对浮脉的主病,应该具体分析。
       2,相兼主病
       《脉经》:“浮而大者,中风头重,鼻塞。浮而缓者,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浮而滑者,宿食。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浮洪大者,伤寒。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浮而细滑,伤饮。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医学入门》:“浮而有力则为风,浮而无力斯为虚,浮数风热微欲解,浮迟身痒汗亦无,浮紧滑疾百合辜,浮大瘾疹久为癞,浮滑痰饮痛如锥。”
       《医宗必读》:“有力为风,无力为虚,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滑痰热。”
       《景岳全书》:“浮大为伤风,浮紧为伤寒,浮滑为宿食,浮缓为湿滞,浮芤为失血,浮数为风热,浮洪为狂躁。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风于中,或气雍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则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极,甚至四倍以上者,内经谓之关格,此非有神之谓,乃真阴虚极而阳气无根,大凶之兆也。”
       《脉确》:“浮洪主风火,浮数主风火,浮弦主风痰,浮滑主风痰、风热,浮长主风热、风痫。”
       《脉诀汇辨》:“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当选风热,浮迟风虚,浮虚暑备,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濡阴虚,浮涩血伤,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兆。”
       《脉诀启悟注释》:“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数风热,浮洪风火,浮涩伤营,浮芤失血,浮短气亏,浮濡气衰。”
       《三指禅》:“浮紧伤寒,浮虚伤暑,浮数伤风,浮迟伤湿。”
       《三因极一证治方论》:“浮大为鼻塞,浮缓为不仁,浮大长为风眩癫疾,浮滑疾为宿食,浮大而涩为宿食滞气,浮短为肺伤诸气,浮滑为饮、为走剌。浮细而滑为伤饮,浮滑疾紧为百合病,浮数为大便坚、小便数,浮紧为淋、为隆闭。”
       《脉学阐微》:“浮迟表寒,浮洪表热,浮缓中风、风湿,浮濡伤暑,浮滑风痰,浮细气虚,浮涩血虚,浮散极虚。”
       《古今医统》:“浮实为邪,浮虚少气,浮盛按衰,里虚表实,浮有按无,无根之喻。左寸浮而无力,主表虚自汗,腠理不固,寒气不卫,恶寒寒战、恶风。浮而有力主表邪盛。头痛发热,目眦赤涩,身疼或口干。左关浮而无力,主表证,目视不明目生花。浮而有力表邪证,主胁痛腹胀,目痛目胀。左尺浮而无力主表虚,为盗汗,为耳聋,膀胱癃,小便短,浮而有力表邪实,为淋沥,小便难,便赤便浊。右寸浮而无力主表虚,自汗恶寒恶风,皮肤搔痒,背恶寒,喷嚏流清涕,浮而有力实,邪盛为发热头痛,头风眩运。右关浮而无力主表虚,四肢不举,倦息嗜卧,或面目浮肿,浮而有力主表实,主腹胀,胸膈痞满。右尺浮而无力与左同,浮而有力主肠风,风痹,耳鸣。”
       纵观以上诸家之论,对浮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认识基本相同。由于浮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位单方面的变化,所以最容易与其他常用脉象相兼出现。在常用的脉象当中,滑、涩、洪、细、散、缓、虚、实、迟、数、结、动、紧、弦、芤、促、微等脉象,其构成条件不受脉位限制,都可与浮脉相兼。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多数脉书皆言“浮缓伤湿”,惟《三指禅》谓“浮迟伤湿”。究其原因,是《三指禅》误解了缓脉的实际意义。《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若以这种脉形为缓脉,再与浮脉相兼是不合理的,因此,说其与浮脉相兼而为“伤湿”也是不合理的。显然,《三指禅》的作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故将“浮缓伤湿”改写为“浮迟伤湿”。其实,这种改动也不合理,这是因为,迟脉的实质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与缓脉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缓脉的诊断作用,是不能用迟脉替代的。
       浮缓脉对外感病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在《伤寒论》中,脉浮缓与脉浮紧分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证和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主脉。但是,《伤寒论》所说的缓脉,并不是以“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等为构成条件,这是必须说明的问题。
       3,浮脉的临床应用
       浮脉是临床常见的脉象。历代文献对浮脉主病的记载较多,并将浮脉作为八纲辨证的重要依据。尤其《伤寒杂病论》对浮脉特别重视,记载浮脉的条文达60处之多。临床上,浮脉可见于多种病证,常见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初期以及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初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炎水肿期、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患。浮脉的主病不仅见于表证。里证也可见浮脉。如肺癌晚期可有明显的浮脉,其他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胆道疾患等,均可见浮脉。所以,应该结合浮脉的成因和脉理病理,才能充分体现浮脉的诊断意义。
