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2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20: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4-8 13:16 编辑

二十,芤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欲伤故也。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
       《脉诀》:“芤主淋沥,气入小肠。寸芤积血在胸中,关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千金方》:“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关上脉芤,大便去血。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阳芤吐血,阴芤下血。”
       《活人书》:“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微芤者衄,关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
       《四言举要》:“诸病失血,脉必见芤。”
       《三因方》:“寸芤为吐血,微芤为衄血,关芤为便血,为肠痈,尺芤为下焦虚,小便血。”
       《诊家枢要》:“芤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而大若芤之状之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为衄;关芤主胁间血气痛,或腹中瘀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妇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胸中积血,为衄,为呕;关痛肠痈瘀血,及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
       《外科精义》:“芤主血虚,或为失血,疮肿之病,诊得芤脉,脓溃后易治,以其脉病相应也。”
       《濒湖脉学》:“寸芤积血在于胸,关内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诊家正眼》:“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傅阴亡;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医学入门》:“芤主血瘀不流通,热入小肠淋沥脓,崩漏衄吐随所主。”
       《古今医统》:“芤为失血之候,审位高低而出,在上吐衄痰红,在下崩漏下血。”
       《景岳全书》:“芤脉为孤阳亡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阳无所附,为阴虚发热,为头晕目眩,为惊悸怔忡,为喘息盗汗。芤虽阳脉,而阳实无根,总属大虚之候。”
       《脉确》:“轻手取之浮大软,重按中空边实芤,寸关吐衄肠痈病,尺部崩淋便血流。”
       《医宗金鉴》:“芤主失血。”
       《脉诀汇辨》:“芤状中空,故主失血。左寸芤者,心主丧血;芤在左关,肝血不藏;左尺得芤,便红为咎;右寸芤者,相傅阴亡;芤在右关,脾血不摄;右尺得芤,精漏欲竭。”
       《脉诀刊误集解》:“芤主失血,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浓。”
       《脉诀启悟注释》:“芤脉中空,主失血证。右寸脉芤,相傅阴亡;左寸脉芤,心主丧血;左关脉芤,肝血不藏;右关脉芤,脾血不摄;左尺脉芤,精漏亡阴;右尺脉芤,便红为咎。”
       《三指禅》:“芤字训慈葱,中央总是空,医家持拟脉,血脱满江红。” 《脉如》:“芤为孤阳脱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气无所附,为阴虚发热。为头晕目眩,为惊悸怔忡,为喘急盗汗。芤虽阳脉,而阳实无根,总属大虚之候。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傅阴亡,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见芤,便红之咎;右尺若芤,火炎精漏。”
       《脉简补义》:“凡失精亡血脉必芤。”
       《脉理求真》:“芤为血虚为能濡气,其症必见发热,头昏,目眩,惊悸,怔忡,喘急,盗汗,失血,脱血。”
       《脉学阐微》:“芤脉多为失血亡阴,阴气损伤,阳气浮散之象。左寸芤,心血妄行为吐衄;左关芤,胁间血气痛,肝不藏血,为吐血目暗;左尺芤,小便下血,痔瘘吐血,女子崩漏。右寸芤,咳嗽吐血,为衄为呕血;右关芤,肠痈下血,及呕血不食。右尺芤,大便下血,尿血,女子经病。”
综观以上诸家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可以明显看出,诸家对芤脉的“主病”在认识上非常一致。这并不是因为芤脉的出现率较高,而是因为诸家对芤脉的脉形规范在认识上是一致的。恰恰相反,芤脉是临床比较少见的脉象。
