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1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5 20:5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4-5 13:01 编辑

2,兼脉主病
       《脉经》:“紧而急者遁尸,驶而紧,积聚有击痛,盛而紧者胀,紧而滑者吐逆。微而紧者有寒,实紧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弦而紧者,胁痛,脏伤有瘀血,弦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关上紧而滑者蛔动。”
       《千金方》:“紧而滑者蛔动,寒痹,症瘕,积聚之脉,状皆弦紧。”
       《四言举要》:“浮紧表实,沉紧里痛,肠痈之脉,紧数脓成。”
       《三因方》:“浮紧为肺有水,紧滑为蛔动。急为遁尸。紧数为寒热,又为宿食,为吐逆。”
       《诊家枢要》:“浮紧为伤寒身疼,沉紧为腹中有寒,为风痫,左寸紧而沉,心中气逆冷痛,关紧而盛,伤寒浑身痛,紧而实痃癖。右寸紧而沉滑,肺实咳嗽,关紧盛,腹胀,伤食。”
       《濒湖脉学》:“浮紧表寒须发越,沉紧温散自然安。”
       《诊家正眼》:“左关人迎浮紧伤寒,右关气口沉紧伤食。”
       《医学入门》:“紧沉必知痛在腹,恐成冷气与痫风,紧数寒热相往来,紧滑宿食吐蛔虫,紧急遁尸乱血脉,单紧而浮肺水攻,浮沉俱紧中雾露,头项强急弱妄通。”
       《景岳全书》:“紧数在表为伤寒发热,为浑身筋骨疼痛,为头痛项强,为咳嗽鼻塞,为瘴为疟。沉紧在里,为心胁疼痛,为胸腹胀满,为中寒逆冷,为吐逆出食,为风痫反张,为痃癖,为泻痢,为阴疝;在妇人为气逆经滞,在小儿为惊风抽搐。”
       《脉确》:“浮紧表寒,沉紧里寒。”
       《脉诀汇辨》:“浮紧伤寒,沉紧伤食,急而紧者是谓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
       《脉诀刊误集解》:“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强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紧而沉为寒,紧而数为热。”
       《脉诀启悟注释》:“浮紧伤寒,沉紧伤食,急而紧者,是为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
       《三指禅》:“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症。”
       《脉如》:“急而紧者是遁尸,数而紧者主鬼击,紧数在表,为伤寒发热,为浑身筋骨疼痛,头痛项强,为咳嗽鼻塞,为瘴疟;沉紧在里,为心腹痛,为胸腹胀满,为中寒逆冷,吐逆出食,为风痫反张,为痃癖,为泻痢,为阴疝,女子为气逆经滞,小儿为惊风抽搐;若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
       《脉学阐微》:“紧而兼浮,多见于太阳伤寒,紧而兼沉,多见于里寒腹痛,紧而郁涩,气血郁结;紧而兼实,痃癖阻结。”
       以上是紧脉之相兼脉主病。可以明显看出,紧脉主病并非都是“主”寒。《脉经》率先提出“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紧而急者遁尸”、“驶而紧,积聚有击痛”、“盛而紧者胀”、“关上紧而滑者蛔动”。此后,《景岳全书》也说“在妇人为气逆经滞,在小儿为惊风抽搐”。《脉诀启悟注释》又说“数而紧者,当主鬼击”。这些病证,显然不能都属“寒证”。其中,遁尸、鬼击皆为险证,李延罡说:“遁尸、鬼击两者,皆属阴邪之气卒中于人,邪正交争,安得不急救乎?盖人之正气虚弱,阴寒之邪卒中,气血逆乱,阴阳失衡,而卒然昏倒,脉紧而兼急,兼数,谓之遁尸、鬼击。”李延罡如此之说,非常合情合理。这一类病证,与“卒发中风”以及“心系急而心痛卒死”之类是同一类病证,处理这一类病证时,不能因其脉紧而都按“寒证”论治。应该明确紧脉对这些病证的诊断作用,全面认识紧脉所主病证的性质,这对中医处理危急病证具有重要意义。若只认为紧脉“主”寒证,处理这一类病证则会误诊。这说明,必须突破“紧脉主寒”的传统说法,才能充分发挥紧脉的诊断作用。应该说明的是,突破传统说法,不等于否认传统说法。而是在“传统说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由于紧脉是临床常用的脉象之一,所以,对其所主病证的性质必须全面认识。比如:《伤寒论》将脉浮紧和脉浮缓分别作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在太阳病证,脉浮紧是因外感风寒之邪,寒邪束表,经脉拘急所致;而《脉经》所谓“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虽然也有“经脉拘急”的紧脉,却未必是寒邪所致,所以,若不全面认识“紧脉主病”的性质,就会因“紧脉主寒”之说而影响对此“瘀血”之证的辨别。
       3,紧脉的临床应用
       紧脉的形成机理与弦脉相近似,但二者之间不能混淆。弦脉可以正常脉,因程度不同其诊断意义有所不同。紧脉则不然,它没有正常脉之说。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因此,掌握紧脉的脉形特点和指感特征非常重要。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绷直而“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