       二,沉脉
       1,单脉主病
       《脉经》:“沉为阴,寸口脉沉,胸中短气,沉不水,为实。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寸口沉,胸中痛引背。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关脉沉,心痛上吞酸。尺脉沉,腰背痛,尺中沉,引背痛。”
       《脉诀》:“沉者阴也,沉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寸脉沉兮胸有痰,当关气短痛难堪,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活人书》:“沉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
       《崔氏四言举要》:“沉为在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诊家枢要》:“沉为阴逆阳郁之候,为寒为实,为气为水,为停饮,为症瘕,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左寸沉,心内寒邪为痛,胸中寒饮胁痛;关沉伏寒在经,两胁剌痛,尺沉肾脏感寒,腰脊冷痛,小便浊而频,男子精冷,女为血结。右寸沉,肺冷寒痰停蓄,虚喘少气;关沉胃中寒积,中满吞酸,尺沉病腰脚疼。”
       《诊家正眼》:“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水饮,或水与血。关中主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三指禅》:“沉居筋骨有无疴,著骨推筋仔细摩,有病而沉兼别脉,沉而无病世人多。”
       《外科精义》:“沉主邪气在脏也,水气得之则逆,此阴脉也;疮肿得之邪气深也。”
       《医学入门》:“沉为水,为泄,为厥逆,停饮胁胀兼症瘕。”
       《医宗必读》:“沉脉主里,为寒为积。”
       《脉学阐微》:“沉脉属阴脉,多见于下利,浮肿,呕吐及情绪郁结,气滞血郁等证,故沉脉其病在里,在下,属寒,属久病。左寸主胸部寒痰气雍,胸满痛,心悸气短,头眩;左关主肝郁胁满痛,脘胀食少,心烦,喜怒;左尺主肾寒腰痛,小便濒浊,少腹胀满。右寸主肺寒停饮,胸满痛,咳喘气短,不足以息;右关主胃中积滞,脘满腹胀,食不消,嗳酸胃痛;右尺主腰痹疝痛,少腹胀,小便不畅等。”
       以上各家之论可以看出,沉脉的主病范围相当广泛。综合起来说,古代医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沉脉的主病:主里,主寒,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主实者,多为寒、热、痰饮、水湿、食积、气滞、瘀血、症瘕等。主虚者,多为营卫、气血、阴阳之不足。这些方面,基本上概括了沉脉主病的性质。
       沉脉的脉形和性质与浮脉正相反,因此,其主病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反的性质。但是,对浮沉二脉主病的认识,不能拘于这一种形式。
       从以上诸家之论来看,对沉脉主“里”证的认识是一致的,这是沉脉主病的一般规律。但是,不能将沉脉主“里”和浮脉主“表”看成是一种绝对的对应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突破这种习惯性的认识才能全面发挥浮沉二脉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而脉“沉”。但是,其沉脉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诊断作用。前条所论,病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属太阳表证,本应脉浮,今不“浮”而反“沉”,说明脉象变化不与表证相应,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认真分析,否则,就不能体现沉脉的诊脉的诊断意义。本条没有因为表证见沉脉而忽视沉脉的诊断作用,而是根据沉脉辨明患病机体阳气不足,遂不依“常”法论治,而先用四逆汤救其里。相比之下,沉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仲景脉法的深奥之处。第三百零一条是少阴本虚复又外感风寒之邪的“太少两感证”,病在少阴,不应发热而反发热,故谓之“反”。此“发热”,是外感风寒之邪所致。风寒之邪在表其脉当浮,此则脉不浮而见沉脉,显然,脉象与病症不符合一般常理。但是,张仲景却不因“脉症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脉象与病症的“常”、“变”之中辨析其病理机制,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此为平素心肾阳虚而复又外感风寒之邪,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双解。以上两条说明,应该在“沉脉主里、浮脉主表”的基础上,继续扩展浮沉二脉主病的意义和诊断作用。只有突破这种习惯性的认识,才能充分发挥浮沉二脉的诊断作用。
       《崔氏四言举要》和《三因方》以及《医宗必读》都说“沉脉主寒”,事实上,沉脉只是性质属“阴”,在疾病过程中,它反映机体气血的变化趋向于“里”。若病邪在里,气血内困,则脉显沉象;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脉气难以鼓动,其脉亦见沉象。因此,沉脉的主要诊断意义并不在于辨别疾病的寒热。临床上,沉脉见于热证者,并不比见于寒证者少。虽然寒证也可见沉脉,但大量事实说明,不能将沉脉作为辨别寒证的依据。在六经病证中,阳明腑实证以及其他一些里实热证,皆可出现沉脉,足以说明,沉脉不是辨别寒热的依据。