       芤脉的成因主要是因于失血过多,或阴津虚损于内,血脉空虚所致。所以,其主病以“失血、亡阴”为主。如:心血丧,吐、衄怔忡;肺阴亡,喘嗽咯血、衄血;肝血不藏,胁间血瘀气痛;脾不统血,便血、呕血;肾虚尿血、崩漏或精亏火旺等证。中医认为,阴亏血脱则血脉空虚,阴血不能涵养阳气,则气无所归,阳无所附而浮越则脉显“芤”象。这种脉象变化,往往是失血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脉象。其实质是脉管内失血失液、血容量不足,血管收缩状态与失血失液量不相适应、血管壁具有一定紧张度而形成的一种“外实中空”之象。所谓“外实”,指血管壁的紧张度,所谓“中空”,指脉管血容量不足。正如《脉经》所说:“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由于《脉经》对芤脉脉形的论述比较明确,所以,《脉经》以后诸家对芤脉脉形的解释均从此出而无异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2,兼脉主病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入门》:“芤紧或数肠内痈,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涩芤瘀血结成团。左寸浮芤,积瘀吐痢红;左关浮芤,失血肢体瘫;左尺浮芤,尿血,女崩漏;右寸浮芤衄血胸暴疼;右关浮芤甲错身体瘦;右尺浮芤,大肠便血。”
       《脉理求真》:“芤见微曲,则芤必挟瘀积阻滞。芤兼弦强搏指,症见血溢身热,则芤又为真阴槁竭。”
       《四言举要》:“浮芤失血,肠痈实热,……数而不热,关脉芤虚。”
       《医宗必读》:“浮芤失血。”
       《脉学阐微》:“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由于芤脉的构成条件比较复杂,出现率不高,脉象显现的时间往往较短,所以,历代脉书对芤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较少。《脉经》和《三因方》所谓“微芤”,并非微脉与芤脉相兼。此“微”字当以“稍芤”之义解,非“微脉”之微。《脉经》在论述实脉时所说的“微强”,以及脉弦而有胃气的“微弦”,皆非“微脉”之微。这是必须弄清的概念。
       芤脉可以和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根据其兼脉,可以对失血病证的性质以及发展转归提供诊断依据。比如芤而兼数,可因热邪迫血妄行而致出血,或失血过多,阴血两虚,虚热内生。若芤而兼涩,主瘀血内结,血脉阻塞,多为因瘀而失血,或虚中夹实之证。若芤兼极虚而迟,属亡血失精之重证。
       3,芤脉的临床应用
       芤脉主要见于各种急性大出血,如吐血、便血、鼻衄、久外伤出血等。出血过程中如出现芤脉,表现出血量较大,血管收缩与出血量不适应。临床见到芤脉应积极查找出血原因及部位,并采取紧急措施。偶因吐泻过多,津液大伤而脉显芤象者,也应及时补液增阴。若慢性病见芤脉,表明机体调节机能很差,预后不佳。
       二十一,散脉
       1,单脉主病
       《脉经》:“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诊家枢要》:“散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
       《濒湖脉学》:“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诊家正眼》:“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卧;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胀满蛊坏;右关之散,当有溢饮;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医学入门》:“散脉不聚命将崩,到此无由得再生,五脏气散利不禁,六腑气散四肢青。”
       《古今医统》:“散为血耗,表强里怯,伤寒逢散,证忌咳逆。”
       《脉确》:“左寸怔忡,右寸自汗,左关溢饮兮,右关食痹,()肿亦堪断,尺为血大虚,两尺如斯终寿算。”
       《医宗金鉴》:“散为虚剧。”
       《脉诀汇辨》:“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散者,怔忡不卧;散在左关,当有溢饮。左尺得散,北方水竭;右寸散者,自汗淋漓;散在右关,胀满蛊坏;右尺得散,阳消命绝。”
       《脉诀刊误集解》:“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气失血虚,有表无里,故脉散也。”
       《脉诀启悟注释》:“散主肾败,见则危殆。右寸脉散,自汗淋漓;左寸脉散,怔忡不寐;左关脉散,溢饮之疴;右关脉散,胀满蛊疾;左尺脉散,北方水竭;右尺脉散,阳消命绝。”
       《三指禅》:“散脉最难医,本离少所依,往来至无定,一片杨花飞。”
       《脉如》:“散为元气离散之象,故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脉理求真》:“散为元气离散之状,肾绝之应,盖肾脉本沉,而脉按之反见浮散,是先天之根本已绝,如伤寒咳逆上气,脉见散象必死。”
       《脉义简摩》:“散脉盖虚甚而四散者也。……散脉乃阴虚而阳无所恋。”
       《脉学阐微》:“散脉多见于心肾阴虚,不能维阳,形成阴阳离决之候,为一种病势危笃不易治疗之险证。在心脏垂危时往往见之。”
以上诸家皆言散脉主虚证,多为气血衰败,元气离散,阴阳即将离决之危象,似乎散脉只要一出现就是危重之证。其实,散脉并不是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
       脉学文献资料表明,《内经》中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常脉,还可以是病愈转为正常的佳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肋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并且,《难经》将散脉作为正常脉象的一种构成条件。如《难经》第四难曰:“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以上表明,散脉并非只见于危重病,也不都是主病的脉象。因此,必须弄清散脉的脉形规范,然后才能正确认识散脉的主病及其性质。
