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请问:有谁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2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QQ吗,我把你加上,QQ聊。

点评

有QQ,还没用过。学会再聊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7 23:21
发表于 2014-10-27 23: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23:03
有QQ吗,我把你加上,QQ聊。

有QQ,还没用过。学会再聊吧。
发表于 2014-10-27 2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3:21
有QQ,还没用过。学会再聊吧。

发表于 2014-10-27 2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后人再只添不减,概念重叠混乱之处自然越来越多。比如,李东垣添了个阴火,王清任添了个血府,李时珍添了个脑为元神之府,前几年姜良铎还添了个排毒,大家只管添,不管整理,就和衣柜里面放衣服一样,往进去一扔就不管了,也不愿意往整齐放放,找起来就乱刨一气。

这种处理概念的习惯,直接导致了各种“创作”理论的出笼。

点评

李先生是中医学校的老师,对中医的认识理应高人一筹,可是说出的话总是眉目不分,糊糊涂涂的。【《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不假,但是各篇都是以阴阳五行为纲,为道,为理。七篇大论是主线,各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18:34
李老师此认识非常客观、准确、公正,深谋远虑。比喻恰当、深刻。是中医界头脑清醒的教师。假如当年学中医时遇到这样的老师,会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不是我有深厚的西医理论功底,要想认识中医理论的实质,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07:37
发表于 2014-10-27 23: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帖讲的问题有些复杂,那些问题说起来又得很长时间吵,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解表是什么意思?

要求:让外行听得懂。

点评

解表是祛太阳之外邪。对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18: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7: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8 07:3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 ...


           李老师此认识非常客观、准确、公正,深谋远虑;比喻恰当、深刻。是中医界少见的头脑清醒的老教师。假如当年学中医时遇到这样的老师,会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不是我有深厚的西医理论功底,要想认识中医理论的实质,可以说,结果就会与当今的中医学术界一样,难于上青天。

   
发表于 2014-10-28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10-28 08:2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 ...

您说的太好了,其实每个喜欢“创新”的人都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我是不是在“创作”呢?比如王锡民教授的“破解”,就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他“破解”的那个东西是经典的还是各家的、是不是后人“添”上去或者“创作”出来的,尤其要好好论证一下是不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这应该是理论研究者一个起码的、负责任的态度。但是现在他的书已经写出来出版了流传开了,他的那个“论证”还不知道有没有。鼓励创新,并不是鼓励无中生有,以假乱真。

点评

这个很明确啊。破解的对象是中医经典里的,破解的工具是现代医学的。您对那一部分有疑问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心主血,这里心,是心脏,血是血液,主是管负责血液运行。虽然中医没有发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12:05
发表于 2014-10-28 08: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非其真,流散无穷”,古人说的多好啊,但是后人很难做到。
发表于 2014-10-28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后人再只添不减,概念重叠混乱之处自然越来越多。比如,李东垣添了个阴火,王清任添了个血府,李时珍添了个脑为元神之府,前几年姜良铎还添了个排毒,大家只管添,不管整理,就和衣柜里面放衣服一样,往进去一扔就不管了,也不愿意往整齐放放,找起来就乱刨一气。
===============================
         回复:
      王清任认为膈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根据“血府”产生“血淤”的理论,王氏创立血府逐瘀之剂,称之为“血府逐瘀汤”。
      《内经》中的血府指脉管。概念清清楚楚。
      王清任与内经相距将近2000年,脉管与膈膜之上用了一个词汇,至于为什么王清任使用血府这个词汇,需要一些考证,但是,王清任对于“血府”这个概念的表述是清清楚楚的:膈膜之上的低洼处,积存着血。
     至于正确与否,另当别论,更不能拿现代解剖学去衡量他,认为:解剖部位都错误了,治疗还能够正确?!实际上,血府逐瘀汤的治疗原则是吴以岭、赵步长、陈可冀的祖师爷,他们的活血化瘀法则 都是继承王清任血府理论。
      这是客观事实,王清任对于血府的表述是清清楚楚的!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也是其实可靠的!至于先生们如何认识,清楚不清楚?科学怎么样证明,那是先生们的本事!不要把罪责归于中医学,改造中医,提高中医,破解中医,中医科学化等等。科学能够证明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的道理,科学就是有用的;科学证明不了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的道理,那是科学的无能。
发表于 2014-10-28 1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10-28 12:06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8 08:21
您说的太好了,其实每个喜欢“创新”的人都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我是不是在“创作”呢?比如王锡民教 ...


这个很明确啊。破解的对象是中医经典里的,破解的工具是现代医学的,这里不存在“创作”,创作是要提出新概念才算的,对原有的概念做解读,不管对不对,不是创作。您对那一部分有疑问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心主血,这里心,是心脏,血是血液,主是管负责血液运行。虽然中医没有发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但发现血液在循环,发现循环都要经过心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3-29 17:28 , Processed in 0.0659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