       外感病见紧脉,多为表寒证。杂病见紧脉,多为里寒证。如,伤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紧,此为表寒证。若内伤杂病症见胸胁、脘腹疼痛、逆冷、脉沉紧者,则为里寒证。紧脉见于寒证,多以浮、沉辨表里。紧脉见于痛证,病因比较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十三,细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关脉细,脾胃虚,腹满。”
       《脉诀》:“细者阴也,主胫痠髓冷,乏力洩精。”
       《千金方》:“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尺寸细者,其人必心腹冷积,症瘕,结聚,欲热饮食。”
       《四言举要》:“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三因方》:“细为血气俱虚为病,在内为积,为伤湿,为后泄,为寒,为神劳。为忧伤过度,为腹满。”
       《诊家枢要》:“细脉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洩,为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及在下。”
       《濒湖脉学》:“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洩来。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洩痢遗精号脱阴。”
       《诊家正眼》:“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居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医学入门》:“细为寒湿,为胀泄;……内伤得之心神劳,五脏凝处损气血。”
       《医宗必读》:“细则气衰。”
       《古今医统》:“细为少气不足之候,六脉匀细,男平而女怀胎。”
       《脉确》:“细脉劳伤损血气,身汗来心慌至,寸须呕吐关须胀,尺属骨蒸痢与痹。”
       《医宗金鉴》:“细则气衰。”
       《脉诀汇辨》:“细主气衰,诸虚劳损。左寸细者,怔忡不寐;细则左关,肝血枯竭;左尺得细,泄痢遗精;右寸细者,呕吐气怯;细在右关,胃虚胀满;右尺得细,下元冷惫。”
       《脉诀刊误集解》:“细者阴也,主足胫髓冷乏力少气,乏力无精胫里痠。形容憔悴毛发干。”
       《脉诀启悟注释》:“细主气衰,亦主湿侵,诸虚劳损,细则为甚。右寸脉细,咳呕气怯;左寸脉细,怔忡不寐;左关脉细,肝阴枯竭;右关脉细,胃虚胀满;左尺脉细,遗精堪忧;右尺脉细,下元冷惫。”
       《三指禅》:“细脉主真阴将失守,加数断难痊。”
       《脉如》:“细脉为血气两衰之病,或伤精洩汗, 或湿气下侵,或洩利脱阴,或丹田虚冷,或胃虚腹胀,或目眩筋痿。”
       《脉学阐微》:“细脉为血少气衰,多见于吐血、衄血、呕吐、腹泻。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左寸细,怔忡,失眠,左关细,肝阴虚损,左尺细,泄利,遗精;右寸细,咳逆气短,胸满;右关细,脾虚胀满,右尺细,下元冷惫。”
       细脉的实质是脉体“细”。若气血不足,脉道不充盈,则脉体“细”而为“细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也可导致脉细。所以,根据细脉的成因分析其主病的性质,一般认为细脉“主”气血不足或湿邪为患。
       古代医家论述细脉主病时,或言“血少气衰”,或言“气血俱虚”,或言“血冷气虚”,或言“血气衰”,或言“少气不足”,或言“血气两衰”,或言“劳伤损血气”等等,总之是“气血不足”证。这说明,历代医家对“细脉主病”的认识,是以“气血不足”为主,其次是“湿”邪之证。
       由于细脉的“主病”主要是“气血不足”,所以,若正确认识细脉“主病”的性质,必须充分理解“气”与“血”的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血”都是物质性的。但“气”有时是指物质的功能。例如五脏六腑之气、营卫之气、经脉之气、阴气、阳气、正气、等。由于“气”在全身分布的部位不同功能各异,故有元气、宗气、中气、营气、卫气之别。可以说,“气”是古人对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机体机能的高度概括。“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由“气化”而生,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气化”而成。中医认为,“气”和   “血”都行于脉中,“血”在“气”的作用下,运行于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并且,血和津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血”和“津液”都是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灵枢 》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又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这是古代医家对“气血”的基本认识。