       《脉经》论述散脉脉形时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这种表达方法,给后人掌握散脉的脉形带来一定困难,由此而出现了许多不切合实际的说法。例如柳贯说散脉是“无统记,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濒湖脉学》也力倡此说,并将散脉说成是“杨花漫天飞舞、穿扉入户”等等。这些不切合实际的说法,对理解和掌握散脉的实际意义是极为不利的,必然也会影响对散脉主病的认识。
       只有掌握了《脉经》论述脉形时惯用的表达方法,才能弄清散脉的实际意义。《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脉,气实血虚,有表无里。”这是从平脉和病脉两方面论述散脉的脉形。所谓“大而散”,是说“脉体大”在客观上就会因“形体宽泛”而有脉“散”的表现。若只是因为“脉体大”而形体宽泛,则为正常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说主病的散脉,其性质是“气实血虚”所致。这说明,正常散脉与主病的散脉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所谓“有表无里”,指散脉最“散”的程度。所谓“里”,指脉管。所谓“表”,指脉管周围的肌肉组织。“有表无里”,则是脉肉界限模糊不清、很能触及圆敛脉管的一中说法。所以,这是散脉最“散”的程度。在正常散脉与散脉最“散”的程度之间,都是程度不同的散脉。周学海对散脉的理解和描述很确切,他说:“只是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所谓“两边不敛”,是脉管与肌肉组织互相融合而界限不清的表现。散脉的实质,即是反映脉管与肌肉组织相融合的程度。因程度不同,所以散脉既可以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也可以是病脉,还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表现。因此,应该根据散脉的实际意义和不同程度全面认识散脉所“主”病证的性质。若将散脉的诊断作用只局限在危重病,则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从以上诸家记载的散脉主病来看,显然是忽视了散脉的变化程度,故多属危重证。
       2,兼脉主病
       《脉经》:“滑而浮散者,摊缓风。……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瘕。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一云浸淫痛。”
       《四言举要》:“浮散虚剧。”
       《古今医统》:“浮洪兼散,夏月本体”。
       《脉如》:“代散必死。”
       《脉简补义》:“滑而浮散摊缓风。……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瘕。脉直前而中绝者,病消渴,一云浸淫痛。”
        由于多数脉书都忽视了散脉的变化程度,一般都认为散脉只见于危重病,所以,对散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不多。
       《脉经》说:“脉沉重而中散者”、“脉直前而中散绝者”,这是《脉经》对脉象进行诊察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失传。
       周学海对散脉的应用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散脉之主证有虚实之分,他说:“私尝参互考证,散脉亦分虚实,实者,指下虽无定形,应指却还有力,似结涩而形体更见宽衍不聚也,即《脉经》诸条是也。夫摊缓、消渴,为气虚血耗,见散宜也;寒食成瘕及浸淫痛,为气血凝滞,宜见弦涩,而云中散者何也?……盖瘕痛日久,气行不畅,则旧血日耗,新血不生,血气不相荣故也,此必病久,非初病即有此象;且既云散矣,又云沉重、直前者何也?此所谓散者,乃气过指下,有混混浊大之形,不能条直园敛。《脉要精微》以软而散与搏而长对言,正此义也。”可见,散脉不仅可以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而且还能在更多的病证中发挥诊断作用。
       3,散脉的临床应用
       由于近代脉书误解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以,对散脉的临床应用确有不足之处。近代脉书一般认为散脉是只见危重病的脉象,其实,这是对散脉的误解,主要是误解了《脉经》对散脉脉形的解释。因此,应该吸取脉诊经典文献对散脉的临床应用经验,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不能将散脉认为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
       二十二,动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
       《脉诀》:“动主四体虚劳,崩中血痢。动脉根源气主阴,三关指下碍沉沉,血山一倒经年月,志士名医只可寻。”
       《三因方》:“动为痛,为惊,为痹,为泄,为恐。”
       《诊家枢要》:“动为痛,为惊,为虚劳体痛,为崩脱,为泄痢。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濒湖脉学》:“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泄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诊家正眼》:“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悸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迅奋。”