        2,相兼主病
       《脉经》:“沉而弦者,悬饮内痛;沉而迟,腹脏有冷病;沉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沉而滑,为下重,亦为背膂痛;阴邪来见沉细,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寸口脉沉而弱者,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
       《千金方》:“寸口脉沉而紧者,心下有寒,时时痛,有积邪;寸口脉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气,面目肿有微热,为风水;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四言举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固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脾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三因方》:“沉弱为寒热,沉细为少气,臂不能举,沉滑为风水,为下重,沉紧不上热下冷,沉重而直前绝者为瘀血,沉重而中散者,为寒食成症,沉紧为悬饮,沉迟为痼冷,沉重为伤暑发热。”
       《诊家枢要》:“ 沉细为少气,沉迟为痼冷,沉滑为宿食,沉伏为霍乱,沉而数内热,沉而迟内寒,沉而弦心腹冷痛。左关沉弦,痃癖内痛,左尺沉而细,胫痠阴痒,溺有余沥,右寸沉而紧滑,咳嗽;沉细而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右关沉紧悬饮,右尺沉细,下利,又为小便滑,脐下冷痛。”
       《濒湖脉学》:“沉数为内热,沉迟为内寒沉滑为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医学入门》:“沉而有力则为积,无力应知气不平,沉数里寒内热盛,沉迟血冷里寒生,沉重伤暑弱随发,沉弦腹心冷痛,沉紧而数冷又热,沉紧不数悬饮成,沉紧少气臂不举,沉重前绝瘀血凝。”
       《诊家正眼》:“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景岳全书》:“沉细为少气,为寒饮,为胃中冷,为腰脚痛,为痃癖;沉迟为痼冷,为精寒,沉滑为宿食,为伏痰,沉伏为霍乱,为胸腹痛;沉数为内热,沉弦、沉紧为心腹小肠疼痛。”
       《医宗金鉴》:“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沉涩脾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脉诀启悟注释》:“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沉弦伏饮,沉细阳衰。”
       《脉诀汇辨》:“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脉学阐微》:“沉滑痰食,沉实内有积滞,沉数内热,沉紧阴寒,沉弦痰饮雍闭,沉缓内郁寒湿,沉微阳微气虚,沉涩血虚、气滞。”
       以上诸家之论,是沉脉与其他脉象相兼主病。可以看出,沉脉所主病证的寒热属性,需要结合脉的至数变化才能更有诊断意义。一般来说,单脉的主病是非特异性的,相兼脉的主病也是非特异性的,但是,相兼脉毕竟复合了脉的多方面变化,是更详细的脉诊资料,所以,对辨别病证的性质来说,相兼脉比单脉更能说明问题。比如,沉迟脉多为里寒证、沉数脉多为里热证、沉弦与沉滑脉多为痰饮、宿食等。其中,对病证的“寒”与“热”来说,脉的至数变化比脉位的变化更具有诊断意义。因此,不能因为脉“沉迟”多为寒证而将沉脉也作为辨别“寒”证的依据,这是分析脉象主病必须注意的问题。
还应说明,一些脉书有“沉”与“牢”相兼的记载,如“沉牢坚积”之说。由于《脉经》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也没明确牢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以,有些脉书将《脉经》在革脉名下开列的几种脉象说成是牢脉的构成条件。现已证实,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解释。因此,对“沉牢坚积”的说法存疑。
       3,沉脉的临床应用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沉脉虽多主里证,但也有主表证之时。如张景岳说:“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痛身热者,正属表邪,不得以沉为里也。”姜春华也说:“当发热恶寒之际,脉紧而数,兼有沉象,乃脉之紧束有似于沉耳。”这说明,沉脉见于表证者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都是脉症不符,而是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因此,更应详细分辨。一般来说,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因素或新病旧病之间的互相关系详细分辨,找出脉证不符的原因。
       沉脉和浮脉都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寸口脉一个方面的变化,所以,其主病一般来说没有特异性,其临床意义多表现在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沉细而弦的脉象,对高血压的判定有一定意义,血压越高,沉弦细的脉象越明显。若脉沉细无力,是弱脉,多为心功能低下,或有器质性病变,多为慢性消耗衰竭的现象,体质必虚,临床应予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除此之外,凡阳气虚弱、水液潴留肌肤、气血两虚、阴虚阳亢者,都可脉沉。因此,对沉脉的临床应用,首先要掌握沉脉主里证的一般规律,其次是结合兼脉进行分析,尤其重要的是根据沉脉的成因和性质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其他脉象的临床应用都是如此。