       掌握古代医家对气血和津液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方法,有利于对细脉所主病证的辨别和分析。比如《千金方》说:“寸口脉细,发热呕吐。”这是由“发热呕吐”而导致的脉“细”,并不是说“寸口脉细”就会有“发热呕吐”的症状。这种细脉,与一般所说“气血不足”的细脉同中有异,当予区别。“发热”可以蒸发阴津,“呕吐”可以伤失体液,因“津血同源”,故津液伤失可导致脉“细”。在治疗时,补“津”与补“气血”有一定区别,所以,不能将细脉都认为是“气血不足”。应该进一步辨明气、血、津、液孰轻孰重,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虽然,古代医家对细脉主病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还是应该拓宽细脉的诊断作用。并且,只要认真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就可以拓宽细脉的诊断作用。比如扁鹊说:“病若吐血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按一般常理,沉细之脉并不是佳象,但反复大量失血的患者,其脉“当得沉细”。此沉细之脉,表明机体的失血性调节机能尚可,故脉虽沉细不为凶象。若反复失血而脉反浮大,或浮大之脉不转变为“沉细”,表明机体调节机能很差,这是脉无生机的表现,故曰“死”。由此可见,扁鹊对细脉主病的宝贵经验,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对充分体现细脉的诊断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堪为后世楷模。
       2,兼脉主病
       《脉经》:“浮而细滑伤饮,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充。”
       《千金方》:“关上脉细虚,腹满,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
       《四言举要》:“缓细者湿,……湿伤于血,脉缓细涩,湿留濡细。三消之脉,细小微涩,形脱可惊。腰痛之脉,濡细肾著。五脏为积,六腑为聚,沉细者死。中恶腹胀,紧细者生。”
       《三因方》:“细而紧,为症瘕积聚,不剌痛;细而滑,为僵仆,为发热,为呕吐。”
       《外科精义》:“细而微,其主亡阳,衰也。疮肿之病,脉来细而沉,时直者,里虚而欲变证者。”
       《医学入门》:“细滑僵仆兼呕热,细紧症瘕积聚荣,或为剌痛为痿蹶。”
       《医宗必读》:“缓细湿痹,三消之脉,细微短涩,应手堪惊。心痛之脉,细迟速愈;胀满之脉……细而沉微,岐黄无术;五脏为积,六腑为聚……沉细难愈;中恶腹胀,紧细乃生;肠痈实热……沉细无根,其死可测。”
       《古今医统》:“前细后大气短,前大后细脱血,洪细不调,病忌。泻兼厥逆,浮沉细为气虚不足。”
       《脉确》:“浮细属阴虚多盗汗,沉细属阳虚多自汗。”
       《医宗金鉴》:“数细阴伤。”
       《脉诀汇辨》:“浮而细者属阳分,则见自汗、气急等证,沉而细者属阴分,则见下血、血痢等证。”
       《脉诀刊误集解》:“吐血衄血得沉细则生”。
       《脉诀启悟注释》:“尺寸俱沉细,为太阴受病,少阴病,脉沉细数,不可发汗。”
       《脉如》:“暴受寒冷,极痛,雍塞经络,致脉沉细不得宣达,劳怯困殆, 脉见弦细而数。”
       《脉义简摩》:“沉细而迟,主寒湿。”
       《脉学阐微》:“久病体虚,脉多细弱;细而兼微,伤寒邪入少阴,杂病气虚血亏;细而兼沉,伤寒病入太阴,杂病内脏虚寒;细而兼弦,血虚气滞;细而兼数,阴亏虚热。”
       由于细脉的主病范围很广,所以,结合兼脉对所主病证进行辨别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历代医家对细脉之相兼脉主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缓细者主湿、数细阴伤、浮细属阳分、沉细属阴分、兼紧为血虚寒痹等。还有兼浮沉辨表里,兼迟数辨寒热等。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若诊得细脉,可根据其兼脉和临床症状,可以进一步辨别疾病的阴、阳、气、血、表、里、寒、热。
       3,细脉的临床应用
       触及寸口脉的脉体时,凡比正常脉体“细”者,都是细脉。所以,细脉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在实际表现时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因此,临诊遇到细脉,首先辨别是否主病,然后才能辨别其主病的性质。
       导致细脉的原因很多,如:津液亏损、失血、虚损内伤、心阳虚衰、气虚不能鼓动血行、水湿之邪挤压脉道等,都可导致脉细。因此,细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脉象。其病理反映为血管收缩,管径变细。若因于失血、失液出现细脉者,表明失血失液量较大,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减少,应立即采取止血补血、补充体液的方法予以治疗。若心脏病出现细而无力之脉,表现心阳虚衰,其治疗应益阳生脉。若高血压病其脉细,再兼弦象,表明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应平肝活血,扩张血管。若外感病见细脉,常见两种情况,一是挟湿外感,二是体虚外感。应予详辨。
                                                                     90——94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15:49 , Processed in 0.0541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