       《医学入门》:“动脉多见关部中,或惊或痛来相攻,四肢拘挛多疼痛,虚劳血痢与崩中,阳动汗出阴发热,形冷恶寒阳不通,若见转豆如麻促,此是肺枯胃亦亡。”
       《古今医统》:“动为体疼劳惊崩泻,在阳出汗,在阴发热。”
       《脉确》:“阳动出汗兮,惊痛堪忧。阴动发热兮,血崩为重。”
       《医宗金鉴》:“动主痛热,崩汗惊狂。”
       《脉诀汇辨》:“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动者,惊悸可断,动在左关,惊及拘挛。左尺得动,亡精失血。右寸动者,自汗无疑。动在右关,心脾疼痛。右尺得动,龙火奋迅。”
       《脉诀刊误集解》:“动者阴也,主体弱虚劳,崩中血痢为病不惊。”
       《脉诀启悟注释》:“动脉主痛,亦主于惊,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右寸脉动,自汗喘促。左寸脉动,惊悸烦乱。左关脉动,拘挛掣痛。右关脉动,脾虚疼热。左尺脉动,失精亡髓。右尺脉动,火迅龙飞。”
       《三指禅》:“动脉阴阳搏,专司痛与惊,当关一豆转,尺寸不分明。”
       《脉如》:“动脉主病为痛,为惊,为泄痢,为亡精,为失血,虚者倾摇,胜者自安。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左关拘挛,右关脾痛。左尺亡精,右尺火迅。是可按部位以察病也。”
       《脉理求真》:“动为阴阳相搏之候。动在于阳,则有汗出为痛为惊之症;动在于阴,则有发热失血之症。至于阳虚自汗而见动寸,阴虚发热而见动尺,与女人动尺而云有孕,皆不宜作热治矣。”
       《脉学阐微》:“动脉主疼痛,阻滞,惊恐时亦能见到,左寸动,惊悸,怵惕不安。左关动,惊悸,挛急。左尺动,惊恐,拘挛,亡精,失血。右寸动,自汗气促。右关动,胃痛,吐逆。右尺动,相火炽盛,亡精失血。”
       从以上诸家脉书对动脉主病的记载来看,除《脉经》以外,多数是说动脉“主惊主痛”,其主惊者,多数是指惊悸,亦有言惊恐者。《诊家正眼》、《脉诀汇辨》、《脉诀启悟注释》、《脉如》等诸家之说如同一出。《脉诀》、《古今医统》、《脉确》、《脉诀刊误集解》等诸家之说大同小异。其“阳动则发热,阴动则汗出”之说,是源于《伤寒杂病论》。显然,以上诸家对动脉主病的记载,也存在抄袭前人之说的现象。这是因为,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也被埋没了。
       长时期以来,动脉并没发挥实际的诊断作用。这是由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的认识方法以及《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表达方法造成的。现已证实,动脉是指非窦性心律的脉搏动。其考证和研究过程,已在有关章节论及,不复絮言。
       2,兼脉主病
       《千金方》:“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脉学阐微》:“动而弦大为惊恐,动而涩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
       由于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被埋没、被误解了,并没在诊疗实践发挥实际作用,所以,历代脉书对动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较少。但是,在《伤寒杂病论》中,动脉可以和很多脉象相兼。比如《伤寒论.太阳下篇》说:“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这是动脉与“小数”、“中止”等脉象相兼,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从《千金方》的记载来看,动脉与弱脉相兼所主的病证,也与心脏疾患十分接近。因此,动脉可以与其他并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必须明确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才能正确认识动脉的主病及其诊断意义。
       3,动脉的临床应用
       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动脉是唯一一个诊察非窦性心律的脉象,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太难理解,后世脉书又多以《脉经》为经典依据,所以,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一直被埋没着。人们在诊疗实践中对动脉的辨别,一般是按古文献描述的脉形“对号”,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但古文献对动脉的描述夹杂着对动脉成因和性质的论述,所以,在诊疗实践中很难按所描述的脉形“对号”。因此,动脉被认为是临床极为少见的脉象。其实,根据《脉经》对动脉脉形的解释,结合中医经典文献记载的动脉脉形及其主病,可以将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可以证实,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其实际意义是对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变化进行诊察,其脉形在诊疗实践中并不少见。因此,动脉应该在诊察非窦性心律方面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二十三,伏脉
       1,单脉主病
       《脉经》:“伏者霍乱。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关上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尺脉伏,小腹痛,症疝,水谷不化。”
