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有谁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10-29 1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21:47
您可以举出这六十年丢了中医的研究成果,咱们共同讨论这些研究的得失。

中医的基本理论丢了,经典丢了,还谈什么成果?比如你,懂阴阳五行吗?
32
发表于 2014-10-29 18: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22:15
中医如此现状不是因为丢了经典而是很多中医人钻进经典出不来!!正因为如此没有发现经典以外的世界已经发 ...

  你的脑子空空的,经典钻都钻不进,还能有经典出不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变了吗?地翻了吗?天地一线,人居其中。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日月运行365天一周,变了吗?变的不是理,变的是术。道不同,术亦不同。飞船上天,却不能治病,这样的道理你也不懂?
  经书固然成立2000年,但说的是天地之间的规律,说的是人体外感内伤的规律,规律能变吗?
33
发表于 2014-10-29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9 19:02
llyyjj发表于 5 小时前


《内经》、《伤寒论》仍然被奉为中医至高无上的经典,无人跨越其雷池,无人突破其藩篱。”
----------------------------------------------------------------------------------------------------------------------------------
“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论有理。

岳毅科:
“注经”者不能视为有才华的人。王冰、张仲景是有才的,但早已成为中医历史。《内经》《伤寒》已过两千年。当今有才之人,不会再去“注经”。经典的光和热,早已释放殆尽。
当今有才之人,就是要“跨越其雷池,突破其藩篱。”否则中医也就没有希望了。
----------------------------------------------------------------------------------
  你能跨越日月运行,你能突破升降出入?

岳先生,这很明白地看出来中医落后的原因了吧,哈哈。
这两个“无人”-----无人跨越其雷池,无人突破其藩篱,反映出中医界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就准备靠老祖宗吃下去。
这两个“无人”-----无人跨越其雷池,无人突破其藩篱,本身又与中医发展的史实不符
-----------------------------------
  你的四肢百骸,九窍身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能不要吗?何书突破经典?

这还不算,关键是中医界明明知道这两个“无人”不是事实,却硬要说成事实。以虚构的事情装点老祖宗的伟大,就如以木石雕塑神佛之像来崇拜一样。
更要命的是中医界以这两个“无人”为荣的鸵鸟心态
--------------------------------------------
  不是事实,还用先生放悲声吗?
34
发表于 2014-10-29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9 19:10
您前面说的是相关研究成果,您认为是丢了中医基本理论,您得举出例子或内容、观点来,咱们讨论看是不是丢 ...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外感你不提六邪,内伤你不分六经,你说丢没有?
懂阴阳,就要把阴阳五行与人体的组织结构,病因、病理、病位,治法紧密联系,把哲学之理化为医学之理。先生能论吗?
35
发表于 2014-10-29 2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9 20:46
唉,你就吐吧!!经典不突破中医就不会进步!!如果中医还依靠二千年前的经典指导

临床那不是荣耀的事 ...

早就奉告先生远离点,怕吐得你满头满脸不好受。你不懂中医,偏偏要论中医,自讨没趣。
36
发表于 2014-10-29 2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9 21:08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外感你不提六邪,内伤你不分六经,你说丢没有?---------------------------- ...

谢谢,先写点文字,应楼主之问吧。
37
发表于 2014-10-29 22: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9 21:05
一吐先生,我觉得您把“道”和对道的认识混在一块了。突破经典,是对经典里面的认识继承、修正、提高。
...

一吐先生,我觉得您把“道”和对道的认识混在一块了。突破经典,是对经典里面的认识继承、修正、提高。
---------------天地之道,四时之法,你如何修正,提高?




“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论有理。
----------------------------
道是不变,但人对道的认识是不断变的,所有的认识都是从低级相高级发展,这您应该同意吧?
另外,“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句话是讲政治问题的,本来不适合讲中医,您要用,咱们就凑合着用用,就当打比方了。
--------------------认识是对客观实践的思维,有什么样的实践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古人观察日月运行,测日影变化,以卦记之,以数算之,总结天道,四时,年月,365天的规律,进一步观査天道与地道,天地之道与人和万物的关系,提出言天者阴阳,言地者五行,言人者气交。这是医学的医道。这个道是不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在行道之中,如何适应道的运行是术的概念。所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运用之法,是术非道。“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哲理,说道理,为何不能用于中医?

你能跨越日月运行,你能突破升降出入?
------------------------------------------
日月运行不能突破,对日月运行的认识在不断突破。升降出入不能突破,对升降出入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升降出入的疾病的认识和疗效也是不断提高的。比如,李东垣讲了许多升降出入的内容。
--------------------------------------先生分清道和术。提高是对实践的认识,不是对道的认识。


  你的四肢百骸,九窍身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能不要吗?何书突破经典?
-------------------------------------
没说过四肢百骸,九窍身躯不要啊?谁说过?
这和突破经典挨不上呀?
----------------------------------------请读原文,没抬杠的必要。

至于中医突破经典,从张仲景就开始了。张仲景的“六经”对《内经》的六经有突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突破神农本草经,这些例子大家都知道。金元时期、明清温病学说,内容就更多了。吴有性的《瘟疫论》观点不要说突破了,基本是创造。
-------------------------------------------先生越说越不照路了。内经提出六经,伤寒运用六经,突破三阴三阳了吗?先生道术不分,如何讨论?


  不是事实,还用先生放悲声吗?
-----------------------------------
不是事实却被说成事实,这是中医的悲哀
---------------------------------你道术不分,哪来的事实?先生是育人的,己之昏昏,必使人昭昭。
38
发表于 2014-10-29 2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9 22:08
那么,先生您用五行学说治好了、或者用五行学说指导治好了什么病?

仁海老弟,咱们也算老朋友了,认识不同,尽管说,共同讨论,都是为了弄清中医理论的本来面目。我不会Q,,在这里 简单聊一下,说说我的认识。阴阳五行是一体,阴阳辩证必有五行,五行辩证不出阴阳。伤寒是阴阳六经辩证,六经之升降不是五行相生吗?生是传递之意。而克是逆行是病。先生翻翻金匮,五行说的多一些。阴阳、五行看病是个经验问题,看好病才是硬道理。请指正。
39
发表于 2014-10-29 2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9 22:50
一吐先生提出道和术的区别,大意是道不能变,术可以提高或改变,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是这个意思,我们的讨 ...

谢谢理解,言词不当之处请原谅。
40
发表于 2014-10-29 23: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9 22:55
从哪里来的六经?有什么根据?没有的啊!升降,只是阴阳的变化规律,与五行无关。

从哪里来的人,就从哪里来的六经,人就是六经的根据。阴阳是什么?是天气。五行是什么?是地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之气就是地气,是五行之气。没有五行之气,就没有寒暑温凉,就没有五谷,就没有人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0 15:32 , Processed in 0.0602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