       三,迟脉
       1,单脉主病
       《难经》:“何以别之脏腑之病耶?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脉经》:“脉迟则在脏,……迟则为寒,……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关脉迟,胃中寒。……尺脉迟,下焦有寒。”
       《千金方》:“迟则在脏,……迟则为寒,……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关上脉迟,胃中寒,……尺脉迟,下焦有寒。”
       《活人书》:“迟则为寒,寸口脉迟则上焦冷,关上迟,胃冷不欲食,吞酸吐水,迟中迟,小便多并白浊。”
       《诊家枢要》:“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左寸迟,心上寒,精神多惨;关迟,筋寒急,手足冷,胁下痛;尺迟肾虚,便浊,女人不月,右寸迟,肺感寒,冷痰气短;关迟,中焦寒及脾胃冷物,不食;……尺迟,为脏寒泄泻,少腹冷痛,腰脚重。”
       《濒湖脉学》:“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在上焦寒,关主中焦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诊家正眼》:“迟脉主脏,其病主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瘕,挛筋,尺迟火衰,小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医学入门》:“迟而 无力虚且寒,迟而有力痛为害,应尺血虚,寸气虚。”
       《医宗金鉴》:“迟寒主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虚寒。”
       《脉诀汇辨》:“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左寸迟者,心痛停凝,迟在左关,症结挛筋,左尺得迟,肾虚便浊,女子不月。右寸迟者,肺寒痰积,迟在右关,胃肠冷物,右尺得迟,脏寒泄泻,小腹冷痛。”
       《脉学阐微》:“迟脉为气血失职,(指心、肾阳)胸中大气(肺机能)不能敷布之候,见于左寸,胸中寒痹,满痛,精神不振。左关,肢体拘急,脘满胁胀痛,心烦闷;左尺,肾虚便泄,腰酸痛,女子不月。右寸,肺气寒冷,胸闷痛,痰滞,气短,咳逆;右关,脾寒胃冷,食不化,积滞不行;右尺,腹部胀痛,腰酸重泄泻。”
       以上是一部分脉书对迟脉主病的论述。诸家均言,迟脉主脏、主寒、主痛。其主寒者,可分内寒、外寒、实寒、虚寒。这也就是说,凡寒证皆可见迟脉。所以,迟脉是辨别寒证的重要依据。其主痛者,一般是指剧痛而言,并且,多为寒性剧痛。若胸中寒痹而痛,可为心脏的实质性疾患,其脉“迟”常兼其他异常变化,这是分析迟脉主病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
       “迟脉主脏”的说法,源于《难经》。从《难经》以后,这种说法就沿续下来了。从以上诸家之说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沿续《难经》的主脏之说。比如“迟则在脏、脾寒胃冷”、“肾虚便泄”、“肺气寒冷”、“胃肠冷物”、“心痛停凝”等。但是,这种说法在《难经》是借用迟脉和数脉介绍辨别脏病腑病的方法,并不是将“迟脉”都认为是“脏”发生了病变。“迟数”二脉的主要诊断意义,在于辨别疾病的寒热,而不以辨别疾病在“脏”、在“腑”为主。因此,不能误解迟脉主病的性质。辨别疾病“在脏在腑”,是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脉的“迟数”并不最主要的依据。
       在脉诊的常用脉象中,迟数二脉的脉形规范最明确,而且有具体指标。历代脉书都明确表达了迟脉的脉形规范,虽稍有不同,但出入不大,所以,对迟脉的脉形规范一般来说没有异议;因此,对迟脉主病的认识也基本一致。从以上诸家记载的迟脉主病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脉的“迟”与“数”可作为辨别疾病“寒热”的重要依据,这 已经在长时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共识。但是,这只是迟脉主病的一部分内容,而且是迟脉主病的一般意义。中医经典文献对迟脉主病的认识,还有更高的层次。比如,《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三条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此条所论,非虚非寒,乃阳明腑实之热证,与沉脉主病的一般规律正相反。但是,其脉“迟”也不是“脉证不符”,而是实热雍结于里,气血阻滞,阳气受遏所致,故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除燥结。由此说明,不能将迟脉主病的意义局限在“主寒、主痛”的一般规律上,应该根据前人的宝贵经验,掌握对医理脉理进行综合的方法,从根本上认识迟脉的诊断意义。
                                                                                  63——69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00:14 , Processed in 0.0491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