       《脉诀》:“伏者阴也,主毒气闭塞三关,四肢沉重,手足时冷。积气胸中脉伏,当关胸癖常瞑目,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千金方》:“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是诸气上冲胸中。关上脉伏,有水气溏泄。尺脉伏,小腹痛,症疝,水谷不化。”
       《三因方》:“伏为霍乱,为疝瘕,为水气,为溏泄,为停痰,为宿食,为诸气上冲,为恶脓死肌。”
       《诊家枢要》:“伏为阴阳潜伏,关格闭塞之候,为精聚,为瘕疝,为食不消,为霍乱,为水气,为荣卫气闭而厥逆。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左寸伏,心气不足神不守,常沉忧抑郁;关伏血冷腰脚痛,及胁下有寒气;尺伏肾寒,精虚,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气滞,寒痰冷积;关伏中脘积块作痛,及脾有停滞;尺伏脐下冷痛,下焦虚寒,腹中痼冷。”
       《濒湖脉学》:“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
       《诊家正眼》:“伏脉为阴,受病入深,左寸血郁之愆,伏于右寸,气郁之殃,左关值伏,肝血在腹,右关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见,疝瘕右验,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医学入门》:“伏困邪闭成霍乱,积疝溏泄贯脓窠,寸伏痰热尺寒积,关伏寒热两为疴,蓄水停痰气厥逆。”
       《古今医统》:“伏因有积,脉藏不出,左寸脉伏,神不守舍,右寸逢伏,毒发寅午戌年,关尺逢伏为积或因痛极。”
       《景岳全书》:“此阴阳潜伏,阻膈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或塞闭而伏,或气闭而伏,为痛极,为霍乱,为疝瘕,为闭结,为气逆,为食滞,为忿怒,为厥逆水气。”
       《脉确》:“伤寒欲汗阳邪解,厥逆脐疼温药服,寸司呕吐关司痛,尺部疝瘕利水谷。”
       《脉诀汇辨》:“伏脉为 阴,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郁之愆;伏在左关,肝血左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验。右寸伏者,气郁之殃;伏在右关,寒凝水谷;右尺得伏,少火消亡。”
       《脉诀刊误集解》:“伏主毒气闭藏三关,四肢沉重手足时冷。积气胸中寸脉伏,当关肠癖常冥目,尺部见之食不消,症瘕攻痛还破腹。”
       《脉诀启悟注释》:“伏脉为阴,受病入深,阴遏阳伏,获汗为珍。右寸脉伏,邪伤卫征。左寸脉伏,邪伤营征。左关脉伏,肝血在腹。右关脉伏,寒凝水蓄。左尺脉伏,疝瘕结核。右尺脉伏,火衰阳伏。”
       《三指禅》:“伏脉症宜分,伤寒酿汗深,浮沉俱不得,著骨始得寻。”
       《脉如》:“伏脉主寒凝经络脏腑,或霍乱吐泻,腹疼沉困,或宿食沉蓄,或老痰胶固,或厥逆重阴。”
       《脉理求真》:“伏为阻膈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寒闭而伏,气闭而伏,其症或见痛极疝瘕,闭结气逆,食滞忿怒,厥逆水气。”
       《脉学阐微》:“凡邪恶伏幽深,则脉常隐伏不出,如湿邪阻膈,火闭,寒闭,气闭,疼痛郁结之症,及吐泻太过之际,多见伏脉。左寸伏,头眩痛,胸堵闷,心悸,气短,有时隐痛;左关伏,肾虚腰痛,少腹胀满,疝瘕寒痛;右寸伏,胸满气短,咳嗽气促痰多,胸中痹硬;右关伏,胃脘胀满不思食,中脘积聚疼痛;右尺伏,脐下冷痛,寒气挛急。”
       伏脉主病,诸家多言主“闭寒”之候,临证又有虚、实之分。其实者,多为寒、热、气闭,邪实阻滞,气机雍塞,气血郁结不畅,脉气不得宣通所致。其虚者,多为久病气血亏损,元阳大伤,血脉运行无力所致。
       伏脉与沉脉,都是反映脉位变化的脉象。但因程度不同,其性质及其主病也有所不同。沉脉有常脉、病脉之分,伏脉则无“常脉”之说。这是因为,独取寸口脉法对“沉脉”和“伏脉”的脉形规范作了具体规定。
       独取寸口脉法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划分为“五部”。“五部”之中,肾脉最沉,其最“沉”的程度以“按之至骨”为标志。若寸口脉不在“五部”规定的范围,比肾脉最“沉”的程度还深,则为伏脉。因此,对伏脉的辨别须用超常规操作的指力才能诊取,所以,《脉经》说:“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由《脉经》对“极”字的用法可知,所谓“极重指”,即是用超常的指力;所谓“著骨”,是与“至骨”不同的程度。这种划分方法,最早是由《难经》确定的。《脉经》继承了《难经》的这种方法。
       在诊疗实践中,一般是以比沉脉更“深”的脉位为伏脉。所以,伏脉之主证,多为闭塞之候或“邪伏幽深”之证。但伏脉只是单因素脉象,其所主病证的性质,必须结合兼脉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2,兼脉主病
       《脉经》:“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医学入门》:“伏涩吐逆神思多。”
       《医宗金鉴》:“沉伏闭郁。”
       历代脉书对伏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较少。这是由于后世脉书对伏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存在片面理解。根据寸口脉划分“五部”的理论,伏脉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后世脉书往往只是应用了伏脉最“伏”的程度,这种程度上的伏脉,客观上与其他脉象相兼的机会必然要少。在诊疗实践中,要严格掌握沉与伏的界限,这是独取寸口脉法中一个原则性很强的问题。正如《脉经》所说:“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
       3,伏脉的临床应用
       伏脉都是不正常的脉象,其主病,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和兼脉进行具体分析。伏脉见于危证时,对辨证、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明心阳衰竭,或津液大伤、血压过低,提示病危。若治疗及时,伏脉转为沉脉的脉位或恢复正常,表示病情好转。古文献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记载,如《景岳全书》说:“盖脉之伏者,以其本有如无,而一时隐蔽不见耳。此有胸腹痛剧而伏者;有气逆于经,脉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气脱,不相接续而伏者。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调其气而脉自发矣。”这说明,伏脉对危重病的辨证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临床所见伏脉有暴发和缓发之分。暴发伏脉,一般都是病情急、病热进展较快的病变。缓发伏脉,多由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无论缓发暴发,凡伏脉都提示病情较重或危重。正如《脉经》所说:“心衰则伏”。这说明,无论伏脉见于何种疾病,都与心脏衰竭密切相关。
       二十四,促脉
       1,单脉主病
       《脉诀》:“促者阳也,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三因方》:“以气血痰饮留滞不行,则止促。与人迎相应,则痰壅阳经;与气口相应,则积留胃腑。”
       《诊家枢要》:“促,阳脉之极也……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上,亦令脉促,促为气涌,为狂闷,为瘀血发狂,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热脉数,五者或有一留滞其间,则因之而为促。”
       《外科精义》:“促主热蓄于里也,下之则和,疮肿脉促,亦急下之。”
       《诊家正眼》:“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定。”
       《濒湖脉学》:“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医学入门》:“促脉阳盛阴不足,气血痰食壅为毒,里热瘀血发狂斑,怒气激之发厥搐。”
       《古今医统》:“促因阳盛,为狂为怒,五积于中,脉因而阻;渐退则生,渐进不救,病后得之,幽期甚速。”
       《景岳全书》:“促者为热,为阳极。通谓其为气,为血,为食,为痰,为积聚,为症瘕,为七情郁结。……促类数也,未必热。”
       《脉确》:“数而一止何其促,阳有余阴不足,痰火煎熬,或为喘嗽或斑毒。”
       《医宗金鉴》:“促为阳郁。”
       《脉诀汇辨》:“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促者,心火炎炎。促在左关,血滞为殃。左尺得促,遗滑堪忧。右寸促者,肺鸣咯 咯。促在右关,脾宫食滞。右尺得促,灼热为定。”
       《脉诀启悟注释》:“促因火亢,亦主物停。右寸脉促,肺鸣咯咯。左寸脉促,心火炎炎。左关脉促,血燥生殃。右关脉促,脾宫食伤。左尺脉促,遗精滑脱。右尺脉促,灼热亡阳。”
       《脉诀刊误集解》:“促者阳也。促脉前来已出关,并居寸口证危难,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三指禅》:“促脉形同数,须从一止看,阴衰阳独甚,泄热只宜寒。”
       《脉如》:“促为阳极亡阴,主痰壅阴经,积留胃府,或主三焦郁火炎盛,或发狂斑,或生毒疽,五积停中,脉因为沮。最不宜于病后。若势进不已,则为可危。”
       《脉简补义》:“促,气争于上而不下之义,……其主病,轻则胸膈逆满,头眩气喘,重则癫厥,或狂。”
       《脉理求真》:“促为阳邪内陷之象。凡表邪未尽,邪并阳阴,暨里邪欲解,并传厥阴者,多有是脉。故病必见胸满下利厥逆,且有血瘀发狂,痰食凝滞,暴怒气逆,亦令脉促。若中虚无凝,脉自舒长,曷为而有止歇之象乎。”
       《脉学阐微》:“促脉多为热盛阳亢,灼烁脏腑,机体为抗御热邪,致血行急促。或因热毒壅盛,扰及血行,而现不整之脉。亦有痰滞血郁而现促脉者。另有热毒陷入营分,血郁发斑、血热沸腾、脉象数急不整而现促脉。热邪犯肺,咳喘痰涌,或肝气上逆,狂妄肿痛诸实热证,皆能出现促脉。痰饮、气血留滞亦有现促脉者。总以促为阳盛、里不受邪,邪正相搏,而现促脉。左寸促,心热壅迫。左关促,胁胀血滞。左尺促,肾热、头眩、淋浊、便血。右寸促,咳喘痰涌。右关促,脘胀痛、呕恶食积。右尺促,相火旺盛。”
       促脉是指“数而时现一止”的脉象,其实质,是在脉“数”的基础上再兼“时一止”。《脉经》以前还有一种促脉,其性质不是这样的。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这是《内经》时期记载的一种脉形,有的脉书认为这也是一种促脉,它不含一“止”,是脉的显现向鱼际方向上窜的表现。从《脉经》以后,这种促脉的应用已不普遍。以上诸家对促脉主病的记载,除《脉诀》以外,都是以《脉经》的促脉为依据。
       从以上诸家之论可以看出,诸家皆言促脉主阳盛、主邪实。《三因方》认为,气血痰饮留滞不行则脉促;《诊家枢要》认为促脉“是阳脉之极也”,其所主病证的性质,与数脉所主病证基本相同。但数脉与促脉在构成条件上有所区别,所以,其所“主”病证的性质也应予区别。
       数脉与促脉的区别,主要在于促脉有“止”而数脉是不含“止”的脉象。因此,应该结合脉中有“止”的变化,深刻认识促脉所“主”病证的性质。《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九条说:“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这是张仲景对促脉主病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张仲景对促脉的应用方法。一般来说,厥证可分寒厥和热厥。热厥者其脉数。此条所论,为厥证脉促,促为“数”中时一 止”。张仲景认为:此“数”而时一“止”的脉象变化,是“热极伤阴”的表现,因此,本条所论不以“热厥”论治,反而用灸法治之。这说明,张仲景对“数而时一止”的促脉有独特的认识方法和应用方法。所以,不能将促脉所主病证的性质与数脉的主病等同对待。中医认识脉的“至数”变化,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促脉的实质是节律失常的脉象变化,但古代医家认为这种脉象变化对辨别厥证的寒热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结合中医对“至数”变化的认识方法,正确认识促脉的诊断意义,既要认识到促脉是脉的节律异常,又要体现这种脉象变化的特殊意义。
       2,兼脉主病
       《脉学阐微》:“促而洪实,热盛。促而滑数,肺热痰涌,促而沉涩,血气郁滞。促而小损,虚脱。”
       历代脉书对促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较少。促脉的构成条件是“数而时有一止”,它可以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在诊疗实践中,若根据促脉辨别厥证的寒、热属性,其兼脉的作用尤其重要。切不可拘于古人的认识方法而酿成大错。这是因为,促脉毕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
       3,促脉的临床应用
       促脉在临床主要发挥两个方面的诊断作用,一是诊断脉的节律失常,二是诊断病证的寒热属性及其疾病的转机。并且,这两个方面的诊断作用可以密切结合起来。临床上,感染性或中毒性心肌病常见促脉,必须将以上两个方面的诊断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如:窦性心动过速伴有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在青少年中,窦性心动过速伴明显窦性心不齐时,也可表现为促脉。故需进一步辨别。
       二十五,结脉
       1,单脉主病
       《脉诀》:“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阵难当。”
       《三因方》:“结为痰、为饮、为血、为积、为气。”
       《诊家枢要》:“结阴脉也,……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症结、为积聚、为七情所郁,……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或一,有留滞于其间,则因之而为结。”
       《外科精义》:“阴盛则结。”
       《濒湖脉学》:“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心寒,疼痛可决,寸尺肺虚,气寒凝结,左关结见,疝瘕必现,右关结形,痰滞食停,左尺结兮,痿()之疴,右尺结兮,阴寒为楚。”
       《医学入门》:“结因阴盛主有积,结甚积甚微则微,阳结蔼蔼如车盖,阴结累累与阳违,……亦有七情气郁者,脉道不通实由之。”
       《古今医统》:“结为阴盛阳亢所附。”
       《景岳全书》:“结者为寒、为阴极,结脉多由血气渐衰,精力不继,所以断而复续,续而复断。常见久病者多有之,虚劳者多有之,或误用攻击消伐者亦有之…… 至于留滞郁结等病,本亦此脉之证应,然必其形强气实,而举按有力,此多因郁滞者也……凡病有不退,而渐见脉结者,此必气血衰残,首尾不继之候。”
       《脉确》:“缓时止,谓之结,阴盛阳衰凝气血。”
       《医宗金鉴》:“结则阴凝。”
       《脉诀刊误集解》:“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积气生于脾旁,大肠疼痛卒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脉诀汇辨》:“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结者,心寒疼痛。结在左关,疝瘕必现。左尺得结,痿辟之疴。右寸结者,肺虚气寒。结在右关,痰滞食停。右尺得结,阴寒为楚。”
       《脉诀启悟注释》:“结属阴寒,亦因凝积。右寸脉结,肺虚寒凝。左寸脉结,心寒疼甚。左关脉结,疝瘕凝结,右关脉结,痰积食停。左尺脉结,痿()之疴。右尺脉结,阴寒为甚。”
       《三指禅》:“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诸般积症,温补或平安。”
       《脉如》:“结为阴邪固结之象……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蛊积等气郁不调之症,多有结脉。”
       《脉简补义》:“阴盛则结,……凡忧郁痰水、积聚、寒湿之脉,莫不见结。”
       《脉理求真》:“结是气血渐衰,精力不断,所以继而复续,续而复断。凡虚劳久病,多有是症,然亦有阴虚阳虚之别。……仍须察结之微甚,以观元气之消长。若使其结过甚,脉甚有力,多属有热,或气郁不调。至有一生而见结脉者,此是平素异常,不可竟作病治耳。”
       《脉学阐微》:“结脉为痰气阻滞,气郁血凝,酝成积聚,阻碍气机之畅通血液之循行,痰浊梗阻,致气血循行,营养输布,津液交流受到阻碍,而经络的传导,津血的运行滞塞不通而现结脉。左寸结,胸满痛,心悸气短,自汗身倦。左关结,气郁不舒,脘满胁痛,食少呕恶。左尺结,少腹胀满,食少便溏,下肢拘挛。右寸结,胸满气短,胸痛心悸,咳喘气短,有痰舌淡。右关结,脘满腹胀,食少纳呆泛酸,嗳腐有时胃痛。右尺结,女子月事不调,或行经后期,经行腹痛少腹胀闷。”
       结脉主病,诸家皆言为气、血、痰、饮、食或情志郁结。历代脉书对结脉主病的记载,可以充分体现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的认识方法。结脉的实质是脉有间歇,即脉来一止。在现代医学看来,“脉有间歇”属于心脏疾患。但是,中医学则依其独特的理论和认识方法,认为结脉的成因与气、血、痰、饮、食或情志郁结有关,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为许多病证提供诊断依据。其他如:迟脉、数脉、促脉等,都存在认识方法上的问题。因此,应该根据脉象变化的实质和中医对脉象变化的认识方法两方面来认识脉象及其所“主”病证的性质。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再分析脉象及所主病证的性质,可以开拓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比如,中医对心脏的某些实质性疾患,可以从气、血、痰、饮、食或情志等多方面论治,实践表明,是行之有效的。
       还应说明,医学在发展,中医对脉象变化的认识也应有所发展。对结脉的成因及其所主病证的认识,不能总停留在古人认识的水平上。比如《脉理求真》对结脉成因的说解:“结是气血渐衰,精力不继,所以继而复断,续而复断,凡虚劳久病,多有是症,然亦有阴虚阳虚之别。仍须察结之微甚,以观元气之消长。若使其结过甚,脉甚有力,多属有热,或气郁不调,至有一生而见结脉者,此是平素异常,不可竟作病治耳。”这种说解,在目前看来已经非常落后。它既言“结是气血渐衰”,又言“有一生而见结脉者,此是平素异常”,显然于理不通。若结合现代认识,则很容易解释结脉的成因和这种“一生而见结脉”的现象。如《中医脉诊学》说:“临证所验,新病脉结,多形强气实,举按有力,常见于外感病引发心肌炎,或结性房室传导阻滞之症。久病脉结,或老年气衰而见结脉,多缓而无力,常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或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心功能减退或衰竭。”这说明,结合现代认识,很容易对结脉的主病作出合理解释。《中医脉诊学》这种认识方法很值得提倡。因为这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并不影响中医学的传统理论。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21:17:22 | 只看该作者
  2,兼脉主病
       《诊家枢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
       《医学入门》:“结浮寒邪滞经络,结沉痰饮瘀血基。”
       《古今医统》:“浮结四肢浮肿,沉结大便下红,一结一升,再结二升,浮沉结侵内,多阴少阳为蛊,伤寒结代心悸虚故。”
       《景岳全书》:“缓而结者阳虚,数而结者阴虚,缓者犹可,数者更剧,此可以结之微甚察元气之消长最显最切者也。”
       《脉确》:“浮为痛积外相攻,沉为痛积风相迫。”
       《脉理求真》:“结而兼缓,其虚在阳,结而兼数,其虚在阴。”
       结脉的必备条件是脉有一止,可以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沉,迟,数,动,伏,弦,紧,缓,洪,细等,都可与结脉相兼。由于后人误解了动脉的实际意义,所以,《脉经》以后的脉书没有“动脉”与“结脉”相兼的记载,其实,“动脉”与“结脉”相兼的机会很多。比如,《伤寒杂病论》就有这方面的记载:“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来者反动,名曰结,阴也。”所谓“动而中止”,即“结脉”与“动脉”相兼。其中,   “动”是动脉,代表非窦性心律的脉搏动。“止”是结脉,代表脉有间歇。“动”与“止”和“小数”相兼,是比较严重的心律紊乱。所以,张仲景特别指出这种脉象的属性是“阴也”。在诊疗实践中,结脉与其他脉象相兼的实例并不少,但由于后世脉书不能摆脱习惯性的说法,这方面的记载却不多。这对充分发挥结脉的诊断作用是极其不利的。
       3,结脉的临床应用
       结脉反映心律失常,相当于窦性停搏,是心脏病变的客观体征。所以,结脉可作为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但是,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有很大不同,因此,不能将结脉只看成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依据,而是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结脉主病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提供诊断依据。比如,古代医家认为,导致结脉的原因,可分气、血、痰、饮、食、情志郁结等多种,所以,必须结合中医的理论特色,才能充分认识结脉主病及其性质,才能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充分体现结脉的诊断作用。
                                                                    107——117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06:13 , Processed in 3.4236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